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膠并用改性研究進展_第1頁
硅橡膠并用改性研究進展_第2頁
硅橡膠并用改性研究進展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硅橡膠并用改性研究進展

橡膠是一種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高科技材料。它具有獨特的耐高性、低溫性能和耐候性強、優(yōu)異的電性能、特殊的表面性能和生理性質,并廣泛用于航空、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它的交通、石油、化工、儀表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但硅橡膠在機械強度、耐油、耐溶劑、耐酸、耐堿和耐蒸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表1列出了硅橡膠的優(yōu)點和其他合成橡膠期待改善的特性。鑒于此,國內外廣泛開展了硅橡膠和其他橡膠并用改性方面的研究。本文闡述了近年來硅橡膠并用改性的研究進展。1橡膠和其他橡膠的組合1.1景觀和物理方面的應用EPDM具有機械強度高,耐臭氧性、耐寒性、耐化學藥品性、電氣特性優(yōu)良和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但其耐熱性差。將硅橡膠和EPDM并用,可獲得性能互補的新型膠料:以EPDM為主并用硅橡膠,可改善EPDM的耐高溫性和壓縮永久變形;以硅橡膠為主并用EPDM,可提高硅橡膠的耐水蒸氣性和機械強度,改善硅橡膠的耐堿性及電氣性能。國外已上市的這類產品有日本JSR公司的JSRJENIE系列和Toshiba公司的TEQ系列。從表2可看出,硅橡膠/EPDM并用膠在室溫中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扯斷伸長率和耐水汽性均優(yōu)于硅橡膠,而耐熱老化性和高溫中的機械強度優(yōu)于EPDM。為獲得性能優(yōu)異的硅橡膠/EPDM并用膠,提高硅橡膠和EPDM的相容性和共硫化特性是關鍵。Kole等分別考察了硅橡膠和EPDM的特性,研究了硫化劑、填料、共混比及EPDM中二烯類型等對并用膠物理機械性能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硅橡膠接枝丙烯酰胺與磺化EPDM或EPDM接技馬來酸酐之間的作用,以活性硅烷接枝乙丙橡膠(EPR)、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硅烷接枝的聚乙烯(VMX)等大分子作相容劑,對硅橡膠/EPDM并用膠的物理性能、老化性能、熱穩(wěn)定性能、斷裂形貌和動態(tài)力學性能的影響作了比較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結果表明,用硅烷接枝EPR,EMA等作相容劑,能顯著降低分散相的微區(qū)尺寸,提高硅橡膠的表面能;采用兩步硫化工藝能明顯提高并用膠的拉伸強度和定伸應力,改善老化性能;使硅橡膠、EPDM分子鏈分別離子化,借助于離子鍵、氫鍵等化學和物理作用可增強兩種橡膠間的相互作用,改善了并用膠的微觀結構,可形成近似相互連續(xù)的穩(wěn)定相結構,從而得到強度高、模量高、耐溶脹性和耐熱性好的硅橡膠/EPDM并用膠。Kim等通過研究EPDM和硅橡膠的黏彈性、表面能及相互作用,采用化學相容劑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制備了具有優(yōu)異電性能和物理機械性能的硅橡膠/EPDM并用膠。我國吉林化工研究院、北京橡膠工業(yè)研究設計院、華南理工大學、南京化工大學等單位也都對硅橡膠/EPDM并用膠進行了一系列研究[10,11,12,13,14,15,16,17,18],其中吉林化工研究院開發(fā)出的JHG-401和JHG-402兩個牌號的硅橡膠/EPDM并用膠已用于板式換熱器密封墊和汽車風扇離合器密封墊。雷衛(wèi)華等又在硅橡膠/EPDM二元共混的基礎上,研究了硅橡膠/EPDM/丁基橡膠三元共混物的共混技術與硫化體系,探討了增容劑、共混比例等對共混膠結構性能的影響。1.2用雙組分、共混膠pam、聚硅系統(tǒng)4-2ACM是具有良好的耐熱性(150℃)、耐候性及耐油性的特種合成橡膠,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yè),有“車用橡膠”之稱,但它的最大缺點是耐寒性較差,存在著“冷脆熱黏”現(xiàn)象。將ACM和硅橡膠并用,可獲得耐熱性、耐低溫性和耐油性之間的平衡。但硅橡膠與ACM在極性、內聚能以及交聯(lián)活性基團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故并用膠相容性差,共硫化速度慢。