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_第1頁
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_第2頁
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_第3頁
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_第4頁
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ICS

35.180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CCS

L

63 T/WAPIA

—2023代替GB/T

-2008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第

3

部分:接入點和接入控制器Technical

WLAN

equipmentPart

3:

Access

and

access

2023-12-28

發(fā)布 2023-12-28

實施中關村無線網絡安全產業(yè)聯(lián)盟 發(fā)布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前言

................................................................................

III引言

..................................................................................

V1

范圍

................................................................................

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14

縮略語

..............................................................................

25

接入點技術要求

......................................................................

25.1

基本要求

........................................................................

25.2

物理接口要求

....................................................................

25.3

功能要求

........................................................................

35.4

性能要求

........................................................................

65.5

可靠性要求

......................................................................

95.6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

..................................................................

95.7

電磁兼容性要求

..................................................................

95.8

電氣安全要求

...................................................................

106

接入控制器技術要求

.................................................................

106.1

基本要求

.......................................................................

106.2

物理接口要求

...................................................................

106.3

功能要求

.......................................................................

106.4

性能要求

.......................................................................

136.5

可靠性要求

.....................................................................

146.6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

.................................................................

146.7

電磁兼容性要求

.................................................................

146.8

電氣安全要求

...................................................................

147

接入點測試方法

.....................................................................

147.1

測試條件

.......................................................................

147.2

物理接口測試

...................................................................

147.3

功能測試

.......................................................................

147.4

性能測試

.......................................................................

307.5

可靠性測試

.....................................................................

327.6

環(huán)境測試

.......................................................................

327.7

電磁兼容性測試

.................................................................

337.8

電氣安全測試

...................................................................

338

接入控制器測試方法

.................................................................

338.1

測試條件

.......................................................................

338.2

物理接口測試

...................................................................

338.3

功能測試

.......................................................................

338.4

性能測性

.......................................................................

428.5

可靠性測試

.....................................................................

438.6

環(huán)境測試

.......................................................................

438.7

電磁兼容性測試

.................................................................

448.8

電氣安全測試

...................................................................

44參

..........................................................................

45學ww.bzfxw.com標準兔兔w下載學ww.bzfxw.com標準兔兔w下載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 本文件按照

GB/T

—《標準化工作導則

1

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的第

3

部分。T/WAPIA

已經發(fā)布了以下部分:— 第

2

部分:終端;— 第

3

部分:接入點和接入控制器;— 第

4

部分:鑒別服務器;— 第

5

部分:證書簽發(fā)服務器。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關村無線網絡安全產業(yè)聯(lián)盟與信息化部寬帶無線IP標準工作組聯(lián)合提出。本文件由無線網絡安全標準化委員會歸口。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寬帶無線

標準工作組。亮、范小偉、耿震雷、李政遠、胡敬財。本文件為首次制定。III學ww.bzfxw.com標準兔兔w下載學ww.bzfxw.com標準兔兔w下載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 設備逐步發(fā)展到集成或內置了無線局域網設備的產品。因此,亟需在

15629.11等的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T/WAPIA

擬由五個部分構成。— 第

1

部分:總則。目的在于確立無線局域網設備的分類和基本要求等內容。— 第

2

法?!?第

3

維護等的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第

4

和測試方法?!?第

5

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VI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

1 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無線局域網設備接入點和接入控制器的功能、性能、操作管理維護等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本文件適用于無線局域網設備接入控制點和接入控制器的設計、研發(fā)和測試。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

信息技術

中文編碼字符集GB

4943.1

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15629.11

信息技術

系統(tǒng)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guī)范GB

15629.11—2003/XG1

信息技術

系統(tǒng)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guī)范

第1號修改單GB

15629.1101

信息技術

系統(tǒng)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guī)范:5.8GHz頻段高速物理層擴展規(guī)范GB

15629.1102

信息技術

系統(tǒng)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guī)范:2.4GHz頻段較高速物理層擴展規(guī)范GB

15629.1104

信息技術

系統(tǒng)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guī)范:2.4GHz頻段更高數據速率擴展規(guī)范GB/T

1988

信息技術

信息交換用七位編碼字符集GB/T

計算機通用規(guī)范

第2部分:便攜式微型計算機GB/T

信息技術

系統(tǒng)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3檢測的載波偵聽多址訪問(CSMA/CD)的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guī)范GB/T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tǒng)互連

目錄

公鑰和屬性證書框架(

9594-8:2005||ITU-TX.509,IDT)GB/T

21671—2018

基于以太網技術的局域網(LAN)系統(tǒng)驗收測試方法GB

19286電信網絡設備的電磁兼容性要求及測量方法YD/T

1098—2009

路由器設備測試方法

邊緣路由器YD/T

1141—2007

以太網交換機測試方法YD/T

—2004

無線通信設備電磁兼容性要求和測量方法

第2部分:寬帶無線電設備YD/T

1453—2014

IPv6

網絡設備測試方法邊緣路由器YD/T

3168

公眾無線局域網設備射頻指標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T/WAPIA

007.1

無線局域網產品工程化實現(xiàn)指南

第1部分:WAPI與IEEE

T/WAPIA

007.8

無線局域網產品工程化實現(xiàn)指南

第8部分:WAPI與IEEE

802.11acT/WAPIA

007.10

無線局域網產品工程化實現(xiàn)指南

第8部分:WAPI與IEEE

802.11axRFC

2131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DHCP)RFC

3022

傳統(tǒng)網絡地址轉換3 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4 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AAA 鑒別、授權、記賬(

authorization

accounting)AC 接入控制器(access

)AP 接入點(access

point)AS 鑒別服務器(authentication

) 鑒別服務單元(

unit)ASUE鑒別請求者實體(authentication

supplicant

)DHCP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SCP 服務編碼點(

services

codepoint) 被測設備(equipment

under

test)ICMP 互聯(lián)網控制信息協(xié)議(internet

protocol)IP 互聯(lián)網協(xié)議(internet

protocol) 媒體訪問控制(medium

control)MIB管理信息庫(management

base) 網絡地址轉換(

)OSPF開放式最短路徑優(yōu)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PING 互聯(lián)網包探索器(packet

internet

grope)PLCP 物理層會聚協(xié)議(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路由信息協(xié)議(

protocol)服務質量(qulity

of

)SNMP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SID 服務集標識(service

set

identifier) 站點()VLAN 虛擬局域網(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傳輸控制協(xié)議(

control

protocol) 無線局域網鑒別基礎結構(WLAN

authentication

infrastructure)WAPI 無線局域網鑒別與保密基礎結構(WLAN

and

privacy)WAPI

SOM 基于WAPI的安全、可運營、可管理的無線局域網解決方案(secure,operationable

and

manageable

WLAN

solution

on

WAPI)WLAN無線局域網(wireless

area

network)WPI 無線局域網保密基礎結構(WLAN

privacy

infrastructure) 萬維網(world

wide

)5 接入點技術要求5.1 基本要求接入點基本要求包括:a)

