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中 高三下學期2月開學考 語文試卷(部編版)(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08/wKhkGWX-UsaAYiEhAALv0eAHyWE685.jpg)
![第六十一中 高三下學期2月開學考 語文試卷(部編版)(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08/wKhkGWX-UsaAYiEhAALv0eAHyWE6852.jpg)
![第六十一中 高三下學期2月開學考 語文試卷(部編版)(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08/wKhkGWX-UsaAYiEhAALv0eAHyWE6853.jpg)
![第六十一中 高三下學期2月開學考 語文試卷(部編版)(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08/wKhkGWX-UsaAYiEhAALv0eAHyWE6854.jpg)
![第六十一中 高三下學期2月開學考 語文試卷(部編版)(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A/08/wKhkGWX-UsaAYiEhAALv0eAHyWE685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十一中高三下學期2月開學考語文試卷(部編版)(含答案)烏魯木齊市第61中學高三開學考
語文試題
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共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天"和“人”可以說是兩個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關(guān)系"問題則是歷史上我國哲學討論的最重要的問題。司馬遷說他的《史記》是一部“究天人之際”的書,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說得很明白,“學不際天人,不足以謂之學"
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對天人關(guān)系問題的認識有種種不同的理論,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但唯有“天人合一”學說影響最大,它不僅是一個根本性的哲學命題,而且構(gòu)成了中國哲學的一種思維模式。
在中國哲學史上,講“天人合一"的哲學家很多。也許成書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簡·語叢一》中的“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是關(guān)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確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說,《易經(jīng)》是一部講會通“天道”和“人道"的關(guān)系(即“天人合一”)的書。由《易經(jīng)》開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為一種哲學的思考、一種思維模式,或可對我們解決當前生態(tài)問題有所啟發(fā)。
我們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對立的,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叭?不僅應“知天”,而且應該“畏天"。現(xiàn)在人們強調(diào)“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識"來利用自然,以至于無序地破壞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對象,而不知對“天"應有所敬畏,這無疑是“科學主義”極端發(fā)展的表現(xiàn)。“知天"和“畏天”是統(tǒng)一的,這種統(tǒng)一表現(xiàn)著“人"對“天”的一種內(nèi)在的責任。我們不能把“天"和“人”的關(guān)系看成是一種外在關(guān)系,這是因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離的?!叭恕彪x不開“天",離開“天”則“人"無法生存;“天”離不開“人",離開“人”則“天"的活潑的氣象無以彰顯。如果“人”與“天"是一種外在關(guān)系(即它們是相離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無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敵對的力量,最終人將自取滅亡?!疤?和“人”不僅不是對立的,而且存在著內(nèi)在的相即不離的關(guān)系。所以說,“為天地立心"就是“為生民立命”,不可分為兩截。
“天"和“人”之所以有著相即不離的內(nèi)在關(guān)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為性?!疤臁庇猩L養(yǎng)育萬物的功能,這是“天"的“仁”的表現(xiàn)?!叭?既為“天”所生,又與“天"有著相即不離的內(nèi)在關(guān)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愛人利物之心”。如果“天"無生長養(yǎng)育萬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發(fā)展?如果“人"無“愛人利物之心”,無情地破壞著“天"的“生物之心”,同樣“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國哲學認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兩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夠不牽涉另一個”。
