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nèi)科學考試試題_第1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考試試題_第2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考試試題_第3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考試試題_第4頁
中醫(yī)內(nèi)科學考試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內(nèi)科學試題及答案1、 患者,女,45歲,肥胖。平素喜肥甘厚味,近半年覺胸脅支滿,心下痞悶,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溫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飲入易吐,口渴不欲飲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食少,大便澹,形體逐漸消瘦,舌苔白滑,脈弦細而滑。本病的治法是溫脾化飲攻下逐飲瀉肺祛飲理氣和絡宣肺化飲【答案】A2、 以下屬于癭病的主要病變部位的是肝脾心BWM肝腎心肝脾腎肝腎胃【答案】A3、 中風的表現(xiàn)緩慢起病突發(f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神志昏蒙【答案】BCDE4、 感受溫熱毒邪而致痿病的病機重點在于灼傷津液肺熱葉焦直中心包浸淫經(jīng)脈脾胃受損【答案】B5、 《外臺秘要》指明的五淋為熱淋.石淋.氣淋石淋.膏淋膏淋.勞淋血淋.熱淋.氣淋石淋.勞淋【答案】AC6、 虛證呃逆的治療方法有養(yǎng)胃生津,降逆止呃溫補脾胃,和中止呃理氣解郁,降逆止呃清火降逆,和胃止呃溫中散寒,降逆止呃【答案】AB7、 下列關于虛體感冒治療的各項敘述中,正確的是治療應扶正與解表并施忌大劑量發(fā)汗之品忌用辛溫重劑忌用大劑量寒涼藥物解表藥物用量宜輕宜少【答案】ABCDE8、 瘀血阻滯所致的內(nèi)傷發(fā)熱,其主要特征是午后或夜間發(fā)熱自覺身體局部發(fā)熱口干咽燥而多飲身體有固定痛處舌質(zhì)青紫或有瘀點【答案】ABDE9、 低熱,午后熱甚,心內(nèi)煩熱,胸悶脘痞,不思飲食,渴不欲飲,嘔惡,大便稀薄或黏滯不爽,舌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shù)。宜選用瀉心湯黃連溫膽湯^平胃散二陳湯中和湯【答案】BE10、 腰痛的病機為寒濕閉阻,滯礙氣血,經(jīng)脈不利濕熱壅遏,經(jīng)氣不暢,筋脈失舒邪阻經(jīng)脈,腰府失養(yǎng)腎陰不足,腰脊失濡腎陽不足,不能溫養(yǎng)筋脈【答案】C11、 辨證論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審證求機審察病機謹守病機整體審察四診合參【答案】B12、 喘證發(fā)作時的臨床表現(xiàn)是呼吸困難張口抬肩鼻翼扇動不能平臥喉有痰聲【答案】ABCD13、 中風病脫證治療首選六味地黃丸補陽還五湯補中益氣湯參附湯以上均不是【答案】D14、 胃痛在辨別時應注意表里寒熱虛實氣血陰陽【答案】BCD15、 不寐的主要病機有陽盛陰衰陰盛陽衰M腎不交陰陽失交陽不入陰【答案】ACDE16、 下列有關“證”的表述中,正確的是由具有特征性的臨床癥狀構成對某一階段的癥狀和體征的歸納分析表現(xiàn)出來的異常狀態(tài)或不適有不同的病理過程和變化規(guī)律對疾病所表現(xiàn)的癥狀的概括17、《內(nèi)經(jīng)》提出的針刺治痿大法是滲濕清熱養(yǎng)胃清火補腎清熱辛溫治痿獨取陽明【答案】E18、 “渴而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饑為中消,渴而便數(shù)有膏為下消”,何著作對三消的臨床分類做了規(guī)范《儒門事親》《諸病源候論》《景岳全書》《證治準繩》《丹溪心法》【答案】D19、 肺癰初期的治療方劑是葦莖湯銀翹散如金解毒散加味桔梗湯沙參清肺湯【答案】B20、 哮與喘的鑒別要點包括哮必兼喘,喘不一定兼哮哮有宿根哮有聲響舌苔黃與白痰的清稀與否【答案】ABC21、 下列除哪項外,均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癥倦怠乏力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心悸而頭暈E.脈結代【答案】E22、 《丹溪心法》認為怔忡的根本原因為冬心血不足血虛與痰火肝火上擾瘀血阻絡【答案】B23、 肺癆的治療大法以滋陰益氣治癆殺蟲化痰通絡溫肺止咳補虛培元【答案】BE24、 患者產(chǎn)后失血,四肢抽搐,項背強急,頭暈目眩,自汗氣短,低熱,舌淡紅,苔薄少津,脈細數(shù)。