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1頁
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2頁
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3頁
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4頁
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考研真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才聰學習網(wǎng)——考研真題、考資格證、考試題庫!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考研真題和答案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配套題庫【名??佳姓骖}+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目錄本資料是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的配套題庫,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名??佳姓骖}及詳解。本部分從名校歷年考研真題(部分為回憶版)中挑選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試題,并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所選考研真題既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員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又對一些重難點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識點)進行詳細闡釋,以使學員不遺漏任何一個重要的知識點。第二部分為章節(jié)題庫及詳解。本部分嚴格按照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教材內容進行編寫并予以詳細解答。熟練掌握本書考題的解答,有助于學員提高解題能力。第三部分為模擬試題及詳解。本部分參照冒從虎《歐洲哲學通史》教材,根據(jù)各高校歷年考研真題的命題規(guī)律及熱門考點,精心編寫了考前模擬試題,并提供詳盡、標準的解答。試看部分內容?名??佳姓骖}一、名詞解釋1社會生活的物質條件[武漢大學2015研]答:社會生活的物質條件是指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要素的總和。社會生活的物質條件包括:地理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的人口因素和人類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生產(chǎn)方式。地理要素是指人類社會生存于其中的自然條件;社會發(fā)展的人口因素是指一定數(shù)量、質量、密度的人口,此二者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物質資料的生產(chǎn)方式則對社會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2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chǎn)術[武漢大學2015研]答:蘇格拉底的精神助產(chǎn)術是指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把觀點明確的方法。蘇格拉底在同別人討論問題時,往往總是說自己對任何問題都不懂,只好向別人請教。但當別人回答他的問題時,蘇格拉底卻對別人的答案進行反駁,使對方矛盾百出。最后通過啟發(fā),誘導別人把他的觀點說出來。但蘇格拉底認為這些觀點不是自己的,而是對方心里本來就有,只是由于肉體的阻礙未能顯現(xiàn)出來。他的作用是通過提問幫助對方把觀點明確。蘇格拉底把最后這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形象地稱為“思想助產(chǎn)術”。這個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啟發(fā)式教育的典型。3斯賓諾莎的知識分類和真觀念[武漢大學2015研]答:斯賓諾莎的知識分類和真觀念是斯賓諾莎在認識論方面的基本觀點。他在《知性改進論》和《倫理學》中將知識歸結為“意見或想象”、“理性知識”、“直觀知識”(即真觀念),認為真觀念能夠直接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不至于陷入錯誤,并將其作為推論知識確立的出發(fā)點、前提和基礎。斯賓諾莎認為哲學原則和概念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jīng)過直觀的認識活動獲得的,人們憑借天賦的認識能力(直觀和推理)在心中建立起一個真觀念,作為天賦工具,作為認識的原始起點,逐漸形成作品,再制造新的工具,實現(xiàn)知識的進步。4唯名論[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唯名論是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的主要派別之一。經(jīng)院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共相和殊相,一般與個別之間的關系問題。圍繞“共相”問題,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分為實在論和唯名論。唯名論認為個別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存在,共相只是概念,并沒有實際存在的意義。唯名論否定共相的獨立實在性,從根本上威脅到基督教的正統(tǒng)神學和教會權威。唯名論堅持把理性與信仰、哲學與神學相分離的做法,在客觀上推動著近代經(jīng)驗哲學與實驗科學的興起。5實體[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實體是指神或自然。斯賓諾莎認為實體是在自身內并通過自身而被認識的東西。他反對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認為只有神或自然一個實體。實體是無限的,它不可以被別的東西所限制;實體是自因的和永恒的,它不能被別的東西所產(chǎn)生。宇宙間只有一個不動、不變的絕對無限的實體。斯賓諾莎將唯理論進一步向前推進,用自然主義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取代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6感性[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感性是指人的認識的接受性,是一種被動接受的認識能力,是最起碼的認識能力??档掳阎R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層次。