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07講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目錄TOC\o"14"\h\u一、考情分析二、知識建構(gòu)三、考點突破考點01基因的分離定律核心考向提煉重要考向探究題型01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題型0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遺傳特例考點0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核心考向提煉重要考向探究題型01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驗證題型0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遺傳特例四、實驗探究實驗設(shè)計常用的方法按住Ctrl鍵同時點擊目錄文字即可跳轉(zhuǎn)到對應(yīng)頁考點要求考題統(tǒng)計考情分析基因的分離定律2023海南卷(2分)2023全國卷(6分)2022重慶卷(2分)2022河北卷(2分)【命題規(guī)律】遺傳規(guī)律方面常以遺傳現(xiàn)象為情境,考查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zhì)及相關(guān)拓展性應(yīng)用;能力方面多側(cè)重于考查遺傳現(xiàn)象的演繹與推理和相關(guān)實驗的設(shè)計與驗證。綜合各地高考,有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高考試題結(jié)合實例考查一對、兩對或多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考查運用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預(yù)測雜交后代的性狀、遺傳傳病的患病概率,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遺傳相關(guān)問題。【命題預(yù)測】會以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考查基因的定位,遺傳傳病的患病概率,解釋生產(chǎn)、生活中的遺傳相關(guān)問題等?;虻淖杂山M合定律2023湖南卷(2分)2023全國卷(6分)2022山東卷(2分)2021湖北卷(2分)考點01基因的分離定律核心考向提煉重要考向探究1.“假說—演繹法”辨析假說—演繹法的5個環(huán)節(jié)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及常見實例(1)假說—演繹法主要包括提出問題(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chǔ)上)→提出假說(通過推理和想象,對問題、現(xiàn)象進行分析)→演繹推理(根據(jù)假說推出預(yù)測結(jié)果)→實驗驗證→得出結(jié)論5個基本環(huán)節(jié)。(2)教材中運用“假說—演繹法”研究的常見實例:孟德爾研究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摩爾根利用果蠅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證明DNA的復(fù)制方式是半保留復(fù)制。2.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與驗證(1)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四法”驗證分離定律(也可用于純合子和雜合子的鑒定)1.(2023·海南·高考真題)某作物的雄性育性與細胞質(zhì)基因(P、H)和細胞核基因(D、d)相關(guān)?,F(xiàn)有該作物的4個純合品種: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員利用上述品種進行雜交實驗,成功獲得生產(chǎn)上可利用的雜交種。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A.①和②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雄性不育B.②③④自交后代均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變C.①和③雜交獲得生產(chǎn)上可利用的雜交種,其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故需年年制種D.①和③雜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雜交后代作母本,二者雜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為3∶1【答案】D【詳解】A、①(P)dd(雄性不育)作為母本和②(H)dd(雄性可育)作為父本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均為(P)dd,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A正確;B、②③④自交后代均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變,即表現(xiàn)為穩(wěn)定遺傳,B正確;C、①(P)dd(雄性不育)作為母本和③(H)DD(雄性可育)作為父本雜交,產(chǎn)生的后代的基因型為(P)Dd,為雜交種,自交后代會表現(xiàn)出性狀分離,因而需要年年制種,C正確;D、①和③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P)Dd,②和③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H)Dd,若前者作父本,后者作母本,則二者雜交的后代為(H)__,均為雄性可育,不會出現(xiàn)雄性不育,D錯誤。故選D。2.(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種真菌(有多個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與該病害抗性有關(guān)的基因有3個(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狀(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狀(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狀(不抗任何菌株),且A1對A2為顯性,A1對a為顯性、A2對a為顯性?,F(xiàn)將不同表型的水稻植株進行雜交,子代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表型及其分離比。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xiàn)全抗:抗性=3:1B.抗性植株與易感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xiàn)抗性:易感=1:1C.全抗植株與易感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xiàn)全抗:抗性=1:1D.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雜交,子代可能出現(xiàn)全抗:抗性:易感=2:1:1【答案】A【詳解】AD、全抗植株與抗性植株,有六種交配情況:A1A1與A2A2或者A2a交配,后代全是全抗植株;A1A2與A2A2或者A2a交配,后代全抗:抗性=1:1;A1a與A2A2交配,后代全抗:抗性=1:1;A1a與A2a交配,后代全抗:抗性:易感=2:1:1。A錯誤,D正確;B、抗性植株A2A2或者A2a與易感植株aa交配,后代全為抗性,或者為抗性:易感=1:1,B正確C、全抗與易感植株交,若如果是A1A1與aa,后代全為全抗,若是A1A2與a,后代為全抗:抗性=1:1,若是A1a與aa,后代為全抗:易感=1:1,C正確。故選A。3.(2022·重慶·統(tǒng)考高考真題)半乳糖血癥是F基因突變導(dǎo)致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研究發(fā)現(xiàn)F基因有兩個突變位點I和II,任一位點突變或兩個位點都突變均可導(dǎo)致F突變成致病基因。如表是人群中F基因突變位點的5種類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類型突變位點①②③④⑤I+/++/+/++//Ⅱ+/++/+/+/++/+注:“+”表示未突變,“”表示突變,“/”左側(cè)位點位于父方染色體,右側(cè)位點位于母方染色體A.若①和③類型的男女婚配,則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B.若②和④類型的男女婚配,則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C.若②和⑤類型的男女婚配,則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D.若①和⑤類型的男女婚配,則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2【答案】B【詳解】A、若①和③類型的男女婚配,①基因型是FF,③的基因型是Ff,則后代患病的概率是0,A錯誤;B、若②和④類型的男女婚配,②的基因型是Ff,④的基因型是Ff,則后代患?。ɑ蛐蜑閒f)的概率是1/4,B正確;C、若②和⑤類型的男女婚配,②的基因型是Ff,⑤的基因型為ff,則后代患?。ɑ蛐蜑閒f)的概率是1/2,C錯誤;D、若①和⑤類型的男女婚配,①基因型是FF,⑤的基因型為ff,則后代患病的概率是0,D錯誤。故選:B。4.(2022·河北·統(tǒng)考高考真題)關(guān)于遺傳物質(zhì)DNA的經(jīng)典實驗,敘述錯誤的是()A.摩爾根依據(jù)果蠅雜交實驗結(jié)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孟德爾描述的“遺傳因子”與格里菲思提出的“轉(zhuǎn)化因子”化學(xué)本質(zhì)相同C.肺炎雙球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和噬菌體浸染細菌實驗均采用了能區(qū)分DNA和蛋白質(zhì)的技術(shù)D.雙螺旋模型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解釋了DNA分子具有穩(wěn)定的直徑【答案】A【詳解】A、摩爾根通過假說—演繹法利用果蠅雜交遺傳實驗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A錯誤;B、孟德爾描述的“遺傳因子”實質(zhì)是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yīng)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轉(zhuǎn)化因子”是DNA,兩者化學(xué)本質(zhì)相同,B正確;C、肺炎雙球菌體外轉(zhuǎn)化實驗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DNA蛋白質(zhì),噬菌體浸染細菌實驗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區(qū)分DNA和蛋白質(zhì),兩者均采用了能區(qū)分DNA和蛋白質(zhì)的技術(shù),C正確;D、DNA兩條鏈上的堿基由氫鍵連接形成堿基對,且遵循A與T配對、G與C配對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使DNA分子具有穩(wěn)定的直徑,D正確。