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 課件_第1頁
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 課件_第2頁
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 課件_第3頁
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 課件_第4頁
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福建莆田

道地藥材資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中醫(yī)藥學(xué)院陳敏1032006福建莆田

道地藥材資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中醫(yī)藥學(xué)院內(nèi)容預(yù)覽海峽西岸——福建中藥資源概述主要道地藥材分論鳴謝4123內(nèi)容預(yù)覽海峽西岸——福建中藥資源概述主要道地藥材分論鳴海峽西岸——福建海峽西岸——福建福建莆田——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福建莆田——莆田市主要地道藥材有建青黛、桂圓肉、批把葉、荔枝核、橄欖、余甘、薏苡仁、黃桅子、銀杏、百合、巴戟天、金線蓮、三尖杉、石花菜、別當、海星、海馬等。蘊藏量較大的有批把葉、桂圓肉、橄欖、余甘、薏苡仁、知母、銀杏、百合、巴戟天等9種。其中仙游書峰鄉(xiāng)青黛所含的有效成份靛藍高達5.5%(國家藥典規(guī)定標準為2.0%)。中藥資源概述莆田市主要地道藥材有建青黛、桂圓肉、批把葉、荔枝核、橄欖、余種名: (建)青黛來源: 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定驚。用于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胸痛咳血,口瘡,痄腮,喉痹,小驚癇。分布區(qū)域:福建、廣西、廣東、江西、浙江

歷史:仙游縣種植建青黛原植物馬藍、加工建青黛歷史已有八百年數(shù)量:產(chǎn)量居全國之首,占全國總產(chǎn)量的60%以上。種名: (建)青黛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課件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課件種名: 枇杷葉類別:

化痰止咳平喘藥

來源: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mb.)Lindl.干燥葉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嘔。主治: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分布區(qū)域:福建、廣東、江蘇、浙江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曬至七、八成干時,扎成小把,再曬干。

性味歸經(jīng):微寒;苦;歸肺、胃經(jīng)

種植情況:全市現(xiàn)有枇杷種植面積25萬多畝,約占全國枇杷總面積的1/4和總

產(chǎn)量的1/3。(其主要品種有解放鐘\長虹\大鐘等品種)種名: 枇杷葉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課件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課件龍眼肉

拉?。篈rillusLongan

別名:益智、蜜脾、龍眼干

藥用部位:假種皮

藥材性狀:本品為縱向破裂的不規(guī)則薄片,常數(shù)片粘結(jié),長約1.5cm,寬2~4cm,厚約0.1cm。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皺縮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細縱皺紋。質(zhì)柔潤。氣微香,味甜。

產(chǎn)地:廣東、福建、臺灣

采收加工:11~12月間采挖。干燥,除去殼、核,曬至干爽不黏。

性味歸經(jīng):溫;甘;歸心、脾經(jīng)

功能主治: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用于氣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失眠,血虛萎黃。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大劑量60g);或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種植面積:莆田市共有龍眼12.5萬畝

龍眼肉

莆田別稱荔城,莆田的荔枝向來以色香味俱佳飲譽世界,舊時興化府署還掛有一副很值得莆田人自豪的對聯(lián):“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弊钤绱_立莆田荔枝品牌的是宋代蔡襄的《荔枝譜》。蔡襄在此書中介紹了以陳紫為首的32個荔枝品種,后人沿用蔡說,稱陳紫“乃為果中第一”(《花鏡》“荔枝釋名”)。莆田的荔枝不僅質(zhì)量好,而且樹齡長。現(xiàn)存市區(qū)英龍居委會原宋氏宗祠內(nèi)的唐代古荔宋家香已有1200多年的樹齡,是世界上最老的荔枝樹。它“先后扼于兵,挫于風,焚于火”,卻又生生不息,返老還童,堪稱自然界的奇跡。莆田別稱荔城,莆田的荔枝向來以色香味俱佳飲譽世界,舊時興化府荔枝核

類別:理氣藥

拉?。篠emenLitchi

別名:荔仁、枝核、大荔核

藥用部位:成熟種子

藥材性狀:本品呈長圓形或卵圓形,略扁,長1.5~2.2cm,直徑1~1.5cm。表面棕紅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澤,略有凹陷及細波紋,一端有類圓形黃棕色的種臍,直徑約7mm。質(zhì)硬,子葉2,棕黃色。氣微,味微甘、苦、澀。

產(chǎn)地:福建、廣東、廣西

采收加工:夏季采摘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及肉質(zhì)假種皮,洗凈,曬干。

【性味歸經(jīng):溫;辛、微苦;歸肝、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散結(jié),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研末,2~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種植面積:莆田市共有荔枝9000畝

