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學(xué)生版+解析版)_第1頁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學(xué)生版+解析版)_第2頁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學(xué)生版+解析版)_第3頁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學(xué)生版+解析版)_第4頁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學(xué)生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語文試題(學(xué)生版+解析版)2020-2021學(xué)年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娉婷(pīn)箴言(zhēn)自慚形穢(huì)

B.寬宥(yòu)濡養(yǎng)(rú)強聒不舍(guō)

C.坍塌(tān)折本(zhé)獨辟蹊徑(xī)

D.襤褸(lán)眺望(tiào)隨機應(yīng)變(yīng)

【參考答案】B

【點津】本題考查字音。

A.娉婷(pīn)——pīng;

C.折本(zhé)——shé;

D.隨機應(yīng)變(yīng)——yìng;

故選B。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上的漢字,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看似尋常最奇①,成如容易卻艱辛。"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②?!鄙钲谟?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③程。

A.①掘②繹③里B.①崛②義③歷

C.①掘②義③歷D.①崛②繹③歷

【參考答案】D

【點津】本題考查字形。

奇崛:奇特不同凡俗。①空應(yīng)填“奇崛";

演繹:推演鋪陳。演義:是指以歷史事實為基礎(chǔ),增添一些細節(jié),用章回體寫成的小說。②空結(jié)合“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可知,“演繹"更符合句子語境;

歷程:經(jīng)歷的過程。里程:路程;事物的發(fā)展過程。結(jié)合句子語境可知,“歷程”更符合語境;

故選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橫線處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讀書人的高貴氣質(zhì)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yǎng)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毛坯而言,是沒有魅力的,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使他們由內(nèi)到外獲得了新生。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高貴得多的叫“氣質(zhì)"的東西。

A.也許甚至當(dāng)然B.也許甚至雖然

C.因為所以即使D.因為所以雖然

【參考答案】B

【點津】本題考查關(guān)聯(lián)詞的運用。

根據(jù)語段可知,作者通過假設(shè)的例子,來證明“讀書人的高貴氣質(zhì)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yǎng)就的”,所以第一空應(yīng)填“也許",表示假設(shè);“沒有魅力的”與“有缺陷不完美"為遞進關(guān)系,程度加深,所以二者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詞應(yīng)選“甚至”;根據(jù)“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與“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高貴得多的叫‘氣質(zhì)’的東西”可知,兩句之間存在轉(zhuǎn)折關(guān)系,“雖然……卻……"構(gòu)成的關(guān)聯(lián)詞組表示轉(zhuǎn)折,故第三空應(yīng)填“雖然”。

故選B。

4.古詩文默寫

(1)《岳陽樓記》中“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鳥兒在湖面時飛時歇,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的景象。

(2)余拏一小舟,_____________,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湖心亭看雪》)

(3)中秋佳節(jié)到了,人們常常借用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里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表達對外地親人的祝福。

(4)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秋草獨尋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6)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尾聯(lián)照應(yīng)詩題,把侄孫探望之意歸結(jié)為“__________",沉痛而又凄涼。

【參考答案】①沙鷗翔集②錦鱗游泳③擁毳衣爐火④但愿人長久⑤千里共嬋娟⑥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⑦寒林空見日斜時⑧好收吾骨瘴江邊

【點津】本題考查詩句默寫。在作答默寫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文內(nèi)容;二是要認真審題;三是答題內(nèi)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寫錯字。本題中的“鱗、毳衣、嬋娟、瘴”等字詞容易寫錯。

名著閱讀(4分)

5.《艾青詩選》中《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詩人在經(jīng)過___(國家名)時有所感觸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速寫式短詩。它表達的主題是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巴西②表達了作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不滿和控訴(或者是對不人道的種族歧視進行了揭露和譴責(zé))。

【點津】本題考查文學(xué)常識。

《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艾青1954年7月17日在巴西的里約熱內(nèi)盧停留期間,因?qū)@個城市黑人區(qū)的貧困情況有所感觸,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速寫式短詩,表達了作者對這不公道世界的揭露和控訴,特別是對不人道的種族歧視進行了揭露和譴責(zé)?!澳菢雍?與“那樣白”,“多么舒服"與“多么可憐”,“在不住地哭"與“要唱歡樂的歌”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種族歧視"的揭露和譴責(zé),對黑人命運的關(guān)心。

據(jù)此回答即可。

6.同學(xué)們給老師制作了一張教師節(jié)賀卡并題贈首小詩,請你補寫小詩的后兩句。

人們常說老師是蠟燭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我卻希望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參考答案】①示例1:老師是太陽,光輝自己照亮大地。②示例2:老師是彩虹,亮麗自己絢爛天空。

示例3:老師是花朵,綻放自己,裝扮世界。

【點津】本題考查補寫。補寫前要通讀上下文,使語意連貫。橫線前“我卻希望”,表明后文語意發(fā)生轉(zhuǎn)折。詩歌一二句使用比喻的修辭,將老師比作蠟燭,表現(xiàn)老師的舍己為人奉獻自己的精神品質(zhì)。因此,橫線上應(yīng)補充使用比喻修辭表現(xiàn)老師完善自身綻放自己的語句。

示例:您是百合,華麗綻放,馥郁芳香。

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

材料一人民日報北京5月2日電為集中展示當(dāng)代優(yōu)秀青年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激勵全國廣大青年在習(xí)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發(fā)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決定授予萬曉白等28名同志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授予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藍劍突擊隊等10個青年集體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录w”。同時決定,對在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中做出特殊貢獻的陳冬同志、在第二十三屆冬奧會上為國家贏得榮譽的武大清同志授予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

