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經濟學概論(第4版)課件 邵穎紅 第9-11章 投資風險分析、資產更新分析、價值工程_第1頁
工程經濟學概論(第4版)課件 邵穎紅 第9-11章 投資風險分析、資產更新分析、價值工程_第2頁
工程經濟學概論(第4版)課件 邵穎紅 第9-11章 投資風險分析、資產更新分析、價值工程_第3頁
工程經濟學概論(第4版)課件 邵穎紅 第9-11章 投資風險分析、資產更新分析、價值工程_第4頁
工程經濟學概論(第4版)課件 邵穎紅 第9-11章 投資風險分析、資產更新分析、價值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章投資風險分析學習要點風險的含義、風險的識別盈虧平衡點的計算敏感度分析方法按期望值決策,應用決策樹進行風險分析9.1決策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9.1.1風險的定義決策者對未來的情況不能完全確定,但未來情況出現(xiàn)的可能性,即概率分布已知或可估計,這種事件稱為風險事件.決策者對未來情況不能確定,且對出現(xiàn)的概率也不清楚,此種事件為不確定性時間.9.1.2風險的識別風險識別指認識項目所有可能引起損失的風險因素,并對其性質進行鑒別和分類。根據造成風險的范圍大小劃分,投資的風險可分為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所謂宏觀風險是指由于宏觀環(huán)境因素如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金融等方面發(fā)生變化對投資收益有可能帶來的損害,通常是影響所有投資項目的那些風險因素。而微觀風險則主要是指針對某一具體項目的風險因素,如技術的選擇、投資規(guī)模的選擇、目標市場的選擇等。宏觀環(huán)境帶來的風險有:國際風險、政治政策風險、經濟金融風險、法律風險、災害風險,微觀環(huán)境帶來的風險有技術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等。

1.宏觀風險國際風險政治政策風險經濟金融風險法律風險災害風險2.微觀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管理組織風險財務風險9.2盈虧平衡分析及經營杠桿分析

9.2.1盈虧平衡分析著眼于經營上的盈虧平衡點,在這點上,經營活動即不賺錢也不賠錢,考慮不確定性因素的變化(價格的升降、成本的增加或減少)對該點的影響,判斷方案對不確定因素的承受能力。盈虧平衡分析是工程經濟學非常重要和有用的分析工具,除了研究廠商的盈虧平衡產量以外,通常也用于衡量企業(yè)的決策所引起的產量、銷售價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變化對利潤所產生的影響,評估投資方案所面臨的風險水平。盈虧平衡分析圖銷售收入、總成本和產品產量之間的關系0QTR=PQTC=TFC+AVC

·QQ*B虧損盈利TFC盈虧平衡分析示例

例9-1已知某項目設計生產能力為生產某種產品6000件,單位產品售價100元,總固定成本費用200000元,單位變動成本費用50元,求其盈虧平衡點;若企業(yè)定下目標利潤為100000元,求目標產量.盈虧平衡產量QB=200000/(100-50)=4000(件)盈虧平衡生產能力利用率為EB=200000/[(100-50)*6000]=66.7%盈虧平衡銷售收入為SB=100*200000/(100-50)=400000(元)盈虧平衡銷售價格PB=50+200000/6000=83.3(元/件)目標產量為QT=(200000+100000)/(100-50)=6000(件)9.2.2經營杠桿分析固定成本大的項目,總成本的變化要小于產量的變化,利潤的變化就會大于產量的變化,固定成本少或沒有固定成本的項目,利潤的變化就與產量的變化相接近。一般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經營杠桿作用,用經營杠桿度(DegreeofOperatingLeverage,DOL)來衡量。經營杠桿度體現(xiàn)利潤對銷售量變化的反應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9.3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考察投資方案主要因素發(fā)生變化時,其方案凈效益發(fā)生的相應變化,以判斷這些因素對項目經濟目標的影響程度。這些可能發(fā)生變化的因素稱為敏感因素。若某因素值的較小變化能導致經濟效益的較大變化,則稱投資經濟效益對該因素的敏感性大;反之,則稱敏感性小.敏感性分析就是要找出項目的敏感因素,確定其敏感程度,以預測方案承擔的風險。敏感性分析的一般步驟確定敏感性分析時要采用的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選取不確定性因素;設定各因素可能的變化范圍和增減量;計算分析因素的變化所引起的評價指標的變化;確定敏感因素,對方案的風險情況作出判斷.

