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16篇_第1頁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16篇_第2頁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16篇_第3頁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16篇_第4頁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1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16篇《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精選16篇

時代的新人需要認識到家風的重要性,并將其傳承下去,以塑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希望大家喜歡!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簿褪钦f:“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規(guī)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愛幼、孝順、善良”就伴我隨行。

家風之愛幼,從我上幼兒園到現(xiàn)在,每天早晨父母都會親自送我上學。媽媽必會親親我的額頭說:“寶貝,乖,在學校要好好表現(xiàn),媽媽等你回來哦。”為了激勵我的學習,爸爸在家里顯眼的地方親手制作了成績爛,并設有“鼓勵獎”“進步獎”“成就獎”。滿滿的墻上都是成長的印記。剛上一年級爸爸媽媽為了鞏固我的漢字,每天晚飯過后,爸媽就會陪我做猜字游戲。比如,媽媽寫、爸爸表演、我來猜。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背誦古詩,說實話以前這都是我的弱項,自從爸爸想出了好方法以后,我就慢慢喜歡上了背誦古詩,這種奇妙的方法就是畫畫,爸爸邊畫邊教我背誦,就這樣我現(xiàn)在特別喜歡背誦古詩。

家風之孝順,由于工作原因,爸爸媽媽都在外打工,我就和爸媽一起在一位親戚家生活,只能讓奶奶自己在老家。爸媽就經(jīng)常給遠方的奶奶打電話問寒問暖,定時給奶奶郵生活物資,只要我們一有時間就回老家陪奶奶。漸漸的我長大了,我有時就會接替媽媽,打電話給奶奶,給她講講家里的事,講講學校里的事,告訴她爸媽現(xiàn)在很努力工作,我學習也很棒,請奶奶放心,并叮囑奶奶一定保重身體。平時我就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奶奶,等回老家時拿給奶奶吃。爸媽時常教育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孝順父母。

家風之善良,爸媽從小就告訴我小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愛護和關心,并教育我要善待小動物和它們做朋友。每次去動物園我和爸爸媽媽都會提前準備好多東西呢。我們要給駱駝和長頸鹿帶上玉米粒。還得提前把胡蘿卜切成片,并用樹枝串上。讓我親自喂給它們吃。爸爸媽媽還教我多和它們說說話,每次我還會趁機摸摸它們的小腦袋。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其實動物們也很溫和,只要我們善待它們,它們也會對我們好的。

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爸媽。希望我們家永遠保持這種好的家風,一直伴我快樂的成長。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2】

傳承好家風、好傳統(tǒng)非常有必要,問題是究竟如何傳承、具體傳承什么,卻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和答案。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谷文昌式的黨的好干部十分清廉、節(jié)儉,盡管大小也是主政一縣的父母官,但對物質(zhì)生活都沒什么奢求,甚至這種對自己、對家人的簡樸達到了一種苛刻的程度。若用今天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的眼光看,肯定是不可思議、不近人情。

必須承認,谷家家風的形成,既有個人因素,也有時代烙印。對于今天的人來說,當然不可能再回到“褲子打補丁,下鄉(xiāng)睡地鋪”的時代,傳承好家風、好傳統(tǒng),并非要過苦日子,脫離時代的真空教育,而恰恰是緊扣時代脈搏、注入時代內(nèi)涵的家教,切合現(xiàn)代社會資源節(jié)約、環(huán)境保護的現(xiàn)實需要。比如,今天國人的生活水平已普遍提高,衣食住行方面極大豐富,傳承好家風,就是要明確告訴孩子不浪費、不攀比、不炫富,作為學生最重要的是長身體和學知識;再比方,今天的生態(tài)破壞、環(huán)境污染形勢日益嚴峻,傳承好家風,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從小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價值理念和生活習慣。