材料二中國青年五四獎?wù)拢侵袊伯a(chǎn)主義青年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授予中國14至40周歲(年滿14周歲、不滿40周歲)優(yōu)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yōu)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當(dāng)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原則上每年“五四”青年節(jié)授予,也可隨時授予。主要授予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表現(xiàn)突出、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青年,每年表彰人數(shù)在10人左右。

材料三中國青年五四獎?wù)聢D案(見下圖)

(1)給材料一擬寫一個標題,并簡述理由。

標題:___

理由:___

(2)結(jié)合材料二,具體介紹材料三的獎?wù)聢D案的構(gòu)圖設(shè)計和寓意。

【參考答案】(1)①標題: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評選揭曉②理由:因為點明了新聞的核心事件。

(2)示例:該圖案由外部圓圈和內(nèi)部圓形組成。外部是五顆星、麥穗、“五·四”圍成的圓圈。正上方的五顆星象征著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下部的左右對稱的兩條麥穗象征辛勤的勞動,最下方的“5·4"表示中國青年日。內(nèi)部的圓形圖案由火炬和青年人的人像剪影組成,以地球經(jīng)緯圖為背景,寓意中國青年積極進取為世界發(fā)展做出貢獻。

【小問1點津】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概括。

(1)根據(jù)材料一“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決定授予萬曉白等28名同志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隆?,授予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藍劍突擊隊等10個青年集體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录w’。同時決定,對在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中做出特殊貢獻的陳冬同志、在第二十三屆冬奧會上為國家贏得榮譽的武大清同志授予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隆笨筛爬椋旱诙谩爸袊嗄晡逅莫務(wù)?評選揭曉;

(2)理由:標題“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隆u選揭曉”言簡意賅且能高度概括新聞的主要事件。

【小問2點津】

本題考查圖文轉(zhuǎn)化。解答徽標類試題,要把握好徽標的主要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微標的構(gòu)成元素并指出其寓意。

認真觀察這幅獎?wù)拢瑘D中的要素較多,可按照從外至內(nèi)的順序介紹。它由兩部分構(gòu)成,外部是五顆星星、兩束麥穗,和數(shù)字“5·4"。正上方的五顆星星寓意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中國人民,兩條左右對稱的麥穗寓意勞動,麥穗中間的“5·4”則代表五四青年;接著觀察內(nèi)部,背景是經(jīng)緯網(wǎng),兩個對稱的青年人像,還有青年人像中間有一把燃燒的火炬,經(jīng)緯網(wǎng)寓意著世界,火炬寓意著光明前進希望,內(nèi)部的圖案寓意著青年在廣闊的世界中大有作為,勇往直前。據(jù)此作答即可。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一)(12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半"的智慧

①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人們都喜歡圓滿,把它當(dāng)作最好的結(jié)局??刹皇菃??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空中,怎能不牽動文人的詩興?一次親人的團圓,又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相對完整而言,“半”無疑是未完成的一種狀態(tài),是令人遺憾的一種缺失。

②然而,圓滿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

③你一定懂得“否極泰來”的道理,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它的對立面轉(zhuǎn)化了。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花兒美艷盛放之時,就是殘敗零落之日。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半"中隱美的道理:爬山的過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覺最好,攀爬中摻進了人們對美景的想象,虛實相生之間,美便無限擴伸與延展。

④半,讓人體味含蓄之美。國畫大師齊白石說:“畫在半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边@位受人敬仰的畫家,深刻地道出了繪畫之道——妙在“半"似“半”不似,不能太似,太直白。同樣的道理,話也不能說得太直露,否則就失去了生活的韻味,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其中一個要素就是含蓄之美?!昂熅砦黠L(fēng),人比黃花瘦",詩人只說了詩意的一半,另一半?yún)s深藏不露。透過詩意的一半,讀者把另一半品味出來了,深深的愁緒溢滿心頭,多含蓄,多美妙。這種含蓄和美妙就在半虛半實之間,讓你自己去揣摩,去聯(lián)想,去體驗。一旦悟出其精妙,那些文字頃刻間就像活了一樣,在你心里演繹出妙不可言的畫面,這樣的藝術(shù)欣賞,讓你心領(lǐng)神會,多么富有情趣!相反,那些把話說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直白的文字就顯得蒼白單調(diào)了,就像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

⑤半,讓人領(lǐng)略缺憾之美。一塊玲瓏剔透的美玉,沒有一點瑕疵。你也許會為它完美而驚嘆,可驚嘆過后,你卻沒有一點思索、玩味的余地。但是,玉上若有如絲如縷的紋路,你就會好奇的鑒賞,把那些紋路與諸多事物聯(lián)系起來,奇妙的遐想翩然而至。人生如玉,人們總是向往完美的人生,殊不知,那樣的人生枯燥乏味。人生有一點波瀾,一絲缺憾,你才有奮斗的動力,并且享受到奮斗的樂趣。真正的人生就應(yīng)該是這樣,苦樂各一半,得失各一半,希望和失望各一半,交織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折射出人生的五彩繽紛。

⑥半,讓人體會謙遜之美?!皾M招損,謙受益”,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太滿,而要看到自己方方面面的“半",這樣才能不斷成就人生的“滿”。擁有謙遜品質(zhì)的人,如秋菊,不炫耀美麗的色彩,不賣弄馥郁的芬芳,卻讓人格外敬仰。他們懂得“半"的道理,深諳“半”的藝術(shù),達到了“半"的修養(yǎng),為我們樹立了“半”榜樣。