故選A。5.(2022·海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匍匐雞是一種矮型雞,匍匐性狀基因(A)對野生性狀基因(a)為顯性,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A基因純合時會導(dǎo)致胚胎死亡。某雞群中野生型個體占20%,匍匐型個體占80%,隨機交配得到F1,F(xiàn)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得到F2。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A.F1中匍匐型個體的比例為12/25 B.與F1相比,F(xiàn)2中A基因頻率較高C.F2中野生型個體的比例為25/49 D.F2中A基因頻率為2/9【答案】D【詳解】A、根據(jù)題意,A基因純合時會導(dǎo)致胚胎死亡,因此匍匐型個體Aa占80%,野生型個體aa占20%,則A基因頻率=80%×1/2=40%,a=60%,子一代中AA=40%×40%=16%,Aa=2×40%×60%=48%,aa=60%×60%=36%,由于A基因純合時會導(dǎo)致胚胎死亡,所以子一代中Aa占(48%)÷(48%+36%)=4/7,A錯誤;B、由于A基因純合時會導(dǎo)致胚胎死亡,因此每一代都會使A的基因頻率減小,故與F1相比,F(xiàn)2中A基因頻率較低,B錯誤;C、子一代Aa占4/7,aa占3/7,產(chǎn)生的配子為A=4/7×1/2=2/7,a=5/7,子二代中aa=5/7×5/7=25/49,由于AA=2/7×2/7=4/49致死,因此子二代aa占25/49÷(1-4/49)=5/9,C錯誤;D、子二代aa占5/9,Aa占4/9,因此A的基因頻率為4/9×1/2=2/9,D正確。故選D。6.(2022·浙江·高考真題)番茄的紫莖對綠莖為完全顯性。欲判斷一株紫莖番茄是否為純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讓該紫莖番茄自交B.與綠莖番茄雜交C.與純合紫莖番茄雜交D.與雜合紫莖番茄雜交【答案】C【詳解】A、紫莖為顯性,令其自交,若為純合子,則子代全為紫莖,若為雜合子,子代發(fā)生性狀分離,會出現(xiàn)綠莖,A不符合題意;B、可通過與綠莖純合子(aa)雜交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莖,則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莖也有綠莖,則是雜合子,B不符合題意;C、與紫莖純合子(AA)雜交后代都是紫莖,故不能通過與紫莖純合子雜交進行鑒定,C符合題意;D、能通過與紫莖雜合子雜交(Aa)來鑒定,如果后代都是紫莖,則是純合子;如果后代有紫莖也有綠莖,則是雜合子,D不符合題意。故選C。7.(2022·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孟德爾雜交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選擇了嚴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為材料。自然條件下豌豆大多數(shù)是純合子,主要原因是()A.雜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 B.豌豆的基因突變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狀大多數(shù)是隱性性狀 D.豌豆連續(xù)自交,雜合子比例逐漸減小【答案】D【詳解】孟德爾雜交試驗選擇了嚴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為材料,而連續(xù)自交可以提高純合子的純合度,因此,自然條件下豌豆經(jīng)過連續(xù)數(shù)代嚴格自花授粉后,大多數(shù)都是純合子,D正確。故選D。本考點本考點在高考中圍繞對基因的分離定律的研究過程,體會遺傳實驗方法并從細胞水平上闡述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zhì),查遺傳定律的驗證原理和方法,要求能設(shè)計實驗并進行分析,從“遺傳規(guī)律中特殊的性狀分離比”入手結(jié)合自由組合定律大范圍綜合考查減數(shù)分裂、遺傳規(guī)律、伴性遺傳、變異、進化等,本焦點考查學(xué)生生命觀念、科學(xué)思維、科學(xué)探究的學(xué)科素養(yǎng)。在高考中常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難度較大,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xiàn)。高考中多以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是高考中的高頻考點,難度適中。高考考查方向集中如下: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2.基因分離定律的特殊分離比3.細胞呼吸在生產(chǎn)生活中具體的應(yīng)用題型01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1.已知三體豌豆(2n+1)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n+1型雄配子不能成活,而雌配子則育性正常。現(xiàn)有一株2號染色體三體高莖豌豆自交,收集該植株的種子種植,統(tǒng)計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子代高莖∶矮莖=1∶0,則親本基因型是AA,決定株高的基因不在2號染色體上B.若子代高莖∶矮莖=3∶1,則親本基因型是Aa,決定株高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C.若子代高莖∶矮莖=2∶1,且高莖豌豆中三體的比例為7/12,則親本基因型是AaaD.若子代高莖∶矮莖=18∶1,且染色體數(shù)目正常的比例為1/2,則親本基因型是AAa【答案】C【詳解】該高莖豌豆自交,若子代高莖∶矮莖=1∶0,沒有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親本應(yīng)為顯性純合子,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A,決定株高的基因可能在2號染色體上,也可能不在2號染色體上,A錯誤;該高莖豌豆自交,若子代高莖∶矮莖=3∶1,符合一對等位基因的自交性狀分離比,則親本基因型是Aa,決定株高的基因不在2號染色體上,B錯誤;當親本的基因型為Aaa時,產(chǎn)生的雌配子為2/6Aa、2/6a、1/6A、1/6aa,可育的雄配子為1/3A、2/3a,則子代的基因型為2/18AAa、5/18Aaa、1/18AA、4/18Aa、2/18aaa、4/18aa,表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2∶1,高莖豌豆中三體的比例為7/12,C正確;當親本的基因型為AAa時,產(chǎn)生的雌配子為2/6Aa、2/6A、1/6AA、1/6a,可育的雄配子為2/3A、1/3a,則子代的基因型為2/18AAA、5/18AAa、2/18Aaa、4/18AA、4/18Aa、1/18aa,表型及比例為高莖∶矮莖=17∶1,染色體數(shù)目正常的比例為1/2,D錯誤。2.某種昆蟲的翅型有長翅、正常翅、小翅3種,依次由常染色體上的C+、C、c基因控制。正常翅個體雜交,子代全為正常翅或出現(xiàn)小翅個體;基因型相同的長翅個體雜交,子代總出現(xiàn)長翅與正常翅個體或出現(xiàn)長翅與小翅個體,比例接近2∶1。如果用一只長翅個體與一只小翅個體雜交,理論上子代的性狀數(shù)量比為()。A.1∶1 B.2∶1C.3∶1 D.1∶2∶1【答案】A【詳解】昆蟲的翅型由常染色體上的復(fù)等位基因控制,其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正常翅的雌、雄個體雜交,子代全為正常翅個體或出現(xiàn)小翅個體,說明基因C對c為顯性;基因型相同的長翅個體雜交,子代總出現(xiàn)長翅與正常翅個體或出現(xiàn)長翅與小翅個體,說明基因C+對C、c為顯性,又比例接近2∶1,可說明基因型C+C+純合致死。則長翅個體的基因型為C+C、C+c,小翅個體的基因型為cc,因此一只長翅個體與一只小翅個體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C+c、Cc或C+c、cc,即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長翅∶正常翅=1∶1或長翅∶小翅=1∶1,故選A。3.下圖是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圖中Ⅲ8為雜合子的概率是()。A.11/18B.4/9C.5/6D.3/5【答案】D【詳解】根據(jù)系譜圖,Ⅱ5為患病女孩,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該單基因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設(shè)用A、a表示相關(guān)基因,則Ⅱ6基因型為1/3AA、2/3Aa,Ⅱ7基因型為Aa,由于Ⅲ8為正常個體,其基因型為AA的概率是(1/3)×(1/2)+(2/3)×(1/4)=1/3,為Aa的概率是(1/3)×(1/2)+(2/3)×(1/2)=1/2,因此,Ⅲ8是雜合子的概率為Aa/(AA+Aa)=(1/2)÷(1/2+1/3)=3/5。4.(不定項)果蠅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現(xiàn)將純種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產(chǎn)生的F1再相互交配產(chǎn)生F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將F2中所有黑身果蠅除去,讓灰身果蠅自由交配,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8∶1B.若將F2中所有黑身果蠅除去,讓基因型相同的灰身果蠅進行交配,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5∶1C.若F2中黑身果蠅不除去,讓果蠅進行自由交配,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3∶1D.若F2中黑身果蠅不除去,讓基因型相同的果蠅進行交配,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8∶5【答案】ABC【詳解】F2基因型為1BB、2Bb、1bb,將F2中所有黑身果蠅(bb)除去,讓灰身果蠅(1BB、2Bb)自由交配,F3黑身的比例為(2/3)×(2/3)×(1/4)=1/9,即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8∶1,A正確;將F2中所有黑身果蠅(bb)除去,讓基因型相同的灰身果蠅(1BB、2Bb)進行交配,F3黑身的比例為(2/3)×(1/4)=1/6,所以灰身∶黑身=5∶1,B正確;若F2中黑身果蠅不除去,則F2基因型為1BB、2Bb、1bb,B配子的概率=b配子的概率=1/2,所以讓果蠅進行自由交配,后代黑身的比例為(1/2)×(1/2)=1/4,則灰身∶黑身=3∶1,C正確;若F2中黑身果蠅不除去,讓基因型相同的果蠅進行交配,則F3中灰身∶黑身=[1/4+(1/2)×(3/4)]∶[1/4+(1/2)×(1/4)]=5∶3,D錯誤。