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結構設計教案_第1頁
服裝結構設計教案_第2頁
服裝結構設計教案_第3頁
服裝結構設計教案_第4頁
服裝結構設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緒論

一、服裝結構設計的性質

服裝結構設計學是服裝專業(yè)的主干課,是研究以人為本的服裝結構平面分解和立體構成

規(guī)律的學科。它涉及到人體工程學、服裝材料學、服裝衛(wèi)生學、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生產工

藝學等多方面的知識,是藝術和科技相互融合,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實踐性較強的學科。

現(xiàn)代服裝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部份組成.

二、服裝結構設計的方法

1.平面結構設計

將指定的服裝款式,結合人體穿衣的動、靜及舒適要求,運用一定的計算公式,變化原

理通過平面結構制圖方法將服裝整體結構分解為基本部件或者樣板的結構設計過程。主要有

比例分配法和原型法兩種。

比例分配法

原型法

2.立體結構設計

將樣布披覆在人體模型上,運用邊觀察邊造型邊裁剪的手法,直接裁剪出指定的服裝款

式或者經(jīng)整理成服裝的基本紙樣的設計過程。

單一式

混合式

展平式

三、服裝結構的內容

服裝人體工學

規(guī)格設計

服裝設計原理

服裝平面、立體結構設計的方法

特體服裝的結構處理

計算機輔助服裝結構設計

服裝疵病與修改

第一章服裝與人體工學

第一節(jié)人體的構成

一、人體主要部位的構成

人的基本體型由頭部、軀干部、上肢部、下肢部四大部份構成。

二、人體主要基準點的構成

人體主要基準點是服裝人體測量、結構設計制圖重要理論依據(jù)之一。主要基準點的構成

閩江學院教案一一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分前面、后面與側面兩大部份。

1。頭頂點:人站立時頭頂部最高點,位于人體中心線上,是身高測量的基準點。

2.頸圍前中心點:連接擺布鎖骨之中點。

3,頸側點:位于頸側面根部,從人體側面觀察,位于頸根部寬度的中心點偏后的位置,

此基準點不易確定,宜斟酌而定。

4。肩峰點:肩胛骨肩峰上端向外最突出點.

5o肩端點:位于肩峰點偏前的位置,此點是衣袖縫合線袖山的位置,同樣也是肩寬、袖

長確定的基準點.

6.前腋點:當手臂自然放下時,手臂根部與體干部在前面形成紿紋的起點,此點位置因

人而異。7,乳頭點(胸高點):胸部最高點即乳頭的中點。

8.腰圍線前中心點:腰圍線與前中心線之交點.

9?腹部前突點:位于前中心線腹部向前最突出點。

10.膝蓋骨中點:膝蓋骨的中心點.

11。大轉子點:大腿股骨上端向外最突出點。

12o頸圍后中心點(頸椎點):頸后第6—7頸椎的突出點,是背長測量的基準點。

13.后腋點:當手臂自然放下時,手臂根部與體干部在后面形成給紋的起點.

14.腰圍線后中心點:腰圍線與后中心線之交點.由于人體型的關系腰圍后中心點往往比

腰圍線前中心點稍低。

15。肘點:上肢彎曲時肘關節(jié)向外最突出點.

16.臀部后突點:臀部向后最突出點。

17.手根點:位于手腕部后外側最突出點,是測量袖長的基準點。

18o外踝點:踝關節(jié)向外側突出點.

三、人體主要基準線的構成

人體基準線是結構設計的根基,也是理解人體形體結構的基礎。

1.頸根圍線:是人體軀干與頸部的分界線.此基準線通過頸部前、后中心點、頸側點。

頸部前中心點略低頸部后中心點1cm擺布。

2。臂根圍線:人體軀干與上肢的分界線。

3.肩線:肩端點與頸側點的連線。

4。胸圍線:經(jīng)過兩乳頭點的水平圍線.

5.腰圍線:人體腰部最細部位的水平圍線。

6。臀圍線:人體臀部最豐滿部位的水平圍線。

7。袖肘線:通過肘關節(jié)的水平線。

8.膝蓋線:通過膝蓋中點的水平線

四、人體主要體表形態(tài)的構成: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人體由骨胳、關節(jié)、肌肉等組成,它們是決定人體體型的基本因素.

