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書》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高中必修下冊)_第1頁
《與妻書》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高中必修下冊)_第2頁
《與妻書》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高中必修下冊)_第3頁
《與妻書》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高中必修下冊)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與妻書第二課時一、檢查課文字詞掌握情況二、熟讀課文,領(lǐng)會文意(小組合作學習)第1段,“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闭f明寫遺書的原因和寫遺書時的心情。第2段,“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說理,由此而展開。“愛汝”與“勇于就死”,看來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濟世的革命者看來,是統(tǒng)一的。請在這一段中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來說明作者是怎樣將這兩者統(tǒng)一起來的。明確:原句略。小結(jié):林覺民極愛其妻,正是這種感情升華,才使他更“勇于就死”。正因為自己享受了愛情、家庭的幸福,所以希望“天下人”也能享受幸福?!盀樘煜氯酥\永?!倍视跔奚约盒〖彝ブ腋#淝椴俑呱?,十分感人。第3段,“吾真真不能忘汝也!”抒發(fā)全文中心的前半部分“吾至愛汝”的感情。這一段主要回憶夫婦生活中的數(shù)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中所追憶的三件事,并分析作者追憶這三件事的目的。明確:第一件事是夫妻誰先死的談話,說明自己本不愿因先死而“留苦”給妻子。第二件事是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說明自己真的不能忘記愛妻。第三件事是兩次離家未能將實情告訴妻子的原因和心情,說明自己“至愛”妻子,怕妻子擔受不起沉重的悲痛。這三件事的共同之處是都反映了烈士生前對妻子的眷念之深,為妻子著想無所不至,用事實說明自己絕不是一個無情的人,即“吾至愛汝”。)第4段,“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闭撜f全文中心的后半點“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碑敃r國家腐敗,社會黑暗,災(zāi)難深重。作者假設(shè)了人們命運的兩種情況,具體是哪兩種情況?明確:第一種情況:“死”——隨時隨地都有生命危險,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死去;第二種情況:“離”——“即可不死”,也可能“離散不相見”,“較死為苦”。)“今日吾與汝幸雙健”,但眼看“天下人”的“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又怎能忍受?這就是林“敢率性就死不顧汝”的原因。在行文上,作者采用了反問句式,請找出反問句,說明其作用。(啟發(fā)妻子深思,讓妻子理解、諒解自己的行為和心情。)此段后一層是囑咐后事,自己“死無遺憾”,希望妻子把孩子撫育成人,繼承自己的遺志。從這些說理與囑咐中,可見林覺民的崇高思想和坦率胸襟。文章第2自然段中說,“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倍诘?段末了又說“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這是簡單的重復(fù)還是論述的深入?明確:是論述的深入。第一次向妻子解釋,是在概括的述說后得出的結(jié)論;第二次說“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是在詳細敘述鐘愛之情以及與當時形勢對比之后得出的結(jié)論。)第5段,“……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边M一步表達全文中心“吾至愛汝”的衷情?!拔崞饺詹恍庞泄恚駝t又望其真有。”這句話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作者是個革命者,當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則說明自己對妻子的“至愛”,二則用來安慰妻子。這哀痛欲絕的話,同樣反映了作者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懷。)第6段,“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慨嘆“幸”與“不幸”,實際上也是緊扣中心,“幸”,夫妻恩愛;“不幸”,“忍舍汝而死”?!白洳蝗酞毶破渖怼币痪涞暮x及在全文中的作用?明確“獨善其身”出自《孟子·盡心上》,意思是只顧自己好,不顧別人。林覺民雖“至愛”妻子,他要把這種愛推廣到普天下受苦人身上,因此不愿“獨善其身”。這句話是全文的總結(jié)。)第7段,“當盡吾意為幸?!毕M拮油笍亓私膺z書的意思,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吾意”即“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比?、再讀課文,深入探究思考下列問題(從原文中找出相關(guān)語句)1.作者寫這封信用意何在?明確:“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表死別之意,“恐汝不察吾衷”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愛妻“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愛天下2.作者與妻子有著怎樣的深情厚意?(文中回憶了哪幾個生活場景?)明確:憶某夕關(guān)于夫妻先死、后死的爭議憶兩人雙棲之所憶遠行欲告又止的前情景3.當時國事如何?作者為什么忍舍妻而死?明確:“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天災(zāi)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離散不相見,”“天下人之不當死而死與不愿離而離者,不可數(shù)計;”4.