與時俱進,有變有恒。變的是時代內(nèi)涵,不變的是傳承方式。有行動,才有帶動。傳承好家風,身體力行是最有效方式。正如谷文昌的三女兒谷哲芬說:“父親很少說教,也沒留下什么家書、家訓,他的教育是身體力行展現(xiàn)的?!眰鞒泻眉绎L不是靠說,而是要靠行,古今中外皆如此。父母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導師,也是最好最重要的導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言行舉止間所傳導出來的潛意識價值取向,對孩子的影響往往是銘刻心骨乃至銘記終身。在回憶他母親的文章中就說,自己生活節(jié)儉習慣的養(yǎng)成要歸功于小時候母親對自己的影響,母親一生勤儉持家,是中國舊社會勞動婦女的一個典型。人常言,“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女”,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講的正是家風傳承問題,父母的行為取向?qū)ψ优砷L的影響可謂深而又遠。

無論是站在從嚴治黨管黨的角度看,還是從尋求社會善治的層面審視,我們都需要把好家風、好傳統(tǒng)繼承好、發(fā)揚好。而傳承好家風、好傳統(tǒng),唯有與時俱進,不斷注入時代新內(nèi)涵,有所變有所不變,好家風、好傳統(tǒng)才能愈久彌堅,真正行久致遠。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3】

家風,是每一個人的家里必有的習慣,人人都會在家風的影響下慢慢的成長。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然而,家風就成為我既想學習,又不想失去的“伙伴”了,接下來,我就來跟你說說我家的家風吧!

每當過年的時候,我們家都要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香喝辣。晚上還要看春晚,還必須要熬到凌晨十二點,為的是吃餃子,還要往餃子里包硬幣,小孩吃到,就會得到大人的獎勵;大人吃到,我們就祝他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心想事成,好運連連。

除了過節(jié)的習貫以外,還有很多。比如:吃飯時必須閉嘴吃,有客人到家里來要問好,坐著時后背要挺直,不過有一個習慣是我學了好久才會的。

記得是我第一次學習拿筷子的時候,總是把我的食指翹起來。因此,每當我的食指翹了起來的時候,媽媽總會打我的食指,給我嚴厲的批評,可是我還是改不掉我的壞習慣。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吃著我的飯,不知不覺的就發(fā)現(xiàn)我的食指竟然沒有翹起來,就連媽媽和姥姥也感到到很意外,當再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的食指依然沒有翹起來,連著幾頓飯以后,我覺得我終于成功的改掉了我的這個壞習慣。

我是一個膽小的人,每當家里來了客人的時候,都不敢說話。但是,家風,讓我變得不再膽小了,而是一個既受人愛戴又勇敢的人。

有一次,爸爸的一個朋友來到家里來做客。媽媽曾經(jīng)問我想不想當一個受人喜歡的小孩子。如果想,就要有禮貌。我當然要當一個受人喜歡的小孩子了,男子漢大丈夫有什么不敢的!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一見客人我就連忙問好,給客人沏茶,客人十分的喜歡我。吃飯時,客人總是往我的碗里面夾肉,我總是不停地說謝謝。

坐立的姿態(tài)很重要。小時候,媽媽總是告訴我坐著的時候,后背一定要挺直,不然的話,長大以后后背就是彎的了。雖然媽媽不少次讓我后背挺直后背,但是我總是改不掉,直到有一次,我和媽媽參加她同事的生日宴會,我看著其他小朋友都在好好坐著,而我卻彎著背,我想:別的小孩都能走得那么直,我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挺直了后背,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的吃起飯來。

家風,將伴我成長,我愿與它永遠的成為“好伙伴”!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4】

說起這家風家訓,聽老一輩們講,勤儉節(jié)約可是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雖在21世紀的今天,物質(zhì)條件相較于老一輩們那時的生活的條件好太多,但我們?nèi)胰巳匀恢斪瘛皞骷覍殹钡慕陶d,從不鋪張浪費。

勤儉節(jié)約的家風,源于我的祖輩,尤其是我已過世的爺爺。聽媽媽說,爺爺?shù)囊簧部馈F甙藲q時便給地主家放牛,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法,使他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從此,爺爺就把這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播種、耕種、收獲,樣樣精掐細算,舍不得浪費一滴糧食。直到過世時,還依舊恪守著節(jié)約的美德。爺爺曾教育我:“雖然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艱苦的生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睜敔旊m然不在了,但是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心中。