5.遺傳印記是因親本來源不同而導(dǎo)致等位基因表達差異的一種遺傳現(xiàn)象,DNA甲基化是遺傳印記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記是在配子發(fā)生和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獲得的,在下一代配子形成時印記重建。下圖為遺傳印記對轉(zhuǎn)基因鼠的Igf2基因(存在功能型A和無功能型a兩種基因)表達和傳遞影響的示意圖,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雌配子中印記重建后,A基因堿基序列改變B.由圖中配子形成過程中印記發(fā)生的機制,可以斷定親代雌鼠的A基因來自它的父方C.親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為Aa,但表型不同D.親代雌鼠與雄鼠雜交,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為生長正?!蒙L缺陷=3∶1【答案】BC【詳解】遺傳印記是對基因進行甲基化,影響其表達,堿基序列并沒有改變,故雌配子中印記重建后,A基因堿基序列保持不變,A錯誤;由圖中配子形成過程中印記發(fā)生的機制可知,雄配子中印記重建時發(fā)生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記重建時發(fā)生甲基化,親代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可以斷定親代雌鼠的A基因來自它的父方,B正確;親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為Aa,但表型不同,原因是體細胞內(nèi)發(fā)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達,C正確;親代雌鼠基因型為Aa,產(chǎn)生的配子為甲基化A'∶甲基化a'=1∶1,雄鼠基因型為Aa,產(chǎn)生的配子為未甲基化A∶未甲基化a=1∶1,由于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達,所以子代小鼠基因型及比例為AA'(生長正常)∶Aa'(生長正常)∶A'a(生長缺陷)∶aa'(生長缺陷)=1∶1∶1∶1,即子代小鼠的表型及比例為生長正?!蒙L缺陷=1∶1,D錯誤。6.某二倍體兩性花植物的自交不親和是由15個共顯性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該植物能產(chǎn)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當花粉與母本的SX基因相同時,這種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植物有15種基因型分別為S1S1、S2S2……S15S15的純合個體B.SX復(fù)等位基因說明突變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的特點C.S1S2(父本)和S2S4(母本)雜交,F1的基因型有兩種D.可以通過雜交育種的方法獲得各種基因型的植株【答案】ABD【詳解】該植物的花粉和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時,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故該植物群體中不存在純合個體,A、D錯誤;該植物有15個共顯性的復(fù)等位基因SX(S1、S2……S15),說明突變具有不定向性,不能說明突變的普遍性,B錯誤;S1S2(父本)和S2S4(母本)雜交,父本產(chǎn)生的S2花粉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故F1有S1S2和S1S42種基因型,C正確。題型0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遺傳特例1.某種實驗小鼠的毛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為顯性基因,表現(xiàn)為黃色體毛,a為隱性基因,表現(xiàn)為黑色體毛。將純種黃色體毛的小鼠與純種黑色體毛的小鼠雜交,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Avya,卻表現(xiàn)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黃色和黑色之間的一系列過渡類型。下列判斷和推測正確的是()A.讓子一代黃色小鼠與黑色小鼠測交,測交后代的毛色有黃色和黑色兩種,且比例為1∶1B.雜合子(Avya)的體細胞中,基因a均不能表達C.基因Avy和a的遺傳不遵循分離定律D.不同雜合子(Avya)個體的Avy基因表達的程度可能不同【答案】D【詳解】子一代個體的基因型相同,卻表現(xiàn)出不同的毛色,推測不同雜合子(Avya)個體的Avy基因表達的程度可能不同,所以讓子一代黃色小鼠與黑色小鼠測交,測交后代的毛色不止有黃色和黑色兩種,A錯誤,D正確;雜合子(Avya)的體細胞中,基因a也能表達,B錯誤;基因Avy和a是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其遺傳遵循分離定律,C錯誤。2.在牽?;ǖ倪z傳實驗中,用純合紅色牽?;ê图兒习咨珷颗;s交,F1全是粉紅色牽?;āW孎1自交后,F2中出現(xiàn)紅色、粉紅色和白色三種類型的牽?;?比例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紅色牽牛花和紅色牽?;ㄟM行自交,則后代表型及比例應(yīng)該為()A.紅色∶粉紅色∶白色=1∶2∶1B.紅色∶粉紅色∶白色=3∶2∶1C.紅色∶粉紅色∶白色=1∶4∶1D.紅色∶粉紅色∶白色=4∶4∶1【答案】B【詳解】設(shè)相關(guān)基因用A、a表示,分析題意可知,F2中粉紅色牽?;?Aa)與紅色牽?;?AA或aa)的比例為2∶1,因此自交時,粉紅色牽?;?2/3Aa)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1/6AA、2/6Aa、1/6aa,紅色牽?;╗1/3AA(或aa)]自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1/3AA(或aa),合并起來為3/6AA(或aa)、2/6Aa、1/6aa(或AA),對應(yīng)表型及比例為紅色∶粉紅色∶白色=3∶2∶1。3.(不定項)人類斑禿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男生只要攜帶一個斑禿基因(A)就表現(xiàn)斑禿,而女性只有顯性純合子(AA)才表現(xiàn)斑禿。某家庭有關(guān)斑禿的遺傳系譜圖如下。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A.Ⅰ4的基因型是aaB.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不相同C.Ⅲ1斑禿的概率是1D.Ⅱ2和Ⅱ3生一個非斑禿孩子的概率是3/4【答案】D【詳解】分析題圖可知,Ⅱ3的基因型為aa,Ⅱ4的基因型為AA,由于Ⅰ3為斑禿男性,則Ⅰ3一定含有A基因,又由于Ⅱ3的基因型為aa,則Ⅰ3一定含有a基因,則Ⅰ3的基因型為Aa,進一步可推知Ⅰ4的基因型也是Aa,A錯誤;Ⅰ1的基因型為aa,Ⅰ2的基因型為AA,則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為Aa,B錯誤;Ⅱ2的基因型為Aa,Ⅱ3的基因型為aa,則Ⅲ1的基因型為1/2Aa、1/2aa,由于Ⅲ1是女孩,故其表型一定正常,Ⅲ1斑禿的概率是0,C錯誤;Ⅱ2(Aa)和Ⅱ3(aa)生一個斑禿孩子(基因型為Aa的男孩)的概率為(1/2)×(1/2)=1/4,故Ⅱ2(Aa)和Ⅱ3(aa)生一個非斑禿孩子的概率為11/4=3/4,D正確。4.一豌豆雜合子(Aa)植株自交,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隱性個體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50%死亡造成的【答案】B【詳解】理論上,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應(yīng)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為AA∶Aa∶aa=2∶3∶1,則可能是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50%死亡造成的,A正確;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為AA∶Aa∶aa=2∶2∶1,則可能是顯性雜合子和隱性個體都有50%死亡造成的,B錯誤;若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50%死亡,則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正確;花粉50%死亡,并不影響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狀分離比仍然是1∶2∶1,D正確。5.人類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IA、IB和i(三者之間互為等位基因)決定的。IA基因產(chǎn)物使得紅細胞表面帶有A抗原,IB基因產(chǎn)物使得紅細胞表面帶有B抗原。IAIB基因型個體紅細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因型個體紅細胞表面無A抗原和B抗原?,F(xiàn)有一個家系的系譜圖(如圖),對家系中各成員的血型進行檢測,結(jié)果如下表,其中“+”表示陽性反應(yīng),“”表示陰性反應(yīng)。個體1234567A抗原抗體++++B抗原抗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個體5基因型為IAi,個體6基因型為IBiB.個體1基因型為IAIB,個體2基因型為IAIA或IAiC.個體3基因型為IBIB或IBi,個體4基因型為IAIBD.若個體5與個體6生第二個孩子,該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答案】A【詳解】A型血個體的紅細胞表面帶有A抗原,可以與A抗原抗體產(chǎn)生陽性反應(yīng),B型血個體的紅細胞表面帶有B抗原,可以與B抗原抗體產(chǎn)生陽性反應(yīng),AB型血個體的紅細胞表面帶有A抗原、B抗原,可以與A抗原抗體和B抗原抗體產(chǎn)生陽性反應(yīng),O型血個體的紅細胞表面無A抗原、B抗原,不能與A抗原抗體和B抗原抗體產(chǎn)生陽性反應(yīng)。由此可判斷:個體7為O型血,基因型為ii;個體1、個體4為AB型血,基因型均為IAIB;個體2、個體5為A型血,個體5的基因型為IAi,則個體2的基因型為IAi;個體3、個體6為B型血,個體6的基因型為IBi,則個體3的基因型為IBi,A正確,B、C錯誤。若個體5(IAi)與個體6(IBi)生第二個孩子,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AIB、IAi、IBi或ii,D錯誤。