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第第頁共5頁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智匯二路道路及配套工程第5頁共5頁1.工程概況項目建設背景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位于龍盛片區(qū)龍興組團,緊臨三環(huán)高速,御臨河以東、明月山以西,東至明月大道,西至御復路,南至寨子路東延伸段,北至六橫線,規(guī)劃范圍6.8平方公里。片區(qū)內六條次干路組成了本片區(qū)“三縱三橫”的骨架路網(wǎng),“三縱三橫”分別是站北路、站南路、五橫線、西湖路、人高路、東湖路。協(xié)同創(chuàng)新區(qū)一期路網(wǎng)二標段共計六條道路,分別為西湖路二期、1號路、3號路、環(huán)湖路二期、智匯一路(包含A線和B線)和智匯二路(包含A線和B線),其中西湖路二期與1號路為二標段的兩條次干路,其余4條全部為支路。2.工程規(guī)模本次設計片區(qū)智匯二路分為智匯二路-A線和智匯二路-B線及智匯二路C線。智匯二路-A線為片區(qū)內一條豎向支路,道路南起與五橫線交叉口,由南向北依次智匯一路、智匯二路-B線、規(guī)劃道路,在K2+612.064位置止于與站南路交叉口。本次設計范圍:K1+398.338~K2+612.064,道路全長約1213.726m,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30km/h。智匯二路-B線為片區(qū)內一條橫向支路,西起于與智匯二路-A線交叉口,由西向東終止于與智匯一路交叉口。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為30km/h。本次設計范圍為K0+000~K0+139.001,本次道路設計全長139.001m,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30km/h。智匯二路-C線為片區(qū)內一條橫向支路,西起于與御復路四期交叉口,由西向東終止于與智匯二路-A線交叉口。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為30km/h。本次設計范圍為K0+000~K0+089.739,本次道路設計全長89.739m,道路等級為城市支路,標準路幅寬度為16m,雙向兩車道,設計時速30km/h。本次施工設計內容包括:道路、交通、排水、電力、照明、及結構工程。本次施工設計共七分冊:第一分冊《道路工程》,第二分冊《交通工程》,第三分冊《排水工程》,第四分冊《電力工程》,第五分冊《海綿城市專篇》,第六分冊《照明工程》,第七分冊《結構工程》,本冊為第二分冊《交通工程》。3.設計采用的技術標準、規(guī)范《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220-2011)《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guī)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guī)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647-2011)《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GB/T23827-200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GB/T16311-2009)《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圖像取證技術規(guī)范》(GA/T832-2014)

《路面標線涂料》(JT/T280-2004)《交通技術監(jiān)控成像補光裝置通用技術條件》(GA/T1202-2014)《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CJJ221-2015)《通信管道與通道工程設計規(guī)范》(GB50373-2006)《城市道路分車型限速、分車道行駛管理交通設施設置》(渝公交巡[2016]33號)《重慶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管理辦法》(渝公發(fā)[2016]61號)《車道行駛方向標志版面信息調整指導意見》(渝公交巡[2016]227號)《主城區(qū)城市道路隔離設施品質提升方案》(重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201803)《主城區(qū)城市道路指路標志設置指導意見》(重慶市公安局201805)4.