⑦“半"美也表現(xiàn)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留白上。眾所周知,繪畫中描摹可觀可觸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難事,要讓抽象無形的語言、聲響和思維等入畫,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些高明的繪畫大師通過只畫出一半,虛出另一半的做法,撩撥起觀眾二度創(chuàng)作的強烈欲望與沖動,使難以描摹的意象,在人們的想象中得以生動而鮮活地再現(xiàn),有限的畫面與無限想象形成珠聯(lián)璧合的完美融合。他們的成功給我們以啟迪:運用“半”的智慧,成就藝術(shù)留白,使藝術(shù)創(chuàng)作達到至高的境界。

⑧花開半時偏妍。人生中,我們要擁有“半"的道理,掌握“半”的藝術(shù),達到“半"的修養(yǎng),無邊受用“半”的恩賜與智慧。

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9.本文第⑤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10.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

11.下面的材料放在哪一段最合適?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齊白石水墨畫的經(jīng)典之作《蛙聲十里出山泉》用幾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動的畫面,為我們展示了“蛙聲十里出山泉"這一蘊含極豐的神奇意境。

【參考答案】8.圓滿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或“人們生活中,我們要擁有‘半’的智慧")

9.舉例論證、對比論證。舉了沒有表瑕疵美玉和有紋路的玉石的例子,并將人們對其不同的鑒賞心態(tài)進行對比,具體突出地論證了本段分論點:“半,讓人領(lǐng)略缺憾之美。”進而論證了中心論點:“圓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10.首先,從圓滿與“半”的對比中引出中心論點:圓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其次,舉了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要說“半"的獨特之美,并分別從四個方面具體介紹“半”的獨特之美;最后再次總結(jié)強調(diào)并呼吁“人生中,我們要擁有‘半’的智慧"

11.放在第⑦段最合適。因為第⑦段是在講“‘半’的美也表現(xiàn)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留白上”。齊白石是藝術(shù)家,他的例子也很好地印證了藝術(shù)家用留白的方式作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的巧妙構(gòu)思,很好地體現(xiàn)了留白藝術(shù)所產(chǎn)生的“半"的美。

【8題點津】

本題考查中心論點的歸納。

通讀全文,本文開頭兩段從“圓滿”與“半"正反兩面的對比引出論題,接著第④-⑦段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半”的美,最后在結(jié)尾段第⑧段進行總結(jié)。據(jù)此分析可知,本文的中心論點可以從第②段或第⑧段進行提取,即:“圓滿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或“人們生活中,我們要擁有‘半’的智慧”。

【9題點津】

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根據(jù)“一塊玲瓏剔透的美玉,沒有一點瑕疵"可知,作者在這里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根據(jù)“一塊玲瓏剔透的美玉,沒有一點瑕疵”和“但是,玉上若有如絲如縷的紋路"可知,作者在這里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將人們對待沒有瑕疵的美玉和有紋路的玉石的兩種態(tài)度進行對比,具體、突出、有力地論證了本段分論點:“半,讓人領(lǐng)略缺憾之美?!边M而論證了中心論點:“圓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10題點津】

本題考查論證思路。

分析論證思路,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chǔ)上劃分文章層次,文章第①-③段通過“圓”與“半"的對比引出中心論點——圓滿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第④-⑦段分別從“半”的含蓄之美、缺憾之美、謙遜之美和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留白中的體現(xiàn)對中心論點進行論證,第⑧段再次點明中心論點,論證“半"的獨特之美,強調(diào)“人們生活中,我們要擁有‘半’的智慧”。

【11題點津】

本題考查辨析論據(jù)的能力。

所給材料是齊白石畫畫留白的例子,對應(yīng)文章,找到文章通過留白論證“半"的獨特之美的具體段落。從分論點可知,第⑦段是從通過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留白論證“半”的智慧。材料選擇齊白石的例子,更充分地論證了分論點。

(二)(16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機場的擁抱

①在南京機場候機回北京,來得很早,時間充裕,坐在候機大廳無所事事,看人來人往。到底是南京,比北京要暖,離立夏還有多日,姑娘們都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穿上短裙和涼鞋了。坐在我對面的女人,看年紀有三十多了,也像個小姑娘一樣,穿著一條齊膝短裙,在和節(jié)氣,也和年齡賽跑。

②來了一對年老的夫婦,坐在我身邊的空座位上。聽他們一口純正的北京話,就知道是老北京人。他們說話的聲音有些大,顯然是丈夫的耳朵有些背了,年齡不饒人。但看他們的年齡,其實也就七十上下,并不太大。聽他們講話,是在蘇州無錫鎮(zhèn)江轉(zhuǎn)了一圈,從南京乘飛機回北京。

③忽然,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聲音變得小了下來。這樣小的聲音,妻子聽得見,丈夫卻聽不清楚了。但是,妻子依然壓低了嗓音在說話,只不過嘴巴盡量貼在了丈夫的耳邊。我隱隱約約地聽到的話,是“真像!"“太像了!”他們反復(fù)說了幾遍,不盡的感嘆都在里面了。

④聲音可以壓低,像把皮球壓進水底,目光卻把心思泄露出來。順著這對老夫婦的目光,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目光如鳥一樣,雙雙都落在對面坐的這個女人的身上。

⑤我才仔細地看了看這個女人,發(fā)現(xiàn)她的黑色短裙和天藍色長袖體恤,還有腳上的一雙白色耐克運動鞋,很搭。還有她的清湯掛面的齊耳短發(fā),也很搭。當(dāng)然,和她清秀的身材更搭,很像一位運動員。剛才只看到她的短裙,其實,短裙并不適合所有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短裙卻畫龍點睛,讓一雙長腿格外秀美。

⑥很像,這個女人很像誰呢?心里便猜,大概是像這對老夫婦的女兒了吧?天底下,能夠遇到很相像的一對人的概率,并不高。剛看完電視劇《酷爸俏媽》,都說里面的演員高露長得極像高圓圓。這個女人,一定讓這對老夫婦想起了自己的什么親人。否則,他們不會這樣悄悄地議論,聲音很低,卻有些動情。能夠讓人動情的,不是自己的親人,又會是誰呢?

