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9/2A/wKhkGWWNMX-AKnqLAAHkzFGL1Hk395.jpg)
![北京市部分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9/2A/wKhkGWWNMX-AKnqLAAHkzFGL1Hk3952.jpg)
![北京市部分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9/2A/wKhkGWWNMX-AKnqLAAHkzFGL1Hk3953.jpg)
![北京市部分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9/2A/wKhkGWWNMX-AKnqLAAHkzFGL1Hk3954.jpg)
![北京市部分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9/2A/wKhkGWWNMX-AKnqLAAHkzFGL1Hk39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專題
北京市西城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共18分)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
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
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材之得失無補于治亂之數(shù);
又或謂吾之爵祿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可以驕天下之士,而若將無不趨我;又或
不求取用之道,以為天下實無材。此三蔽者,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其心
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皆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滄,治國而國安焉。上之人茍不能
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
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贝送接幸娪阱F之在
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鴛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蹄嚙,其所異者舅矣。及其引重:車,
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騏驥與鴛始別矣。古之人君知其
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雖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
量其能而審處之,使大者小者、長者短者無不適其任者也。如是,則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
奮其所知,以效小事,況基賢能智力卓葷者乎?呼!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
也,而日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日:“古之人于材有加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日:天下法度未
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所以能復先王之法度,則天下之小事
無不如先王時矣,況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論》)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思闞的一項是(3分)
A.特未知其故也特:只不過
惟其遇事而事治治:處理得好
求其所異者蔑矣蔑:微小
然后騏驥與鴛殆別矣別:告別
7.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不患材之不眾人之有異能于其身
不患士之不欲為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
而其將無不趨我況其賢能智力卓輦者乎
盡其道以求而試之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無刑的一項是(3分)
A.榮辱憂戚在我
他們的榮辱憂傷令我掛懷
B.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
這只是看到了錐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C.皆能奮其所知,以效小事
都能發(fā)揮他們的智慧,去盡力做一些小事
D.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這就是我只講尋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9.將下面語句譯為現(xiàn)代漢語。(4分)
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
10.下面三則材料中,哪一則最適合作為論據(jù)放在文中的【甲】處?請根據(jù)文章及所選材料
的大意簡述你的理由。(5分)
【材料】
(1)弓所以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視其理,其理不因矯揉而直,此弓人之所當知也。
(2)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畫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
謀諫錚之佐來。
(3)南越之修鱗嗎加強弩之上,而避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決勝之所寶也。用
以敲撲,則無以異于朽槁之梃曳
注釋:①舞: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
6.(3分)D7.(3分)A8.(3分)A
9.(4分)
參考答案:
等到它拉沉重的車子,擇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屢屢鞭策,不讓人費力地駕馭
【評分參考】4個分句,每句1分。
10.(5分)
參考答案:
應選擇材料三。本段的觀點是要恰當?shù)厥褂萌瞬牛荒堋坝弥坏闷浞健?,而要“適其任
材料三的意思是南越的竹子適合做箭而不適合做敲撲,強調(diào)要發(fā)揮事物真正的功用,與
本段的觀點一致。
【評分參考】5分。能指出本段的觀點2分,能解釋材料三的大意并指出與本段觀點一
致3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天下需要憂慮的事,不是擔憂人才不夠多,而是擔憂位高權(quán)重者不希望人才眾多;不是
擔憂人才不作為,而是擔憂位高權(quán)重者不讓他們有作為。
人才的作用,是用來作為國家的支柱,得到了則國家可以安定繁榮,失去了則使國家滅
亡而受外辱,然而位高權(quán)重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讓他們有所作為,這是為什么呢?這里有三
個蒙蔽人的原因。其中最蒙蔽人的,就是認為自己身處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斷絕危害,人
才的得失對國家治亂的命運沒有幫助又有人認為自己的爵位俸祿可以吸引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
他們的榮辱憂傷都取決于我,我可以在他們面前驕傲,而他們沒有不想依附我的;又有人不
探求選用人才的方法,認為天下實在沒有人才。這三個蒙蔽人的原因中還可以討論失誤原因
的,只有認為天下沒有人才的觀點吧。他們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不過不知道為
何沒有人才罷了。
況且有才能的人,他的表現(xiàn)靠什么顯得與一般人不同呢?只是他們遇到事情能夠把事情
處理好,治理國家能夠使國家安定。位高權(quán)重者如果不深入地考察、慎重地任用他,那么即
使擁有如皋、夔那樣的才智,尚且不能讓自己較一般人突出,何況是才智在他們之下的呢?
世上受到蒙蔽的人說:“一個人如果身懷不凡的能力,就像錐子放在布袋里,它的尖端立刻
就能顯露出來。所以沒有有才華卻不能被發(fā)現(xiàn)的人啊”這只是看到了錐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卻沒看到馬在馬棚里的情景。劣馬與良馬混雜相處,喝水吃草,嘶叫跺蹄子咬東西,它們的
區(qū)別很小。等到它拉沉重的車子擇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屢屢鞭策,不讓人費力地駕馭,一牽
引韁繩,千里的路程已經(jīng)走到了。這樣之后良駒和劣馬才分辨出來。古代的君主知道這種情
況,所以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想盡辦法來尋找并且考察他們。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讓他
們做能做的工作罷了。
……由此可知,即使得到了天下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但任用他們不得當,也和上述情形一樣。
古時候的君王明白這個道理,于是衡量他們的才能并且謹慎地使用他們,使能力大小不同、
長處短處不同的人才沒有不做著適合自己的事情的。這樣做的話,那么愚昧淺陋的人都能發(fā)
揮他們的智慧,去盡力做一些小事,何況那些才德兼?zhèn)?、智力非凡的人呢?唉!后世的位?/p>
權(quán)重者沒有探究這個道理并且在現(xiàn)實中嘗試,就說天下確實沒有人才,這也是沒有好好想過
罷了。
有人問:“古時候的人通過教育來造就人才,而你只說了人才的尋求和使用,為什么呢?”
