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全文(優(yōu)秀10篇)帶薪年休假(PaidAnnualLeave)簡稱年休假,是指勞動者連續(xù)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肯定時間的帶薪年假。中國勞動法對帶薪年休假作了原則性規(guī)定,但沒有規(guī)定帶薪年休假的休假時間及實在操作方法,而是指定由國務院訂立相應的實在方法。2023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已經通過《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自此,職工帶薪年休假就有了法律保障。公司《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細則實在如下:這次美麗的我為您帶來了最新《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全文(優(yōu)秀10篇),您的確定與共享是對我最大的激勵。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篇一第一條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依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訂立本條例。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方法篇二第一條為了實施《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訂立本實施方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以下稱用人單位)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適用本方法。第三條職工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第四條年休假天數依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第五條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方法第三條規(guī)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依照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后不足1成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前款規(guī)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第六條職工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等國家規(guī)定的假期以及因工傷停工留薪期間不計入年休假假期。第七條職工享受寒暑假天數多于其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確因工作需要,職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數少于其年休假天數的,用人單位應當布置補足年休假天數。第八條職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度內又顯現條例第四條第(二)、(三)、(四)、(五)項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第九條用人單位依據生產、工作的實在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布置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布置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布置年休假的,應征得職工本人同意。第十條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布置年休假或者布置職工年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依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出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用人單位布置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出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第十一條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的日工資收入依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出其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績效工資制的職工,日工資收入的計發(fā)方法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執(zhí)行。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停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布置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依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但折算后不足1成天的部分不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前款規(guī)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布置年休假天數。用人單位當年已布置職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第十三條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商定的或者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的年休假天數、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高于法定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有關商定或者規(guī)定執(zhí)行。第十四條勞務派遣單位的職工符合本方法第三條規(guī)定條件的,享受年休假。被派遣職工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無工作期間由勞務派遣單位依法支出勞動酬勞的天數多于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少于其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的,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應當協商布置補足被派遣職工年休假天數。第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監(jiān)督檢查用人單位執(zhí)行條例及本方法的情況。