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剛石、石墨和C60猜一猜問題一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金剛石、石墨?它們有什么用途?1.金剛石一、碳的單質玻璃刀一、碳的單質1.金剛石刀頭材質:金剛石金剛石鉆頭金剛石砂輪1.金剛石一、碳的單質2.石墨一、碳的單質2.石墨一、碳的單質石墨和黏土制鉛筆芯打開生銹的鎖石墨墊2.石墨一、碳的單質2.石墨一、碳的單質石墨電極知識回顧任務一
依據金剛石和石墨的用途,結合課本P106-107梳理相關性質。一、碳的單質用途決定體現(xiàn)性質
裝飾品玻璃刀鉆機鉆頭……用途硬度大物理性質1.金剛石一、碳的單質用途決定體現(xiàn)性質無色透明、折光性好
深灰色、不透明、細鱗片狀固體;質軟滑膩鉛筆芯石墨墊電極材料
良好的潤滑性、
耐高溫良好的導電性用途物理性質打開銹鎖2.石墨一、碳的單質用途決定體現(xiàn)性質問題二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組成,為什么物理性質卻有很大差異?金剛石石墨微觀結構任務二依據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推測可能的結構。金剛石硬度大結構物理性質石墨細鱗片狀結構物理性質因為鉛筆能留下痕跡,書寫流暢,所以我覺得應該是層狀結構。有滑膩感石墨結構物理性質立體網狀結構層狀結構金剛石石墨微觀結構結構決定體現(xiàn)立體網狀結構層狀結構金剛石石墨硬度大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質軟滑膩細鱗片狀固體關系?物理性質問題二因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剛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組成,為什么物理性質卻有很大差異?結構決定體現(xiàn)物理性質每個C60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是形似足球的封閉籠狀結構。問題三這種結構決定它有怎樣的性質?又有什么用途?3.C60一、碳的單質(足球烯)用途決定體現(xiàn)決定體現(xiàn)結構物理性質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能否通過改變物質結構,創(chuàng)造新物質?問題四用途決定體現(xiàn)決定體現(xiàn)結構物理性質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石墨金剛石高溫、高壓催化劑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用途決定體現(xiàn)決定體現(xiàn)結構物理性質目前我國已是人造金剛石的主要生產國。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用途決定體現(xiàn)決定體現(xiàn)結構物理性質4.石墨烯一、碳的單質石墨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海姆和他的同事從石墨中分離出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石墨烯。4.石墨烯一、碳的單質石墨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海姆和他的同事從石墨中分離出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石墨烯。結構厚度3.35×10-10m單層碳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海姆和他的同事從石墨中分離出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的薄片——石墨烯。4.石墨烯一、碳的單質石墨烯2019年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xiàn)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疊。導熱性導電性……結構物理性質決定體現(xiàn)厚度3.35×10-10m單層碳4.石墨烯一、碳的單質石墨烯2019年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xiàn)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疊。電動車用途決定體現(xiàn)導熱性導電性……結構物理性質決定體現(xiàn)厚度3.35×10-10m單層碳5.碳納米管一、碳的單質由石墨薄層卷曲而成的碳管,直徑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之間。5.碳納米管一、碳的單質碳管結構5.碳納米管一、碳的單質柔韌性物理性質決定體現(xiàn)結構由石墨薄層卷曲而成的碳管,直徑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之間。碳管5.碳納米管一、碳的單質柔韌性用途決定體現(xiàn)物理性質決定體現(xiàn)結構由石墨薄層卷曲而成的碳管,直徑在幾納米到幾十納米之間。碳管高強度材料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石墨碳納米管烯想一想生活中你還接觸過哪些含碳單質的物質?活性炭活性炭包活性炭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石墨碳納米管烯活性炭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石墨碳納米管烯木炭炭黑焦炭活性炭單質碳金剛石石墨C60石墨碳納米管烯無定形碳木炭炭黑焦炭活性炭北宋黃庭堅用墨書寫的書法常溫下,碳不活潑。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C+O2CO2點燃可燃性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CO?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C+O2CO2點燃可燃性2C+O22CO點燃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1:12:1(充足)(不充足)放熱燃料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C+O2CO2點燃可燃性點燃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2C+O22CO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還原性2CuO+C2Cu+CO2↑
