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趙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_第1頁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趙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_第2頁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趙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_第3頁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趙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_第4頁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趙店初級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南陽市內鄉(xiāng)縣趙店中學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解析版)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2分)下列生命現(xiàn)象與實例不符的是()A.生物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蜻蜓點水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朵朵葵花向太陽 C.生物能生長繁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D.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營養(yǎng)——螳螂捕蟬,黃雀在后2.(2分)為了解我省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觀察法 B.實驗法 C.分析法 D.調查法3.(2分)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溫帶針葉林、高山草甸。決定這種分布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是()A.陽光 B.水分 C.溫度 D.海拔高度4.(2分)下列語句描述的現(xiàn)象,不屬于非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A.春江水暖鴨先知 B.山寺桃花始盛開 C.虎落平陽被犬欺 D.春風又綠江南岸5.(2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山”中植被豐富,能保持水土、調節(jié)氣候、凈化空氣等。這體現(xiàn)了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A.生物影響環(huán)境 B.生物適應環(huán)境 C.環(huán)境影響生物 D.環(huán)境適應生物6.(2分)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源頭是太陽能 B.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可以循環(huán)流動 C.食物鏈中的能量最終都流向分解者 D.由于能量流動遞減,所以消費者的數(shù)量一定比生產者少7.(2分)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食物網由4條食物鏈組成 B.該圖中體現(xiàn)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部分 C.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是從草開始的 D.若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積累最多的是蛇8.(2分)紅軍在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時,經常穿越沼澤地。這里的“沼澤”屬于()A.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B.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 C.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D.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9.(2分)王剛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時,發(fā)現(xiàn)細胞偏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視野中央,裝片移動方向是()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10.(2分)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膜將細胞的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分隔開來,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B.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大類 C.綠色植物每個細胞都含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D.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11.(2分)在動物細胞不具有()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12.(2分)生物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能量,細胞也是如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水、氧氣、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組成的 B.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無機物,另一類為有機物 C.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 D.葉綠體和線粒體是所有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13.(2分)下列關于克隆羊多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提供了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的甲羊和多莉的性狀特征最為相似 B.多莉是在丙羊的子宮內發(fā)育并產出的 C.雖然多莉是丙羊生出的,但相貌特征都不相似 D.提供了未受精卵細胞的乙羊為多莉提供了主要的遺傳物質14.(2分)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蛋白質 B.核酸 C.組織 D.細胞二、實驗題(每空1分,共11分)15.(8分)如圖分別為顯微鏡結構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中為植物細胞,光合作用的場所是[],[]是遺傳的控制中心。(2)切洋蔥時釋放出的刺激性氣味,該物質位于細胞的[]中。(3)如果目鏡不變,物鏡由10×換成40×,則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會。(4)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生理鹽水,其作用是。(5)圖丙為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屬于結構層次,是的結果。16.(3分)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他的操作過程是:取一塊潔凈的載玻片,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用涼開水把口漱干凈,取一根消過毒的牙簽在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再把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液滴中涂幾下,然后把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請回答:(1)實驗中使用生理鹽水的目的是.(2)制作裝片前,先將口漱凈的目的是.(3)小明的操作過程有錯誤嗎?如果有,請指出并改正.三、讀圖填空題(每空1分,共11分)17.(5分)如圖是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圖示。請分析回答問題。(1)切洋蔥鱗片葉時,有刺激性的液體噴出,這些液體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2)如圖制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序號)(3)要將圖的甲換成乙,應轉動,換用物鏡觀察。(4)視野中細胞內近似球形的結構是。18.(6分)如圖是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作答:(1)甲、乙中,屬于植物細胞的是圖。(2)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是(填序號)。(3)控制細胞內外物質進出的結構是[]。(4)含有遺傳物質,傳遞遺傳信息的結構是[④]。(5)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關,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結構是[]。(6)與呼吸作用有關,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結構是[]。