治療的主方為羌活勝濕湯四物湯大定風珠增液承氣湯圣愈湯【答案】BC25、 便秘的主要病位在胃脾大腸腎三焦【答案】C26、 某男,28歲。1個月前出差后出現(xiàn)嗆咳氣急,吐稠黃痰,量多,時時咯血,血色鮮紅,午后潮熱,骨蒸,五心煩熱,顴紅,盜汗量多,口渴,心煩,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脅掣痛,偶有遺精,形體日漸消瘦,舌紅而干,苔薄黃或剝,脈細數(shù)。宜選用百合固金湯月華丸保真湯補天大造丸秦艽鱉甲散【答案】AE27、 王某,男,45歲。水腫延久不退10年,腫勢輕重不一,以下肢為主,腰部刺痛,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脈沉細澀。其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桃紅四物湯合五苓散實脾飲疏鑿飲子五皮飲合胃苓湯加減【答案】B28、 患者,女,45歲,肥胖。平素喜肥甘厚味,近半年覺胸脅支滿,心下痞悶,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溫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飲入易吐,口渴不欲飲水,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食少,大便澹,形體逐漸消瘦,舌苔白滑,脈弦細而滑。本病的治法是溫脾化飲攻下逐飲瀉肺祛飲理氣和絡宣肺化飲【答案】A29、 癡呆的病因病機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年老腎虛久郁不解中風外傷【答案】ABCDE30、厥證的主要治療原則是開竅化痰回陽救逆醒神回厥開竅辟穢益氣回陽【答案】C31、 肝陽上亢型眩暈的臨床表現(xiàn)耳鳴口苦急躁脈弦頭重如蒙【答案】ABCD32、 肥胖的病位主要在于脾與肌肉胃與腎脾與肺。.心與肺E.脾與肝【答案】A33、 下列幾組中,兩臟可同有血虛證候的是冬心.脾肝.脾(1心.肺。.心.肝E.肝.腎【答案】D34、 下列哪一項是水腫與鼓脹的鑒別點腫脹的部位腫脹的順序腹壁青筋是否暴露小便是否通利病變臟腑不同【答案】ABCE35、 實證嘔吐的證候類型有外邪犯胃飲食停滯肝氣犯胃痰飲內(nèi)阻£.脾胃虛寒【答案】ABCD36、 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脈虛弱。當選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苓桂術甘湯獨參湯天王補心丹參附湯【答案】AE37、 治療黃疸(陽黃)熱重于濕證,若脅痛較甚,可加用柴胡郁金川楝子延胡索橘皮【答案】ABCD38、關于哮證的治療,提出“未發(fā)以扶正氣為主,既發(fā)以攻邪氣為急”的原則的醫(yī)家是張仲景巢元方葉天士朱丹溪虞挎【答案】D39、 厥證與中風的鑒別中,主要的區(qū)別是患者的年齡發(fā)病時有無四肢厥冷神昏時間的長短醒后有無后遺癥發(fā)病時有無牙關緊閉【答案】D40、 下列屬于中臟腑臨床表現(xiàn)的是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志昏蒙病位較淺病情較輕【答案】ABC41、 腎虛腰痛,無明顯陰陽偏盛者,可服用河車大造丸補髓丹左歸丸青娥丸右歸丸【答案】D42、 患者頭痛而脹,甚則頭脹如裂,發(fā)熱惡風,面紅目赤,口渴喜飲,大便不暢,或便秘,小便黃赤,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宜選方芎芷石膏湯半夏白術天麻湯大補元煎普濟消毒飲川芎茶調(diào)散【答案】A43、 下列各項屬于水腫病因的是風邪襲表外感水濕瘡毒內(nèi)犯情志內(nèi)傷稟賦不足,久病勞倦【答案】ABCE44、 下列關于水腫病的預防調(diào)護正確的說法是注意適寒溫.避風邪平素飲食宜清淡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戒煙.戒酒,避辛辣定期驗尿.復查腎功能【答案】ABCDE45、 下列哪一項不是消渴的典型癥狀多飲多食多尿?雀目耳聾身體消瘦【答案】D46、胃痞發(fā)生的病機關鍵是肝脾腎三臟失調(diào),痰氣瘀交結胃氣阻滯,胃失和降胃失和降,膈間氣機不利,胃氣上逆動膈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答案】D47、 下列關于厥證描述中,錯誤的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昏厥時間較長,甚至一厥不復短時內(nèi)蘇醒,醒后無偏癱伴有號叫.