⑦我看見,妻子忽然掩嘴“撲哧"一笑,丈夫跟著也笑了起來。我猜想,笑肯定和對面這個女人有關(guān),只是并沒有驚動這個女人,她依然翹著秀美的腿,在看手機,嘴角彎彎的也在笑,但她的笑和這對老夫婦無關(guān),大概是手機上的微信或朋友圈有了什么好玩的段子或信息。

⑧“要不你去跟她說一下?”“你去說吧,我一個老頭子,怪不好意思的"我聽見老夫婦的對話,看著妻子站起身來,回過頭沖著丈夫說了句:“什么事都是讓我沖鋒在前頭!”便走到對面的女人的身前,說了句:“姑娘,打攪你一下!"那女人放下手機,很禮貌地立刻站起來,問道:“阿姨,您有什么事嗎?”“是這樣的,你長得特別像我們的女兒。"說著,妻子打開自己的手機給這個女人看,大概是找到自己的女兒的照片,這個女人禁不住叫了起來:“實在是太像了!怎么能這樣像呢!”我忍不住看了一眼身邊的這位丈夫,他一直笑吟吟地望著這女人。

⑨“我們想和你一起照張相,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妻子客氣地說?!疤梢粤?!待會兒我還得請您把您女兒的照片發(fā)我手機上呢!”

⑩丈夫站了起來,走到這個女人的身邊,妻子沖我說道:“麻煩你幫我們照張相!"把手機遞在我的手中。我沒有看到手機上的照片,不知道他們的女兒和他們身邊的這個女人到底有多像,但從他們的交談中知道女兒十多年前去美國留學(xué),畢業(yè)后留在美國工作,工作忙,孩子又剛讀小學(xué)離不開人,已經(jīng)有五年沒有回家了。思念,讓身邊的這個女人像女兒的指數(shù)平添了分值。

照完了相,我把手機遞給了妻子的時候,聽見丈夫?qū)@個女人說了句:“孩子,我能抱你一下嗎?”女人伸出雙臂緊緊地擁抱住了他。我看見,他的眼角淌出了淚花。我沒有想到的是,那一刻,這個女人也流出了眼淚。

(作者:肖復(fù)興)

1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13.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作者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來刻畫這個女人的?有什么作用?

14.根據(jù)括號內(nèi)的要求,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A】我隱隱約約地聽到的話,是“真像!"“太像了!”(人物心理的角度)

【B】順著這對老夫婦的目光,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目光如鳥一樣,雙雙都落在對面坐的這個女人的身上。(從修辭方法的角度)

15.本文以“我"的口吻敘事,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2.在南京機場候機,“我”看見一對老夫妻討論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長得特別像自己的女兒,他們鼓足勇氣跟這個女人合了影,最后老先生擁抱了這個女人,老先生和這個女人都因為這個擁抱流下了眼淚。

13.外貌描寫。“黑色短裙"“天藍色長袖T恤”“清湯掛面的齊耳短發(fā)"等詞語交代女人的年齡與衣著特點,刻畫出了這個女人的清純的美,為后面寫像老夫婦的女兒做鋪墊;也呼應(yīng)了她配合夫婦兩人拍照、擁抱并流淚這些細節(jié)。

14.A.寫出這對夫妻因這個女人長得像自己思念的女兒而生出的驚喜(意外而又快樂)之情。

B.運用比喻,把這對老夫婦的目光投向比作鳥兒雙落,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夫婦和諧默契的關(guān)系和行為,表明思念女兒是夫婦倆的共同心境。

15.“我”在文中是線索人物;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以“我"的視角記敘一對因常年見不到遠在他鄉(xiāng)的女兒而思女心切的老年人的故事,真實可信;通過“我”的所見、所想,強調(diào)了當(dāng)今社會廣泛存在的父母與子女長期分離的現(xiàn)象及長輩對晚輩的思念之情,啟示年輕人應(yīng)盡可能多回家看看的主題。

【12題點津】

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概括。

解答此題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用什么人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結(jié)果如何的形式表述出來即可。本文敘寫的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南京機場候機廳。主要人物是:一對老夫妻;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主要事件是:老夫妻先是討論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長得特別像自己的女兒,然后他們跟這個女人合了影,最后老先生擁抱了這個女人。結(jié)局:老先生和這個女人都因為這個擁抱而流下了眼淚。據(jù)此概括作答。

【13題點津】

本題考查人物描寫方法的判斷與作用分析。

結(jié)合⑤段中“看了看這個女人,發(fā)現(xiàn)她黑色短裙和天藍色長袖體恤,還有腳上的一雙白色耐克運動鞋,很搭。還有她的清湯掛面的齊耳短發(fā),也很搭。當(dāng)然,和她清秀的身材更搭"可知,是對女人的外貌描寫,從她的裝扮可以看出她年輕有朝氣,為人清純,為后面寫像老夫婦的女兒做鋪墊;

結(jié)合段中“照完了相,我把手機遞給了妻子的時候,聽見丈夫?qū)@個女人說了句:‘孩子,我能抱你一下嗎?’女人伸出雙臂緊緊地擁抱住了他。我看見,他的眼角淌出了淚花。我沒有想到的是,那一刻,這個女人也流出了眼淚”的內(nèi)容可知,也呼應(yīng)了她配合夫婦兩人拍照、擁抱并流淚這些細節(jié)。