“天人合一"這一哲學命題體現(xiàn)著“天”與“人"之間的復雜關(guān)系,它不僅包含著“人”應如何認識“天"的方面,同樣也包含“人”應該尊敬“天"的方面,因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雖然中國哲學(主要是儒家哲學)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卻有強烈的宗教性,可以起著某種宗教的功能。中國哲學(主要是儒家哲學)強調(diào)“天"和“人”存在著一種內(nèi)在相即不離的有機聯(lián)系,“天人合一"不僅意味著“人”對“天"的認知,還強調(diào)“人”應在實現(xiàn)“天人合一"的境界過程中達到“人”的自我超越。無論如何,這樣一種思維路徑對我們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對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義的。
從上述四點中,我們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為一種思維模式,對解決“天人關(guān)系”無疑有其正面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它賦予了“人"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即“人”必須在追求“同于天"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人”的自身超越,達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摘編自湯一介《論“天人合一”》,有刪改)
材料二:
“天人合一",語出張載《正蒙·乾稱》。作為一種表達天人之間關(guān)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已經(jīng)是儒家等學派所闡發(fā)的宇宙觀之核心理念之一.從儒家的“四書”、《易傳》,到道家的《老》《莊》等,無不以天人相和諧為其思想旨歸。但何為天?何為人又如何相合則各呈異說、內(nèi)涵豐富,構(gòu)成了先秦諸子學說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天人合一"的思想,歷經(jīng)秦漢、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經(jīng)歷了極為復雜的演變和發(fā)展過程,就儒學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漢儒的天人感應說、漢唐間的自然論、宋明時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學傳入,又有了科學諸解釋。在現(xiàn)代學術(shù)研究的方式和視野之下,“天人合一"觀念成為歷史敘述的內(nèi)容,同時也作為傳統(tǒng)文化向現(xiàn)代轉(zhuǎn)化的重要資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闡釋。總的說來,在科學宇宙觀和自然進化論已經(jīng)成為常識,并為一般大眾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來談所謂“天人合一”,其論說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對科學知識的承認,也預設了現(xiàn)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對迷信觀念的鄙夷和對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識的分類意識和科學研究方法的運用等等。
在此背景之下,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較的方式來進行的,有意模糊了傳統(tǒng)儒、釋、道的思想界線,從中國文化之總體特性來確立其現(xiàn)代意義。其現(xiàn)代詮釋,大略可概括為三種模式:一是科學的理解;二是歷史的解釋;三是哲學的闡發(fā)。
(摘編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觀念的三種詮釋模式》,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與“人”的關(guān)系是歷史上我國哲學討論的最重要的問題,《易經(jīng)》就開始涉及“天人合一"這一思想。
B.“人”是“天"的一部分,應該“知天”“畏天",人的生存得益于天的養(yǎng)育,應該像天一樣以“仁”為本性。
C.先秦諸子百家雖然各有主張,但在“天人合一"方面表述相同、理念相同,進而演變發(fā)展出復雜豐富的理論。
D.在科學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們討論“天人合一”,需要具有現(xiàn)代科學知識、批判的眼光和科學的研究方法。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古代學者對“天人關(guān)系"進行著孜孜不倦地探討,有些甚至針鋒相對,如司馬遷與邵雍的認識。
B.“天即人,人即天”,二者相即不離,“為天地立心"與“為生民立命”關(guān)聯(lián)緊密,不能孤立理解。
C.在對“天人合一"的認識上,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屬性而認為“天”具有神性,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
D.只有認識到傳統(tǒng)儒、釋、道思想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才能對“天人合一"的哲學命題進行現(xiàn)代化的闡釋。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項是()
A.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D.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4.請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簡要梳理古今學者闡釋“天人合一"思想的歷史演變過程。
5.請結(jié)合材料一古人關(guān)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談談對我們當下處理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問題的啟示。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傳菜師傅
王春迪
①老街首富海爺,花錢大方,辦事兒講究,府里雇個粗活兒傭人,都挑得像在剔鯽魚刺兒似的。貼身的傭人自不必說,哪個不是眉眼精神、腦子靈活、手腳利索、口齒伶俐的?就連雇個喂牲口的,都得熟悉騾馬的習性,聞一下馬糞,張嘴就能說出這畜生的病根兒在哪兒!至于轎夫、工匠、廚子……里里外外,哪個沒有一手絕活兒?
