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課件_第1頁
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課件_第2頁
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課件_第3頁
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課件_第4頁
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生態(tài)學微生物與人體的相互作用精1皮膚外表:平均10萬個細菌/平方厘米;口腔:細菌種類超過500種(宏基因組測序完成);腸道:微生物總量達100萬億,糞便干重的1/3是細菌,每克糞便的細菌總數(shù)為:1000億個2一、人體體表及體內(nèi)存在大量的微生物部位數(shù)量(每克樣品)厭氧菌:好氧菌唾液108-1093-10:1牙齒表面109-10101:1齒齦縫隙1011-1012102-103:1胃102-1051:1小腸近端102-1041:1回腸遠端104-1071:1大腸109-1012102-103:1陰道108-1095-10:1子宮頸內(nèi)膜108-1095-10:13在正常情況下,人和動物的體表及與外界相通的體腔(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中都有特定種類和數(shù)量的微生物生活,它們以動物皮膚或腺體的分泌物、粘液、脫落的細胞及食物消化物或殘渣等作為養(yǎng)料人和動物同時還為微生物提供了具有適宜溫度、水分、

O2和pH等條件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對微生物的生活提

供了適應的保護作用通常將這些微生物稱為人或動物的正常微生物區(qū)系或正常菌群。4體內(nèi)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動物健康的根本保證;幫助消化、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組成生理屏障5皮膚外表溫度33-37度,pH值4-8,腋窩中含有較多水分,

無機離子,營養(yǎng)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如常在人的皮膚上生活的細菌主要有葡萄球菌屬、八疊球菌屬和棒桿菌屬〔抗枯燥能力〕等;頭皮上的酵母有瓶形酵母和正圓瓶酵母;皮膚寄生真菌引起皮膚病〔腳氣和金線癬〕影響皮膚上微生物分布的因素:微氣候;抗微生物無物質的存在〔脂肪酸〕;土著和外來微生物之間的食物和空間競爭。二、處于不同部位的正常菌群的種類各不相同6、主要的人類病原體是幽門螺桿菌,可引起胃炎和胃潰瘍。口腔中的微生物類群有鏈球菌屬、桿菌屬、棒桿菌屬、纖毛菌屬和螺旋體屬等。4.免疫調(diào)節(jié)及免疫重建治療。抗微生物無物質的存在〔脂肪酸〕;志賀氏菌屬引起細菌性痢疾;影響皮膚上微生物分布的因素:微氣候;幫助消化、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組成生理屏障通常將這些微生物稱為人或動物的正常微生物區(qū)系或正常菌群。人和動物同時還為微生物提供了具有適宜溫度、水分、O2和pH等條件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并對微生物的生活提供了適應的保護作用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如腸道中的微生物在生長代謝過程中可以向人體提供許多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如硫胺酸、核黃素、煙酸、維生素B12維生素K、生物素和各種氨基酸。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婦女、女童與艾滋病毒/艾滋病〞〔Woman,

Girlsand

HIV/AIDS〕,這也是2004年世界艾滋病運動的主題。皮膚外表溫度33-37度,pH值4-8,腋窩中含有較多水分,無機離子,營養(yǎng)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幽門螺桿菌產(chǎn)生大量的脲酶、尿素水解作用與其毒力有關。通常將這些微生物稱為人或動物的正常微生物區(qū)系或正常菌群。腸道呈堿性,又有食物消化產(chǎn)物為養(yǎng)料,因而尤其適于兼厭氧和厭氧性微生物生長,常見的種類有埃希氏菌屬、產(chǎn)氣桿菌屬、變形桿菌屬、鏈球菌屬、梭桿菌屬、螺旋體屬、乳桿菌屬、梭菌屬、擬桿菌屬等。分布于上呼吸道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奈氏球菌屬和棒桿菌屬等??谇恢械奈⑸镱惾河墟溓蚓鷮佟U菌屬、棒桿菌屬、纖毛菌屬和螺旋體屬等。7胃和上腸道中有大量螺桿菌;主要的人類病原體是幽門螺桿菌,可引起胃炎和胃潰瘍。幽門螺桿菌產(chǎn)生大量的脲酶、尿素水解作用與其毒力有關。8腸道呈堿性,又有食物消化產(chǎn)物為養(yǎng)料,因而尤其適于兼厭氧和厭氧性微生物生長,常見的種類有埃希氏菌屬、產(chǎn)氣桿菌屬、變形桿菌屬、鏈球菌屬、梭桿菌屬、螺旋體屬、乳桿菌屬、梭菌屬、擬桿菌屬等。910分布于上呼吸道的微生物有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奈氏球菌屬和棒桿菌屬等。乳桿菌益生菌劑雙歧桿菌11人類離不開正常的微生物菌群12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如腸道中的微生物在生長代謝過程中可以向人體提供許多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

物,如硫胺酸、核黃素、煙酸、維生素B12、維生素K、生物素和各種氨基酸。正常微生物菌群在人體上定居〔競爭食物和空間、產(chǎn)生抗生素等〕,能有效抑制或排斥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有利于人體健康。少數(shù)微生物也是人類的敵人!西羅尼河病毒埃博拉病毒

霍亂鼠疫

天花

肺結核艾滋病禽流感SARS

virus13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婦女、女童與艾滋病毒/艾滋病〞〔Woman,

Girlsand

HIV/AIDS〕,這也是2004年世界艾滋病運動的主題。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三大途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