爸爸媽媽這一代便傳承了爺爺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德。節(jié)約不僅只體現(xiàn)在糧食上,更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完電腦或看完喜歡看的電視劇后不關閉電源,是一種“罪過”;不隨手關閉水龍頭,放任水龍頭中的水流,似乎就是犯了“彌天大錯”;還能穿的衣服扔掉就是“罪惡滔天”。像面包這樣的.零食就好像是“奢侈品”一般,從來不會出現(xiàn)在我的家里。我曾無數(shù)次抱怨爸爸媽媽的摳門,爸爸媽媽總是笑而不語。長大后才明白爸爸媽媽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勤儉家風之美。在爸爸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勤儉節(jié)約仿佛是一股無形的力量一般,早已深入我心。每當我浪費之心開始作祟時,我總能記得爸爸媽媽的教誨與爺爺那句語重心長的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作為勤儉節(jié)約家風的傳承人,更應把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發(fā)揚光大。我因此大聲倡議:讓節(jié)儉成為習慣,讓節(jié)儉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肩負發(fā)揚這一美德的使命,讓節(jié)儉深入人心,讓我們一起當這優(yōu)良家風的傳承人!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5】

“家風”這個詞,首先讓我想到了爸爸。

小時候爸爸是個軍人,能吃苦、打硬仗的作風刻到了骨子里,對我這個女兒也不例外。我三歲半學舞蹈,不管刮風下雨,他從不懈怠,騎著電動車按時接送。下腰、前橋、后橋、壓腿,只要有時間就陪著我練習,嚴厲的表情讓我絲毫不敢松懈,流著淚也得堅持。

媽媽是大學老師,做事嚴謹認真、精益求精。四歲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媽媽就坐在老師身邊認真的記筆記,回家陪我一遍遍的練習,一堅持就是六年。當我任性哭鬧的時候,媽媽慈愛的擁抱任我發(fā)泄釋放;當我貪玩懶惰的時候,媽媽嚴厲的目光讓我無地自容;當我考過十級開始放松的時候,媽媽沒有逼迫、沒有苦口婆心的說教,而是任我放縱之后主動重回鍵盤之舞,媽媽知道音樂是我的最愛。

大家是不是以為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壓迫”中,對我深表同情呢?其實我有一個開明民主的家庭。爸爸媽媽從來不強迫我參加任何學習班,反而是各種興趣愛好,只要我喜歡,并且自己安排好學習時間,他們都無條件的滿足。舞蹈和鋼琴是我自己的`選擇,只不過小孩子嗎,遇到困難容易退縮。是爸爸媽媽的堅持和不辭辛苦成就了今天的我。小學的幾年里,我堅持打乒乓球,學習舞蹈、鋼琴、聲樂、非洲鼓、尤克里里,現(xiàn)在又瘋狂的迷戀上了韓語歌。

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堅持不懈,使我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我還參與家里大小事情的安排。什么時候去農(nóng)村的爺爺奶奶家,什么時候去看望遠在吉林的姥姥,去哪里旅行,買什么牌子的家電,我都有發(fā)言權,我的意見也經(jīng)常被采納。

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么關注國家社會熱點,要么做些趣味游戲、戶外運動。從來聽不到爸爸媽媽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一直認真做事,坦誠做人。也讓我懂得了做人要真誠善良,要做坦蕩君子。

我是在溫馨和諧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幸福的孩子,歡樂的笑聲,優(yōu)美的音樂聲,瑯瑯的讀書聲一直縈繞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隨著我成長。

好的家風是傳遞美德的火炬,我要讓這把火炬代代相傳下去,讓它經(jīng)久不息,讓它溫暖我的家庭、我的家族,也為我們的社會帶來光芒!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6】

21世紀,不僅電視上有很多關于“家風”的宣傳片,而且大街小巷也都有關于這一主題的宣傳欄和海報,對于這個社會,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宣傳中華精神,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漸漸的.,我們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也慢慢做到了……

