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_第1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_第2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_第3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_第4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2021/5/91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春秋戰(zhàn)國時期)第8課百家爭鳴2021/5/92

概念呈現(xiàn)“百家”指流派眾多,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爭鳴”指各家學派紛紛著書立說,廣收門徒,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鞍偌覡庿Q”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不同學術流派之間形成的相互詰難、批駁又彼此吸收融合的現(xiàn)象。

百家爭鳴2021/5/93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背景表現(xiàn):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張百家爭鳴的影響2021/5/94戰(zhàn)國七雄春秋五霸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勢力衰微,春秋諸侯爭霸,戰(zhàn)國兼并戰(zhàn)爭頻繁;經(jīng)濟上:生產(chǎn)力大發(fā)展,新興階級崛起,封建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思想文化上: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紛紛招攬人才,重用士人。1、百家爭鳴出現(xiàn)的背景和原因2021/5/95老子“無為”而治崇尚“自然”,主張“無為”,反對統(tǒng)治者侵擾人民。樸素的辨證思想

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國人代表作:《老子》也稱《道德經(jīng)》一、老子2021/5/96二、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鬃邮谴笏枷爰遥蠼逃?,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1)提出了“仁”的學說。要求統(tǒng)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2)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影響:孔子的儒家學說被歷代統(tǒng)治者利用和改造,成為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正統(tǒng)思想?!墩撜Z》3)創(chuàng)辦私學,有教無類2021/5/97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貢獻“仁”政治:(一)提出“仁”的學說,強調“仁”;認為“仁”就是“愛人”,也就是關心和愛護他人;“仁”另一面是“克己復禮”即加強個人修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guī)范。“德”“禮”(二)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孔子政治主張實踐情況:處處碰壁,后回到魯國專心從事整理古籍和教育工作。2021/5/98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貢獻?興辦私學,擴大受教育的范圍?講學40多年?重視“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思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經(jīng)常復習)實踐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要老實)(“學”、“思”結合)?“溫故而知新”教育2021/5/99杏壇(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前的杏壇,傳說為孔子講學處。現(xiàn)存建筑是后世為紀念孔子所建。2021/5/910《論語》

《論語》共20篇,1.1萬多字。孔子辭世后,他的學生們將他的言論以及他與門人的問答匯集編為《論語》。這本書是記錄孔子言行思想最權威的資料。《論語》書影2021/5/911曲阜“三孔”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全景2021/5/912山東曲阜孔府大門門上懸“圣府”匾,中柱懸掛金字木聯(lián):“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山東曲阜孔府大堂為當年宣讀圣旨、接見官員、審理案件之處孔府又稱衍[yǎn]圣公府,位于孔廟東側,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之地。漢元帝封孔子13代孫孔霸為“關內侯,食邑八百戶,賜金二百斤,宅一區(qū)”。這是封建帝王賜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記載。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46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宋徽宗時封為世襲“衍圣公”,孔府也就稱“衍圣公府”?,F(xiàn)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兩代的建筑,包括廳、堂、樓、軒等463間,共九進院落,號稱“天下第一人家”?,F(xiàn)在孔府占地約7.4公頃,有古建筑480間,分前后九進院落,中、東、西三路布局。2021/5/913山東曲阜孔府三堂內景也稱之為退廳是處理家族內部糾紛和事務的地方山東曲阜孔府貪奎樓貪奎樓:明代四層方型磚結構建筑,為孔府最高建筑物。房內一層有三米多深井一口,用蓋板罩蓋,外人不能進入,可以應付不測,作避難之用,實際上是孔府的“金庫樓”。2021/5/914山東曲阜孔林洙[zhū]水橋2021/5/915山東曲阜孔林享殿洙水橋北,是祭孔時擺香壇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獸。孔子墓享殿之后,正中大墓為孔子墳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2021/5/9161、百家爭鳴產(chǎn)生的含義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fā)表意見,并相互辯論,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三、百家爭鳴2021/5/917

“百家”主要指哪些學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2、主要思想派別、代表人物及其思想2021/5/918孟子孔子墨子莊子韓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儒家老子孫武2021/5/919

《墨子》書影

墨子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以大欺小、倚強凌弱的侵略戰(zhàn)爭,支持正義戰(zhàn)爭。提倡“節(jié)儉”

兼愛,是指“兼愛天下之人”,“愛人若愛其身”,“兼相愛,交相利”。墨子認為,“天下兼相愛則統(tǒng),交相惡則亂”。

非功,是反動“大攻小,強執(zhí)弱”的侵凌,即侵略戰(zhàn)爭。2021/5/9202021/5/921墨子故里位于山東省滕州市東北部墨子墨翟(dí)約前479~前381先秦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子,中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科學家、人權活動家。曾提出“兼愛”、“非攻”等觀點,創(chuàng)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出生于山東滕州,也有少數(shù)學術界人士認為墨子出生于河南魯山。2021/5/922《墨子》書影

《墨子》是研究墨翟思想的最重要資料,現(xiàn)存53篇,大部分是弟子或再傳弟子對墨翟言論的記述。2021/5/923

亞圣孟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1、提出“春秋無義戰(zhàn)”,籠統(tǒng)地反對一切戰(zhàn)爭;2、提倡“仁政”治國,輕徭薄賦。3、主張不要過分捕撈魚鱉,要按時令進山伐樹。孟子儒家代表人物2021/5/9242021/5/925孟廟(位于山東省鄒城市)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jù)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yǎng)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2021/5/926《荀子》書影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認識自然規(guī)律,并要按自然規(guī)律辦事荀子2021/5/927荀子荀況字卿約前313~前238

戰(zhàn)國后期趙國人

著名儒家學派學者和教育家《荀子》書影

荀況認為貴族以禮樂來節(jié)制,庶眾百姓以法律控制。并指出自然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韓非、李斯為其學生。2021/5/928《莊子》書影莊子

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道家學派代表人物2021/5/929道家學派代表人莊子生平

名周,字子休,戰(zhàn)國時期的宋國人。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思想主張要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著作《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2021/5/930韓非子韓國人,戰(zhàn)國時期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主張改革,反對空談仁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深受秦國國君的賞識。韓非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2021/5/931《韓非子》書影《韓非子》書影《韓非子》書影《韓非子》韓非集法家之大成,形成法(法律)、術(權術)、勢(權勢)相結合的法家思想新體系。2021/5/932兵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孫武清版《孫子兵法》書影“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2021/5/9332、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要學派學派代表人物時代主要主張或著作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孔子春秋晚期“仁”“克己復禮”“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孟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仁政”“民貴”“君輕”老子、莊子戰(zhàn)國時期一切事物有對立面且可互相轉化、“無為而治”墨子戰(zhàn)國末期“兼愛”“非攻”“尚賢”韓非子戰(zhàn)國前期“法令、權術、威勢”、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權力孫子春秋晚期孫臏戰(zhàn)國時期“事備而后動”《孫臏兵法》“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子兵法》怎么“爭”2021/5/934

(1)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fā)展的高峰。(2)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爭”出了什么?3、百家爭鳴的影響2021/5/935秦王借法家思想振興國家,實現(xiàn)統(tǒng)一大業(yè)。百家爭鳴為中國走向大一統(tǒng)起到重要作用2021/5/936百家爭鳴文士階層的出現(xiàn)

社會動蕩和變革百家爭鳴的社會背景百家爭鳴儒家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促進了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

課堂小結(根本原因)(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021/5/937以下當今的思想觀點與古代百家爭鳴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