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1頁
邏輯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2頁
邏輯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3頁
邏輯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4頁
邏輯學考試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jié)邏輯學的研究對象一邏輯釋義二邏輯學以思維為研究對象,關于思維及其形式規(guī)律的科學形式邏輯——古典形式自然語言分支辯證邏輯——現(xiàn)在形式符號語言三研究對象:抽象思維形式,規(guī)律,簡單的邏輯方法1.思維:在感性認識的根底上,借助人腦的作用有目的的對認識對象進展概括。形象思維可感覺分類靈感思維借助于外物偶然概括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理論思維判斷推理特點①概括性②間接性2.思維形式內(nèi)容不同的命題與推理具有一樣構造邏輯變項①概念變項②命題變項即可用自然語言,又可用符號語言〔SAP〕3.思維形式〔思維準則〕確定根本規(guī)律〔同一、矛盾、排除〕一致一般規(guī)律明確4.一般〔簡單〕邏輯方法第二節(jié)邏輯性質作用一性質工具性二邏輯與語言,修辭的關系三作用有助于人們進展正確思維,防止邏輯錯誤,克制思維混亂有助于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獲取知識準確地表達,嚴密的論證思想揭露謬論,批駁狡辯第二章命題邏輯〔上〕第一節(jié)命題與推理概述一命題語句判斷1.命題含義:反映事物情況的思想特點:①必須有判定②有真假2.命題與語句的關系語句是命題的載體語句和命題不一一對應比擬:①屬于不同科學領域②并非所用的語句表達命題③同一個命題可用不同的語句表達④同一語詞可以表達不同命題〔語境不同〕3.命題與判斷判斷是被判斷者斷定了的命題二命題的分類性質命題〔A、B〕簡單命題關系命題非模態(tài)命題聯(lián)言命題復合命題選言命題條件命題模態(tài)命題負面題三推論及分類推理定義:以一個或幾個命題推出新命題的思維模式前提構造構造推理形式推理的邏輯性是否正確推理形式是否正確符合推理規(guī)則4.推理種類演繹推理第一種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必然性推理第二種或然性推理第二節(jié)復合命題及推理一直言命題〔性質命題〕主項:被判斷的事物S謂項:被判斷事物的性質P量項:全稱特稱單稱連項:一定〔是〕否認〔否〕二聯(lián)言命題及推論〔一〕聯(lián)言命題〔判斷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問題〕1.客觀根據(jù)2.定義:判斷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問題3.邏輯形式并列性①自然語言表達:P并且Q轉折性雖然…但是遞進性不僅…而且②符號語言:PQ〔合取〕判斷幾種事物同時存在(p、q為聯(lián)言命題)4.邏輯特征〔真值表〕PQ支命題組合與聯(lián)言命題相符合時真,否則為假PQ支命題組合與聯(lián)言命題相符合時真,否則為假TTTTFFFTFFFF〔二〕聯(lián)言命題的推理1.定義:前提或結論是聯(lián)言命題的推理2.形式:①分解式(PQ)├P(Q)三選言命題及推理(一)選言命題1.客觀依據(jù)2.定義及構成定義:斷定事物的幾種可能中,至少一種存在情況的命題構成:選言支:一般用P,Q,R,S等來表示相容性質〔至少一種〕選言連結詞不相容性質〔有且僅有一種〕3.