AP與STA之間的空中接口物理層應符合GB

、GB

15629.1102、GB

15629.1104、GB15629.1101和

、

007.8、

007.10的規(guī)定;b)

工作在2.4GHz頻段的AP工作頻率范圍為

~2483.5

MHz;c)

工作在5

頻段的工作頻率范圍為5150

MHz~

MHz和5725

~5850

;d)

2.4

GHz/5

GHz雙頻的AP宜能雙頻同時工作;e)

AP應獲得國家無線電主管部門頒發(fā)的型號核準證書。5.2 物理接口要求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5.2.1 網絡側物理接口AP北向接口應有1個

Base-T以太網接口或1個千兆光口,應符合

15629.3的規(guī)定,應能使用直連網線進行連接,應具備自動校驗連接網線的功能。5.2.2 用戶側物理接口AP南向接口主要包含串口、無線等接口,各專業(yè)接口標準要求如下:a)

以太網接口:宜有1個100/1000

Base-T以太網接口,應符合GB/T

的規(guī)定,應能使用直連網線進行連接,應具備自動校驗連接網線的功能;b)

無線接口:應符合

15629.11、GB

、

15629.1104、

15629.1101、

007.1、T/WAPIA

007.8、T/WAPIA

007.10的規(guī)定,通過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檢測,獲得WAPI相關完整檢測報告;c)

串口:應有1個RJ45串口,沒有RJ45串口的AP應通過提供轉接線或等方式實現(xiàn)。5.3 功能要求5.3.1 基本功能 IP

支持能力AP應具備IPv4功能和IPv6功能,具備同時獲取IPv4和IPv6的能力,具體要求如下:IPv4功能要求包括:a)

面向網絡側,應能配置靜態(tài)IP或DHCP,符合

的規(guī)定;b)

端口,要求設備類型和地址區(qū)間的對應關系可以配置;c)

能根據設備發(fā)現(xiàn)配置的網絡地址以及開放的協(xié)議端口。IPv6功能要求包括:a)

設備應具備SLAAC和服務器功能,可為設備公告IPv6前綴;b)

網絡側IPv6前綴可通過獲取,即自動向網絡側路由器請求地址前綴,并根據下發(fā)的前綴生成IPv6全局地址。 AC

發(fā)現(xiàn)方式AP應能以如下方式發(fā)現(xiàn)ACDHCP

OPTION

43(IPv4)

OPTION

52(IPv6),CWMP,DNS域名解析發(fā)現(xiàn)等。業(yè)務轉發(fā)功能AP應具備業(yè)務本地轉發(fā)功能,宜具備業(yè)務集中轉發(fā)功能。 漫游切換功能AP應具備漫游切換功能,切換中保證業(yè)務不間斷。 功率控制功率控制要求包括:a) AP應具備調整固定功率的功能;b) AP應能通過自適應功率動態(tài)調整以降低干擾;c) 自動功率調整不影響已有的業(yè)務連接。 接入控制接入控制要求包括:a)

簡單接入控制能力1) AP應具備基于SSID的接入控制功能;2) AP應具備基于地址的接入控制功能;3) AP宜具備基于終端操作系統(tǒng)的接入控制功能。b)

WLAN網絡的連接服務質量,AP應具備限制最大關聯(lián)用戶數功能和基于SSID的用戶數限制功能;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c)

多SSID能力。應具備多SSID功能,應能配置8個,宜能配置個,具備多之間的隔離功能,能夠為不同SSID配置不同的VLAN。 VLAN

功能AP應能對同一個AP下的用戶分配和標記不同VLAN:a)

應能根據用戶接入的SSID等方式劃分VLAN;b)

上行以太網口應具備VLAN

Trunk功能;c)

應具備同一個VLAN中不同的無線用戶之間的訪問隔離的功能。 SSID

設置功能AP

應能設置

1

個或多個

并能設置

SSID

SSID

符合

18030

的規(guī)定,英文編碼應符合

GB/T

1988

的規(guī)定。 分段門限設置AP

應具備分段門限設置功能。0 RTS

門限設置AP

應具備

門限設置功能。1 信標間隔設置AP

應具備信標間隔設置功能,應能設置

ms~

ms

內的某一信標幀間隔。2 信道設置AP

應具備工作信道設置功能。3 動態(tài)速率切換AP

宜具備根據無線信道的狀況自動選擇相應的速率的功能,可選手工配置方式。4 支持站點節(jié)能功能應支持STA在節(jié)電模式下工作,能夠識別進入節(jié)電狀態(tài),并緩存相關數據;并支持STA在節(jié)電模式與非節(jié)電模式之間的動態(tài)切換。5 DHCP

功能AP

可內置

DHCP

服務器,具備

DHCP

服務器功能。6 QoS

AP

應具備

WLAN

QoS

功能。7 組播功能AP

宜支持組播的接收和發(fā)送。8 負載均衡AP

宜具備基于流量和基于站點接入數的負載均衡的功能。9 中繼功能AP

宜具備中繼功能。0 以太網供電AP

宜支持以太網供電。1 自動信道選擇功能AP

開機和運行期間,能根據周圍無線環(huán)境情況動態(tài)分配及調整無線信道。2 發(fā)射機狀態(tài)設置功能AP

應能通過軟件開啟和關閉發(fā)射機。3 無線局域網信息顯示功能AP

應能顯示無線局域網的狀態(tài)信息,并且所有與無線局域網相關的名稱信息都應顯示為“WLAN”或“無線局域網”,或“符合

15629.11(所有部分)”。5.3.2 安全功能 預共享密鑰AP

WAPI

預共享密鑰并利用預共享密鑰對站點進行鑒別和數據保密傳輸。 證書安裝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AP

應能成功安裝

WAPI

GB/T

—2005

中規(guī)定的

X.509

v3

證書。X.509

式包括

PEM(X.509)、(X.509),格式定義見

/T

16264.8—。 證書鑒別功能WAI

證書鑒別的完整流程見圖

1:ASUE AE ASU鑒別激活分組接入鑒別請求分組證書鑒別請求分組證書鑒別響應分組接入鑒別響應分組單播密鑰協(xié)商請求分組單播密鑰協(xié)商響應分組單播密鑰協(xié)商確認分組組播密鑰通告分組組播密鑰響應分組圖