骨胳是人體內固定的支架,由二百多個不同形態(tài)與尺寸的骨頭所組成。

關節(jié)是骨與骨之間連接的部位,人體的所有動作都是與關節(jié)有關,它是人體運動的樞紐,

關節(jié)有不同的形態(tài)與種類。

人體的肌肉組織極其復雜,分布于人體的各個部位,人身上有五百多塊可分離的肌肉,

肌肉附于骨骼與關節(jié)之上。

第二節(jié)人體的體型特征

一、人體的比例

我國正常成人男女的人體比例為七頭至七頭半高。

二、人體體形生長變化規(guī)律

不同的年齡段,人體比例各不相同。人體體形生長變化規(guī)律大致分以下幾個階段

三、男、女、童體型差異

1、兒童體型特征

兒童體型與成人體型的差別:

(1)下肢與身長比越年幼腿越短,「2歲的孩子,下肢大約是身長的32%

(2)和小腿比越年幼的孩子大腿越短。隨著成長,下肢與身長的比例逐漸接近1:2,

其中大

腿的增長很顯著,1歲乳兒大腿的內側尺寸惟獨10cm,而3歲時是15cm,8歲時是25cm,

10歲時是30cm,與身長的增長率比其他部位大。

(3)兒童的頭身比如下圖所示

(4)8歲前的孩子男女沒有體型上的差異,幾乎是徹底相同的小兒體型。

(5)從側面看童體腹部向前凸出,乍一看就象肥胖型的成人一樣,但是,成人的后背是

平的,

而兒童由于腰部(正好是在臍正后的背部)最凹,因此,身體向前彎曲,形成弧狀。

(6)頸長乳兒的頸長惟獨身長的2%擺布,但1、2歲就是達到3。5%,6歲時就達

到4.8%。

(7)B類體型腹部在后面(腰部)幾乎沒有發(fā)生變化,側腹其次,前腹部沉積有非

常多的脂

肪,向前方挺出。下肢中的大腿受腹部前凸的影響,前面比后面沉積有皮下脂肪是普通傾

向。

2、男女體型差異

胸部差異女體為以BP為頂點的圓錐體一用對準BP的省道消除前浮

男體為盆狀體一用不對準BP的省(撇胸)或者工藝方法消除前浮

肩部差異女體<3個頭寬男體=3個頭寬

男體肩斜》女體肩斜=22。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B*-?'*男體為Y體(2217cm)A體(1612cm)B體(117cm)C體(62cm)

H*-B*男體為2~4cm

先后腰節(jié)男(前腰節(jié)一后腰節(jié))1.5cm

差女(前腰節(jié)一后腰節(jié))=1cm

第三節(jié)人體測量

一、測量工具

1.人體測高儀:主要由一桿刻度以毫米為單位垂直安裝的尺及一把可活動的尺臂(游標)

組成。

2.直腳規(guī):用于測量人體短而不規(guī)則部位的直線距離。

3。彎腳規(guī):用于人體不能直接以直尺測量的兩點間距離的測量.如肩寬,胸厚等部位的

尺寸。

4.軟尺:最常見、最簡易的人體測量工具之一,普通以厘米(cm)為單位。

5.人體截面測量儀:用于測量人體水平與垂直橫截面尺寸的儀器。

6。現(xiàn)代化測量工具:如電子激光掃描,攝影儀等。

二、測量注意事項

被測者挺胸直立,眼睛平視前方,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手伸直,自然呼吸,手掌

朝向體側,手指輕貼大腿側面,自然伸直膝部,保持立正姿式,褲帶放松,軟尺輕緊適宜.