由親代推斷子代的基因型、表型(正推法)由親代推斷子代的基因型、表型(正推法)親代子代基因型種類及比例子代表型種類及比例AA×AA全為AA全為顯性AA×AaAA∶Aa=1∶1全為顯性AA×aa全為Aa全為顯性Aa×AaAA∶Aa∶aa=1∶2∶1顯性∶隱性=3∶1Aa×aaAa∶aa=1∶1顯性∶隱性=1∶1aa×aa全為aa全為隱性2.由子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逆推法)組合子代表型種類及比例親代基因型Ⅰ顯性∶隱性=3∶1Bb×BbⅡ顯性∶隱性=1∶1Bb×bbⅢ只有顯性性狀BB×BB,BB×Bb,BB×bbⅣ只有隱性性狀bb×bb考點0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核心考向提煉重要考向探究1.兩對相對性狀的實驗分析(1)兩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過程(2)對雜交實驗結(jié)果的分析2.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驗證(1)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xué)基礎(chǔ)(2)自由組合定律的驗證方法(兩對等位基因)驗證方法結(jié)論自交法若F1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為9∶3∶3∶1,則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該性狀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測交法若F1測交后代的性狀比例為1∶1∶1∶1,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該性狀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花粉鑒定法若F1有四種花粉,比例為1∶1∶1∶1,則該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單倍體育種法取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用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幼苗,形成的植株若有四種表型,比例為1∶1∶1∶1,則該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1.(2023·山西·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研究小組從野生型高稈(顯性)玉米中獲得了2個矮稈突變體,為了研究這2個突變體的基因型,該小組讓這2個矮稈突變體(親本)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發(fā)現(xiàn)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若用A、B表示顯性基因,則下列相關(guān)推測錯誤的是()A.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B.F2矮稈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C.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高稈,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極矮稈D.F2矮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2,F(xiàn)2高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16【答案】D【詳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稈:矮稈:極矮稈=9:6:1,符合:9:3:3:1的變式,因此因此控制兩個矮稈突變體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即高稈基因型為A_B_,矮稈基因型為A_bb、aaB_,極矮稈基因型為aabb,因此可推知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F(xiàn)1的基因型為AaBb,A正確;B、矮稈基因型為A_bb、aaB_,因此F2矮稈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種,B正確;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高稈,基因型是aabb的個體為極矮稈,C正確;D、F2矮稈基因型為A_bb、aaB_共6份,純合子基因型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3,F(xiàn)2高稈基因型為A_B_共9份,純合子為AABB共1份,因此高稈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9,D錯誤。故選D。2.(2023·全國·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種植物的寬葉/窄葉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寬葉性狀:高莖/矮莖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莖性狀。這2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為研究該種植物的基因致死情況,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兩個實驗,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自交,子代中寬葉矮莖∶窄葉矮莖=2∶1;實驗②:窄葉高莖植株自交,子代中窄葉高莖∶窄葉矮莖=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錯誤的是()A.從實驗①可判斷A基因純合致死,從實驗②可判斷B基因純合致死B.實驗①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寬葉矮莖的基因型也為AabbC.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莖,則其基因型為AaBbD.將寬葉高莖植株進行自交,所獲得子代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4【答案】D【詳解】A、實驗①:寬葉矮莖植株自交,子代中寬葉矮莖∶窄葉矮莖=2∶1,親本為Aabb,子代中原本為AA:Aa:aa=1:2:1,因此推測AA致死;實驗②:窄葉高莖植株自交,子代中窄葉高莖∶窄葉矮莖=2∶1,親本為aaBb,子代原本為BB:Bb:bb=1:2:1,因此推測BB致死,A正確;B、實驗①中親本為寬葉矮莖,且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所以基因型為Aabb,子代中由于AA致死,因此寬葉矮莖的基因型也為Aabb,B正確;C、由于AA和BB均致死,因此若發(fā)現(xiàn)該種植物中的某個植株表現(xiàn)為寬葉高莖,則其基因型為AaBb,C正確;D、將寬葉高莖植株AaBb進行自交,由于AA和BB致死,子代原本的9:3:3:1剩下4:2:2:1,其中只有窄葉矮莖的植株為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9,D錯誤。故選D。3.(2023·湖南·統(tǒng)考高考真題·多選)為精細定位水稻4號染色體上的抗蟲基因,用純合抗蟲水稻與純合易感水稻的雜交后代多次自交,得到一系列抗蟲或易感水稻單株。對親本及后代單株4號染色體上的多個不連續(xù)位點進行測序,部分結(jié)果按堿基位點順序排列如下表。據(jù)表推測水稻同源染色體發(fā)生了隨機互換,下列敘述正確的是()…位點1…位點2…位點3…位點4…位點5…位點6…測序結(jié)果A/AA/AA/AA/AA/AA/A純合抗蟲水稻親本G/GG/GG/GG/GG/GG/G純合易感水稻親本G/GG/GA/AA/AA/AA/A抗蟲水稻1A/GA/GA/GA/GA/GG/G抗蟲水稻2A/GG/GG/GG/GG/GA/A易感水稻1A.抗蟲水稻1的位點23之間發(fā)生過交換B.易感水稻1的位點23及56之間發(fā)生過交換C.抗蟲基因可能與位點3、4、5有關(guān)D.抗蟲基因位于位點26之間【答案】ACD【詳解】AB、根據(jù)表格分析,純合抗蟲水稻親本6個位點都是A/A,純合易感水稻親本6個位點都是G/G,抗蟲水稻1的位點1和2都變成了G/G,則位點23之間可能發(fā)生過交換,易感水稻1的位點6變?yōu)锳/A,則位點23之間未發(fā)生交換,56之間可能發(fā)生過交換,A正確、B錯誤;CD、由題表分析可知,抗蟲水稻的相同點為在位點35中都至少有一條DNA有AT堿基對,即位點26之間沒有發(fā)生變化則表現(xiàn)為抗蟲,所以抗蟲基因可能位于26之間,或者說與位點3、4、5有關(guān),C、D正確。故選ACD。4.(2022·天津·高考真題)染色體架起了基因和性狀之間的橋梁。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A.性狀都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B.相對性狀分離是由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導(dǎo)致的C.不同性狀自由組合是由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導(dǎo)致的D.可遺傳的性狀改變都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導(dǎo)致的【答案】B【詳解】A、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的基因也可以影響性狀,性狀不都是由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A錯誤;B、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會導(dǎo)致相對性狀的分離,B正確;C、不同性狀自由組合是由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進行自由組合導(dǎo)致的,C錯誤;D、可遺傳5.(2022·山東·高考真題)野生型擬南芥的葉片是光滑形邊緣,研究影響其葉片形狀的基因時,發(fā)現(xiàn)了6個不同的隱性突變,每個隱性突變只涉及1個基因。這些突變都能使擬南芥的葉片表現(xiàn)為鋸齒狀邊緣。利用上述突變培育成6個不同純合突變體①~⑥,每個突變體只有1種隱性突變。不考慮其他突變,根據(jù)表中的雜交實驗結(jié)果,下列推斷錯誤的是()雜交組合子代葉片邊緣①×②光滑形①×③鋸齒狀①×④鋸齒狀①×⑤光滑形②×⑥鋸齒狀A(yù).②和③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 B.③和④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鋸齒狀C.②和⑤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 D.