根據每次變動因素的數(shù)目不同,敏感性分析可以分為單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單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每次只變動一個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變時所進行的敏感性分析。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多個因素同時發(fā)生變化所進行的敏感性分析。9.4概率分析

1.風險的度量標準差表示投資方案結果的離散程度,每個可能發(fā)生的結果越是偏離期望值,標準差就越大;反之,每個可能發(fā)生的結果越是靠近期望值,標準差就越小。變差系數(shù)是標準差與期望值的比值,使用相對值表示離散程度,可用于度量每一單位貨幣期望投資回報的風險。2.決策規(guī)則

例9-4假定某公司有兩個開發(fā)新產品的投資方案,根據對市場的預測,可能出現(xiàn)三種情況,如下表所示,A代表產品銷路逐年減少,B代表銷路保持不變,C表示銷路逐年增加。該公司規(guī)定的貼現(xiàn)率為10%,采用凈現(xiàn)值作為決策依據,比較兩個方案。

按照期望值進行決策,應選擇方案2.

按期望值決策是選擇期望值大的方案,如果期望值比較接近,可以通過計算標準差來衡量風險程度,選擇風險小的方案。若期望值差異較大就不能用標準差來衡量風險程度,這是可采用變差系數(shù),如果期望值大的方案變差系數(shù)小于期望值小的方案,按期望值決策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即期望值大的方案較好。但在很多情況下期望值大的方案變差系數(shù)也大,期望值小的方案變差系數(shù)也小,這時就存在如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的問題。按期望值決策實際上是回避了風險問題。

期望效用規(guī)則其基本思想是觀察決策者對承擔風險的態(tài)度,例如假設他是傾向于規(guī)避風險的,賦予不利情況下的結果以較低的權值,即風險規(guī)避者的效用函數(shù)是非線性的,凈效益增加引起的效用增加量越來越小。而風險偏好者的效用增量隨著凈效益的增加越來越大。如果決策者風險中性,他就認為相同的期望凈效益增加量產生相同的效用——它的效用函數(shù)是線性的。

9.5決策樹分析決策樹分析是一種利用概率分析原理,并用樹狀圖描述各階段備選方案的內容、參數(shù)、狀態(tài)以及各階段方案的相互關系,對方案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評價的方法。

例9-6資料同7.8節(jié)案例,加入該項目的主要風險因素有建設投資,銷售收入和經營成本,經調查認為每個變量有三種狀態(tài),其概率分布見下表,要求計算項目凈現(xiàn)值的期望值。

(1)凈現(xiàn)值期望值的計算求得凈現(xiàn)值的期望值為2072.44萬元(2)凈現(xiàn)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概率計算計算得出凈現(xiàn)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概率為70.1%,說明項目的風險不大。

例9-7某企業(yè)對今后10年內產品銷售量增長進行的不確定性估計如表9-10所示。該廠現(xiàn)有倉庫容積不足,不能適應產量增長的需要。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有如下兩個。A:租賃倉庫。據調查,企業(yè)附近地區(qū)可租到一個大倉庫,年租金23000元。要求租賃期在10年以上。倉庫容積超過實需的部分可以轉租,其租金收入視出租容積而定。B:先自建一個小倉庫。預計投資額為110000元,10年末殘值為40000元。若今后3年內銷售量持續(xù)增長,則在第3年末作第2次決策分析,若無增長,則不再作決策分析。作第2次決策時,有擴建倉庫與維持現(xiàn)狀兩個備選方案。如采取擴建方案,則預計投資額為50000元。7年后殘值為10000元。