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28分)1.(2分)下列生命現(xiàn)象與實例不符的是()A.生物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蜻蜓點水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朵朵葵花向太陽 C.生物能生長繁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D.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營養(yǎng)——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解:A、“蜻蜓點水”是指蜻蜓往水中產卵,屬于動物的繁殖行為,說明生物能繁殖,A錯誤;B、“朵朵葵花向太陽”體現(xiàn)了植物的向光性,說明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B正確;C、“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形象地描述了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說明生物能生長和繁殖,C正確;D、“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是指螳螂以蟬為食,黃雀以螳螂為食,說明了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D正確。故選:A?!军c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生命現(xiàn)象。2.(2分)為了解我省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A.觀察法 B.實驗法 C.分析法 D.調查法【分析】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如果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窘獯稹拷猓河^察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對實驗對象用肉眼或一些輔助儀器進行的觀測;實驗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對實驗對象進行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資料收集法是針對某一問題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資料,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問題答案的方法;調查法是為了獲得某一方面的數(shù)據(jù)或信息而采取的實地考察的方法;為了解我省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用品的情況,通常采用的方法應屬于調查法。故選:D。【點評】科學探究的方法有多種:觀察法、實驗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法、調查法等,具體采用哪種方法要根據(jù)實驗對象和目的來確定。3.(2分)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溫帶針葉林、高山草甸。決定這種分布的主要生態(tài)因素是()A.陽光 B.水分 C.溫度 D.海拔高度【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解答】解:非生物因素﹣溫度對植物的分布有著重要影響。不同的植物適應不同的溫度如熱帶雨林必須生長在高溫多雨的環(huán)境,常綠闊葉林必須生長在溫度較高的亞熱帶,寒溫帶針葉林適于溫度較低的亞寒帶和寒帶,高山草甸適于生長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從山腳到山頂溫度差別極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層分布的特點,即從山腳到山頂依次為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溫帶針葉林、高山草甸。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溫度對植物分布的影響。4.(2分)下列語句描述的現(xiàn)象,不屬于非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A.春江水暖鴨先知 B.山寺桃花始盛開 C.虎落平陽被犬欺 D.春風又綠江南岸【分析】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生態(tài)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A、“春江水暖鴨先知”是分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B、“山寺桃花始盛開”,原因是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開的晚。才有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自然現(xiàn)象,造成這一差異的環(huán)境因素是溫度。C、“虎落平陽被犬”本意指老虎離開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狗也能欺負老虎,體現(xiàn)了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春風又綠江南”,體現(xiàn)了非生物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xiàn)象做出科學的解釋.5.(2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山”中植被豐富,能保持水土、調節(jié)氣候、凈化空氣等。這體現(xiàn)了生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是()A.生物影響環(huán)境 B.生物適應環(huán)境 C.環(huán)境影響生物 D.環(huán)境適應生物【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huán)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同時生物也會影響環(huán)境。【解答】解:“青山”中植被豐富,能保持水土、調節(jié)氣候、凈化空氣等,體現(xiàn)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6.(2分)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源頭是太陽能 B.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可以循環(huán)流動 C.食物鏈中的能量最終都流向分解者 D.由于能量流動遞減,所以消費者的數(shù)量一定比生產者少【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質是能量的載體,能量是動力,使物質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間往復循環(huán);物質循環(huán)的過程中伴隨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解答】解:A、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一般是從生產者固定太陽能開始的。所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的源頭是太陽能。A正確。B、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的,并逐級遞減,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是單向不循環(huán)的,B錯誤。C、食物鏈的各營養(yǎng)級都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所以能量的最終去向是散失在環(huán)境中,C錯誤。D、能量流動的特點是逐級遞減,所以生產者的能量一定大于初級消費者的能量。但不是數(shù)量。如一棵大樹上有1000只害蟲。D錯誤。故選:A。【點評】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以及能量流動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7.(2分)如圖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食物網由4條食物鏈組成 B.該圖中體現(xiàn)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部分 C.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是從草開始的 D.若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積累最多的是蛇【分析】(1)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消費者(絕大多數(shù)動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細菌和真菌)。(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食物鏈的書寫原則:食物鏈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yǎng)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解答】解:A、圖中食物網包括4條食物鏈:草→鼠→蛇、草→鼠→鷹、草→昆蟲→食蟲鳥→蛇、草→昆蟲→食蟲鳥→鷹,正確。B、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該圖中體現(xiàn)的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部分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正確。