日本JSR公司對硅橡膠/ACM的混容性及共硫化進行了研究,開發(fā)了JSKJENIXA系列并用膠(簡稱QA)。這種膠具有“海-島”結構,即粒徑1μm以下的硅橡膠“島”分散在ACM“?!毕嘀?。從表3可以看出,硅橡膠/ACM并用膠是耐熱性、耐寒性、耐油性等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并用膠。Santra等用紅外光譜探討了不同混煉溫度下硅橡膠與ACM分子鏈之間的化學作用,提出了3種化學反應模型,得出了隨著混煉溫度的升高,共混膠料化學作用增強、相容性提高的結論,并用熔體流變學對并用膠組分間的化學作用進行了進一步的證實。Abbasi等通過動態(tài)硫化技術制備了具有互穿網絡結構(IPN)的硅橡膠/ACM并用膠,采用動態(tài)力學分析、差示掃描量熱法等研究了并用膠的物理機械性能、動態(tài)力學性能和玻璃化轉變等,指出采用動態(tài)硫化技術制備的并用膠性能明顯優(yōu)于機械共混法。譚海生等采用活性硅橡膠和丙烯酸酯單體共聚來提高ACM與硅橡膠的相容性,研究了改性方式、聚硅氧烷用量和共聚條件等對硅橡膠改性ACM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質量分數(shù)為15%的硅橡膠可以明顯改善ACM的耐熱性、耐寒性、耐水性及加工性能。1.3用雙組分復合膠料FKM的種類很多,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耐熱性、耐化學品、耐油性優(yōu)良,是作為耐熱耐化學品的特種彈性體。它的主要缺點是價格高、耐寒性差。如果將耐熱性耐寒性優(yōu)異的硅橡膠與FKM并用,可以克服各自缺點,得到性能和價格介于硅橡膠和FKM之間的新型膠料。Ghosh等研究了硅橡膠/FKM并用膠的物理機械性能、相容性和硫化特性,指出硅橡膠/FKM并用膠屬于工藝相容體系,并通過研究并用膠的介電性能進行了證實。日本JSR公司和Grafrene公司分別開發(fā)出了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JSKJENIXF系列和X-36-100U系列的硅橡膠/FKM并用膠。從表4可以看出,并用膠的拉伸強度、耐熱性、耐寒性、耐油性優(yōu)良。1.4聚氨酯基接枝劑PU硬度高同時富有彈性,耐磨耗性卓越,在汽車、采礦等領域應用廣泛。但其耐熱老化性較差,尤其是潮濕狀態(tài)下更為明顯。與硅橡膠并用能明顯提高其耐熱性。由于PU是非烴類強極性橡膠,而硅橡膠是弱極性橡膠,并用體系相容性差。為了提高二者相容性,通常將它們制備成IPN結構。Ebdon等采用光學顯微鏡、動態(tài)力學分析和核磁共振譜等對質量分數(shù)為1%~91%的硅橡膠/PUIPN相結構變化、物理性能、網絡之間的物理化學作用進行了詳細研究。Maity等則用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VTA5)作為接枝劑在硅橡膠主鏈上引入極性官能團,與PU中的官能團進行反應,使并用膠的硫化程度和熱穩(wěn)定性得到了提高。Hill等通過加入質量分數(shù)20%左右的硅橡膠對PU進行改性,減少了PU的摩擦阻力,提高了PU的強度和熱穩(wěn)定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一種模型,用以說明硅橡膠加入量與并用膠性能的關系。國內對硅橡膠/PU并用體系也進行了大量研究。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以四氫呋喃均聚醚和硅橡膠為主體材料,以過量異氰酸酯配合含氫硅油為交聯(lián)劑,制得了硅橡膠/PUIPN,并運用電子顯微鏡、核磁共振譜對IPN的結構進行了表征。劉芳等在PU預聚體中添加硅橡膠后再硫化成型制得并用膠,其磨耗性能與PU的結構、硅橡膠的種類和用量、減磨添加劑的種類和用量及它們的相容性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杜禧研制了PU/硅橡膠海綿復合膠輥,該膠輥耐熱性、透氣性、耐腐蝕性及耐磨性良好。1.5可擴充料用二烯類橡膠二烯類橡膠一般機械性能好,價格較低,但耐臭氧性和耐熱性能差,如果和硅橡膠并用,將獲得具有兩種橡膠特性的綜合膠料。日本在這方面申請了許多專利[38,39,40,41,42,43],主要集中在提高二烯類橡膠的耐熱性、耐臭氧性和回彈性,改善耐污染性、減磨性和加工性能。二烯類橡膠價格較低,為了保持這一優(yōu)點,只能加入少量硅橡膠對二烯類橡膠進行改性,所以要獲得高性價比的復合材料,界面改性技術是關鍵。丁基橡膠回彈性低,沖擊變形阻尼大,廣泛用作防震減震材料,但是這種減震效果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大,只能在很窄的溫度范圍發(fā)揮作用。通過與耐熱性、耐寒性良好的硅橡膠并用,可改良溫度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