1

證書鑒別流程圖WLAN

用戶終端應能正確實現(xiàn)完整的

鑒別流程,并在成功完成

鑒別后與

AP

建立連接。 加密功能AP

應在成功完成

鑒別后,使用

加密方式進行數據傳輸。 密鑰更新功能AP

WAPI

密鑰更新,并成功更新密鑰。包括單播密鑰更新、組播密鑰更新和基密鑰更新。 否定非法證書功能AP

應拒絕持錯誤

WAPI

證書的站點接入。 二層隔離AP

應具備單

AP

及不同

下的二層隔離功能;應能打開和關閉用戶隔離功能;宜默認打開二層隔離功能。 基于

地址的過濾AP

宜具備基于

地址禁止或允許站點接入功能。 強制

下線功能AP

應具備

下線功能。0上行鏈路完整性校驗功能AP

應具備上行鏈路的檢測功能,可以根據上行鏈路的狀態(tài)確定是否提供

WLAN

接入服務。1 安全選項狀態(tài)信息顯示功能AP

應能顯示無線局域網的安全選項狀態(tài)信息。當

AP

配置為

WAPI

安全模式時,顯示提示信息,如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本

AP

已開啟

安全選項,鏈路安全已被保護”;當

配置為開放式模式時,顯示提示信息,如“本

目前處于開放模式,請注意鏈路安全”。5.3.3 管理和維護要求 基本要求AP

應具備本地管理和遠程管理功能。日志要求AP

宜具備上傳日志記錄,含外部攻擊記錄、告警信息記錄等功能。 配置文件備份AP

應具備配置文件備份功能,配置文件應進行合法性校驗。 系統(tǒng)信息管理系統(tǒng)信息管理要求包括:a)

設備狀態(tài)設備狀態(tài)顯示AP的總體設備信息和工作狀態(tài):1) 設備信息:宜包含設備型號、設備標識號、硬件版本、軟件版本;2) 網絡側連接信息:應顯示網絡側連接狀態(tài)、網絡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DNS服務器等;3) 用戶側接口信息:WLAN接口信息:僅顯示用戶個性化SSID的WLAN的連接狀態(tài)、SSID以太網接口信息:顯示網絡地址、地址、收發(fā)包數;4)遠程管理狀態(tài)(僅提供給網絡維護人員);5) 遠程管理狀態(tài)顯示AP的如遠程連接建立狀態(tài)、業(yè)務下發(fā)狀態(tài)等信息。b)

設備日志顯示管理配置操作記錄、外部攻擊記錄、告警信息記錄等。 設備管理設備管理要求包括:a)

管理員管理:1) 應具備默認賬號的默認密碼修改功能;2) 宜能添加管理員賬號,應能對添加管理員賬號的刪除或停用;3) 應具備管理員賬號的密碼驗證后修改功能;4) 應具備管理員分權管理功能。b)

日志文件管理應具備日志文件寫入等級設置功能,只有日志等級高于此限制的信息才記入到日志文件;c)

軟件、固件升級AP軟件、固件可提供Web、SNMP等方式進行本地升級或遠程升級;d)

應具備設備重啟功能;e)

應具備通過手動按鍵等方式恢復出廠設置功能。 網絡診斷具備網絡診斷,如

PING

測試等功能,根據管理員分級管理的要求,僅網絡維護人員具有網絡診斷操作權限。 身份鑒別身份鑒別要求包括:a)

應能對登錄AP的管理員進行身份標識和鑒別,身份標識具有唯一性;b)

應具有登錄失敗處理功能,應具備限制非法登錄次數和當登錄連接超時自動退出等功能;c)

當進行遠程管理時,應使用安全的遠程登錄的協(xié)議。5.4 性能要求5.4.1 用戶容量IEEE

HT20500

25

HT40

25

HT20

25

HT401.5

25

64

HT201.5

25

HT40

25

64

HT20

25

HT40

25

64

IEEE802.11acVHT20

25

VHT40

25

64

VHT80

25

64

VHT20

25

VHT40

25

64

VHT80

25

64

VHT20

25

VHT40

25

64

VHT8012

Mbps25

64

VHT20

25

VHT40

25

64

VHT8016

Mbps25

64

IEEE802.11axHE201.5

30

HE40

30

64

HE80

30

64

HE20

30

HE40

30

64

HE80

30

64

HE204.5

30

HE40

30

64

HE8012

Mbps30

64

準om標.cxwzf.bww兔w兔學下載T/WAPIA

052.3—2023準om標.cxwzf.bww兔w兔學下載當AP和WLAN終端在無阻擋的傳播環(huán)境中WAPI安全方式下用戶容量應達到如下要求:a)

GB

15629.1102模式,用戶容量要求見下:平均每用戶單向吞吐量≥

kbps10b)

GB

15629.1104模式,用戶容量要求見下:1) 平均每用戶單向吞吐量≥

kbps302)平均每用戶單向吞吐量≥

kbps15個,同時關聯(lián)用戶數為64c)

GB

15629.1101模式,用戶容量要求見下:1) 平均每用戶單向吞吐量≥

kbps302) 平均每用戶單向吞吐量≥

kbps15個,同時關聯(lián)用戶數為64d)

IEEE

802.11n/ac/ax

模式,用戶容量要求見表1。表1

IEEE

802.11n/ac/ax

模式用戶容量要求IEEE

802.11nHT2032

MbpsHT4060

MbpsHT2064

MbpsHT40120

HT2096

MbpsHT40180

HT20128

HT40240

IEEE

802.11acVHT2036

MbpsVHT4064

MbpsVHT80150

VHT2072

MbpsVHT40128

VHT80300

VHT20108

VHT40192

VHT80360

VHT20144

VHT40256

VHT80480

IEEE

802.11axHE2048

MbpsHE4097

MbpsHE80180

HE2097

MbpsHE40195

HE80360

HE20144

HE40390

HE20

30

HE4012

Mbps30

64

HE8016

Mbps30

64

.cxwzf.bww兔w兔學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5.4.2 吞吐量當AP覆蓋的范圍內僅有1個終端,且為室內外和.cxwzf.bww兔w兔學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5.4.2 吞吐量吐量應達到如下要求:a)

在GB

模式下,上下行吞吐量≥4.5

Mbps;b)

在GB

模式下,上下行吞吐量≥18

Mbps;c)

在GB

模式下,上下行吞吐量≥18

Mbps;d)

在IEEE

802.11n/ac/ax模式下,上下行吞吐量要求見表2。表2

IEEE

802.11n/ac/ax

模式吞吐量要求環(huán)境條件參數類型123溫度0

℃~40

℃-20

50

℃-30

70

℃相對濕度10%~(非凝結)大氣壓86

kPa~

HE80540

HE20195

HE40392

HE80720

.bwwzfxw兔w學兔.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5.4.3 時延AP

WAPI

安全方式下傳輸時的單向時延不大于.bwwzfxw兔w學兔.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5.4.3 時延5.4.4 抖動AP