表9-10產品銷售量增長模式預測銷售量增長模式概率符號概率值10年內無增長P(C10)0.15前3年無增長,后7年持續(xù)增長P(C3I7)0.1510年內持續(xù)增長P(I10)0.56前3年持續(xù)增長,后7年無增長P(I3C7)0.14解:

-124981B方案A方案D1-12202910年內無增長P(C10)=0.15前3年無增長,后7年持續(xù)增長擴建維持現(xiàn)狀D210年內無增長P(C10)=0.15前3年無增長,后7年持續(xù)增長P(C3I7)=0.15前3年持續(xù)增長,后7年無增長P(I3C7)=0.1410年內持續(xù)增長P(I10)=0.56-85824-132022-8967-54604-4564-82147-101704-111440-123449-122029前3年持續(xù)增長P(I3)=0.7P(C3I7)=0.15后7年無增長P(C7/I3)=0.245437-66631后7年持續(xù)增長P(I7/I3)=0.8后7年無增長P(C7/I3)=0.2后7年持續(xù)增長P(I7/I3)=0.8

年凈收入2000(10年)(0.15)年凈支出-1000(3年)年凈支出-10000(7年)(0.15)年凈支出-1000(3年)(0.7)年凈收入8000(7年)(0.2)年凈收入-2000(7年)(0.8)投資額-110000殘值40000投資額0D1投資額-50000殘值10000投資額D2年凈支出-18000(10年)(0.15)

年凈支出-18000(3年)年凈支出-21000(7年)(0.15)年凈支出-23000(3年)年凈支出-21000(7年)(0.15)年凈支出-23000(10年))(0.56)年凈支出-1000(7年)(0.2)年凈支出-18000(7年)(0.8)

由于擴建倉庫方案的現(xiàn)值成本比維持現(xiàn)狀方案低,故在決策點D2處應選擇擴建倉庫方案。由于租賃倉庫方案現(xiàn)值成本比建造小倉庫方案現(xiàn)值成本低,故在決策點D1處應選擇租賃倉庫方案。9.6風險條件下投資決策模型的調整2.按風險調整現(xiàn)金流量法由于風險的存在,使得各年的現(xiàn)金流量變得不確定。按風險調整現(xiàn)金流量法,把不確定的各年現(xiàn)金流量,按約當系數(shù)折算成大約相當?shù)默F(xiàn)金流量的數(shù)量。利用無風險貼現(xiàn)率,計算凈現(xiàn)值,評價風險投資項目。9.7應用蒙特卡羅模擬對項目進行不確定性分析步驟:1.建立用以模擬實際決策問題的分析模型2.根據主觀經驗或歷史數(shù)據,對模型中每個不確定因子建立概率分布。3.大量地重復進行這樣的采樣過程,即可得到實驗結果的頻數(shù)分布情況。9.8實物期權根據實物期權的特點,我們可以將實物期權分為以下6種情形:1.推遲投資期權2.擴張投資期權3.收縮投資期權4.放棄期權5.轉換期權6.增長期權第10章資產更新分析學習要點資產更新的原因·更新分析中必須考慮的因素·新設備經濟壽命的確定·舊設備經濟壽命的確定·以經濟壽命為根據的更新分析·稅后更新研究10.1資產更新的原因

1.有形磨損有形磨損是指資產的物理狀況發(fā)生變化。2.無形磨損無形磨損是指由技術進步引起的原有資產技術上的陳舊與貶值。

3.需求變化。資本資產是用來生產用于滿足人們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當商品或服務的需求量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或者設計改變,就會影響相應的資產使用經濟性。