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課件薏苡仁

類別:理氣藥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種仁?!舅幉男誀睢勘酒烦蕦捖研位蜷L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1淡棕色點狀種臍。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較寬而深的縱溝。質(zhì)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甜。【性味歸經(jīng)】甘淡,涼。入脾、肺、腎經(jīng)。【化學(xué)成分】種仁含蛋白質(zhì)16.2%,脂肪4.65%,碳水化物79.17%,少量維生素B1(330微克%)。種子含氨基酸(為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竟δ苤髦巍拷∑?,補肺,清熱,利濕。治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居梅ㄓ昧俊績?nèi)服:煎湯,O.3~1兩;或人散劑。【注意】脾約便難及妊婦慎服?!痉N植面積】莆田市共有薏苡仁(仙游金沙)3000多畝。福建莆田中藥道地藥材簡介——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陳敏課件橄欖《本草綱目》曰: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鱉毒?!竟δ苤髦巍壳宸?,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菌痢,癲癇,解河豚毒及酒毒?!緞e名】橄欖子,青果,青子,青橄欖【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果實成熟后采摘,曬干或陰干,或用鹽水浸漬后曬干?!拘誀睢旷r橄欖:呈梭形,兩端鈍圓,或漸尖。外表碧綠或黃綠色,時日較久者呈烏黃色,平滑,微帶光澤。果肉頗厚實,內(nèi)面黃白而多汁液。果核呈梭形,棕褐色,具6條棱線;質(zhì)堅硬不易碎。種皮紅棕色,種仁白色,油潤,有香氣,無臭,味澀微酸,嚼之有回甜。以個大、肉厚、色青綠者為佳7、《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神經(jīng)病癲癇,配合明礬煮成流膏用。橄欖橄欖核【出處】《綱目》

【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

【生境分布】主產(chǎn)福建,此外,廣東、廣西亦產(chǎn)。

【性狀】果核呈梭形,兩頭鈍尖,紅棕色,上有6條棱線,質(zhì)堅硬,不易碎;剖開內(nèi)有3室,其中各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梭形。種皮棕紅色,內(nèi)為白色種仁,油性足。無臭。

【性味】《綱目》:甘澀,溫,無毒。

【功能主治】

消諸魚骨鯁,治胃痛,疝氣,腸風下血。

①《綱目》:磨汁服治諸魚骨鯁,及食鲙成積,又治小兒痘瘡倒黡。燒研服之治下血。

②《本草備要》:燒灰,敷疰疳。

③《本經(jīng)逢原》:灰末,敷金瘡無瘢。生核磨水,搽瘢漸滅。

④《本草再新》:治肝胃氣,疝氣,消疽瘤。

⑤《嶺南采藥錄》:磨碎涂眼,去眼膜。橄欖核【出處】《綱目》

【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核。

【【英

名】emblicleafflowerfruit【拉

名】PhyllanthusemblicaL(油柑)【別名】余甘子,余甘,庵摩落迎果,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欖子,喉甘子,魚木果,滇橄欖,庵摩勒【名稱考證】余甘子(《臨海異物志》)、余甘(《唐本草》)、庵摩落迎果(《綱目》)、望果(《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油甘子(《廣州植物志》)、牛甘子(《南寧市藥物志》)、橄欖子(《四川中藥志》)、喉甘子、魚木果(《廣西藥植名錄》)、滇橄欖(《云南中草藥選》)、庵摩勒(《南方草木狀》)【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藥用部位】油柑、余甘子的果實?!拘晕稓w經(jīng)】苦甘,寒。酸、甘、澀、涼①《唐本草》:“味苦甘,寒,無毒。”②《海藥本草》:“味苦酸甘,微寒,無毒。”《四川中藥志》:“入脾,胃二經(jīng)?!薄竟πХ诸悺炕抵箍绕酱?化痰藥【功效主治】化痰,生津,止咳,解毒。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干?!居梅ㄓ昧俊績?nèi)服:煎湯,2~4錢。外用:搗汁涂。內(nèi)服:3-9克,多入丸散服?!居盟幖梢恕科⑽柑摵呱鞣??!举Y源分布】分布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臺灣等地。藥材產(chǎn)四川、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余甘子【英

名】emblicleafflowerfru巴戟天類別:補益藥

拉?。篟adixMorindaeOfficinalis

別名:巴戟、雞腸風、兔子腸

來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

藥材性狀:本品為扁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等,直徑0.5~2cm。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及橫裂紋,有的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質(zhì)韌,斷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與木部剝離,木部堅硬,黃棕色或黃白色,直徑1~5mm。無臭,味甘而微澀。

產(chǎn)地:廣東、廣西、福建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除去須根,曬至六、七成干,輕輕捶扁,曬干。

性味歸經(jīng):微溫;甘、辛;歸腎、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jīng)不調(diào),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浸酒、或熬膏;或入丸、散。

產(chǎn)地:廣東、廣西、福建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凈,除去須本品為鮑科動物雜色鮑HaliotisdiversicolorReeve、皺紋盤鮑HaliotisdiscushannaiIno、羊鮑HaliotisovinaGmelin、澳洲鮑Haliotisruber

(Leach)、耳鮑HaliotisasininaLinnaeus或白鮑Haliotislaevigata(Donovan)的貝殼。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凈,干燥。

【性味與歸經(jīng)】咸,寒。歸肝經(jīng)。

【功能與主治】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于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目。

【用法與用量】3~15g,先煎。

石決明【性狀】雜色鮑呈長卵圓形,內(nèi)面觀略呈耳形,長7~9cm,寬5~6cm,高約2cm。表面暗紅色,有多數(shù)不規(guī)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螺旋部小,體螺部大,從螺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