【14題點津】

本題考查句子的賞析。

(1)要求從人物心理的角度來分析。閱讀句子,作者寫出了這兩位老人的語言“真像"“太像了”,可以看出他們內(nèi)心的那份驚喜,為多年沒有看到的女兒,而現(xiàn)在能看到極像女兒的人而驚喜,感到意外,表現(xiàn)了老人對女兒的極度思念。

(2)要求從修辭的角度分析。“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目光如鳥一樣",將老人的目光比作鳥,雙雙都落在這個女人的身上,運用比喻形象地寫出兩位老人想法的一致,老夫婦和諧默契,以及他們對女兒的思念之情。

【15題點津】

本題考查寫作人稱的分析。

第一人稱寫法的好處:第一人稱寫法是以“我”的口吻傳達出來的,以親身閱歷者的眼光去觀察和敘述的寫法,使小說主觀色彩更為濃厚,人物心理刻畫更為細膩,情感也更為動人,更增加了小說的真實性、親和力和親切感;同時由于“我"的敘事視角,又使作品情節(jié)的敘述雜而不亂,故事的完整性和統(tǒng)一性很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而給讀者營造了一個故事性與可讀性都很濃烈的閱讀氛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對老人與一位陌生女人的故事,文章以“我”為旁觀者的身份來敘述整個故事,雖然無法對主要人物的心理進行描寫,但是我是整個事件的見證人,是線索人物,可以對兩面人物的行為以及事件的意義等進行分析與判斷,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通過這一事件,道出年輕人離家打拼而忘了家中老人,讓老人生活孤寂并充滿思念這一社會現(xiàn)實,從而引起讀者的關(guān)注與思考。而如果用老人或女人的口吻來表述故事,只能突出自己經(jīng)歷的難忘,這一主題卻是無法表現(xiàn)出來的。

三、古詩文閱讀(14分)

(一)(10分)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乙】子瞻①遷②于齊安,廬于江上……昔余少年,從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為之悵然移日。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④為悅。方其得意,萬物無以易之。及其既厭,未有不灑然自笑者也。譬之飲食,雜陳于前,要之一飽,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無愧于中,無責(zé)于外,而姑寓⑤焉。此子瞻之所以有樂于是也。

(節(jié)選自蘇轍《武昌九曲亭記》)

注:①子瞻:蘇軾的字。②遷:貶謫。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④適意:合乎自己的心意。⑤寓:寄托。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云歸而巖穴暝朝而往,暮而歸

B.望之蔚然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陰

C.太守歸而賓客從也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

D.野芳發(fā)而幽香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8.文段[甲]中作者始終以“太守"自稱,結(jié)尾才點出太守姓名,請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9.語段甲乙中“太守之樂”和“子瞻之樂"有何異同?請簡要概括。

【參考答案】16.C17.(1)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2)蒼老的容顏,花白的頭發(fā),在眾人中間倒下的,那是太守喝醉了呀!

18.①前文中一直以“太守”自稱,設(shè)置懸念,結(jié)尾點明太守是誰,解除懸念,體現(xiàn)了構(gòu)思的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稱,突出一郡長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現(xiàn)與民同樂的主題。③結(jié)尾用設(shè)問的手法(故設(shè)一問),在自問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

19.相同點:都有雖遭貶謫卻能隨遇而安(安然自適)之樂和寄情山水之樂。

不同點:太守之樂是與民同樂;子瞻之樂是自得之樂。

【16題點津】

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歸:聚攏/歸家;

B.秀:秀麗/茂盛;

C.從:跟從;

D.發(fā):開放/顯現(xiàn),顯露;

故選C。

【17題點津】

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翻譯。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

①句重點詞:傴僂:指老人;絕:斷。

②句重點詞:蒼顏:蒼老的容顏;頹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tài),倒下的樣子。

【18題點津】

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的理解能力??梢詮恼w構(gòu)思、主題表現(xiàn)、情感表達等角度入手,要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從情節(jié)構(gòu)思看:結(jié)合【甲】文前幾段的“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其意思是給它起名字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號叫醉翁。)”一句可知,作者開始一直以“太守"自稱,設(shè)置懸念,文章的結(jié)尾“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點出太守姓名,解除了懸念,體現(xiàn)作者構(gòu)思的巧妙;

從主題角度看:結(jié)合【甲】文開篇“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其意思是給它起名字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賓客來這里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號叫醉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其意思是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其意思是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可知,文章開篇一直以“太守”自稱,點出了自己為官的身份,卻能和滁州百姓一起游山、舉行宴會,更能體現(xiàn)“與民同樂"這一主題;

從人物情感看:“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其意思是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一句運用設(shè)問,結(jié)合“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一句可知,作者在自問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據(jù)此分析作答即可。

【19題點津】

本題考查對比閱讀。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在理解兩篇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來理解“樂”的含義即可。

相同點:這兩篇短文,從寫作背景分析,作者或者主人公境遇相同,均是遭遇了被貶謫的經(jīng)歷。從選文內(nèi)容“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分析,兩個人雖遭貶謫,卻能隨遇而安,從而借助游山玩水,將自己的情感寄情山水,從中獲得快樂和解脫。

不同點:從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進行比較。依據(jù)【甲】文“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可知,歐陽修通過描繪“與民同樂”的場景,彰顯了“醉能同其樂"的政治主張;依據(jù)【乙】文中“至其翩然獨往,逍遙泉石之上,擷林卉,拾澗實,酌水而飲之,見者以為仙也(其意思是有時他一個人飄然獨游,悠閑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著樹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著落在山溝中的果子,從溪中舀取水來喝,看到他這樣子的人往往把他當(dāng)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實天下的樂事無窮無盡,而以使人心情暢快的事最叫人喜愛。)”可知,這表現(xiàn)了蘇軾安然自適,樂觀豁達,適意為悅的心情,這說明子瞻之樂是自得之樂。

