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1頁
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2頁
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3頁
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4頁
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2024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史記·夏本紀》記載,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距今九千年左右的濟南月莊遺址出土了黍、粟和一定數量的水稻,且出土黍多的地方稻則少,出土稻多的地方黍則少。這說明()A.北方傳統(tǒng)農耕相對發(fā)達 B.南北經濟文化交流頻繁C.早期農業(yè)合理利用環(huán)境 D.北粟南稻格局已經形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距今九千年左右(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禹治水成功后“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即在低濕的地方種植水稻,距今九千年左右的濟南月莊遺址出土了黍、粟和一定數量的水稻,且出土黍多的地方稻則少,出土稻多的地方黍則少,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懂得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種植不同的作物,體現(xiàn)了早期農業(yè)合理利用環(huán)境,C項正確;材料只是提到了濟南月莊遺址出土的農作物,并不能說明北方傳統(tǒng)農耕相對發(fā)達,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南北經濟文化交流,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僅憑月莊遺址的出土情況不能確定北粟南稻格局已經形成,排除D項。故選C項。2.“上農除末”秦王朝,在嚴厲打擊中小商人,貶黜其社會地位、加重其經濟負擔的同時,又對烏氏倮這樣的大工商業(yè)者給予特殊的榮譽和照顧,使之“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這反映秦朝()A.經濟政策存在內在矛盾 B.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嚴重受挫C.政府措施服務集權統(tǒng)治 D.重農抑商政策執(zhí)行靈活〖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朝(中國)。結合所學可知,秦王朝嚴厲打擊中小商人,是為了保證農業(yè)經濟的勞動力,維護小農經濟,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而對烏氏倮這樣的大工商業(yè)者給予特殊的榮譽和照顧,是為了籠絡他們,使他們支持其政權,達到鞏固統(tǒng)治的目的,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的是其經濟政策針對不同群體存在差異性,排除A項;“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嚴重受挫”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材料是能體現(xiàn)秦朝抑商政策的靈活性,但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不能說明其實質,排除D項。故選C項。3.北魏孝文帝時形成了結合本民族傳統(tǒng)和漢制的新官方禮制體系,孝文帝還頒布詔書,要求“黨里之內,推賢而長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順、夫和、妻柔。”這說明,孝文帝禮制改革旨在()A.強化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 B.確保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C.實現(xiàn)漢晉體制的回歸 D.借禮教加強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北魏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北魏孝文帝時期形成了結合本民族傳統(tǒng)和漢制的新官方禮制體系,并強調了家庭和社會倫理,這表明孝文帝的禮制改革旨在強化家庭和社會秩序,以確保統(tǒng)治的穩(wěn)定,B項正確;強化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不是孝文帝禮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排除A項;孝文帝改革是要學習漢族的先進制度,是本民族傳統(tǒng)和漢制結合的新官方禮制體系,而漢晉體制是指漢朝和晉朝的政治體制,不是實現(xiàn)漢晉體制的回歸,排除C項;借禮教加強民族交融也是為了維護北魏的統(tǒng)治,排除D項。