WAPI

安全方式下傳輸時的最大抖動不大于

ms。5.4.5 丟包率AP

WAPI

安全方式下傳輸時的丟包率不大于

1%。5.4.6 接收靈敏度AP

的接收靈敏度應符合

3168

5.4.7 其他要求其他要求包括:a)

整機功率≤55

w;b)

應具備雙射頻,AP每射頻最大可接入用戶數或終端數≥64個;c)

MAC地址學習數量應≥64個;d)

AP的WLAN覆蓋能力,室內宜使用全向天線,室外使用全向或定向天線。5.5 可靠性要求使用平均失效間隔工作時間(MTFB)衡量AP的可靠性水平。AP

MTBF

的不可接受值)不低于

10000

h。5.6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5.6.1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AP的環(huán)境適應性應符合表3的要求。符合AP的全部操作環(huán)境有三種類型,具體如下:a)

類型1為辦公室環(huán)境指定;b)

類型2和類型3為工業(yè)環(huán)境指定。表3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5.6.2 防塵防水等級室外型:應符合

GB/T

中定義的

IP66

IP67、IP685.6.2 防塵防水等級5.7 電磁兼容性要求電磁兼容性要求包括:a)

AP的傳導雜散騷擾應符合YD/T

1312.2—2004中8.1的限值要求;b)

AP的輻射雜散騷擾應符合YD/T

1312.2—2004中8.2的限值要求;c)

AP的連續(xù)騷擾應符合YD/T

1312.2—2004中8.3、8.4、8.5、8.6的限值要求;d)

AP的諧波電流應符合YD/T

1312.2—2004中8.7的限值要求;e)

AP的靜電放電抗擾度應符合YD/T1312.2—2004中的限值要求;f)

AP的輻射騷擾抗擾度應符合YD/T1312.2—2004中的限值要求;g)

AP的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應符合YD/T

1312.2—2004中9.3的限值要求;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h)

AP的浪涌抗擾度應符合

1312.2—2004中的限值要求;i)

AP的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應符合YD/T

—2004中9.5的限值要求;j)

AP的工頻磁場抗擾度應符合YD/T

1312.2—2004中的限值要求。5.8 電氣安全要求AP的電氣安全性應符合GB

4943.1的規(guī)定。6 接入控制器技術要求6.1 基本要求接入控制器基本要求包括:a)

AC應具備雙機熱備份功能,故障切換時不影響業(yè)務正常運行,切換時間小于

ms;b)

AC設備宜具備風扇多級自動調速功能,可以通過檢測周圍環(huán)境自動調整風扇轉速,降低能耗;c)

AC應具備雙電源備份功能。6.2 物理接口要求AC

接口主要包含以太網接口、串口等接口,各接口標準要求包括:a)

支持100/1000

Mbps以太網接口;b)

支持1000BASE-X以太網光接口;c)

設備網絡側接口可選支持10GE光口;d)

口容量;e)

宜具備調試串口,便于調試維護;f)

應支持廣域網接口,如支持光口、以太網口等。6.3 功能要求6.3.1 基本功能 路由功能AC

RIP、OSPF

等。 WAPI

功能AC

應具備

WAPI

功能,終端應能夠通過

WAPI

證書鑒別過程安全接入網絡,并獲得

DHCP

分配的網絡地址、通過授權。AC

宜能產生

WAPI

受保護方式進行存儲,包括加密存儲或專用硬件模塊等方式。AC

應能成功安裝

WAPI

證書。 二層功能AC

應具備

LACP

功能。AC

應具備

功能,防止組網環(huán)路引起的廣播風暴。 三層功能AC

應具備

IPv4

功能和

功能,具備同時獲取

IPv6

的能力。 IPv4

支持能力IPv4

支持能力要求包括:a)

AC應具備DHCP

Server功能,為瘦AP和無線終端動態(tài)分配網絡地址的功能;同一個DHCP

(AP上聯(lián)設備發(fā)起的終結到AC瘦AP和無線終端動態(tài)分配網絡地址的能力;b)

要求AC整機設備公用一個DHCPDHCP應不小于20

K;c)

應具備DHCP

Relay功能。 IPv6

支持能力IPv6

支持能力要求包括:a)

AC應支持IPv6,包括等;10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b)

AC應支持ND(Neighbor

Discover)協(xié)議,并可在RA通告中通告終端通過DHCP方式獲取IPv6;c)

應具備SLAAC和

功能;d)

應具備DHCPv6

Relay功能;e)

應支持IPv6隧道,AP和AC能通過IPv6建立隧道連接。 設備發(fā)現(xiàn)功能AC

應支持瘦

AP

進行自動識別,包括:具備基于二層協(xié)議的發(fā)現(xiàn)方式、具備基于三層協(xié)議的發(fā)現(xiàn)方式。 業(yè)務轉發(fā)AC

設備應具備本地轉發(fā)和(或)集中轉發(fā)的業(yè)務轉發(fā)能力,包括

IPv4

用戶數據的集中轉發(fā)和(或)本地轉發(fā)。集中轉發(fā)模式下,可以充當網絡出口的功能,AC

功能,能通過靜態(tài)

IP

DHCP

自動獲取等上網接入。 Portal

AC

宜內置

服務器以實現(xiàn)

WEB

認證功能。0 DHCP

功能AC

應實現(xiàn)

DHCP

服務器功能,且應具備

DHCP

中繼功能。

DHCP

功能應符合

RFC

2131

的規(guī)定。1 NAT

AC

宜具備

網絡地址轉換功能。

功能宜符合

3022

的規(guī)定。2 VLAN

功能AC

設備應具備

VLAN

功能,符合如下要求:a)

AC應具備VLAN

Trunk功能;b)

AC應具備VLAN終結特性,在同一個三層接口下,不同VLAN的用戶可使用同一個地址池。3 速率控制AC

應具備控制每個在線用戶最大可用速率的功能。4 強制下線AC

應具備強制在線用戶下線的功能。5 QoS

QoS

功能要求包括:a)

AC應具備支持不同用戶和業(yè)務的優(yōu)先級能力;b)

支持二層IEEE

DSCP

QoS之間的映射,保證高優(yōu)先級業(yè)務流的質量。6 管理

AC應能對與其連接的AP設備進行管理,包括對AP進行參數配置、恢復出廠設置、重啟以及升級等。7 記賬功能AC應具備記賬信息采集功能。用戶認證成功后,AC能夠按照用戶的上線時長、流量對其進行記賬。用戶非正常中斷后,AP應能提供記賬信息。8 同步要求AC應具備AP和AC間基于的時間同步功能。9 擴展要求采集數據信息。6.3.2 安全功能 接入控制a)

