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類專業(yè)基礎核心課程
《財政學》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財政學教研室制作者:朱國清鄭婕
1《財政學》課外新聞閱讀材料《財政研究》《稅務研究》《公共經濟研究》《財政與稅務》《經濟研究》《財貿世界》《經濟學(季刊)》《財經》《管理世界》《世界經濟》各著名大學經濟院系網站2主要教學內容基本理論:財政、財政職能、公共產品、公共選擇支出:支出規(guī)模與結構、購買性支出、轉移性支出收入:稅收、公債、收費、公共企業(yè)與公共規(guī)制管理:政府預算、財政平衡、政府間財政關系教學中主要側重闡述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有時也會運用這些知識和原理直接回答現實中提出的問題,但更主要的是開闊分析問題的思路,提供解決問題的原則和方法,以便為今后的學習和深造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3
1.導論本章主要對財政學最基本的問題,即“什么是財政”作出回答。
41.1財政概念“財政”在現代社會是一個常用詞匯,人們并不陌生;由于財政是政府經濟活動的核心,因此它是現實社會中最為普遍的經濟現象之一,日常生活中是充斥著財政現象的。51.1.1財政現象人們的一生時時、處處受政府經濟活動的影響。一方面,它直接表現為各級政府在安排各項支出;另一方面,人們又必須向政府繳納各種稅收和費用,以便為政府的各項支出提供所需經費。因此,財政是由收入和支出組成的。對于現代社會來說,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離開了政府提供的各種服務,整個社會經濟生活就無法正常運轉。所有的政府活動,都或多或少需要財力支持,都伴隨一定量的財力安排使用。盡管具體的形式、規(guī)模、內容、范圍等有著種種不同,但日常生活中卻無時無刻發(fā)生著政府的收支活動。
6現代社會的政府收支活動,已極深極細地卷入社會經濟生活中。經濟規(guī)模的迅速增長,社會生活的日趨復雜,使得政府收支規(guī)模極為龐大。2004年,我國的政府預算收入和政府預算支出分別達到26355.88億元和28360.79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3.65萬億元的19.31%和20.78%。換言之,該年1/5的GDP是歸政府預算支配的。應強調指出,預算收支還不是政府的全部收支,因為政府所掌握的財力并不全部列入政府預算,總會有或多或少的財力處于政府預算之外,這在目前的我國尤其突出,人們甚至認為只有1/3的政府財力被列入了預算內。由此可見,我國政府收支在整個經濟和社會活動中的重要性。政府收支活動作為一個客觀經濟范疇,始終存在于我們的周圍,它所呈現出來的現象,就是財政現象。71.1.2財政概念“財政”這一名詞并不是自古就有的,更不是由某一個先知先哲預先給定的。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政府本身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相應地,“政府分配活動”也是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逐步形成的。我國古代曾使用過“戶部”、“度支”等名詞,去概括政府分配活動。至于“財政”一詞,則遲至19世紀末才開始使用,并且是借鑒和引進日本術語的結果。我國使用“財政”一詞大約始于1898年清政府的“戶部”向皇帝上的奏章“財政折”。辛亥革命后,“財政”一詞逐步成為我國形容政府分配活動的專用術語。8財政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發(fā)展——剩余產品——私有制——階級——國家(財政)剩余產品是財政產生的基礎,國家(政府)是財政產生的前提。財政與國家(政府)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最早的財政范疇是捐稅。中國最早的財政形態(tài)是夏代的貢賦。9所謂財政,指的就是國家或政府的分配行為。因此,財政活動的主體就是國家或政府。離開了國家或政府,就談不上國家或政府的分配,就無所謂財政活動;反之,如果不是國家或政府的活動,即使是分配活動,也不是財政活動。財政,是國家(政府)的分配行為。它具有強制和無償的基本特征。10由于政府不同于企業(yè)和私人,決定了財政活動具有強制和無償的基本特征。所謂“強制性”,指的是政府對企業(yè)和個人課征稅款或收取費用,遵循的并不是自愿原則,無論納稅人或繳費者是否愿意,只要發(fā)生了應稅或應費行為,他們就必須照章納稅繳費。這種強制性,是直接以法律的權威和政府的政治權力為依據確立的。所謂“無償性”,指的是政府分配大體表現為是貨幣的單方面轉移,而不存在貨幣與資源和要素的直接等價交換。
111.2財政制度不同的經濟體制,有著不同的國家和政府制度,形成不同的政府與經濟的關系,決定了不同的財政制度。不同的財政制度即為財政類型。自然經濟下存在的是家計財政,市場經濟下存在的是公共財政,而計劃經濟下存在的是國家財政。