②海爺府里的鍋灶,有大小灶之分,小灶是給主子用的,做飯跟繡花一樣,玩的都是紅白案上的真功夫!大灶則是給傭人設的,可就這兒,也不養(yǎng)閑人,個個有手藝,天天忙得腳不沾地。
③這天,府里大灶上,進來一個伙計。是個年過半百的老漢,身材瘦小貌不驚人不說,終日悶聲不吭倆眼朝天,像是來和石頭賽呆似的。大灶的活兒零碎,裝炭、燒火、掏灰、擇菜、洗米、剁肉、和面,哪兒都要人手,可任你忙得跟陀螺一樣,人家那屁股就跟粘在馬扎上面似的,挪都不挪一下。大伙兒心里鼓著氣,但嘴上都不敢言聲。畢竟,這人是管家親自領進來的,也沒交代啥具體的事兒。大伙兒私下里嘀咕,莫非是管家親戚,來這兒吃閑飯的?
④海爺好熱鬧,得個由頭就要宴請親朋。每逢此時,大灶小灶就得齊上陣。這次,海爺過壽,更是少不了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請客這天,老漢破天荒地起了個大早。進門時,還帶來一張一人多長、一臂寬的木托盤,邊上還鑲有約兩厘米深的木擋條。大伙兒不知道干啥用的,就見他靠在井邊,用一塊抹布里里外外地擦。
⑤燒火時,老漢開了口,交代灶上的伙計,一會兒上菜時,把菜放在這托盤上,其他的事兒,交給他來辦。
⑥大伙兒不知其意,等著看他的把戲。
⑦海爺開始說祝酒詞了。往常,海爺一張嘴,就意味著灶上的菜要下鍋了。
⑧這時,只見老漢將鞋一脫,換上一雙草鞋,用白頭巾將頭一裹,就和伙計一道,將盛滿菜的盆盆碗碗,密密麻麻地擱滿了拍盤。隨后,他馬步一蹲,幾個人將托盤搬到他頭上,那托盤便像粘在他頭頂一般。老漢長長地吆喝了一聲“上菜嘍",而后,就見他在席間健步如飛,或轉(zhuǎn)彎下蹲,或金雞獨立,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靈巧穿梭。眨眼間,這一托盤的熱菜,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厮屯炅恕^D(zhuǎn)了一圈回來,大伙兒看那托盤,愣是一滴菜湯都沒灑!而那老漢,氣定神閑,大氣都不喘!六六三十六桌親朋,每桌二九一十八道熱菜,全是這老漢一人傳送的,整個過程,不過三兩袋煙的工夫。擱往常,十幾個人來來往往,手忙腳亂的,菜送錯桌的,撞人懷里的,把菜湯滴到別人身上的……什么岔子沒出過?
⑦平日里,大伙兒哪見過這樣的絕活兒?席上親朋紛紛拍手叫好,直夸海爺府上能人多!海爺?shù)昧四槪⒘讼惺肿尮芗野牙蠞h喊了去,當面賞了二兩銀子,還囑咐管家,把他轉(zhuǎn)到小灶上去了。誰不知道,那兒活兒輕,油水還高。
⑩事兒傳到了灶里,大灶小灶的師傅都不服氣,自個兒煙熏火燎地忙了一整天,三十多桌的席面,哪道菜里沒花心思?手都累得拿不動筷子了,也就賞了一兩銀子,這還得是掂勺的大廚。現(xiàn)如今,這個老漢不過是傳個菜罷了,東家一時興起,竟給了二兩銀子,這東家眼里還有人嗎?這天,小灶里的大廚,見老漢散著手,閑坐在馬扎上搓褲腳的泥巴,心里不爽,便招呼老漢:“喂,老哥,幫我切個土豆吧。晚上,大奶奶想吃酸辣土豆絲?!?/p>
別小看切土豆絲這活兒,小灶里的這個師傅切出來的絲,條條細得能穿針眼!大廚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著煙鍋子。捏著土豆,老漢也不說話。一把刀,三兩下,一個土豆就變成了一個圓柱形。而后,他用刀沿著圓柱,開始削出一張又長又窄的片,將圓柱全部削完后,將切好的長片再卷起來,最后像切面條一樣切好抖開,瞬間變成一根根一臂長的土豆絲……
那天,在一旁看傻了眼的爺們,終于明白,為啥老漢平時不靠鍋邊不拿刀勺,只是偶爾傳個菜了。人家能耐收著使,是想給你留個飯碗罷了。
(有刪改)
6.下面各項對小說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敘述海爺家里雇請傭人非常講究,營造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為主要人物老漢的出場搭建了一個舞臺,做好了內(nèi)容上的鋪墊,暗示即將出場的老漢身懷絕技。
B.第⑥段中的“把戲"一詞帶有貶義,表明大伙兒對老漢的不屑與懷疑。
C.第⑧段詳細描寫在海爺過壽宴請賓客時,老漢展示精彩的傳菜絕活,老漢深藏絕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是小說唯一的高潮,憑借自己的絕活,老漢為海爺贏得了面子,自己也贏得眾人由衷的敬佩。
D.小說重點通過傳菜和切土豆絲兩項絕活來表現(xiàn)老漢不同凡響。小說將小灶師傅切土豆絲的精湛功夫與老漢切土豆絲的絕活兒進行對比,突出老漢技高一籌。小說還給讀者這樣的啟發(fā):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萬萬不可輕慢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人物。
7.本文情節(jié)構(gòu)思獨特,語言也很有特色,請結(jié)合文本試從不同角度分析本文的語言特點。