我說,在天下的法度還沒設立之前,就一定要先尋求天下的人才來使用,如果能使用天下的
人才,那么就能依靠他們恢復先王的法度,那么連天下的小事都沒有不像先王那個時代的了,
何況是教育造就人才的大事呢?這就是我只講尋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材料一:張弓時弓體不偏扭,靠的是木材好。判斷木材的標準是看它的紋理,紋理應該
不經(jīng)校正就是直的,這是造弓的人應該知道的。
材料二:戰(zhàn)國時六國合縱,于是辯論、游說的人才就出來了;文U邦、項羽并存于世,于
是籌畫的謀士、打仗的武將這類人物就出來了;唐太宗希望把國家治理好,于是運籌謀略、
敢于直諫的輔臣就出來了。
材料三:南越地區(qū)有一種長得很長的竹子,做成箭安放在強勁的弩弓上,能射到千步以
外的地方,這是天下銳利的武器,決定勝負的寶貴東西。但是如果拿它來做鞭打的刑具,就
和一根枯朽的棍棒沒有兩樣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共18分)
①“魯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已,朔。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宋師敗績。
②蘇子曰:《春秋》書戰(zhàn),未有若此之嚴而盡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
于周為客。天子有事腌②焉,有喪拜焉,非列國諸侯之所敢敵也。而曰“及楚人戰(zhàn)于泓”楚,
夷狄之國;人,徵者之稱。以天子之上公,而當夷狄之微者,至于敗績,宋公之罪,蓋可見
矣。而《公羊傳》以為文王之戰(zhàn)⑥不過此,學者疑焉,故不可不辯。
③宋襄公非獨行仁義而不終者也。以不仁之資,盜仁者之名爾。齊宜有牽牛而過堂下者,
E1:“牛何之?”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轂解?,若無罪而挑死地。”夫舍
一牛,于德未有所損益者,而孟子與之以王。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
共也。而宋襄公執(zhí)部子⑤,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殺一牛猶不忍,而宋公戕一國君若犬豕然,
此而忍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
④泓之役,身敗國恥I?,乃欲以不重傷、不禽二毛"欺諸侯。人能修其兄之臂以取食,而
能忍饑于壺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部子,而不忍于重傷二毛,此豈可謂其情也
哉?
⑤以愚觀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諸侯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為可以文取也。
其得喪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則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坂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
不能蓋王莽之篡。使莽無成則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
⑥古人有言:“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襄公行王者之師,猶足以當桓公之師,一戰(zhàn)
之余,救死扶傷不暇。此獨妄庸耳。齊桓、晉文得管仲、子犯而興,襄公有一子魚不能用,
豈可同日而語哉。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論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
(取材于蘇軾《宋襄公論》
【注釋】①出自《春秋》。泓水之戰(zhàn),子魚向宋襄公建議,在楚軍沒有全部渡河、沒有
列陣成行做好準備時發(fā)起進攻,宋襄公未聽,結(jié)果大敗。②月番:送祭肉。③文王之戰(zhàn):指符
合禮信仁義的戰(zhàn)爭。
④轂殖:恐懼的樣子。⑤郎子:鄙國國君,參加諸侯會時被宋襄公殺害以供奉神廟。⑥
蜘:損傷,傷害。⑦二毛:指老年人。⑧給:彎轉(zhuǎn),扭曲。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無砸的一項是(3分)
①微者之稱微:卑賤
②而當夷狄之微者當:抵擋
③牛何之之:去,往
④若無罪而就死地就:趨向
⑤而孟子與之以王與:和,跟
⑥天下孰有不忍者耶孰:什么
⑦乃欲以不重傷乃:竟然
⑧不能損襄公之虐損:損壞
A.①④B.②⑥C.③⑦D.⑤⑧
7.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未有若此之嚴而盡也
沒有像這樣嚴謹而且全面的了
B.宋襄公非獨行仁義而不終者也
宋襄公的過錯不只是施行仁義而沒有堅持到最后
C.天下知其不情也
天下人都知道這不合情理
D.襄公以諸侯為可以名得
宋襄公以為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憑借名聲取得
8.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不氐頓的一項是(3分)
A.《春秋》記載宋楚之戰(zhàn)時,用字考究,“楚”“人”二字,隱含著對宋襄公的批評。
B.作者認為宋襄公為人狂妄,有眾多能臣卻不用,故而一開始就不具備稱霸的德行。
C.作者通過對宋襄公的評論,表達出統(tǒng)治者只有行王道才能成就王業(yè)的仁政思想。
D.鑒于后世對宋楚戰(zhàn)爭看法不同,宋襄公的行為極具欺騙性,作者撰寫此文以澄清。
9.將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
10.第③段中,作者認為宋襄公“以不仁之資,盜仁者之名請具體說明③段至⑤段是如何
對此展開論證的。(6分)
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
6.(3分)D7.(3分)B8.(3分)B
9.(3分)參考答案:
