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英語文本翻譯中視角轉換的運用摘要:衡量科技翻譯質量的最高標準就是原語信息在譯語中的傳遞不失真,其譯文內容重于行文方式,否則必將導致科技翻譯失準,造成經濟利益損失,甚至引起人員傷亡。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科技氛圍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因而在科技英語的翻譯中視角轉換成為必然。當前科技英語翻譯中視角轉換的六種類型有其必然性,影響因子也各不相同,通過相關分析,可以更好地認識視角轉換在科技英語翻譯中的作用和效果。關鍵詞:科技英語;英譯漢;視角轉換;隨著科技迅猛發(fā)展并成為第一生產力,我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量子衛(wèi)星、高鐵技術等在國際舞臺上不斷亮相,我國正處于從科技輸入國向輸出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科技翻譯受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而相對于文學翻譯,國內對科技翻譯的研究較少,并存在一定的誤區(qū)。黃振定認為,“科技翻譯指的是科技類文字,包括商務和法律文書及應用性文本等非文學非人文學科類的、非編譯非摘譯的筆譯”[1].他關于科技翻譯概念所涵蓋的范圍更接近于李長栓主張的“非文學翻譯”[2],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2].但按照李長栓的相關研究,科技翻譯又是獨立于商務和法律文書的,因而科技翻譯應定義為非文學翻譯中關于科學理論與技術應用文本的翻譯,其主要目的是信息傳遞??萍嘉谋疽孕畔鬟f為核心,對準確性要求高??萍挤g的最大特點就是翻譯的準確性,甚至是翻譯的精確性,“信”在科技翻譯中尤為重要,是重中之重。同時,由于東西方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等不同,對同一事物的描述存在視角上的差異性,因而科技翻譯同文學翻譯一樣也需要進行視角轉換,其目的是為了增強譯文的可讀性、可接受性,在確保準確、最大程度上傳達原文信息的同時,便于聯(lián)想、理解與識記。一、翻譯視角轉換的必然性科技文本的翻譯,“應該正確理解源語文本的信息,研究術語及所屬領域,力求在目的語文本中準確完整再現(xiàn)源語文本意義”[3].奈達的“表層結構深層結構”[4]理論說明,事物展現(xiàn)在深層的意義對應著表層的形式,當兩種語言深層意義對等時,所表現(xiàn)出的表層形式可能會出現(xiàn)不對等的狀態(tài),因而需要“動態(tài)對等”.這種動態(tài)的對等實質上意味著內容的對等和形式上的轉變。Catford主張“偏離形式對應的等效翻譯”,即“為達到目標語與源語功能上的對等,有時犧牲源語的形式是必要的”[5].這對科技翻譯尤為重要,因為涉及具體科技翻譯文本時,首先要保證科技文本內容翻譯的準確性,即信息的精準傳遞,其次要考慮譯語讀者對語言的接受程度,即譯本是否利于譯語讀者理解、接受和識記。因為科技語言的難點往往在于對術語的理解,所以視角轉換成為必然?!坝h翻譯就是對英漢語言各個不同層面的視點和視域進行轉換,從而使英語各個層面的意思與漢語各個層面的意思相一致或最接近?!盵6]由于不同民族所處的歷史、文化、環(huán)境各不相同,因而他們觀察相同事物所采取的視點、所觀察到的視域也不盡相同,從而形成的視角也不一樣。(一)高低語境文化差異中西方歷史文化、民族習俗背景各不相同,歷經漫長的積淀后形成的文化氛圍也各不相同。愛德華·霍爾(EdwardHall)的研究結論是:中國是高語境文化,美國是低語境文化。[7]信息解碼在高語境中更多的是依賴交際雙方共享的文化背景、習俗規(guī)約和交際發(fā)生時的情景;在低語境中主要依賴交際時使用的言語本身,對語境依賴較小。這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決定了兩種語言的不同特點,尤其是科技語言。在低語境文化的西方,一切信息的傳遞較少依賴于語境,更多地依靠語言的豐滿,科技語言更是需要精確到不能有絲毫歧義。而在高語境的中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語言現(xiàn)象隨處可見,需要通過語境和上下文揣摩某一字詞含義的現(xiàn)象也比比皆是。因此,要在這兩種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語言之間進行翻譯、轉換,實屬不易。(二)思維方式不同中西方在自然環(huán)境、歷史文化、生活經歷及政治經濟形態(tài)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必將導致思維方式各不相同,并充分反映在各自的語言表述形式之中。[8]東西方語言的博弈是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儒釋道下的跳躍式思維的博弈。在西方嚴謹的邏輯下,科技語言更加嚴謹,信息的交流與傳遞更多的是依靠語言本身。嚴謹的科技語言在中文看來有時會顯得煩瑣啰唆。中國儒釋道文化特征決定了漢語可以天馬行空,不必非常細致定義每一個細節(jié),從而導致歧義的存在。