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的作者和書籍簡介_第1頁
《抱樸子》的作者和書籍簡介_第2頁
《抱樸子》的作者和書籍簡介_第3頁
《抱樸子》的作者和書籍簡介_第4頁
《抱樸子》的作者和書籍簡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抱樸子》的作者和書籍簡介

《抱樸子》是晉代葛洪編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樸子內(nèi)外篇共有8卷,內(nèi)篇20篇論述神仙吐納符篆勉治之術;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名理。下面跟著xx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東晉葛洪所撰,分為內(nèi)、外篇。今存“內(nèi)篇”20篇,論述神仙、煉丹、符箓等事,“外篇”50篇,論述“時政得失,人事臧否”。“外篇”中《鈞世》、《尚博》、《辭義》、《文行》等篇中還涉及有關于文學理論批評的內(nèi)容。全書總結了戰(zhàn)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并繼承了魏伯陽的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侗阕印吩诘澜探?jīng)典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研究我國晉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寶貴材料。

葛洪的文學思想深受王充和陸機的影響,并有所發(fā)展。他要求文章發(fā)揮社會作用,移風易俗,諷諫過失。認為“立言者貴于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譽為高”(《應嘲》)。他反對貴古賤今,認為今勝于古,指出“且夫《尚書》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優(yōu)文詔策軍書奏議之清富贍麗也?!睹姟氛?,華彩之辭也,然不及《上林》、《羽獵》、《二京》、《三都》之汪博富也”(《鈞世》)。他認為文學風氣當隨時推移,指出“古者事事醇素,今則莫不雕飾,時移世改,理自然也”(《鈞世》)。葛洪提倡文學創(chuàng)作要雕文飾辭,并主張德行與文章并重。他說:“文章之與德行,猶十尺之與一丈,謂之余事,未之前聞”。他還進而提出“本不必皆珍,末不必悉薄”(《尚博》)的論點,從而突破了儒家德本文末的思想藩籬。

《抱樸子內(nèi)篇》有宋本,今存遼寧省圖書館?!兜啦亍繁疽酁楣疟尽C骺瘑涡斜疽贼敺緸樯?。清代刊本以孫星衍《平津館叢書》本為佳。嚴可均輯有《抱樸子內(nèi)篇佚文》10卷。梁陶弘景曾撰《抱樸子注》二十卷,已佚。今人王明著《抱樸子內(nèi)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版),通行于世。此書通行的版本還有《四部叢刊》影明本、《漢魏叢書》本、《諸子集成》本。嚴可均亦輯《抱樸子外篇佚文》10卷。

《抱樸子內(nèi)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yǎng)生延年,禳災卻病,屬于道家。其內(nèi)容可以具體概括為:論述宇宙本體、論證神仙的確實存在、論述金丹和仙藥的制作方法及應用、討論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論述道經(jīng)的各種書目,說明世人修煉的廣泛性。

《抱樸子外篇》則主要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屬于儒家的'范疇,也顯示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發(fā)展軌跡。其內(nèi)容可具體概括為:論人間得失,譏刺世俗,講治民之法;評世事臧否,主張藏器待時,克己思君;論諫君主任賢能,愛民節(jié)欲,獨掌權柄;論超俗出世,修身著書等??傊侗阕印穼⑿W與道教神學,方術與金丹、丹鼎與符、儒學與仙學統(tǒng)統(tǒng)納為一體之中,從而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須積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為懷。《抱樸子》中強調(diào)人不能單純地從修煉方術入手,人生的抱負也不能僅僅是遁隱山林,要想真正修煉成仙還要建功立業(y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解脫和煉得肉體飛升,既做到立時濟世,又得超凡入圣。如他說:“上士得道于三軍,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彼J為修煉既可以保德致長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過修煉還可以獲得長生,身體不傷,是最大的孝道。

