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第六版)》技 能_第1頁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技 能_第2頁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技 能_第3頁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技 能_第4頁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技 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技能第三節(jié)認知技能03.第二節(jié)動作技能02.第一節(jié)技能概述01.目錄Contents緒論第一節(jié)技能概述一、技能的含義技能是指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技能包括通常所說的狹義的技能和廣義的熟練技巧。前者是指技能的初級階段或初級水平,后者是指技能的高級階段或高級水平。技能是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融合體:前者主要指生理解剖素質,如神經(jīng)系統(tǒng)、腦、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的解剖生理特點;后者主要指練習。技能隨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并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技能是完成各種活動任務的必要條件。二、技能與知識技能與知識的區(qū)別:第一,它們屬于不同的經(jīng)驗范疇。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事物和現(xiàn)象的屬性、聯(lián)系和關系的反映,是人類對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經(jīng)驗的總結和概括。技能是通過練習在個體身上固定下來的鞏固了的自動化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第二,知識與技能雖然都是一些鞏固了的概括化系統(tǒng),但概括的水平不同。知識是對客觀事物和現(xiàn)象的屬性、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或關系的抽象與概括;技能則是對動作方式或操作程序的具體的概括。第三,知識的獲得與技能的形成和發(fā)展不是同步的。三、熟練與習慣熟練與習慣的區(qū)別:首先,習慣是實現(xiàn)某種自動化動作的需要,實現(xiàn)了這種動作也即滿足了這種需要。而熟練則不同,它本身不是一種需要,而是實現(xiàn)與需要相適應的某種目的而采取的一種動作方式或手段,因而熟練不一定與機體的需要直接發(fā)生聯(lián)系。其次,熟練是通過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練習而形成的,不少習慣都是在無意中由于多次重復某種動作而形成的。第三,熟練水平有高低之分,但無好壞之別。而習慣則可以根據(jù)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分成好習慣和壞習慣。三、熟練與習慣第四,熟練的技能與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任務相聯(lián)系,而習慣則只與一定的情境而不與一定的任務相聯(lián)系。第五,熟練的技能要與一定的客觀標準,如別人的示范、技術指標或活動的產(chǎn)品相對照,而習慣則不然,它只和先前的動作方式對照。四、技能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一)技能與脊髓動作技能領域研究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脊髓中的髓鞘質(髓磷脂)絕緣體是動作技能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神經(jīng)機制。美國馬里蘭州神經(jīng)生物發(fā)展實驗室的道格拉斯·菲爾茨博士研究發(fā)現(xiàn),彈好鋼琴、下好象棋、打好棒球都非一日之功,但都是髓鞘質絕緣體功能所致。髓鞘質越厚,絕緣性越強,人們的動作就越快速精確。菲爾茨認為,髓鞘質有三個原則:一是普遍性;二是通用性;三是無形性。四、技能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二)技能與腦關于手指運動和腦血流量關系的研究表明,手指動作簡單時,腦血流量比手不動時約增加10%,但在手指做復雜、精巧的動作時,腦血流量就會增加35%以上。腦血流量的增加,說明腦激活狀態(tài)的變化,表明手指動作與腦之間的密切關系。埃爾伯特等人曾運用腦成像技術,對鋼琴演奏家與非鋼琴演奏者的大腦運動皮質的差異進行了比較研究。腦掃描發(fā)現(xiàn),鋼琴演奏家左手指對應的大腦皮質代表區(qū)比非鋼琴演奏者,明顯增大。而右手指由于在鋼琴演奏中不需要太多感覺作用,它對應的大腦皮質代表區(qū)與非鋼琴演奏者相比,則沒有明顯增大。對于12歲以前就學習彈鋼琴的演奏家,其左手對應的大腦皮質代表區(qū)格外增大。這一研究表明,大腦運動皮質區(qū)域面積的大小與個體的運動經(jīng)驗密切相關。緒論第二節(jié)動作技能一、動作技能動作技能,也稱運動技能或操作技能,如書寫、打字、彈琴、體操、操縱機器等,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動作所組成的動作系統(tǒng)。動作技能主要借助于骨骼、肌肉和與之相應的神經(jīng)過程實現(xiàn),是通過練習和實踐而習得的身體運動能力。二、運動、動作和活動運動是指構成動作或運動技能的肢體或肢體聯(lián)合的行為特征。