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第一單元綜合》課件2_第1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第一單元綜合》課件2_第2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第一單元綜合》課件2_第3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第一單元綜合》課件2_第4頁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第一單元綜合》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者:陳林工作單位:江蘇省沭陽縣建陵中學E-mail:chenlin1966@163.com版權所有,盜用必究!本作品版權由陳林老師所有,授權予北京校園之星科技有限公司,任何機構或個人均不得擅自復制、傳播。本公司熱忱歡迎廣大一線教師加入我們的作者隊伍。有意者請登錄高考資源網()第一章國共十年對峙

一、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發(fā)展1.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發(fā)展過程2.1927-1937年國共十年對峙期間毛澤東的偉大歷史功績二、中共從極端困難中走向成熟1.極端困難的表現(xiàn)2.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現(xiàn)3.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舉例:1.國共政權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如何實事求是地解決中國革命的具體問題?取得那些效果?與之相反帶來什么危害?2.1926年-1935年,毛澤東職務變化簡表1926年5月1927年8-9月1931年11月1935年1月被迫辭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職務當選為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并作為中央特派員領導秋收起義被撤消蘇區(qū)中央局書記職務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觀察上表,并結合有關史實分析,導致毛澤東”辭職”與撤職”的黨內政治傾向是什么?分析其根源.毛澤東兩次”任職”反映了上述政治傾向在黨內發(fā)展的結局如何?這種結局說明了什么?3.中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了哪兩次嚴重的失敗?兩次失敗的原因各是什么?中國共產黨面對失敗采取了哪些措施來挽救和發(fā)展革命?兩次失敗的最深刻教訓是什么?三.對峙時期的社會矛盾1.國民黨政府與工農紅軍2.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3.新老軍閥之間4.新軍閥之間5.中共黨內正確路線與”左傾”路線的矛盾6.以四大家族為首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7.愛國將領、愛國學生同蔣介石賣國政策的矛盾8.國民黨內親英美派和親日派之間的矛盾四.對峙時期的轉移1.政權更替2.中共革命地位3.工作重心4革命區(qū)域5.中共斗爭水平6.日本侵華7.國共關系8.英美對日侵華態(tài)度五.中共三次會議八七會議、遵義會議、瓦窯堡會議六.三張地圖1.秋收起義示意圖2.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示意圖3.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高考真題1、(01江西)毛澤東提出紅色政權存在與發(fā)展必須堅持A、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jù)地建設B、黨的建設、武裝斗爭、土地革命C、黨的建設、武裝斗爭、統(tǒng)一戰(zhàn)線D、武裝斗爭、土地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2、(01上海)從1927到1930年上半年,中共領導的農村革命根據(jù)地和紅軍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其根本措施是A、肅清右傾投降主義路線B、工農武裝割據(jù)波浪式推向全國C、糾正“左傾”軍事冒險計劃D、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3、(01全國)下列關于遵義會議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正確領導B、徹底清算了王明“左傾”錯誤路線C、在危急時刻挽救了紅軍和黨D、取消了李德的軍事最高指揮權4、(02上海)“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黨年紅軍“遠征”的直接原因是A、把革命火種播撒到西部,擴大革命根據(jù)地B、東北淪陷、華北告急!中華民族危機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虛弱”,集中優(yōu)勢兵力殲滅敵人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被迫實行戰(zhàn)略轉移5、(02上海)即將公布于世的張學良回憶錄,引起了海內外史學界的關注。這主要因為張曾經是A、北洋軍閥的少帥B、東北易幟的英雄C、西安事變的主角D、抗日前線的英雄6、(03全國)中共在革命根據(jù)地開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內容是A、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B、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C、將地主的所有財產分配給農民D、組織農民從事生產7、(03天津)經過土地革命,根據(jù)地農民獲得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是⑴分到了田地⑵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財產⑶擺脫了封建剝削和債務⑷擺脫了政治壓迫A、⑴⑵⑷B、⑴⑶⑷C、⑵⑶⑷D、⑴⑵⑶⑷8、(03上海)遵義會議就紅軍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多數(shù)與會者認為是由于A、敵我力量對比懸殊B、紅軍尚無作戰(zhàn)方針C、軍事指揮嚴重失誤D、敵人采用碉堡戰(zhàn)術9、(04江蘇)下列毛澤東的著作中,主要論述“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是A、《井岡山的斗爭》B、《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C、《論持久戰(zhàn)》D、《論聯(lián)合政府》10、(04全國)1927年日本“東方會議”通過的侵華方針是A、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B、分裂中國,控制中國東北C、扶植國民政府內部的侵日勢力D、建立包括中國在內的“大東亞共榮圈”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