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外古詩誦讀九上
第六單元教
學目標學習要求:課外古詩以誦讀和背默為主。學生結合提示對內容和主題做大致了解。咸陽城東樓許渾許渾: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詩中描寫水、雨之景,后人擬之與詩圣杜甫齊名,并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作者簡介
詩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從故鄉(xiāng)(今江蘇丹陽)來到長安任監(jiān)察御史,歷經安史之亂后的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見太陽西沉,烏云滾來,涼風陣陣……詩人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這首意蘊別致的七律。背景簡介
咸陽:今屬陜西。咸陽舊城在今西安市西北,秦漢兩朝在此建都,漢時稱長安,隋朝時向東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師長安。背景簡介
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歌賞析wúyuàntīnɡ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首聯: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詩歌賞析
登上百尺高樓,引我萬里鄉(xiāng)愁。蘆葦楊柳叢生,好似家鄉(xiāng)沙洲。
“愁”: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首聯扣題,抒情寫景。詩人宦游長安,遠離家鄉(xiāng),登上城樓,思鄉(xiāng)之情涌上心頭?!耙簧稀睂叭f里”,有力地表現出愁緒的突兀而濃厚。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頷聯: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詩歌賞析
烏云剛剛浮起在溪水邊上,夕陽已經沉落樓閣后面。山雨即將來臨,滿樓已是風聲颯颯。溪:這里指咸陽城南的磻溪。
閣:這里指城西的慈福寺。
這兩句是對自然景物的臨摹,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的形象化勾畫,它淋漓盡致而又形象入神地傳出了詩人“萬里愁”的真實原因?!吧接暧麃盹L滿樓”常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是千古傳詠的名句。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頸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詩歌賞析
秦漢宮苑,一片荒涼。鳥兒落入亂草之中,秋蟬悲鳴枯黃葉間。眼前實景:鳥下綠蕪
蟬鳴黃葉
虛寫:歷史王朝的更替,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抒發(fā)了對歷史滄桑的無限感慨。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兜墙鹆犋P凰臺》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对街杏[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稙跻孪锏於ㄈ姼星榛{
尾聯: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詩歌賞析
行人莫問當年繁華盛事,都城依舊,只見渭水不停東流?!澳獑枴倍?,并非勸誡之辭,實乃令人思索之語,它讓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鉤沉歷史的教訓。
渭水無語東流,不會為任何事物而改變停留,有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情之意。這里暗示出大唐風雨飄搖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渭水無語東流的景象中,融鑄著詩人相思的憂愁和感古傷今的悲涼,委婉含蓄,令人傷感。“愁”仕宦在外,思念家鄉(xiāng)國事動蕩,危機四伏江山依舊,世事滄桑無題李商隱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作者簡介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以《錦瑟》為代表)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無題”詩歌,大多寫愛情,其內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難用一個恰當的題目表現,因此命為“無題”。再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此類詩也可能別有所托。尤以寫相思、失意的作品最為凄婉迷離、優(yōu)美動人。文學常識無題并不代表沒有題目,只因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題目來顯露詩歌的主旨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首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詩歌賞析
相見很難,離別更難,更何況在這春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晚春時節(jié)。
點明離別的季節(jié),渲染離別的氣氛,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暮春時節(jié)兩個有情人的離愁別緒。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頷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歌賞析
春蠶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巧用雙關、比喻表達生死不渝的忠貞愛情“絲方盡”——隱指“思方盡”“燭淚”——隱指相思之淚今天的人們賦予新內涵,用來歌頌無私奉獻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頸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詩歌賞析
早晨照鏡子只擔憂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晚上吟詩,心里愁苦,感到冷月襲人。
曉鏡(但愁)—久別相思,只擔心容顏衰減夜吟(應覺)—更顯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寫別后的擔心,選取兩個典型的生活場景(設想)月光的凄清和寒冷實際上反映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和凄涼。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尾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詩歌賞析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有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仙山,青鳥實為浪漫的筆調。強作寬慰之語,體現內心的相思之苦。寫作借鑒回環(huán)往復的抒情方法。四聯各有側重,每一聯都是一個抒情角度。開頭從相見時難寫到離別,表現一對戀人刻骨銘心的相思,痛苦難堪的真情;頷聯從自己一方表白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九死不悔;頸聯由己及推人,表現戀人雙方苦苦思念;尾聯化用神話傳說,寫自己渴望相見的心愿。比興手法的運用與諧音雙關手法的配合使用?!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币源盒Q之絲和蠟炬之淚這兩個象征性意象,來表現相思之苦和對愛情的堅貞,形象貼切,意境雋永。行香子秦觀字少游,又字太虛,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高郵)人,官至太學博士(八品),國史館編修。作者簡介少從蘇軾游,以詩見賞于王安石。秦觀善詩賦策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尤工詞,為北宋婉約派重要作家。
