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xué)期三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1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xué)期三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2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xué)期三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3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xué)期三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4頁
江西省部分地區(qū) 高一下學(xué)期三月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江西省部分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睆埩汲觯棽?。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選自《史記·項羽本紀》,有刪改)材料二: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沛公之從雄陽①南出轘轅,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堅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②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③,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漢王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良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fā)兵北擊齊。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注]①錐陽:洛陽。②酈食其:人名。③畔:同“叛”。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秦兵A尚強B未可C輕D臣聞E其將F屠者子G賈豎H易動以利。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素善留侯張良”與“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兩句中的“善”字詞義不同。B.“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與“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之”字詞義不同。C.“不從必?!敝械摹拔!弊峙c現(xiàn)代漢語的成語“正襟危坐”中的“危”字詞義不同。D.子房,張良字子房,西漢開國功臣,被封為“留侯”,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良把項伯送來的消息告訴了劉邦,劉邦很吃驚。在張良的邀請下,項伯進來見劉邦,劉邦對項伯說日日夜夜盼望著項王的到來,不敢背叛項王。B.張良的祖先是韓國人,他的祖父、父親做過五代韓王相國。韓國滅亡了,張良的弟弟死后沒有以厚禮安葬,張良把全部家財用來為韓國報仇。C.沛公聽從張良的建議,使用疑兵之計并成功收買了秦軍將領(lǐng)。沛公又在張良的建議下襲擊秦軍并打敗他們。秦王子嬰請沛公來到咸陽,向其投降。D.在得到了漢中土地之后,張良建議漢王燒毀經(jīng)過的棧道,斷絕回去的道路。漢王前行,隨后燒毀斷絕經(jīng)過的棧道,項王因此沒有了西憂漢王之心。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4分)(2)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4分)14.兩則材料都涉及項伯,與項伯有關(guān)的主要有哪幾件事?請簡要說明。(3分)10.BDG[(原文標點)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11.B(B項,兩句中的“之”字詞義相同,均為動詞,“往,到……去”。A項,兩句中的“善”字詞義不同,前者為“友善、交好”,后者為“揩拭”。C項,兩個“?!弊衷~義不同,前者為“危險”,后者為“端正”。D項,解說正確)12.C(“秦王子嬰請沛公來到咸陽,向其投降”曲解文意,根據(jù)原文可知,應(yīng)是“沛公率軍來到咸陽,秦王子嬰投降了沛公”)13.(1)(我)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所以”“非常”“者……也”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1分。所以,……的原因;非常,意外的變故;者……也,表判斷)(2)陛下采用我的計策,僥幸時常有效,我希望受封在留縣也就滿足了,不敢接受三萬戶(的封地)。(“幸”“封”“當”翻譯正確各1分,句意1分。幸,僥幸;封,受封,被封;當,承擔,接受)14.①項伯私下會見張良,把有關(guān)消息告訴了張良。②項伯見到劉邦,二人約定為親家,項伯答應(yīng)劉邦向項王傳話。③漢王讓張良多贈送項伯財物,讓項伯代替請求漢中土地。(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參考譯文】材料一: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時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私下會見張良,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張良就進去,(把情況)詳細告訴了劉邦。劉邦大吃一驚,說:“對這件事怎么辦?”張良說:“請讓我親自去告訴項伯,說劉邦不敢背叛項王?!眲钫f:“你替我(把他)請進來,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隨即進來見劉邦。