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尿管護理及尿路感染的管理_第1頁
導尿管護理及尿路感染的管理_第2頁
導尿管護理及尿路感染的管理_第3頁
導尿管護理及尿路感染的管理_第4頁
導尿管護理及尿路感染的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尿管護理及尿路感染的管理1編輯版ppt目錄

1.導尿相關的概述2.導尿管的護理3.導尿管常見問題及處理4.醫(yī)院內尿路感染的概述5.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臨床診斷6.導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控制措施2編輯版ppt1.導尿相關的概述定義:導尿術是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用導尿管經(jīng)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留置導尿術是在導尿后,將導尿管保留在膀胱內引流尿液的方法。導尿術3編輯版ppt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的患者尿失禁精確監(jiān)測尿量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收集尿液需要長時間臥床或被迫體位的患者外科手術時的圍手術期使用留置導尿管的適應癥4編輯版ppt導尿管的類型

導尿管類型單腔橡膠導尿管多腔橡膠導尿管雙腔氣囊導尿管三腔氣囊導尿管5編輯版ppt

最常見的雙腔尿管有兩個腔,其一為充氣腔,另一個為排泄腔可以固定用于留置導尿術6編輯版ppt

三腔尿管包括一個充氣腔,一個排泄腔和一個沖洗腔用于膀胱沖洗或向膀胱內滴藥7編輯版ppt導尿的注意事項原則導尿管置入深度嚢腔內注水量選用最小尺碼而又足夠達到導尿效果,使病人舒適。成年男性:插入導管20-22cm,見尿液后再插入7-10cm;成年女性:插入導管4-6cm,見尿液后再進7-10cm。嚢腔內最佳注水量為10-15mL成年人一般尺碼為12Fr,14Fr,16Fr,成年男性:尿道較長,有兩處彎曲和3處狹窄部位,長約18-20cm;成年女性:尿道短而直、粗,長約3-5cm。8編輯版ppt

球囊大小與殘余尿球囊太大會導致殘余尿增加9編輯版ppt

球囊太大刺激膀胱壁膀胱痙攣引流失當膀胱頸壞死如導尿管意外滑出,較易引致膀胱頸和擴約肌損傷

球囊太小球囊不圓尿液滲漏容易滑脫刺激膀胱頸10編輯版ppt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妥善固定尿管誤插陰道或脫出立即更換;控制尿潴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夾管保持管道通暢:堵塞時及時檢查并調整尿管位置用呋喃西林反復沖洗必要時更換保持引流裝置密閉性(導尿管先連接好尿袋再插導尿管)2.

導尿管的護理11編輯版ppt觀察記錄尿顏色量性質量色異常

正常:1500-2000ml/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無尿:<100ml/24h正常無色透明或淡黃色血尿血紅蛋白尿膽紅素尿

乳糜尿12編輯版ppt

1.保持尿道口清潔,每天1-2次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陰及尿道口2.病情穩(wěn)定及早拔管插入過淺,部分氣囊緊貼后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見尿再進7-10cm后充氣或注水然后將尿管向外輕拉至不動即可;此時使氣囊正好在尿道內口,可有效預防尿道出血或滲液。預防泌尿道感染預防尿道出血滲尿13編輯版ppt

感染3.尿道導尿的常見問題有文獻示留置導尿三天尿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100%癥狀:尿頻、尿急、下腹部疼痛、血尿、發(fā)熱、惡心、嘔吐

注意觀察尿液性質,留意病人感染癥狀,適量飲水,嚴重的需抗炎治療

拔管困難

原因:囊內液體抽吸不徹底;

尿管長期未更換與尿道粘膜粘連;

氣囊液體無法抽出;14編輯版ppt痙攣膀胱痙攣是指逼尿肌對膀胱容量的閾值降低,感覺沖動增加臨床表現(xiàn):頻繁發(fā)作的強烈的尿意感,膀胱區(qū)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脹痛,并伴有導尿管周圍尿液外溢、膀胱內壓升高、沖洗不暢,甚至出現(xiàn)反流現(xiàn)象。當首次插入尿管時,大多數(shù)人均有此情況解痙藥、心理護理:大多數(shù)病人24h內緩解預防:各種操作均需嚴格無菌操作,對于術前合并下尿路感染者,可選擇敏感抗生素預防感染后再實施手術,以減少感染灶對膀胱的不良刺激,降低膀胱黏膜的敏感性。15編輯版ppt