三、人體測量的部位與方法

1、測量基準點、基準線

要點:基準點--常是骨骼的端點

基準線一一常是人體形體凹凸狀變化大的部位

重要的點、線:BNP、SNP、BP、EP、踝點、NL、BL、UBL、LBL、WL、HL、MHL、股下長

2、測量方法

產業(yè)常用方法:軟尺測量(坐姿、立姿)

科研常用方法:常規(guī):馬丁測量法、截面測量法

特殊:莫爾等高線法、三維全息非接觸測量法

3、常用測量方法和項目:

前腰節(jié)長一一自SNP~WL沿體表過BP的垂直長

后腰節(jié)長一-自SNP'WL沿體表過脊骨的垂直長

衣長自BNP、所需部位的垂直長

袖長一自SP'所需部位沿手臂形態(tài)的長

胸圍一一通過擺布BP的水平圍長

領圍一一沿BNP、SNP、FNP為基礎領圍,實際領圍在頸部領高部位圍量

肩寬——擺布SP通過BNP的橫長

腰圍一一通過腰部最細部的水平圍長

褲長一一腰圍線~踝骨附近的垂直長

臀圍--通過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長

上襠長一一腰圍~臀凹處的垂直長,或者褲長-股下長

注意:測量方法必要時要示范,特殊注意圍度尺寸要達到水平圍長的要求.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第四節(jié)服裝放松量與人體運動的關系

一、放松量確定的原則

1.體形適合原則

肥胖體形的服裝放松量要小些、緊湊些,瘦體型的人放松量可大些,以調整體形的缺陷。

2.款式適合原則

決定放松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服裝的造型,服裝的造型是指人穿上衣服后的形狀,它是忽

略了服裝各局部的細節(jié)特征的大效果,服裝作為直觀形象,浮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的首先是其

輪廓外型。體現(xiàn)服裝廓型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肩、胸、腰、臀、臂及底擺的尺寸.

3.合體程度原則

真實地表現(xiàn)人體,盡量使服裝與人體形態(tài)吻合的緊身型服裝,放松量小些;涵蓄地表現(xiàn)

人體,寬松、休閑、隨意性的服裝,放松量則大些.

4.板型適合原則

不同板型其各部位的放松量是不同的,同一款式,不同的人打出的板型不同,最后的服

裝造型也千差萬別,簡潔貼體的制板,嚴謹?shù)姆b、有胸襯造型的服裝放松量要小些,單衣、

便服要大些。

5.面料厚薄原則

厚重面料放松量要大些、輕薄類面料的放松量要小些。

二、放松量與空隙度的關系

三、各部位放松量大小

第五節(jié)制圖基本知識

一、基本術語

1.基本線:構成服裝結構制圖的框架的線條;

2。結構線:客觀反映服裝內部結構的線條;

3。輪廓線:適合人體體型、款式特點,表示服裝外形的線條;

4.尺寸標注線:標注服裝結構計算公式及細部尺寸的輔助線條.

二、制圖規(guī)則符號

(一)制圖規(guī)則

1.服裝結構制圖順序:先前衣片,后后衣片;先長度線,后圍度線;先基本線,后結構線,

再輪廓線。

2.服裝結構制圖(包括技術要求和其他說明)的尺寸,一律以厘米為單位。

3.服裝結構制圖部位、部件的每一尺寸,普通只標注一次,并應標注在該結構最清

晰的圖形上。

4.結構制圖所用線條(基礎線、結構線、輪廓線、尺寸線等)必須符合規(guī)定要求。

5.服裝主要部位的尺寸標注應盡量采用比例分配方式表示,以適合不同規(guī)格尺寸計算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要求.

(二)制圖符號

1.服裝制圖主要部位代號服裝制圖主要部位代號

胸圍一一B腰圍一一W臀圍一一H領圍——N

胸圍線一一BL腰圍線一一WL臀圍線--HL領圍線----NL

肘線EL膝蓋線----KL胸高點---BP頸肩點一一NP

袖窿長--AH長度一L中腹圍一一MH肩寬——SW

背寬一-BW前胸寬--FW領寬——NW領深——NH

前中線--FCL后中線----BCL頸前點——FNP頸后點BNP

頸側點一一SNP袖山高---ST

2.結構制圖符號

三、制圖工具

1.直尺:以公制為計量單位的尺子,普通以厘米為單位。

2.角尺:兩邊成直角90。的尺子。

3.彎尺:兩側分別為弧線狀的尺子,主要用于繪制側縫線,袖縫線等弧線。

4.自由曲線尺:可以任意彎曲的尺,普通用來測量直尺不能測量的弧線長度的尺子,也

可用來繪制弧線。

5.比例尺:用來按一定比例縮小或者放大繪制結構圖的尺子。常見的有三棱比例尺,

6種不同的有比例.