中華傳統(tǒng)美德都源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在被大家重視起來了,在小學的時候,學校就開始教我們“國學”,學習《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等等,那時候我們漸漸接觸到其中的一些精神,道理,品質(zhì),漸漸的,我們愛上了“國學”,慢慢懂得這些道理。我們穿行在這些文字中,穿行在它的精神中,在生活里,少了浮躁之心,多了敬業(yè)之心;少了攀比之誘,多了愛崗之意;同學之間,禮貌用語多了,臟話惡語少了;友愛互助多了,驕橫奢侈少了;追逐打鬧少了,讀書學習的人多了……這都是大家養(yǎng)成的好習慣,好品質(zhì)。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告訴我們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尊敬兄長,更要尊敬長輩,就像在我們家一樣,家中有一個規(guī)定,如果有長輩到我們家來做客吃飯,我們晚輩是不可以比長輩先動筷子,爸爸說,這是基本的禮貌,也表示對長輩的尊重,所以不可以不遵守。有一次,我和爸爸回老家,在路上很餓,好不容易到家可以吃飯了,看見桌上的飯菜更是餓的不行,爺爺看見了說:“睿睿,餓了吧,自己先吃點菜吧?!蔽尹c了點頭,剛剛拿起筷子,就被爸爸叫住了:”等一下,沒看人還沒有來齊嗎?我們的規(guī)定你都忘記了?”“哦哦,我知道了”爺爺又說:“她餓了,你就讓她先吃就是咯!”“不行,規(guī)定就規(guī)定,必須遵守的”于是,我點點頭,接著,把手又收了回來,只能再忍一忍。

還有“親師友習禮儀”這又告訴我們我們作為家中子女,正當年少的時候,應該努力與師長、朋友接近,努力向他們學習各種禮節(jié)禮貌方面的知識。

我們能懂得這些道理,不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恩賜嗎?有了這些,家庭這一個小個體變得和諧,社會也變得和諧,那么國家也將會變得和諧。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7】

在課堂上,我總是會聽見關于一個好的家風與一個孩子成長的故事。這時,我的腦袋里就會充滿了疑問,什么是家風呢?我們家的家風又是什么呢?回到家中,我想媽媽提出了我的疑問。媽媽嚴肅的說:“我們家的家風有四條。第一,為人要善良。第二,要孝敬。第三,要誠實。第四,要學會感恩。之后媽媽就開始為我解讀這四條家規(guī)。

善良——善良就是及時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并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遇到不公平之類的事情,會主動去主持公道。幫助那些無辜的人。并時常去做一些幫助人們的工作。為社會帶來一點歡樂、溫暖、陽光。使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誠實——當你做錯了事情時,不要害怕,你需要誠實地說出自己的過錯,并承認自己的過錯,這樣的話你家就是個好孩子。而且,不僅僅是自己的做錯了事情要勇于承擔,當別人做錯了事情時,你也不能包庇他。這樣子你只能害他。會讓他變得更加不誠實。所以面對任何事情你都要誠實的回答。

孝敬——童年時、嬰兒時,媽媽和爸爸都,十分費勁的把我拉扯大。他們早出晚歸,就是為了我和弟弟的生活變得更好。他們把煩惱隱藏在心靈深處,不讓我們知道,問的就是讓我們在歡樂中成長。所以長大后,我們也要孝敬父母,讓他們也過上歡樂的生活。讓他們像現(xiàn)在的我們一樣沒有任何煩惱,每天臉上都掛著微笑。他們現(xiàn)在每天都這么勞累,我們長大后,也該讓他們歇一歇了。

感恩——當別人幫助你的時候,你也回去感恩與他。當他有困難時,你也會去幫助他,感恩他。就像我們感恩與父母一樣。當我們被困于困境當中時,別人拉了我們一把。如果別人被困于困境當中時,你會拉他一把,還是置之不理呢?如果是我,我就會去幫助他,因為他幫助了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顆感恩的心。

于是我每天都牢記、遵守著這四條家規(guī)。相信吧!我會在這優(yōu)良的家風熏陶下成長得非常好!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8】

家風,是每一個人的家里必有的習慣,人人都會在家風的影響下慢慢的成長。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然而,家風就成為我既想學習,又不想失去的“伙伴”了,接下來,我就來跟你說說我家的家風吧!