121.2.1家計財政制度封建君主制是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對于君主來說,國家和臣民都是自己的私人財產,決定了此時財政收支就是君主的私人收支。稱為“家計財政”,即“私人”的財政。由于自然經濟的自給自足特性,決定了此時的國家及其財政基本上是不干預經濟的。作為私人性質的財政,必須將支出控制在自己的收入范圍內,必須追求財政年度平衡。如果出現財政赤字,往往是封建君主陷于政治危機和私人財務危機的表現與結果。此時國家及財政雖然也為社會經濟提供某些具有公共性質的服務,但卻是服務于封建君主實現千秋萬代“家天下”目的的。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財政主要是通過實物和力役的征調使用,來開展活動的。
131.2.2公共財政制度在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化過程中,財政制度逐步公共化。這些變化首先是在西歐社會完成的。最具典型意義的財政制度變遷,是“政府預算制度”在英國的逐步形成。這是一個嶄新的財政范疇。在政府預算制度下,國王及其政府的收支活動被直接置于議會和社會公眾的決定、約束、規(guī)范和監(jiān)督之下。沒有議會批準的預算,政府不能征稅和收費,不能支用財力,也不能舉借債款。議會審議通過的政府預算具有法律效力,違背政府預算屬于違法行為,不管是誰包括國王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與制裁。14此時財政活動形式也相應發(fā)生巨大變化。稅收逐步取代其他收入形式,成為唯一的財政收入基本形式,占居了整個財政收入絕大部分的比重。于是,政府收入鮮明地表現出來自于“納稅人”的腰包,是納稅人在養(yǎng)活政府及其官員。反之,政府支出也必須并且只能為納稅人服務,必須集中到國防、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工程等為市場服務的內容上來。君主私人性質的收支逐步被淘汰,財政收支鮮明地表現為是公共性質的收支,從而實現了整個財政從“家計性質”向“公共性質”的轉變,即從家計財政制度轉向了公共財政制度。“公共性”成為市場經濟下財政最為典型的特征,這就是它被稱為“公共財政”的根本原因。15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所謂“公共財政”,是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的財政,是社會公眾或者人民大眾的財政,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財政類型。161.彌補市場失效在市場經濟下,總是存在若干市場失效狀態(tài)。市場失效就成為公共財政存在的經濟根源,換言之,公共財政就是為了彌補市場失效而存在的。彌補市場失效就成為公共財政必須遵循的活動準則。由于彌補市場失效,其受益者是所有的市場活動參與者,因而此時的財政活動就是在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從而成為“公共”財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著所謂的“缺位”和“越位”問題。該彌補的市場失效,政府和財政沒有去彌補,是為“缺位”;不該干預市場的,政府和財政卻插手了。是為“越位”。這些問題嚴重阻礙著我國改革的深化,直接危害市場經濟在我國的建立健全。為此,要想在我國建立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就必須嚴格遵循彌補市場失效準則,真正克服政府和財政的“缺位”和“越位”狀態(tài)。172.一視同仁服務政府和財政在為市場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必須公平對待所有的市場活動。這樣,才能避免所有的市場主體,或者依靠政府權力而尋租,或者遭受額外的費用和損失。政府和財政服務的“一視同仁”,為經濟主體的公平競爭提供了外部條件,是與市場經濟的本性相一致的。公共財政為市場服務的“一視同仁”,是具體通過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和政府對市場的規(guī)范作用等表現出來的??傊?,公共財政為市場提供的服務只能是“一視同仁”的,而“一視同仁”的服務就是公共服務。遵循“一視同仁”準則,對于我國現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義。盡管我國已經進行了20余年的改革,但至今仍然沒能解決不同經濟成分之間的“國民待遇”問題。在已經加入WTO的今天,如何按照“一視同仁”準則的要求,全面梳理我國的財政稅收制度,真正取消不同所有制成分,取消內資和外資之間的差別待遇,已成為當務之急。183.非市場營利性所謂非市場營利性,是指政府的財政活動不是以直接追求市場收益,而是以社會的共同利益為目標,從而決定了公共財政進行的只能是非營利性活動。政府不能追逐市場盈利目標,對于市場經濟來說具有根本意義。只有當市場和資本依靠自身的力量,從根本上否定了政府追逐市場盈利的可能性之時,使得政府官員只能通過為市場提供公共服務來實現自己的存在價值,只能以社會利益為標準來評判其政績,才能避免政府對市場不應有的干預和介入。然而,時至今日,我國各級政府仍然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追逐直接的市場營利。這類現象的存在,直接決定了目前的財政還不是公共財政。194.法治化的財政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相應地財政作為政府的直接活動,在市場經濟下顯然也必須受法律的約束和規(guī)范,也具有法治性。公共財政的法治化,意味著社會公眾通過議會和相應的法律制度,即通過政府預算的法律權威,來決定、約束、規(guī)范和監(jiān)督著政府的財政行為。