劉邦就奉上一杯酒為項伯祝福,(并)約定為親家,說:“我進入關(guān)中,極小的財物都不敢沾染,登記官吏和百姓,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我)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的到來,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對項王)詳細地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表棽饝?yīng)了。材料二: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國人。韓國滅亡時,張良家有仆僮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沒有(以厚禮)安葬,而是把全部家財用來尋求刺殺秦王的刺客,為韓國報仇,因為他的祖父、父親做過五代韓王相國。沛公從洛陽向南穿過轘轅山時,張良領(lǐng)兵跟隨沛公。沛公打算用兩萬軍隊去攻擊秦朝峣關(guān)下的軍隊,張良游說說:“秦軍還很強大,不可以輕敵。我聽說那位守關(guān)的將領(lǐng)是屠戶的兒子,這種商人之類的人是可以用利益收買他的心的。希望沛公暫且留守軍營,派人先行,為五萬人準備吃的東西,在各個山頭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派酈食其帶著貴重財寶去收買秦軍將領(lǐng)?!鼻剀妼㈩I(lǐng)果然背叛秦朝,想與沛公軍隊聯(lián)合,一起西去襲擊咸陽,沛公想采納他的意見。張良說:“這只是秦將準備反叛罷了,恐怕士兵不順從。(如果)士兵不順從(就)一定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而攻打他們?!迸婀谑锹受娨u擊秦軍,把他們打得大敗。沛公于是率軍來到咸陽,秦王子嬰投降了沛公。漢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漢王。漢王讓張良多贈送項伯財物,讓項伯代替請求漢中土地。項王就答應(yīng)了項伯的請求,(漢王)于是得到了漢中土地。張良勸告漢王說:“大王何不燒毀經(jīng)過的棧道,向天下表示您沒有東回的心思了,以此穩(wěn)固項王的心?!保h王)于是讓張良回去。(漢王)前行,隨后燒毀斷絕經(jīng)過的棧道。項王因此沒有了西憂漢王之心,而向北發(fā)兵去攻打齊國。漢王六年正月,封賞功臣。高帝說:“運籌謀劃于帷帳之中,決戰(zhàn)取勝在千里之外,這是子房的功勞。你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封地)吧?!睆埩颊f:“當初我在下邳起事,與皇上在留地相會,這是上天把我交給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策,僥幸時常有效,我希望受封在留縣也就滿足了,不敢接受三萬戶(的封地)。”于是封張良為留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力邁學(xué)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Ⅰ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20分)材料一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齊桓公北伐山戎氏,其道過燕,燕君逆而出境,桓公問管仲曰:“諸侯相逆固出境乎?”管仲曰:“非天子不出境?!被腹唬骸叭粍t燕君畏而失禮也,寡人不道而使燕君失禮,乃割燕君所至之地以與燕君?!敝T侯聞之,皆朝于齊。景公游于壽宮,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公悲之,喟然嘆曰:“令吏養(yǎng)之?!标套釉唬骸俺悸勚瑯焚t而哀不肖,守國之本也;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惫τ邢采?。晏子曰:“圣王見賢以樂賢,見不肖以哀不肖;今請求老弱之不養(yǎng),鰥寡之不室者,論而供秩焉?!本肮唬骸爸Z?!庇谑抢先跤叙B(yǎng),鰥寡有室??鬃又袧O者獻魚甚強,孔子不受,獻魚者曰:“天暑遠市賣之不售,思欲棄之,不若獻之君子?!笨鬃釉侔菔埽沟茏訏叱龑⒓乐?,弟子曰:“夫人將棄之,今吾子將祭之,何也?”孔子曰:“吾聞之,務(wù)施而不腐余財者,圣人也,今受圣人之賜,可無祭乎?”(節(jié)選自《說苑·貴德》)材料二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節(jié)選自《齊桓晉文之事》)6.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饑者A則食B之C寒者D則衣E之F將之養(yǎng)之G育之H長之【答案】CFG句意:(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培育他?!梆囌邉t食之”“寒者則衣之”結(jié)構(gòu)一致,各自斷開,應(yīng)在C、F處斷開;“將”“養(yǎng)”意思相近,“育”“長”意思相近,且“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結(jié)構(gòu)一致,因此應(yīng)斷成“將之養(yǎng)之”“育之長之”,G處斷句。故在CFG處斷句。7.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寡人不道”與“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齊桓晉文之事》)兩句中的“道”含義不同。B.“睹長年負薪而有饑色”與“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xué)》)兩句中的“而”用法相同。C.鰥寡,在中國古代,男子老而無妻叫鰥,女子老而無夫叫寡,常有鰥夫、寡婦之稱。D.孝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善事父母稱為“孝”,敬愛兄長稱為“悌”。【答案】BA.正確。講道義;談?wù)摗>湟猓何也恢v道義。/孔子這些人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的。B.錯誤。連詞,表并列或遞進;連詞,表轉(zhuǎn)折。句意: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靛青是)從藍草當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深。