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蘋果蠹蛾的發(fā)生與防治
屬于頭棲蠶科和頭棲蠶科的科。它廣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它是一種毀滅性的害蟲,例如蘋果、梨、沙果、桃、杏和其他果樹。作為國際檢疫對象。在我國該蟲原僅分布于新疆,1957年張學祖教授首次在新疆局部地方發(fā)現(xiàn)蘋果蠹蛾危害,到20世紀80年代,在新疆普遍發(fā)生,危害較重。1987年蘋果蠹蛾隨游客攜帶的果品首先傳入甘肅省敦煌市,后又擴散到酒泉市,2006年已蔓延到張掖市,其傳播速度、發(fā)生面積和危害程度都在逐年加重,并且有加速向東擴散蔓延的趨勢[2,3,4,5,6,7,8,9,10,11,12,13,14]。2007年作者在甘肅省張掖市對蘋果蠹蛾的發(fā)生規(guī)律進行調查。1材料和方法1.1調查蟲的剝除翹皮在蘋果蠹蛾越冬期的4月及11月,選擇發(fā)生比較嚴重的蘋果園進行調查。調查時采用五點取樣法,每點選取1棵樹,主干調查離地面3m以內的部位,主枝調查離主干2m以內的部位,剝除翹皮調查蟲數(shù),并進行分段記錄。樹冠下土壤調查:在距樹干1、1.5、2m的圓周線上各取4點,每點為0.5m×0.5m,深為0.3m,調查土壤中的越冬蟲量。1.2調查1次從4月初越冬幼蟲開始化蛹至11月,每隔4天調查1次。調查時,隨機抽取5棵蘋果樹,檢查并記錄樹干及主枝上幼蟲、蛹的數(shù)量及果實、葉片上的卵量,并剖果檢查。1.3角膠粘式誘捕器采用三角膠粘式誘捕器監(jiān)測蘋果蠹蛾雄蟲的數(shù)量消長動態(tài)。試驗所用誘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提供。三角膠粘式誘捕器由硬紙板制成,其橫向截面為等腰三角形,底邊長14cm,腰長12cm,其縱長為24cm,誘芯通過鐵絲懸掛于誘捕器內,離底部粘蟲板約1cm。整個試驗果園懸掛6個誘捕器,懸掛在樹冠外圍的樹枝上,距地面約2m,每隔15天更換1次誘芯及粘蟲板上的粘蟲膠。2結果和分析2.1蘋果浚砂在東南角區(qū)域的越冬分布調查結果表明(表1):蘋果蠹蛾在張掖地區(qū)以老熟幼蟲在樹干和主枝上的粗皮裂縫、翹皮下、樹洞中及主枝分叉處的縫隙中結繭越冬,其越冬蟲量主干和主枝分別占77.47%和22.53%,由此可見主干為蘋果蠹蛾的主要越冬場所。在樹冠下的土壤中未發(fā)現(xiàn)越冬蟲態(tài)。蘋果蠹蛾在主干上的越冬部位主要集中在距離地面0.6m以下的主干上,其越冬蟲口密度達到73.75%;其次為距離地面0.6~1m范圍的主干上,其越冬蟲口密度達到14.89%。由此可見距離地面0~1m的范圍內是蘋果蠹蛾在主干主要越冬部位。在主枝上的越冬部位主要是在距離主干0.4m以內的主枝上,其越冬量占主枝上越冬蟲量的56.10%;其次為是0.4~1m范圍內的主枝上,其越冬量占主枝上越冬蟲量的39.02%。2.2成蟲間斷期和數(shù)量由圖1可知,蘋果蠹蛾越冬代成蟲羽化期較為集中,4月下旬越冬代成蟲陸續(xù)開始羽化,到5月中旬越冬代成蟲羽化達到高峰期,6月上旬羽化結束。在甘肅張掖地區(qū),越冬代成蟲和第1代成蟲之間有一明顯的間斷期,間斷期長達近1個月,說明第1代蘋果蠹蛾發(fā)生相對較為獨立,世代重疊現(xiàn)象不重。第1代成蟲在7月上旬陸續(xù)羽化,羽化期較長,在7月中、下旬先后兩次達到高峰期,8月上中旬誘捕雄成蟲數(shù)量逐漸減少。從8月中旬到9月末是少量的1代成蟲與2代成蟲重疊消長動態(tài)曲線。2.3蘋果浚粒幼蟲與種子行為的關系蘋果蠹蛾在張掖地區(qū)1年發(fā)生2代和一個不完整的第3代(圖2)。4月上旬氣溫超過9℃時,越冬幼蟲陸續(xù)開始化蛹,5月上旬為化蛹盛期,4月下旬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5月中旬為越冬代成蟲羽化高峰期。5月中下旬1代幼蟲開始蛀果為害,6月中旬1代老熟幼蟲開始脫果,6月下旬為脫果盛期,幼蟲脫果后在樹皮裂縫中、翹皮下及樹洞中結繭化蛹,但有極少部分老熟幼蟲結繭越夏。7月上旬開始出現(xiàn)1代成蟲,7月中旬2代幼蟲孵化蛀果,取食為害到8月上旬脫果,尋找適宜的越冬場所結繭越冬,部分未脫果的幼蟲隨著采收到室內、果窖、包裝箱內作繭越冬;極少部分幼蟲,脫果后在樹皮裂縫、翹皮下、樹洞中作繭化蛹,并于8月中旬至9月上中旬羽化,交尾產卵,9月中下旬孵化出不完整第3代幼蟲。