尿道不適是留置尿管的常見癥狀,常因尿管較大、尿道炎等引起;大部分絕經(jīng)期婦女會因萎縮性尿道炎引起尿道不適。預防:使用硅膠管比橡膠管和乳膠管舒適;使用較小的尿管會減輕癥狀

出血常見于少量出血,常因創(chuàng)傷或感染引起,如大量和持續(xù)出血應及時告知醫(yī)生處理;※插入深度不夠就向氣囊內注液體,造成尿道撐破,發(fā)生尿道海棉體大量出血;※置尿管操作不當或反復多次置管對尿道粘膜的機械性損傷※未抽出囊內液體,強行拔管,造成尿道撐破,發(fā)生尿道出血16編輯版ppt

尿管阻塞原因:尿袋放置過高或折疊;

氣囊內注入液體過少,由于病人躁動牽拉尿管,致使尿管強行拉出氣囊部入尿道;

病人腎功能衰竭無尿;

尿管阻塞原因:尿管太大尿管堵塞便秘(腹壓高)昏迷病人或老年女性病人尿道擴約肌松弛17編輯版ppt4.醫(yī)院內尿路感染

是指患者在入院時沒有尿路感染的癥狀,而在其住院48小時后出現(xiàn)癥狀,尿培養(yǎng)有細菌生長。醫(yī)院內尿路感染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是指患者留置導尿管后,或者拔除導尿管48小時內發(fā)生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18編輯版ppt尿路感染的分類是指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癥主要分為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腎盂腎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感染途徑:1.上行感染:最常見,尿路感染通常是由細菌沿尿道上行至膀胱、輸尿管乃至腎引起感染。2.血行感染:很少見,是由于細菌從體內感染灶侵入血流,到達腎引起腎盂腎炎。

19編輯版ppt醫(yī)院獲得性的尿路感染的流行現(xiàn)狀?

每年約有60萬名患者發(fā)生醫(yī)院獲得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占醫(yī)院感染的40%?導尿管相關感染占80%40%院內感染40.00%尿路感染

80%

留置導尿引起

其它泌尿系統(tǒng)感染其他院內感染20編輯版ppt尿路感染的臨床診斷1.患者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或者有下腹觸痛腎區(qū)叩痛,伴有或不伴有發(fā)熱。

2.并且尿檢白細胞男性≥5個/高倍視野,女性≥10個/高倍視野,插導尿管者應當結合尿培養(yǎng)。3.臨床已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療有效而認定的泌尿道感染。21編輯版ppt病原學診斷在臨床診斷基礎上,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清潔中段尿或者導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導尿)培養(yǎng),G+球菌≥104cfu/ml,G-桿菌≥105cfu/ml。2.新鮮尿液標本經(jīng)離心應用相差顯微鏡檢查,在每30個視野中有半數(shù)視野見到細菌。3.經(jīng)手術、病理學或者影像學檢查,有尿路感染證據(jù)22編輯版ppt無癥狀性菌尿癥患者雖然沒有癥狀,但在1周內有內鏡檢查或導尿管置入,尿液培養(yǎng)G+球菌≥104cfu/ml,G-桿菌≥105cfu/ml,應當診斷為無癥狀性菌尿癥。23編輯版ppt導管相關尿路感染的危害性及危險因素24編輯版ppt導尿管并非無害的1.導尿管的放置會破會泌尿系統(tǒng)的防御機制而引起尿路的感染;2.對尿道和膀胱的機械損傷3.行動障礙(限制患者行動)*壓迫性潰瘍?跌倒?延長住院時間?25編輯版ppt“

Catheterising

patients

places

them

in

significant

danger

of

acquiring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接受尿路插管的患者都存在獲得尿路感染的顯著危險!Pratt

et

al.,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1)

47:

S39-S4626編輯版ppt國外報道國內報道使用留置導尿管的危害16-25%的住院患者有留置導尿管;每天有3-10%的導尿患者獲得菌尿癥;10-25%的菌尿癥患者將出現(xiàn)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中有1-4%發(fā)展為菌血癥;留置尿管使用一天發(fā)生尿路感染的危險5%;一周25%;一月100%留置尿管使用可增加三倍發(fā)病率;延長至少三天的住院日;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風險;引發(fā)腎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睪丸炎、附睪炎27編輯版ppt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

患者方面導尿管置入與維護年齡性別基礎疾病免疫力其他健康狀況等導尿管留置時間導尿管置入方法導尿管護理質量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等28編輯版ppt導尿管相關感染的危險度分析危險因素相對危險度(RR)插管時間>6天5.1-6.8女性患者2.5-3.7手術室外插管2.0-5.3泌尿診療2.0-4.0其他部位感染2.3-2.4糖尿病2.2-2.3營養(yǎng)不良2.4氮質血癥(肌酸酐>2.0mg/dl)2.1-2.6輸尿管支架2.5排出尿量2.0尿管放置低于膀胱且高于集尿袋1.9抗菌藥物治療0.1-0.4Maki,

Emerg

Infect

Dis

2001;

7:

1-629編輯版ppt導管相關尿路感染途徑30編輯版ppt尿路感染途徑上行感染(逆行感染)最常見:正常寄生菌,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損傷后,細菌的毒力增大;血行感染:較為少見,比較多見于新生兒感染灶的細菌經(jīng)血流到達腎臟(敗血癥);淋巴管感染通過淋巴管交通支少見直接感染十分罕見,外傷或鄰近腎臟的臟器有感染時,細菌直接侵入腎臟;

31編輯版ppt導管性菌尿發(fā)生的途徑66%引起CAUTI的發(fā)生來自于腔外途徑主要環(huán)節(jié)是細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只要導管存在,細菌很難排除;

腔內途徑感染導尿管與引流袋連接處細菌上行進入膀胱;集尿袋放尿口污染;膀胱沖洗引起外源性感染,促進耐藥菌群的生成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

腔外途徑感染32編輯版ppt腔外途徑早期(插管時)晚期(毛細作用)女性常見腔內途徑密封管路的破損集尿袋的污染男性常見病原體進入留置導尿管的示意圖33編輯版ppt尿路感染常見的病原菌?

Pseudomonas

spp.(銅綠假單胞菌)?Enterobacter

spp.(腸桿菌)?Serratia

spp.(粘質沙雷菌)?Candida

spp.(念珠菌)

?

Escherichiacoli(大腸埃希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Proteus

spp.(變形桿菌)34編輯版ppt導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措施35編輯版ppt留置導尿管前預防感染要點1.仔細檢查無菌導尿包,如導尿包過期、外包裝破損、潮濕,不應使用2.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管的適應證,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36編輯版ppt3.根據(jù)患者年齡、性別、尿道等情況選擇合適大小、材質等導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損傷和尿路感染37編輯版ppt4、醫(yī)務人員嚴格按照《醫(yī)務人員手衛(wèi)生規(guī)范》,認真洗手后,戴手套實施導尿術38編輯版ppt留置尿管置管時預防感染的要點1、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原則留置導尿管,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尿道粘膜;2、正確鋪無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無菌屏障;39編輯版ppt3、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適的消毒劑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圍皮膚粘膜,棉球不能重復使用。4、男性:先洗凈包皮及冠狀溝,然后自尿道口、龜頭向外旋轉擦拭消毒5、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內向外的原則清洗外陰,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兩側大小陰唇,最后會陰、肛門。40編輯版ppt5、導尿管插入深度適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無菌水,輕拉尿管以確認尿管固定穩(wěn)妥,不會脫出。6、置管過程中,指導患者放松,協(xié)調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應重新更換尿管。7、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彎曲,保證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觸地面,防止逆行感染。8、保持尿液引流裝置密閉、通暢和完整,活動或搬運時夾閉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41編輯版ppt留置尿管置管后預防感染的要點1、應使用個人專用收集容器及時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時,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集尿袋的出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