④和⑥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答案】C【詳解】AB、①×③、①×④的子代葉片邊緣全為鋸齒狀,說明①與③④應(yīng)是同一基因突變而來,因此②和③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③和④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鋸齒狀,AB正確;C、①×②、①×⑤的子代葉片邊緣為全為光滑形,說明①與②、①與⑤是分別由不同基因發(fā)生隱性突變導(dǎo)致,但②與⑤可能是同一基因突變形成的,也可能是不同基因突變形成的;若為前者,則②和⑤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鋸齒狀,若為后者,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C錯誤;D、①與②是由不同基因發(fā)生隱性突變導(dǎo)致,①與④應(yīng)是同一基因突變而來,②×⑥的子代葉片邊緣為全為鋸齒狀,說明②⑥是同一基因突變形成的,則④與⑥是不同基因突變形成的,④和⑥雜交,子代葉片邊緣為光滑形,D正確。故選C。6.(2022·全國·高考真題)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紅花對白花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子一代中紅花植株數(shù)是白花植株數(shù)的3倍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是1/12C.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數(shù)的3倍D.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相等【答案】B【詳解】A、分析題意可知,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響B(tài)和b基因的遺傳,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紅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確;B、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產(chǎn)生的雌配子種類和比例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1/4×1/6=1/24,B錯誤;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為1/2a,由于Aa個體產(chǎn)生的A:a=1:1,故親本產(chǎn)生的可育雄配子數(shù)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確;D、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所以Bb自交,親本產(chǎn)生的含B的雄配子數(shù)和含b的雄配子數(shù)相等,D正確。故選B。7.(2022·江蘇·統(tǒng)考高考真題·多選)科研人員開展了芥菜和埃塞俄比亞芥雜交實驗,雜種經(jīng)多代自花傳粉選育,后代育性達到了親本相當?shù)乃健O聢D中L、M、N表示3個不同的染色體組。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有()A.兩親本和F1都為多倍體B.F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形成13個四分體C.F1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產(chǎn)生的配子類型為LM和MND.F1兩個M染色體組能穩(wěn)定遺傳給后代【答案】AD【詳解】A、由題意可知,L、M、N表示3個不同的染色體組,故兩親本和F1都含有四個染色體組,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為四多倍體,A正確;B、四分體形成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B錯誤;C、由圖中選育產(chǎn)生的后代基因型推知,F(xiàn)1可能產(chǎn)生M、LM、LN、MN、LMN等配子,C錯誤;D、根據(jù)C選項配子類型的分析,已經(jīng)圖中選育產(chǎn)生的后代可知,后代一定會獲得兩個M染色體,D正確。故選AD。8.(2022·山東·高考真題·多選)某兩性花二倍體植物的花色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無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紅色,b控制藍色?;騃不影響上述2對基因的功能,但i純合的個體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和繁殖,基因型為A_B_I_和A_bbI_的個體分別表現(xiàn)紫紅色花和靛藍色花?,F(xiàn)有該植物的3個不同純種品系甲、乙、丙,它們的花色分別為靛藍色、白色和紅色。不考慮突變,根據(jù)表中雜交結(jié)果,下列推斷正確的是()雜交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甲×乙紫紅色紫紅色∶靛藍色∶白色=9∶3∶4乙×丙紫紅色紫紅色∶紅色∶白色=9∶3∶4A.讓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可確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狀的基因型B.讓表中所有F2的紫紅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1/6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D.若甲與丙雜交所得F1自交,則F2表型比例為9紫紅色∶3靛藍色∶3紅色∶1藍色【答案】BC【詳解】A、當植株是白花時候,其基因型為____ii,與只含隱性基因的植株與F2測交仍然是白花,無法鑒別它的具體的基因型,A錯誤;B、甲×乙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植株基因型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乙×丙雜交組合中F2的紫紅色植株基因型為AaBBIi:AABBIi:AaBBII:AABBII=4:2:2:1。其中II:Ii=1:2所以白花植株在全體子代中的比例為2/3×1/4=1/6,B正確;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為1/4,則親本為(____Ii),則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種(3×3),C正確;D、由于題中不能說明相關(guān)基因A/a和B/b是否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則可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當三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甲與丙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為AaBbII,其自交的子二代的表型比為紫紅色(A_B_II):靛藍色花(A_bbII):紅色(aaB_II):藍色(aabblI)=9:3:3:1;第二種情況,當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上時,子二代的表型比為紫紅色(AaBbII):靛藍色花(AAbbII):紅色(aaBBII)=2:1:1,D錯誤。故選BC。9.(2022·湖南·高考真題·多選)果蠅的紅眼對白眼為顯性,為伴X遺傳,灰身與黑身、長翅與截翅各由一對基因控制,顯隱性關(guān)系及其位于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上未知。純合紅眼黑身長翅雌果蠅與白眼灰身截翅雄果蠅雜交,F(xiàn)1相互雜交,F(xiàn)2中體色與翅型的表型及比例為灰身長翅:灰身截翅:黑身長翅:黑身截翅=9∶3∶3∶1。F2表型中不可能出現(xiàn)()A.黑身全為雄性B.截翅全為雄性 C.長翅全為雌性 D.截翅全為白眼【答案】AC【詳解】A、若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只考慮體色,親本基因型可寫為XaXa、XAY,子二代可以出現(xiàn)XAXa、XaXa、XAY、XaY,灰身:黑身=1:1,與題干不符;若控制黑身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后代表型與性別無關(guān),故不會出現(xiàn)黑身全為雄性,A符合題意;B、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體上,只考慮翅型,親本基因型可寫為XBXB、XbY,子二代可以出現(xiàn)XBXB、XBXb、XBY、XbY,即截翅全為雄性,B不符合題意;C、若控制長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體上,只考慮翅型,親本基因型可寫為XBXB、XbY,子二代可以出現(xiàn)XBXB、XBXb、XBY、XbY,即長翅有雌性也有雄性,C符合題意;D、若控制截翅的基因b位于X染色體上,考慮翅型和眼色,親本基因型可寫為XBWXBW、XbwY,子二代可以出現(xiàn)XBWXBW、XBWXbw、XBWY、XbwY,即截翅全為白眼,D不符合題意。故選AC。10.(2021·湖北·統(tǒng)考高考真題)人類的ABO血型是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IA、IB和i三者之間互為等位基因決定的。IA基因產(chǎn)物使得紅細胞表面帶有A抗原,IB基因產(chǎn)物使得紅細胞表面帶有B抗原。IAIB基因型個體紅細胞表面有A抗原和B抗原,ii基型個體紅細胞表面無A抗原和B抗原?,F(xiàn)有一個家系的系譜圖(如圖),對家系中各成員的血型進行檢測,結(jié)果如表,其中“+”表示陽性反應(yīng),“”表示陰性反應(yīng)。個體1234567A抗原抗體++++B抗原抗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個體5基因型為IAi,個體6基因型為IBiB.個體1基因型為IAIB,個體2基因型為IAIA或IAiC.個體3基因型為IBIB或IBi,個體4基因型為IAIBD.若個體5與個體6生第二個孩子,該孩子的基因型一定是ii【答案】A【詳解】A、個體5只含A抗原,個體6只含B抗原,而個體7既不含A抗原也不含B抗原,故個體5的基因型只能是IAi,個體6的基因型只能是IBi,A正確;B、個體1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說明其基因型為IAIB。個體2只含A抗原,但個體5的基因型為IAi,所以個體2的基因型只能是IAi,B錯誤;C、由表格分析可知,個體3只含B抗原,個體4既含A抗原又含B抗原,個體6的基因型只能是IBi,故個體3的基因型只能是IBi,個體4的基因型是IAIB,C錯誤;D、個體5的基因型為IAi,個體6的基因型為IBi,故二者生的孩子基因型可能是IAi、IBi、IAIB、ii,D錯誤。故選A。11.(2021·湖北·統(tǒng)考高考真題)淺淺的小酒窩,笑起來像花兒一樣美。酒窩是由人類常染色體的單基因所決定,屬于顯性遺傳。甲、乙分別代表有、無酒窩的男性,丙、丁分別代表有、無酒窩的女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甲與丙結(jié)婚,生出的孩子一定都有酒窩B.