為什么說《與妻書》是一曲愛情的頌歌,更是一首正氣歌?(1)林覺民在犧牲前給妻子的絕筆書中表現(xiàn)了兒女之情的纏綿細膩,也表現(xiàn)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這封信所表現(xiàn)的對妻子的愛情,正是作為獻身革命和人民的一種基礎(chǔ)和襯托。沒有對親人的愛,也就無法將這種愛擴充成為對天下人的愛;沒有對妻子篤深的感情,也就無以襯托他舍此捐軀之高尚情操。(2)《與妻書》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之所以能與廣大讀者產(chǎn)生共鳴,就在于作者把人世間經(jīng)常發(fā)生的生離死別賦予了悲壯的愛國主義色彩,在于他把熱愛親人和熱愛人民的情感水乳交融地結(jié)合起來?!盀槿暄灾?,說明寫遺書的原因和寫遺書時的心情,其中深含“吾至愛汝”的感情,而寫遺書的原因就是下文要詳談的全文中心的后半部分:“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闭f它是一曲“正氣歌”,因為文章中充滿著革命豪情,烈士視死如歸,“吾今死無余憾”,“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足以說明這一點。它也是“檄文”,因為文章中處處揭露清王朝的腐敗,“遍地腥云,滿街狼犬”,“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等句子最為突出。四、反復(fù)誦讀,品味寫法為了表達“吾至愛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復(fù)雜思想感情,作者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遺書中非常自然地綜合運用了抒情、記敘、議論三種表達方式。)1.抒情是這封遺書的主要表達方式。指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直接抒情的語句。(通覽全文,很多語句都是直接抒情的。從開頭的“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到末了的“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不能舍吾,其時時于夢中得我乎!”這些話語,正是面臨為革命英勇獻身之時,從內(nèi)心洶涌而出的強烈的感情浪濤。)2.為了抒情,烈士很自然地記敘了一些往事。如第三段里對于夫妻生活的三個回憶,深深地抒發(fā)了對妻子的愛戀和為妻子著想“無所不至”之情。3.烈士在記敘抒情的基礎(chǔ)上發(fā)表議論。通覽全信可知,一、5段基本上屬于抒情,第三段基本上是記敘,二、4、6段則是在抒情、記敘的基礎(chǔ)上說理。既抒革命之情,又說革命之理。正因為烈士對妻子的“情”是那樣深摯,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義的“理”就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人力量。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涂上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tǒng)治時,并不直說,而用“遍地星云,滿街狼犬”來比喻。又如第6段中說:“……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吾能之乎?亦汝能之乎?……”作者在分析現(xiàn)狀的黑暗時,接連使用了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從而有助于思想觀點的表達。教師總結(jié):本文作者為了表達“吾至愛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復(fù)雜的思想感情,在遺書中非常自然地綜合運用了抒情、記敘、議論三種表達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現(xiàn)了烈士在面臨為革命獻身之時,從內(nèi)心洶涌而出的強烈的情感浪濤。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記敘了一些往事。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愛汝”的情外,還在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為全國同胞爭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犧牲個人一切的精神是崇高的。正因為烈士摯愛妻子,他忍心舍掉妻子英勇赴義的“理”就有巨大的說服力和感人力量。本文語言非常好,淺近暢曉。信中之話是烈士說給愛妻的肺腑之言,真切感人,扣人心弦。作者語言修養(yǎng)很高,說理時選擇了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和表達豐富感情的句式,使議論也涂上自己所憎所愛的感情色彩。例如,作者在談到清朝血腥兇殘的統(tǒng)治時,用“遍地腥云,滿街狼犬”采比喻,又如“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吾能之乎

?

抑汝能之乎

?

……”分析現(xiàn)狀黑暗,接連使用了排比、設(shè)問、反問等句式,酣暢淋漓,一氣呵成,具有無可辯駁的說服力,從而有助于思想觀點的表達。文字亦文亦白,通俗典雅,信中雖多處用了典故,如“太上忘情”、

“望夫化石”、

“破鏡重圓”等,都融人通俗的語言之中,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而又不覺艱深費解。

五、【寫作特點】本文作者為了表達“吾至愛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復(fù)雜的思想感情,遺書中非常自然地綜合運用了抒情、記敘、議論三種表達方式。全文有很多地方直接抒情,表現(xiàn)了烈士在面臨為革命獻身之時,從內(nèi)心洶涌而出的強烈的情感浪濤。為了抒情,作者很自然地記敘了一些往事。而最感人的,除了“吾至愛汝”的情外,還在于“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的道理。烈士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