如行走,人體的頭部、軀體以及肢體需要產(chǎn)生多種運動特征行為才能保證人能夠正常地行走。動作是指具有一定的動機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對象的運動。動作同運動不同,運動僅僅依賴于有機體的運動機能,而動作則帶有社會性,它受前輩人和當代人所創(chuàng)造的對象所制約。(一)運動(二)動作二、運動、動作和活動活動是由共同目的聯(lián)合起來并完成一定社會職能的動作系統(tǒng)?;顒雍蛣幼鞫际且詫崿F(xiàn)預定目的為特征的,只是動作受單一目的制約,而活動則受一種完整的目的與動機系統(tǒng)制約。(三)活動三、動作技能的種類(一)連續(xù)性動作技能和非連續(xù)性動作技能連續(xù)性動作技能是指以連續(xù)的、不間斷的方式所完成的一系列動作,如說話、唱歌、打字、彈琴等。在這些技能中,動作的持續(xù)時間較長,動作與動作間沒有明顯可以直接感知的起點和終點。非連續(xù)性動作技能是由突然爆發(fā)的動作所組成的。動作的持續(xù)時間短暫,動作與動作間具有可以直接感覺到的起點和終點,如投擲標槍、射擊、射箭等。三、動作技能的種類(二)封閉性動作技能和開放性動作技能封閉性動作技能是指可以不參照環(huán)境因素而執(zhí)行的技能,如體操運動、高爾夫球項目等。這種技能一般都具有相當固定的動作模式。學習這種技能的關鍵在于通過反復練習,使動作達到標準的模式。開放性動作技能是指動作隨外界情境變化而做相應變化的技能,如打乒乓球、籃球、排球等。開放性動作技能要求人們具有處理外界信息變化的能力和對事件發(fā)生的預見能力。三、動作技能的種類(三)精細的動作技能和粗大的動作技能精細的動作技能是指在狹小空間范圍內進行,并要求具有精巧的協(xié)調動作的技能,如雕刻、繡花等。它一般由小肌肉的運動來實現(xiàn)。粗大的動作技能是指需要大力氣和大幅度動作的技能,如跑步、游泳、打球等。它們一般由大肌肉的運動來實現(xiàn)。三、動作技能的種類(四)工具性動作技能和非工具性動作技能工具性動作技能是指操縱某種工具的技能,如寫字、繪畫時操縱筆,打字時操縱打字機,生產(chǎn)勞動時操縱各種生產(chǎn)工具等。非工具性動作技能是指不需要操縱工具,僅表現(xiàn)為有機體的一系列骨骼、肌肉運動的技能,如唱歌、跳舞、體操等。四、動作技能的構成成分(一)動作1.反射動作2.基本動作反射動作是指有機體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參與下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所做的有規(guī)律的應答。哈羅和辛普森認為反射動作可分為兩個亞類:脊髓節(jié)反射和節(jié)上反射?;緞幼魇侵赣梢幌盗蟹瓷鋭幼鞯慕Y合而形成的固有的動作形式。哈羅等人認為基本動作可分為位移動作、非位移動作、操作動作、抓握動作、靈巧動作等亞類。四、動作技能的構成成分(二)知覺能力1.控制的精確性2.四肢運動協(xié)調能力3.定向反應能力4.反應時間5.手臂運動速度6.速度控制能力7.腕手靈活性8.手指靈活性9.臂手穩(wěn)定性10.腕指速度11.瞄準四、動作技能的構成成分(三)體能美國心理學家弗萊希曼將14種體能歸納為五類:1.力量(1)彈力(2)動態(tài)力量(3)靜態(tài)力量2.靈活性與速度(1)伸展性(2)柔韌性(3)快速變向(4)跑行速度(5)四肢運動速度3.平衡性(1)靜態(tài)平衡(2)動態(tài)平衡(3)托物平衡4.協(xié)調性(1)手腳協(xié)調(2)全身協(xié)調5.耐力耐力是指能連續(xù)進行活動的能力。此種能力多由俯臥撐等動作測定。五、動作技能形成的理論(一)金泰爾的動作技能獲得模式金泰爾提出的動作技能獲得模式由初始和后續(xù)兩個階段組成。他根據(jù)動作技能的性質和特點,把動作技能區(qū)分為封閉性動作技能和開放性動作技能,并認為動作技能獲得需經(jīng)歷兩個階段,在每個階段,要求學習者通過練習成功地達到動作技能的目標。第一階段,即初始階段,要求學習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動作技能目標的獲得上。第二階段,即后續(xù)階段,應根據(jù)動作技能的性質和特點設置目標。五、動作技能形成的理論(二)施密特的圖式理論施密特的圖式理論是關于一般動作程序怎樣運作以控制協(xié)調動作的理論。圖式以一種或一套規(guī)則為做決定提供基礎。施密特應用“動作圖式”這個概念闡釋動作技能學習和控制過程中的兩個控制成分。第一個是一般動作程序,它是用來控制各類動作基本特征的控制機制。第二個是動作反應圖式,它的作用是提供在特定情景下控制動作的特定規(guī)則。當練習動作時,學習者學會了用動作參數(shù)編程,動作因而變得越來越快速準確,這一過程包含回憶和再認兩種圖式。六、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和基本特征(一)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認知階段1聯(lián)系階段3自動化階段5六、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和基本特征(二)動作技能的基本特征1.動作的速度動作的速度是指肢體在單位時間內所移動的距離或完成的動作的數(shù)量。2.動作的準確性動作的準確性也是評價動作技能的一個重要指標。所謂動作的準確性是指肢體的動作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和要求。3.動作的靈活性動作的靈活性是指動作技能的各要素能隨主客觀情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特點,是動作技能各要素在操作活動過程中的一種綜合表現(xiàn)。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一)知識經(jīng)驗與理論知識不是技能,而技能必須運用知識,知識愈豐富,對克服技能學習的難點愈有幫助。只學習理論,不學習操作,很難學會任何技能。因為知識和運動分析器沒有建立起聯(lián)系。