因此,在進行科技翻譯的時候,要照顧兩種文化背景的異同,選擇最恰當的折中方法。(三)科技氛圍迥異西方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時代起,就走向了嚴謹的科學推理和計算的軌道,他們更多地將自然界看成是客觀存在,是與人的主觀存在相對立的,是研究對象。西方的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黑洞和大爆炸學說等科學理論與實踐,就是經過縝密推理后的結果??萍颊Z言中絕大多數的科技術語根植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對于西方人來講,更容易理解和識記;而中國使用的大多數科技術語是由外文翻譯過來的,翻譯轉換過程中的譯者理解與思考對于受眾來講,理解記憶有一定的障礙,總有種晦澀難懂的感覺。中國的儒釋道學說更加關心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天人合一”,人類如何與自然界和諧相處,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天時、地利達到人和。比如《黃帝內經》講述了如何利用自然環(huán)境進行自身修行,以期遠離疾病和長生不老,《老子》講述了如何讓學說服務于政治以管理黎民百姓。自古以來,中國就將自然界看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從來沒有將其看作是對立面而加以研究。愛因斯坦的E=mc2,以定量的方式用科學的手段定義了物質和能量的關系;而中國人早就用精妙語言以定性的方式定義了兩者間的關系:“氣聚則成形。”二、視角轉換的類型雖然不同民族觀察同一事物的視點和視域不同,也就是說,觀察角度不同,表現(xiàn)在語言層面的信息不同,但核心內涵是相同的,只是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描述事物的本質罷了?!坝h翻譯就是對英漢語言各個不同層面的視點和視域進行轉換,從而使英語各個層面的意思與漢語各個層面的意思相一致或最接近?!盵6]視角是由視點和視域構成的夾角,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們觀察同一事物所采取的視角不同,那么表現(xiàn)在語言層面上也有所不同。下面筆者是根據科技翻譯中遇到的典型的具體事例,將視角轉換進行分類。(一)前后視角轉換漢語的特點是一個讀音有四個聲調,用聲調來區(qū)分意義,這在英語里面是沒有的,而且漢語中同音字、同義詞都很多,很多時候要通過語境來區(qū)分意義。那么,翻譯時就要考慮這一點,為了避免同音詞產生混淆,需采取一定的視角轉換。例如,“air-fuelmixture”是燃油和空氣的混合物,翻譯成“油氣混合物”,是屬于視角前后的位置調換,由“氣油”轉換為“油氣”.為什么需要調換前后位置?因為在漢語里面,“氣油”會讓人聯(lián)想到“汽油”,它同樣是汽車英語里面常用的詞匯,為了避免同音異義詞的混淆,因而產生了視角前后的位置調換,這是根據漢語的實際情況所做的調整。從正常意義來講,最佳的翻譯是不調換位置,這樣的好處是,從中文譯回英文的時候,出錯的概率比較小。如果沒有這類科技翻譯的知識積累,回譯的時候很容易譯成“fuel-airmixture”.可見,翻譯就是在不斷選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二)形象化視角轉換很多科技詞匯是從功能上定位的,這樣更容易讓人了解其功能屬性,但不免顯得有些枯燥乏味,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向視角形象化轉換,可以更加生動鮮活?!皊idemarkerlight”本意是“邊緣標記燈”,譯成“示廓燈”,從視覺感官上轉換,可以形成一個清晰的視覺畫面:一個車的輪廓,如此令讀者聯(lián)想到它的用途,即在黑暗的地方停車的時候,可以讓其他車輛和行人看到車的輪廓,注意避讓,這是非常形象而生動的轉換譯法?!皐ipersystem”本意為“擦拭系統(tǒng)”,用于擋風玻璃的清潔,翻譯成“雨刮系統(tǒng)”,不僅有直觀的“雨”的形象,還有“將雨刮擺來擺去”的動態(tài)視覺效果,在清晰解釋了其功能的同時,還增加了直觀的視覺感官效果,十分生動形象。(三)功能性視角轉換大部分的術語都是從具象上而非功能上表述,從具象到功能還有一層理解上的障礙需要逾越。因此,將這些詞匯直接從功能視角翻譯,不失為一種有效之舉。solenoidvalve本意為“螺旋線閥”,因為螺旋線的作用是電磁感應,所以翻譯成“電磁閥”,即承載著電磁轉換的開關。sensors本意是“感知、感應”的意思,另外還具有傳遞所感知信息的功能,所以翻譯成“傳感器”.voltageregulator本意為“電壓調節(jié)器”,其作用就是穩(wěn)定電壓,所以轉譯成更為簡潔的“穩(wěn)壓器”.“relay”本身的含義是接力,在“relaysendscurrenttohorn”中將其翻譯成“繼電器”也是經過一番縝密思考的,因為它實際上是一個動作開關,有中間交接的意思,是中間交接的一個過程,有著繼電器的作用,其原理是用一個小電流控制一個大的回路,它實際上是一個功能回路。因此,翻譯成“繼電器”是從該部件的功能視角上翻譯,達到便于理解和識記的效果。