用人單位不布置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條例及本方法規(guī)定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用人單位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外,用人單位還應當依照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執(zhí)行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賠償金行政處理決議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第十六條職工與用人單位因年休假發(fā)生勞動爭議的,依照勞動爭議處理的規(guī)定處理。第十七條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外,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依照本方法執(zhí)行。船員的年休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執(zhí)行。第十八條本方法中的“年度”是指公歷年度。第十九條本方法自覺布之日起施行。擴展閱讀:一、職工工作年限如何計算1、《方法》的規(guī)定:第三條職工連續(xù)工作滿12個月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第四條年休假天數依據職工累計工作時間確定。職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視同工作期間,應當計為累計工作時間。2、解讀:《方法》的這兩條明確了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職工工作年限只有連續(xù)且滿12個月以上時,該職工才有資格享受帶薪年休假,此處的“連續(xù)”在實踐操作中一般指社保繳費記錄的連續(xù),并不僅僅限于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滿12個月;二是在確定職工有資格享受帶薪年休假后,作為判定帶薪年休假天數的標準,其工作年限為累計工作時間,包含該職工曾經工作過的全部工作單位,其中無社保繳費記錄和無其他法定證據證明的工作經過,應由職工提出證據證明,由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規(guī)定進行判定和核實。但是《方法》沒有解決無社保繳納記錄的工作經過如何進行認定的問題,由于僅僅憑勞動合同和前用人單位的證明來認定職工的工作經過在中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勞動合同和前用人單位的證明較易偽造,用人單位核實難度較大)。二、職工入司當年帶薪年休假如何計算1、《方法》的規(guī)定:第五條職工新進用人單位且符合本方法第三條規(guī)定的,當年度年休假天數,依照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后不足1成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前款規(guī)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剩余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2、解讀:本條解決了職工入司當年帶薪年休假如何計算的問題,用人單位在招用職工后,應當立刻計算該職工在當年可以享受的帶薪年休假天數并書面告知職工,以避開產生爭議。三、職工享受當年全部帶薪年休假后顯現法定不能享受當年帶薪年休假的情形時如何處理1、《方法》的規(guī)定:第八條職工已享受當年的年休假,年度內又顯現條例第四條第(二)、(三)、(四)、(五)項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2、解讀:該條明確了職工享受當年全部帶薪年休假后顯現法定不能享受當年帶薪年休假的情形時不能享受下一年度的帶薪年休假,對用人單位相對比較公正。四、用人單位是否有權布置職工帶薪年休假的實在時間1、《方法》的規(guī)定:第九條用人單位依據生產、工作的實在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布置年休假。用人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布置職工年休假或者跨1個年度布置年休假的,應征得職工本人同意。2、解讀:依據本條規(guī)定,在不跨年度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有權在一個公歷年度內統籌布置職工的帶薪年休假,雖然需要考慮職工本人意愿,但無需職工同意,因此,除非職工有特別特別的情況或者迫不得已的正當理由,我們認為用人單位可以拒絕職工不符合單位統籌布置要求的帶薪年休假申請,而是要求職工在用人單位指定的日期使用帶薪年休假,這對于生產型企業(yè)或者有淡季旺季區(qū)分的其他企業(yè)而言有特別重點的意義,此類企業(yè)可以在淡季統一對全體職工進行帶薪年休假的布置,避開職工休假對公司的正常運營帶來影響;但是不布置職工休假或者跨年度進行休假調整時,用人單位必需取得職工本人的書面同意。五、未休帶薪年休假的工資如何構成和計算以及職工拒絕休假布置時應如何處理1、《方法》的規(guī)定:第十條用人單位經職工同意不布置年休假或者布置職工年休假天數少于應休年休假天數,應當在本年度內對職工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依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其中包含用人單位支出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用人單位布置職工休年休假,但是職工因本人原因且書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可以只支出其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第十一條計算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的日工資收入依照職工本人的月工資除以月計薪天數(21.75天)進行折算。前款所稱月工資是指職工在用人單位支出其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前12個月剔除加班工資后的月平均工資。在本用人單位工作時間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或者其他績效工資制的職工,日工資收入的計發(fā)方法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guī)定執(zhí)行。2、解讀:依據《方法》規(guī)定,在取得職工同意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布置職工不休或者少休帶薪年休假,未休帶薪年休假的日工資為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其中已經包含了用人單位支出職工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因此這與法定節(jié)假日300%的加班工資有很大區(qū)分,但在實務操作中簡單混淆,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未休年休假的工資,在用人單位已正常支出工資的情況下,只需依照未休天數以每日200%的標準額外向職工支出,而法定節(jié)假日的加班工資則需要額外向職工支出300%的工資?!