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問答題_第1頁
中國法制史問答題_第2頁
中國法制史問答題_第3頁
中國法制史問答題_第4頁
中國法制史問答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問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30.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1)"夏有亂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總稱,其具體內容己元從查證。(2)"威侮五刑,怠棄三正"。這是夏啟在準備討伐有雇氏時發(fā)布的戰(zhàn)爭令,即軍令《甘誓》中的一條罪名。(3)"昏、墨、賊,殺"。其中的昏、墨、賊是夏朝的三個罪名,殺是刑名。"己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4)"呂命穆王,訓夏贖刑"。夏朝已經(jīng)有了贖刑。31.唐朝的司法機關。(1)唐朝的中央司法機關為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第一,大理寺是中央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與京師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上報的疑難案件。第三,御史臺為中央最高監(jiān)察機關,負責監(jiān)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以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2)地方司法機關仍由行政長官兼理,直接管理訴訟的屬吏州一級有司法參軍,縣設司法佐史。3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和內容。(1)((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性質: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文件.1912年3月11日臨時大總統(tǒng)孫中山予以公布。(2)((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第一,共7章56條。第二,根據(jù)孫中山民權主義學說,規(guī)定中華民國為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第三,仿效歐美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第四,具體規(guī)定人民的權利義務和保有財產(chǎn)及營業(yè)的自由。30.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1)法令由一統(tǒng)一是全國實行統(tǒng)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權屬于皇帝。體現(xiàn)了帝制統(tǒng)治的專制和獨裁,為加強和鞏固中央集權起到重大作用。(2)事皆決于法秦朝建立后以此為指導思想,加強傳統(tǒng)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種法律。(l(3)以刑殺為威一是法網(wǎng)嚴密,二是嚴刑重罰,三是濫施刑罰。31.明清司法機關的變化。(1)中央司法機關為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其職責與唐宋有所不同:大理寺不主管審判,專掌復核;刑部主管審判,受理地方上訴案件和重案,也審理中央百官的案件;都察院為監(jiān)察機關,監(jiān)督刑部、大理寺的司法活動,也握有一定的審判權。.(2)地方司法機關仍然是行政長官兼理司法,明代在省專設提刑按察使,清代各省巡撫也有審判權。明清時期要求知縣、知州、知府都要親掌審判32.?大清新刑律》的結構變化?!洞笄逍滦搪伞贩挚倓t、分則兩編,附《暫(1)仿效資產(chǎn)階級刑法體例一是將非科刑定罪的內容一概廢除,使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專門的刑法典。二是確定新的刑法體系,分為總則和分則兩編。(2)采取資產(chǎn)階級國家刑罰體系確定了一個以自由刑為中心,由主刑、從刑組成的新體系;規(guī)定主刑為死刑、元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從刑為據(jù)奪公權和沒收。行章程》五條,主要特點:30.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導思想。(1)義刑義殺即是針對國內不同地區(qū)、不同的形勢,選擇最適宜的刑罰手段來對付社會犯罪,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刑殺的方法。(2)明德慎罰這一思想要求,在對付社會犯罪問題上,要提倡德治,提倡倫理道德的教化灌輸,有效預防可能發(fā)生的犯罪。同時在鎮(zhèn)壓時采取審慎的方針,區(qū)分嚴重犯罪與一般犯罪。31.唐朝的司法機關。(1)唐朝的中央司法機關為大理寺、刑部、御史臺。第一,大理寺是中央審判機關,負責審理中央百官犯罪與京師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機關,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判的案件。第三,御史臺為中央最高監(jiān)察機關,負責監(jiān)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也參與重31.何為八議?具體內容是什么?(1)八議就是八種人犯罪依法享有減免刑的特權。這八種人包括:(2)議親(皇帝宗室親戚)(3)議故(皇帝故舊)(4)議賢(有封建德行的人)(5)議能(有大才干的人)(6)議功(對封建國家有大功勛的人)(7)議貴(大官僚貴族)(8)議勤(為封建國家服務卓著勤勞的人)(9)議賓(前朝統(tǒng)治者及其后代)32.明代法律是如何嚴懲貪官污吏的?(1)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深知貪官污吏會激起農民反抗,故嚴加懲治貪官污吏。具體辦法如下:(2)對貪贓官吏加重處罰。(3)一般贓罪80貫處絞刑。(4)監(jiān)守自盜贓滿40貫處斬刑。(5)風憲官犯贓加重二等。1."七去"的內容。