圖謀成就王業(yè)沒有成功的,最壞的結(jié)果也還能成就霸業(yè)。
【評分說明】詞語“王”“弊”各1分,句意1分。
10.(6分)答案示例:
第③段把齊宣王不忍殺一牛與宋襄公殘忍殺害一國國君進行對比,揭示了宋襄公不仁的
本質(zhì)。第④段通過類比,說明宋襄公忍心殺一國之君,而不忍心攻擊受傷之人和老年人,如
同一個人能扭傷兄弟的手臂奪取食物,卻不忍心對著飯食忍饑挨餓一樣地不合情理。第⑤段
使用類比,指出宋襄公如王莽一樣偽善,欺世盜名。
【評分說明】對每段進行分析,2分。
附錄:文言文參考譯文
“魯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己巳。朔。宋襄公與楚人在泓水交戰(zhàn)。宋國軍隊戰(zhàn)敗?!?/p>
蘇軾認為:《春秋》記載戰(zhàn)爭,沒有像這樣嚴謹而且全面的了。宋襄公,是周朝天子最
為敬重的上公。宋,是殷商的后裔,對周朝來說是貴客。周朝天子有祭事時會送祭肉給宋國,
宋國有喪事,周朝天子會派人吊喪拜祭,不是各國諸侯所能比的。而這里說“與楚人在泓水
交戰(zhàn)”。楚,是夷狄之國;人,是對卑賤者的稱呼。以天子尊敬的上公身份去抵擋夷狄這樣
的卑微者,最終打了敗仗,宋公的罪過顯而易見了。而《公羊傳》認為文王之戰(zhàn)不過如此。
學者們對此有懷疑,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辨明。
宋襄公不僅僅是行仁義而不能善終的人。他是以不仁的本質(zhì)竊取“仁者”的美名罷了。
齊宣王看見有人牽著牛走過堂下,問:“這牛要(牽)到哪里去啊?”牽牛人回答說:“(殺
了以后)準備把它的血涂在鐘上行祭。"齊宣王說:“把它放了,我不忍心看它恐懼戰(zhàn)栗的樣
子,這樣沒有罪過卻走向死地?!鄙釛壱活^牛,于個人的德行不會有什么影響,而孟子用王
道來贊許他。所謂“以仁慈寬厚之心,行仁慈寬厚之政”,正是夏、商、周共有的特點。而
宋襄公捉拿部國的國君部子,并將他殺害用來祭祀睢水的神廟。君子殺一頭牛尚且不忍心,
而宋襄公殺害一國的君主就像屠殺豬狗一樣。這樣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來,天下的事情還有
什么不忍心干的呢!
泓水之戰(zhàn),宋襄公負傷,宋國受到重創(chuàng),竟然想以“不使受傷的敵人再次受傷,不捉拿
白發(fā)老人”為借口來欺騙各國諸侯。一個人能扭傷他兄弟的手臂奪取食物,卻能夠?qū)χ埵?/p>
忍饑挨餓,天下人都知道這不合情理。宋襄公能夠忍心殺害部子,卻不忍心攻擊受傷之人和
老年人,這難道可以說是合情合理嗎?
在我看來,宋襄公就是王莽這類人。宋襄公以為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通過名聲取得,王
莽以為天下可以憑文詔獲取。他們得失大小不同,但不能欺騙天下則是相同的。宋襄公“不
攻擊還未列好戰(zhàn)勢的敵人,并不能減損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著孺子哭泣,并不能掩蓋
他篡奪權(quán)位的野心。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一個宋襄公;假如宋襄公得志了,他就是
一個王莽。
古人說過:“圖謀王業(yè)沒有成功,最差的結(jié)果也還能成就霸業(yè)?!彼蜗骞绻苄型跽咧?/p>
師,還可以與齊桓公的隊伍匹敵,何至于戰(zhàn)敗之后,救死扶傷忙個不停。這只是他個人的昏
妄平庸罷了。齊桓公、晉文公得到管仲、子犯的輔佐而興霸業(yè),宋襄公有一個子魚而不能信
任,兩者之間怎能同日而語呢。自古以來,昏庸無能的片主,像這樣子的多r,但死后蓋棺
論定,卻未有能像宋襄公這樣欺騙后世的
北京市東城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H題。(共18分)
①桑輝,開封雍丘人。舉進士,再不中,去游汝、潁間。歲兇,汝旁諸縣多盜,蟀白令:
“愿為長耆⑴,往來里中察奸民?!庇謬L之鄭城,遇尉方出捕盜,遂與俱行。至賊所藏,尉怯,
陽為不知?過,怪曰:“賊在此,何之乎?“下馬獨格殺數(shù)人,因盡縛之。又聞襄城有盜十許
人,獨提一劍以往,殺數(shù)人,縛其余。汝旁縣為之無盜,授鄭城尉。
②移涌池尉。惡盜王伯名聞朝廷。為巡檢者,皆授名以捕之。既降至,巡檢者偽為宣頭
⑵以示烽,將謀招出之。釋信之,挺身入賊中招之,與伯同臥起十余日,信之,乃出。巡
檢者反以兵您于山口,蟀幾不自免。蟀日:“巡檢授名,懼無功爾。”即以伯與巡檢,使自為
功,不復自言。
③有惡賊二十三人,不能捕,樞密院使往捕怪謀曰:“盜畏吾名,必已潰,潰則難得矣,
宜先示之以怯?!爸羷t閉柵,戒軍吏無一人得輒出。既而夜與數(shù)卒變?yōu)楸I服?出,跡盜所嘗
行處,入民家,民皆走,獨有一媼留,為作飲食,饋之如盜。乃稍就媼,與語及群盜輩,盡
終得之。遂以實告曰:“我,桑怪也,煩媼為察其實而慎勿泄!”后又三日往,媼察其實審矣。
明旦,部分軍士,用甲若干人于某所取某盜,卒若干人于某處取某盜。
④復命京師,樞密吏謂曰:“與我銀,為君致閣職?!贬屧唬骸坝觅T得官,非我欲,況貧
無銀;有,固不可也?!崩襞?,匿其閥會交趾糠⑷叛,往者數(shù)輩不能定。因命輝往,盡
手殺之。還,乃授閣門祗候。釋日:“是行也,非獨吾功,位有居吾上者,吾乃其佐也,今
彼留而我還,我賞厚而彼輕,得不疑我蓋其功而自伐乎?受之徒慚吾心。”將讓其賞歸己上
者,以奏稿示予。予謂曰:“讓之,必不聽,徒以好名與詐取譏也?!狈閲@曰:“亦思之然士
顧其心何如爾,當自信其心以行,譏何累也?若欲避名,則善皆不可為也已。”余慚其言。
卒讓之,不聽。輝雖舉進士,而不甚知書,然其所為,皆合道理,多此類。
⑤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廛,將以舟載之,見民走避溺者,遂棄其粟,以舟載之。見
民荒歲,聚其里人飼之,粟盡乃止。廬陵歐陽修曰:勇力人所有,而能知用其勇者,少矣。
若蟀可謂義勇之士,其學問不深而能者,蓋天性也。
(取材于歐陽修《桑烽傳》
注釋:【1】耆長:鄉(xiāng)村中捕盜的人。【2】宣頭:朝廷的文書?!?】閥:功勞?!?】獴:
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兵灌于山口邀:邀請
B.盡蚓得之鉤:探究
C.媼察其實事矣審:詳細
D.有粟二鹿縻:糧倉
7.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又嘗之郊城饋之如盜