C、食物鏈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yǎng)級結束,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是從草開始的,正確。D、有毒物質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營養(yǎng)級越高,生物體內有毒物質越多。該食物網中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鷹,錯誤。故選:D?!军c評】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食物鏈的書寫、生物富集是解題的關鍵。8.(2分)紅軍在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時,經常穿越沼澤地。這里的“沼澤”屬于()A.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 B.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 C.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D.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有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不同,解答即可。【解答】解: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兼有水域和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特點,具有極其特殊的生態(tài)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濕地在抵御洪水、調節(jié)徑流、控制污染、調節(jié)氣候、美化環(huán)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又是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給人類提供水和食物。濕地與人類息息相關,是人類擁有的寶貴資源,因此濕地被稱為“生命的搖籃”、“地球之腎”和“鳥類的樂園”。紅軍在長征途中翻雪山、過草地時,經常穿越沼澤地。這里的“沼澤”屬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故選:D。【點評】沼澤是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9.(2分)王剛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時,發(fā)現(xiàn)細胞偏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視野中央,裝片移動方向是()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分析】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發(fā)現(xiàn)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上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標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我們可以這樣記憶:物像位于視野的哪個方向,就向哪個方向移動,才能移到視野中央。【解答】解:“細胞偏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視野中央”,細胞應該向右下方移動;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因此裝片移動方向是左上方。故選:A?!军c評】關鍵是理解顯微鏡的成像特點是顯微鏡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動方向和裝片的移動方向相反。10.(2分)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膜將細胞的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分隔開來,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 B.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大類 C.綠色植物每個細胞都含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D.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分析】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線粒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細胞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含有葉綠素等色素的質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解答】解:A、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將細胞的內部與外部環(huán)境分隔開來,使細胞擁有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內部環(huán)境,A正確;B、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兩大類:水、氧、無機鹽,分子比較小,都屬于無機物;糖類、蛋白質、脂質和核酸等的分子比較大,都屬于有機物,B正確;C、葉綠體只存在植物的綠色部分,如葉的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C錯誤;D、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fā)育和遺傳,D正確.故選:C?!军c評】掌握細胞的結構特點是解題的關鍵。11.(2分)在動物細胞不具有()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分析】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和線粒體.動物細胞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和線粒體,通過比較植物細胞具有的而動物細胞沒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解答】解:細胞是生物體(病毒除外)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組織,由組織構成器官,由器官構成系統(tǒng),進而構成生物體。生物體的細胞有細胞膜,可以保護細胞,同時控制物質的進出,使之從結構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細胞內有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里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把有機物分解并釋放出能量供細胞生命活動利用,使之從功能上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因此從細胞的結構及功能的角度來看,細胞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植物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和線粒體。動物細胞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通過比較動物和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動物細胞沒有而植物細胞具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以及動、植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病毒除外).12.(2分)生物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能量,細胞也是如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水、氧氣、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組成的 B.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無機物,另一類為有機物 C.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 D.葉綠體和線粒體是所有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分析】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葉綠體是綠色植物細胞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含有葉綠素等色素的質體,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解答】解:A、水、氧氣、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組成的,正確;B、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無機物,另一類為有機物,正確;C、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的進出,正確;D、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都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所不同的是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和液泡,有的植物細胞還有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綠體,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植物細胞的綠色部分有葉綠體,而非綠色部位如根細胞沒有葉綠體,錯誤;故選:D。