故選B項。4.“士大夫”一詞在唐初多指門閥士族,后來主要指“熟詩書、明禮律”的官員。到宋代,“士大夫”多指家世不太顯赫的地方精英家族,甚至成了士族的對立面。對此解釋正確的是()A.門第觀念的影響力基本消失 B.儒家倫理開始影響基層治理C.地方勢力崛起沖擊中央集權 D.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朝初年的中國。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隋唐時期創(chuàng)立了科舉制,以考試成績選官,并且對于報考的考生不限制出身和門第。到宋代時期科舉制進一步完善。最終使得很多家世不太顯赫的地方精英家族也逐漸成為之前專制門閥士族的“士大夫”,說明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使之前社會地位較低的地方精英家族的社會地位提高,D項正確;到宋代時期,門第觀念的影響減弱,但并沒有消失,排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科舉制對社會階層流動性的影響,并不是儒家倫理開始影響基層治理,排除B項;宋朝時期通過制度建設,使得地方勢力無力崛起以沖擊中央集權,排除C項。故選D項。5.1280年,元朝政府規(guī)定,對販賣土貨的商人改收單份稅,鼓勵國內貿易商出洋貿易。1293年,中書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條則法”,整頓市舶貿易,嚴防走私。這反映()A.政府謀求對外貿易的巨大利潤 B.商稅成為政府主要財政來源C.海外貿易的走私現(xiàn)象異常嚴重 D.重農抑商政策已被逐漸放棄〖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元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元朝時期減少對販賣土貨商人的稅收,鼓勵對外貿易,整頓市舶貿易嚴防走私,這些措施都是元朝政府意圖發(fā)展對外貿易,同時從對外貿易中獲取稅收,從而謀求對外貿易的巨大利潤,A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比較信息,無法說明商稅成為政府主要財政來源,排除B項;元朝政府嚴防走私并不代表當時海外貿易的走私現(xiàn)象非常嚴重,排除C項;元朝時期并沒有放棄重農抑商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6.在漢代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下,“成湯祈雨”的故事基本定型。下表為該故事在唐中晚期至明中晚期書寫內容及特點的變化。這表明()時間書寫內容及特點唐中晚期漢儒的祥瑞災異理論受到士人群體的挑戰(zhàn)。宋至明初水旱天定觀念融入士人的敘述中。明中晚期士人常援引“成湯祈雨”譏刺時政,表達對治世明君的期待。A.封建制度日益僵化 B.天人感應理論已被摒棄C.歷史記述角度多元 D.儒學復興影響士人觀念〖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在漢代天人感應學說的影響下”與“唐中晚期:漢儒的祥瑞災異理論受到士人群體的挑戰(zhàn)”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中晚期至明中晚期的士人知識分子中,唐代儒學地位受沖擊,唐朝的知識分子質疑漢代儒學,但在宋代之后,由于理學形成,漢代儒學的部分觀點被知識分子贊同,D項正確;本題主旨是“儒學復興”,“封建制度日益僵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項;“天人感應理論已被摒棄”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主要表述士人的看法,沒有體現(xiàn)“歷史記述的多元角度”,排除C項。故選D項。7.1844年,《望廈條約》規(guī)定,“日后若有國書遞達中國朝廷者,應由中國辦理外國事務之欽差大臣,或兩廣、閩浙、兩江總督等大臣將原書代奏”。同年,兩廣總督兼領欽差大臣,專辦“各省通商善后事宜”,1859年,又改授兩江總督為欽差大臣。這體現(xiàn)了()A.地方督撫權力的膨脹 B.列強侵略意圖已實現(xiàn)C.清廷外交機制的調整 D.天朝上國觀念的破除〖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兩次鴉片戰(zhàn)爭之間,曾出現(xiàn)一個兩廣或兩江總督兼任欽差五口通商大臣獨辦外交的局面,體現(xiàn)的是清政府外交機制的調整,C項正確;地方督撫勢力膨脹是在太平天國運動后,排除A項;此時列強侵略意圖尚未完全實現(xiàn),排除B項;天朝上國觀念破除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8.洋務企業(yè)經營過程中,李鴻章熱衷于官督商辦;張之洞雖認為官商“權限必須分明”,但強調“蓋國家所宜與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聽商民專之者權”,企業(yè)“利可歸重股東;權則股東須有限制”。這反映洋務派()A.經濟理念仍囿于傳統(tǒng) B.順應了近代化潮流C.踐行了中體西用主張 D.強調規(guī)范管理企業(y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晚清時期的中國。