6.曲線板:服裝專用的曲線板用來繪制袖籠、袖山、側縫、襠縫等部位的曲線。

7.針管筆:繪圖專用水筆,其常用的規(guī)格有0.3、0.6、0。9mm等幾種,普通用來分

別繪制結構線、輪廓線等。

四、服裝結構線的名稱

1?上衣前、后衣片結構線的名稱

2.袖子結構線的名稱

3.褲(裙)前片、后片結構線的名稱

4.中式服裝的結構線的名稱

第六節(jié)成衣號型標準與成衣規(guī)格設計

一、GB服裝號型

1.號型定義

”號''是人體的身高,以CM為單位,是服裝結構設計和選用服裝長短的依據(jù)。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型“指人體的上體胸圍或者下體腰圍,以CM為單位,是服裝結構設計和選用服裝肥瘦

的依據(jù)。

2.體形分類

以人體的胸圍與腰圍的差數(shù)為依據(jù)來劃分體型,并將人體體型分為四類,體型分類代號

分別為Y、A、B、Co

3.號型標志

號型的表示法為號與型之間用斜線分開,后接體型分類代號。

4。號型應用

號:服裝上標明的號的數(shù)值,表示該服裝合用于身高與此號相近似的人。

型:服裝上標明的型的數(shù)值及體形分類代號,表示該服裝合用于胸圍或者腰圍與此型相

近以及胸圍與腰圍之差數(shù)在此范圍之內的人。

5.號型系列

號型系列是服裝批量生產中規(guī)格制定和購買成衣的依據(jù)。號型系列以各體形中間體為中

心,向兩邊挨次遞增或者遞減組成。身高以5CM分檔組成系列,胸圍以4CM分檔組成系列,

腰圍可以4cM或者2cM分檔組成系列.身高與胸圍、腰圍搭配分別組成5?4、5?3或者5

?2號型系列。

二、成衣規(guī)格設計

控制部位數(shù)值是人體主要部位的數(shù)值(系凈體數(shù)值),是設計服裝規(guī)格的依據(jù),成衣規(guī)格

尺寸指服裝關鍵部位的尺寸.上衣通常有衣長、胸圍(B)、總肩寬、袖長、領大五個部份的尺

寸,下裝通常有褲(裙)長、腰圍、臀圍三個部位的尺寸。

男上裝規(guī)格設計

女上裝規(guī)格設計

男、女下裝規(guī)格設計

第一章服裝與人體工學

第一節(jié)下體的體型特征及測量

一、下肢特征

人體的下肢由胯部,腿部和足部組成。腿部上粗下細,大腿肌肉豐滿、粗壯,小腿后側

形成“腿肚”。從正面看,腿部的大腿從上至下略向內傾斜,而小腿近于垂直狀。從側面看,

大腿略向前弓,小腿略向后弓,形成S型曲線狀。

從臀股截面圖看,胯部兩側最寬處為大轉子。兩腿直立時,臀大肌向后隆起。

從人體的腰臀截面圖看,兩截面在前面的形態(tài)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長度不等上,而在后面的形

態(tài)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形狀不同上。臀突部由于肌肉厚實,形狀比腰部尖圓。

二、下體靜態(tài)參數(shù)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人體以前中心線和后中心線為對稱,先后為非對稱。人體腹部與前中心的垂直傾角

a=8。,臀部側面垂直傾角5=8°,臀突垂直傾角0=20。擺布.臀溝垂直傾角尸10。~~12。(男小,

女大),

三、下體動態(tài)參數(shù)

四、測量部位

五、褲裝主要結構線名稱

第二節(jié)褲裝基本結構

一、褲裝的分類

1.按長度分類:迷你褲,短褲,中褲,中長褲,吊腳褲,長褲等。

2。按腰部形態(tài)分類:連腰褲,裝腰褲,高腰褲,低腰褲等。

3.按外形輪廓分類:三角褲,燈籠褲,馬褲,裙褲,喇叭褲,西褲,直筒褲,錐形褲

等。

4.按穿著層次分類:內褲,外褲等。

5.按性別和年齡分類:男褲,女褲,童褲等。

二、褲裝的基本規(guī)格設計

褲長L=0.6G+(0—2)cm

腰圍W=W*+(0-3)cm

(2-6)cm(貼體)