應具備對用戶的MAC

地址、IP

地址、端口號等方面的接入控制列表()功能;b)

應具備基于用戶狀態(tài)(網絡側下發(fā))自動斷開用戶網絡連接的功能;c)

應具備基于后臺管理系統(tǒng)下發(fā)的斷開消息實時斷開用戶網絡連接的功能;d)

應具備用戶的連接時長控制功能。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 網絡訪問安全網絡訪問安全要求包括:a)

AC應具備基于地址的接入控制的功能,包括黑名單和白名單;b)

AC應具備WAPI鑒別功能;c)

宜具備多因素結合認證功能,保證網絡的安全性。 二層隔離要求應具備單個AP及不同AP下的二層隔離功能;應能打開和關閉用戶隔離功能。 WLAN

防非法攻擊能力WLAN防非法攻擊能力要求包括:a)

應具備白名單功能,指定允許接入的終端列表;b)

應具備黑名單功能,指定不允許接入的終端列表。 非法

為了防止非法AP對合法AP的信號傳輸產生干擾,甚至欺騙合法用戶,騙取用戶的注冊信息,WLAN接入系統(tǒng)應該具有非法APAP絡連接。 防止假冒能力應具備同時基于MAC地址、網絡地址、以及網絡側信息(如VLAN

ID等)的捆綁來識別用戶的功能,防假冒的實現(xiàn)不能影響合法用戶的漫游及業(yè)務使用。 防

DoS

攻擊能力AC應具備防DoS攻擊功能。 用戶地址核查用戶地址核查要求包括:a)

應具備核查用戶地址與地址池的功能,非DHCP地址池下發(fā)的地址不予轉發(fā);b)

DHCP過程中需首先核查用戶MAC地址是否有對應的尚在租期內的網絡地址,如有則給用戶分配相同的網絡地址而非新的網絡地址;c)

與VLAN不匹配,與不匹配,與SSID不匹配或不在合法的源地址池等。6.3.3管理和維護要求 操作維護功能AC應具備管理、管理、Telnet管理、SNMP功能;Telnet管理功能應默認關閉。網管功能網管功能要求包括:a)

具備開放的網絡管理接口,應包括SNMP(v2c或以上版本)、、、;b)

具備開放的管理信息庫,可包括MIB-II、802.3

、GB15629.11

等。 日志要求ACAP要信息具備分級日志記錄及輸出功能。 遠程故障診斷AC應能配合實現(xiàn)如下的遠程故障診斷功能:a)

AP遠程復位重啟;b)

AC實時監(jiān)控AP的工作狀態(tài),AP下線要通知網絡管理系統(tǒng)。 設備管理設備管理要求包括:a)

管理員管理:12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1) 應具備默認賬號的默認密碼修改功能;2) 宜能添加管理員賬號,應能對添加管理員賬號的刪除或停用;3) 應具備管理員賬號的密碼驗證后修改功能;4) 應具備管理員的分權分級管理功能。b)

應具備設備重啟功能;c)

應具備恢復設備出廠設置功能;d)

信號強度、射頻接入、網絡接入、認證類型等。身份鑒別身份鑒別要求包括:a)

應能對登錄AC的管理員進行身份標識和鑒別,身份標識具有唯一性;b)

應具有登錄失敗處理功能,應具備限制非法登錄次數和當登錄連接超時自動退出等功能;c)

當進行遠程管理時,應使用安全的遠程登錄的協(xié)議。 安全審計安全審計要求包括:a)

應具備安全審計功能;b)

口和傳輸層協(xié)議;c)

d)

應具備審計記錄備份功能。6.4 性能要求6.4.1 吞吐量a)

AC的吞吐量要求小于1

;b)

集中轉發(fā)模式下,1024個模型配置的AC設備滿配要求不小于10

Gbps,對于個AP模型配置的設備滿配要求不小于20

Gbps,對于4096個模型配置的設備滿配要求不小于Gbps。6.4.2 無線控制無線控制要求包括:a)

AC應支持同時工作的無線終端數應不小于4

K用戶;b)

AC設備支持的地址數量應不小于8

K;c)

AC設備支持的數目應不小于2

K;d)

AC轉發(fā)時延小于200

us,不丟包。6.4.3 接入控制DHCP的處理性能:a)

對應于1024個AP模型配置的AC設備:1) 整機本地地址池數量要求不小于962) 整機本地地址池分配的地址總數量不小于96*256;b)

對應于2048個AP模型配置的AC設備:1) 整機本地地址池數量要求不小于128個;2) 整機本地地址池分配的地址總數量不小于128*256;c)

對應于4096個AP模型配置的AC設備:1) 整機本地地址池數量要求不小于1024個;2) 整機本地地址池分配的地址總數量不小于1024*256。6.4.4 穩(wěn)定性AC

應能支持包長為

字節(jié)、

字節(jié)、

字節(jié)、512

字節(jié)、1024

字節(jié)、

字節(jié)、1518

字節(jié)的13環(huán)境條件參數類型123溫度0

℃~40

℃-20

50

℃-30

70

℃相對濕度10%~(非凝結)大氣壓86

kPa~

下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載T/WAPIA

052.3—2023下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載數據的

12

h

6.5 可靠性要求使用平均失效間隔工作時間(MTFB)衡量AC的可靠性水平。AC的m1值(MTBF的不可接受值)不低于10000

h。6.6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AC的環(huán)境適應性應符合表4的要求。符合AC的全部操作環(huán)境有三種類型,具體如下:a)

類型1為辦公室環(huán)境指定;b)

類型2和類型3為工業(yè)環(huán)境指定。表4

環(huán)境適應性要求6.7 電磁兼容性要求AC的電磁兼容性應符合GB

6.7 電磁兼容性要求6.8 電氣安全要求AC的電氣安全要求應符合GB/T

9813.2中的規(guī)定。7 接入點測試方法7.1 測試條件本文件中除環(huán)境試驗外,其他測試均應在下述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溫度:15

℃~35

℃相對濕度:25%~75%大氣壓:86

kPa~

7.2 物理接口測試7.2.1 網絡側物理接口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應符合GB/T

21671—2018中的規(guī)定。7.2.2 用戶側物理接口 以太網接口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應符合GB/T

21671—2018中的規(guī)定。 無線接口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可參照YD/T

3168以及國家無線電相關的測試方法進行。 串口串口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連接設備串口與計算機串口;2)設置波特率、奇偶校驗位等;3) 輸入設備串口登錄的用戶名、密碼。b) 判定準則:1) 步驟3):應以測試步驟3)中的用戶身份登錄設備。7.3 功能測試14

5.8

ww.bzf兔w學兔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ww.bzf兔w學兔xw.com標準下載7.3.1 基本功能 IP