交通標志4.1標志設置交通標志應結合道路及交通情況設置,通過交通標志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和指導,使道路使用者順利快捷地抵達目的地,促進交通暢通和行車安全;標志設置在施工過程中須注意以下幾點:在滿足規(guī)定的前置距離的情況下,不允許損壞道路結構和妨礙交通安全;不應緊靠在建筑物的門前、窗前、及車輛出入口前;與建筑物保持1m以上的側向距離。一般情況下應設置在道路行進方向右側或車行道上方,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設置在左側,或左右兩側同時設置。應滿足視認要求,避免上跨橋、照明設施、門架、監(jiān)控設施、電桿、行道樹、綠籬及路上構造物等對標志板面的遮擋。同時不應遮擋其他交通設施。標志的版面應面向來車方向,并應盡量減少對駕駛員的眩光。設置路側式標志時,可與道路中心線的垂直線成一定的角度,指路標志和警告標志為0度~10度,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為0度~45度,道路上方的標志應與道路中心線垂直并與道路垂直線成0度~10度的俯角。標志立柱應保持垂直,其傾斜度不應大于立柱高度的0.5%,且不允許向車行道一側傾斜。標志板在一根標桿上并設時,應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順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排列,同類標志的設置順序,應按提示信息的危險程度先重后輕排列。停車讓行標志、減速讓行標志宜單獨設置,如條件受限無法單獨設置時,一個支撐結構物上最多不應超過兩種標志。標志安裝在單柱或雙柱式標桿立柱上時,安裝高度應大于250cm,但安裝在隔離帶、綠化帶等非行人通行的地點時,安裝高度不低于120cm。標志板外緣距路面?zhèn)仁€不小于25cm。標志板安裝在懸臂上,考慮到通行凈空和路面維修增高的因素,安裝高度控制在550cm。對于附著式標志同樣應大于250cm和側向凈空不小于25cm的要求。指路標志支持桿件采用圓形無縫鋼管制作,表面進行熱浸鋅防銹處理(不噴漆),支撐結構表面顏色為熱浸鋅本色,鋼管頂端設置柱帽。4.2版面設計標志根據(jù)其版面內容的不同,分為警告、禁令、指示、指路等幾種。交通標志版面設計主要以《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與《城市道路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為依據(jù),同時根據(jù)重慶地方意見《主城區(qū)城市道路指路標志設置指導意見》進行設計:城市道路指路標志版面樣式采用指示圖形加道路名形式,版面內容由地理方向信息、地名信息、地名英文信息、指示圖形等組成。交通標志的形狀、圖案、尺寸、設置、構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須按《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規(guī)定執(zhí)行。外形尺寸允許偏差為5mm。交通標志的文字書寫規(guī)范、正確、工整。根據(jù)需要,可并用漢字和其它文字。當標志上采用中英兩種文字時,地名用漢語拼音,專用名詞用英文,指路標志的主信息必須附加英文信息(輔信息不加英文),英文字體高度采用國家標準的最大英文字體高度(漢字高度的1/2);英文信息中的地名拼音和專用詞采用首字母大寫、其它小寫的方式。交通標志的圖案、顏色嚴格按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標志標線》、《城市道路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GB51038-2015)及地方意見《主城區(qū)城市道路指路標志設置指導意見》相關要求制作。本項目指路、指示標志使用藍底白字、白圖案。警告標志黃底黑邊黑圖案,禁令標志白底紅圈紅杠黑圖形。立柱式指路標志:單立柱支撐的采用1500mm×2500mm(寬×高)版面,版面高度根據(jù)信息數(shù)量可適當增減;同版面指示1個方向的,最多可設置3個地名信息(不區(qū)分主要地名信息和輔助地名信息);同版面指示2個或3個方向的,每個方向只能最多同時設置1個主要信息和1個輔助地名信息。統(tǒng)一單立柱指路標志漢字字高為25—30cm,雙立柱指路標志漢字字高為30—35cm,懸臂式指路標志漢字字高為35—40cm。