選言相容命題⑴.定義:斷定事物的幾種情況中,至少有一種情況的命題⑵.邏輯形式:PQ或P,或QP或Q∨〔折取〕P∨Q 也許…也許可能…可能或許…或許⑶.邏輯特征PQPQPQTTTFTFTTFTTTFFFF⑴.定義:斷定事物的幾種情況中可能情況中僅有一種情況存在的問題⑵.邏輯形式:要么P要么Q不是P就是Q不相容析取寧可P也不Q與其Q不如Q⑶.邏輯特征〔如上〕㈡相容推理1.相容選言推理⑴.定義⑵.規(guī)則:A一定一個選言支,不能斷定其它選言支B否認一個選言支,就要一定其它選言支⑶.推理形式否認一定式〔PQ〕P)├Q(PQ〕Q)├P(1).定義:以不相容選言命題為前提,以不相容選言命題推理為準則(2).規(guī)則:A一定一個選言支,就要否認其它所有選言支B否認其它選言支,就要一定這個選言支(3).形式:①一定否認式((PQ)P)├Q②否認一定式((PQ)P)├P(三).注意的問題⑴.選言支要相對獨立(不相容,不穿插)⑵.否認一定式((PQR)P)├(QR)㈠.假言命題1.客觀根據(jù)2.定義及構造①定義:斷定某一事物情況存在是另外一事物存在的條件關系的命題②構造:支命題+邏輯連接詞條件→前件P結果→后件Q①定義〞斷定某一事物情況是另外一種事物情況存在的充分條件假言命題(有之必然,無之未必然)②邏輯形式如果P,則QP→Q“一旦,就〞“假設,就〞“有…,就有…〞“要有…就…〞“假設…就會…〞“不P,不Q〞“沒有P,沒有Q〞③邏輯特征PQP→QP←QTTTTTFFTFTTFFFTT①定義:無之必不然,有之未必可也②邏輯形式:只有P才QP←Q除非P否則Q僅當P才Q必然P才Q不P不Q⑴定義: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⑵形式:當且僅當P才Q只需而且必須P才Q⑶邏輯特征PQP?QTTTTFFFTFFFT⑷作用認識作用推理作用㈡假言命題推理①定義②規(guī)則如果命題為真:一定前件必一定后件為真,一定后件不一定前件為真如果命題為真:否認前件不能否認后件,否認后件則前件否認③推理形式一定前件式((P→Q)P)├Q否認后件式((P→Q)P)├P①定義②規(guī)則:一定后件則能一定前件否認前件則能否認后件③推理式A一定前件式((P←Q)Q)├PB否認前件式((P←Q)Q)├P2.定義:對一個命題的否認,否認一個命題的復合命題3.邏輯形式:非PP無、不、沒等連接詞①(PQ)?(PQ)②(PQ)?(PQ)③(PQ)?(PQ)(PQ)④(P→Q)?(PQ)⑤(P←Q)?(PQ)㈠純假言命題推理1.定義: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假言命題為前提,根據(jù)假言命題的特征進展推理過程2.特征:①前提和結論都是假言命題②前提間具有邏輯關系(后一個假言命題是前一個假言命題的后接一定式((P→Q)〔Q→R〕├(P→R)否認式((P→Q)〔Q→R〕├(R→P)一定式((P←Q)〔Q←R〕├(P←R)否認式((P←Q)〔Q←R〕├(R←P)㈡.二難推理(P41)1.定義:以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和一個具有兩個選言支的選言命題為前提并根據(jù)假言命題推理邏輯特征進展推理的前提2.特征:前提上:兩個充分條件假言命題+一個選言支結論上:簡單命題或選言命題①簡單構成式:[﹙P→R﹚〔Q→R﹚﹙PQ﹚]├R 特例:[﹙P→R﹚〔P→R﹚﹙P﹚P]├R ②簡單破環(huán)式:[﹙P→R﹚〔P→S﹚﹙RS﹚]├P③復雜構成式:[﹙P→R﹚〔Q→S﹚﹙PQ﹚]├(RS)④復雜破壞式:[﹙P→R﹚〔Q→S﹚(RS]├〔PQ〕⑴.指出前提虛假假言前提虛假選言前提虛假⑵.指出二難推理的形式不正確⑶.