IPv4和IPv6支持測試連接圖見圖

2。

終端AP

交換機 AC/DHCP

服務器

終端圖

2

IPv4

IPv6

支持測試連接圖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搭建IPv4和IPv6雙棧的無線網絡,使用DHCPv4和

SLAAC地址分配模式;2) 配置一個IPv4地址池Pool1和一個IPv6地址池Pool2Pool1負責為VLAN100置IPv4網段為/24;Pool2負責為VLAN200分配地址,配置網段為2001::/24,配置三層接口IPv6地址為2001::1/24;3) 配置兩個明文WLAN服務,SSIDIPv4AP“IPv4”映射到VLAN100IPv6”映射到VLAN200;4) IPv4終端和IPv6終端均配置為自動獲取地址,并分別接入SSID

“IPv4”和“IPv6”,瀏覽網頁并查看終端所獲得的網絡地址。b)

判定準則:1) 步驟4):IPv4終端和IPv6/24網段地址和

2001::/24網段地址。 AC

發(fā)現(xiàn)方式AC發(fā)現(xiàn)方式測試連接圖見圖

3。AP1

交換機

AC/DHCP

服務器AP2圖

3

發(fā)現(xiàn)方式測試連接圖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與兩臺以上AP在同一二層網絡內組網;2) 手動設置AC地址,查看AC對AP的管理狀態(tài),STA1進行網頁瀏覽;3) 清除AP手動設置的ACDHCP的43選項(廠商特定信息選項)設置AC對AP的管理狀態(tài),STA1進行網頁瀏覽;

2.4

5.8

1575.785

15.bzfxw.com標ww兔w學兔準下載T/WAPIA

052.3—2023.bzfxw.com標ww兔w學兔準下載4) 改為通過DHCP的52ACAC對AP的管理狀態(tài),STA1進行網頁瀏覽。b)

判定準則:1) 步驟2)~4):AC應查看到的當前狀態(tài),STA1應正常瀏覽網頁。業(yè)務轉發(fā)功能業(yè)務轉發(fā)方式測試連接圖見圖

3,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經過二層交換機連接至ACVLANWAPI-PSK接入方式,并進行STA1瀏覽網頁操作;2)在交換機設置端口鏡像并抓包,查看受測STA1的目的MAC地址;3) 如AC支持集中轉發(fā)模式,則設置為集中轉發(fā)模式后,重復測試步驟24) 如AC支持集中轉發(fā)模式,則設置為集中轉發(fā)模式,配置NAT功能,并進行STA1瀏覽網頁操作;在AC側端口鏡像抓包;5) 如AC支持集中轉發(fā)模式且支持上行靜態(tài)網絡地址接入,則設置為集中轉發(fā)模式,配置AC僅支持上行靜態(tài)網絡地址接入,并進行STA1瀏覽網頁操作;6) 如AC支持集中轉發(fā)模式且支持上行DHCP自動獲取地址,則設置為集中轉發(fā)模式,配置AC僅支持上行DHCP自動獲取地址,并進行STA1瀏覽網頁操作。b)

判定準則:1) 步驟2)

:如目的MAC地址不是AC的MAC地址,且STA1瀏覽網頁正常,則判定為本地轉發(fā)模式;2) 步驟3):如目的MAC地址是AC的地址,且STA1瀏覽網頁正常,則判定為集中轉發(fā)模式;3) 步驟4):STA1應正常瀏覽網頁;抓包數據應顯示,STA1

MAC地址按照源NAT轉化規(guī)則成功進行了地址轉換;4) 步驟5)~7):STA1應正常瀏覽網頁。 漫游切換漫游切換測試連接圖見圖

4。AP1

WLAN

測試儀

交換機AP2圖

4

漫游切換測試連接圖

AC/DHCP

服務器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AP1和SSID;

AP1和AP2的部署間隔超過5m,并設置每臺的傳導發(fā)射功率為10

dBm;2) STA1并瀏覽網頁,同時以正常步行速度向移動;3)使用WLAN測試儀進行抓包分析。b)

判定準則:1) 步驟2):漫游期間網頁瀏覽不應中斷;2) 步驟3):抓包數據應看到側的STA1解除關聯(lián)報文及AP2側的關聯(lián)報文。 功率控制16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功率控制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設置無線接入點工作在人工設定的發(fā)射功率值模式(例如8

dBm),然后通過命令行查看發(fā)射功率;2) 設置無線接入點工作在自動發(fā)射功率設置模式,然后通過命令行查看發(fā)射功率。b)

判定準則:1) 步驟1):查看到的發(fā)射功率值應與設置值相同;2) 步驟2):查看到的發(fā)射功率值應與測試步驟1)中設置的值不同。 接入控制接入控制測試連接圖見圖

5,其中終端數量應根據具體測試項目選擇使用。

AP

交換機

AC/DHCP

服務器圖

5

接入控制測試連接圖.1 簡單接入控制簡單接入控制測試連接圖見圖

5,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AP/AC設置僅允許STA1MAC地址進行接入,并使用STA1接入AP;2) 使用STA2和STA3接入AP。b)

判定準則:1) 步驟1):STA1應接入AP;2) 步驟2):STA2和STA3不應接入AP。.2 限制最大關聯(lián)用戶數限制最大關聯(lián)用戶數測試連接圖見圖

5,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AP/AC設置基于SSID的最大關聯(lián)用戶數為2;2) 使用STA1、STA2接入AP;3) 使用STA3AP。b)

判定準則:1) 步驟1):查看設置的最大關聯(lián)用戶數應為2;2) 步驟2):STA1和STA2應接入AP;3) 步驟3):STA3不應接入AP。.3 多

SSID

多SSID能力測試連接圖見圖

5,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AP/AC配置8個SSID,使用分別接入8個SSID;2) AP/AC設置SSID1、SSID3分別綁定不同的VLAN地址,

STA1、STA2分別接入這兩個SSID對對方執(zhí)行PING操作。b)

判定準則:17om標zfxw.cww學兔兔w.b準下載T/WAPIA

052.3—2023om標zfxw.cww學兔兔w.b準下載1) 步驟1):應成功設置8個,且終端應分別接入該8個SSID;2) 步驟2):結果顯示STA1與STA2不應連通。 VLAN

功能WLAN功能測試連接圖見圖

5,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AP設置SSID1、SSID2分別綁定VLAN1、VLAN2;STA1、STA2分別接入SSID1、SSID2機側設置端口鏡像并抓包查看VLAN標記;2) AP上行端口配置VLAN1STA1、STA2分別瀏覽網頁;3) AP上行端口配置VLAN

VLAN1、VLAN2,

STA1、STA2分別瀏覽網頁。b)