這種法律約束,使得財政鮮明地體現出是社會公眾的財政,是“公共”的財政。它表明,政府是代表社會公眾在使用他們的“錢”。正是通過法律形式,依靠法律手段,社會公眾才得以真正決定和支配政府的收入與支出,真正約束和規(guī)范政府的活動,才能確保政府行為遵循市場和資本的根本要求,政府活動必須符合私人的根本利益。這樣,法治性也成為公共財政的基本特征之一。財政法治化在我國具有特殊意義。我國有著數千年的人治傳統(tǒng),要建立法治社會是極為困難的,其中尤以將政府行為納入法治的軌道更是如此。財政法治化意味著政府的活動被直接置于法律的約束之下,是整個社會實現法治化的核心條件。目前政府正大力提倡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為此,在構建公共財政過程中,應當賦予財政法治化問題以更多的關注。201.2.3國家財政制度我國于1950年代建成計劃經濟體制,并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國家財政”制度。從建國至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財政模式的代表是“國家分配論”在計劃經濟下,國家和政府以計劃方式直接配置社會資源和要素。此時基礎性資源配置功能不是由市場機制,而是由政府計劃機制來承擔的,其中財政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211.國家計劃配置資源的基本財力手段計劃經濟下,財政直接從財力上服務于國家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的計劃安排。當時幾乎所有的社會經濟活動,或者直接由財政提供財力,或者受到財政的間接制約和決定。為此,財政集中了當時幾乎全部的剩余產品,在某些時期甚至還集中了全部的基本折舊基金,從而集中了整個社會相當份額的財力。當時整個社會擴大再生產的財力,大部分是直接集中到國家預算,再以預算撥款方式提供。國家財政鮮明地表現為是生產建設性財政,財政投資不僅直接決定著整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總規(guī)模,而且還直接決定和調整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方向和比例結構狀況。而對經濟建設失誤的克服和糾正,則首要的和關鍵性的,也只能是從財政的基本建設支出的調整入手,通過削減財政的基本建設規(guī)模,改變其投資結構,而重新恢復國民經濟的綜合平衡。222.直接服務于國營經濟計劃經濟下,國家以國家所有制的形式直接掌握了全社會大部分的生產資料,直接擁有絕大部分的企業(yè)。此時企業(yè)是國家的行政附屬物,個人是企業(yè)的行政附屬物,都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幾乎全部的財政收入都直接來自國營企業(yè),它原本就是“國家”的收入,談不上財政收入是掏納稅人腰包的問題;財政支出也就是“國家”自己在用自己的錢,也談不上必須為納稅人服務的問題,而只是為國營經濟服務的問題。當時財政盡可能地將財力集中起來投入到生產領域中,直接擴大了國營經濟的規(guī)模和范圍。整個國營經濟就是在財政年復一年的投資下,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的。23總之,這一時期存在的是計劃經濟型的財政,是“國家”以自己的財力在為自己服務,因而稱之為“國家”財政制度。241.2.4財政制度轉軌改革開放20余年來,我國先是否定計劃經濟,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繼而構建市場經濟。與此同時,財政也在逐步否定自身的計劃性并形成市場性。這是一個日益公共化的過程,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51.財政占GDP比重大幅下降2.從稅利并重轉向稅收為主3.從單一稅制轉向復合稅制4.從“建設財政”轉向“吃飯財政”5.從生產性投資為主轉向非營利性投資為主6.財政愈益直接承擔社會保障職責7.政府預算制度改革8.從堅持預算平衡原則轉向赤字預算政策9.恢復公債并轉向市場發(fā)行10.經濟體制從統(tǒng)收統(tǒng)支轉向“分稅制”261.3混合經濟公共財政的存在及其履行職能,是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中進行的,因而認識和探討公共財政的職能問題,只能立足于政府與市場經濟關系這一基點來進行。在市場經濟下,存在著公共經濟和私人經濟兩大部門,它們共同構成了統(tǒng)一的市場經濟,因而市場經濟又表現為是“混合經濟”,是兩大部門的混合體。公共財政的職能問題,從根本上看,就是處理財政與混合經濟的關系問題。在西方,與“公共經濟”相對立的是“私人經濟”。而在我國,至今為止由于營利性國有經濟的存在,似乎還難以用“私人經濟”一詞,去概括與公共經濟相對立的那部分經濟。這里的“私人經濟”一詞是泛指。271.3.1公共經濟1.公共部門公共部門是公共經濟活動的經濟主體,它包括:(1)政府。人們通常認為,所謂“政府”,就是“政權組織”;或者只是政權組織中的一個部分,即各級行政機關被視為是“政府”。后者是狹義的“政府”,而前者則是廣義的政府,它除了行政機關之外,還包括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等。政府是公共部門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2)公共企業(yè)。它一般指政府擁有的,以提供公共服務為目的的企業(yè),也包括受政府規(guī)制以提供公共服務為目的的那部分非國有企業(yè)。它們主要以銷售收入作為活動的資金來源,可能獲得政府的投資和補貼,但與私人企業(yè)通過市場開展平等競爭。公共企業(yè)與國有企業(yè)有著密切聯(lián)系,但并不完全等同。如果國有企業(yè)活動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它就是公共企業(yè);反之,如果國有企業(yè)以追求市場營利為直接的和首要的目的,它就不是公共企業(yè)。
