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潮》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1《觀潮》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1《觀潮》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1《觀潮》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1《觀潮》 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觀潮》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觀潮》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一次觀潮的盛況。作者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寫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表達了對錢塘江大潮奇觀的驚嘆與熱愛。課文共五個自然段,先總后分,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按照“潮來前—潮來時一潮去后"的順序描寫了錢塘江大潮。

第1自然段用“天下奇觀”總起,指出錢塘江大潮的特點和地位。

第2自然段寫潮來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見。第3~4自然段寫潮來時由遠而近的變化過程。第5自然段寫潮頭奔騰西去后的情景。此外,文中“這一天早上"“午后一點左右”兩處顯示了時間的變化。課文第2自然段作者登上海塘大堤,為讀者描繪了幾幅靜態(tài)的畫面一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江面、屹立的鎮(zhèn)海古塔等、云霧中的小山、人山人海的海堤。每一幅畫面都各有特點。錢塘江“橫臥"眼前,“橫臥”一詞寫出了江的寬闊,又帶有一種動感。江面“籠罩"著薄霧,小山“若隱若現(xiàn)",透露著幾分神秘的美感。鎮(zhèn)海古塔等“屹立”著,則顯示出一種又高又穩(wěn)的力量感。海堤上的人們“昂首東望,等著,盼者",則傳達出人們心中的期待。所有這些畫面為錢塘江潮的到來勾勒了一幅生動的背景。

課文第3~4自然段,作者從聲音、樣子兩個方面重點描述了潮來時的景象。“隆隆的響聲”“悶雷滾動",描寫了江潮的聲音。接著從“一條白線”,到“拉長變粗",到“兩丈多高的水墻”,描寫了江潮的樣子。最后,同時描寫了浪潮的樣子和聲音浪潮如千萬匹戰(zhàn)馬飛奔,聲音如山崩地裂。這兩個自然段的描述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感受到江潮的氣勢非凡、雄偉壯觀。循著“傳來響聲出現(xiàn)白線—拉長變粗一形成水墻飛奔而來"的線索,我們的腦海中可以浮現(xiàn)出一幅幅有聲有色的動感畫面。

此外,“人聲鼎沸”“踮著腳"“人群又沸騰起來”,這些詞句都具畫面感和現(xiàn)場感,借觀潮者的熱烈反應襯托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課文第5自然段簡要描述了潮去后的情景。雖只有幾句話,卻呈現(xiàn)了不同的畫面。從潮頭奔騰西去,到余波涌來,風號浪吼,再到恢復平靜,江水漲高,在不同的畫面切換中,展現(xiàn)了潮頭西去,恢復平靜的過程。

課文配了一幅插圖,呈現(xiàn)的是波推浪涌、橫貫江面、浩浩蕩蕩的錢塘江大潮,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1.會認“鹽"“屹”“浩"等12個生字,通過聯(lián)系生活、結合語境等多種方法,理解“奇觀”“浩浩蕩蕩"等詞語。

2.借助表示時間的詞語和關鍵語句,理清課文寫作順序,提取關鍵信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聚焦“潮來前”“潮來時"的景象,通過抓關鍵詞、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邊讀邊想象畫面,并嘗試借助關鍵詞描述畫面,感受潮來前的平靜、潮水時的奇特和壯觀。

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描寫錢塘江的有序表達和特別之處的方法。

教學準備

(分析學生與本課時學習相關的學習經驗、知識儲備、學科能力水平、學生興趣與發(fā)展需求、發(fā)展路徑等)

1.通過三年級的學習,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課文條理、揣摩文章順序、了解課文內容、概括自然段中心意的能力,這些是學習課文《觀潮》的有利條件。

2.“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的練習,學生從二年級上學期就開始學習訓練,經過兩個學年的學習訓練,學生對這種創(chuàng)造性復述的方法、要求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也具備一定的能力,這是落實這個重點語文要素的有利條件。