B.陽為不知以過變?yōu)楸I服以出
C.潰則難得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吾乃其佐也粟盡乃止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事硬的一項是(3分)
A.幾不自免
差一點連自己都不能逃脫
B.跡盜所嘗行處
尋找盜賊曾經(jīng)走過的地方
C.為君致閣職
為你謀取內(nèi)閣的官職
D.見民走避溺者
看到老百姓躲避那些溺水者
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斷,不E建的一項是(3分)
A.桑輝主動請求做耆長,與縣尉一起捕捉盜賊,因功授鄭城尉。
B.雖然被巡檢欺騙,桑輝還是把王伯交給他,讓他去請功。
C.桑蟀雖然貧窮,但是堅守原則,拒絕通過賄賂得到官職。
D.作者認為桑輝能夠了解、體會并使用勇武,急人之所困。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讓之,必不聽,徒以好名與詐取譏也。
11.請簡要分析第④段桑輝讓出賞賜的原因。(3分)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
6.A(3分)7.B(3分)8.D(3分)9.A(3分)
10.參考答案:
你讓出賞賜,朝廷一定不會答應,你只會因為愛好虛名和行為狡詐而受到嘲笑。
11.答案要點:
①“非獨吾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②“得不疑我蓋其功而自伐乎”,怕引起誤解。
③“受之徒慚吾心”,受之有愧。
文言文參考譯文:
桑怪是開封雍丘縣人。參加進士考試,兩次都沒有考中,便到汝州、潁州間游歷。因年
成不好,汝州附近的各縣盜賊很多,桑怪對縣令說:“我想當者長,在鄉(xiāng)間往來巡查奸民?!?/p>
桑輝也曾經(jīng)去鄭城,遇到縣尉剛要出去捕盜賊,就與他一起出行。到了盜賊窩藏的地方,縣
尉有些害怕,假裝沒看見就走了過去,桑怪說:“盜賊在這里,去哪里呢?”桑烽下馬獨自
殺了數(shù)名盜賊,就把他們都綁了起來。他又聽說襄城有十幾個盜賊,就獨自提劍前往,殺了
幾個盜賊,把其余的人都綁起來。汝城附近的縣因此盜賊絕跡,朝廷就任命桑輝做鄭城尉。
桑輝調(diào)任海池尉。惡盜王伯的事情讓朝廷知道了,朝廷點名讓巡檢捕捉。不久,桑輝到
了這里,巡檢偽造朝廷的宣召文書給桑蟀看,準備籌劃將王伯招出。桑輝相信了,就挺身深
入盜賊巢穴招安,與王伯同睡同起十余天,他使王伯相信了自己,就一起出山來。那個巡檢
反而用兵在山口阻截,桑怪差一點連自己都不能逃脫。桑怪說:“巡檢被點名捕盜,這樣做
是害怕得不到功勞?!本桶淹醪o了巡檢,使其邀功,不再說自己的事了。
有惡賊二十三人,沒有辦法抓到,樞密院讓他前往捕拿。桑輝思考說:“盜賊害怕我的
名字,聽到我去一定會逃跑,逃散就不容易抓到了,應當先向他們表現(xiàn)我的怯懦?!鄙竦?/p>
了那里就關(guān)閉軍營大門,告誡軍吏不許一個人擅自走出軍營。過了一陣,在一個晚上桑輝和
幾個軍卒裝扮成盜賊出來,尋找盜賊曾經(jīng)走過的地方,走進老百姓家,老百姓都逃走,唯獨
有一位老太太留下來,像對待盜賊一樣給他們東西吃。他就漸漸接近老婦人,跟她說話,并
提到了那群盜賊,桑輝完全探得了盜賊的下落。于是告訴她實情:“我就是桑輝,麻煩老婦
人幫助我們了解實情,并且千萬不要泄露!”桑峰過了三天又前往,老婦人已經(jīng)詳細地了解
了盜賊的實情。第二天天一亮,他分別部署軍士,以甲士若干人在某地捕捉某盜賊,以軍卒
若干人在某處捕捉某盜賊。
桑擇回京復命,樞密院官吏對他說:“送給我銀子,我為你謀取內(nèi)閣的官職?!鄙]x說:
“我不想通過賄賂得到官職,況且我貧窮沒有銀子;即使有,也絕對不能這樣做。”官吏非
常生氣,隱瞞了他立功的情況。恰巧碰到交趾地方獴族叛亂,去了幾撥人馬都不能平定。所
以朝廷命令桑輝前往,親手殺掉了叛賊。回京后,就任命他做閣門祗侯。桑輝說:“這次行
動,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有地位在我上面的,我是盡力輔佐他。現(xiàn)在他留在那里而我卻回
來了。我賞賜很厚而他卻很輕,難道不會懷疑我掩蓋他們的功勞而表現(xiàn)自己嗎?接受了這樣
的賞賜只會使我內(nèi)心慚愧?!本鸵殉⒌馁p賜讓給自己的上司,把奏稿給我看。我對他說:
“你讓出賞賜,朝廷一定不會答應,你只會因為愛好虛名和行為狡詐而受到嘲笑?!鄙]x感
嘆說:“我也想到了這點,然而觀察一個人的品質(zhì)如何,應當聽任他的內(nèi)心作判斷,被人嘲
笑有什么呢?如果想躲避名聲,那么好事就都別做了。”聽后我也感到慚愧。他終于將
功勛讓給了別人,沒有聽勸告。桑輝雖然參加過科舉考試,但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的事情
都合乎道德倫理,很多都像這件事一樣。
當初桑輝住在雍丘,遇到大水,有兩倉糧食準備用船運走,看到老百姓奔跑躲避大水落
入水中,就丟棄了糧食,用船載運老百姓。看到老百姓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就將村里人集
中起來,用自家的糧食為他們做飯,直到把自家的糧食吃完為止。廬陵歐陽修說:勇武和力
量是人們所具備的,但能夠了解體會并使用勇武的人就很少了。像桑輝這樣的人,可以稱得
上是義勇之士了,他的學問不深卻能有所作為,可以說是一種天性。
北京市石景山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題。(共19分)
巢谷傳【宋】蘇轍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農(nóng)家也,少從士大夫讀書,老為里校師。谷幼傳父學,雖
樸而博。舉進士京師,見舉武藝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棄其舊學,畜弓箭,習騎射。久
之業(yè)成,而不中第。
聞西邊多驍勇,去游秦鳳、涇原間,所至友其秀杰。有韓存寶者,尤與之善。谷教之兵
書,二人二與為金石交。熙寧中,存寶為河州將,有功,號熙河名將,朝廷稍奇之。會瀘州
蠻乞弟擾邊,諸郡不能制,乃命存寶出兵討之。存寶不習蠻事,邀谷至軍中問焉。及存寶得
罪,將就逮,自料必死,謂谷曰:"我涇原武夫,死非所惜,顧妻子不免寒餓,橐中有銀數(shù)
百兩,非君莫使遺之者。"谷許諾,即變姓名,懷銀步行,往授其子,人無知者。存寶死,