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小便失禁等發(fā)病前或有精神刺激,或有大失血病史【答案】D48、 虛證呃逆的治療方法有冬養(yǎng)胃生津,降逆止呃溫補脾胃,和中止呃理氣解郁,降逆止呃清火降逆,和胃止呃溫中散寒,降逆止呃【答案】AB49、 下痢時發(fā)時止,日久不愈,發(fā)時大便夾有膿血,里急后重,飲食減少,倦怠怕冷,舌淡苔膩,脈濡軟。最佳治療方劑是連理湯理中湯胃苓湯香砂六君子湯香連丸【答案】A50、 心悸因驚恐勞累而發(fā),時作時止,不發(fā)作時如常人者,當診為怔忡悸動驚悸奔豚以上都不是【答案】C51、 下列各項中屬于暑證臨床表現(xiàn)的是頭昏如裹胸悶脘痞肌肉酸痛頭身疼痛猝然昏倒【答案】E52、 關節(jié)腫脹,痛有定處,僵硬,屈伸不利,肌膚紫暗或瘀斑等,辨為TOC\o"1-5"\h\z痰瘀濕寒熱【答案】B53、 內(nèi)燥證常涉及的臟腑有L、肝脾肺腎【答案】BCDE54、 “郁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強調(diào)了精神治療極為重要,這句話出自于下列哪本書《景岳全書?郁證》《臨證指南醫(yī)案?郁》《醫(yī)學正傳?郁證》《丹溪心法?六郁》《靈樞》【答案】B55、 對膀胱無尿之癃閉危證,可用哪組藥高位保留灌腸大黃.枳實芒硝.檳榔生大黃.生牡蠣.六月雪.丹參大黃.芒硝附子.肉桂【答案】C56、 寒哮的治療原則是清熱宜肺,化痰定喘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健脾益氣補腎納氣以上都不是【答案】B57、《丹溪心法》中提出的六郁包括以下哪幾項氣郁血郁痰郁肝郁食郁【答案】ABCE58、 肺癆的四大主癥是咳嗽.胸痛.發(fā)熱.汗出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咳嗽.消瘦.低熱.自汗咳嗽.神疲.心悸.盜汗干咳.氣促.潮熱.胸痛【答案】B59、 趙某,男,65歲。久嗜辛辣之品,大便下血,色鮮紅,便下不爽,伴有腹痛,肛門灼熱,口苦,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該病例中醫(yī)辨證為胃熱壅盛腸道濕熱熱灼胃絡。.脾胃虛寒脾胃濕熱【答案】B60、 中風.昏迷.癇證.厥病共同的主要癥狀為語言不利口眼歪斜突然仆倒四肢抽搐昏不知人【答案】E61、 久痿虛極,脾腎精氣虛敗,病情危篤,常出現(xiàn)下列哪些并病或變證汗出如油口噤不開舌體癱軟呼吸困難神昏檐語【答案】CD62、 中醫(yī)治療癌癥常用的祛邪之法是理氣除濕活血化瘀化痰散結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答案】ABCE63、 痰濕中阻型眩暈的代表方為苓桂術甘湯陳夏六君子湯二陳湯半夏白術天麻湯以上都不是【答案】D64、 下列方法有助于診斷肺癰的是驗痰法口嚼生豆汁不覺有腥味爪甲紫而帶彎支氣管碘油造影纖維支氣管鏡【答案】ABCDE65、內(nèi)傷咳嗽的主要原因是肺臟虛弱脾失健運肝火犯肺腎臟虧虛£.心火亢盛【答案】ABCD66、 首先提出“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的古籍是《內(nèi)經(jīng)》《金匱要略》《中藏經(jīng)》《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答案】D67、 患者關某,女,40歲。平素性格內(nèi)向,善驚易恐,來診時癥見心悸不寧,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而易驚醒,膽怯易驚,苔薄白,脈弦細。其治法是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溫補心陽,安神定驚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清熱化痰,寧心安神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安神【答案】E68、 遺精病記載首見于《內(nèi)經(jīng)》《金匱要略》《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丹溪心法》【答案】A69、 治療不寐心腎不交者,應首選黃連阿膠湯天王補心丹滋水清肝飲六味地黃丸琥珀多寐丸【答案】D70、 疫毒痢的治療原則是清腸化濕解毒,調(diào)氣行血清熱解毒.