![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1.gif)
![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2.gif)
![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3.gif)
![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4.gif)
![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87c70b3077e57fa51a3637666b2b389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研究摘要近年來,對于如何培育大學生的理想觀問題一直是我們國家、社會以及家庭所重點關注的問題。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在大學生步入社會以后的生活等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成為了大學生成才,社會塑才,家庭以及學校育才的重要途徑。對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次論文通過對理想觀的定義、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現(xiàn)狀以及大學生理想觀培育存在的問題,進而分析出大學生理想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關鍵詞:理想觀;現(xiàn)狀;問題;解決措施AbstractBriefthecultivationoncollegestudentsoftheideal’sviewSummaryInrecentlyyears,abouthowtocultivatecollegestudentsoftheideal’sviewhasbeenoneofthekeytopicsofournation,societyandfamilies.Cultivationoncollegestudentsoftheideal’sviewisvitalaftertheirgraduation,alsoithasbecameaimportantwayofcollegeeducation,socialcreatinghelpfulpersons,familiesandschoolsbuildinghelpfulpersons.It’salsokeypointofbuildingupthelife,valueandworldview.Thispapermainlytofindouttheproblemsonideal’sviewofcollegestudentsandsolutions,byanalyzingthedefinitionofideal’sview,situationsofthecultivationoncollegestudentsoftheideal’sview,
andproblemsduringthecultivationoncollegestudentsoftheideal’sview.Keywords:collegestudentsoftheideal’sview;problems;cultivation目錄摘要IAbstractII一、相關概念的界定1(一)理想觀的內涵1(二)新形勢下理想觀的特點1(三)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的重要意義1
二、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現(xiàn)狀及分析2
(一)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現(xiàn)狀21.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的成效22.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存在的問題2
(二)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存在問題的原因41.社會層面:國內外復雜的環(huán)境影響42.高校對大學生理想觀教育的缺失5
3.個人層面:當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6三、如何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觀7
(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理論基礎71.必須堅持文化體系對理想教育的引導作用72.社會、學校、家庭應該建立起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流的文化氛圍7(二)學校應該為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7(三)大學生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念8參考文獻11謝辭12一、相關概念的界定(一)理想觀的內涵在古代中國理想是一個關于志的范疇,是人們關于自己行為的一系列準則,這種理解在現(xiàn)代仍然適用。而且恩格斯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一個比較系統(tǒng)說法,他認為“理想是人們外部的行為活動在人的思維中的反映,而人們把這種在思維中的反映形成一種集合”[1]而在哲學層面,主要是從馬克思的思想概念理論出發(fā),以實踐為根本,以客觀存在為基礎,把事物發(fā)展所發(fā)生的可能性與人們期望未來的構想結合起來的一種觀念,稱為理想觀[2]。而現(xiàn)在比較認可的一種權威的解釋是:理想觀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是關于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人生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xiàn),因而可以說是人類精神文明的一個核心內容[3]。(二)新形勢下理想觀的特點時代性與遠見性的統(tǒng)一:隨著當代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繁榮與發(fā)展以及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更新,當代大學生理想觀的變化總是受其經(jīng)濟文化以及客觀存在的影響,又受其一定時代生產(chǎn)力水平的影響,所以其理想觀有其時代特征。但是理想觀又是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所以其發(fā)展受其思想水平的影響,所以有其遠見性。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tǒng)一:理想觀表現(xiàn)的是自己對未來人生的一種追求,并且將自己的理想轉化為現(xiàn)實是滿足自我需要的一個過程,它是單向轉換的一個過程【4】。但是理想觀轉化成個人需要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進行的,它受社會條件的制約。一個人的理想只認為是顧及個人需要,而不考慮是否為社會所需,他的觀念就是不切實際的、虛無的;如而果一個人的理想只考慮國家需要,而忽略了自己,那么他的觀念就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所以真正的理想觀是將自己的需要與社會需要結合起來,統(tǒng)籌兼顧,共同發(fā)展??