C.正確。D.正確。故選B。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齊桓公經(jīng)過燕國,燕國國君畏而失禮,齊桓公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于是決定把燕國國君所到之地割讓給燕國。B.晏子勸諫齊景公按照等級,供養(yǎng)老弱鰥寡之人;孟子勸諫齊宣王要做明君,以民為本;二人都有君子之德。C.孔子拜了兩拜,接受打漁人的獻魚并準備祭拜,這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D.孟子認為,普通百姓沒有可以維持生活的固定財產(chǎn),就很難有不變的善心,而有禮義道德的讀書人卻能做到。【答案】CC.“是因為孔子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財物腐爛的圣人”錯,曲解原意,原文是孔子認為打漁人是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故選C。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今君愛老而恩無不逮,治國之本也。(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答案】(1)現(xiàn)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2)慎重辦理學(xué)校教育,把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的道理告誡給他們,頭發(fā)斑白的老人便不會背著、頂著東西在路上走了。(1)“愛”,愛護;“逮”,及;“本”,根本。(2)“謹”,形作動,認真地從事;“孝悌”,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申之以孝悌之義”,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以孝悌之義申之”;“頒”,通“斑”,花白。10.“貴德”就是以德為貴,主要包括德政和德行兩個方面。請根據(jù)材料二概括孟子勸諫齊宣王“保民而王”的德政舉措。(3分)【答案】①物質(zhì)上:制民之產(chǎn),種植養(yǎng)殖勿失其時,使百姓不饑不寒。②精神上:驅(qū)民向善,以庠序之教、孝悌之義教化百姓。參考譯文:材料一圣人對待天下百姓,就好像對待嬰兒一樣。(對待)饑餓的人就給他吃的東西,(對待)寒冷的人就給他衣服穿;撫養(yǎng)他,培育他,總擔心他不能長大成人。齊桓公北伐山戎氏,他的軍隊取道(經(jīng)過)燕國,燕國國君走出國境迎接桓公。桓公問管仲:“諸侯之間迎接一定要出國境嗎?”管仲說:“不是天子就不出國境迎接。”桓公說:“這樣的話是燕國君主畏懼我而有失禮儀了。我不講道義,致使燕國國君有失禮儀?!庇谑菍⒀鄧鴩街馗钭尳o燕國。諸侯聽到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賀。齊景公在壽宮游玩,看見年老的人背負柴草面帶饑色。景公很同情他,嘆息說:“叫官吏奉養(yǎng)他。”晏子說:“我聽說,喜歡賢能之人而哀憐無能之人,是保住國家的根本啊。現(xiàn)在君王您愛護老年人恩惠無所不及,這是治國的根本啊。”景公聽了面帶喜色地笑了。晏子說:“圣明的君王見到圣賢之人就喜歡圣賢之人,見到無才能之人就哀憐無才能之人;我現(xiàn)在請求把那些年老羸弱無人供養(yǎng)的人,那些沒有家室的鰥男寡女,按照等級供給他們生活用品。”景公說:“好吧?!庇谑牵昀喜∪醯娜擞辛斯B(yǎng),鰥男寡女有了家室。孔子到楚國去,有個打漁的人誠懇地向孔子獻魚,孔子不接受。獻魚的人說:“天氣炎熱,遠離魚市,賣魚又無人購買,原想扔掉它,不如獻給先生。”孔子拜了兩拜接受了,讓弟子打掃塵穢,將要祭拜魚,弟子說:“人家將要扔掉這魚,現(xiàn)在先生將要祭拜他,為什么呢?”孔子說:“我聽說,一心施舍別人而不讓多余的財物腐爛的人,是圣人,現(xiàn)在接受圣人的賞賜,能不祭拜嗎?”文言文閱讀Ⅱ(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題。甲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分畬伲钥照Z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墨,雖當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小豬),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節(jié)選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乙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節(jié)選自《莊子·外物》)丙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C.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D.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答案B解析“鮒魚來,子何為者邪”是“問之曰”的內(nèi)容,“曰”后面應(yīng)當斷開,排除A、D兩項。“波臣”,指水族。古人設(shè)想江海的水族也有君臣,其被統(tǒng)治的臣隸稱為“波臣”。后亦稱被水淹死者為“波臣”。“波臣”不應(yīng)該斷開?!熬睘楹缶渲髡Z,結(jié)合句意分析,排除C項。故選B。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長輩稱字是出于禮貌和尊敬。B.謚號是在皇帝、貴族、大臣等死后,對其一生做的概括性的評價,如惠王、宣王。C.“子”是中國古代對老師或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男子的尊稱。D.“侯”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伯”,低一等的是“公”。答案D解析應(yīng)是比“侯”高一等的是“公”,低一等的是“伯”。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莊周撰寫的書籍,大都是寓言之類。