4.出于財務的考慮為了減少所得稅的支出,企業(yè)可能更新資產或租賃資產,以增加折舊額。10.2更新分析考慮的因素資產更新方案比較的基本原理和互斥方案的比較相同,但在實際比較時,因更新分析涉及新舊資產的比較,所以在對方案現(xiàn)金流量進行分析時會遇到某些特殊問題。應注意以下因素:

1.過去的估計錯誤

2.舊資產的沉沒成本

3.舊資產的投資價值及外部視角

[例10-1]你所在的公司打算現(xiàn)在購買一輛新汽車,價格為210000元,公司現(xiàn)有的汽車目前在市場上可以賣100000元。舊資產是在3年前買的,目前的賬面價值為120000元。為了使得舊資產達到新資產的使用狀況,需要對其進行維修,維修費用預計為15000元。根據以上的信息,請回答:采用外部視角,舊資產總的投資額為多少?舊資產的未回收價值為多少?

解(A)舊資產(如果繼續(xù)使用)的投資額就是其現(xiàn)在的市場價值(機會成本)加上為達到新資產的使用狀態(tài)對汽車升級(維修)的費用。因此,舊資產的全部投資額為100000+15000=115000(美元)(從外部視角)。這是估計保留使用防御資產成本的好的起點。(B)舊資產的未攤銷的價值為處置該資產的賬面價值的損失(如果存在)。給定目前防御資產的售價10000美元,故未攤銷的價值(損失)為12000-10000=2000(美元)。因此未攤銷價值可以看作資產當前的市場價值與當前的賬面價值的差額。這個差額代表了防御資產的沉沒成本,與更新決策無關,除非其可以影響所得稅的變動。4.資產壽命物理壽命又稱自然壽命,指設備以全新狀態(tài)投入使用開始到報廢為止所延續(xù)的時間,它是由設備的有形磨損決定的.所有壽命(ownershiplife)是指資產由一所有者購置之日到處置之日所經歷的時間長度。使用壽命(usefullife)是資產保持生產性服務狀態(tài)(無論作為主要的使用或是備用)的時間長度(年數(shù))。它是資產在生產經營中預計可以產生收入的總年限。折舊壽命是指生產設備按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逐漸提取折舊額以至設備的帳面殘值減為估計殘值的全部期限。

經濟壽命指設備以全新狀態(tài)投入使用開始到因繼續(xù)使用不經濟而提前更新所經歷的時間,也就是一臺設備從投入使用開始,到其年度費用最低的使用期限。5.所得稅影響的重要性資產的更新行為經常會產生資產的出售損益。因此,為了進行正確的經濟分析,必須將更新研究建立在“稅后”的基礎上。很明顯,與資產更新行為相關的納稅損益的存在對工程經濟研究結論有相當大的影響。根據研究中所使用的所得稅實際稅率大小,資產處置獲得的可能收益甚至會被減少40%-50%。因此,處置還是保留現(xiàn)有資產的決策可能受所得稅因素的影響。10.3資產的經濟壽命經濟壽命被稱作最低成本壽命或資產的最優(yōu)更新年限。對于新資產來說,若其投資額、年度使用費以及使用過程中各年的市場價值已知或可以估算出來,那么它的等值年度費用就可以通過計算得出。資產的年度費用,一般包括兩部分:資金恢復費用和年度使用費。年度使用費是指資產的年度運行費(人工、燃料、動力、刀具、機油等消耗)和年度維修費。資金恢復費用是指資產的原始費用扣除資產棄置不用時的估計殘值(凈殘值)后分攤到資產使用各年上的費用。

圖10-1年度費用曲線從圖上可以看出在n年上的年度費用最小(圖中n點),這n年就是資產的經濟壽命。使用年限超過資產的經濟壽命,資產的年度費用又將上升,所以資產使用到其經濟壽命的年限更新最為經濟。