谷逃避江、淮間,會赦乃出。予以鄉(xiāng)閭故,幼而識之,知其志節(jié),緩急可托者也。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結(jié)徙宙自雷徙循予兄子瞻
亦自惠再徙昌化土大夫皆違與于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
訪吾兄弟。聞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
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庇梵@喜日:"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見,握手相
泣,己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昔日元修也。將復見子瞻
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脩數(shù)千里,復當渡海,非老人事也。
"谷曰:"我自視未即死也,公無止我。"留之不可,閱其橐中無數(shù)千錢,予方乏困,亦強資
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
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趙襄子厄于晉陽,知伯率韓、魏決水圍之。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禮。及襄子
用張孟談計,三家之圍解,行賞群臣,以恭為先。談日:"晉陽之難,惟恭無功,褐為先之?”
襄子曰:"晉陽之難,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禮,吾是以先之?!惫扔谂笥阎x,實無愧
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寶,后遇予兄弟。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
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
(有刪改)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畜弓箭畜:積聚
B.予愍其老且病愍:伶憫
C.閱其橐中無數(shù)千錢閱:翻閱
D.恨其不用吾言恨:遺憾
7.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人無知者公無止我
B.予外鄉(xiāng)閭故予是"先之
C.予之在朝予聞哭之失聲
D.昔趙襄子厄干晉陽谷干朋友之義
8.下列對文中畫線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所至友其秀杰:每到一地,就同那里優(yōu)秀杰出的人結(jié)成朋友
B.二人相與為金石交:兩個人結(jié)成了生死之交,友誼如金石一般堅固
C.緩急可托者也:(巢谷是)在情勢危急之時可以托付的人
D.尚何以發(fā)之:又怎么才能發(fā)現(xiàn)他的賢才品德呢
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巢谷幼承父學,知識淵博,后來發(fā)現(xiàn)興趣所在,故棄文學武,改應武舉。
B.韓存寶號稱“熙河名將”,頗受朝廷重視,這與巢谷對他的指導不無關(guān)系。
C.蘇轍在朝為官時,巢谷與他很少來往,到晚年才與蘇氏兄弟在梅州相見。
D.巢谷有古人之風,但未得賞識,蘇轍以此文表達對他的崇敬、惋惜之情。
10.請用斜線(/)為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斷句。(3分)
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
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
11.文中說"谷于朋友之義,實無愧高恭者",請從文中舉兩例印證。(4分)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
6.C(3分)7.B(3分)8.D(3分)9.C(3分)
10.【答案及評分標準】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矛兄
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
聞者(斷句6處,每斷對2處得1分,共3分)
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
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相聞者。
11.【答案示例及評分標準】例一:于危急時刻接受好友臨終囑托,甘冒風險,送銀于其家
人,踐行承諾。例二:年逾古稀,體弱多病,卻不辭辛勞,徒步萬里,看望被貶謫的蘇
軾兄弟。(每例2分,共4分)
【文言文閱讀文本參考譯文】
巢谷字元修。父親名叫中世,出身于眉山縣的一個農(nóng)民之家,年輕時跟著當?shù)赜械?/p>
位、有聲望的人讀書,老了之后就在鄉(xiāng)里做老師。巢谷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盡管樸實
無華,但知識卻很淵博。后來到京城應舉考進士,看見有參加武舉的,從心底里喜歡。
巢谷向來有力氣,于是就把以前學的東西丟開,積聚弓箭,學習騎馬射箭。經(jīng)過好長時
間,終于武藝有所成就了,但武舉卻沒有考中。
巢谷聽說西部邊境一帶多有勇猛矯健的人,就離開家鄉(xiāng),到秦鳳、涇原一帶游歷,
每到一個地方,就同那里優(yōu)秀杰出的人結(jié)成朋友。有一個叫韓存寶的人,尤其和他友好。
巢谷教他兵法,兩個人結(jié)成了生死之交,友誼如金石一般堅固。宋神宗熙寧年間,存寶
任河州的將官,有功勞,號稱黑河一帶的名將,朝廷也很重視他。正好遇上"瀘州蠻’的
酋長乞弟侵擾邊境,附近各州郡的官兵都束手無措征服不了,朝廷就命令韓存寶領(lǐng)兵去
討伐。韓存寶不熟悉"瀘州蠻”的情況,就把巢谷邀請到隊伍里來,向他了解有關(guān)情況。
后來韓存寶受到朝廷怪罪,被捕之前,韓存寶估計自己肯定會被處死,就對巢谷說:”
我是涇原一帶的一個武夫,死了沒什么值得可惜的。只是我的妻子兒女無人依靠,不免