臀圍H=H*+x(6-14)cm(合體)

14cm以上(寬松)

腳口大=0。22H

中檔大=腳口大+(4—6)cm

上襠長=H/4+2或者=G/10+H/10-m(女0,男、童1)

腰圍』/4—l(cm)+褶量

前臀圍=H/4—1(cm)

襠寬=0.05H或者=0.07H

腰圍=W/4+l(cm)+省量

后臀圍=H/4+l(cm)

襠寬=0。11H或者=0.09H

三、褲裝基本結構

G=160cm,W=68+2=70cm,

H=92+6=98cm,L=98cm

(-)前褲身

1?前側縫線(1),上平線(2),褲長線(3),橫襠線(4),臀圍線(5),中襠線(6)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2。前臀寬線(7),前襠寬點(8),前挺縫線(9),前中襠大點(10),前腳n大點(11)

3。腰側點(12),前腰點(13),畫順前側縫線()14

4.重新確定前襠寬點(8,),畫順前襠彎弧線,前縫線(15),下襠縫線(16)

5。畫順腰口線及腳口線

6。確定褶位及褶量

(-)后褲身

1.上平線,臀圍線,橫襠線,中襠線,腳口線均由前褲片作延長線而得

2.側縫線(17),臀寬線(18)

3.襠寬點(19),挺縫線(20),中襠大點(21),腳口大點(22),腰側點(23)

4.畫順側縫線(24),重新確定后襠寬點(19')

5.上襠縫線,襠弧線(25),下襠縫線(26)

6.畫順腰口線,腳口線

7.確定省位及省量

第三節(jié)褲裝的結構分析

一、褲裝的放松量

服裝的規(guī)格主要由人體的凈尺寸和放松量兩部份構成。人體凈尺寸可實際測量獲得,而

放松量卻是靈便多變的。它涉及到褲裝的品種、款式造型、流行趨勢、著裝者的體型、性別、

生活習慣、面料特征和個人的審美觀念等多種因素。

二、腰、臀差的處理

1。腰臀差的大小

2。褶的分布

3。省的分布:

三、腰臀圍的分配比例

人體的側縫線將人體分為先后兩部份.位于側縫線前部的腰臀為均勻的圓弧狀,而位于

后側的腰臀部為曲率變化較大的圓弧狀,因此后臀圍應大于前臀圍.所以在褲裝基本結構中,

采用前臀圍為H/4—1cm,后臀圍為H/4+cmK為使腰部的分配方式與臀圍一致,便于計算,

也采用前腰圍W/4—1cm,后腰圍W/4+1cm的分配形式。

四、中襠圍、腳口圍的分配比例

中襠圍和腳口圍主要關系到造型,其大小可由款式而定.由于臀圍的分配為前小后大,為

保持褲身的整體平衡,前中襠和腳口圍較后中檔和腳口圍要小,隨著先后褲片比例大小的變

化,先后中檔圍和腳口圍的差數(shù)也隨著變化。

五、先后上襠寬的分配比例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觀察人體的側面,臀部為一個前傾的橢圓形。以恥骨聯(lián)合點作垂線,前一半為凸點靠上

的腹凸,靠下較平緩的部份是前襠彎,故前襠彎小而平緩。后一半為凸點靠下的臀凸,也是

后襠彎。由于后襠彎通過臀部轉向腹部,且臀突靠下面挺起,所以后襠彎較急而深。此外,

從人體臀部運動屈大于伸的規(guī)律,要求后襠寬增加必要的活動量,因此后襠寬應大于前襠寬。

六、上襠長的確定

測量法:

1.測量人體下襠長,用褲長減去下襠長,為上襠長。

2。量取腰節(jié)線至臀凹處的長度。

3。人體坐在椅子上,測量腰部至椅面的長度再加之3cm。

計算法:

1.H/4+2cmS2.L/10+H/10+6cm3.G/10+H/10—m{1男,0女}

七、后上襠縫傾角與起翹量的確定

后上襠縫傾角的變化與人體特征和褲裝造型有關。在普通基本褲裝結構中,后上襠縫傾

角控制在0。到20。之間(男小,女大).從人體來講,后上襠縫傾角隨臀高的增加而增加。從造

型來講,它與先后褲片收褶、省量有關。當前褲片不收褶或者收褶量很小時,前側縫線撇進量

d增加,但d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這個量就是當先后側縫撇進量相加為(d+e).此時將