斗椒ā返谑粭l中,關于未休年休假工資的計算規(guī)定特別實在和具有操作性,用人單位直接依照規(guī)定進行計算操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月平均工資的計算與經濟彌補金基數的計算有所區(qū)分,前者要扣除加班工資,但是后者在實踐操作中通常加班工資也要算入。此外,當年未休年休假工資的支出應當在當年的12月31日之前,不能拖到下一年度。倘若職工本人拒絕接受用人單位的帶薪休假布置,用人單位可以只支出正常工資,但是應當要求職工以書面簽字的方式進行拒絕或者由職工以書面形式自動提出不休帶薪年休假。我們認為,實務中比較可行的操作方式為:用人單位在確定休假布置后,統一向職工發(fā)放書面的帶薪年休假布置通知,書面通知上附有同意或者拒絕看法的回執(zhí),要求職工當場簽署后交回回執(zhí),作為證據進行保管。但是《方法》中對于職工既不同意公司休假布置又不愿簽字確認的情形沒有做出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碰到這種情形時應當謹慎處理并向律師進行咨詢,避開發(fā)生爭議。六、年度內離社職工的帶薪年休假如何計算1、《方法》的規(guī)定: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停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布置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依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但折算后不足1成天的部分不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前款規(guī)定的折算方法為:(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已布置年休假天數。用人單位當年已布置職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不再扣回。2、解讀:離社職工在離社前已享受帶薪年休假天數超過應休天數的,用人單位不得扣回多休天數,但倘若用人單位希望避開這種情況的頻繁發(fā)生,可以考慮依據自身情況將職工的帶薪年休假統一布置在年底;如職工在離社前仍有未休帶薪年休假的,用人單位如不希望支出額外工資,可以在職工離社前布置其使用未休的帶薪年休假,職工拒絕布置時可參照前述第五點解讀進行處理。七、用人單位原有帶薪年休假制度與《方法》不一致時如何處理1、《方法》的規(guī)定:第十三條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商定的或者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的年休假天數、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高于法定標準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有關商定或者規(guī)定執(zhí)行。2、解讀:由于過去用人單位通常采納本單位工作年限作為帶薪年休假的計算依據,這將導致部分職工依照用人單位原規(guī)章制度可享受比法定更好的待遇,而另一部分職工依據用人單位原規(guī)章制度享受的待遇低于法定標準,這將給公司管理帶來困難和法律風險,因此我們認為,用人單位有必需對現行的帶薪休假制度進行全面的修訂和調整,確保針對每一名職工都至少不低于《方法》中規(guī)定的標準。八、其他倘若用人單位不布置或少布置帶薪年休假,且未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的,如限期未改正,需要額外支出一倍的賠償金,即每日的實際酬勞將由300%增添到600%的職工日工資,用人單位應充分認得到這一風險。帶薪年休假,你休了嗎?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guī)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距離2023年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了。你的帶薪年休假休了嗎?用人單位是否依照相關規(guī)定落實了年休假制度?自動或被動放棄年休假拿到了3倍酬勞嗎?記者近日就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通過采訪發(fā)覺,機關、事業(yè)單位、國企等單位年休假制度落實比較到位,私企的員工休年休假相比要困難,帶薪年休假對他們而言像是鏡中花、水中月。年末迎來休年休假高峰期“我們單位可以休年假啊,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就休完了。由于家在外地,我一般選春節(jié)前后休假,與春節(jié)假期加在一起,假期就變長了?!本吐氂谑∴]政公司的黃小姐笑著說。她告知記者,單位是按規(guī)定執(zhí)行年休假制度,領導一般都會準假。記者了解到,機關、事業(yè)單位年休假制度落實比較到位,很多公務員會在寒暑假休年休假,另外年末也是休年休假的高峰期。記者調查發(fā)覺,到了年末,休年休假的人還真不少。“這個月每周都有休年休假的員工,不過首要前提是他們能布置好本身的工作,建議大家以后休假不要都等到年底。”某事業(yè)單位一名負責人說,大家扎堆休假不好,多少會影響到工作,尤其到了年末事情比較多。年休假與其他休假的關系篇三目前,我國職工可以享受的其他休假重要有:寒暑假、探親假、病假、事假等。條例對年休假與這些休假的關系作了明確規(guī)定:第一,年休假與寒暑假。在我國,學校一直實行寒暑假制度,教職員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數(寒假2至3周,暑假5至6周)遠遠超過條例規(guī)定的年休假天數。因此,條例規(guī)定: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第二,年休假與病、事假。征求看法過程中,一些部門、地方和網民提出,在保障職工年休假權利的同時,也要保證單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對于較長時間休病假、請事假的'職工,不應當再享受年休假待遇。我們經與人事部、勞動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反復討論,接受了上述看法,條例規(guī)定: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依照規(guī)定不扣工資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第三,年休假與探親假。征求看法過程中,一些部門、地方和網民提出,探親假與年休假是兩種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應相互沖抵。我們經與有關部門討論,認為這種看法有道理。據此,條例刪去了征求看法稿中關于探親假沖抵年休假的規(guī)定。2023年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細則篇四第一條為了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依據勞動法和公務員法,訂立本條例。第二條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依照規(guī)定不扣工資的;(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第五條單位依據生產、工作的實在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布置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布置,也可以分段布置,一般不跨年度布置。