若乙與丁結(jié)婚,生出的所有孩子都無酒窩C.若乙與丙結(jié)婚,生出的孩子有酒窩的概率為50%D.若甲與丁結(jié)婚,生出一個無酒窩的男孩,則甲的基因型可能是純合的【答案】B【詳解】A、結(jié)合題意可知,甲為有酒窩男性,基因型為AA或Aa,丙為有酒窩女性,基因型為AA或Aa,若兩者均為Aa,則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可能為aa,表現(xiàn)為無酒窩,A錯誤;B、乙為無酒窩男性,基因型為aa,丁為無酒窩女性,基因型為aa,兩者結(jié)婚,生出的孩子基因型均為aa,表現(xiàn)為無酒窩,B正確;C、乙為無酒窩男性,基因型為aa,丙為有酒窩女性,基因型為AA或Aa。兩者婚配,若女性基因型為AA,則生出的孩子均為有酒窩;若女性基因型為Aa,則生出的孩子有酒窩的概率為1/2,C錯誤;D、甲為有酒窩男性,基因型為AA或Aa,丁為無酒窩女性,基因型為aa,生出一個無酒窩的男孩aa,則甲的基因型只能為Aa,是雜合子,D錯誤。故選B。12.(2021·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同學(xué)用紅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顯性遺傳病的遺傳模型,向甲乙兩個容器均放入10顆紅色豆子和40顆白色豆子,隨機從每個容器內(nèi)取出一顆豆子放在一起并記錄,再將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搖勻,重復(fù)100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zāi)M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B.重復(fù)100次實驗后,Bb組合約為16%C.甲容器模擬的可能是該病占36%的男性群體D.乙容器中的豆子數(shù)模擬親代的等位基因數(shù)【答案】C【詳解】A、由分析可知,該實驗?zāi)M的是生物在生殖過程中,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雌雄配子的隨機結(jié)合,A錯誤;B、重復(fù)100次實驗后,Bb的組合約為20%×80%×2=32%,B錯誤;C、若甲容器模擬的是該?。˙_)占36%的男性群體,則該群體中正常人(bb)占64%,即b=80%,B=20%,與題意相符,C正確;D、由分析可知,乙容器中的豆子數(shù)模擬的是雌性或雄性親本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D錯誤。故選C。13.(2021·浙江·統(tǒng)考高考真題)某種小鼠的毛色受AY(黃色)、A(鼠色)、a(黑色)3個基因控制,三者互為等位基因,AY對A、a為完全顯性,A對a為完全顯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計入個體數(shù))。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則F1有3種基因型B.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則F1有3種表型C.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黑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xiàn)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D.若1只黃色雄鼠與若干只純合鼠色雌鼠雜交,則F1可同時出現(xiàn)黃色個體與鼠色個體【答案】C【詳解】A、若AYa個體與AYA個體雜交,由于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則F1有AYA、AYa、Aa共3種基因型,A正確;B、若AYa個體與Aa個體雜交,產(chǎn)生的F1的基因型及表型有AYA(黃色)、AYa(黃色)、Aa(鼠色)、aa(黑色),即有3種表型,B正確;C、若1只黃色雄鼠(AYA或AYa)與若干只黑色雌鼠(aa)雜交,產(chǎn)生的F1的基因型為AYa(黃色)、Aa(鼠色),或AYa(黃色)、aa(黑色),不會同時出現(xiàn)鼠色個體與黑色個體,C錯誤;D、若1只黃色雄鼠(AYA或AYa)與若干只純合鼠色雌鼠(AA)雜交,產(chǎn)生的F1的基因型為AYA(黃色)、AA(鼠色),或AYA(黃色)、Aa(鼠色),則F1可同時出現(xiàn)黃色個體與鼠色個體,D正確。故選C。14.(2021·山東·統(tǒng)考高考真題·多選)小鼠Y染色體上的S基因決定雄性性別的發(fā)生,在X染色體上無等位基因,帶有S基因的染色體片段可轉(zhuǎn)接到X染色體上。已知配子形成不受S基因位置和數(shù)量的影響,染色體能正常聯(lián)會、分離,產(chǎn)生的配子均具有受精能力;含S基因的受精卵均發(fā)育為雄性,不含S基因的均發(fā)育為雌性,但含有兩個Y染色體的受精卵不發(fā)育。一個基因型為XYS的受精卵中的S基因丟失,由該受精卵發(fā)育成能產(chǎn)生可育雌配子的小鼠。若該小鼠與一只體細胞中含兩條性染色體但基因型未知的雄鼠雜交得F1,F(xiàn)1小鼠雌雄間隨機雜交得F2,則F2小鼠中雌雄比例可能為()A.4∶3B.3∶4C.8∶3D.7∶8【答案】ABD【詳解】根據(jù)分析如果雄鼠的基因型是XYS,當其和該雌鼠XY雜交,由于YSY致死,所以F1中XX∶XY∶XYS=1∶1∶1,雌性∶雄性為2∶1,當F1雜交,雌性產(chǎn)生配子及比例3X∶1Y,雄性產(chǎn)生的配子1X∶1YS,隨機交配后,3XX∶3XYS∶1XY∶1YSY(致死),所以雌性∶雄性=4∶3;如果雄鼠的基因型是XSY,當其和該雌鼠XY雜交,F(xiàn)1中XSX∶XSY∶XY=1∶1∶1,雄性∶雌性=2∶1,雄性可以產(chǎn)生的配子及比例為1X∶2XS∶1Y,雌性產(chǎn)生的配子及比例1X∶1Y,隨機結(jié)合后,1XX∶1XY∶2XSX∶2XSY∶1XY∶1YY,雌性∶雄性=3∶4。如果雄鼠的基因型是XSX,當其和該雌鼠XY雜交,F(xiàn)1中XSX∶XSY∶XX∶XY=1∶1∶1∶1,雌性∶雄性=1∶1,隨機交配,雌性產(chǎn)生的配子3X∶1Y,雄性產(chǎn)生的配子2XS∶1X∶1Y,隨機結(jié)合后,6XSX∶2XSY∶3XX∶1XY∶3XY∶1YY(致死),雄性∶雌性=8∶7。故選ABD。本本考點在高考中是高頻考點,在高考中圍繞對自由組合定律的研究過程,體會遺傳實驗方法并從細胞水平上闡述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zhì),查遺傳定律的驗證原理和方法,要求能設(shè)計實驗并進行分析,從“遺傳規(guī)律中特殊的性狀分離比”入手大范圍綜合考查減數(shù)分裂、遺傳規(guī)律、伴性遺傳、變異、進化等,本焦點考查學(xué)生生命觀念、科學(xué)思維、科學(xué)探究的學(xué)科素養(yǎng)。在高考中常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難度較大,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xiàn)。高考考查方向集中如下:1.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驗證2.自由組合定律特例分析3.自由組合定律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yīng)用題型01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zhì)及驗證1.(不定項)圖甲、圖乙分別表示兩株豌豆體細胞中的有關(guān)基因組成,要通過一代雜交實驗驗證性狀的遺傳遵循的遺傳規(guī)律,下列操作合理的是()A.甲自交,驗證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B.乙自交,驗證A、a與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甲、乙雜交,驗證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D.甲、乙雜交,驗證A、a與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答案】AC【詳解】甲自交,子代與B、b基因相關(guān)的表型之比為3∶1,可以驗證B、b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合理;乙自交,由于A、a與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其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B不合理;甲、乙雜交,子代中與D、d基因相關(guān)的表型之比為1∶1,可以驗證D、d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C合理;就A、a和D、d這兩對等位基因而言,無論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甲、乙雜交子代都會出現(xiàn)四種表型,且比例均為1∶1∶1∶1,因此不能用甲和乙雜交來驗證A、a與D、d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D不合理。2.某單子葉植物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抗病(T)對易染病(t)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3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遇碘變藍色,糯性花粉遇碘變棕色?,F(xiàn)有4種純合子,基因型分別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選擇①和③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可通過觀察F1的花粉來驗證自由組合定律B.任意選擇上述親本中的兩個進行雜交,都可通過觀察F1的花粉粒形狀來驗證分離定律C.選擇①和④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將雜交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載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藍色花粉?!米厣ǚ哿?1∶1D.選擇①和②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可通過觀察F2植株的表型及比例來驗證自由組合定律【答案】C【詳解】由于易染病與抗病基因的表型只能在子代植株中體現(xiàn),不能在配子中體現(xiàn),所以不能用花粉來觀察這一基因的遺傳現(xiàn)象,A錯誤;由于①②④的花粉粒形狀均為圓形,即純合隱性(dd),因此其中任意兩種雜交都無法驗證分離定律,B錯誤;選擇①和④進行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為AaTtdd,其花粉是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得到的,所以F1中攜帶A、a基因的花粉數(shù)相等,即藍色花粉?!米厣ǚ哿?1∶1,C正確;①和②進行雜交,F1的基因型為AATtdd,是非糯性抗病圓形粒植株,由于只有抗病基因和易染病基因雜合,因此只能觀察到這一基因的分離現(xiàn)象,D錯誤。