莊周在著書時,善于運用曲筆和敘事寓情的手法;用語一點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話,沒有事實。B.楚威王聽說莊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給他豐厚的禮物,并請他做宰相。莊周以犧牛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為官的立場。C.“涸轍之鮒”比喻處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這個寓言故事表達了莊周對監(jiān)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困的言行的不滿。D.在楚王派遣兩位大臣想請莊周出仕時,莊周說寧愿拖著尾巴生活在爛泥里,也不愿意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廟里以顯示尊貴的神龜。答案A解析“都是空話”錯,結(jié)合“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分析可知,只是《畏累虛》《亢桑子》一類的,都是虛構(gòu)的話,沒有事實。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答案(1)我寧愿在污濁的小溝渠中游玩而自尋快樂,也不愿被執(zhí)政者束縛。我愿終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暢快!(2)這個神龜,是寧愿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愿活著在爛泥里拖著它的尾巴爬行呢?解析(1)“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省略句、狀語后置句;“羈”,束縛、拘禁;“仕”,仕進、做官;“快”,使動用法,使……愉快、暢快。(2)“此”,代詞,這;“貴”,重視、崇高、尊重;“曳”,拽、拖;“涂”,泥、泥巴;“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狀語后置句、反問句。15.莊子不愿出仕為官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無意于功名利祿,不愿為世俗所累。②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參考譯文甲莊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經(jīng)擔任過蒙地漆園的小吏,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人。他的學(xué)說涉獵廣泛、無所不包,但是他的中心思想?yún)s本源于老子的學(xué)說,因而他撰寫的十余萬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詞寄意的寓言。他寫的《漁父》《盜跖》《胠篋》是用來詆毀孔子學(xué)派的人而表明老子學(xué)說的?!段防厶摗贰犊荷W印芬活惖模伎赵O(shè)言語,沒有實事??墒乔f子善于行文措辭,描摹事物的情狀,用來攻擊和駁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當世博學(xué)之士,也難免受到他的攻擊。他的語言縱橫恣肆,以適合自己的性情,所以從王公大人起,都無法重視他。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臣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聘請他,答應(yīng)他讓他出任宰相。莊周笑著對楚國使臣說:“千金,確是厚禮;卿相,確是尊貴的高位。您難道沒見過祭祀天地用的牛嗎?喂養(yǎng)它好幾年,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把它牽進太廟去當祭品。在這個時候,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難道能辦得到嗎?您趕快離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寧愿在污濁的小溝渠中游玩而自尋快樂,也不愿被執(zhí)政者束縛。我愿終身不做官,以便使我的心志暢快??!”乙莊周家境貧寒,于是向監(jiān)河侯借糧。監(jiān)河侯說:“行。我即將收取封邑之地的稅金,打算借給你三百金,好嗎?”莊周聽了臉色驟變,忿忿地說:“我昨天來的時候,有誰在半道上呼喚我。我回頭看看路上車輪碾過的小坑洼處,有條鯽魚在那里掙扎。我問它:‘鯽魚,你干什么呢?’鯽魚回答:‘我是東海水族中的一員。你也許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來吧?!覍λf:‘行啊。我將到南方去游說吳王越王,引發(fā)西江之水來迎候你,可以嗎?’鯽魚變了臉色生氣地說:‘我離開了我慣住的地方,沒有地方生存?,F(xiàn)在,我只要一點水就能活下去。您卻說這種空話,還不如及早地到干魚店里去找我!’”丙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兩個大夫先去傳達他的旨意,說:“想以楚國的事勞累先生啊!”莊子拿著魚竿,頭也不回,說:“我聽說楚國有神龜,已經(jīng)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潔凈的絲巾把它包起來裝進竹箱里,然后放在廟堂上邊供奉。這個神龜,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頭被人們供奉呢,還是寧愿活著在爛泥里拖著它的尾巴爬行呢?”兩個大夫回答說:“它更愿意活著在爛泥里拖著它的尾巴爬行啊?!鼻f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里搖我的尾巴啊?!苯鳎ㄒ唬┪难晕拈喿x(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題。材料一貞觀五年,太宗謂侍臣曰:“忠臣烈士,何代無之,公等知隋朝誰為忠貞?”王珪曰:“臣聞有虎賁郎中獨孤盛在江都宿衛(wèi),宇文化及起逆,盛惟一身,抗拒而死。”太宗曰:“屈突通為隋將共國家戰(zhàn)于潼關(guān)聞京城陷乃引兵東走,義兵追及于桃林,朕遣其家人往招慰,遽殺其奴。又遣其子往,乃云:‘我蒙隋家驅(qū)使,已事兩帝,今者吾死節(jié)之秋,汝舊于我家為父子,今則于我家為仇讎?!