判定準則:1) 步驟1):STA1和STA2的抓包數據中均應查看到正確的VLAN標記;2) 步驟2):STA1應正常瀏覽網頁,STA2應無法瀏覽網頁;3) 步驟3):STA1和STA2均應正常瀏覽網頁。 SSID

設置功能SSID

設置功能測試連接見圖

6。

6

SSID

設置功能測試連接圖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測試步驟:1)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STA1與EUT1STA1

PING檢測控制臺;3) 對于支持SSID隱藏功能的,啟動EUT1的SSID隱藏功能;4) 在STA1上搜索無線網絡;5)在STA1上手動輸入并嘗試連接,從STA1

檢測控制臺;6) 對于支持多SSID設置的4個SSIDWLANtest1,WLANtest2,WLAN

test3和WLANtest4;7) 配置STA1,STA2,STA3和STA4分別與WLANtest1,WLANtest2,WLAN

test3和WLANtest4建立關聯(lián),并PING檢測控制臺。b)判定準則:18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1) 步驟2):STA1通檢測控制臺;2)步驟4):STA1上不能搜索到“WLANtest”無線網絡;3) 步驟5):STA1上能夠連接到“WLANtest”無線網絡;4) 步驟6):EUT1能夠設置4個SSID;5) 步驟7):STA1,STA2,和能夠分別PING通檢測控制臺。 分段門限設置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EUT1的分段門限值為八位位組;3) 配置STA1與EUT1建立關聯(lián),從檢測控制臺向STA1發(fā)送長度為1000八位位組的ICMP數據包,通過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觀察ICMP包的分段情況。b) 判定準則:1) 步驟2):可以設置EUT1的分段門限;2) 步驟3)ICMP包被分成500八位位組的兩段。0 RTS

門限設置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安全方式為開放式,設置EUT1的門限為八位位組;3) 配置STA1與EUT1建立關聯(lián),從檢測控制臺向STA1發(fā)送長度為1000八位位組的ICMP數據包,通過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觀察b) 判定準則:1) 步驟2):可以設置EUT1的RTS/CTS門限;2) 步驟3):在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上可以觀察到報文。1 信標間隔設置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配置EUT1的SSID為EUT1的信標間隔為100

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觀察信標間隔。b) 判定準則:1) 步驟2):可以設置的信標間隔,在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上可以觀察到信標間隔為

ms。2 信道設置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安全方式為開放式,分別設置EUT1的工作信道1;3) 配置STA1與EUT1建立關聯(lián),通過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觀察STA1與的關聯(lián)過程;4) 分別配置EUT1的工作信道為6和,重復步驟。b) 判定準則:1) 步驟2):可以設置的工作信道;2) 步驟3):在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上觀察到STA1和EUT1在信道1上建立關聯(lián);19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3) 步驟4):在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上觀察到STA1和EUT1分別在信道6和上建立關聯(lián)。3 節(jié)能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安全方式為開放式,配置STA1關聯(lián)EUT1;3) 從檢測控制臺

STA1,通過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觀察EUT1與STA1之間的數據傳輸;4) 啟動STA1的節(jié)能模式;5) 從檢測控制臺

STA1,通過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觀察EUT1與STA1之間的數據傳輸;6) 從檢測控制臺向STA1EUT1與STA1之間的數據傳輸。b) 判定準則:1) 步驟3)通STA1PS

Poll報文;2) 步驟5)通STA1EUT1在收到STA1的PS

Poll包后,向STA1發(fā)送緩存的數據包;3) 步驟6)EUT1在信標發(fā)送后向STA1傳送廣播包。4 動態(tài)速率切換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STA1與EUT1建立關聯(lián),初始連接速率為最大速率;3) 移動STA1,使其遠離EUT1,觀察EUT1的連接速率;4) 移動STA1,使其接近EUT1,觀察EUT1的連接速率。b) 判定準則:1) 步驟3):EUT1的連接速率逐漸遞減;2) 步驟4):EUT1的連接速率逐漸遞增。注1:對于IEEE

802.11b的設備,可以在1

Mbit/s、2

Mbit/s、5.5

Mbit/s、

Mbit/s速率之間自動切換;注2:對于IEEE

802.11g的設備,可以在1

Mbit/s、2

Mbit/s、5.5

Mbit/s、6

Mbit/s、9Mbit/s、11

、12

、18

Mbit/s、24

、36

、48

、54

Mbit/s速率之間自動切換;注3:對于IEEE

802.11a的設備,可以在1

Mbit/s、2

Mbit/s、5.5

Mbit/s、6

Mbit/s、9Mbit/s、11

、12

、18

Mbit/s、24

、36

、48

、54

Mbit/s速率之間自動切換。5 DHCP

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啟動EUT1的DHCP服務器功能,并配置一個網絡地址池;3) 將STA1設置為自動獲取網絡地址,并和EUT1建立連接,觀察STA1獲取網絡地址的情況。20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b) 判定準則:1) 步驟3):STA1和EUT1建立連接后能夠獲得EUT1配置的網絡地址池內的地址。6 QoS

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的SSID為WLANtest,安全方式為開放式,啟動AP1的QoS功能;3) EUT與建立關聯(lián),通過檢測控制臺捕獲AP1與EUT之間的關聯(lián)過程;4) 從檢測控制臺

;5) 配置EUT向檢測控制臺同時發(fā)送Best

Effort和模擬視頻數據流,10

s后檢測控制臺向發(fā)送一個Best

10

s后停止測試,監(jiān)測測試結果;6) 配置EUT向檢測控制臺同時發(fā)送Best

Effort和模擬話音數據流,10

s后檢測控制臺向發(fā)送一個Best

10

s后停止測試,監(jiān)測測試結果;7)配置的安全方式為WAPI,重復步驟3)~6)。b) 判定準則:1) 步驟3)Association

RequestQoS信息位;2)步驟4):檢測控制臺能夠通;3) 步驟5):后10

s的視頻流量不低于前10

s視頻流量的90%;4) 步驟6):后10

s的話音流量不低于前10

s視頻流量的90%;5) 步驟7):后10

s的視頻流量不低于前10

s視頻流量的90%;后

s的話音流量不低于前10

s視頻流量的90%。7組播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安全方式為開放式;3) STA1,STA2與EUT1建立關聯(lián),從檢測控制臺