28(3)非營利性組織。這是營利組織、政府組織之外的公益組織,是以執(zhí)行公共事務而不是以追求市場營利為首要目的組織。它包括各種基金會、慈善組織、學會、協(xié)會、研究會,等等。它們提供的服務包括社會福利、教育培訓、醫(yī)療保健、救災賑災、宗教活動,等等。(4)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fā)銀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跨國界的組織,它們所從事的許多活動都帶有公共性,但它們的活動不屬于政府活動。它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成員單位共同籌集的。公共部門中的各種組織是相互補充的,政府之外的這些組織在幫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務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在公共部門中起著核心和主干的作用,對各種非政府組織的公共活動發(fā)生密切的聯(lián)系和影響。
292.公共經濟公共部門所開展的收入、支出和規(guī)制等活動,就構成了公共經濟活動。公共經濟是一個比公共財政更為廣泛的概念。公共部門所有的活動,都必須有相應的經費支持。因此,公共活動總相應伴隨著公共支出的發(fā)生,這又需要有相應的經費來源,這又導致了公共收入。就政府來看,其經費通常不是由自己直接創(chuàng)造的,而是通過稅收等手段,從資本和私人那兒取得的。公共部門(主要是政府),也可能無需直接支付經費,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通過制訂法律法規(guī),對相關主體的行為進行約束與規(guī)范,這就是公共規(guī)制活動。例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閥門鑄件市場運行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鐵路設備行業(yè)發(fā)展狀況及營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調節(jié)閥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前景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蘋果汁市場發(fā)展規(guī)模及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中如何制作電子印章
- 2025-2030年中國福建燃氣市場運行狀況與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新疆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酒店服務技能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空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文字與版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師范大學《城市公用事業(yè)管理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員工行為守則及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 3學會反思 第一課時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4年國土個人工作總結樣本(3篇)
- 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與安全飛行 第2版民用航空人員管理
- 2025陜西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完整版)python學習課件
- DB31-T 451-2021 凈水廠用煤質顆?;钚蕴窟x擇、使用及更換技術規(guī)范
- 做賬實操-光伏發(fā)電能源儲存企業(yè)賬務處理示例
- 2025年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科目說明表
- 成人腦室外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 標準
- 方便面行業(yè)人才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