材料“李鴻章熱衷于官督商辦;張之洞雖認為官商‘權限必須分明’”“蓋國家所宜與商民公之者利,所不能聽商民專之者權”體現(xiàn)的是洋務運動時期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雖然采用機械化生產,但是管理理念仍然囿于傳統(tǒng),A項正確;該觀念不利于近代化發(fā)展,排除B項;材料與踐行中體西用思想無關,排除C項;材料觀念較為落后,非規(guī)范管理企業(yè),排除D項。故選A項。9.1915年1月,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宗旨的《科學》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該刊首創(chuàng)左起橫排兼使用西式標點的書刊形式,“以便插寫算術及物理化學諸程序”,創(chuàng)刊后一度暢銷。該雜志()A.開啟近代出版事業(yè)新篇章 B.實現(xiàn)了“科學救國”的理念C.成為新文化運動主要載體 D.有利于推動思想解放進程〖答案〗D〖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5年(中國)。根據材料“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宗旨的《科學》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5年,《科學》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有利于人們了解世界科技發(fā)展狀況,推動思想解放進程,D項正確;“開啟”一詞不準確,排除A項;該雜志體現(xiàn)了“科學救國”的理念,但并未說明已經實現(xiàn),排除B項;《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主要載體,排除C項。故選D項。10.1937年8月,提出要建立“廉潔政府”。抗戰(zhàn)期間,各根據地積極開展廉政建設,如太行山根據地開展整風運動,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淮北根據地通過傳唱歌謠、編排戲劇的方式向群眾進行宣傳。這些做法()A.利于塑造黨在局部地區(qū)的執(zhí)政形象 B.形成了完善的廉政制度體系C.擺脫了國民黨對根據地的政治影響 D.旨在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抗戰(zhàn)期間,各根據地積極開展廉政建設,如太行山根據地開展整風運動,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淮北根據地通過傳唱歌謠、編排戲劇的方式向群眾進行宣傳?!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建立“廉潔政府”,并且以各種方式進行宣傳,這利于塑造黨在局部地區(qū)的執(zhí)政形象,A項正確;當時廉政制度尚不健全,排除B項;當時國民黨對根據地仍然存在一定的影響,排除C項;材料與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1.1953—1956年《人民日報》有關三大改造的報道統(tǒng)計時間類別1953195419551956批評角度2365表揚角度13494458由此可知,這些報道()A.鼓舞了全民的士氣 B.增強了參與者的信心C.糾正了存在的問題 D.奠定了工業(yè)化的基礎〖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內容,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時空是:1953—1956年(中國)。根據表格信息可知,1953年—1956年《人民日報》對三大改造的態(tài)度都是表揚角度明顯多余批評角度,三大改造得到官方媒體的表揚,增強了參與者的信心,B項正確;“鼓舞了全民的士氣”的說法擴大了范圍,排除A項;《人民日報》對三大改造的態(tài)度都是表揚角度明顯多余批評角度,并且材料沒有提及批評后整改的結果,不能得出糾正了存在的問題的結論,排除C項;“一五計劃”奠定了工業(yè)化的基礎,排除D項。故選B項。12.原始佛教反對偶像崇拜,不用雕塑或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佛的形象。公元1世紀,絲綢之路上的古印度犍陀羅地區(qū)首先出現(xiàn)了石刻佛像,其形象和服飾帶有古希臘雕塑的典型特征。這一現(xiàn)象能夠說明()A.文明交流促進文化革新 B.佛教已經實現(xiàn)了希臘化改造C.絲路改變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 D.古印度是東西文化交流中心〖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1—2世紀(犍陀羅地區(qū))。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犍陀羅佛像具有古希臘的特征,被稱為“希臘化的佛像”,說明犍陀羅佛像是東西方文明交流與融合的結果,文明交流促進文化革新,A項正確;材料是說具有古希臘雕塑的特征,不能得出佛教已經實現(xiàn)了希臘化改造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提及的是藝術風格,沒有提及藝術創(chuàng)作方式,排除C項;犍陀羅佛像具有古希臘的特征,不能說明古印度是東西文化交流中心,排除D項。