赡苄耘c現(xiàn)實性的統(tǒng)一:理想觀是人們對于未來的一種預想,把未來當作一種預想的目標,而且由于未來世界的變化性比較強以及科技力量的推動,人們的理想觀具有一定的可能性【5】。但是,人們的理想觀是基于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和對應的客觀存在所建立的,才有一定的可實施性,并不是人們自我想象主觀臆造的,所以其存在有一定的現(xiàn)實性。說起理想觀其并不是可以完美實現(xiàn)的,因為世界到處存在著變化,存在的只是可能,并不是必然。(三)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的重要意義1.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當代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是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在經(jīng)濟全球化、區(qū)域多元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針對大學生理想觀現(xiàn)狀的分析表明理想培育要跟隨時代發(fā)展,充分體現(xiàn)時代的創(chuàng)新性【6】。2.道德建設的要求:理想觀的培育是道德建設的核心要求,在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背景下,明確提出培養(yǎng)“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把培養(yǎng)有理想的新人放在第一位【7】。3.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在當代社會的現(xiàn)實面前,不僅需要對大學生提供物質享受,而且必須提供一定的精神享受。而對大學生進行理想觀的培育是進行精神享受的需要,而理想觀對于大學生未來成長道路的選擇有導向作用,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對成長有促進作用;反之,有抑制作用。為了大學生成長之路能夠減少阻力,必須對其理想觀進行正確的引導。二、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現(xiàn)狀及分析(一)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現(xiàn)狀1.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的成效生存在經(jīng)濟大繁榮、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大時代,展開對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是符歷史發(fā)展潮流的,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擇業(yè)觀、社會觀。對大學生進行理想觀的培育,使其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繁榮有重大作用,大學生都有實現(xiàn)其自己理想的愿望,對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近些年來,對理想觀的培育初見成效:第一,大學生普遍樹立了正確且實際可行的理想觀與人生觀。當代大學生理想觀的建立基于可能性與現(xiàn)實性的統(tǒng)一、時代性與長遠性的統(tǒng)一、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tǒng)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理想觀[8]。第二,理想觀的培育促使大學生整體素質水平提高。對我們理想觀的教育必須學習自身的專業(yè)課,還必須掌握更多的學習課外技能,閱讀大量書籍,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并且需要參加大量的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操作技能。使得大學生發(fā)展成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第三,理想觀的培育使得社會更加繁榮、更加穩(wěn)定。對當代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使得大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有了導向性,指引人們朝著正確方向發(fā)展,減少了犯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維護了社會的穩(wěn)定。2.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存在的問題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多存在的問題不容小覷,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理想物欲化,無視社會責任感。在當前社會,世情、國情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經(jīng)濟多極化,文化多元化,大學生逐漸變得只關注自己的個人理想,無視社會責任的承擔,只有少數(shù)學生具有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國家利益、民族精神面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理智的選擇。大部分學生只為自身利益和自身發(fā)展做鋪墊,甚至有的人還以為人生來就是自私的,我們做每件事情的出發(fā)點都應該是個人利益,而那些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人是虛偽的、愚蠢的。甚至有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與切身的利益不惜無視國家法律法規(guī),走上違反犯罪的道路。隨著時代的進步,現(xiàn)實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不斷興起,導致了高校對個人實用主義的理想觀培育,使學生趨向與追求個人物質層面,缺乏精神層面的追求,其行動表現(xiàn)為缺少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第二,對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不堅定。當前國內外形勢錯綜復雜,表面上看各國關系以合作、發(fā)展等形式進行,實際上競爭與沖突也一并存在。大學生因為涉世不深,對各種關系了解不夠,容易受社會上各種思想熱潮的影響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產(chǎn)生動搖。