每當過年的時候,我們家都要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香喝辣。晚上還要看春晚,還必須要熬到凌晨十二點,為的是吃餃子,還要往餃子里包硬幣,小孩吃到,就會得到大人的獎勵;大人吃到,我們就祝他在新的一年里,財源滾滾,心想事成,好運連連。

除了過節(jié)的習貫以外,還有很多。比如:吃飯時必須閉嘴吃,有客人到家里來要問好,坐著時后背要挺直,不過有一個習慣是我學了好久才會的。

記得是我第一次學習拿筷子的時候,總是把我的食指翹起來。因此,每當我的食指翹了起來的時候,媽媽總會打我的食指,給我嚴厲的批評,可是我還是改不掉我的壞習慣。直到有一天中午,我吃著我的飯,不知不覺的就發(fā)現(xiàn)我的食指竟然沒有翹起來,就連媽媽和姥姥也感到到很意外,當再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的食指依然沒有翹起來,連著幾頓飯以后,我覺得我終于成功的改掉了我的這個壞習慣。

我是一個膽小的人,每當家里來了客人的時候,都不敢說話。但是,家風,讓我變得不再膽小了,而是一個既受人愛戴又勇敢的人。

有一次,爸爸的一個朋友來到家里來做客。媽媽曾經(jīng)問我想不想當一個受人喜歡的小孩子。如果想,就要有禮貌。我當然要當一個受人喜歡的小孩子了,男子漢大丈夫有什么不敢的!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一見客人我就連忙問好,給客人沏茶,客人十分的喜歡我。吃飯時,客人總是往我的碗里面夾肉,我總是不停地說謝謝。

坐立的姿態(tài)很重要。小時候,媽媽總是告訴我坐著的時候,后背一定要挺直,不然的話,長大以后后背就是彎的了。雖然媽媽不少次讓我后背挺直后背,但是我總是改不掉,直到有一次,我和媽媽參加她同事的生日宴會,我看著其他小朋友都在好好坐著,而我卻彎著背,我想:別的小孩都能走得那么直,我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挺直了后背,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高高興興的吃起飯來。

家風,將伴我成長,我愿與它永遠的成為“好伙伴”!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9】

21世紀,不僅電視上有很多關于“家風”的宣傳片,而且大街小巷也都有關于這一主題的宣傳欄和海報,對于這個社會,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宣傳中華精神,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漸漸的,我們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也慢慢做到了……

中華傳統(tǒng)美德都源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華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在被大家重視起來了,在小學的時候,學校就開始教我們“國學”,學習《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論語》等等,那時候我們漸漸接觸到其中的一些精神,道理,品質(zhì),漸漸的,我們愛上了“國學”,慢慢懂得這些道理。我們穿行在這些文字中,穿行在它的精神中,在生活里,少了浮躁之心,多了敬業(yè)之心;少了攀比之誘,多了愛崗之意;同學之間,禮貌用語多了,臟話惡語少了;友愛互助多了,驕橫奢侈少了;追逐打鬧少了,讀書學習的人多了……這都是大家養(yǎng)成的好習慣,好品質(zhì)。

“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告訴我們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尊敬兄長,更要尊敬長輩,就像在我們家一樣,家中有一個規(guī)定,如果有長輩到我們家來做客吃飯,我們晚輩是不可以比長輩先動筷子,爸爸說,這是基本的禮貌,也表示對長輩的尊重,所以不可以不遵守。有一次,我和爸爸回老家,在路上很餓,好不容易到家可以吃飯了,看見桌上的飯菜更是餓的不行,爺爺看見了說:“睿睿,餓了吧,自己先吃點菜吧?!蔽尹c了點頭,剛剛拿起筷子,就被爸爸叫住了:”等一下,沒看人還沒有來齊嗎?我們的規(guī)定你都忘記了?”“哦哦,我知道了”爺爺又說:“她餓了,你就讓她先吃就是咯!”“不行,規(guī)定就規(guī)定,必須遵守的”于是,我點點頭,接著,把手又收了回來,只能再忍一忍。