在指路標志版面統(tǒng)一的情況下,如遇地名漢字數(shù)量較多時,應保持漢字字體不變,調整縮減漢字寬度,保證版面排版整齊。指路標志增加設置地理方向信息,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按照90°的夾角劃分為四個方向指示區(qū)域,根據(jù)當前道路所處的方向只是區(qū)域選擇相應的方向指示,其中方向標的角度與所在道路實際走向一致(方向文字豎直排列、方向箭頭在90度范圍內根據(jù)道路實際走向偏轉)。人行橫道標志牌尺寸采用正方形800mm×800mm(高×寬);禁令標志牌采用版面1000mm×1200mm(寬×高);讓行標志牌采用版面900mm×900mm×900mm;監(jiān)控提示標志牌采用版面600mm×900mm(高×寬)。4.3標志結構4.3.1標志板結構及材料標志板由標志面、標志底板及滑槽等組成,標志面采用鋁合金板,符合GB/T23827-2009《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要求。指路標志厚度3.0mm;警告、禁令、指示標志板厚度2.0mm。本項目標志圖案、文字(包括箭頭、漢、英文字、數(shù)字等)均采用IV類超強級反光膜。同一塊標志板上,標志底板和標志面所采用的各種材料應具有相容性,防止電化作用,不同的熱膨脹系數(shù)或其他化學反應等造成標志板的銹蝕或損壞。4.3.2標志立柱標志立柱采用鋼管制作,符合GB/T23827-2009《道路交通標志板及支撐件》要求。所有鋼構件必須采用熱浸鋅作防腐處理。立柱、底板、橫梁、法蘭盤等大構件鍍鋅量為600g/m2,抱箍等小構件鍍鋅量為350g/m2,并符合GBT18226-200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鋼構件防腐技術條件》要求。對應不同板面大小的交通標志牌采用不同的支撐結構:本項目單柱式標志選用直徑88鋼管;指路標志選用單立柱88鋼管。5.交通標線根據(jù)國標《道路交通標志標線》(GB5768-2009)的相關規(guī)定,本工程交通標線主要由車道分界線、車行道邊緣線、導向車道線、人行橫道線、導向箭頭標記等其他路面標記。標線使用成型標帶或熱熔型涂料標線(表面撒反光玻珠),標線干膜厚度為1.8mm。熱熔型涂料必須符合GB/T16311-2009《道路交通標線質量要求和檢測方法》要求;車行道邊緣線(白色)20cm,中央黃線(黃色)15cm;可跨越對向車道分界線為單黃虛線,線段及間隔長分別為4m和6m,線寬為15cm。人行橫道線長6m,間隔60cm,線寬40cm;導向箭頭設在臨近車道變化處,圖案為白色,箭頭長度為3.0m;標線的施工必須注意:施工前應設置相應的施工安全設施,徹底清掃標線施工范圍內的路面,并按設計或原有的線型要求放樣;各種標線或底漆漆劃后,應放置錐型路標等護線物體,加強護線措施,不應有車輪帶出涂料、壓漆現(xiàn)象;檢查涂敷后標線的色澤、厚度、寬度、玻璃珠撒布的質量和數(shù)量以及線型等,對不符合要求的標線進行修整,并將殘留物清除干凈。6.交通監(jiān)控設施設計閉路電視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可實時采集各重要交通路段、交通路口的車輛通行及違停情況及人員流動情況的圖像,并通過通訊網(wǎng)絡傳送至指揮中心,以在指揮中心的電視墻、監(jiān)視器及與網(wǎng)絡相連的計算機上進行查看,操作員可對各種圖像進行切換、抓拍,對前端攝像機進行控制,對發(fā)現(xiàn)的違規(guī)現(xiàn)象進行抓拍。為交通違章、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和治安事件等做出準確判斷提供依據(jù),便于指揮人員及時調整交通控制方案,疏導交通,并快速處理交通違章及交通事故。為達到最佳抓拍效果,立桿距路口的距離為70~80m,之后若路段較長,則每隔140~160m設置一組違停監(jiān)控。確定立桿位置后,將抓拍機放在要拍攝的車道中央,升高至6.5~7.0m。在視頻顯示器上查看圖像。上下左右轉動抓拍機,以使抓拍圖像包含所有要拍攝的車道。主要設備技術指標6.1高清監(jiān)控攝像機采用一體化設計,內置GPU分析芯片;圖像傳感器:≥1/1.8英寸;

圖像輸出:2592×1520@30fps最低照度:0.0002lx(彩色);照度范圍:≥148dB;視頻編碼格式:H.265、H.264;碼流加密:支持碼流加密,加密后,僅可通過HTTPS協(xié)議登錄;補光距離:200米,紅外補光;焦距:不低于37倍光學變焦,最大焦距:不低于

200mm;預置點個數(shù):不低于256個;違停檢測距離:不低于240米;車輛智能識別:除支持車牌(含新能源)、車牌顏色識別、車輛子品牌、車輛顏色、車型、子品牌等功能;車牌識別率:≥95%(白天),≥90%(夜晚);視頻接入?yún)f(xié)議:GB/T