故選A項。13.霍布斯在《利維坦》中指出,教會的職能在于宣傳“基督教信仰”,并將宗教信仰“結合在一個主權者的人格中的一群人,他們應當在主權者的命令下聚會”?;舨妓沟闹鲝垼ǎ〢.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順應了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需要C.旨在打擊羅馬教廷權力 D.奠定了政教合一理論的基礎〖答案〗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目題、影響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以來的歐洲。根據材料“結合在一個主權者的人格中的一群人,他們應當在主權者的命令下聚會”和所學可知,霍布斯認為一個近代國家的統(tǒng)治者只能有一個,中世紀雙劍理論所提倡的教權和王權并立的格局必然被打破,順應了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需要,B項正確;馬丁路德發(fā)布的《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民族國家,非打擊羅馬教廷權力,排除C項;材料與政教合一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4.1784年,英國一磅細紗的售價為10先令11便士,原料費用為2先令;1812年,一磅細紗的售價為2先令6便士,原料費用為1先令6便士;1832年時,其售價為11.25便士,原料費用為7.5便士。這一變化會導致()A.棉紡織業(yè)提高機械化水平 B.英國率先建立新型壟斷組織C.商人加大對中國鴉片走私 D.政府逐步放棄自由貿易政策〖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以來的英國。材料體現(xiàn)的是從1784年到1832年,英國一磅細紗的售價逐漸下降,結合當時工業(yè)革命的背景可知,這是因為棉紡織業(yè)提高機械化水平,A項正確;壟斷組織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產物,排除B項;為扭轉對華貿易逆差,商人加大對中國鴉片走私,排除C項;此時英國政府主張自由貿易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15.下圖為一戰(zhàn)期間美國海軍的征兵海報《哇!我真希望我是一個男人!》,據此可推知()A.一戰(zhàn)提升了女性社會地位 B.世界局勢即將發(fā)生重大轉變C.美國女權運動達到新高潮 D.國防動員方式出現(xiàn)根本變化〖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一戰(zhàn)期間(美國)。據本題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17年2月,德國宣布施行無限制潛艇戰(zhàn)政策,一向傾向于協(xié)約國的中立國的美國被德國這一政策激怒,最終美國向德國宣戰(zhàn),海報反映了這一歷史史實,美國參戰(zhàn)加速了協(xié)約國的勝利,B項正確;一戰(zhàn)之后女性的社會地位有所提升,但是這幅海報的時間是一戰(zhàn)期間,A項排除;此時女權運動并沒有達到新高潮,C項排除;征兵海報只是一種征兵的形式,根本變化論述過于絕對,D項排除。故選B項。16.有成員國指出,當前世界貿易組織將成員國分為發(fā)達與發(fā)展中國家兩種已經不合時宜,因為近2/3的成員都將自己定義為發(fā)展中國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對國家的分類一直與時俱進,不斷調整。這表明()A.世界貿易規(guī)則違背國際需要 B.經濟全球化發(fā)展成就突出C.國際經濟秩序需要適時變革 D.霸權主義阻礙世界多極化〖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xiàn)代世界。材料“當前世界貿易組織將成員國分為發(fā)達與發(fā)展中國家兩種已經不合時宜,因為近2/3的成員都將自己定義為發(fā)展中國家”體現(xiàn)的是部分國家認為世界貿易組織對成員國的劃分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應該與時俱進,說明國際經濟秩序需要適時變革,C項正確;世界貿易組織順應了國際需要,排除A項;材料與經濟全球化成就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霸權主義,排除D項。故選C項。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yōu)椤罢煞讲?,諸侯國基本上已具有獨立權。各國間的利益沖突不斷加劇,軍事競爭催生出國際間的戰(zhàn)爭規(guī)則和交往原則,并由此出現(xiàn)了專門的外交機構和外交官。各國為了協(xié)調國際關系,經常組織會盟活動,制定盟約作為諸侯共同遵守的國際規(guī)范。盟約具有國際司法和調節(jié)功能,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各國在國際交往中,形成了國家平等、和平外交、互不侵犯等原則。與此同時,儒家也力圖將國際法納入“禮”的范疇,構建和諧的“天下秩序”?!獡咝瘛断惹貒H法的溯源與探究》等材料二:近代國際法話語權體系依托資本主義國家崛起而實現(xiàn),主要適用于歐洲主權國家之間。