還有“親師友習禮儀”這又告訴我們我們作為家中子女,正當年少的時候,應該努力與師長、朋友接近,努力向他們學習各種禮節(jié)禮貌方面的知識。

我們能懂得這些道理,不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恩賜嗎?有了這些,家庭這一個小個體變得和諧,社會也變得和諧,那么國家也將會變得和諧。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0】

說起這家風家訓,聽老一輩們講,勤儉節(jié)約可是我們家代代相傳的“傳家寶”。雖在21世紀的今天,物質(zhì)條件相較于老一輩們那時的生活的條件好太多,但我們?nèi)胰巳匀恢斪瘛皞骷覍殹钡慕陶d,從不鋪張浪費。

勤儉節(jié)約的家風,源于我的祖輩,尤其是我已過世的爺爺。聽媽媽說,爺爺?shù)囊簧部馈F甙藲q時便給地主家放牛,新中國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法,使他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從此,爺爺就把這土地當作自己的命根子,播種、耕種、收獲,樣樣精掐細算,舍不得浪費一滴糧食。直到過世時,還依舊恪守著節(jié)約的美德。爺爺曾教育我:“雖然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艱苦的生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爺爺雖然不在了,但是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心中。

爸爸媽媽這一代便傳承了爺爺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德。節(jié)約不僅只體現(xiàn)在糧食上,更體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完電腦或看完喜歡看的電視劇后不關閉電源,是一種“罪過”;不隨手關閉水龍頭,放任水龍頭中的水流,似乎就是犯了“彌天大錯”;還能穿的衣服扔掉就是“罪惡滔天”。像面包這樣的零食就好像是“奢侈品”一般,從來不會出現(xiàn)在我的家里。我曾無數(shù)次抱怨爸爸媽媽的摳門,爸爸媽媽總是笑而不語。長大后才明白爸爸媽媽的做法,其實是一種勤儉家風之美。在爸爸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勤儉節(jié)約仿佛是一股無形的力量一般,早已深入我心。每當我浪費之心開始作祟時,我總能記得爸爸媽媽的教誨與爺爺那句語重心長的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作為勤儉節(jié)約家風的傳承人,更應把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發(fā)揚光大。我因此大聲倡議:讓節(jié)儉成為習慣,讓節(jié)儉成為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肩負發(fā)揚這一美德的使命,讓節(jié)儉深入人心,讓我們一起當這優(yōu)良家風的傳承人!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1】

“家風”這個詞,首先讓我想到了爸爸。

小時候爸爸是個軍人,能吃苦、打硬仗的作風刻到了骨子里,對我這個女兒也不例外。我三歲半學舞蹈,不管刮風下雨,他從不懈怠,騎著電動車按時接送。下腰、前橋、后橋、壓腿,只要有時間就陪著我練習,嚴厲的表情讓我絲毫不敢松懈,流著淚也得堅持。

媽媽是大學老師,做事嚴謹認真、精益求精。四歲開始學鋼琴的時候,媽媽就坐在老師身邊認真的記筆記,回家陪我一遍遍的練習,一堅持就是六年。當我任性哭鬧的時候,媽媽慈愛的擁抱任我發(fā)泄釋放;當我貪玩懶惰的時候,媽媽嚴厲的目光讓我無地自容;當我考過十級開始放松的時候,媽媽沒有逼迫、沒有苦口婆心的說教,而是任我放縱之后主動重回鍵盤之舞,媽媽知道音樂是我的最愛。