[例10-2]某小卡車的購置費為6萬元,年使用費用和年末殘值如表6-14所示。試確定其經濟壽命(基準收益率為10%)解(1)靜態(tài)計算按照公式10-1計算,結果列于表10-2。從表中可以看出第5年小卡車的年度費用最低,因此小卡車的經濟壽命為5年.表10-2靜態(tài)計算小卡車經濟壽命單位:元

(2)動態(tài)計算

根據公式10-2,計算如下

10.4更新方案的比較1.運用凈現(xiàn)值進行更新分析[例10-3]某公司對其擁有的壓力容器進行更新分析。現(xiàn)有壓力容器每年的運營和維護費用為60000美元,可繼續(xù)使用5年。使用5年后屆時其市場價值為0。若現(xiàn)在市場上變賣,可獲得30000美元。買一輛新的壓力容器需要120000美元,5年后該壓力容器的市場價值為50000美元。新壓力容器每年的運營和維護費用為30000美元,最低要求收益率為20%,現(xiàn)有壓力容器是否應該更新。適合的研究期為5年。

解分析的第一步是確定舊資產(舊壓力容器)投資額。以外部視角來看,舊壓力容器的投資額為30000美元,也就是其現(xiàn)在的市場價值。然后我們分別計算兩個方案的凈現(xiàn)值(或將來值、年度等值)。舊資產:NPV(20%)=-30000-60000(P/A,20,5)

=-209436美元.新資產:NPV(20%)=-120000-30000(P/A,20,5)+5000(P/F,20,5)

=-189623美元.新資產的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大于舊資產,因此舊壓力容器應當立即進行更新。(舊資產的年度費用為70035美元,新資產為63410美元)。

2.運用等值年度費用進行更新分析[例10-4]假定某工廠在4年前以原始費用2200萬元買了機器A,估計還可使用6年.第6年末估計市場價值為200萬元,年度使用費為700萬元?,F(xiàn)在市場上出現(xiàn)了機器B,原始費用為2400萬元,估計可以使用10年,第10年末市場價值為300萬元,年度使用費為400萬元?,F(xiàn)采用兩個方案:方案甲繼續(xù)使用機器A;方案乙把機器A以800萬元出售,然后購買機器B,如最低要求收益率為15%,比較方案甲、乙。

解(1)按照項目的直接現(xiàn)金流量,從舊資產所有者角度分析,見圖10-2,計算如下

AC甲=700-200(A/F,15,6)=700-200(0.1142)=677(萬元)

AC乙=(2400-800)(A/P,15,10)+400-300(A/F,15%,10)=704(萬元)按照這種算法,方案甲的年度費用低于方案乙,應繼續(xù)使用機器A。(2)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從外部視角進行分析,見圖10-3,計算如下

AC甲=800(A/P,15%,6)+700-200(A/F,15%,6)=889萬元

AC乙=2400(A/P,15,10)+400-300(A/F,15,10)=864萬元按照這種算法,方案乙較優(yōu),現(xiàn)有資產應該更新。

3.以經濟壽命為根據的更新分析以經濟壽命為依據的更新方案比較,使資產都使用到最有利的年限來進行分析。在比較時應注意下列幾點。第一,不考慮沉沒成本。第二,求出各種資產的經濟壽命;如果年度使用資固定不變,估計殘值也固定不變,應選定盡可能長的壽命.如果年度使用費逐年增加而目前殘值和未來殘值相等,應選定盡可能短的壽命。第三,取經濟壽命時年度費用小者為優(yōu)。圖10-2兩種方案的直接現(xiàn)金流量圖圖10-3兩種方案客觀比較的現(xiàn)金流量圖

(2)計算新資產的經濟壽命新資產的經濟壽命求解列表10-3,從表中可以看出新資產的經濟壽命為5年。表10-3新資產的經濟壽命計算單位:元

(3)年度費用比較舊資產經濟壽命1年,新資產經濟壽命為5年時的年度費用舊資產AC1=14500元/年新資產AC5=13549元/年因此,現(xiàn)有設備應該更新。