蛏渲?,其子避走,所領(lǐng)士卒多潰散。通惟一身,向東南慟哭盡哀。曰:‘臣荷國恩,任當將帥,智力俱盡,致此敗亡,非臣不竭誠于國?!员M,追兵擒之。太上皇授其官,每托疾固辭。此之忠節(jié),足可嘉尚?!币螂匪?,采訪大業(yè)中直諫被誅者子孫聞奏。(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材料二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后家長安。仕隋為虎賁郎將。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xùn)|,戰(zhàn)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遂濟河,破其將桑顯和于飲馬泉。通勢蹙,或說之降,曰:“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眾皆舍兵。通知不免,遂被禽,送長安。帝勞曰:“何相見晚邪?”泣曰:“通不能盡人臣之節(jié),故至此,為本朝羞。”帝曰:“忠臣也!”釋之,授兵部尚書,為秦王行軍元帥長史。從平薛仁杲,時賊珍用山積,諸將爭得之,通獨無所取。帝聞,曰:“清以奉國,名定不虛?!碧刭M金銀六百兩、彩千段,判陜東道行臺左仆射,從討王世充。時通二子在洛,帝曰:“今以東略屬公,如二子何?”通曰:“疇昔陛下釋俘累,加恩禮,以蒙更生,是時口與心誓,以死許國,今日之行,正當先驅(qū),二兒死自其分,終不以私害義?!钡厶⒃唬骸傲沂酷吖?jié),吾今見之。”及竇建德來援賊,秦王分麾下半以屬通,俾與齊王圍洛。世充平,論功第一,拜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鎮(zhèn)東都,數(shù)歲,召為刑部尚書。自以不習文,固辭,改工部。卒,年七十二,贈尚書左仆射,謚曰忠。(節(jié)選自《新唐書·屈突通傳》)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屈突通為隋A將B共國家C戰(zhàn)D于潼關(guān)E聞京城F陷G乃引兵H東走。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仇讎,指仇人,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及仇讎已滅”的“仇讎”意思相同。B.采訪,此指搜求尋訪;現(xiàn)代為新聞用語,指記者為獲取新聞材料而進行調(diào)查等活動。C.固,指堅決、堅定,與《過秦論》中“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的“固”意思不相同。D.屬,指托付、委托,與蘇軾《赤壁賦》中“舉匏樽以相屬”的“屬”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唐太宗認為每個朝代都有忠臣烈士,并詢問隋朝誰是忠貞之人。王珪說,獨孤盛在江都做衛(wèi)士時遇到宇文化及謀反,孤身一人抵抗至死。B.唐太宗派屈家家奴去招降屈突通,結(jié)果被他殺掉;后來又派其子去勸降,屈突通卻對兒子說如今他們不是父子而是仇敵,并用箭射兒子。C.平定薛仁杲時,眾將爭相奪取賊人的珍寶,只有屈突通一無所取?;实勐犝f后,稱贊屈突通清廉奉國,名不虛傳,并且賞賜他很多財物。D.征討王世充,屈突通功勞最大,因此封官晉爵,被召入朝廷擔任刑部尚書,但他自認為不熟習法令條文,堅決推辭,后改任工部尚書。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臣荷國恩,任當將帥,智力俱盡,致此敗亡,非臣不竭誠于國。(2)及竇建德來援賊,秦王分麾下半以屬通,俾與齊王圍洛。14.屈突通的謚號為“忠”。請結(jié)合材料二,概括其“忠”的具體表現(xiàn)。(3分)10.BEG11.D12.D13.(1)我蒙受國家恩遇,擔任將帥,智謀和力量都已用盡了,遭到今日的敗亡,不是為臣報國不盡心。(2)等到竇建德來援救賊人,秦王分出一半部下隸屬于屈突通,讓他與齊王包圍洛陽。(1)“荷”,受,蒙受;“俱”,都;“非臣不竭誠于國”,判斷句,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非臣于國不竭誠”。(2)“及”,等到;“麾下”,部下;“俾”,使、讓。14.①面對勸降,他斷然拒絕,決意以死報國。②被擒后,面對高祖的慰勞,他痛哭自己未能盡節(jié),令隋朝蒙羞。③征討王世充,盡管二子在洛陽,但他決心以死許國,絕不以私害義。參考譯文:材料一:貞觀五年(631),太宗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哪個朝代沒有忠臣義士?你們認為隋朝的大臣誰是忠貞的?”王珪說:“臣聽說有虎賁郎中獨孤盛,他在江都擔任宿衛(wèi),宇文化及發(fā)動叛亂時,只有獨孤盛一人奮力抵抗,直到戰(zhàn)死?!碧谡f:“屈突通任隋朝的將領(lǐng),與我軍在潼關(guān)大戰(zhàn)。聽說京城陷落,便率領(lǐng)部下向東奔走援救。我義軍追到桃林,我派他的家仆前去招降,他便把那個家仆殺死了。又派他的兒子前去勸降,他對兒子說:‘我蒙隋朝任用,已經(jīng)侍奉過兩代皇帝,現(xiàn)在是我為他們盡節(jié)而死的時候了,你以前和我是父子,現(xiàn)在和我是仇人。’于是用箭射他的兒子,他的兒子避開逃走。他所率領(lǐng)的士卒也都潰散了,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只身面向東南方痛哭,非常悲哀,說道:‘我蒙受國家恩遇,擔任將帥,智謀和力量都已用盡了,遭到今日的敗亡,不是為臣報國不盡心。’話剛說完,追兵就將他捉住了。太上皇要授予他官職,他每次都托病堅決推辭。像這樣的忠誠節(jié)操,實在值得嘉獎推崇!”于是命令有關(guān)部門,尋訪大業(yè)年間因直諫而被殺的大臣們的子孫,報告朝廷。材料二:屈突通,他的祖先大概是昌黎徒何人,后遷居長安。出仕隋朝虎賁郎將。高祖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xùn)|,交戰(zhàn)后久攻不下,高祖于是留下部分兵力包圍河?xùn)|,于是渡過黃河,在飲馬泉打敗了他的將領(lǐng)桑顯和。屈突通形勢危急,有人游說他投降,他說:“我蒙受國家厚恩,侍奉二主,怎能逃避國難?只能以死報國罷了!”眾人全都丟掉兵器。屈突通知道無法解脫,于是被俘,押送到長安?;实畚縿谒f:“為何相見得這么晚呢?”屈突通哭著說:“我未能盡人臣的忠節(jié),所以到了這個地步,讓本朝蒙羞?!被实壅f:“這是隋朝的忠臣哪!”釋放了他,授職為兵部尚書,擔任秦王行軍元帥長史。