(四)擬人化視角轉換漢語習慣運用打比方、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描述某一事物。因此,英語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可以充分考慮這一點,向有效的擬人視角轉換?!皃reventsslippageonslickpavement”本意為“防止地表打滑”,譯為“預判路面、地表面的打滑”,就是一種擬人的手法,將車輛比喻成可以思考、進行判斷的人。ABS(Anti-lockbrakesystem)本意為“防止鎖死剎車系統(tǒng)”,通過擬人化轉換,譯成“防抱死系統(tǒng)”,給人以“抱緊”的意象。(五)抽象化視角轉換漢語表達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點,相反,英語表達卻更加傾向于表述具體形象。因此,在兩種文字進行轉換的時候,有的時候要將具體轉為抽象,更適合漢語表達,有的時候要將抽象轉為具體,更適合英語表達?!癱haos”本意為混亂、雜亂不堪,在科學界有一種理論就叫“Chaos”,翻譯過來為“混沌理論”,“混沌”要比“混亂”或“雜亂不堪”抽象,不致令受眾心里產生抗拒。(六)范疇詞視角轉換和英語相比,漢語會添加很多范疇詞,比如“計劃工作”,“工作”就是范疇詞,在英語里是“plan”,而非“workofplan”.所以在英譯漢時,一定要適當考慮增加范疇詞以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反之亦然。如:environmentperception(環(huán)境感知技術)、navigationcontrol(導航控制技術)、pathplan(路徑規(guī)劃技術)、accommodating&management(調度管理技術)等,這些術語在翻譯時都加上了“技術”這個范疇詞;lane-keeping(車道保持系統(tǒng))、wheelencoder(車輪角度編碼器)這兩個術語分別加上了“系統(tǒng)”“器”范疇詞。增加了范疇詞之后更加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從而更易于被讀者接受。三、視角轉換后的效果分析(一)符合譯入語語言習慣科技文本屬于信息型文本,科技英語的翻譯重在達意,以實現(xiàn)傳遞信息為主。因此,譯文在形式上并不要求與原文一一對應。[9]犧牲形式的對等而重視內容傳達的視角轉換原理,十分適合科技翻譯“重內容多于重形式”的特點,從而使譯文表達更加符合譯入語讀者的接受習慣。(二)譯文更加形象生動科技語言雖然不像文學語言講究文采,但是生動形象也是必要的??萍颊Z言與生活的關系更加密切,有些是人們經常接觸的,比如“wiper”(雨刮).當譯者從視角轉換出發(fā)進行科技翻譯時,除了內容要精準無誤,還要考慮語言的生動性,是否有足夠的力量與魅力去吸引讀者,使讀者產生共鳴,樂于接受,同時感到意猶未盡,以贊賞的姿態(tài)來欣賞譯文。(三)便于理解和識記中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人們在理解和記憶同一事物時會采用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視角出發(fā)。科技翻譯重在信息的傳遞,應使所傳遞的信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地被理解和吸收,而視角轉換為其提供了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商業(yè)辦公裝修合同協(xié)議范本
- 2025藝人經紀合同范本(與經紀人簽訂)
- 2025合作協(xié)議 合同范本
- 2025二手店面交易合同模板
- 2025企業(yè)茶葉批發(fā)合同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聯(lián)考政治試題(原卷版)
- 基礎護理皮試說課
- 超聲護理方案
- 酒店安全知識培訓
- 大一自我鑒定總結模版
- DB37 5155-2019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 2025年河北省職業(yè)院校高職組“食品安全與質量檢測”技能大賽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3、2024廣西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科目參考答案(99分)
- 中國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治指南(2024版)解讀
- 康復治療技術-言語康復
- 闖關迷宮課件教學課件
- 浙江省臺州市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試卷(含答案)
- 統(tǒng)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七單元教學設計(含單元備課設計方案)
- 勞務掛靠合同范本(2篇)
- 體育-小學田徑水平二(三年級)田徑單元-折返跑教學設計
- 踝泵運動健康宣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