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需跨年度布置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布置。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布置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布置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依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出年休假工資酬勞。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勞動保障部門應當依據職權對單位執(zhí)行本條例的情況自動進行監(jiān)督檢查。工會組織依法維護職工的年休假權利。第七條單位不布置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予以年休假工資酬勞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出年休假工資酬勞外,單位還應當依照年休假工資酬勞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出年休假工資酬勞、賠償金的,屬于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處分;屬于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第八條職工與單位因年休假發(fā)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處理。第九條國務院人事部門、國務院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分別訂立本條例的實施方法。第十條本條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堵毠侥晷菁贄l例》解讀篇五1條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實行職工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制度,是世界各國勞動制度的普遍做法。黨和國家高度注重我國的年休假制度建設。1991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企事業(yè)單位,在確保完成工作、生產任務,不另增添編制和定員的前提下,可以布置職工的年休假,職工年休假的天數要依據各類人員的履歷、崗位等不憐憫況有所區(qū)分,最多不得超過兩周。全國人大會1994年7月訂立的勞動法和2023年4月訂立的公務員法,都對職工休假事項作了原則規(guī)定,職工的休息權利已經得到肯定程度的保障。同時,從近年來的實踐看,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重要是:目前已經實行年休假制度的僅是機關、事業(yè)單位和一部分團體、企業(yè),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yè)、團體以及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沒有實行年休假;在已經實行年休假制度的單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多職工實際上多年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職工因單位工作需要未能享受年休假的,也沒有得到相應的經濟彌補。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展,廣闊職工和社會各界普遍呼吁盡快健全我國的職工年休假制度。2023年8月,法制辦依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約請有關部門共同討論,起草了《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草案)》,通過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將草案征求看法稿全文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公眾的看法。從反饋的看法看,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黨的十七大閉幕不久國務院就動手健全年休假制度,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看法,這是國務院認真踐行科學進展觀、高度關注民生、科學民主決策的又一緊要舉措。各方面對通過行政法規(guī)規(guī)范年休假制度予以了充分確定,對征求看法稿的重要內容表示贊成。同時也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我們依據這些看法和建議對《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草案)》作了修改完善,報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予以公布,自明年元旦起施行。這里需特殊說明的是,條例的起草得到了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對此,我們表示由衷的感謝。2哪些人可以享受年休假?休息權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勞動者應當公平享有。為了公平保護各類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充分調動廣闊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條例對各類用人單位實行廣覆蓋,規(guī)定: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修假。3年休假的天數是多少?在征求看法過程中,一些地方、部門和網民希望將年休假天數由最多15天增添為20天或者25天。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反復討論后認為,要求增添休假天數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年休假天數應當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進展水平和企業(yè)等單位的承受本領相適應。因此,條例規(guī)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同時,條例還規(guī)定: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假期。4職工因工作原因不能休年休假的怎么辦?目前,確有部分職工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為了保障這部分職工的權益,條例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原因未能享受年休假的,單位除正常支出工資收入外,還要支出相應的彌補。對于彌補的標準,在征求看法過程中,有不少看法認為,應當符合勞動法關于“法定休假日布置勞動者工作的,支出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酬勞”的規(guī)定。