3.關于句子的學習,第一學段和三年級主要是讀懂句子意思,至于體會句子表達的意境、情感和所包含的意思,雖有涉及,但僅是初步接觸、感知,進入四年級,才真正進入學習訓練,以逐步形成能力,因此,感悟描寫潮水句段表現(xiàn)的意境是難點,要組織好有關的學習訓練環(huán)節(jié),以突破難點。

教學過程

一、勾連大任務,明確學習的任務

1.今天我們就走進四上第一單元,我們先來看單元導讀頁,本單元人文主題:自然之美。這一單元我們仿佛坐上了一列旅游列車,先要去浙江海寧觀看錢塘江大潮,接著去蒼山洱海的大理看月下美景,隨后來到秋晚的江上看落日余暉,緊接著來到遼闊的草原,跟花牛玩一玩,最后去海上看星星。在游歷祖國大好河山的旅途中我們要闖關完成這些任務,獲得寫作法寶成為旅游推薦大師。并且我們學校是全國文明校園,每個人都是“文明校園推薦官"那怎樣構思推薦詞呢?在今天的課程中你或許能找答案。

2.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到錢塘江邊,【PPT出示課文第一段】誰來讀?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1)什么叫奇觀?

(2)什么叫天下奇觀?3.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觀潮。讀題,貼板貼。

二、初讀課文,梳理大潮的“序”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完成觀潮初識圖。

觀潮時間:-----------

地點:------------

觀潮過程圖

2.讀完課文,你一定對觀潮有了初步的印象,誰來說說?

【出示觀潮初始圖?!?/p>

板貼: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3.你瞧,同學們這么一梳理,觀潮的順序一目了然。圍繞第一句,作者依次介紹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三、潮來前,感受錢塘江的“闊"

1.每年的農歷8月18,很多人為了一睹錢塘江大潮的風采,專程趕來。雖然潮水還沒來,但此時的錢塘江卻仍有一番特別的美,你看到什么了?誰能找到讀一讀。PPT出示: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很平靜,越往東越寬,在雨后的陽光下,籠罩著一層蒙蒙的薄霧。2.此時的錢塘江有什么特別之處呢?【板貼:寬闊】

預設1:只有這么一處寫錢塘江的闊嗎?還有嗎?

預設2:什么叫橫臥?“橫臥”的錢塘江給人什么感覺?表示“闊"的詞,還有嗎?

3.同學們真會讀書,請你讀一讀這句話,表示寬闊的詞可以拉長一點,你試試看。

4.你瞧,這是寬闊、平靜的錢塘江?!綪PT展示平靜浪靜的錢塘江】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5.同學們讀得真好!作者抓住“寬闊”,寫出了此時錢塘江的特別之處,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介紹一個地方很好的方法:抓住特別之處來介紹。

教師活動

(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呈現(xiàn)的學習情境、提出驅動性問題、學習任務類型等)

①微項目“校園解說詞"引導學生關注文章寫作手法。

②學習任務一《觀潮初識圖》填寫了解寫作順序。

③潮來前錢塘江的獨特之處。

學生活動

1.學生思考“天下奇觀”詞語的意思,在古詩文中了解這一壯觀景象。

2.通過學習任務一了解介紹一個地方要有一定的順序。

設計意圖

在環(huán)節(jié)一過程中通過學習任務一《觀潮初識圖》引導學生了解《觀潮》的寫作順序,初步感知潮來時錢塘江的特點

四、潮來時,提升變化中的“序"

1.午后一點左右,潮終于來了!所有人都沸騰起來了。

請自由朗讀第3、4自然段,完成思維導圖

2.交流。你發(fā)現(xiàn)上面一排在描寫什么?是呀,潮水聲音的變化。下面一排,又在描寫什么呢?是呀,潮水樣子的變化。

3.小結:這就是此時的錢塘江,最大的特別之處了。

4.交流聲音的變化: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潮聲吧!出示PPT: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1)誰能讀好這三句話。

(2)這里有三段潮聲,請你來對應這三句話。咱們先來聽一遍。

(3)請你連一連,說說理由。預設:為什么這一處是最響的?什么叫山崩地裂?你仿佛聽到了怎樣的潮聲?咱們再來聽一下山崩地裂般的潮聲吧!