只模仿別人的操作,技能學習也不能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理論可以加速技能的獲得,可以免去或減少學習中的錯誤??伎怂乖鴮﹄姎庋b配工人進行過實驗研究。一組工人只是機械地、重復地學習,而對另一組工人則講解操作原理。兩組工人最初的水平差不多,但后來第二組工人的績效則遠遠超過第一組工人的績效。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二)講解與示范動作技能學習通常是從教師講解開始的。講解方式多用口語,但有時也可借助于文字、圖解、模型、掛圖等進行。講解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習者的認知效果。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其內容應包括:①教學目的。②動作技能的性質。③學習程序與步驟。④注意事項。講解宜簡單扼要,過多的講解,將會減低學習者的興趣與動機。講解是講給學習者聽的,示范則是做給學習者看的,因此,示范都是以動作方式表演的。示范性的動作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做動作示范,另一種是看教學電影。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二)講解與示范在示范動作時,示范方式有三種:①相向示范:在教室情境中,教師與學習者面對面示范。②圍觀示范,教師居中,學習者圍成圓圈。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常因學習者從不同角度觀察而發(fā)生混淆錯誤。③順向示范,學習者在教師背后,且教師居高臨下。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三)練習有目的地多次執(zhí)行某種動作以形成技能的過程,稱為練習。練習雖然是多次地執(zhí)行某種動作,但并不是同一動作的機械重復,而是以改善動作方式為目的的重復。1.練習曲線練習曲線,就是在連續(xù)多次的練習期間所發(fā)生的動作效率變化的圖解。練習曲線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為上升型,另一類為下降型。技能形成的發(fā)展趨勢:(1)練習成績逐步提高(2)練習成績的起伏現(xiàn)象(3)高原期現(xiàn)象(4)練習成績的相對穩(wěn)定現(xiàn)象(5)練習進程中的個別差異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三)練習2.影響有效練習的因素(1)明確練習的目標(2)練習的速度和準確性(3)練習時間的分配(4)練習方式(5)反饋(6)運用遷移規(guī)律,避免干擾作用七、影響動作技能形成的因素(三)練習3.心理練習心理練習是指練習者在不進行外顯身體動作的條件下,在頭腦中對技能進行認知復習的練習方法。例如,體操運動員站在比賽場邊,在開始表演之前,他在頭腦中將整個套路復習一遍,在眼前呈現(xiàn)套路:從頭至尾復述每個動作細節(jié),然后才步入比賽場地開始他的表演。緒論第三節(jié)認知技能一、認知技能的含義認知技能是指個體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它包括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但以抽象思維為其主要成分,所以有時也叫思維技能。在認識特定事物、解決具體問題時,這些心理活動按一定的、合理的、完善的方式自動地進行,就是認知技能,如閱讀、寫作、運算與解題等。二、認知技能的種類1.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又稱為智力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個體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加工外在信息的能力。加涅根據(jù)智慧技能的復雜程度,將其分為五種亞類:(1)辨別(2)具體概念(3)定義性概念(4)原理或規(guī)則(5)問題解決二、認知技能的種類2.認知策略認知策略是指個體運用習得的概念和規(guī)則調節(jié)、控制自己的認知加工活動的認知技能。例如:短時記憶中的組塊策略,自由回憶學習中的組織策略,問題解決中的手段—目的分析策略,等等。三、認知技能和動作技能的關系認知技能和動作技能雖然都具有技能的共同特點,但它們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技能:首先,它們所調節(jié)的對象不同。其次,動作技能是展開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不可或缺的;認知技能的動作是簡縮的、不完全的、片斷的,是高度省略和簡化的。第三,動作技能是外顯的,他人可以直接觀察到它的發(fā)展變化的進程;認知技能則是內隱的,他人不能直接觀察到它的發(fā)展變化的進程,人們只能通過智力活動的結果間接地了解它的發(fā)展變化的進程。第四,動作技能包含著肌肉骨骼系統(tǒng),它們的活動既依賴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也依賴于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認知技能則主要依賴于腦的結構與功能。認知技能和動作技能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它們統(tǒng)一存在于人的實踐活動之中。四、認知技能形成的階段(一)活動的定向階段(二)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三)出聲的外部言語階段(四)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五)內部言語階段五、影響認知技能形成的因素(一)原型特點原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