西方國家憑借其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優(yōu)勢,將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法推廣至全球,將非西方國家置于它們單方確立的國際法之下。在這一進程中,主權平等原則得到承認,但這只是歐洲范圍內的有限承認,如柏林會議商討非洲國家的國際公約時,列強是以西方的文明標準決定非洲國際事務,非洲國家卻無從參與。近代國際法話語權體系偏離了主權平等原則,這種單一性的話語權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際法的“國際”屬性?!獡T勝勇《國際法史背后國際法話語權體系的現(xiàn)代性反思》材料三:國際法脫胎于西方文明的母體,如今已逐漸為中國所接受、認同和支持。改革開放后,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交往活動,從國際法律秩序中獲得巨大的收益。中國應提高現(xiàn)代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同時應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力求使自身的主張與行動符合國際法的規(guī)范與理念,并在全球治理問題上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據韓逸疇《從歐洲中心主義到全球文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國際法產生的背景及其應用的主要表現(xiàn)。(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近代國際法體系。(3)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當今中國參與國際法體系建設的認識?!即鸢浮剑?)背景:王室衰微,諸侯國獨立性增強;經濟聯(lián)系增強;各國矛盾加劇、戰(zhàn)爭不斷;專業(yè)外交機構和外交官的出現(xiàn);百家爭鳴。(任答3點即可)應用:諸侯會盟;制定國際規(guī)范;調解國際糾紛;確定外交原則。(任答3點即可)(2)評價:西方崛起和殖民霸權的產物;規(guī)范了國際秩序;將國際關系納入法制化軌道;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主權平等;形成歐洲主導的國際政治體系;損害了亞非拉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任答4點即可)(3)挖掘傳統(tǒng)外交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賦予當代中國外交鮮明特色;積極履行國際義務,體現(xiàn)大國擔當;為國際法體系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完善全球治理。(任答2點即可)〖解析〗【1題】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第一問:據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yōu)椤煞讲?,諸侯國基本上已具有獨立權”可得出王室衰微,諸侯國獨立性增強;根據材料“各國間的利益沖突不斷加劇”可得出各國矛盾加劇、戰(zhàn)爭不斷;根據材料“軍事競爭催生出國際間的戰(zhàn)爭規(guī)則和交往原則,并由此出現(xiàn)了專門的外交機構和外交官”可得出專業(yè)外交機構和外交官的出現(xiàn)。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文化上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第二問:根據材料一“各國為了協(xié)調國際關系,經常組織會盟活動,制定盟約作為諸侯共同遵守的國際規(guī)范”可得諸侯進行會盟,并制定國際規(guī)范,以此來調解國際糾紛;根據材料一“各國在國際交往中,形成了國家平等、和平外交、互不侵犯等原則”可知,諸侯國之間確定了外交原則?!?題】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以來的世界。根據材料二“西方國家憑借其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優(yōu)勢,將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法推廣至全球,將非西方國家置于它們單方確立的國際法之下”可得,近代國際法體系的影響,可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進行評價,結合所學可知,積極方面主要包括規(guī)范了國際秩序,將國際關系納入法制化軌道,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國家主權平等;消極方面主要包括是西方崛起和殖民霸權的產物,形成歐洲主導的國際政治體系,損害了亞非拉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等。