【點睛】【參考譯文】

【甲】

至于太陽升起,樹林里的霧氣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了;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樹木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天高氣爽,霜色潔白;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黃昏歸來,四季的風(fēng)光不同,樂趣也是無窮無盡的。

至于背著東西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應(yīng)答,老老小小,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行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嘩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頭發(fā)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的影子散亂一地。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隨著。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鳴叫,那是因為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們在快樂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游人的樂趣,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乙】

子瞻被貶到齊安(今黃岡),在長江邊上建廬居住。從前我年輕時,跟隨著子瞻游覽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嘗不是帶頭提起衣服卷起褲腳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達的地方,子瞻就總是為這事成天不愉快。有時他一個人飄然獨游,悠閑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著樹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著落在山溝中的果子,從溪中舀取水來喝,看到他這樣子的人往往把他當(dāng)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實天下的樂事無窮無盡,而以使人心情暢快的事最叫人喜愛。而當(dāng)他稱心如意的時候,(覺得)萬事萬物都不能換取這種快樂;到了他興盡的時候,又沒有不感到吃驚,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飯,五花八門的菜肴擺在面前,總之是為了一飽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食物)同樣變成了腐臭的東西,有誰還會去管哪道菜對人有益,又哪道菜對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覺得慚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責(zé),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這山林之間(盡情享受它)。這就是子瞻在這里感到快樂的原因。

(二)(共4分)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0.面對“金樽清酒"“玉盤珍羞”,詩人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21.請簡要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兩句,并分析其表達的作者情感?

【參考答案】20.詩人想到現(xiàn)實之路充滿坎坷險阻,前途迷惘無所適從,因而內(nèi)心悲苦,即使面對“金樽清酒"“玉盤珍羞”也無法下咽。(言之成理即可)

21.運用典故,用姜尚得遇周文王,伊尹受商湯任用兩個故事,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再次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20題點津】

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意思是: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停下杯子放下了筷子,眼前都是美食,可是我卻吃不下,拔出劍來,往四周看,心里卻是茫然無措。詩人用“停、投、拔、顧”四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自己在酒席前的一系列動作,雖有美食,卻食之無趣又無味的心理,而這種心理正是因為作者歷經(jīng)“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fēng)雪早已封山"的困境,想到現(xiàn)實之路充滿坎坷險阻,前途迷惘無所適從,因而內(nèi)心愁苦,而對玉盤珍羞也難以下咽。

【21題點津】

本題考查詩句賞析能力。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意為:相傳姜尚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釣,后輔佐周武王滅商,相傳伊尹受商湯任用前,曾夢見乘船經(jīng)過太陽旁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礄溪上釣魚,得遇周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以古代大賢自比,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被朝廷任用,施展才能。

四、作文:(50分)

22.閱讀下面材料,然后寫一篇議論文。

核心技術(shù)是國之重器,是我們發(fā)展的關(guān)鍵。一直以來,我們在高尖端科技領(lǐng)域還在受制于人,國家發(fā)展壯大的命門一直被國外牢牢抓住,成為制約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的致命弱點。近年來,我們科技人員自己不懈奮斗取得了一些核心技術(shù)的突破:墨子“通信",神舟飛天,高鐵奔馳,“天眼”探空,北斗組網(wǎng),超算發(fā)威,大飛機首飛等。人生也是這樣,只有通過自己不懈奮斗,才能實現(xiàn)人世間的美好夢想。

讀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聯(lián)想和感悟?請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參考答案】例文:

生活因奮斗而精彩

奮斗,是成功的源泉,是實現(xiàn)理想的基礎(chǔ),是展現(xiàn)風(fēng)采的資本。生活因奮斗而精彩。

峭壁上的花朵,不埋怨自己出身的卑微,不埋怨上天的不公,不埋怨自己所受苦痛的無情,而是甘愿在這峭壁上留下自己獨特的香氣,讓這峭壁擁有一絲色彩。于是她奮斗著,從貧瘠的土地中獲取點滴的營養(yǎng),在太陽的暴曬下盡量使葉片舒展,在狂風(fēng)暴雨中吸收水分。就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再大的磨難也壓不倒這束花。終有一天,花開了,開得那么自信、那么耀眼。她想:經(jīng)過我的不懈奮斗終于證明了自己,我的生活因為奮斗而精彩!

寒風(fēng)中的梅亦是如此。她們總是那么與眾不同,在花兒爭妍斗艷的春,她們默默無語;在百花齊放的夏,她們依舊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欣賞著別人的美。直到冬天,寒風(fēng)凜冽,漫天飛雪,她們才開放。春天儲蓄陽光,夏天貯存水分,靜待一個秋,到冬天終于盛開。在春夏秋的奮斗中,她們嘗遍了嘲笑,受到無數(shù)冷落,但是她們從不服輸。她們用奮斗證明了冬天是誰的時代!正因為奮斗,才使梅花更加芳香,生活因奮斗而精彩!

觀過峭壁上的花、聞過寒風(fēng)中的梅的我似乎深受啟發(fā)。遇到困難時,我不再是那個膽小鬼,不再退縮,不再嚇得掉眼淚,而是勇于拼搏,勇于奮斗。在理科方面有畏難情緒的我,一有稍難一點兒的題擺在我面前時,我就覺得要完成它跟翻過一座山一樣難。我深知奮斗的好處,我看是大量做難題、做好題,不會就問,問完再做,一次又一次的反復(fù)練習(xí)。在奮斗中,我的為難情緒消失了,我變得愛思考了,與原來相比更進一步了。我想,原來我的生活也是因奮斗而精彩的啊!