在物欲橫流的社會,極端主義、享用主義等現(xiàn)實思想不斷影響著大學生,以及大學生自身存在的攀比心理、求異心理等也對大學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學生不重視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依然不學習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甚至有些人覺得學習關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很無趣,給自己的學業(yè)生涯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大學生受眼前利益的蒙蔽,缺少對理想的遠大追求,甚至有的人還間接的消失了對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心。第三,理想沒有做到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統(tǒng)一:當今時代化的進程也就是世俗化和功利化的進程,理性化的進程被淡化出了人們的視野。每個人理想觀的確立都是有一定的利益作為驅使的動力。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理想觀的確立是完全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而不考慮社會現(xiàn)實需要怎樣的人,這樣的人確立理想觀的時候往往是感性的,用自己的情感作為支配的工具。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確立理想觀的時候完全是為了迎合社會的口味,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模式“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我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的理想觀是具有現(xiàn)實性的,是趨向務實的,而忽視了自己情感的真實需要,這樣的理想觀是不快樂的、是可悲的。那么在當今社會,我們真正需要的、真正適用的是把理想觀的務實與感性統(tǒng)一起來,讓學生在實現(xiàn)自己興趣與迎合社會口味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這樣人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就是快樂的、實際的。第四,理想觀的確立體現(xiàn)了報恩思想。現(xiàn)在很多的大學生在追求理想觀的過程中樹立了一種舍我造福大家的心態(tài)。一問他們?yōu)槭裁匆_立這樣的理想觀,就有了下面幾種回答“要讓在我身邊的人快樂、幸福”、“要讓我的父母過得好”、“要有保護自己家人的能力”、“我的父母說這樣的理想觀適合我”、“我都無所謂,別人確立什么樣的我就確立什么樣的”。毋庸置疑,這些觀念有的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百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那就是“孝”,百善孝為先,這充分說明了某些大學生還是很善良的。但是這種善良是痛苦的,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之上的,它也是盲目的、是迷失自己的。在這樣的大海里我們根本看不到航標,仿佛像一個丟失了靈魂的孩子是無助的、孤獨的。(二)當代大學生理想觀培育存在問題的原因1.社會層面:國內外復雜的環(huán)境影響第一,就國內層面來看,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依然是躋身于發(fā)展中國家的行列,我國生產(chǎn)力水平發(fā)展不協(xié)調,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需求與現(xiàn)有的物質之間的矛盾還依然存在。在社會生活中,依然存在著道德淪喪、誠信缺失的問題。大學生在這樣復雜的社會里。請問他的理想觀能優(yōu)秀到什么地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利益化的影響下,很多優(yōu)秀大學生干部,比如黨員干部,他們的思想逐漸受到經(jīng)濟利益的熏化,他們的理想觀念逐漸變動動搖、變得對社會主義充滿了懷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思想逐漸變得模糊,只懂得了享樂主義,墮落不堪,給黨和人民的形象抹黑。這些不正確的行為和思想會逐漸影響到大學生世界觀的養(yǎng)成,進而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他們的人生觀。這些觀念潛移默化的會根植與大學生的思想中,并通過日常生活表現(xiàn)出來。使其對社會主義產(chǎn)生懷疑,思想不著邊際。甚至做出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事情,繼而對理想觀的培育帶來不了磨滅的災難。第二,就國際環(huán)境的因素來看,當今的世界變化是這樣的:“世界政治多極化、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區(qū)域集團化”[9]。并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社會信息化越來越加強,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這些因素的加強為我國更好的實現(xiàn)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推進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中國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指明了前進的道路,更好的為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樹立了信心。但是,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國際力量格局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霸權主義開始出現(xiàn)。自經(jīng)濟全球化以來,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更是強大的存在著,并制約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西方資本主義不斷利用文化輸出的手段對發(fā)展中國家進行觀念輸送,中國就是他們的首選,他們利用各種手段對我國文化進行詆毀,這種形式對青少年以及大學生的身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影響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10]。這種妄圖“西化”中國的方式對大學生的理想觀產(chǎn)生了一點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對中國社會主義的目標與前途充滿了迷茫,影響著大學生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信心建設.2.高校對大學生理想觀教育的缺失隨著當今時代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受教育的環(huán)境和思想觀念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那么高等教育學校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主要基地,他的舊時代的一些理念與方法論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它的弊病慢慢凸顯出來。