(4)大家同意他的排序嗎?咱們請一位同學配音讀,我們感受潮聲的變化。

(5)伴著潮聲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三句話。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第三句齊讀。

(6)讀著聽著,你發(fā)現(xiàn)潮聲是怎么變化的?

(7)師小結:潮聲從遠處滾滾而來,由輕到重,由遠及近,這樣有順序地寫,特別好!【板貼:有順序地寫】這是這篇文章,我們發(fā)現(xiàn)的第二處“有順序地寫”了。第一處,第二處!

5.聽完潮聲,潮水的樣子也極富于變化。【PPT出示思維導圖】上面兩處寫的是白線,下面兩處寫的是浪潮。最吸引你的是哪一處,讀著讀著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選一處,再與同桌交流一下。咱們先一起來欣賞這條白線。描寫白線的,有兩句話。出示: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1)請被白線吸引的同學說說,讀著這兩句話,你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2)同樣是這一處的,有要補充嗎?

(3)作者描寫白線,連著用了五個動詞來描寫它的變化,請你圈一圈。

(4)交流:什么叫“橫貫"江面?“貫”在字典中的解釋是:那么“橫貫"的意思是?

(5)從這些動詞中,你對這條白線有了怎樣的認識?

(6)請你帶著這種感受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7)想看看錢塘江大潮在這一處的表現(xiàn)嗎?看視頻。再近些,浪潮的風光更迷人,被浪潮吸引的同學,你看到了什么畫面?

出示: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①說畫面。

②理解“兩丈”。你想到“兩丈多高的水墻"是怎樣的畫面?

③什么叫“齊頭并進”?你想到的“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是怎樣的畫面?播放視頻應證想象的畫面。此時,你腦海里出現(xiàn)的潮水的畫面應該是怎樣的呢?

6.同學們,潮來時,錢塘江大潮快速移動,你看!

7.讀著讀著,你發(fā)現(xiàn)潮水的樣子是怎樣移動、變化的呢?這是我們找到第三處“有順序地寫”了。

教師活動

①學習三四自然段了解聲音和樣子的變化。

②樣子聲音的變化是按照由遠及近的順序。

③反復朗讀感受潮來時的壯美,提升“序"的感知。

學生活動

①.完成魚骨圖。

②.找到文中潮來時聲音和樣子變化的語句。

③.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描寫的?

設計意圖

魚骨圖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孩子輕松完成并注意到作者描寫潮來時不僅有聲音的描寫,還有潮水樣子形態(tài)的變化。從中再次提升“有序”表達這一重難點就能得以突破。

8.潮來后的景色是怎樣的?讀第五自然段。

9.總結潮來后的特點“于波洶涌"

五、回扣大任務,落實寫作方法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作者的在描寫錢塘江大潮時的寫作方法分別是推薦一個好地方要“有順序”要“寫出他的特點"那如果你是學校小小講解員如何講解校園呢?有答案了嗎?

設計意圖

復盤本節(jié)課所學,回扣微項目落實初步建構推薦一個好地方的寫作思路。

六、作業(yè)與拓展

(關注作業(yè)的針對性、預計完成時間、發(fā)揮作業(yè)對復習鞏固、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作用)

1.將今天所學到的寫作方法嘗試運用,“有序”描寫學校的某一處景觀??鐚W科學習

2.查找資料,從科學的角度說一說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選做)

《觀潮》課后反思

《觀潮》是一篇寫景的課文。記敘的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平靜到奔騰咆哮再到恢復平靜的動態(tài)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學習課文3、4自然段。

教學難點是:

1.理解重點詞、句、段。

2.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養(yǎng)成積累材料的習慣。

一、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整堂課中,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么問題,主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偉壯觀。如在讀、議、品的環(huán)節(jié)里,我始終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學生喜歡哪句我便導哪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聽的模式,而改為學生學,老師導,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在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為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

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字詞的學習、理解過于粗略。由于是新學期的第一課,學生還沒有完全融入到課堂學習中,預習的不夠充分,對于自己不理解的詞語,懶得查閱工具書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