高溫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2Fe2O3+3C4Fe+3CO2↑
高溫冶煉金屬還原性2CuO+C2Cu+CO2↑
高溫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C2CO高溫還原性二、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2Fe2O3+3C4Fe+3CO2↑
高溫冶煉金屬2CuO+C2Cu+CO2↑
高溫CO2可燃性冶煉金屬知識梳理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一定溫度還原性用途決定體現(xiàn)性質碳素墨水燃料常溫下,金剛石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高溫下,金剛石有可燃性。問題5(1)為什么金剛石和石墨是兩種不同物質,化學性質卻很相似?微觀上,都是由碳原子構成,化學性質取決于構成它們的碳原子。組成元素都是碳元素宏觀上,(2)為什么常溫下金剛石和石墨很穩(wěn)定,升高溫度,可以發(fā)生反應?2C+64第三單元課題2:“原子最外層有8個電子(氦為2個電子),這樣的結構被認為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結構。”問題5碳最外層有4個電子,它要形成穩(wěn)定結構,得4個電子或失4個電子都不容易。(2)為什么常溫下金剛石和石墨很穩(wěn)定,升高溫度,可以發(fā)生反應?2C+64問題5碳最外層有4個電子,它要形成穩(wěn)定結構,得4個電子或失4個電子都不容易。2C+64組成與結構化學性質常溫下不活潑
可燃性
還原性決定體現(xiàn)2C+64一定溫度性質決定體現(xiàn)組成與結構化學性質物理性質結構組成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性質自然界的混合物用途制法……分離提純純凈物化學式化合價(碳單質)課后練習一、知識鞏固二、方法強化請你查閱課本和相關資料,列表梳理無定型碳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一、知識鞏固1.把下列物質的用途和對應的性質連在一起用途
性質金剛石切割玻璃
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碳用作燃料
石墨有導電性鉆石
碳有還原性碳可用來冶煉金屬
碳能燃燒放熱石墨電極
金剛石經研磨后有璀璨光芒2.請將合理的解釋填在相應的橫線上A.反應物的量不同B.反應物的溫度不同
C.分子的構成不同D.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金剛石、石墨、C60性質差異很大的原因是:
。
(2)水和過氧化氫都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它們的性質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兩種物質的:
。
(3)碳的單質有時化學性質很穩(wěn)定,有時很活潑。這是因為:
。
(4)碳在氧氣中燃燒,有時會生成二氧化碳,有時會生成一氧化碳。這是因為:
。
一、知識鞏固二、方法強化請查閱課本和相關資料,列表梳理無定型碳的結構、性質和用途。無定型碳結構性質用途
1、將以下左例和右例有關項目用線連接起來。
石墨冰箱去味劑、防毒面具
炭黑導電
金剛石新型催化劑C60
制油墨
活性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保理念下的現(xiàn)代家居設計風格
- 現(xiàn)代飲食文化與胃腸健康的平衡
- 生產環(huán)境下的操作規(guī)范與質量控制
- 現(xiàn)代企業(yè)網絡攻擊的防范與應對
- 現(xiàn)代企業(yè)決策分析與科學決策
- 2023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八單元 口語交際:趣味故事會配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1 A sea story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二冊001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數(shù)學 第五章 三角函數(shù) 5.7 三角函數(shù)的應用(2)說課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
- 2023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第18章 平行四邊形18.1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第2課時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定理3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3二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2 樹之歌配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人衛(wèi)版第九版?zhèn)魅静W總論(一))課件
- 壓力性損傷護理質控細則及集束化管理措施
- 《批判性思維原理和方法》全套教學課件
- 產后康復-腹直肌分離
- 丙烯-危險化學品安全周知卡
- 粉條加工廠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配電網設施可靠性評價指標導則》
- 2024年國家電網招聘之通信類題庫附參考答案(考試直接用)
- CJJ 169-2012城鎮(zhèn)道路路面設計規(guī)范
- 食品企業(y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及其報告格式參考
- 產品質量法解讀課件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