第一,高等教育學校關于理想觀教育內容的時代性不強,缺乏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就當代理想觀教育實際情況而言,其針對大學生教育的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有些關于理想觀教育的教材內容相當?shù)穆浜?,對于大學生目前的實際需要有些脫節(jié),跟不上大學生的思想轉換。其時代性與針對性如果沒有被重視起來,那么勢必導致說服力不足。當代大學生不像從前那樣,他們不會輕易的盲從、不會輕易的相信任何人或者事物,他們現(xiàn)在更傾向與追求真理與科學的態(tài)度,并且積極的創(chuàng)造機遇去認識事物,獲取關于事物有價值的信息。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jù)大學生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熟知大學生的心理需要,將所要教學的內容與實際出現(xiàn)的新情況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不斷豐富教學實踐活動。第二、理想觀培育的方式單一,無法吸引和感染學生。社會雖然在不斷進步,但是高等教育學校在理想觀培育的方式上還是處于課堂傳授,開展專家來校進行講座,或者以會議報告的形式進行開展,學生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所以其理想價值觀的培育受阻。因此,改革大學生理想觀的教學模式急需進行。我們要積極引導大學生與教學者多交流、溝通,同時,我們的教學者要利用自身大量的知識儲備為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解答疑問,思想上的、身體、心理的都可以,培育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幫助大學生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觀念。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培養(yǎng)他們的操作能力,進而可以轉化為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外部影響的方式,比如,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報紙。書刊、電視以及有益的公益活動的開展來培養(yǎng)大學生的理想觀來改變以往大學生教學模式單一的局面。第三、理想觀教育主題地位不突出。當代大學生的教學課堂應該是要體現(xiàn)大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才是知識的享用者。而現(xiàn)在很多的大學課堂基本上是本末倒置的,老師變成理想觀教育的主體,而學生只是充當了一個聽眾而已。為此,只有構建學生在理想觀培育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讓大學生自己通過實踐去體驗理想觀培育過程中的樂趣,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對自己形成的理想觀印象更深刻。3.個人層面:當代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第一,當代大學生理想素質受其多方面的影響缺乏一定的穩(wěn)定性。在大學時代是一個人學習專業(yè)知識,加強社會實踐積累社會經(jīng)驗的重要階段。大學生在此階段心理素質不斷趨于完善與成熟,而其作為大學生綜合素質中的重要的組成因素,不斷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認識結構以及大學生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理想觀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才的必然需要,也是肩負未來現(xiàn)代化建設的前提。但是由于大學生現(xiàn)在涉世不深,社會經(jīng)驗積累不足,又加上好奇心強,自控能力不足等不良心理素質,所以在理想觀培育的道路上也是一大阻礙。第二,大學生思辨能力不強。研究表明,大學生的思辨能力與大學生平時接觸的書的種類和數(shù)量有直接的關系。在目前,相當多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只是接觸其專業(yè)知識領域的學習,并不會接觸之外的書籍閱讀,甚至有的學生專業(yè)課也不去上,更別提其他方面了。所以,大學生自身知識的缺乏導致其思維邏輯性不強,在認識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現(xiàn)為遇事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主見,看待問題崇拜權威,缺乏自己的真知灼見。這些都是體現(xiàn)在理想觀方面,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的前提下,有可能會因小失大,擾亂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第三,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缺失。大學是一個具有總括性的學習段,我們從小學到高中不斷積累知識就是為了考上大學實現(xiàn)質的一個飛躍。但是很多的學生體驗到大學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么輕松,面對更加復雜的人際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壞境變得深不可測,社會復雜文化的沖擊,使得他們的理想觀被摧殘的支離破碎,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念,追求變得不再單一化,很多學生開始養(yǎng)成了不好的習慣。比如,逃學,過早談戀愛,沉迷于上網(wǎng)等現(xiàn)象在大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大學生作為建設現(xiàn)代化的堅定力量,是國家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精神財富,是祖國的后盾,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大學生的理想觀教育對于民族獨立、民族富強有著重要的意義[11]。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各方面勢力的不斷強大,理想觀教育必然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制約。所以,對大學生理想觀的教育要符合時宜,不斷創(chuàng)新理想觀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徑,不斷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讓大學生總是以樂觀、積極向上的方法面對人生,面對挫折。