大家是不是以為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壓迫”中,對我深表同情呢?其實我有一個開明民主的家庭。爸爸媽媽從來不強迫我參加任何學習班,反而是各種興趣愛好,只要我喜歡,并且自己安排好學習時間,他們都無條件的滿足。舞蹈和鋼琴是我自己的選擇,只不過小孩子嗎,遇到困難容易退縮。是爸爸媽媽的堅持和不辭辛苦成就了今天的我。小學的幾年里,我堅持打乒乓球,學習舞蹈、鋼琴、聲樂、非洲鼓、尤克里里,現(xiàn)在又瘋狂的迷戀上了韓語歌。

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堅持不懈,使我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我還參與家里大小事情的安排。什么時候去農(nóng)村的爺爺奶奶家,什么時候去看望遠在吉林的姥姥,去哪里旅行,買什么牌子的家電,我都有發(fā)言權,我的意見也經(jīng)常被采納。

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么關注國家社會熱點,要么做些趣味游戲、戶外運動。從來聽不到爸爸媽媽講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一直認真做事,坦誠做人。也讓我懂得了做人要真誠善良,要做坦蕩君子。

我是在溫馨和諧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幸福的孩子,歡樂的笑聲,優(yōu)美的音樂聲,瑯瑯的讀書聲一直縈繞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隨著我成長。

好的家風是傳遞美德的火炬,我要讓這把火炬代代相傳下去,讓它經(jīng)久不息,讓它溫暖我的家庭、我的家族,也為我們的社會帶來光芒!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2】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币簿褪钦f:“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家規(guī)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愛幼、孝順、善良”就伴我隨行。

家風之愛幼,從我上幼兒園到現(xiàn)在,每天早晨父母都會親自送我上學。媽媽必會親親我的額頭說:“寶貝,乖,在學校要好好表現(xiàn),媽媽等你回來哦?!睘榱思钗业膶W習,爸爸在家里顯眼的地方親手制作了成績爛,并設有“鼓勵獎”“進步獎”“成就獎”。滿滿的墻上都是成長的印記。剛上一年級爸爸媽媽為了鞏固我的漢字,每天晚飯過后,爸媽就會陪我做猜字游戲。比如,媽媽寫、爸爸表演、我來猜。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背誦古詩,說實話以前這都是我的弱項,自從爸爸想出了好方法以后,我就慢慢喜歡上了背誦古詩,這種奇妙的方法就是畫畫,爸爸邊畫邊教我背誦,就這樣我現(xiàn)在特別喜歡背誦古詩。

家風之孝順,由于工作原因,爸爸媽媽都在外打工,我就和爸媽一起在一位親戚家生活,只能讓奶奶自己在老家。爸媽就經(jīng)常給遠方的奶奶打電話問寒問暖,定時給奶奶郵生活物資,只要我們一有時間就回老家陪奶奶。漸漸的我長大了,我有時就會接替媽媽,打電話給奶奶,給她講講家里的事,講講學校里的事,告訴她爸媽現(xiàn)在很努力工作,我學習也很棒,請奶奶放心,并叮囑奶奶一定保重身體。平時我就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奶奶,等回老家時拿給奶奶吃。爸媽時常教育我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孝順父母。

家風之善良,爸媽從小就告訴我小動物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愛護和關心,并教育我要善待小動物和它們做朋友。每次去動物園我和爸爸媽媽都會提前準備好多東西呢。我們要給駱駝和長頸鹿帶上玉米粒。還得提前把胡蘿卜切成片,并用樹枝串上。讓我親自喂給它們吃。爸爸媽媽還教我多和它們說說話,每次我還會趁機摸摸它們的小腦袋。慢慢的我發(fā)現(xiàn)其實動物們也很溫和,只要我們善待它們,它們也會對我們好的。

我愛我的家,我愛我的爸媽。希望我們家永遠保持這種好的家風,一直伴我快樂的成長。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3】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人的平常習慣可以影響到他的人生?!皣袊ǎS行R?guī),家有家風”,家風家訓就如同夜晚的一盞路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家風如同一條寬廣的馬路伴我走向光明;家訓如同一面鏡子,實在提醒我正視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和弊端。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想必每個人的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當然,我家也不例外: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敬老師、愛兄弟姐妹,是我們家的一貫家風。家訓就是聽從父母、老師等長輩的教誨,來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們兄妹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人,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愛人者仁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句座右銘時刻提醒著我。