據此,條例規(guī)定: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布置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布置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依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出年休假工資酬勞。哪些人可以享受年休假篇六休息權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勞動者應當公平享有。為了公平保護各類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充分調動廣闊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條例對各類用人單位實行廣覆蓋,規(guī)定: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民辦非企業(yè)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細則篇七第一條為了更好地維護職工休息休假權利,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第514號令),結合中冶建工有限公司實際,訂立本實施細則。第二條本實施細則適用于XX有限公司所屬各單位。第三條職工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是指企業(yè)依照國家《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每年布置在崗職工短時間休息不工作的時間。第四條職工連續(xù)工作1年以上享受帶薪年休假。企業(yè)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待遇。日工資的計算方式按各類崗位工資標準除以21.75天。第五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累計工作年限的計算方法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六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一)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及以上的;(二)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及以上的;(三)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及以上的;(四)國家規(guī)定的其他不享受年休假的。第七條累計一年內待崗3個月及以上職工,不再布置年休假。在待崗3個月時限內確定享受規(guī)定年休假天數的崗位工資。第八條年休假的審查條件以上年度為基準。職工內部流動時,調出單位須供給該職工上年度的考勤證明;對外調人員,用人單位應向原單位索取該員工上年度的考勤證明,資料共享平臺《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實施細則全文》()。第九條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集中布置,休假10天以上的也可以分2次布置,不跨年度布置。確因工作需要,對職工應休而未休的年休假天數,應當依照該職工崗位日工資收入的300%支出未休年休假工資酬勞。第十條年休假應依據生產、工作的實在情況,同時考慮職工本人意愿?實行本人申請和組織布置相結合,并以組織布置為主的原則統籌布置實施。職工提出申請休年休假的時間與單位生產、工作的實在情況發(fā)生沖突時,由單位另行布置職工休假時間。第十一條各單位(部門)應在每年三月份以前擬訂年休假方案,按管理權限報批后送交兩級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備案實施。二級單位班子成員休假須由本單位重要領導布置,報上級主管領導備案;公司班子成員休假須報董事長審批。第十二條年休假一般由職工本人提前15天提出書面申請,并填寫年休假審批表(見附件1),按管理權限報批,經批準后方能休假;單位布置休假的,一般應提前15天書面通知職工本人(見附件2),職工接到書面通知后按布置時間休假。第十三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自動放棄,不享受未休年休假的'工資酬勞。(一)職工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并獲準休假而未休的;(二)職工本人提出了書面申請,單位因生產、工作的需要另行布置休假時間而未休的;(三)職工本人未提出書面申請,單位依據統籌布置原則已布置休假而未休的。第十四條職工在休假期間,確因生產、工作的實際需要中途回單位工作的,職工須順從組織布置。工作任務完成后,原則上續(xù)休剩余假期或在當年另作布置。的確不能布置的,職工的剩余假期天數應享受未休年休假的工資酬勞。直系親屬居住地的往還路費(限境內)。第十六條職工休年休假由兩級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歸口管理,建立動態(tài)管理臺帳(見附件3),適時精準把握情況,為督促檢查執(zhí)行年休假制度情況供給依據。第十七條職工與單位因年休假發(fā)生的爭議,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處理。第十八條本實施細則經公司職工生活福利委員會審議通過,從2023年4月1日起執(zhí)行。第十九條本實施細則由人力資源處負責解釋。年休假的天數篇八在征求看法過程中,一些地方、部門和網民希望將年休假天數由最多15天增添為20天或者25天。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反復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15-2025危險貨物自反應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引爆試驗方法
- 停放車輛服務合同范本
- 加盟投資協議合同范本
- 住房購房合同范例
- 勞務家政合同范本
- 儀器安裝服務合同范本
- 修路挖機合同范本
- 臨時增項合同范本
- 北京公司擔保合同范本
- 做樓房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試題含答案
- 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 5.3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雞兔同籠教學設計-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上冊
- 預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題課件
- 加油站防雷、防靜電自查自糾方案
- 2024年中國解剖臺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第四單元平行與相交(單元測試)-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青島版
- 2024年密碼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4中智集團招聘重要崗位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肌內效貼技術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學習分享
- 高鈣血癥護理查房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