“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生活因奮斗而精彩!

【點津】本題考查材料作文的寫作。

第一,審題立意。這是一篇材料作文,文章的立意要源于材料。閱讀材料,前三句話敘寫“核心技術(shù)”的重要;最后一句則是這段話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文章立意的根基——只有通過自己不懈奮斗,才能實現(xiàn)人世間的美好夢想;沒有通過自己不懈奮斗,不能實現(xiàn)人世間的美好夢想。據(jù)此來進行文章的立意,要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

第二,文體思路。根據(jù)題目要求,本文應(yīng)寫成議論文。在具體敘寫作文時,要態(tài)度明確,立場堅定,還可以抒發(fā)自己的感想,但一定要結(jié)合事例來寫。要注意要把“不懈奮斗"具體化,通過事實來詳寫過程;把“美好夢想”也要具體化,是什么樣的夢想。同時,要寫出“不懈奮斗"和“美好夢想”二者之間的合理推論。文章思路要做到邏輯清晰,有理有據(jù),切忌空發(fā)感想,寫成四不像文體。2020-2021學(xué)年九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

語文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娉婷(pīn)箴言(zhēn)自慚形穢(huì)

B.寬宥(yòu)濡養(yǎng)(rú)強聒不舍(guō)

C.坍塌(tān)折本(zhé)獨辟蹊徑(xī)

D.襤褸(lán)眺望(tiào)隨機應(yīng)變(yīng)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上的漢字,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看似尋常最奇①,成如容易卻艱辛。"深圳是改革開放后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②。”深圳用4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③程。

A①掘②繹③里B.①崛②義③歷

C.①掘②義③歷D.①崛②繹③歷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話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ǎ?/p>

讀書人的高貴氣質(zhì)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yǎng)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毛坯而言,是沒有魅力的,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使他們由內(nèi)到外獲得了新生。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高貴得多的叫“氣質(zhì)"的東西。

A.也許甚至當(dāng)然B.也許甚至雖然

C.因所以即使D.因為所以雖然

4.古詩文默寫

(1)《岳陽樓記》中“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了鳥兒在湖面時飛時歇,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的景象。

(2)余拏一小舟,_____________,獨往湖心亭看雪。(張岱《湖心亭看雪》)

(3)中秋佳節(jié)到了,人們常常借用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里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表達對外地親人的祝福。

(4)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秋草獨尋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6)韓愈《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尾聯(lián)照應(yīng)詩題,把侄孫探望之意歸結(jié)為“__________”,沉痛而又凄涼。

名著閱讀(4分)

5.《艾青詩選》中《一個黑人姑娘在歌唱》是詩人在經(jīng)過___(國家名)時有所感觸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速寫式短詩。它表達的主題是___________

6.同學(xué)們給老師制作了一張教師節(jié)賀卡并題贈首小詩,請你補寫小詩的后兩句。

人們常說老師是蠟燭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我卻希望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

材料一人民日報北京5月2日電為集中展示當(dāng)代優(yōu)秀青年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激勵全國廣大青年在習(xí)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sh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發(fā)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lián)決定授予萬曉白等28名同志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授予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藍劍突擊隊等10個青年集體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录w”。同時決定,對在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中做出特殊貢獻的陳冬同志、在第二十三屆冬奧會上為國家贏得榮譽的武大清同志授予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

材料二中國青年五四獎?wù)?,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授予中國14至40周歲(年滿14周歲、不滿40周歲)優(yōu)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yōu)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當(dāng)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原則上每年“五四”青年節(jié)授予,也可隨時授予。主要授予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表現(xiàn)突出、做出重大貢獻的先進青年,每年表彰人數(shù)在10人左右。

材料三中國青年五四獎?wù)聢D案(見下圖)

(1)給材料一擬寫一個標題,并簡述理由。

標題:___

理由:___

(2)結(jié)合材料二,具體介紹材料三的獎?wù)聢D案的構(gòu)圖設(shè)計和寓意。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8分)

(一)(12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半"的智慧

①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人們都喜歡圓滿,把它當(dāng)作最好的結(jié)局。可不是嗎?一輪皎潔的圓月掛在空中,怎能不牽動文人的詩興?一次親人的團圓,又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相對完整而言,“半”無疑是未完成的一種狀態(tài),是令人遺憾的一種缺失。

②然而,圓滿固然美好,“半"也有其獨特之美。

③你一定懂得“否極泰來”的道理,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它的對立面轉(zhuǎn)化了。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好榔G盛放之時,就是殘敗零落之日。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半"中隱美的道理:爬山的過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覺最好,攀爬中摻進了人們對美景的想象,虛實相生之間,美便無限擴伸與延展。

④半,讓人體味含蓄之美。國畫大師齊白石說:“畫在半似與不似之間,太似則媚俗,不似則欺世。”這位受人敬仰的畫家,深刻地道出了繪畫之道——妙在“半"似“半”不似,不能太似,太直白。同樣的道理,話也不能說得太直露,否則就失去了生活的韻味,中國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其中一個要素就是含蓄之美?!昂熅砦黠L(fēng),人比黃花瘦",詩人只說了詩意的一半,另一半?yún)s深藏不露。透過詩意的一半,讀者把另一半品味出來了,深深的愁緒溢滿心頭,多含蓄,多美妙。這種含蓄和美妙就在半虛半實之間,讓你自己去揣摩,去聯(lián)想,去體驗。一旦悟出其精妙,那些文字頃刻間就像活了一樣,在你心里演繹出妙不可言的畫面,這樣的藝術(shù)欣賞,讓你心領(lǐng)神會,多么富有情趣!相反,那些把話說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直白的文字就顯得蒼白單調(diào)了,就像一杯白開水索然無味。