行香子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bēi
chánɡyánɡyángɡānɡ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綠樹繞著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著東風,我乘興信步而行。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春花爛漫。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對農村景色的喜愛
色彩明麗生機勃勃的春花盛開圖的情感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遠遠一帶圍墻,隱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著游興,走過東面的山岡。鶯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由近及遠移步換景動靜相生鶯歌燕舞蝶飛處處充滿活力
上下片都運用“白描”的手法
這首詞以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通過記敘自己的一次興致勃勃的春游,移步換景,動靜結合,描繪了田園百花爭艷、鶯歌燕舞的優(yōu)美景象,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萬物競發(fā)的田園風光圖,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以輕松愉快的美的享受。體現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主題歸納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年),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于戰(zhàn)亂年代,長大后積極抗金,主張北伐,恢復中原。他的詞慷慨悲壯,風格豪放,具有深刻的愛國主義思想,反映了時代精神。
這首詞精彩地描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青少年時代,無憂無慮,不知愁苦是什么滋味。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態(tài)的轉變,真正體會到人生的苦澀艱辛后,那許多的愁連說都說不出口,只好獨自承受了。作者簡介單擊此處可添加副標題單擊此處添加正文。詩歌賞析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南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ǎng)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huán)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單擊此處可添加副標題單擊此處添加正文。詩歌賞析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ǎng)說愁。
回憶少年時代自己不知愁苦。連用兩個“愛上層樓”,前一個“愛上層樓”同首句構成因果復句。后一個“愛上層樓”,與后一句結成因果關系,這一個疊句,把前后鏈接起來,表達了一個中心意思:因不識愁而強說愁。單擊此處可添加副標題單擊此處添加正文。詩歌賞析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huán)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寫自己現在已知愁。“盡”字極有概括力,包含了詞人復雜的感受。詞人過去無愁硬要說愁,如今卻愁到極點而無話可說。“卻道天涼好個秋”,表現了他嘗盡辛酸后無可奈何的復雜況味,在自嘲自諷中,寫盡人生的無奈。單擊此處可添加副標題單擊此處添加正文。寫作背景
這一首詞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時所作,創(chuàng)作時間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游覽,博山風景優(yōu)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
辛棄疾懷著捐軀報國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政權同心協力,共建大業(yè)。誰知,南宋政權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閑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fā)泄”,從詞中可以發(fā)現,作者這種愁悶痛楚不僅因為自己,更多的是因為國家政權的衰敗。這種感時傷國的愁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fā)出來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確定位置(一)》北師大版
- 《百分數-百分數的認識》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廣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1套
- 2025年貴州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審定版
- Unit1 Making friends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年全息投影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飼用天然有效成分制劑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
- 第二章 有理數及其運算單元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魯教版(五四制)數學六年級上冊
- 文獻研讀課件
- 監(jiān)理大綱工程監(jiān)理方案技術標投標方案
- 住宅小區(qū)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范本
- QBT 2460-1999 聚碳酸酯(PC)飲用水罐
- GA/T 1466.3-2023智能手機型移動警務終端第3部分:檢測方法
- 【女性勞動力就業(yè)歧視問題探究11000字(論文)】
- 2024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課件
- 綠色供應鏈管理培訓
- 針刺傷的預防和處理
- 《旅游概論》課件-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趨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