(b+c)的量放在后上襠縫線處,約10。擺布,加之基本結構中的10°,最大可達22。。如果用

15:X來表示后上襠縫傾角,貼體褲X在4'5之間,合體褲X在2。6~4之間,寬松褲、便

褲等X在0-2之間。

八、腰口線的定位

在褲子基本結構中,腰圍線(除去腰寬)基本定在人體胯骨點以上1cm的水平位置上,

此腰位為標準束腰位。但在實際中,由于款式的變化,束腰位置往往在標準位置上有所變化,

如貼體的牛崽褲、筒褲等束腰位置低于標準位置2—3cm,而一些寬松的裙褲、燈籠褲的束腰

位置常高于標準位置1cm擺布,在束腰位置確定之后,腰頭的寬窄可根據(jù)款式造型任意確定。

九、下襠縫垂直傾角與褲形的關系

第四節(jié)褲裝結構變化原理及應用

一、貼體褲

H=H*+x(x<6cm)

W=W*+(0-2)cm+腰位下降2cm時所增加的腰大2cm=W*+(2-4)cm

上襠長=G/10+H/10-(0-2)cm由于H較小,雖然腰位降低2cm,但上襠長不宜簡單的一

概減2cm。

后上襠縫傾角在11。至15。之間,最大可為20。,若用15:x表示,x=4-5。

中檔圍線在基本褲裝基礎上向上提2cm擺布.

前腰=川/4臀=H/4-(0-1)cm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襠寬=0。05H-(0-0.5)cm

后腰=W/4臀=H/4+(0—1)cm

襠寬=0.1)cm

例1牛崽褲

G=160cm,W=68+4=72cm,H=94+4=98cm,L=102cm,腳口=18cm

例2男牛崽褲:G=174cm,W=70+4=74cm,H=94+6=100cm,L=105cm,腳口=22cm,中

檔=24cm

例3小喇叭褲:G=160cm,W=68+4=72cmH=92+4=96cm,L=102cm,腳口=24cm

二、合體型

例1男西褲:G=174cm,W=74+2=76cm,H=94+9=103cm,L=106cm,腳口=23cm,中檔=25cm

例2女西褲:G=160cm,W=68+2=70cm,H=92+8=100cm,L=100cm,腳口=22cm,中檔=24cm

三、寬松褲

H=H*+X(X)14cm)W=W*+(1—3)cm

后上襠縫傾角<10,若用15:x表示,x=1。5—2。5

腰圍=W/4+褶

前臀圍=H/4+(0-1。5)cm

襠寬=0。05H-(0-1)cm

腰圍=W/4+省

后臀圍=H/4—(0—1。5)cm

襠寬=0。11H—(0-1)cm

腳口較小,中檔可不控制.

例1太子褲:G=175cm,W=79+3=79cm,H=92+15=107cm,L=104cm,腳口=20cm

例2斷腰太子褲:G=180cm,W=74+2=76cm,H=94+16=120cm,L=107cm,腳口=21cm

例3女時裝褲:G=166cmW=68+2=70cmH=91+15=106cmL=100cm腳口=17cm

四、裙褲

1.褲裝風格的裙褲

臀部較合體,后上襠縫線較貼合人體臀溝,橫襠線以上部位可按褲裝結構方法進行設計、

由于下襠縫傾角為零,先后落襠差為零,上襠寬可在基本褲型上適當增加由。0。16H到0。

21H之間變化。先后襠寬的大小可根據(jù)造型適當調節(jié).

2o裙裝風格的裙褲

臀部放松量較大,橫襠容量增加,臀部前屈運動所需的變形量由橫向放松量來滿足。后

上襠縫傾角隨著臀圍放松量的增加而減少,直至為垂直線,成為裙裝結構的裙褲。此時起翹

量為零,襠寬控制在0.18H~0.21H之間,先后襠寬的大小可根據(jù)造型和習慣而定.