再構二難推理反駁錯誤二難推理第三章詞項邏輯第一節(jié):詞項詞項的定義及特征定義:在主謂式的語句中充當主謂項的語詞主項:對象謂項:要判斷的性質、特征詞項、語詞、概念詞項更注重邏輯意味詞項或概念的邏輯特征詞項與概念具有抽象性詞項與概念具有概括性內(nèi)涵:描述概念反響質的特征外延:概念〔詞項〕與語詞的區(qū)別內(nèi)容與形式內(nèi)容概念語氣形式一個語詞表達不同概念同一個概念可以由不同語詞表達詞項的種類根據(jù)外延的數(shù)量〔P72〕單獨詞項、普遍詞項集合詞項,非集合詞項〔P73〕正詞項,負詞項詞項間的外延關系〔P74-P75〕全同關系相容關系真包含于關系相容關系真包含關系穿插關系不相容關系:P75-P76矛盾關系反對關系詞項的限制與概括邏輯依據(jù)和邏輯前提1.前提同一屬種序列2.依據(jù)內(nèi)涵和外延的反變關系㈡.限制P76〔屬詞項種詞項〕〔屬詞項+內(nèi)涵〕種詞項作用:減少㈢.詞項的概括減少種詞項內(nèi)涵屬詞項㈣.注意問題限制和概括必須在同一屬種關系序列內(nèi)限制都是有一定極限的在多級限制和多級概括中要注意被限制和被概括前后的屬種序列,使其成為一個重要關系。詞項的劃分什么是劃分1.定義:屬概念假設干種概念2.構造被劃分詞項〔母項〕劃分詞項〔子項〕劃分標準〔依據(jù)〕劃分的方法一次劃分連續(xù)劃分二分法劃分規(guī)則劃分必須相應相稱〔子項的外延之和等于母項外延〕劃分過寬〔多出子項〕劃分過窄〔少出不全〕劃分的子項在外延上必須相互排斥標準同一劃分必須按層次逐漸進展,不得越級劃分的作用明確概念的外延注意問題區(qū)分劃分與分解〔P79〕分解:把整體分為局部分類與劃分區(qū)別六.定義〔P70〕明確概念內(nèi)涵的邏輯方法什么是定義1.定義的含義定義是用簡潔的語句明確詞項內(nèi)涵的邏輯方法2.定義的構造被定義項〔DS〕構造定義項〔DP〕定義聯(lián)項〔是〕DS就是DP㈡.定義的種類真實定義:提醒了語詞的本質特征,特有屬性語詞定義:表達這個語詞表達什么㈢.下真實定義的方法1.定義:由被定義詞項鄰近的屬詞項和表達被定義詞項種差的詞項所組成的定義鄰近的屬詞項種差根本步驟:第一:找鄰近的屬詞項第二:找種差第三:用連接詞連接起來㈣.真實定義的種類(P78)性質定義:發(fā)生定義:功用定義:關系定義:㈤.真實定義的規(guī)則定義應該相應相稱定義項中不得直接或間接包含被定義項定義必須清楚明白一般采用一定的語句形式,不得采用負詞項第三節(jié)直言命題〔P80〕直言命題的定義及構造定義:斷定事物對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問題 構造⑴.主項:被斷定對象的詞項“S〞⑵.謂項:對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質的詞項“P〞⑶.量項:主項被外延斷定的范圍的詞項⑷.聯(lián)項:聯(lián)結主項和謂項的詞“是〞“不是〞種類〔P82〕1.全稱一定命題:所有S都是P(SAP)2.全稱否認命題:所有S都不是P(SEP)3.特稱一定命題:有S是P(SIP)4.特稱否認命題:有S不是P(SOP)5.單稱一定命題:某個S是P6.單稱否認命題:某個S不是P三.直言命題的邏輯特征1.真實性:〔P84〕2.AEIO的真假制關系〔見課本84頁圖〕A與E“不能同真,可以同假〞“反對關系〞I與O“不能同假,可以同真〞“下反對關系〞A與IE與O“前者真后者比方真,后者假前者必然假〞“等差關系〞A與OE與I“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矛盾關系〞考前須知:必須主項和謂項同素材假定主項所反映的情況存在單稱一定與否認關系是矛盾的作用:推理證明3.主謂項的周延性問題〔P83〕周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