受饑寒之苦。我的袋子里裝有好幾百兩銀子,除了委托你,再沒有別人能去送給他們了。
”巢谷答應了存寶的請求,就改換姓名,揣上銀子,步行上路,一直走到存寶家,把銀子
交給他的兒子,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存寶被處死以后,巢谷逃到長江、淮河一帶躲藏起
來,直到朝廷發(fā)出赦免令,才又露面。我因為與他是同鄉(xiāng)的緣故,所以從小就認識他,
了解他的志向節(jié)操,深知巢谷是在情勢危急之時可以托付的人。
我在朝廷里做官的時候,巢谷正在鄉(xiāng)里過活,彼此不曾有見面的機會。紹圣初年,
我因罪貶謫在筠州,又從筠州遷徙到雷州,從雷州遷徒到循州,我哥哥子瞻也從惠州遷
徙到昌化。這期間,以前結(jié)識的為官的人們都避諱同我們兄弟二人交往,平素的親朋好
友也不再與我們聯(lián)系。而巢谷卻在眉山老家憤激地表示,要徒步來慰問我們兄弟二人。
聽到他的話的人,都譏笑他有點兒發(fā)瘋了。元符二年春,巢谷從梅州給我送來書信說:”
我不遠萬里,步行來看望您,自己也不曾奢望可以保全性命。如今我已到了梅州,要不
了幾天就肯定能見面了。這樣,我就是死了也沒什么可遺憾的了。"我又驚又喜,心里說:
“這個人不像現(xiàn)在的勢利小人,倒像是古代有氣節(jié)的人?!钡鹊揭娒嬷?,我們二人緊握
著手,禁不住熱淚奪眶而出,接著就互相訴說闊別以來的情況,相處一個多月,還
覺得不滿足。當時巢谷已經(jīng)七十三歲了,體弱多病,再不是從前健壯的巢元修了。他還
要到海南島去看望子瞻,我哀憐他既年老又病弱,就阻止他說:"您的心意是太好了,但
是從這里去僧州有好幾千里路程,還得坐船過海,這可不是年老的人能夠辦到的事情?!?/p>
巢谷說:"我估計自己不會很快就死的,您不要勸阻我。"我無法勸留住他,看他袋子里
沒有多少錢,盡管當時我也正貧困,匱缺資財,也勉強籌集錢款送他出發(fā)。他乘船走到
新會,被當差役的邊民偷了錢袋行裝逃走,后來盜賊在新州被抓獲。巢谷跟到新州,就
生病死了。我聽到消息后失聲痛哭,遺憾他不聽我的勸告。不過,也感嘆他沒有聽我的
話,而踐行自己的志向。
當年趙襄子被圍困在晉陽城,智伯率領(lǐng)韓、魏兩家決開汾河圍城。在這種情況下,
趙裹子的臣下對他都有點怠慢,只有高恭一個始終對他保持著臣子應有的禮節(jié)。等到襄
子運用張孟談的計策,擺脫智伯、韓、魏的包圍,沖破困境,對部下論功行賞時,就給
高恭記了頭功。張孟談說:”晉陽危難的時候,只有高恭沒有功勞,為什么卻要給他記頭
功呢?"襄子說:"晉陽被困時,群臣都對我有點兒怠慢,只有高恭一人始終保持著臣子應
有的禮節(jié),我因此給他記頭功。"巢谷在對朋友講義氣方面,實在不比高恭差。只可惜他
沒有遇上趙襄子(受到器重),而先是遇見了韓存寶,后來又碰上了我們兄弟兩人。如今,
我正同南方的邊民雜處在一起,和他們一樣地生活著,大概將要老死在這里,雖然深知
巢谷的賢德,又怎么才能把他的賢才品德展現(xiàn)出來給世人看呢?聽說巢谷有個兒子叫巢
蒙,在涇原一帶的軍隊里,所以為他寫了這篇傳記,等以后有機會交給他。
北京市房山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題。(共18分)
范文正公義田記
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呵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①常移之田千畝,號曰義田,/養(yǎng)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
娶兇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繳,嫁女
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shù),葬幼者十千。
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②有余而無窮。好而家居俟
代者與焉,仕而居官者罷莫給。此其大較也。
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W為西帥,及參大政,于是
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后世子孫修其業(yè),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雖位充祿厚,
而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唯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蜴也?!瓣套釉唬骸白猿贾F,父之族,無不乘
車者;母之族,無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余人。
以此而為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于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予嘗愛晏子好仁,
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而后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晏子為近之。觀文正之義,賢于
平仲,其規(guī)模遠舉又疑過之。
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鐘祿,其邸第3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
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而入者,豈少也哉?況于施賢乎!其下為卿,為大夫,為士,
縻稍?之充,奉養(yǎng)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壺瓢,為溝中瘠?者,又豈少哉?況于他
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yè)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后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無錄也。獨高其