28181;工作電源:AC24V±47%,62Wmax,10KV防浪涌;工作溫度-45℃-70℃;防水等級:IP67;400萬像素違停抓拍一體機應滿足《違法停車自動記錄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GA/T

1426-2017))技術標準的要求。6.1硬盤錄像機支持720P高清錄像、最大支持8T硬盤,能存儲錄像30天監(jiān)控專用硬盤,SATA接口4路或以上視頻輸入具有網(wǎng)絡訪問、管理功能6.1光端機1V+1D+1E光接口形式:ST或者FC工作波長:1310nm(或者1550nm)光纖模式:單模6.2智能控制機箱(1)系統(tǒng)功能具備中心聯(lián)網(wǎng)控制、信息交互、數(shù)據(jù)交換、設備監(jiān)測、集中供電及監(jiān)測、智能門禁等功能;實現(xiàn)智能化管理含電源控制和設備供電,用于集中設備網(wǎng)絡和電源管理;放置存儲設備、光電轉換和網(wǎng)絡交換設備;實現(xiàn)中心平臺聯(lián)網(wǎng)集中管控;強電弱電分別布線,規(guī)范有序,便于維護:所有外部進線(包括光纖)在接線層接線;防雷及漏電保護設計,保護人員和內部設備安全;2路交流220V/5A可控電源,電流電壓實時監(jiān)測和控制;2可控直流負載12V供電,內置大電流開關電源,遠程開關門控制;具備溫濕度檢測、水位檢測報警、無線照度遙測(太陽能供電,無需單獨供電)接口;內部組成主要包含:集中電控單元、集中光控單元、環(huán)境檢測單元。(2)電氣參數(shù)工作電壓:220V±15%;電氣防護:過流、短路、斷路、過壓防護;一體化結構設計,19〃標準機柜;尺寸:1400*600*400,2mm鋼板厚度,雙開門;2mm鍍鋅冷板,外表噴塑;防護等級IP65。6.3防雷接地攝像機立桿、掛箱內、控制主機機箱內都需要布設接地線與基礎下方接地體連接。本項目采用BVR1.0*6黃綠雙色線,要求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其中攝像機立桿內的接地線需要布設到設備安裝處,用于設備接地。6.4其他設備線纜及輔材:視頻線、避雷器、電源線、網(wǎng)線、RS485控制線、空氣開關、光纖、光纖跳線、光纖終端盒、接地等7.交通設施設置注意事項設置在道路上的交通標志需經(jīng)持有CMA標志的國家計量單位認證單位檢測。指路標志牌文字大小、排版及路名要通過交管部門及甲方審查后才方可實施。指路牌具體路名應以重慶市地名辦命名的正式文件為準。直立桿在位置允許的條件下可以放在路燈桿上,抱箍及抱箍底襯根據(jù)路燈桿的粗細作調整。標志板不能被樹葉和其他物件遮擋。交通標志混凝土基礎頂面應低于人行道路面150mm,交通設施施工完畢后恢復人行道磚或與道路同步實施。地下電纜線應避免與通訊、檢測器等電纜使用同一管道。各標志桿位置根據(jù)施工具體情況可作適當調整,建議調整范圍控制在5m之內,若需要作超出該閾值范圍之外,須經(jīng)得交管、甲方和設計三個部門的同意。各交叉口標志牌可根據(jù)施工具體情況,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和信號燈及路燈桿件相結合,抱箍及抱箍底襯根據(jù)各相應桿件的粗細作調整。標志牌上道路路名以實際為準,若尚未開通道路,則在指路牌上遮蓋該路名。施工中出現(xiàn)剛性基礎過大或基礎設置處于土質不良時,必須提前通知設計單位,可采用選擇樁基礎。伴隨所在道路周邊路網(wǎng)的完善以及道路交通流量的變化,道路交通管制措施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變,由此引起的后續(xù)交通標志標線的增刪等變化主要由道路交通管理部門進行決定。通常情況下,交通標志在一般維護下其正常使用年限為10年,交通標線的正常使用年限為13個月。對現(xiàn)狀道路標志以及信號燈設施充分利用,可以根據(jù)渠化改造需要進行挪動。本次設計中未盡事宜,請參照GB5768-2009的相關規(guī)定。8.交通工程數(shù)量本次設計內容包括交通標志、標線與信號控制,其中工程范圍線以外相交路口的交通標志標線未計入本次工程數(shù)量統(tǒng)計,設備功能要求及工程數(shù)量如下。智匯二路標志標線工程量統(tǒng)計表Φ88×4.5×4500單柱式標志桿根14Φ88×4.5×3500單柱式標志桿根121500×2000指路標志牌塊11800×800人行橫道標志塊91000×1200禁停標志塊11700×700×700警告標志塊6900×900×9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