例1裙褲:G=164cm,W=66+2=68cm,H=92+8=100cm,L=65cm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例2裙褲:G=160cm,W=66+2=68cm,H=92+14=106cm,L=65cm

例3裙褲:G=160cm,W=66+2=68cm,L=60cm。

五、短褲

短褲在外觀上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合體型,另一種是寬松型。

合體型短褲的結構設計與基本褲型相同,只是將長度裁短即可。

寬松型短褲臀部較寬松,透氣型較好。在總襠寬不變的情況下,用增加下襠縫傾角的方

法,既可使縫合后的成品褲裝腹臀寬增加,又不影響外觀造型。此時先后落襠差可控制

在3cm擺布。

例1無腰短褲:G=160cm,W=66+2=68cm,H=90+4=94cm,L=40cm,腳口=26cm。

例2男西短褲:G=174cm,W=72+2=74cm,H=92+8=100cm,L=40cm,月卻口=28cm。

六、田徑褲三角褲

田徑褲和三角褲都是要求穿著較舒適的短褲。在西短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下襠縫傾

角,使先后落襠差加大,成品褲裝的腹臀寬增大.當先后下襠縫傾角均為90。時,先后落襠差

為后襠寬減前襠寬。下襠長轉為襠底寬,變?yōu)槿茄澖Y構。

例1田徑褲:G=174cm,H=92+13=105cm,L=32cm,腳口=28cm。

例2三角褲:G=162cm,H=90cm,L=12cm。

例3睡褲:G=164cm,H=92+10=102cm,L=90cm,腳口=22cm。

第三章裙裝結構原理與設計

第一節(jié)裙裝原理

一、測量部位

腰圍:腰部最細處水平環(huán)繞一周的長度

臀圍:臀部最豐滿處水平環(huán)繞一周的長度

裙擺圍:裙子下擺周長

裙長:腰節(jié)線至所需裙長的長度

二、裙裝基本結構線名稱

三、裙裝的分類

(一)按裙裝的長度分類: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長裙,長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類:低腰裙,無腰裙,腰帶裙,高腰帶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類: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圓裙等。

(四)按裙的片數(shù)分類: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節(jié)裙等。

(五)按褶的類別分類:單向褶裙,對褶裙,活褶,碎褶,立體褶等。

四、裙原型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裙原型是取自女體直立狀態(tài)下繞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轉體形態(tài)。

(一)作前中心線(1),上平線(2),下平線(3).

(二)作臀圍線(4),中臀圍線(5),側縫線(6),后中心線(7)。

(三)確定前腰側點(8),后腰側點(9),后中心點(10).

(四)畫順前側縫線(11),后側縫線(12),前腰口線(13),后腰口線(14)。

(五)作先后省。

第二節(jié)裙裝結構分析

一、裙裝的放松量

(-)腰圍的放松量

人在呼吸及站、坐時腰圍會有2cm的差值變化。從生理學角度講,人體腰部周長縮小

2cm時,人體不會產生強烈的壓迫感,所以裙裝的放松量可控制在O'2cm。

(-)臀圍的放松量

臀圍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裙裝的造型風格。人體普通坐立的變化需要,臀圍的放松量

普通控制在4、6cm擺布.

(三)裙擺圍的放松量

裙擺圍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寬松裙的擺圍可呈A形,圓形,甚至超過360。。運動

類型裙擺圍波浪起伏、飄逸、舒展,而合體的裙擺圍設計則要考慮到人體的活動范圍。裙叉

普通開在距腰口線40cm以下為宜。無裙叉的裙擺圍應隨裙長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線的確定

臀高線與人體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普通認為臀高線距腰口線的距離為身高

/10+1,也有按H/6計算的.還可實際測量從腰節(jié)線至臀圍線的長度進行確定.

三、腰省的確定

(一)省量

腰省量為腰臀圍的差值.它的放置與裙子的款式有關,每一個省的省量過大或者過小均

不適宜。過大會使省尖過分尖突,過小則達不到收省的目的。

對于貼體裙裝,側縫省應控制在0.5~1cm擺布.隨著寬松程度的增加,省量可在0.5'3cm

之間變化。片內省的省量普通控制在1.5、3cm擺布。

(二)省數(shù)

整個腰圍的片內省個數(shù)普通為偶數(shù)。如果是4個或者8個,則先后各一半,以對稱形式

出現(xiàn)。如果是6個,則前2后4.