[例10-7]假如某工廠已有某臺設備,目前的殘值為7000元,估計還能使用3午。如保留使用舊機器1,2,3年,其年末殘值和年使用費如表9-4所示:表10-4單位:元

現(xiàn)有一種較好的設備,原始費用為30000元,經濟壽命為12年,12年末的殘值為2000元,年度使用費固定為l000元。如果基準貼現(xiàn)率為15%,(1)問設備是否要馬上更換?(2)如果舊設備不需要馬上更換,何時更換最好?

解(1)根據新舊設備經濟壽命時的等值年度費用確定舊設備是否馬上更換AC(15%)新=(30000-2000)(A/P15,12)+2000×0.15+1000=6466(元)舊設備的經濟壽命:舊設備再保留使用1年AC(15%)=(7000-5000)(A/P15,1)+5000×0.15+3000=6050(元)舊設備再保留使用2年AC(15%)=(7000-3000)(A/P15,12)+3000×0.15+[3000(P/F15,1)+4000(P/F15,2)](A/P15,2)=6383(元)舊設備再保留使用3年AC(15%)=6686元舊設備的經濟壽命為1年,經濟壽命時的等值年度費用AC(15%)舊=6050元,由于新設備經濟壽命時等值年度費用AC(15%)新=6466元,可見舊設備不需要馬上更換。

(2)采用逐年比較確定舊設備何時更換為好。馬上更換舊設備,現(xiàn)金流量見圖10-4(a)。

AC(15%)=6466元舊設備使用一年的情況,現(xiàn)金流量見圖10-4(b)。

AC(15%)=6050元<6466元舊設備使用二年的情況,第二年的現(xiàn)金流量見圖10-4(c)。第二年的年度費用:

AC(15%)=(5000-3000)(A/P15,1)+3000×0.15+4000=6750(元)〉6466元因此舊設備使用一年后就應該更換。圖10-4不同更新方案的現(xiàn)金流量(單位:元)10.5稅后更新分析在進行稅后更新分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更新與不更新是兩個互斥方案,要客觀地比較。如不更新的所得稅減少是一種機會費用;2.假定更新的納稅主體(企業(yè))是處于盈利狀態(tài),稅率是比例稅率。3.所討論的稅前現(xiàn)金流、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和稅后現(xiàn)金流都是增量的概念。

[例10-8]

某公司有一臺設備,購于3年前,直線法折舊,為保持生產能力,兩年后須大修,大修成本為290000元,現(xiàn)在考慮是否要更新,新設備按年數(shù)總和法折舊,該公司所得稅率為33%,稅后基準收益率為6%,其他有關資料如表10-5所示。

2)0年末應納稅所得額(530000)的計算舊設備處置收入(損失)=目前變現(xiàn)價值-賬面價值賬面價值=1600000-240000*3=880000(元),所以舊設備處置收入=350000-880000=-530000損失但是由于保留舊設備,因此放棄扣減所得稅的機會,所以應納稅所得額增加530000元,放棄了機會抵扣所得稅174900元。3)第4年末舊設備處置的所得稅計算第4年末舊設備處置收入=70000-160000=-90000(元)第4年末所得稅=-90000*33%=-29700(元)(少交)稅后凈現(xiàn)金流量等于稅前凈現(xiàn)金流量減去所得稅。舊設備的稅前和稅后凈現(xiàn)金流量計算結果見表9-6。

(3)費用現(xiàn)值比較根據稅前凈現(xiàn)金流量計算的新舊設備的凈現(xiàn)值如下:(單位:元)NPV(6%)舊

=-350000-84000(P/A,6%,4-290000(P/F,6%,2)+70000(P/F,6%,4)=-843721NPV(6%)新

=-820000-300000(P/A,6%,4)+100000(P/F,6%,4)=-844744根據稅后凈現(xiàn)金流量計算的新舊設備的凈現(xiàn)值如下:NPV(6%)舊