3.番茄的紅果對黃果為顯性,二室果對多室果為顯性,長蔓對短蔓為顯性,三對性狀獨立遺傳?,F(xiàn)有紅果二室短蔓和黃果多室長蔓的兩個純合品系,將其雜交種植得F1,F1自交得F2,則在F2中紅果多室長蔓所占的比例及紅果多室長蔓中純合子的比例分別是()A.9/64、1/9B.9/64、1/64C.3/64、1/3 D.3/64、1/64【答案】A【詳解】設(shè)控制三對性狀的基因分別用A/a、B/b、C/c表示,親代的基因型為AABBcc與aabbCC,F1的基因型為AaBbCc,F2中A_∶aa=3∶1,B_∶bb=3∶1,C_∶cc=3∶1,所以F2中紅果多室長蔓(A_bbC_)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純合紅果多室長蔓所占的比例是(1/4)×(1/4)×(1/4)=1/64,則F2紅果多室長蔓中,純合子的比例是(1/64)÷(9/64)=1/9。4.(不定項)(改編)某二倍體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為AA的植株表現(xiàn)為大花瓣,Aa為小花瓣,aa為無花瓣。花瓣顏色(紅色和黃色)受另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R對r為完全顯性,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A.若基因型為AaRr的個體測交,則子代的表型有4種,基因型有4種B.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子代共有9種基因型,6種表型C.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子代的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約為1/3,而所有植株中純合子約占1/4D.若基因型為AaRr與Aarr的親本雜交,則子代中紅色花瓣的植株占3/8【答案】AB【詳解】若基因型為AaRr的個體測交,則子代的基因型有AaRr、Aarr、aaRr、aarr4種,表型有3種,分別為小花瓣紅色、小花瓣黃色、無花瓣,A錯誤。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由于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因此根據(jù)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子代共有3×3=9種基因型,而Aa自交產(chǎn)生的子代的表型有3種,Rr自交產(chǎn)生的子代的表型有2種,但由于aa表現(xiàn)為無花瓣,故aaR_與aarr的表型相同,即子代的表型共有5種,B錯誤。若基因型為AaRr的親本自交,則子代的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比例約為(2/3)×(1/2)=1/3;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約為1/4,C正確。若基因型為AaRr與Aarr的親本雜交,則子代中紅色花瓣(A_Rr)的植株所占比例為(3/4)×(1/2)=3/8,D正確。5.老鼠的毛色有栗色、黃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的三對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與基因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表所示。兩只純種雌雄鼠雜交,得到的F1自由交配,F2有栗色、黃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共5種表型。下列有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基因型C_A_B_C_A_bbC_aaB_C_aabbcc____表型栗色黃棕色黑色棕色白色A.兩親本的表型只能為栗色與白色B.F1的基因型只能是CcAaBbC.F2中白色個體的基因型有9種D.F2中棕色雌鼠占3/128【答案】A【詳解】因為兩親本均為純種,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種,且F2中每對基因均出現(xiàn)了顯性和隱性的組合,因此,F1的基因型為CcAaBb,兩個純種雌雄鼠雜交能產(chǎn)生基因型為CcAaBb的組合有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4種,所以兩親本的表型除栗色與白色,還可以是黃棕色與白色、黑色與白色、棕色與白色,A錯誤,B正確;F2中白色個體的基因型有3×3=9種,C正確;F2中棕色雌鼠占(3/4)×(1/4)×(1/4)×(1/2)=3/128,D正確。題型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遺傳特例1.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響后代性狀比例?,F(xiàn)有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但具有某種基因型的配子或個體致死,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對表型的影響,若該個體自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后代分離比為5∶3∶3∶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死亡B.后代分離比為6∶3∶2∶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某一對基因顯性純合致死C.后代分離比為4∶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后代分離比為7∶3∶1∶1,則推測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答案】A【詳解】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產(chǎn)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5∶3∶3∶1,A錯誤;當AA(或BB)純合致死時,后代表型比例為(2∶1)×(3∶1)=6∶3∶2∶1,B正確;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產(chǎn)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4∶1∶1,C正確;若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產(chǎn)生的基因型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則配子組合為(AB∶aB∶ab)×(AB∶Ab∶aB∶ab),后代分離比為7∶3∶1∶1,D正確。2.人類的膚色由A/a、B/b、E/e三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蛐蜑锳ABBEE的個體表現(xiàn)為黑色,基因型為aabbee的個體表現(xiàn)為白色,其他性狀與基因型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即膚色深淺與顯性基因的個數(shù)有關(guān),如基因型為AaBbEe、AABbee、aaBbEE等與含任何3個顯性基因的膚色一樣。若雙方均為含3個顯性基因的雜合體婚配(AaBbEe×AaBbEe),則子代膚色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別有多少種()A.27、7B.16、9C.27、9D.16、7【答案】A【詳解】AaBbEe×AaBbEe,后代的基因型有3×3×3=27種,由題意可知,子代性狀與顯性基因個數(shù)有關(guān),AaBbEe×AaBbEe這對組合是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子代膚色顯性基因個數(shù)有6個、5個、4個、3個、2個、1個、0個,共7種表型。3.蝴蝶的翅形(正常翅對殘缺翅為顯性)和翅長(長翅對短翅為顯性)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決定?;駻純合時雄蝶致死,基因b純合時雌蝶致死?;蛐蜑閍abb的雄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交配得到F1,F1隨機交配得到F2。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為()A.6∶2∶3∶1B.15∶5∶6∶2C.9∶3∶3∶1D.15∶2∶6∶1【答案】D【詳解】基因型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交配,F1的基因型為AaBb,F1隨機交配所得F2蝴蝶中,雌雄個體的比例為1∶1,基因A純合時雄蝶致死,雄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6∶2∶3∶1,基因b純合時雌蝶致死,雌蝶中正常長翅∶殘缺長翅=9∶3,則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為15∶2∶6∶1,D正確。4.某雌雄異株植物(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的花色有黃色、白色和橙紅色三種,由A、a(在常染色體上)和B、b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已知無A基因時植株開白花。下表為兩組雜交實驗的結(jié)果。請分析回答:組別親本F1F2母本父本甲黃花1白花1橙紅花黃花∶白花∶橙紅花=3∶4∶9乙黃花2白花2橙紅花黃花∶白花∶橙紅花=1∶4∶3(1)該種植物花色有不同的表現(xiàn)類型,這些表現(xiàn)類型在遺傳學(xué)上互稱為,根據(jù)表中組實驗結(jié)果,可推知花色的遺傳遵循定律。
(2)研究得知,乙組F1中A、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存在片段缺失,含有染色體缺失的某性別配子致死。據(jù)此推測,乙組F1發(fā)生染色體缺失的是(填“A”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
(3)根據(jù)甲組數(shù)據(jù),有同學(xué)提出B、b這對基因不在常染色體上,而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這位同學(xué)還需要統(tǒng)計甲組的,若,則表明B、b這對基因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