義,因以遺于世云。
注釋:①負郭:靠近外城。②沛然:充足的樣子。③三公:泛指居高位的官員。④孥(疝):
兒女。⑤J桌稍:指官府發(fā)給的糧食。⑥溝中瘠:餓死在溝渠里。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下無碘的一項是(3分)
A.置負郭常移之田千畝稔:熟悉
B.屏而家居俟代者與焉屏:退隱
C.而力未逮者二十年逮:達到
D.而言有次也次:次序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既而為西帥
B.以養(yǎng)濟群族之人以其所入,給其所聚
C.公之未貴顯也其邸第之雄
D.賢于平仲況于施賢乎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無硬的一項是(3分)
A.唯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只把布施窮人、養(yǎng)活族人的道義,傳給了他的兒子
B.昔晏平仲敝車羸馬
從前,晏子坐著破車子,由瘦馬拉著(去上朝)
C.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余人
齊國的士人,等我資助生火做飯的有三百多人
D.其規(guī)模遠舉又疑過之
對義田規(guī)模之大和影響之久遠的懷疑超過了他
9.根據(jù)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斷,不正碘的一項是(3分)
A.范文正公購置義田救濟群族之人,而自己卻過著清貧的生活,高尚的品質(zhì)令人敬仰。
B.范文正公后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遺志,如同范文正公本人在世的時候一樣救濟族人。
C.作者用孟子“親親而仁民”的話凸顯晏子的克己好仁,認為范仲淹的義舉與之相接近。
D.作者所記范文正公置義田一事,可以認為是其“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
10.將下面語句譯為現(xiàn)代漢語?(2分)
于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
11.文章最后一段中的“高其義”意為“推崇他的義舉”,請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簡述作者是用怎樣的
手法層層推進地表現(xiàn)其對范仲淹義舉的推崇之意的。(4分)
6.(3分)A(稔:成熟,在句中可理解為“有好收成工)
7.(3分)C(A項,連詞,表并列;詞綴,嵌在某些時間詞或表已然態(tài)的詞后面,可不譯。
B項,連詞,來;介詞,用。C項,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介詞,表比較;
助詞,可不譯。)
8.(3分)D(應譯為:義田的規(guī)模之大和影響之久遠,恐怕要勝過晏子了。)
9.(3分)C("認為范仲淹的義舉與之相接近”錯,應是超過了晏子。)
10.【參考答案】在這種情況下,齊侯便拿晏子的酒杯,罰陳桓子喝酒。
【評閱建議】2分。譯出句子的整體大意,得1分;“于是”和第二個“觴”字翻譯準確,各得
0.5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1.【答案要點與賦分建議】文章是通過多層面的對比表現(xiàn)對范仲淹義舉的推崇之意的,(1
分)文章先后將范仲淹對人的施與與對己的“貧終其身''做對比,(1分)用晏子的好仁與范
仲淹的尚義做對比,(1分)拿同世高官只顧一己享樂、揮霍與范仲淹施賢、施人之舉作對
比,來表現(xiàn)對范仲淹義舉的推崇之意。(1分)
【評閱建議】意思對即可得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范文正公是蘇州府人,他平生樂善好施,挑選那些關(guān)系親近且貧窮、關(guān)系疏遠且賢明的
人,都去周濟他們。
當初他做高官的時候,購置了靠近外城常年有好收成的土地一千畝,稱為“義田”,用來
贍養(yǎng)接濟同族的人。使他們天天有飯吃,年年有衣穿,嫁女兒、娶媳婦、遇災禍、葬逝者等,
都給予錢財。他遴選同族里年齡大而又有德行的人主持此事,按時支出。每天的飯,一人供
給一升米,每年的衣服,每人分給一匹絹,嫁女兒的,給五十貫錢,再嫁的給三十貫錢,娶
媳婦的,給三十貫錢,再娶的給十五貫錢,辦喪事的,給的錢和再嫁的數(shù)目一樣,葬小孩的,
給十貫錢。聚居在一起的族人有九十口,每年收入八百斛用于供給的稻谷。用這筆收入,供
給這些聚居的族人,(使得)他們生活充足富余,而沒有困乏的時候。那些退隱在家等候任
職的人,就給他們接濟,外出做官而有職位的,就停止供給。這是義田的大概情況。
當初,文正公還沒有顯達的時候,就曾立下要興辦義田這個志向,然而二十年來,他的
經(jīng)濟力量一直沒有達到。等后來他出任西帥,以及參知政事,到這時才開始有俸祿和賞賜方
面的收入,而實現(xiàn)了他的愿望。文正公去世后,其后代子孫管理著他的產(chǎn)業(yè),繼承了他的遺
志,就像他在世時一樣。文正公雖然官位很高,俸祿很優(yōu)厚,但是他一生清貧。死的那一天,
他家里沒有錢裝殆他,他的兒子沒有錢辦喪事,(他)只把布施窮人,養(yǎng)活親人的道義,傳
給了他的子孫。
從前,晏子坐著破車子,由瘦馬拉著(去上朝),陳桓子對他說:“你這是隱瞞君主給你
的賞賜啊?!瓣套诱f:“自從我做了高官以后,父親的族人,沒有不坐車子的;母親的族人,
沒有衣食不足的;妻子的族人,沒有受凍挨餓的;齊國的士人,等我資助生火做飯的有三百
多人。像這樣,是我要隱瞞君主的賞賜不讓人知道呢,還是我在顯揚君主的賞賜呢?“在這
種情況下,齊侯便拿晏子的酒杯,罰陳桓子喝酒。我曾經(jīng)很敬佩晏子愛好仁德,齊侯賞識賢
者,而桓子能夠信服大義。我又佩服晏子好仁而能分清等級,講話有次序,先說父族,再說
母族,第三說妻族,之后說到那些關(guān)系疏遠卻又賢能的人。孟子說:“能夠親近父母雙親,
才能施仁愛給老百姓,能施仁愛給老百姓,才能愛惜萬物。'‘晏子的行為接近J'這個標準。
從文正公興辦義田的義舉來看,他比晏子還要賢明,義田的規(guī)模之大和影響之久遠,恐怕要
勝過晏子了。
唉!世上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享受萬鐘俸祿,宅第雄偉,車馬華飾,歌伎舞女成群,妻
妾兒女豪奢,但這一切只供他一家享用;而親族不能踏進他的家門,這樣的人難道還少嗎?