⑤半,讓人領(lǐng)略缺憾之美。一塊玲瓏剔透的美玉,沒有一點瑕疵。你也許會為它完美而驚嘆,可驚嘆過后,你卻沒有一點思索、玩味的余地。但是,玉上若有如絲如縷的紋路,你就會好奇的鑒賞,把那些紋路與諸多事物聯(lián)系起來,奇妙的遐想翩然而至。人生如玉,人們總是向往完美的人生,殊不知,那樣的人生枯燥乏味。人生有一點波瀾,一絲缺憾,你才有奮斗的動力,并且享受到奮斗的樂趣。真正的人生就應(yīng)該是這樣,苦樂各一半,得失各一半,希望和失望各一半,交織出生活的酸甜苦辣,折射出人生的五彩繽紛。

⑥半,讓人體會謙遜之美?!皾M招損,謙受益”,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太滿,而要看到自己方方面面的“半",這樣才能不斷成就人生的“滿”。擁有謙遜品質(zhì)的人,如秋菊,不炫耀美麗的色彩,不賣弄馥郁的芬芳,卻讓人格外敬仰。他們懂得“半"的道理,深諳“半”的藝術(shù),達到了“半"的修養(yǎng),為我們樹立了“半”榜樣。

⑦“半"美也表現(xiàn)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留白上。眾所周知,繪畫中描摹可觀可觸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難事,要讓抽象無形的語言、聲響和思維等入畫,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些高明的繪畫大師通過只畫出一半,虛出另一半的做法,撩撥起觀眾二度創(chuàng)作的強烈欲望與沖動,使難以描摹的意象,在人們的想象中得以生動而鮮活地再現(xiàn),有限的畫面與無限想象形成珠聯(lián)璧合的完美融合。他們的成功給我們以啟迪:運用“半”的智慧,成就藝術(shù)留白,使藝術(shù)創(chuàng)作達到至高的境界。

⑧花開半時偏妍。人生中,我們要擁有“半"的道理,掌握“半”的藝術(shù),達到“半"的修養(yǎng),無邊受用“半”的恩賜與智慧。

8.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9.本文第⑤段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10.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思路。

11.下面的材料放在哪一段最合適?請指出并說明理由。

齊白石水墨畫的經(jīng)典之作《蛙聲十里出山泉》用幾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動的畫面,為我們展示了“蛙聲十里出山泉"這一蘊含極豐的神奇意境。

(二)(16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機場的擁抱

①在南京機場候機回北京,來得很早,時間充裕,坐在候機大廳無所事事,看人來人往。到底是南京,比北京要暖,離立夏還有多日,姑娘們都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穿上短裙和涼鞋了。坐在我對面的女人,看年紀有三十多了,也像個小姑娘一樣,穿著一條齊膝短裙,在和節(jié)氣,也和年齡賽跑。

②來了一對年老的夫婦,坐在我身邊的空座位上。聽他們一口純正的北京話,就知道是老北京人。他們說話的聲音有些大,顯然是丈夫的耳朵有些背了,年齡不饒人。但看他們的年齡,其實也就七十上下,并不太大。聽他們講話,是在蘇州無錫鎮(zhèn)江轉(zhuǎn)了一圈,從南京乘飛機回北京。

③忽然,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聲音變得小了下來。這樣小的聲音,妻子聽得見,丈夫卻聽不清楚了。但是,妻子依然壓低了嗓音在說話,只不過嘴巴盡量貼在了丈夫的耳邊。我隱隱約約地聽到的話,是“真像!”“太像了!"他們反復(fù)說了幾遍,不盡的感嘆都在里面了。

④聲音可以壓低,像把皮球壓進水底,目光卻把心思泄露出來。順著這對老夫婦的目光,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目光如鳥一樣,雙雙都落在對面坐的這個女人的身上。

⑤我才仔細地看了看這個女人,發(fā)現(xiàn)她的黑色短裙和天藍色長袖體恤,還有腳上的一雙白色耐克運動鞋,很搭。還有她的清湯掛面的齊耳短發(fā),也很搭。當(dāng)然,和她清秀的身材更搭,很像一位運動員。剛才只看到她的短裙,其實,短裙并不適合所有的女人。在她的身上,短裙卻畫龍點睛,讓一雙長腿格外秀美。

⑥很像,這個女人很像誰呢?心里便猜,大概是像這對老夫婦的女兒了吧?天底下,能夠遇到很相像的一對人的概率,并不高。剛看完電視劇《酷爸俏媽》,都說里面的演員高露長得極像高圓圓。這個女人,一定讓這對老夫婦想起了自己的什么親人。否則,他們不會這樣悄悄地議論,聲音很低,卻有些動情。能夠讓人動情的,不是自己的親人,又會是誰呢?

⑦我看見,妻子忽然掩嘴“撲哧”一笑,丈夫跟著也笑了起來。我猜想,笑肯定和對面這個女人有關(guān),只是并沒有驚動這個女人,她依然翹著秀美的腿,在看手機,嘴角彎彎的也在笑,但她的笑和這對老夫婦無關(guān),大概是手機上的微信或朋友圈有了什么好玩的段子或信息。

⑧“要不你去跟她說一下?"“你去說吧,我一個老頭子,怪不好意思的”我聽見老夫婦的對話,看著妻子站起身來,回過頭沖著丈夫說了句:“什么事都是讓我沖鋒在前頭!"便走到對面的女人的身前,說了句:“姑娘,打攪你一下!”那女人放下手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