(1)無子(2)淫供(3)不事舅姑(不順父母)(4)口舌(多言)(5)盜竊(6)妒忌(7)惡疾2.?唐律疏議》的篇目內容。第一篇《名例律?,相當于現(xiàn)代刑法總則,主要規(guī)定了刑罰制度和基本原則;第二篇《衛(wèi)禁律?,主要是關于保護皇帝人身安全、國家主權與邊境安全;第三篇《職制律?,主要是關于國家機關官員的沒置、選任、職守以及懲治貪官枉法等:第四篇《戶婚律?,主要是關于戶籍、土地、賦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證國家賦役來源和維護封建婚姻家庭關系;第五篇()匪庫律?,主要是關于飼養(yǎng)牲畜、庫藏管理,保護官有資財不受侵犯;第六篇《擅興律?,主要是關于兵士征集、軍隊調動、將帥職守、軍需供應、擅自興建和征發(fā)儒役等,以確保軍權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勞役征發(fā),緩和社會矛盾;第七篇《賊盜律?,主要是關于嚴刑鎮(zhèn)壓蓄意推翻封建政權,打擊其他嚴重犯罪,保護公私財產(chǎn)不受侵犯;(1分)第八篇《斗訟律?,主要是關于懲治斗毆和維護封建的訴訟制度;第九篇《詐偽律》主要是關于打擊欺詐、騙人的犯罪行為,維護封建社會秩序;第十篇《雜律?,凡不屬于其他"分則"篇的都在此規(guī)定;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關于追捕逃犯和兵士、T役、官奴姆逃亡,以保證封建國家兵役和儒役征發(fā)和社會安全。第十二篇《斷獄律?,主要是關于審訊、判決、執(zhí)行和監(jiān)獄管理。3.什么是《宋刑統(tǒng)??什么是"刑律統(tǒng)類"?(1)((宋刑統(tǒng)》是宋太祖建隆四年頒行的宋朝重要法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它的體例仿自唐末的《大中刑律統(tǒng)類?,其律文只是《唐律疏議》的翻版。(2)"刑律統(tǒng)類"即以刑律為主,將其他刑事性質的教、令、格、式分載在律文各條之后,依律目分門別類地加以匯編的法規(guī)O"刑統(tǒng)‘的出現(xiàn)是法典編慕的一個變化。1.秦朝的立法指導思想。(1)法令由一統(tǒng)。全國實行統(tǒng)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權屬于皇帝。(2)事皆決于法。加強封建立法,凡事皆有法式。(3)以刑殺為威。法網(wǎng)嚴密;嚴刑重罰;濫施刑罰。2.明律是如何打擊貪官污吏的?答:明朝從維護封建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嚴懲貪官污吏。《大明律》規(guī)定:(1)對受財枉法的所謂”枉法贓”,從嚴懲處,一貫以下杖七十,八十貫則絞;(2)對于監(jiān)守自盜,不分首從,并贓論罪,滿四十貫即處斬刑;<3)對于執(zhí)行監(jiān)察職務的”風憲官”御史,若犯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兩等處刑《大浩》也側重打擊貪官污吏,且刑罰殘酷,如有“剝皮實草”等。3.明清法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摧殘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業(yè)發(fā)展?!敖吨贫取笔侵钢袊饨ㄉ鐣覍δ承┲匾纳唐穼嵭袑9苤贫?。(2)奉行海禁政策,阻撓對外貿易。禁止人民不得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內遷五十里等。(3)加強對礦冶業(yè)的管禁,限制民間自由開礦。(4)重征商稅,壓制私人商業(yè)的發(fā)展。30.試述"八議"制度。(1)"八議"是指除犯"十惡"罪以外的死刑,司法機關不能直接審理,必須先將其犯罪事實及應享受的特權的理由奏請皇帝,由皇帝交朝臣"集議"后,最后由皇帝作出裁決,一般均可免除死罪F若犯流以下的罪,則可直接減一等處罰o但是,犯"十惡"者不得適用"八議"的規(guī)定。(2)根據(jù)《唐律疏議·名例》中"八議"條的注疏,享有這一特權的人包括:議親,皇帝的親屬。議故,皇帝的故舊。議賢,封建德行高尚,其言論行動可作為法則者。議能,能整頓軍旅,治理內政,為皇帝出謀劃策,師范人倫者。議功,對封建朝廷盡忠效力,建立大功勛的人。議貴,指三品以上高級官員及爵一品者。議勤,指高級文武官員中恪盡職守,專心致志辦理公務的人。議賓,指國賓,前朝皇帝的后代。31.試述明律是如何嚴禁臣下結黨和內外官交結?答:?大明律》中專設"奸黨"條,規(guī)定:(1)"若在朝官員,交結朋黨,紊亂朝政者";(2)"若犯罪,律該處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諫兔,暗邀人心者,";(3)"若刑部及大小各衙門官吏不執(zhí)行法律,聽從上司主使,出入人罪者以上都構成奸黨罪,要受到嚴厲懲治:本人處死,妻子為奴,財產(chǎn)人宮。32.試述南京國民政府司法機關"一告九不理"的審判制度。所謂的"一告九不理"即指南京國民政府司法機關對九種提起的訴訟不予立案處理:第一,管轄不合不受理。第二,當事人不適格不受理。第三,未經(jīng)合法代理不受理。第四,起訴不合程式不受理。第五,不繳納訴訟費不受理。第六,一事不再理。第七,不告不理。第八,已經(jīng)成立和解者不受理。第九,非以違背法令為理由,第三審不受理。30.試述《法經(jīng)》的主要內容、階級本質和歷史意義。(1)?法經(jīng)》是我國封建社會最早的一部粗具體系的法典,由戰(zhàn)國初期魏國的李惺制定。分)?法經(jīng)》共有盜、賊、囚、捕、雜、具六篇。(2)階級本質:鋒芒指向勞動人民,?法經(jīng)》開宗明義規(guī)定盜、賊兩篇,認為"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表明鎮(zhèn)壓盜賊是地主階級專政的主要任務;維護君主專制;維護封建等級制。(3")?法經(jīng)》在我國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法經(jīng)》初步確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則和體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藍本;其次,?法經(jīng)》對當時封建經(jīng)濟的形成和鞏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31.試述"十惡"的內容。(1)謀反。(2)謀大逆。(3)謀叛。(4)惡逆。(5)不道。(6)大不敬(7)不孝。(8)不睦。(9)不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