大學生的理想觀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漸進,根據(jù)大學生自身具有的鮮明特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在當今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不斷融合的社會發(fā)展中,我們要把理想觀教育提升到戰(zhàn)略地位,不僅對中國社會的教育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而且還有不斷吸收和借鑒國外優(yōu)秀的方法和制度,培育出國家需要的創(chuàng)新性人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添磚加瓦。三、如何培育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觀一直以來,我們黨都十分重視當代大學生的理想觀的培育工作,胡錦濤在《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提出“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4]。(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加強大學生的思想理論基礎我國在理想觀培育的道路上遇到了諸多的問題與挑戰(zhàn),所以,我們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背景下引導下,不斷進行教育理論的更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賦予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創(chuàng)新中,使其發(fā)揮作用,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產(chǎn)生不可代替的作用【12】。1.必須堅持文化體系對理想教育的引導作用在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貌下,高等教育學校應該在正確價值觀的作用下,不斷擴大大學生理想觀的內容,努力創(chuàng)新理想觀的新形式;堅持在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前提下發(fā)展培育理想觀,并且個人理想觀的培養(yǎng)要堅持個人理想需要與社會理想需要相結合,堅持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讓個人理想寓于社會共同理想當中,社會共同理想又通過個人理想體現(xiàn)出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之下,將個人理想觀培育成社會所需要的,將自身發(fā)展與國家進步結合在一起,能夠樹立起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xiàn)代化強國而奮斗終生的理想目標【13】。2.社會、學校、家庭應該建立起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流的文化氛圍大學生在網(wǎng)絡技術以及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對于信息的選擇具有多元化,以實現(xiàn)其網(wǎng)絡技術的功能。但在信息選擇的問題上,大部分人缺少明辨優(yōu)劣的能力,這就需要社會,共同合作為大學生正確理想觀的樹立提供保障。首先,社會應該加大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讓大學生明確道德主流;建立榜樣示范機制,宣揚社會主旋律,廣泛傳播正能量。其次,政府應該加大對理想觀培育的投入,這里的投入并不只是資金的投入,而且有人力以及政府物力的投資,政府可以在理想觀的實踐過程中發(fā)揮出自己應有的功能和價值,宣傳一些名人偉人的優(yōu)良事跡,建構大學生的的精神世界;最后,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培養(yǎng)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密切關注大學生,關注大學生,關愛大學生、聆聽大學生的心聲,鼓勵大學生成長。為大學生的理想觀培育做出不懈的努力。(二)學校應該為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大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校園里生活,所以說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有著先導作用,大到校園精神,小到一首校歌,都是校園文化的體現(xiàn)。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校園文化中的優(yōu)秀成分發(fā)揚光大;把其糟粕成分放棄。1、首先改變大學生的教學機制,多年來高校對大學生的教育具有廣泛性,沒有針對性。教育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社會實踐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高等教育學校的教育內容與實際社會的情況嚴重脫節(jié),這種重理論輕實踐教育方式逐漸顯現(xiàn)出它的弊端。對高等學校教育進行教習機制的改革是讓理想觀培育在學與思的結合中煥發(fā)光彩。不斷創(chuàng)新理想觀培育教學方式和途徑,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認識,并且通過知識來改變自己,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這是“學“在理想觀培育的體現(xiàn)。高等教育學校應該創(chuàng)造更多的課外活動和室外的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獲得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并且不斷地獲得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讓大學生在理想觀的培育過程中不斷獲得技能,不斷獲得經(jīng)驗積累,為理想觀的培育提供了堅實的支持。2、其次校園文化體系要與時代發(fā)展相結合,與時俱進,不斷煥發(fā)新活力。在當代文化多元化,文化大繁榮時期,我們要不斷給予校園文化以新的形式、新的精神,為理想觀的培育提供文化支持。隨著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入侵,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進步緩慢,使得當代大學生思想變得茫然,變得崇洋媚外,不斷否定本國的優(yōu)秀文化。當然,我們也不是全盤否定西方文化,在文化多元化面前,我們應該辯證的看待文化入侵,不斷促進各優(yōu)秀文化的交流融合。校園文化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校園文化與社會時代面前,我們不能隨意否定任何一種文化形態(tài),我們要在其優(yōu)秀的文化層面上進行大學生的理想觀培育,為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創(chuàng)造濃厚的文化底蘊。3、最后,校園文化應該與當代網(wǎng)絡與信息技術結合。