=-524900+22920(P/F,6%,1)-171380(P/F,6%,2)+22920(P/F,6%,3)+(-56280+99700)(P/F,6%,4)=-602168NPV(6%)新

=-820000+77316(P/F,6%,1)+52962(P/F,6%,2)+28608(P/F,6%,3)+(4254+94060)(P/F,6%,4)=-598031稅前計算得到繼續(xù)使用舊設備的費用現(xiàn)值為843721元,更新為新設備的費用現(xiàn)值為844744元,所以應選擇繼續(xù)使用舊設備。但若考慮所得稅的影響,結果就不同,根據稅后計算,繼續(xù)使用舊設備的費用現(xiàn)值為602168元,更新為新設備的費用現(xiàn)值為598031元,應選擇更新,結論恰好相反。第11章價值工程學習要點:

價值工程的定義提高價值的基本途徑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功能分析與評價的方法11.1概述所謂價值工程,就是指通過集體智慧和有組織的活動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功能分析,目標以最低的總成本,可靠地實現(xiàn)產品或者服務的必要功能,從而提高產品或服務的價值。

價值工程的主要思想是通過對選定研究對象的功能及費用分析,提高對象的價值。這里的價值指的是反映費用支出與獲得之間的比例,用數(shù)學比例式表達如下:V=F/C式中V——

價值;

F——

功能;

C——

總成本。

從上述價值與功能、成本的關系中可知,提高價值的基本途徑有五種,即:(1)應用新技術,提高功能,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價值。(2)功能不變,降低成本,提高價值;(3)功能有所提高,成本不變,提高價值;(4)功能略有下降,成本大幅度降低,提高價值;(5)適當提高成本,大幅度提高功能,從而提高價值。11.2價值、功能和成本11.2.1價值價值工程中的價值的含義既有別于政治經濟學中所說的價值,即“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又有別于統(tǒng)計學中的用貨幣表示的價值。它更接近人們日常生活常用的“合算不合算”、“值得不值得”的意思,是指事物的有益程度,它正確反映了功能和成本的關系,為分析與評價產品的價值提供了一種科學的標準。建立價值分析的觀念就能在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中正確處理功能和成本的關系,生產適銷對路產品,不斷提高產品的價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11.2.2功能功能可解釋為用途,效能,作用等。功能是各種事物所共有的屬性。功能包括多種屬性,在價值工程中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類:(1)按重要程度標志分為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2)按滿足要求性質的標志分為使用功能和美觀功能。(3)按用戶用途標志分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11.2.3成本價值工程中的“成本”,是指實現(xiàn)功能所支付的全部費用,即全壽命周期成本。對產品來說,是以功能為對象而進行的成本核算。一個產品往往包含許多零部件的功能,而各功能又不盡相同,就需要把零部件的成本變成功能成本,這與一般財會工作中的成本計算是有較大的差別的。財會計算成本是零部件數(shù)量乘以成本單價,得出一個零部件的成本,然后把各種零部件成本額相加,求得總成本。而價值工程中的功能成本,是把每一零部件按不同功能的重要程度分組后計算的。計算功能成本過程中常見的有兩類問題,一是一個功能由多個零件實現(xiàn),對于這類問題,可將各零件成本相加得到功能成本;二是一個零件具有多個功能,此時應根據該零件花費在各功能上的實際成本多少分攤。價值分析中的成本的大小,是根據所研究的功能對象確定的。11.3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價值工程以功能分析為核心,它有一套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系統(tǒng)的方法。歸納起來要解決如下7個問題:(1)它是什么?(2)它是干什么用?(3)它的成本是什么?(4)它的價值如何?(5)有能實現(xiàn)這個功能的其他方法嗎?(6)新的方案的成本是多少?(7)新的方案能滿足要求嗎?