(三)省位

四、臀圍加放量與腰省的關系

若H*為凈臀圍,W*為凈腰圍,ZXH為臀圍加放量,n為裙片數(shù).經(jīng)研究,在臀圍加放量一

定的情況下,每片裙的最小腰省量=H*—W*-2AHn.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若要使腰省為零,則臀圍的最小放松量=H*—W*2。

由此可見,裙擺量、臀圍、腰省量是相互制約的.進而也將裙子的外形分為:緊身裙,半

緊身裙,斜裙,圓裙幾種輪廓.各式裙款均是在這幾種裙形基礎之上進行分割、拉展、打褶

等變

化而得到的。

第三節(jié)各種廓形裙

一、緊身裙

為貼身的極限造型。如西裝套裙,一步裙,窄擺裙等等。它的結構基本上在原型裙的基

礎上增加一些功能性的設計而成.如上端為穿脫方便裝加拉鏈,而下端為便于行走,設有開

叉。

二、半緊身裙

半緊身裙也稱A形裙。它是在緊身裙的基礎上增加裙擺的圍度而完成的.隨著裙擺的增

加,側縫線趨向變直,腰省量減小,腰側點與前、后腰點距離增大,腰口線的彎曲度變大。結

構制圖是在裙原型基礎上將側縫線下擺放出,側縫線變斜,同時減少腰省量,提高腰側點位

置。

三、斜裙

在半緊身裙基礎上進一步增加裙擺量,此時臀圍放松量也相應增大,當放松量△H>H*一

W*2時,腰省為零。腰側點與先后腰點距離、腰圍線曲度均大于半緊身裙。

(-)作前中心線(1),上平線(2),下平線(3)。

(-)確定腰口斜線(4)。

(三)確定腰口大點(5),裙中線(6),腰口大點與(2)線和(6)線交點的連線(7),裙側

線(8),裙擺線(9).

腰口大點若正好位于側縫線上,按側縫線處上提1cm,若不在側縫線處,應按基本裙型的

腰口線形狀順勢修順。

裙擺在斜紗處應考慮其長度的易變形性,根據(jù)面料適當裁短。

四、圓裙

在斜裙的基礎上繼續(xù)增加裙擺圍,則腰口線、下擺線將變得更加均勻而呈圓弧狀,稱為

圓裙。

(一)以0為圓心,r為半徑畫弧(1)。

(二)以0為圓心,r+(L一腰寬)為半徑畫弧(2).

(三)圓心角為0的扇面形,則兩條母線L1L2與兩?。?)(2)所圍成扇面形為裙片

的基本形。

(四)修順腰口線及裙擺線。

將腰側點、后腰點、前腰點按裙原型調整、修順.裙擺在斜絲處適當裁短2~3cm,再修

順裙擺。

閩江學院教案——服裝結構設計教案

第四節(jié)裙裝結構變化原理及應用

一、設計步驟

(一)審視效果圖,確定裙子的外形輪廓,并做出相應輪廓裙型.

(二)在裙型上根據(jù)效果圖作各種分割。

(三)作分割線中的省、褶等細部結構處理。

(四)將各結構圖分離出來。

二、分割裙的結構設計

例1.筒裙

規(guī)格:160/68AL=70cm,W=70cm,H=92+4=96cm,腰寬=3cm.

在原型裙的基礎,加之疊門寬,下擺在側縫線處收進。

例2。無腰裙

規(guī)格:160/68A,L=70cm,W=70cm,H=92+4=96cm?

1.按緊身裙做出基本結構,前片畫出全圖。

2。按效果圖做出分割線位置,腹臀部的分割線通過省尖。

3.將省轉移至分割線。

4o后裙片中線處開襟裝拉鏈,下端開叉,前側有裝飾扣.

例3.八片A型裙

規(guī)格:160/68A,L=70cm,W=70cm,基本H=92+4=96cm?

lo做出基本裙原型

2.畫出分割線的位置,并將省放置在分割線及先后中心線處.

3。在分割線處放出擺量,為保持裙面的平整,在側縫處放得稍多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