STA1,STA2;4) 設置檢測控制臺向90

sSTA1,STA2能否接收組播包;5) 設置STA1向檢測控制臺90

s,STA2能否接收組播包。b) 判定準則:1) 步驟3):檢測控制臺可以通STA1和STA2;2) 步驟4):STA1和STA2能夠接收話音組播流;3) 步驟5):檢測控制臺,STA2能夠接收話音組播流。8 負載均衡8.1 接入數均衡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和EUT2具有相同的SSID為WLANtest,和相同的安全方式為開放式,關閉EUT2;3) STA1、STA2與EUT1建立關聯(lián);4) 分別令STA3、STA4與EUT1建立關聯(lián),觀察關聯(lián)情況;5) 關閉STA3、STA4;21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6) 啟動EUT2,配置EUT1和按照接入數進行負載均衡,負載均衡閥值為2;7) 重新啟動STA3、STA4,分別令STA3、STA4與EUT1建立關聯(lián),觀察關聯(lián)情況。b) 判定準則:1) 步驟4):STA3、STA4可以與EUT1建立關聯(lián);2) 步驟7):STA3、STA4不能與EUT1建立關聯(lián),但可以與EUT2建立關聯(lián)。8.2 流量均衡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和EUT2具有相同的SSID為WLANtest,和相同的安全方式為開放式,關閉EUT2;3) STA1和EUT1建立關聯(lián),同時與檢測控制臺運行下行吞吐量,速率設置為4

;4) 令STA2、STA3與EUT2建立關聯(lián),觀察關聯(lián)情況;5) 令STA4與EUT1建立關聯(lián),觀察STA4的關聯(lián)情況;6) 關閉STA4;7) 配置EUT1和EUT2按照流量進行負載均衡,流控門限為2

Mbit/s;8) 重新啟動STA4STA4與EUT1建立關聯(lián),觀察的關聯(lián)情況。b) 判定準則:1) 步驟4):STA2、STA3可以與EUT2建立關聯(lián);2) 步驟5):STA4可以與EUT1建立關聯(lián);3) 步驟8):STA4不能與EUT1建立關聯(lián),但可以與EUT2建立關聯(lián)。9 中繼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STA1與EUT1建立關聯(lián);3) 斷開EUT1的有線連接,

PING檢測控制臺;4) 啟動EUT1的中繼模式,配置EUT1的遠端AP為EUT2;5) 啟動EUT2的中繼模式,配置EUT2的遠端AP為EUT1;6) STA1

檢測控制臺。b) 判定準則:1) 步驟3):STA1通檢測控制臺;2) 步驟6):STA1通檢測控制臺。0 以太網供電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EUT1使用以太網供電方式,配置EUT1的SSID為WLANtest,安全方式為開放式,配置STA1關聯(lián)EUT1,觀察STA1與的關聯(lián)情況;3) STA1

檢測控制臺。b) 判定準則:1) 步驟2):STA1可以與EUT1建立關聯(lián);2) 步驟3):STA1通檢測控制臺。1 自動信道選擇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22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啟動EUT1,配置工作信道為自動選擇;3) 關閉EUT1,啟動AP1和EUT2,并將其工作信道分別設置為1和11;4) 啟動EUT1,使用檢測控制臺的無線協(xié)議分析儀捕獲EUT1發(fā)出的信標報文。b) 判定準則:1) 步驟4):信標報文顯示自動選擇了非1或11的其他信道工作。2 發(fā)射機狀態(tài)設置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的SSID為,安全方式為開放式;3) 關閉EUT1的WLAN發(fā)射機,使用檢測控制臺監(jiān)測STA1與EUT1的關聯(lián)情況,從檢測控制臺PING

STA1;4) 啟動EUT1的WLAN發(fā)射機,使用檢測控制臺監(jiān)測STA1與EUT1的關聯(lián)情況,從檢測控制臺PING

STA1。b) 判定準則:1) 步驟2):從檢測控制臺上監(jiān)測不到STA1與EUT1的成功關聯(lián)過程,檢測控制臺無法PING通STA1;2) 步驟3):從檢測控制臺上可以監(jiān)測到STA1與EUT1的成功關聯(lián)過程,檢測控制臺能夠通STA1。3 無線局域網信息顯示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WLAN

b) 判定準則:EUT

的可視化界面能夠顯示正確的

WLAN

開關狀態(tài),并且所有與

WLAN

相關的信息都顯示為“WLAN”或“無線局域網”,或“符合

GB

(所有部分)”。7.3.2 安全功能 預共享密鑰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的預共享密鑰,配置STA1的預共享密鑰與一致;3)STA1通過預共享密鑰方式接入,監(jiān)測是否接入成功;4) 檢測控制臺檢測密鑰協(xié)商過程并PING

EUT1;5) 配置EUT的預共享密鑰,配置STA1的預共享密鑰與一致,16進制數(Hex),密鑰長度至少為8個八位位組;6) STA1通過預共享密鑰方式接入,監(jiān)測是否接入成功;7) 檢測控制臺檢測密鑰協(xié)商過程并PING

EUT1。b) 判定準則:1) 步驟3):能夠通過預共享密鑰方式接入EUT1;2) 步驟4):檢測控制臺能夠監(jiān)測到密鑰協(xié)商過程,檢測控制臺能夠通;3)步驟6):能夠通過預共享密鑰方式接入EUT1;4) 步驟7):檢測控制臺能夠監(jiān)測到密鑰協(xié)商過程,檢測控制臺能夠通。 證書安裝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EUT1

鑒別服務器手動申請證書并安裝,監(jiān)測是否安裝成功。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T/WAPIA

052.3—2023學兔兔www.bzfxw.com標準下載b) 判定準則:步驟

1):

能夠成功安裝

證書鑒別功能測試步驟和判定準則如下:a) 測試步驟:1) 如圖

6建立測試連接;2) 配置EUT1的SSID為,安全方式為WAPI證書鑒別,輸入WAPI鑒別服務器的地址;3) STA1向WAPI鑒別服務器申請證書,并下載安裝;4) 配置STA1使用步驟3)申請到的WAPI證書;5) STA1向EUT1發(fā)起WAPI鑒別,通過檢測控制臺監(jiān)測鑒別過程;6) 從檢測控制臺

STA1;7) 配置EUT1使用已經吊銷了的WAI證書,重復步驟5)和6)。b) 判定準則:1)

步驟5):檢測控制臺上能夠監(jiān)測到以下內容:I)

完整的WAI鑒別流程;II)

在接入鑒別請求分組數據中觀察到:i) WAPI

鑒別協(xié)議類型號為

0x88B4,子類型為接入鑒別請求分組;ii) 被測設備持有的

X.509

證書的頒發(fā)者名稱、持有者名稱、證書標識和證書序列號等信息正確;iii) 被測設備使用的雜湊算法和簽名算法分別為:雜湊算法和位的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III)在接入鑒別響應分組數據中觀察到:i) 接入結果為接入成功,STA1

EUT

的證書驗證結果為證書有效;ii) STA

詢問和密鑰數據與接入鑒別請求中的對應部分相同。2)

步驟6):檢測控制臺能通STA1;3)

步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