【答案】(1)相對性狀甲分離、自由組合(或只答自由組合)(2)A(3)F2中黃花(或橙紅花)個體的雌雄比例(或F2中各花色個體的雌雄比例)黃花都為雌性(或橙紅花中雌雄比例為1∶2)【詳解】(1)一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在遺傳學(xué)上互稱為相對性狀,根據(jù)甲組的實驗結(jié)果,子二代出現(xiàn)了黃花∶白花∶橙紅花=3∶4∶9(9∶3∶3∶1的變式),可推測花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子一代基因型為AaBb,若含A的雄配子致死,父本產(chǎn)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aB∶ab=1∶1,母本產(chǎn)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運用棋盤法可得,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橙紅花∶黃花∶白花=3∶1∶4,含A的雌配子致死與含A的雄配子致死結(jié)果相同;若含a的雄配子致死,父本產(chǎn)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AB∶Ab=1∶1,母本產(chǎn)生配子的類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后代沒有aa__個體,即后代沒有白色個體,與結(jié)果不符合,因此是A基因所在染色體發(fā)生缺失。(3)若B、b位于X、Y的同源區(qū)段,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Xb、aaXBYB,F1基因型為AaXBXb、AaXbY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_∶aa=3∶1,XBXb∶XBYB∶XbXb∶XbYB=1∶1∶1∶1,橙紅花基因型有A_XBXb、A_XBYB、A_XbYB,即橙紅花中雌雄比例為1∶2,因此可以通過子二代中橙紅花的雌雄比例來判斷B/b是否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解答致死類問題解答致死類問題1.從每對相對性狀分離比角度分析,如:(1)6∶3∶2∶1?(2∶1)(3∶1)?一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2)4∶2∶2∶1?(2∶1)(2∶1)?兩對顯性基因純合致死。2.從F2每種性狀的基因型種類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遺傳類實驗設(shè)計常用的方法是假說—演繹法。(1)假說—演繹法是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chǔ)上提出問題以后,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jù)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jié)論。如果實驗結(jié)果與預(yù)期結(jié)論相符合,就證明假說正確,反之,則說明假說錯誤。(2)在遺傳試題中,推理探究類試題比較多,這類題目常給出一定的遺傳情景,要求推理探究或驗證一個遺傳問題,設(shè)計雜交實驗并預(yù)期實驗分析結(jié)果。解決探究類遺傳題目時,首先根據(jù)題目的情景和探究要求分析可能的情況,然后通過一定的雜交實驗子代不同的表型及比例區(qū)別不同的情況;解決驗證類遺傳題目時,根據(jù)題目情景和驗證要求,設(shè)計一定的雜交實驗,雜交實驗的結(jié)果能夠驗證題目的要求。這類遺傳題目的關(guān)鍵是怎樣設(shè)計實驗,才能達到實驗的目的,這就需要分析不同雜交實驗的結(jié)果,最后確定實驗雜交方案。例1.孟德爾是遺傳學(xué)的奠基人,被譽為“現(xiàn)代遺傳學(xué)之父”。他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了遺傳學(xué)三大基本定律中的兩個,分別為分離定律及自由組合定律。1900年,孟德爾逝世16年后,他的遺傳學(xué)說才又被人們重新發(fā)現(xiàn)。摩爾根雖然熟悉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但是從一開始就很懷疑這些理論。因為他認為這些定律可能只適合于豌豆而不適用于其他生物。但他利用果蠅做的一系列雜交實驗不僅證實了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普遍適用性,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還推算出了各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了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連鎖與互換定律”。孟德爾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與摩爾根的連鎖與互換定律一并被稱為遺傳學(xué)三大定律。回答以下有關(guān)問題:(1)能否用豌豆研究伴性遺傳?,為什么?。(2)薩頓利用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利用法證實了這個假說摩爾根利用野生型紅眼雌蠅與突變體白眼雄蠅進行的雜交實驗,F(xiàn)2出現(xiàn)了紅眼:白眼=3:1,但白眼果蠅均為(填“雌性”或“雄性”),使摩爾根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猜想。(3)下圖所示為果蠅的性染色體結(jié)構(gòu),X、Y染色體之間具有同源區(qū)段,也具有各自的非同源區(qū)段。已知控制果蠅直剛毛與焦剛毛的基因位于圖中Ⅰ區(qū)段上(相關(guān)基因用B、b表示),直剛毛為顯性性狀,則種群中相關(guān)個體的基因型共有種,現(xiàn)有各種性狀的純合子雌雄果蠅若干,請設(shè)計實驗驗證B、b基因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而不是在常染色體和只在X染色體上。①實驗思路:;②預(yù)期結(jié)果:?!敬鸢浮?1)不能豌豆為雌雄同花(雌雄同株)植物,沒有性染色體(2)類比推理假說演繹雄性(3)7取焦剛毛雌蠅與直剛毛雄蠅雜交,F(xiàn)1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得到F2,統(tǒng)計F2的表型及比例F1雌雄果蠅均為直剛毛,F(xiàn)2雌果蠅直剛毛:焦剛毛=1:1,且雄果蠅均為直剛毛【分析】本題以孟德爾和摩爾根的實驗研究科學(xué)史為情境,結(jié)合伴性遺傳考查自由組合定律。體現(xiàn)對基礎(chǔ)性、綜合性、應(yīng)用型的考查。對生命觀念、科學(xué)思維、科學(xué)探究素養(yǎng)的考查。【詳解】(1)豌豆為雌雄同花,沒有性染色體,無法用來研究伴性遺傳。(2)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通過假說—演繹法證實了該假說。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所得F2果蠅紅眼:白眼=3:1,但白眼果蠅均為雄性,因此提出了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假說。(3)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時,種群中雄性個體的基因型有XBYB、XBYb、XbYB、XbYb4種,雌性個體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共7種。驗證該基因在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而非在常染色體或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上),可選用焦剛毛雌果蠅與直剛毛雄果蠅雜交,所得F1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得到F2,統(tǒng)計F2的表型及比例,若F1雌雄果蠅均為直剛毛,而F2雌果蠅出現(xiàn)1:1的性狀分離比,且雄果蠅全部表現(xiàn)為直剛毛,則證明該對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上,而不是在常染色體和只在X染色體上。例2.家蠶的性別決定為ZW型,正常自然種群中雌雄個體數(shù)量基本相等。研究發(fā)現(xiàn),雄蠶繭的繭層率和鮮繭出絲率要比雌蠶繭高出約20%;在蠶種生產(chǎn)上,由于雄蛾體質(zhì)強健、耐冷藏、交配時可以重復(fù)使用,因此選擇性的調(diào)控家蠶性別比例有助于提高蠶絲產(chǎn)業(yè)效益。已知家蠶體色正常對透明為顯性,相關(guān)基因(A/a)只位于Z染色體上??刂瓢唿c、血色的基因(分別記為B/b、D/d)位置未知。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得F1,F(xiàn)1雌雄交配得F2,結(jié)果如表所示(親本和子代個體全為體色正常)。雜交組合F1F2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保理念下的現(xiàn)代家居設(shè)計風(fēng)格
- 現(xiàn)代飲食文化與胃腸健康的平衡
- 生產(chǎn)環(huán)境下的操作規(guī)范與質(zhì)量控制
- 現(xiàn)代企業(yè)網(wǎng)絡(luò)攻擊的防范與應(yīng)對
- 現(xiàn)代企業(yè)決策分析與科學(xué)決策
- 2023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八單元 口語交際:趣味故事會配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Unit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1 A sea story 說課稿-2024-2025學(xué)年高中英語北師大版(2019)必修第二冊001
- 2024-2025學(xué)年新教材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五章 三角函數(shù) 5.7 三角函數(shù)的應(yīng)用(2)說課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
- 2023八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 第18章 平行四邊形18.1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第2課時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定理3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3二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2 樹之歌配套說課稿 新人教版
- 無人機巡檢方案完整版
- Link 16協(xié)議開發(fā)和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的開題報告
- 紅色喜慶公司年會客戶答謝模板
- 鐵未來商業(yè)模擬挑戰(zhàn)賽規(guī)則與流程
- 防止電力生產(chǎn)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3版
- 氯諾昔康針劑在圍術(shù)期鎮(zhèn)痛與其它市場應(yīng)用(代表培訓(xùn)完整版)
- 經(jīng)歷是流經(jīng)裙邊的水
- 《同位角、內(nèi)錯角、同旁內(nèi)角》教學(xué)課件2
- 鋰硫電池介紹
- RBA培訓(xùn)教材系列02RBA商業(yè)道德政策培訓(xùn)針對員工
- 高中研究性課題-------食品添加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