跟隨平定薛仁杲,當時賊人的珍寶物品堆積如山,各將領(lǐng)爭相奪取,唯獨屈突通沒有拿。皇帝聽說后,說:“以清廉事奉國家,名聲肯定不虛假?!碧氐刭浻杷疸y六百兩、彩千段,判陜東道行臺左仆射,跟隨討伐王世充。當時屈突通的兩個兒子在洛陽,皇帝說:“現(xiàn)在將東討的重任交給你,兩個兒子怎么辦?”屈突通說:“從前陛下釋放我這個俘虜,加以恩待禮遇,蒙受再生之恩,這時心口一致發(fā)誓,以身許國。今天的出討,正應(yīng)當做先驅(qū),兩個兒子的死自是他們的天分,終究不能因私情損害節(jié)義?!被实坶L嘆說:“烈士以身殉節(jié),我今天見到了?!钡鹊礁]建德來援救賊人,秦王分出一半部下隸屬于屈突通,讓他與齊王包圍洛陽。平定王世充后,論功勞他是第一,授任為陜東道大行臺右仆射,鎮(zhèn)守東都。幾年后,召入朝廷任刑部尚書。自認為不熟習法令條文,堅決辭讓,改任工部尚書。去世時,終年七十二歲,追贈尚書左仆射,謚號叫忠。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第一次段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謂左右曰:“今時韓、魏與始孰強?”對曰:“不如始強?!蓖踉唬骸敖駮r如耳、魏齊與孟嘗、芒卯孰賢?”對曰:“不如?!蓖踉唬骸耙悦蠂L、芒卯之賢,率強韓、魏以攻秦,猶無奈寡人何也。今以無能之如耳、魏齊而率弱韓、魏以伐秦,其無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敝衅隈T琴而對曰:“王之料天下過矣。當晉六卿①之時,知氏最強,滅范、中行,又率韓、魏之兵以圍趙襄子于晉陽,決晉水以灌晉陽之城。知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為參乘。知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之國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夯缸又忭n康子,韓康子履魏桓子,肘足接于車上,而知氏地分,身死國亡,為天下笑。今秦兵雖強,不能過知氏;韓、魏雖弱,尚賢其在晉陽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時也,愿王之勿易也!”(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材料二:凡明主之治國也,任其勢。勢不可害,則雖強天下無奈何也,而況孟常、芒卯、韓、魏能奈我何!其勢可害也,則不肖如如耳、魏齊,及韓、魏猶能害之。然則害與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問乎?申子曰:“失之數(shù)而求之信則疑矣。”其昭王之謂也。知伯無度,從韓康、魏宣而圖以水灌滅其國,此知伯之所以國亡而身死、頭為飲杯之故也。今昭王問孰與始強,其畏有水人之患乎?雖有左右,非韓、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虛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調(diào),弄不明,中期之任也。中期為所不知,豈不妄哉!左右對之曰“弱于始”與“不及”則可矣,其曰“甚然”則諛也。申子曰:“治不逾官,雖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問有失,左右中期之對皆有過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三》)【注】①晉六卿:指春秋末期晉國的知氏、范氏、中行氏、韓氏、魏氏、趙氏六大家族。后文的知伯即知氏家主,當時勢力最大。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分別是趙氏、魏氏、韓氏家主,晉陽、安邑、平陽分別是三家的封邑。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吾始[A]不知[B]水之可以亡[C]人之國也[D]乃今知之[E]汾水[F]可以灌安邑[G]絳水[H]可以灌平陽。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馮,同“憑”,文中指倚靠,與《赤壁賦》“浩浩乎如馮虛御風”中的“馮”意思相同。B.參乘,在車右陪乘的人,與《鴻門宴》“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中的“參乘”意思相同。C.任其勢,文中指憑借他的權(quán)勢,其中“任”與成語“放任自流”中的“任”意思不同。D.所以,文中表示原因,與《師說》中“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中的“所以”用法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現(xiàn)在的韓國、魏國實力不如以前,如耳、魏齊也不如孟嘗、芒卯賢能,秦昭王認為,如今韓國、魏國要攻打秦國,并不能把秦國怎么樣。B.對于秦昭王的說法,侍臣都表示認同,中期則提出不同見解,他借晉國強大的知伯身死國滅的史事,勸說秦昭王不要把形勢看得太簡單。C.聽了知伯的話后,魏桓子和韓康子都產(chǎn)生了憂慮,所以魏桓子用臂肘碰韓康子,韓康子也用腳碰魏桓子,兩人在車上用肘和腳暗中交流。D.申子認為秦昭王丟掉法術(shù)而要求別人忠信是糊涂的,韓非子對此表示認同;對于左右侍臣,韓非子認為他們回答秦昭王的話是阿諛逢迎。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今秦兵雖強,不能過知氏;韓、魏雖弱,尚賢其在晉陽之下也。(2)然則害與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問乎?韓非子認為中期回答秦昭王有過錯,理由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10.DEG句意:我起初不知道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如今才知道了。汾水也可以淹灌安邑,絳水也可以淹灌平陽?!八梢酝鋈酥畤病笔恰安恢钡馁e語,中間不能斷開,可在后面的D處斷開?!澳私裰迸c前面的“不知”相對,作謂語,“之”作賓語,是獨立的分句,可在后面的E處斷開?!胺谒梢怨喟惨亍薄敖{水可以灌平陽”結(jié)構(gòu)一致,可在中間的G處斷開。故選DEG。11.AA.錯誤。同“憑”,倚靠/通“憑”,乘。句意:中期倚著琴回答說。/浩浩淼淼好像乘風凌空而行。B.正確。句意:韓康子做參乘。