我們家時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前幾天,當爸爸端著一鍋美味的魚上桌時,我立馬拿起筷子準備品嘗魚的美味。這時爸爸的一句河東獅吼,嚇得我連忙把手縮了回去:“先不要著急吃,一會兒給爺爺奶奶送點?!本o接著,爸爸拿來一個大碗和一個湯勺,盛了滿滿的一碗,讓我端著給老人家送去。

幼時的我不理解為何總給爺爺奶奶送一些飯菜和水果,到現(xiàn)在我漸漸明白了:因為孝敬父母才是一個好兒女,只有孝敬長輩的人才會教到更多的朋友,這也是爸爸時常教導我們的。父母的一些做法和行為給我們這一代樹立了好榜樣。爸爸媽媽還時常教導我們?yōu)槿颂幨?,不要只想自己,要多多為別人著想。

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學會了尊重老師、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我還要做的更好,給我們的下一代人樹立更好的榜樣,讓我們的優(yōu)良家風傳承下去。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4】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沒錯,這就是我家傳承了幾千年的家風。他告訴我們: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個人。家風的好壞,不但關乎家庭興衰、個人成長,還關乎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是的,父親也常常這樣教導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有一次我跟小伙伴們吹牛說我長大了要賺好多好多錢給爸爸媽媽花,還要報效祖國。正巧父親從屋里走出來,聽見了我說的那些話,立刻神情嚴肅,狠狠的批評了我:“人不能只說空話,要實現(xiàn)遠大的夢想,只有不斷努力,否則只會被別人譏諷和嘲笑。”末了,父親語重心長地說:“這也是我們的家風,我希望你能夠像我說的那樣,先從自身做起,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

從那時起,我就把家風牢牢的記在心里,不管多小的一件事:把路上看見的廢紙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中;給口渴的過路人一碗水喝,為他們消除夏日的炎熱;還是多漫不經(jīng)心的小事:把老師每天布置的回家作業(yè)認認真真的完成;為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務,我都不會敷衍,因為我知道這是代表我的家族的家風,是千百年來的傳承。好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yǎng)成的,也不是在一朝一夕起作用,它是“潤物細無聲”。

我覺得好的家風不僅貴的傳承還需要主流媒體的正面宣傳和大力引領。弘揚好的家風,既需要家庭的發(fā)力,也需要社會的鼓勵。各級宣傳部門、新聞媒體應花大力氣挖掘以及宣傳基層群眾的好家風,借助新興媒體擴大宣傳,讓一個個家庭的好家風如春風吹蕩城鄉(xiāng)角落,春雨化雨滋潤人們的心靈。

如今,我的家庭的家風:“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使我的家人不斷的進步,我的家鄉(xiāng)以及社會也在飛一般的發(fā)展著。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牢記這句話,我們的祖國會日漸強盛起來,帶領我們走向世界的巔峰!

《傳承優(yōu)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征文【篇15】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guī)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

我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作為高級工程師的爸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媽媽會時常念叨“應該文質(zhì)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圣詔”,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弟弟則端茶遞水,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薄安焕⑹侵R分子,就是與眾不同?!钡瞧綍r,淘氣的我和弟弟會時不時“犯二”的,例如突發(fā)奇想直呼爸爸的姓氏,女孩子吹個口哨,自然這些少不了爸媽的訓斥。在那個年代,父親總是用傳統(tǒng)教育方法來教育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我和弟弟在學習上養(yǎng)成了愛讀書、勤思考的習慣。

每當夜晚,從左鄰右舍傳來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有地動山搖的電視音響聲,而在我家只有我和弟弟寫作業(yè)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shù)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長大后,我和弟弟都陸續(xù)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對我們的影響依然承續(xù)著。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guī)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

這就是我的家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