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2_第1頁
《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2_第2頁
《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2_第3頁
《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2_第4頁
《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學課件第一章機械運動一、長度的單位1、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常用的長度單位還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

納米(nm)1分米(dm)=0.1米=10-1米 1千米(km)=1000米=103米 1厘米(cm)=0.01米=10-2米1毫米(mm)=0.001米=10-3米1微米(μm)=0.000001米=10-6米2、長度單位的進率kmmdmcmmmμmnm

10310110110110310310-310-310-310-110-110-1二測量長度最基本的工具是刻度尺下圖是一些常用的測量工具,你使用過嗎?認清刻度尺的單位、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分度值.會認:分度值②

會放:放平:刻度尺要與物體被測邊緣平行。緊貼:刻度尺有刻度一面要緊貼被測物。對齊:零刻度線或整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邊緣對齊。③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或俯視。會看:視線與刻度尺尺面垂直

④會讀:必須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會記:數(shù)字加單位。⑥會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會讀: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78cm準確值估計值單位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歸納為六個字:①認(量程、分度值)②放(刻度尺貼近被測長度)③看(視線與尺面垂直)④讀(用分度值作單位估計到下一位)⑤記(數(shù)字、單位)⑥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例:圖中用刻度尺測物體的長度,那一個正確?()D沒對齊沒放平?jīng)]緊貼正確在下面各題中填上合適的單位1、教室門的高度約20()2、課桌的高度約750()3、常用圓珠筆的長度約1.5()4、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70()例題:umdmdmmm1、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_____,符號是________.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使用前首先要觀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完成下列單位換算(要求寫出中間過程)(1)0.05m=____cm

(2)15dm=_________km(3)7×10-3μm=____nm

課堂鞏固71.5×10-35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刻度尺m米1、給下列各物體的長度填上合適的單位:(1)中學生的身高1700

(2)一個墨水瓶的高為0.65

;(3)一課桌的高為0.52

;(4)物理課本的寬為1.85

。2、完成下列單位換算(要求寫出中間過程)(1)0.25m=____cm

(2)5mm=______km(3)0.007nm=____dm

如何測量一枚硬幣的直徑?小張同學想用刻度尺測出書本一張紙的厚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1.除去封面和封底,測出整本書的厚度

2.查出書本的總頁數(shù)400頁

3.一張紙的厚度為書本厚度除以總頁數(shù).

你認為此方案什么地方需要改進或改正?累積法1、用不同的刻度尺測量同一物理課本的長度。2、兩人分別用同一刻度尺測量課桌的長度。動手實驗比較測量結果,對同一個測量值,其結果相同嗎?若不同,其原因是什么?測量者不同、所選工具不同。三、誤差在測量時要進行估讀,估讀值有時偏大,有時偏小,這樣就會產(chǎn)生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1、誤差是由于測量儀器不夠精密,測量人估計值不同等原因造成的.2任何測量都存在誤差,誤差不可避免.3誤差不是錯誤,錯誤是由于不遵守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讀數(shù)粗心造成的,只要改正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減少誤差。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認真細致的測量可以避免誤差

B、測量時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會引起誤差

C、測量時的錯誤就是誤差太大

D、測量中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誤差不可能消除,只能盡量的減小D四、時間的測量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s)。常用的單位還有分(min)和小時(h)。2、時間單位的換算關系:

1min=60s;1h=60min=3600shmins606060hmins6060hmins6060hmins6060hmins60完成下列單位換算(1)1h32min=____s

(2)720s=______min(3)5400s=____h____min(4)2h15min=______s

時鐘的發(fā)展分的最小分度值:秒的最小分度值:秒表讀數(shù):0.5min0.1s1min41s昆山開往南京(西)及北方方向列車下午出發(fā)(2006年7月1日更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