/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C.正確。憑借/由著,聽憑。句意:憑借他的權(quán)勢。/聽憑自然的發(fā)展,不加領(lǐng)導(dǎo)或過問。D.正確?!脑?用來……的。句意:這就是知伯國亡身死、頭蓋骨被做成飲杯的緣故。/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xué)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故選A。12.DD.“申子認為秦昭王丟掉法術(shù)而要求別人忠信是糊涂的”錯誤,曲解文意。申子的話并不是針對秦昭王的,韓非子引用申不害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所以是韓非子“認為秦昭王丟掉法術(shù)而要求別人忠信是糊涂的”?!绊n非子認為他們回答秦昭王的話是阿諛逢迎”以偏概全,原文只說“其曰‘甚然’則諛也”,也就是說,左右近臣回答“不如”“不如始強”的時候,不是阿諛奉承,但是回答“甚然”的時候就是阿諛奉承。故選D。13.(1)如今秦兵雖然強大,但不會超過知氏;韓國、魏國雖然弱小,但還是要勝過當初在晉陽城下的時候。(2)既然這樣,那么受侵害和不受侵害,在于是否依靠自己罷了,有什么可問的呢?(1)“過”,超過;“尚”,還是;“賢”,勝過。各1分,句意1分。(2)“然則”,既然這樣,那么;“自恃”,賓語前置句,依靠自己;“奚”,什么。各1分,句意1分。14.①秦昭王問侍臣與知伯圖謀魏桓子、韓康子封地情況并不一樣,中期說“勿易”不切合實際,是空話。②中期的職任是掌管琴瑟,他回答的是他不了解的事,這是荒謬的。參考譯文:材料一: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對侍臣說:“現(xiàn)在韓、魏和他們初起時比,哪個階段強?”侍臣回答說:“不如初起時強。”秦昭王說:“現(xiàn)在如耳、魏齊和從前孟嘗君、芒卯相比,誰更賢能?”侍臣回答說:“如耳、魏齊不如孟嘗君和芒卯?!鼻卣淹跽f:“憑借孟嘗君和芒卯的賢能,率領(lǐng)強大的韓、魏來進攻秦國,還不能把寡人怎么樣。如今靠無能的如耳、魏齊率領(lǐng)疲弱的韓國、魏國來攻打秦國,他們不可能把寡人怎么樣也是很明顯了。”左右侍臣都說:“太對了?!敝衅趨s倚著琴回答說:“大王對天下形勢估計錯了。當初晉國六卿掌權(quán)的時候,知氏最強,消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率領(lǐng)韓、魏的軍隊在晉陽圍攻趙襄子,挖開晉水淹灌晉陽城。知伯巡察水勢,魏桓子駕車,韓康子在車右陪侍。知伯說:‘我起初不知道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如今才知道了。汾水也可以淹灌安邑,絳水也可以淹灌平陽?!谑俏夯缸佑帽壑馀鲆慌鲰n康子,韓康子也用腳踩了一下魏桓子,兩人在車上用肘和腳暗中碰撞來交流,結(jié)果知氏領(lǐng)土被瓜分,知伯身死國亡,被天下人嘲笑。如今秦兵雖然強大,但不會超過知氏;韓國、魏國雖然弱小,但還是要勝過當初在晉陽城下的時候。現(xiàn)在正是他們用肘和腳暗中互相聯(lián)合的時候,希望大王不要把形勢看得太簡單(輕視他們)啊!”(節(jié)選自《史記·魏世家》)材料二:大凡明君治理國家,憑借他的權(quán)勢。權(quán)勢不可侵害,那么即使天下最強大的國家也不能把我怎么樣,何況是孟嘗君、芒卯以及韓、魏,能把我怎么樣呢?君主的權(quán)勢可以侵害的話,那么像如耳、魏齊這樣的無能之輩以及弱國韓、魏也能加以侵害。既然這樣,那么受侵害和不受侵害,在于是否依靠自己罷了,有什么可問的呢?申不害說:“丟掉法術(shù)而要別人忠實,就糊涂了?!笨峙抡f的就是昭王吧。知伯為人沒有節(jié)制,帶領(lǐng)韓康子、魏宣子作戰(zhàn)而企圖用水灌城滅掉他們的國家,這就是知伯國亡身死、頭蓋骨被做成飲杯的緣故?,F(xiàn)在昭王問起目前的韓、魏與當初的韓、魏哪個強大,難道是害怕有被人引水灌城而自取滅亡的禍患嗎?雖然有侍臣在身邊,可他們并不是韓康子、魏宣子,哪有碰肘踩腳的勾當呢?而中期卻說不要輕視,這是空話一句(不切實際的話)。況且中期掌管的,是琴瑟。弦沒有調(diào)好,曲調(diào)不清楚,屬于中期的責任。中期去做他不懂的事,豈不是荒謬嗎?左右近侍回答說“比初期衰弱”和“不如過去”還可以,說“太對了”就是奉承了。申不害說:“辦事不要越過自己的職責,分外的事即便知道也不要講?!比缃裰衅诓恢绤s還要議論。所以說,昭王的提問有過失,近侍和中期的回答都有過錯。(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三》)江西省宜春市宜豐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創(chuàng)新部)(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鄧訓(xùn),字平叔,謙恕下士,無貴賤見之如舊,朋友子往來門內(nèi),視之如子,有過加鞭撲之教,太醫(yī)皮巡從獵上林還,暮宿殿門下,寒疝病發(fā)。時訓(xùn)直事,聞巡聲,起往問之,巡曰:“冀得火以熨背?!庇?xùn)身至太官門為求火,不得,乃以口噓其背,復(fù)呼同廬郎共更噓,至朝遂愈也。永平中,治滹沱、石臼河,從都廬至羊腸倉,欲令通漕。太原吏民苦轉(zhuǎn)運,所經(jīng)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沒溺死者不可勝算。建初三年,拜訓(xùn)謁者,使監(jiān)領(lǐng)其事,更用驢輦,歲省億萬計,活徒士數(shù)千人。鄧訓(xùn)嘗將黎陽營兵屯狐奴,后遷護烏桓校尉,黎陽營故吏皆戀慕,故吏最貧羸者舉國,念訓(xùn)嘗所服藥北州少乏,又知訓(xùn)好青泥封書,從黎陽步推鹿車于雒陽市藥,還過趙國易陽,并載青泥一幞,至上谷遺訓(xùn)。其得人心如是。為護烏桓校尉,吏士嘗大病瘧,轉(zhuǎn)易至數(shù)千人。訓(xùn)身煮湯藥,咸得平愈。其無妻者,為適配偶。訓(xùn)坐私與扈通書,免歸。燕人思慕,為之作歌。拜張掖太守,以身率下,河西改俗,鄰郡則之。訓(xùn)為護羌校尉,時迷吾子迷唐,別與武威種羌合兵萬騎,來至塞下,未敢攻訓(xùn),先欲脅月氏胡。訓(xùn)擁衛(wèi)諸故,令不得戰(zhàn)。訓(xùn)發(fā)湟中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掩擊迷唐于雁谷。羌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持刀以自刺。