涼血理氣止痛止瀉攻補兼施,先補后瀉發(fā)汗解表清里【答案】A71、 治療消渴下消的方劑是黃芪湯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鹿茸丸知柏地黃丸【答案】BCDE72、 下列除哪項外,均為心血不足型心悸的主癥倦怠乏力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心悸而頭暈脈結代【答案】E73、 下列關于厥證描述中,錯誤的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昏厥時間較長,甚至一厥不復短時內(nèi)蘇醒,醒后無偏癱伴有號叫.抽搐.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小便失禁等發(fā)病前或有精神刺激,或有大失血病史【答案】D74、 癡呆脾腎虧虛證應用七福飲還少丹歸脾湯洗心湯參苓白術散【答案】B75、 患者,男,49歲。發(fā)現(xiàn)血糖升高近12年,小便頻數(shù),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輪干枯,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畏寒肢冷,陽痿,舌淡白而十,脈沉細無力。治療本病的首選方劑是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右歸丸十全大補湯七味白術散76、患者不寐,伴腰酸.心煩.心悸.頭暈,健忘多為L脾兩虛M腎不交(1心膽氣虛痰熱擾心肝火擾心【答案】B77、 患者,女,18歲。得病于憂慮,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切善哭,舌淡,脈弦細。其診斷及處方應是肝氣郁結型郁證一一柴胡疏肝散L脾兩虛型郁證一一歸脾湯氣郁化火型郁證一一丹梔逍遙散痰氣郁結型郁證一一半夏厚樸湯&心神失養(yǎng)型郁證一一甘麥大棗湯加味【答案】E78、 下列屬于痰飲病的辨證要點的是辨清部位標本虛實區(qū)分兼夾預后轉(zhuǎn)歸辨伴隨癥狀【答案】ABCD79、 腎陽虛證的診斷要點是形寒肢冷,面白神疲滑精早泄,小便頻數(shù)性欲減退,腰膝酸冷下肢水腫,按之凹陷大便稀澹,排便不爽【答案】C80、 患者腹大脹滿不舒,早寬暮急,面色蒼黃,脘悶納呆,神倦怯寒,四末不溫,尿少不利,舌體胖,質(zhì)紫,苔淡白,脈沉弦無力。其治法為行濕散滿,理氣消脹溫中健脾,行氣利水溫補脾腎,化氣行水健脾益氣,理氣消脹健脾化濕,行氣散滿【答案】C81、肺癌患者,胸部灼熱疼痛,發(fā)熱,口咽干燥,心煩寐差,發(fā)熱,久稽不退,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質(zhì)紅,舌苔薄黃少津,脈細數(shù)。治宜選用越鞠丸合化積丸犀角地黃湯合犀黃丸龍膽瀉肝湯合五味消毒飲血府逐瘀湯生脈地黃湯【答案】B82、 “郁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強調(diào)了精神治療極為重要,這句話出自于下列哪本書《景岳全書?郁證》《臨證指南醫(yī)案?郁》《醫(yī)學正傳?郁證》《丹溪心法?六郁》《靈樞》【答案】B83、 關于眩暈下列表述正確的是關于眩暈的論述最早見于《內(nèi)經(jīng)》,稱“眩暈”“?!薄督饏T要略》用澤瀉湯治療眩暈朱丹溪提出“無痰不作?!睆堊雍吞岢觥盁o虛不作眩”張介賓指出“眩運者,中風之漸”【答案】ABCE84、 何書最早將各種出血病癥歸納在一起,并以“血證”之名概括之《金匱要略》《醫(yī)學正傳》《備急千金要方》《濟生方》《血證論》【答案】B85、 不寐的主要病機有陽盛陰衰陰盛陽衰M腎不交陰陽失交陽不入陰【答案】ACDE86、 下列哪項不屬于風濕頭痛的臨床表現(xiàn)頭痛如裹肢體困重脈濡舌淡苔白膩頭痛而脹【答案】E87、 最早提出殺蟲補虛的著作是《黃帝內(nèi)經(jīng)》《醫(yī)學入門》《十藥神書》《丹溪心法》《醫(yī)學正傳》【答案】E88、 腹痛拘急,痛勢急暴,遇寒痛甚,得溫痛減,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清稀,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沉緊,當治以溫中散寒,理氣止痛泄熱通腑,行氣導滯消食導滯,理氣止痛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活血化瘀,和絡止痛【答案】A89、 久痿虛極,脾腎精氣虛敗,病情危篤,常出現(xiàn)下列哪些并病或變證汗出如油口噤不開舌體癱軟呼吸困難神昏檐語【答案】CD90、 下列關于痞滿的主癥的各項敘述,正確的是胃脘痞塞,滿悶不舒胸悶氣短望無脹形觸之無形按之柔軟【答案】ACDE91、 黃疸消退后濕熱留戀證的治法是調(diào)和肝脾,理氣助運溫中化濕,健脾和胃疏肝泄熱,利膽退黃清熱利濕清熱通腑,利濕退黃【答案】D92、 胃痞發(fā)生的病機關鍵是肝脾腎三臟失調(diào),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