感性知識由兩種成分構成:①用來接受的先天直觀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形式;②通過自在之物刺激感官而后天獲得的直觀的質料,包括知覺、印象、感覺等。康德認為空間是外感官的形式,時間是內感官的形式,一切外部現(xiàn)象最終都要納入到內部來感知,時間是感知一切內外現(xiàn)象的先天直觀條件。7百科全書派[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百科全書派是指在18世紀參與由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全稱《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編纂工作的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是反宗教迷信、樹立理性的思想領袖,主要代表人物還有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孔狄亞克、拉美特利、狄德羅、達朗貝爾、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影響著當時法國每個有教養(yǎng)人士的基本信念。他們在社會政治領域的貢獻掀起啟蒙運動的高潮。然而,百科全書派啟蒙思想家們的哲學觀點各不相同,他們并不屬于某一個統(tǒng)一的哲學流派。8人是萬物的尺度[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人是萬物的尺度”是普羅泰戈拉提出的著名哲學命題,是指對每個感知者而言,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個樣子。命題中的“人”主要時指單個的人,也可指某類的人。普羅泰戈拉認為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單個人的個體感覺,帶有明顯的主觀主義、感覺主義和相對主義色彩。但他反對“神是萬物尺度”的神話傳統(tǒng)和“人是自然產(chǎn)物”的自然哲學傳統(tǒng),把神、物、人的關系顛倒過來,使人成為衡量存在的標準、主宰萬物的力量。這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強調主體能動性的典型命題,對于破除外在的限制與束縛,啟發(fā)人們重視自身價值具有重要的啟蒙意義。9預定和諧[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預定和諧是萊布尼茲提出的理論,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復雜的單子系統(tǒng)如何在各自獨立運動的情況下保持協(xié)調一致的問題,是萊布尼茨單子論的核心問題。他認為上帝在最初創(chuàng)造每個單子的時候就把能夠使它們相互協(xié)調一致的程序放進單子里面,在由無數(shù)單子構成的宇宙中,上帝如同宇宙秩序總譜的作曲者,彼此孤立的各個單子正是根據(jù)上帝的前定和諧來進行各自的自然變化,上帝既使得每個單子都向著更高的知覺狀態(tài)運動,也使得整個單子世界保持一種有條不紊的秩序。這一學說本身存在著矛盾,“前定和諧”本是設定上帝來解決單子之間的協(xié)調性問題,卻變成他以宇宙現(xiàn)存的和諧秩序作為上帝存在的一個“證明”。

10方法論原則[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答:方法論原則是笛卡爾提出的,觀點主要有:①決不接受我沒有確定為真的東西;②把每一個考察的難題分析為細小部分,直到可以適當?shù)亍A滿解決的程度為止;③按照順序,從最簡單、最容易認識的對象開始,逐漸上升到對復雜對象的認識;④把一切情況盡量完全地列舉出來。第一條說明分析的必要性是為了找到無可懷疑的、確定的“阿基米德點”;第二條說明分析是由復雜到簡單的過程,分析的結果要盡可能地細致;第三條是指綜合的過程,從分析的結果出發(fā),由簡單的、確定的真理推導到復雜的道理;第四條是指分析和綜合的過程,分析要徹底,綜合要全面,才能達到完全的真理。在方法論原則基礎上,笛卡爾建立起理性演繹法。11四因說[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中山大學2013研]答:“四因說”由亞里士多德提出,是指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他認為從客觀事物中為實體概念找到它的具體根據(jù)是必要的。在人造物中,“四因”彼此區(qū)別。在自然物中,動力因和目的因都是形式因,“四因”只有形式因與質料因。形式因規(guī)定事物的本質,包含著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目的,是積極的、能動的、決定的因素;質料因是消極的、被動的、被決定的因素。形式與質料相對立。整個宇宙形成一個從質料到形式交替上升的統(tǒng)一序列。四因說回答“實體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問題,構成亞里士多德實體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后世哲學家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12存在就是被感知[北京師范大學2015研][四川大學2014研]答:“存在就是被感知”由貝克萊在《人類知識原理》中提出,是指既然觀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就意味著感覺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貝克萊以不同的感官印象為出發(fā)點,把事物說成是來自不同感官的各種觀念的集合。他認為事物都是可感物,可感物由各種可感性質集合而成,可感性質不可能離開感覺而獨立存在,觀念是可感性質與感覺的統(tǒng)一,事物是觀念的集合。貝克萊是把洛克的經(jīng)驗論原則向前推進一步,否定質不可感知的“物實體”,把觀念的原因和支撐者歸結為“精神實體”。他把事物說成是觀念的集合,又把觀念說成是精神、心靈、自我的結果,整個世界只不過是精神或自我的一種感知。貝克萊陷入與常識相悖逆的主觀唯心主義。13原子運動[河北大學2014研]答:原子運動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提出的著名學說。他認為原子具有能動性,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單位,并否認原子受其他東西的支配,而主張原子本來就在運動的觀點。他把運動看作是原子的固有屬性,無數(shù)原子在宇宙中形成旋渦運動,重的凝結成大地,輕的被拋向外層空間。原子在旋轉中相互碰撞,不同形狀的原子或因相互勾連、糾纏而結合,或因錯開、脫落而分離。世間萬物因原子的結合而產(chǎn)生,因原子的分離而消失。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的漩渦運動是必然的,說“萬物都根據(jù)必然性生成”,“沒有什么事物是任意產(chǎn)生的”。14啟蒙運動[河北大學2014研]答:啟蒙運動是18世紀興起于歐洲的思想解放和歷史進步的運動,這場運動以哲學為核心且聲勢浩大?!皢⒚伞笔怯霉饷黩屔⒑诎担岳硇源婷擅恋囊馑?。啟蒙理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