蘋果蠹蛾產卵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對樹種的選擇,以蘋果、沙果樹產卵多于梨樹。大多數(shù)交配后的雌蛾產卵在果實附近,果實多的蘋果樹上產卵多,結果少的產卵少。成蟲產卵因樹冠部位不同而有差異,一般樹冠頂部和中部較多,下部較少;向陽面多,背陽面少。幼蟲具有轉果為害的習性,1齡幼蟲蛀入果實后,在果實內蛻皮1次,而后向種室蛀入,并在種室旁再蛻皮1次,后蛀入種室,取食果實種子,接著蛻第3次皮,然后脫果,開始轉果為害,種子對蘋果蠹蛾的發(fā)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蟲有偏嗜種子的特性,一般1頭幼蟲可為害1~4個果實。在平均溫度為18.8~21.86℃的條件下,卵期為6.67d,幼蟲期21.56d,幼蟲共有5個齡期,蛹期10.98d,雌成蟲存活期較雄成蟲長,雌成蟲壽命平均為10.51d,而雄成蟲只有6.7d。3越冬與犯罪以干抗菌為主要區(qū)域,其犯罪及形成培養(yǎng)了一種豐富的越冬蟲種蘋果蠹蛾在甘肅張掖地區(qū)1年發(fā)生2代和一個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和主枝上的粗皮裂縫、翹皮下、樹洞中及主枝分叉處的縫隙中結繭越冬。距離地面1m范圍內的主干為其越冬的主要場所,越冬幼蟲的數(shù)量占主干上越冬蟲量的88.6%、占總越冬蟲量的68.7%,因此距離地面1m的主干是剝除翹皮、減少越冬蟲源、降低蟲源基數(shù)的主要防治區(qū)域。越冬代成蟲的發(fā)生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5月中旬為高峰期。越冬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五章5向心加速度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語文第六單元第12課拿來主義課后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一單元古代歷史上的改革上第2課日本仿效唐制的變革導學案岳麓版選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第1節(jié)大氣的熱狀況與大氣運動第2課時熱力環(huán)流與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學案中圖版必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改革第12課俄國農奴制改革課后演練含解析岳麓版選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二章2描述交流電的物理量練習含解析教科版選修3-2
- 2025年不銹鋼托盤搬運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福建特種陶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圖文
- 川大過控-專業(yè)實驗-實驗報告-動平衡試驗
- 橡膠壩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及填表說明編制于
- 抗日戰(zhàn)爭勝利題材話劇劇本范文
- GB/T 22328-2008動植物油脂1-單甘酯和游離甘油含量的測定
- 錄用offer模板參考范本
- GB 16780-2021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課件
-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解決方案-最新
- 兒童氣管插管醫(yī)學課件
- 內燃機車無火回送操作方法
- 第十四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公路收費及監(jiān)控員)賽項題庫-上(單選題匯總-共3部分-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