【點評】區(qū)別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依據(jù)是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13.(2分)下列關于克隆羊多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提供了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的甲羊和多莉的性狀特征最為相似 B.多莉是在丙羊的子宮內發(fā)育并產出的 C.雖然多莉是丙羊生出的,但相貌特征都不相似 D.提供了未受精卵細胞的乙羊為多莉提供了主要的遺傳物質【分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解答】解: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克隆的過程中,誰提供了細胞核,克隆出來的生物就像誰。小羊多利雖然是由丙羊分娩出來的,母羊丙為多利提供了胚胎發(fā)育的場所﹣﹣子宮,但長相卻一點也不象丙羊,原因就是因為小羊的細胞核不是有丙羊提供,而是來自于甲羊。而遺傳物質位于細胞核內。故應該幾乎跟甲羊一模一樣,這說明細胞中的遺傳信息是細胞核中,故D說法不正確。故選:D。【點評】掌握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是解決本題的關鍵。14.(2分)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A.蛋白質 B.核酸 C.組織 D.細胞【分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但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細胞結構,例如:病毒?!窘獯稹拷猓褐参铩游?、細菌、真菌等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都是細胞。但病毒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所以病毒這種生物不是由細胞構成的。故選:D?!军c評】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二、實驗題(每空1分,共11分)15.(8分)如圖分別為顯微鏡結構和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中A為植物細胞,光合作用的場所是[3]葉綠體,[4]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2)切洋蔥時釋放出的刺激性氣味,該物質位于細胞的[5]液泡中。(3)如果目鏡不變,物鏡由10×換成40×,則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會變少。(4)在“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中,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生理鹽水,其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5)圖丙為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屬于組織結構層次,是細胞分化的結果。【分析】圖甲示顯微鏡的結構:①轉換器、②物鏡、③遮光器、④目鏡、⑤粗準焦螺旋、⑥細準焦螺旋、⑦反光鏡;圖乙示細胞的結構:1細胞壁、2細胞膜、3葉綠體、4細胞核、5液泡、6細胞質;圖丙示洋蔥內表皮細胞結構圖。【解答】解:(1)圖乙中A有1細胞壁、3葉綠體和5液泡,而B沒有這些結構,由此可以判定A細胞為植物細胞,B細胞為動物細胞;3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4細胞核里有遺傳物質,是遺傳的控制中心。(2)液泡里含細胞液,有各種味道的物質、色素以及營養(yǎng)物質。植物細胞的液體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細胞液中,另外細胞液里還溶解著多種物質如帶甜味、辣味的物質。因此切洋蔥時釋放出的刺激性氣味,該物質位于細胞的5液泡中。(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物鏡放大倍數(shù)×目鏡放大倍數(shù);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大,視野越暗;視野越小,細胞體積越大,細胞數(shù)目越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越小,視野越亮,細胞體積越小,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越多。如果目鏡不變,物鏡由10×換成40×,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會增大,因此看到的細胞數(shù)目會減少。(4)人的細胞是動物細胞,載玻片上滴加清水的話細胞會因為滲透壓吸水脹破,用和人體細胞液濃度相同的生理鹽水目的是維持細胞的原有形狀,便于觀察。(5)圖丙是顯微鏡下看到的洋蔥內表皮細胞組成的保護組織,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故答案為:(1)A;3;葉綠體;4;細胞核;(2)5;液泡;(3)變少(或減少);(4)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5)組織;細胞分化(只填分化不得分)?!军c評】掌握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和顯微鏡的正常使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6.(3分)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他的操作過程是:取一塊潔凈的載玻片,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用涼開水把口漱干凈,取一根消過毒的牙簽在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再把牙簽放在載玻片上的液滴中涂幾下,然后把玻片標本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請回答:(1)實驗中使用生理鹽水的目的是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2)制作裝片前,先將口漱凈的目的是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3)小明的操作過程有錯誤嗎?如果有,請指出并改正.【分析】此題主要考查的是“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的有關內容,包括會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能正確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解答】解:(1)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內的濃度約為0.9%,細胞內外如果有濃度差細胞就會因吸水或失水而變形,從而影響觀察,所以只要把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放在0.9%的生理鹽水中才能保持它的正常形態(tài),如果放在清水中口腔上皮細胞就會因吸水而破裂.(2)用消毒牙簽取口腔上皮細胞數(shù)量少而且細胞又小,如果有其它雜質的干擾就會影響實驗的觀察,因此之前一定要用涼開水把口漱干凈,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3)實驗中一處錯誤是把口腔上皮細胞涂抹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之后就直接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了,因為這樣載玻片上的液體會污染顯微鏡的物鏡,所以要相蓋上蓋玻片染色后在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故答案為:故答案為:(1)維持細胞正常形態(tài).(2)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3)有錯誤,要用蓋玻片蓋上,再用稀碘液染色.【點評】注意在實驗課上多動手練習,規(guī)范實驗步驟,能把觀察到的進行合理的繪圖,練得多了,做此類題目就會得心應手.三、讀圖填空題(每空1分,共11分)17.(5分)如圖是制作并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圖示。請分析回答問題。(1)切洋蔥鱗片葉時,有刺激性的液體噴出,這些液體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液泡。(2)如圖制作臨時裝片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④②①。(填序號)(3)要將圖的甲換成乙,應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觀察。(4)視野中細胞內近似球形的結構是細胞核?!痉治觥恐谱餮笫[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蓋、六染?!窘獯稹拷猓海?)在植物細胞的結構中,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具有酸甜苦辣等各種味道。(2)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安痢保酶蓛舻募啿及演d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的把水滴中的薄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