按順序回答和解決這七個問題的過程,就是價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和步驟,即:1.選擇價值工程對象2.收集信息3.進行功能分析4.提出改進方案5.分析與評價方案6.實施與驗證方案7.評價活動成果。

11.4.1價值分析對象選擇的方法1.ABC分析法。ABC分析法(或稱成本比重分析法或Pareto分析法),是價值工程對象選擇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利用ABC分析法進行對象選擇時,首先將零件按其成本大小進行排隊,優(yōu)先選擇成本大的少數(shù)零件作為價值分析的對象(見圖11-1)。ABC分析法的優(yōu)點是能抓住重點,把數(shù)量少而成本大的零部件選為價值分析對象,利于集中精力,突破重點,取得較大成果。

圖11-1

ABC分類法

2.百分比法。這是一種按某項費用或某種資源,在不同產品和作業(yè)中或某一產品或作業(yè)的不同組成部分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來選擇對象的方法。例如,某廠生產用的動力消耗大大超過同類企業(yè)的一般水平,為了進行價值工程活動,首先分析各產品動力消耗的比重(如表11-1所示)。其次,與各產品的產值比重進行比較,如發(fā)現(xiàn)A、C兩產品動力消耗比重超過產值比重,就確定A、C兩產品為價值工程活動對象,設法降低其動力消耗和成本。

3.產品壽命周期法。產品從試制到被淘汰的整個過程稱為產品的壽命周期。產品一般會經過4個階段:投產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處在投產期的新產品是價值工程的對象。在設計新產品過程中,應大力進行價值工程活動,使產品有較大的價值,使它一進入市場就能擴大市場份額,取得較高的利潤。處于成熟期的產品,如企業(yè)決定再增加較少投資,提高它的功能或降低成本和售價,也應選為價值工程對象;或者產品銷售額已下降,但還有可能對購買力低的用戶打開銷路,這樣的產品也可選為價值工程的對象。11.4.2功能評價的方法1.功能成本法功能成本法的特點是以功能的必要(最低)費用來計量功能,其步驟如下:(1)確定一個產品(或部件)的全部零件的現(xiàn)實成本。(2)將零件成本核算成功能成本。(3)確定功能的必要成本(最低成本,也稱目標成本)。(4)計算各功能的價值。(5)按價值系數(shù)排序。按價值系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確定價值工程對象、重點、順序和目標。2.強制確定法強制確定法(ForcedDecisionMethod)是一種目前流行較廣的功能評價法,簡稱FD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產品的每一個零部件成本應該與該零部件功能的重要性對稱,它以功能重要程度作為選擇價值工程對象的決策指標。如果其零部件的成本很高,但它的功能在產品中卻處于次要的地位,這說明功能與成本的匹配不合理。通過求算功能評價系數(shù)和成本系數(shù),得出價值系數(shù),根據價值系數(shù)判斷功能與成本的匹配程度來明確價值工程改進的方向.

強制確定法的應用步驟為:(1)將構成產品的零部件按順序排列出來;(2)將各零部件逐一進行比較、打分,重要的多得分,不重要的少得分或不得分;(3)將每個零部件所得的分數(shù)除以各零部件的總和分數(shù),求出每個零部件的功能評價系數(shù);(4)將每個零部件的目前成本除以全部零部件的總成本數(shù),求出每個零部件的成本系數(shù);(5)將每個零部件功能評價系數(shù)除以成本系數(shù),得出各零部件的價值系數(shù);(6)當零部件價值系數(shù)小于1,即功能評價系數(shù)小于成本系數(shù),說明該零部件不大重要,卻占用了較多的目前成本;當零部件價值系數(shù)大于1,即功能評價系數(shù)大于成本系數(shù),說明該零部件功能較為重要,花費的成本卻并不多。對前者可考慮降低其成本,對后者可考慮提高其功能。而當價值系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