葛洪著述篇目和卷數(shù)如下:《抱樸子內(nèi)篇》20卷,《抱樸子外篇》50卷,《神仙傳》、《隱逸傳》、《良吏傳》、《集異傳》各10卷,《移檄章表》30卷,《碑誄詩賦》100卷,《金匱藥方》100卷,《抄經(jīng)史百家言》310卷,《肘后備急方》4卷;此外尚有《抱樸子養(yǎng)生論》、《大丹問答》、《葛洪枕中記》、《稚川真人較正術》、《抱樸子神仙金溝經(jīng)》、《葛稚川金本萬靈論》以及托名劉歌撰的《西京雜記》等。以上著作大部分已亡佚。《正統(tǒng)道藏》和《萬歷續(xù)道藏》共收標名葛洪的著作13種,部分為后人誤題或偽托,但大多確為葛洪所撰。

作品評價

高似孫:“予自少惑于方外之說,凡丹經(jīng)卦義,秘籍幽篇,以至吐納之旨,歺煉之悴,沈潛啟策,幾數(shù)百家。靡不竭其精而賾其隱,破其鋋而造乎中,猶未以為得也。于是棄去,日攻《易》,日讀《系辭》,所謂天地之幾,陰陽之妙,相與橐籥之,甄治之,而吾之道,盡在是矣。……及觀稚川、弘景諸人所錄及內(nèi)、外篇,則往往皆糟粕而筌蹄矣?!?/p>

宋濂:“著《內(nèi)篇》二十卷,言神仙、黃白、變化之事;《外篇》十卷,駁難通釋。洪深溺方技家言,謂神仙決可學,學之無難;合丹砂、黃金為藥而服之,即令人壽與天地相畢,乘云駕龍,上下太清。其他雜引黃帝御女及三皇內(nèi)文劾召鬼神之事,皆誕褻不可訓?!椴┞勆钋ⅲ蠼^倫,為文雖不近古,紆徐蔚茂,旁引而曲證,必達己意乃止,要之,洪亦奇士,使舍是而學《六藝》,夫孰御之哉?惜也”。

傅山:“道家者流,而不善讀莊生之書,吾不慊(喜歡、滿意)也?!盵10]

方維甸:“稚川之學,匪特與道家異(指老莊),并與后世神仙家無兒微之合(指內(nèi)丹等術)?!?/p>

孫星衍:“尋其旨趣,與道家(指老莊)判然不同?!?/p>

四庫全書:“其書內(nèi)篇論神仙吐納、符箓克治之術,純?yōu)榈兰抑裕ㄖ干裣桑煌馄獎t論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名理?!?/p>

吳德旋:“聞之桐城姚刑部云:'《抱樸子外篇》依于儒家,言多足取;其《內(nèi)篇》,絕鄙誕可笑.以洪之為人核之,言不宜有是.殆后世黃書,合刺其遺為《西京雜記》,江左人謂是吳均依托為之.觀此,足知洪書之多偽托矣.夫士憤志求先圣道,思著書以傳于后,然泯無聞焉甚眾,而誕者之為反得不廢,何耶?”

鈕樹玉:“余讀《抱樸子》,而知風氣足以囿人也。抱樸子之學博矣,其言辨,而識見超悟未能絕人?!秲?nèi)篇》淪神仙,似不及《真浩》;《外篇》談時事。未必過《淮南》也。至于文詞雕琢,華多實少,則六朝之所尚矣。風氣之足以囿人也!”

范文瀾:“《抱樸子外篇》,完全是儒家的面貌,不見怪誕的語句。特別是《詰鮑篇》,用荀子和韓非子的觀點駁斥道家學派鮑敬言。他在《漢過篇》說‘反經(jīng)(儒經(jīng))詭(違)圣(周孔),順非而博者,謂之老莊之客。……左道邪術,假托鬼怪者,謂之通靈神人;卜占小數(shù),誑飾禍福者,謂之知來(知未來)之妙’。這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