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人教版高中必修下冊語文《與妻書》集體備課課件_第1頁
統(tǒng)編人教版高中必修下冊語文《與妻書》集體備課課件_第2頁
統(tǒng)編人教版高中必修下冊語文《與妻書》集體備課課件_第3頁
統(tǒng)編人教版高中必修下冊語文《與妻書》集體備課課件_第4頁
統(tǒng)編人教版高中必修下冊語文《與妻書》集體備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與妻書

林覺民

第一課時林覺民與妻書原件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孫中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fēng)云因而變色”“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弊髡吆喗榻虒W(xué)目標1.掌握文中活用的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2.理解“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這句話的含義,理清文章的思路。3.學(xué)習(xí)革命前輩犧牲一己,“為天下謀永?!钡墓廨x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學(xué)重點學(xué)習(xí)革命前輩犧牲一己,“為天下謀永?!钡墓廨x思想和高尚情操。教學(xué)難點:文中所用典故及相關(guān)成語。

教學(xué)方法:品讀法、合作探究

一、導(dǎo)入由童安格《訣別,真愛是誰》導(dǎo)入:夜冷清獨飲千言萬語∕難舍棄思國心情∕燈欲盡獨鎖千愁萬緒∕言難啟訣別吾妻∕烽火淚滴盡相思意情緣魂夢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侶不再有淚如你

(一)時代背景

清代末年,清政府極度腐朽反動,對帝國主義屈辱投降,連年喪權(quán)、賠款、割地;對人民則加強剝削壓迫,因而激起人民反抗。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提出了“驅(qū)逐韃虜,恢復(fù)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的十六字政治綱領(lǐng)。在我國南方,先后發(fā)動了十幾次武裝起義。1910年11月,孫中山從美洲來到南洋,在檳榔嶼(現(xiàn)在馬來西亞西北部)召集革命黨人開會,總結(jié)了過去多次起義失敗的教訓(xùn),決定在廣州再發(fā)動一次規(guī)模更大的起義。孫中山親自在華僑中募捐,派人到各國購買武器。同盟會總部又從國內(nèi)各省、南洋華僑以及在日本留學(xué)的學(xué)生中征集挑選八百人作為起義骨干,同時聯(lián)絡(luò)清軍中的新軍、防營和民間會黨響應(yīng)。經(jīng)過幾個月的緊張準備,1911年4月23日,總指揮黃興由香港秘密來到廣州,在兩廣總督衙門附近設(shè)立指揮部,部署起義。但這次起義仍然失敗了。因為在關(guān)鍵時刻,負責(zé)運輸槍械的人叛變了,不僅一部分槍械不能到手,而且兩廣總督張鳴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繳了傾向革命的新軍二營的槍支,調(diào)兵加強了廣州的戒備。結(jié)果革命黨人只好放棄原來的十路進兵的計劃,集中全力攻打總督衙門。4月27日,黃興率一百多人攻入總督衙門,張鳴岐已經(jīng)逃走,黃興等人就和反撲的水師提督李準的部隊激戰(zhàn),因眾寡懸殊,大多數(shù)革命志士犧牲,黃興只身脫逃。這次起義,戰(zhàn)斗犧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倫、方聲洞、林覺民等烈士。事后群眾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廣州西北郊的黃花岡,所以后人把這次起義叫作“黃花岡起義”。這次起義,是同盟會歷次起義中戰(zhàn)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會震動最大的一次。雖然失敗了,但推動了全國的革命高潮,是五個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義的前奏。

烈士生平簡介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福建閩侯縣(今福州市)人。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之一。14歲進高等學(xué)堂,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思想影響,課余談到時事,總是慷慨激昂地說:“中國不革命不能自強”,畢業(yè)后到日本留學(xué)。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留日學(xué)生接到黃興、趙聲兩人的來信,說事情大有可為,林覺民于是離東京回國,準備在福建起義響應(yīng)。到了香港,黃興把他留下來協(xié)助廣東革命事務(wù)。于是他便專程回福建召集同志來香港參加廣州起義。三月二十九日(陽歷四月十七日)早晨,他和方聲洞等率領(lǐng)全體福建同志入廣州,和林廣塵(文)會于城內(nèi)。下午五點多鐘,一同攻擊轟炸督署,不幸中彈受傷,力盡被捕。在審訊中,他從容不迫,縱論世界大勢,宣揚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張,臨刑談笑自若,引頸就義,年僅25歲。有人以保存國家元氣勸兩廣總督張鳴岐對林覺民刀下留情,張鳴岐說:"此人面貌如玉,心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也稱得上奇男子……這樣的人才留給革命黨,為虎添翼,這還了得!"臨刑談笑自若,引頸就義,年僅25歲。