3題】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根據材料三“國際法脫胎于西方文明的母體,如今已逐漸為中國所接受、認同和支持”、“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交往活動,從國際法律秩序中獲得巨大的收益”可知,中國從國際法中獲得巨大的收益,在國際法體系的建設中將發(fā)揮重要作用,中國應挖掘傳統(tǒng)外交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賦予當代中國外交鮮明特色;根據材料三“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力求使自身的主張與行動符合國際法的規(guī)范與理念,并在全球治理問題上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可知,中國在參與國際法體系建設時,應充分履行國際義務,體現(xiàn)大國擔當,為國際法體系建設貢獻中國智慧。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圖1民國時期大學生社會來源分布圖21922年直隸農戶年收入分布狀況表1為抗戰(zhàn)前期部分大學學生年均開銷學校名稱駐地學生年均開銷清華大學北平最低標準256元,一般為300元左右交通大學上海400元中央大學南京300—350元南開大學天津300元中山大學廣州220元表2為20世紀30年代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員和公務人員群體的收入分配狀況職業(yè)月收入教師大學教授200—600元,中學教師100—260元,小學教師50—100元公務人員局長450—600元,科長250—400元,科員60—180元銀行職員經理250—400元,主任120—250元,普通行員40—120元企業(yè)職員總工程師200—300元,部長60—200元,股員20—50元——據張銘雨等《民國時期大學生的社會階層來源:基于量化歷史數據的實證分析》(1)學者通過上述統(tǒng)計數據得出“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大部分來自于城市中產階層家庭”的結論。依據上述材料,分析這一結論得出的依據。(2)如果要進一步論證該結論,你認為還需要補充哪些史料,并說明理由?!即鸢浮剑?)依據:從圖1可知,民國時期大學生家庭的職業(yè)結構來說,工商業(yè)從業(yè)者和以律師、醫(yī)生、教師等為主體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占有顯著優(yōu)勢;從表1可知,抗戰(zhàn)前,一名大學生平均年度開支約300元左右,這表明在民國時期就讀大學需要相當程度的經濟支持;從圖2可知,當時大部分農民家庭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子女的大學教育;從表2可知,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員和公務人員的中上層有較高的收入,與圖1大學生社會來源分布的統(tǒng)計形成一定的互證。(2)補充:中國近代城市和鄉(xiāng)村社會階層的分布狀況,以不同職業(yè)的收入水平劃定社會階層。理由:可以更加明晰,城市和農村哪些階層有能力提供子女的大學教育?!冀馕觥健拘?】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依據:由“圖1民國時期大學生社會來源分布:商38%,專業(yè)技術人員20%”可得出:民國時期大學生家庭職業(yè)結構來說,工商業(yè)從業(yè)者和以律師、醫(yī)生、教師等為主體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占有顯著優(yōu)勢;由“表1抗戰(zhàn)前期部分大學學生年均開銷一般為300元左右”可得出:抗戰(zhàn)前,一名大學生平均年度開支約300元左右,這表明在民國時期就讀大學需要相當程度的經濟支持;由“圖二直隸農戶年收入分布狀況:0--49元占62%”可知:當時大部分農民家庭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子女的大學教育;由“表2為20世紀30年代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員和公務人員群體的收入分配狀況:月收入:局長450—600元,科長250—400元,大學教授200—600元,經理250—400元等,”可得出:專業(yè)技術人員、職員和公務人員的中上層有較高的收入,與圖1大學生社會來源分布的統(tǒng)計形成一定的互證?!拘?】本題是特點類、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補充:結合所學可得出:中國近代城市和鄉(xiāng)村社會階層的分布狀況,以不同職業(yè)的收入水平劃定社會階層。理由:結合所學可得出:可以更加明晰,城市和農村哪些階層有能力提供子女的大學教育。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國內戰(zhàn)前后,愛爾蘭人種植的糧食被英國軍隊踐踏,來自新世界的馬鈴薯既容易種植又高產,適應了溫暖潮濕的氣候和多山、泥沼的環(huán)境,很快成為人們的主食。作為歐洲“第二面包”,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優(yōu)點,還可以充當極好的飼料。對愛爾蘭家庭而言,一頭牛所產牛奶和一英畝的馬鈴薯足以支撐一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