8.從小說中可以看到:老漢身懷絕技,但是到海府大灶后,只是在海爺擺壽宴時做傳菜的工作,在壽宴上傳菜為海爺贏得面子后,到了小灶,卻無事可做,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是否合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閱讀(共20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松風閣記
【明】劉基
①雨、風、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無形而有聲,惟風亦然。
②風不能自為聲,附于物而有聲,非若雷之怒號,訇磕于虛無之中也。【甲】惟其附于物而為聲,故其聲一隨于物:大小清濁,可喜可愕,悉隨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雖附之不能為聲;谷虛而大,其聲雄以厲;水蕩而柔,其聲洶以豗。而草木之中,葉之大者,其聲窒;葉之槁者,其聲悲;葉之弱者,其聲懦而不揚?!疽摇可w松之為物,干挺而枝樛,葉細而條長,離奇而巃嵸,瀟灑而扶疏,鬖髿而玲瓏。【丙】故風之過之,不壅不激,疏通暢達,有自然之音;故聽之可以解煩黷,滌昏穢,曠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遙太空,與造化游?!径 恳撕踹m意山林之士,樂之而不能違也。
③金雞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幾百年矣。微風拂之,聲如暗泉颯颯走石瀨;稍大,則如奏雅樂;其大風至,則如揚波濤,又如振鼓,隱隱有節(jié)奏。方舟上人為閣其下,而名之曰松風之閣。予嘗過而止之,洋洋乎若將留而忘歸焉。蓋雖在山林而去人不遠,觀于松可以適吾目,聽于松可以適吾耳,偃蹇而優(yōu)游,逍遙而相羊,無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樂,可以永日,又何必濯潁水而以為高,登首陽而以為清也哉
④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無所定,于是閣不能忘情,故將與上人別而書此以為之記。
9.分析文章開頭寫雨、露、雷的作用。
10.把下面的句子放到文本中不同的位置,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是故宜于風者莫如松。
A.【甲】B.【乙】C.【丙】D.【丁】
11.從句式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句。
12.可填入第④段橫線處的虛詞是()
A.尤B.蓋C.則D.而
13.文末作者說“于是閣不能忘情”,聯(lián)系全文簡析“情"的內(nèi)涵。
四、古代詩歌閱讀(共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各題。
赴犍為經(jīng)龍閣道[注]
岑參
側(cè)徑轉(zhuǎn)青壁,危梁透滄波。
汗流出鳥道,膽碎窺龍渦。
驟雨暗溪口,歸云網(wǎng)松蘿。
屢聞羌兒笛,厭聽巴童歌。
江路險復永,夢魂愁更多。
圣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注]本詩為大歷元年(766年)詩人經(jīng)龍門閣時作。犍為,指嘉州,今四川樂山。龍閣道,即龍門閣棧道,在今四川廣元東北,是蜀道中最險的一段。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六句用“暗”“網(wǎng)"二字,描繪富有動感的山林景色,突出了蜀道風光的獨特。
B.“屢聞羌兒笛”與詩人另一詩句“胡琴琵琶與羌笛",都以聲寫靜,暗含詩人愁緒。
C.尾句中“岷峨”泛指高山,全句表達了詩人不因險阻而退卻的擔當精神和積極心態(tài)。
D.本詩前八句描寫行道場景,后四句感事抒懷,描寫與抒情緊密關(guān)聯(lián),全詩結(jié)構(gòu)清晰。
15.本詩前四句與李白《蜀道難》中“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百步九折縈巖巒"四句都描寫蜀道,請簡要概括兩詩這些詩句共同表現(xiàn)的蜀道特點,并簡要分析它們各是如何運用正、側(cè)面描寫的。
五、名句名篇默寫(共6分)
16.(1)屈原在《離騷》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懷王行事荒唐,不能體察自己憂國憂民之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這兩句,寫出了琵琶女運用豐富多變的技法,演奏當時名曲的情形。
(3)《荀子·勸學》中用對比的手法說明“學”與“思"關(guān)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六、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眼睛發(fā)癢怎么辦?眼睛進了小飛蟲怎么辦?眼睛酸脹疲勞怎么辦?