何況是接濟那些賢能的人呢!三公以下那些做卿、做大夫、做上的人,官俸充足,待遇優(yōu)厚,
卻只供他個人享用;而其親族中手拿飯瓢到處乞討、窮苦得餓死在溝渠之中的人,難道還少
嗎?何況是去接濟他人呢!這些人都是文正公的罪人啊!
文正公的忠義事跡傳遍朝廷,事業(yè)遍布于邊陲地區(qū),功勞名聲響徹天下,后世一定會有
史官把這些記錄下來,我對這些可以不再寫什么。而只推崇他(創(chuàng)辦義田)的義舉,將這個
事跡留給后代。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1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題。(共20分)
唐制,嶺南為五府,府部州以十數(shù)。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于節(jié)度使罩。其外大
海多蠻夷,由流求、訶陵,西抵大夏、康居,環(huán)水而國以百數(shù),則統(tǒng)于押蕃舶使焉。內(nèi)之幅
員萬里,以執(zhí)秩拱稽,時聽教命;外之羈屬數(shù)萬里,以譯言贈寶,歲帥貢職。合二使之重,
以治于廣州,故賓軍之事,宜無與校大。且賓有牲牢饕真,嘉樂好禮,以同遠合疏;軍有犒
饋宴饗,勞旋勤歸,以群力一心。于是治也,閏閔階序,不可與他邦類,必厚棟大梁,事庭
高門,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讓,下周于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風公廉廣州,耳專二使,增德以來遠人,申威以修戎政。大饗宴合樂,從
其豐盈。先圖為堂于治城西北齦,其位,公北向,賓眾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視泉池于其東。
隅奧癖側(cè),庭虎下陋,日未及晡,則赫炎當目,汗眩更起,而禮莫克終。故凡大宴饗、大賓
旅,則寓于外壘,儀形不稱。公乃始斥其制,為堂南面,橫八楹,縱十楹,饗宴之位,化為
東序,西又如之。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觀以游目,偶亭以展聲,彌望極顧,莫西其
往。泉池之舊,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問工覆取,則師輿是供;問役焉取,則蠻
隸星征;問材焉取,則隙宇是遷。或益其闕,伐山浮海,農(nóng)賈拱手,張目視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饗于新堂。幢牙茸盜⑴,金節(jié)析羽,咸飾于下。鼓以^晉⑵,
金以鐸錢。公與監(jiān)軍使,的上賓,延群僚,將校士吏,咸次于位?;苌衙家垄?,胡夷蟄蠻,
睢吁⑷就列者,千人以上。燔炮獻炙,羽鱗貍互之物,沉泛醍盎⑸之齊,均快于卒士。興
王之舞,服夷之伎,摸擊吹鼓之音,飛騰幻怪之容,寰觀于遠邇。禮成樂遍,以敘而賀,且
曰:"是邦臨護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備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眾。曠于往初,
學自今茲,太和有人,以觀遠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
華元,名大夫也,殺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將軍也,余肉而士有饑色。猶克稱能,
以垂到今。留茲具美,其道不廢,愿勒于金石,以永示后祀。遂相與來告,耳乞辭。某讓不
獲,乃刻于茲石云。
(取材于柳宗元《嶺南節(jié)度饗軍堂記》)
注釋:【1】幢牙茸讖:將帥大旗?!?】髓晉:古代軍中用的大鼓。【3】卉裳蠲衣:草裙
和毛氈衣物。[4]睢吁:渾樸的樣子?!?】沉泛醍盎:泛指美酒。
6.下列對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無颼的一項是(3分)
A.夷庭高門夷:平坦
B.莫究其往究:追想
C.甫上賓肅:恭請
D.擘自今茲肇:引起
7.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則聽于節(jié)度使厚
問工厚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三維多向整體編織物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五金采購合同標準版本(2篇)
- 2025年買賣合同鴨飼料(2篇)
- 2025年產(chǎn)品供銷合同簡單版(2篇)
- 2025年二手簡裝房購房協(xié)議樣本(三篇)
- 2025年二手房買賣交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臨時勞務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投資公司協(xié)議經(jīng)典版(三篇)
- 2025年交通事故現(xiàn)場協(xié)議書表(2篇)
- 2025年企業(yè)勞務雇傭勞動合同(2篇)
- 風神汽車4S店安全生產(chǎn)培訓課件
- ICU患者的體位轉(zhuǎn)換與床旁運動訓練
-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豎式計算200題及答案
- 建設工程工作總結(jié)報告
- 脾破裂術(shù)后健康宣教課件
- 三廢環(huán)保管理培訓
- 財務管控的間接成本
- 藏族唐卡藝術(shù)特色分析
- 操作系統(tǒng)課程設計報告
- QFD模板含計算公式計分標準說明模板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早產(chǎn)兒姿勢管理與擺位》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