先進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理想觀的培育起直接作用,我們應該正確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理想觀培育文化傳播,使得高校大學生乃至全民族都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而且,高等教育學校應該充分利用報紙、電視、海報、廣播等手段來宣傳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自身的優(yōu)秀作風,進而達到促進教風和學風的作用。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使大學生對學習和生活有著崇高的理想,能夠使他們身心變得充實而快樂,進而自覺建立起正確的理想觀。(三)大學生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念有人是這樣說的,“現(xiàn)在的大學生都成長于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深入發(fā)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xiàn)代傳媒技術蓬勃發(fā)展的新時期,盡管他們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但是面對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革、利益矛盾的交織,我們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14】。我們大學生在理想觀培育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自己的的理想信念不堅定、思辨能力不強以及大學生理想觀受到多方因素制約具有不穩(wěn)定性等諸多問題。1、首先我們必須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鄧小平同志告訴我們,以使我們的國家富強,這關鍵是靠“信仰”,。他說,“根據(jù)我在政治和軍事活動的長期經(jīng)驗,我認為,最重要但是團結人民的團結必須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地信念,我們努力工作,在過去幾十年中,這是通過使用的人在一起的堅定信念,奮斗為人民謀利益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這一切不需要了解武器”【15】。具備優(yōu)秀的穩(wěn)定的理想觀對個人道路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這需要教育工作者與自身的不斷創(chuàng)造與努力來實現(xiàn)。這不是一個理論方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實際的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不斷深化的階段,我們必須要努力學習黨的先進的理想教育方針,發(fā)揚黨的發(fā)展道路和發(fā)展路線,使其在市場經(jīng)濟的考驗中前行。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夯實自己的知識儲備,積極學習理想觀教育;教育者也必須擁護馬列主義,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保證自己的教育思想與現(xiàn)實實際相結合;同時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是自己的教學模式能夠吸引學生參與進來,這為理想觀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條件,也為大學生樹立長遠堅定的信念提供了理論基礎。而大學生自身應該提高自己的理想境界,大學生應主動學習有關政治理想和培育理想觀方面的書籍,或者看一些弘揚社會主旋律和傳播社會正能量的電視或電影,提高自己的民族榮譽感和歷史認同感,堅定自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心。并且不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以提升自己對理想信念理解。2、再次,大學生要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其實就是把自己的思想的深度的和光度擴寬。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就能夠明辨理想追求過程中的種種阻力,為理想觀的培育創(chuàng)造條件。思辨這種能力是和哲學范疇有關系的,是關于哲學理解力方面的,是我們能夠快速反駁別人的一種能力,而這要求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哲學素養(yǎng),可見,哲學素養(yǎng)在大學生的理想觀培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yǎng)自己的哲學素養(yǎng)呢?那么就要有廣度,有廣度就是要有想象力,我們遇到復雜的事物在現(xiàn)代知識和科技不能解決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jù)現(xiàn)有聯(lián)系去想象他們之間的關系。我們必須要把想象力當做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要利用想象力去想象未來世界的樣子,這樣的想象對我們確立與社會相適應的理想觀有強大的預見作用。再就是要有深度,所謂深度就是我們看待問題要客觀,如果一個人理想觀的確立只是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同步測驗口算題
- 川教版(2019)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4節(jié)《綜合應用》說課稿及反思
- Unit 4 Position Lesson 1 The Magic Show(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5年度光伏發(fā)電場土方開挖及光伏支架基礎合同
- 2025年化工產(chǎn)品品牌授權與推廣合同
- 2025年度農產(chǎn)品冷鏈物流全程服務合同
- 2025年度綠色建筑材料供應合同樣本
- 2025年度農業(yè)科技項目投資合同范本
- 2025年人事年度個人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產(chǎn)權委托交易協(xié)議經(jīng)典版(2篇)
- GB/T 5465.1-2009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1部分:概述與分類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學講解課件
- 自然環(huán)境的服務功能課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小耳畸形課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數(shù)學總復習課件
- 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組織架構圖模板
- 8.3 摩擦力 同步練習-2021-2022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Word版含答案)
- 生理學教學大綱
- 精美唯美淡雅個人求職簡歷模板 (7)
- 環(huán)保鐵1215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