本文的寫作經(jīng)過1.這封《絕筆書》是林覺民烈士在起義前三天的三月二十六日(陽歷四月二十四日)夜里寫的,原書共兩封,一封是給他父親的,內(nèi)容僅云:“不孝兒覺民叩稟父親大人:兒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補于全國同胞也,大罪乞恕之?!边@里所選的一封是寫給他夫人陳意映女士的,信里充滿了犧牲一己,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的革命精神。林覺民《與妻書》,又名《絕筆書》,又名《寄妻絕筆書》。這是一篇從妻子的思想實際出發(fā),反復(fù)闡明為爭取民族、國家的自由獨立而勇蹈死地、義無反顧的革命道理的情書,反映了他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思想。他在寫《與妻書》的同時,還給他父親林孝穎先生寫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這封信言簡意明,充滿了他熱愛祖國、為爭取自由獨立而勇蹈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給父親的信和《與妻書》是在廣州起義前三天寫的,起義失敗后,有人秘密將這兩封信(絕筆書)在半夜里塞進林覺民家門縫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發(fā)現(xiàn)這兩封信,其妻陳意映閱后,當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遺腹子仲新。兩年后(1913)意映在悲傷抑郁中逝世。《與妻書》手稿,現(xiàn)已由林覺民次子仲新獻給人民政府(長子伯新即信中之依新,后夭折),現(xiàn)陳列在福建省博物館。

三、初讀課文,歸納難讀、難寫的字詞,把不懂的字詞句做出標記。誦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1.同桌或前后桌的兩位同學(xué)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讀準字音,劃分正確停頓;指出對方同學(xué)朗讀中的失誤與不足。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修正,如語音、句讀等。3.學(xué)生交流預(yù)習(xí)中遇到的疑難點,有爭議的地方,師生共同解決。

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我寫這封信時,淚珠和筆墨一起灑落下來,不忍寫完而想擱筆,又擔(dān)心你不能體察我的心情,以為我忍心拋棄你而去死,以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不想我死去(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強忍著悲痛給你寫下去。第一段內(nèi)容——

說明寫遺書的原因和寫遺書時的心情

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如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然而遍地是腥血,滿街是狼犬,有幾家能夠稱心快意地過日子呢?(人民的災(zāi)難使我像)白居易那樣淚濕青衫,我不能學(xué)古代圣人那樣忘情。古語說:有仁愛心腸的人“尊敬我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愛護我家里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里的兒女”。

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zāi)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zé)o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我確實是希望跟你共同生活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勢看來,天災(zāi)能夠造成死亡,盜賊能夠造成死亡,國家被列強瓜分那天起能夠造成死亡,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夠造成死亡,我們這代人身處今天的中國,國內(nèi)每個地方,每時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個時候使我眼睜睜看你死,或者讓你眼睜睜看我死,我能這樣做么?還是你能這樣做么?

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全國人民中不當死而死(不應(yīng)當死卻死了)、不愿分離而被迫分離的,多得不能用數(shù)字來計算。像我們這樣感情濃摯的人,能忍看這種(慘狀)嗎?這就是我斷然干脆地(果斷勇敢地)(為革命而)死、舍你不顧的原因。

今人又言心電感應(yīng)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現(xiàn)在有人提出(死人和活人之間)有心電感應(yīng)的現(xiàn)象,我也希望他們說的是事實,那么我死后,我的靈魂還依偎在你身旁,你不必因為失去伴侶而悲痛。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dān)憂,的的非吾所思。吾愛汝至,所以為汝體者唯恐未盡。我平日從沒有把我的志向告訴你,是我不對的地方;然而告訴了你,又恐怕你天天為我擔(dān)憂。我(對于)犧牲,(即使是)死一百次我都不會推辭,可是讓你為此擔(dān)憂,確確實實不是我能忍心的。我愛你到了極點,所以為你考慮的只怕不周到

【文言基礎(chǔ)知識】注音釋義意映卿卿如晤(晤,音wù,相遇、見面,引申為面對面)的的非吾所忍(的,音dí,實在、的確)2.通假字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3.一詞多義[竟]A動詞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完畢、終了,本課)此縣官重太后,故不竟也(追究《漢書、霍光傳》)輕舟竟川(從頭到尾,曹操《善哉行》)B副詞道竟何為耶(究竟、終究,劉禹錫《天論上》)神農(nóng)竟不知(竟然、居然,杜甫《游何將軍山林》)[身]

A名詞首身離合心不懲(身體、軀體,《國殤》)且以汝有身也(有身指懷孕,本課)B代詞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自己、自身《出師表》)身是張翼德也(我《三國志?蜀書?張飛傳》)C副詞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親自《陳涉世家》)4.詞性活用A.

名詞用作動詞汝幸而偶我(婚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尊敬。幼,疼愛)B.

名詞用作狀語汝泣告我(哭著)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分瓜一樣)C.