眼睛作為“心靈的窗戶",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由眼球、視路、眼附屬器三大部分組成。這些結(jié)構(gòu)共同構(gòu)成眼睛,維持著眼睛的功能和生理狀態(tài)。當三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部分出現(xiàn)沖擊、病變、使用時間過長等情況時,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睛里存在“異物感”。②,有的同學不自覺地用手去揉搓眼睛。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手指指腹往往會攜帶一些病菌、病毒和螨蟲。拿指腹去揉搓眼睛時,不僅容易對眼皮造成傷害,還容易乘虛而入一些不干凈的東西,導致眼睛的免疫防線受到攻擊的結(jié)果。短時間的揉眼可能造成感染,③,最終甚至可能導致角膜上皮脫落損傷或者角膜弧度改變。這個時候,我們再想停下揉眼的“罪惡小手",可就晚了。
1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18.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
19.文中加點處用“罪惡”修飾“小手",有特別的修辭效果,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有兩類抒情詩人,第一種詩人,他熱愛生命,但他熱愛的是生命中的自我,他認為生命可能只是自我的官能的抽搐和內(nèi)泌。而另一類詩人,雖然只熱愛風景,熱愛景色,熱愛冬天的朝霞和晚霞,但他所熱愛的是景色中的靈魂,是風景中大生命的呼吸。好比一條河,你既要熱愛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而且要熱愛河流兩岸,熱愛河水的生和死。有時熱愛他的養(yǎng)育,有時還要帶著愛意忍受洪水的破壞。忍受他的秘密,忍受你的痛苦直到產(chǎn)生歡樂。這就是荷爾德林的詩歌,要熱愛生命不要熱愛自我,要熱愛風景而不要僅僅熱愛自己的眼睛,做一個熱愛“人類秘密”的詩人。這秘密既包括人獸之間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間的秘密。
從荷爾德林我懂得,必須克服詩歌的世紀病——對于表象和修辭的熱愛。詩歌是一場烈火,而不是修辭練習。詩歌不是視覺,甚至不是語言。她是安靜的,有她自己的呼吸。
荷爾德林的詩,是真實的,自然的,正在生長的,像一棵樹在四月的山上開滿了杜鵑,風吹過來,火向上升起一樣。荷爾德林早期的詩,是沉醉的,沒有盡頭的,因為后來生命經(jīng)歷的痛苦——痛苦一刀砍下來——,詩就短了,甚至有些枯燥,像大沙漠中廢墟和斷頭臺的火磚,整齊,堅硬,結(jié)實,干脆,排著,碼著?!鞍察o地"“神圣地”“本質(zhì)地"走來,熱愛風景的抒情詩人走進了宇宙的神殿。風景進入了大自然,自我進入了生命,自然和生命融入詩歌——轉(zhuǎn)瞬即逝的歌聲和一場大火叢此永生。
20.下列各項中,和畫波浪線的句子在語言風格上最接近的一項是()
A.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B.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C.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D.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21.文中畫直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你既要熱愛河流兩岸,而且要熱愛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熱愛河水的生和死。
B.你既要熱愛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熱愛河水的生和死,而且要熱愛河流兩岸。
C.你不僅要熱愛河流兩岸,還要熱愛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熱愛河水的生和死。
D.你不僅要熱愛正在流逝的河流自身,還要熱愛河流兩岸,熱愛河水的生和死。
22.請分別用一個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要求體現(xiàn)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每句不超過14個字。
七、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生很長,緊要處只有幾步;人生很短,不能辜負每一步;人生無論長短,走好每一步,特別是緊要幾步。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語文開學考答案:
C2.B3.B4.①先秦時期,儒家等學派將“天人合一”思想作為其宇宙觀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闡發(fā);②漢儒提出天人感應說,漢唐時有自然論,宋明時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學說,近代有科學諸解釋;③現(xiàn)代學術(shù)界通過已有的現(xiàn)代常識詮釋“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為科學的理解、歷史的解釋、哲學的闡發(fā)三種模式。
5.①人不僅應“知天",而且應該“畏天”,對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不應肆意破壞自然;②“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離的,對大自然的破壞就是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③因為“天”和“人"皆以“仁”為性,天“仁"而養(yǎng)育萬物,人也應從“仁”出發(fā)去護佑自然。
6.C7.這篇小說的語言特點有:
①語言通俗,接近口語。本文在敘述故事時運用不少口語,使故事更加通俗易懂。
②在注意語言通俗的同時也兼顧語言的典雅。如運用成語、疊詞等加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
③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小說語言富有生動性。
8.(1)情節(jié)安排合理。
①從小說的發(fā)展來看,最初老漢來到海府,按照海府的習慣,肯定經(jīng)過管家考核,先是到了大灶,由于在海爺壽宴上露出了傳菜的絕活,得到海爺賞識,才得以到小灶工作。
②符合海府的做派。小說開頭已經(jīng)交代了海爺花錢大方,辦事講究,海府并不一定想讓老漢具體掌勺,因為小灶里大廚也不少。養(yǎng)著他可能是為了關(guān)鍵時候使用,也可能是海府出于撐門面的需要。
(2)情節(jié)安排不合理。
①一個身懷絕技的大廚,到了海府小灶卻無事可做,從常理上說不通。海府雖然有錢,但未必會養(yǎng)閑人。
②有可能是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reamweaver CS5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實例教程》課件-第1章 概述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應急響應無人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用于光學應用的超透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單相柵極驅(qū)動器IC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臺式激光二極管驅(qū)動儀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高山輸送機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柵網(wǎng)型離子源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大麻含量分析儀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藥品和食品防偽技術(shù)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立式高溫反應釜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生物試題(有答案)
- 銷售與銷售目標管理制度
- 特殊教育學校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 2025年第一次工地開工會議主要議程開工大吉模板
- 第16課抗日戰(zhàn)爭課件-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
- 對口升學語文模擬試卷(9)-江西省(解析版)
- 糖尿病高滲昏迷指南
- 【公開課】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師領導力》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信息科技大單元教學設計之七年級第三單元便捷的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