動詞使動用法不能竟書而欲擱筆(使……完畢)當盡吾意為幸(使……盡)D.

形容詞用作動詞

卒不忍獨善其身(完善)E.

形容意動用法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以……為樂)

5.古今異義汝可以模擬得之(模擬

古義:想象、揣摩。今義:模仿)6.句式解析稱心快意,幾家能彀(主謂倒裝句)老師提醒說明:課文中時間的記法。

1.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辛亥年,1911年。三月,農(nóng)歷三日,當為公歷四月。念六,二十六日。念,二十。四鼓,即四更,凌晨1~3點。2.適冬之望日前后。冬之望日,農(nóng)歷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農(nóng)歷十月十五日。文中所用典故及含義點撥:所謂“典故”,是指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詩句。課文中的典故有如下幾處:

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春衫,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八抉R春衫”語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詩中寫白居易聽琵琶女彈奏琵琶曲,深受樂曲的感染,聯(lián)想到自己被貶的不幸遭遇,十分感傷,落下的淚水打濕了青布衫。林覺民用“司馬春衫”的典故,表達對“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按荷馈保敒椤扒嗌馈敝`。

“太上之忘情”

原作“圣人忘情”。語出《世說新語·傷逝》:“王戌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

“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記了喜怒哀樂之情”。林覺民說“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達自己關(guān)心民眾的痛苦,與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袄衔崂希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這個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愛妻子的感情推廣到愛“天下人”,為“天下人”的幸福,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zé)o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

“眼成穿”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極目遠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語出杜甫《寄越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歸好腸堪斷,新愁眼欲穿?!?/p>

“骨化石”

事見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绷钟X民用這個典故,意在說明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夫妻離散,相見無期。

“破鏡能重圓?”

作者反用“破鏡重圓”的典故,意在說明在反動統(tǒng)治者肆虐的中國,夫妻離散,永無團圓之日。“破鏡重圓”,事見唐·孟棨《本事詩·情感》:“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鏡,人執(zhí)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瓣愅?,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蒼頭(奴仆)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shè)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乃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fù)嫦娥影,空照明月輝?!愂系迷?,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p>

后來用“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后,又重新團圓。

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語出《孟子·盡心上》:“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意思是處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養(yǎng)。后用來指保持自身的節(jié)操;只顧自身好而不顧大局。林覺民說自己“不忍獨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國家、人民的偉大胸懷。

【難句解析】1、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全句譯為:當我寫這封信(的時候),淚珠和筆墨一齊落下,不能把信寫完就擱筆了,又很擔(dān)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說我忍心丟了你去死,說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著悲痛跟你講講這種苦衷。

2、司馬春衫,吾不能學(xué)太上之忘情也。

“春衫”實際是“青衫”,原句是《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薄疤稀本褪恰疤拧?,最遠最古的,引申為最高尚的人。全句譯為:江州司馬的青衫(濕了),我不能學(xué)那些修養(yǎng)高超的人忘懷于世理人情。3、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樂”意動用法,以……樂。全句譯為:你在哭不成聲以后體察我的苦衷,也能把天下人(的福利)放在心上,(那么),就應(yīng)當也把犧牲我跟你的福利作為樂事,去為天下人謀福利啊!

4、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

“適”,合適的意思?!昂Y”名詞兼動詞,既表動作又表動作使用的工具。“依稀”作“仿佛”、“朦朧”講。譯作:新婚三四個月,恰巧是冬天的某個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篩孔一樣,篩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朧地互相掩映。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dān)憂的的非吾所忍。

5、“犧牲”和“百死”同義,這里復(fù)用,為的強調(diào)死。譯作:我平時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目標告訴你,是我的不是;但是,如果告訴了你卻又很怕你天天替我擔(dān)憂,我即使犧牲一百次也不退避,使你擔(dān)憂倒的的確確不是我能忍心的。四、課文整體感知

【內(nèi)容主旨】全文七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段),作為遺書的開端,簡要地說明自己寫這封遺書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第二部分(第2、3、4段),是信的核心。在這部分中,烈士心情傾訴自己“至愛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第2段開頭一句“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是全文的綱。烈士在這段里先簡單地闡述“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的道理。然后下面用兩段文字,一段詳訴,“吾至愛汝”的衷情,一段說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的道理。第3段,用“汝憶否”、“回憶”、“又回憶”引出三件夫妻恩愛的追憶。三件事情都反映了烈士對妻子的眷戀之深,為妻子著想“無所不至”,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第4段,開頭用“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作為過渡,把“吾至愛汝”的傾訴過渡到“忍舍汝而死”的說理。先列舉種種“可以死”的情況,說明延緩此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死;次講破鏡難以重圓,說明“生離”較“死別”更為痛苦;再說“天下人”生死離別的慘狀,說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