訓(xùn)聞有困病者,輒拘持束縛,不與兵刃,使醫(yī)藥療治,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悅。訓(xùn)病卒吏民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數(shù)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殺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家家立祠,每有病,輒禱求福。(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第三十五章》)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訓(xùn)病卒/吏民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數(shù)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殺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B.訓(xùn)病卒/吏民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數(shù)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殺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C.訓(xùn)病卒/吏民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數(shù)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殺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D.訓(xùn)病卒/吏民羌胡愛惜/旦夕臨者數(shù)千人/或以刀自割/又刺殺犬馬牛羊/曰/鄧使君已死/我曹皆死耳/前烏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以空城郭/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貴賤,指地位高低,與《師說》中“無貴無賤”的“貴”“賤”意思相同。B.上林,文中指古宮苑名,后泛指帝王的苑囿,也可指司馬相如的名篇《上林賦》。C.“更用驢輦”的“輦”指車子,與《阿房宮賦》中“輦來于秦”的“輦”用法相同。D.醫(yī)藥,文中指“醫(yī)生用藥”,現(xiàn)代指醫(yī)療和藥物,古今異義。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鄧訓(xùn)對待士人謙遜、寬容;對待朋友犯了錯的孩子嚴厲教育;對待太醫(yī)皮巡關(guān)懷備至,不辭勞苦用嘴巴向其背部緩緩?fù)聼釟?,使其痊愈。B.朝廷下令疏理滹沱河和石臼河以通漕運,鄧訓(xùn)擔任謁者監(jiān)理此事,改變了運輸方式,不僅每年節(jié)省費用無數(shù),而且保全了很多服役的人。C.鄧訓(xùn)調(diào)離黎陽營后,原屬下仍愛戴思慕他,其中有一個叫舉國的,專門為他從黎陽步行推車到洛陽買藥,還為他在易陽買了一塊青泥。D.迷吾派出一萬多騎兵脅迫月氏胡人,鄧訓(xùn)沒有置身事外,挺身而出保衛(wèi)各族胡人,使他們免于征戰(zhàn),后又派兵四千,在雁谷襲擊迷唐。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時訓(xùn)直事,聞巡聲,起往問之,巡曰:“冀得火以熨背。” (2)羌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持刀以自刺。 14.鄧訓(xùn)擔任護烏桓校尉、張掖太守時,如何贏得民心?請簡要概括。(3分) 10.D【解析】句意:鄧訓(xùn)(因病)去世,官吏百姓都敬重他,一天中從早到晚來吊唁的有幾千人,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殺死自己的狗、馬、牛、羊,說“鄧使君已死,我們也一起去死吧”,之前的烏桓官吏士兵都在道路急急奔走,以至于城郭都空了?!拔也堋弊鳌敖运蓝钡闹髡Z,“我曹皆死耳”中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AB;“道路”作“奔走”后置的狀語,“奔走道路”中間不應(yīng)斷開,排除C。故選D。11.C【解析】A.正確。句意:無論地位高低貴賤。C.“用法相同”錯。“輦”,名詞,車子/名詞作狀語,乘坐輦車。句意:改用驢車/坐著輦車來到秦國。故選C。12.D【解析】D.“迷吾派出一萬多騎兵脅迫月氏胡人”錯。原文為“時迷吾子迷唐,別與武威種羌合兵萬騎”,意思是當時迷吾的兒子迷唐,另外和武威種羌合兵共一萬多騎,并不是迷唐派出一萬多騎兵。故選D。13.(1)當時正是鄧訓(xùn)值班,他聽到了皮巡痛苦的聲音,去詢問他的情況,皮巡說:“希望有火能夠烘烤背部。”(2)羌人風俗以病死為恥,每當病重到了危急關(guān)頭,就用刀自殺。(1)“直事”,值班;“冀”,希望;“熨”,烘烤。(2)“恥”,意動用法,以……為恥;“輒”,就。14.①關(guān)愛將士,對他們施加恩德②注重移風易俗參考譯文:鄧訓(xùn),字平叔,對待下士謙遜仁恕,無論貴與賤一如既往的好,朋友的孩子來自己家中,就當作親生孩子來對待,有什么過錯就用鞭子來教育。太醫(yī)皮巡打獵后從上林苑里回來,晚上住在殿門里面,寒疝病發(fā)作。當時正是鄧訓(xùn)值班,他聽到了皮巡痛苦的聲音,去詢問他的情況,皮巡說:“希望有火能夠烘烤背部?!编囉?xùn)親自到大官門為他求火,沒有成功,就用嘴巴向他的背部緩緩?fù)聼釟?,又請同屋的人一起再次緩緩?fù)職?,到了早晨皮巡的病就好了。永平年間(朝廷下令)疏理滹沱、石臼河,從都廬到羊腸倉,想使這兩地之間通漕運。太原官吏百姓苦于勞役。(漕運)所經(jīng)過的三百八十九處險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建初三年,皇帝授予鄧訓(xùn)謁者的官職,派他監(jiān)理此事,改用驢車運輸,每年節(jié)省費用數(shù)以億萬計,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幾千人。鄧訓(xùn)帶領(lǐng)黎陽營兵在狐奴屯兵,后升任護烏桓校尉,黎陽營的老部下都眷戀思慕他。所以(鄧訓(xùn)的)最貧困的老部下舉國,想到鄧訓(xùn)常吃的藥在北方州郡很少,又知道鄧訓(xùn)喜歡用青泥封書信,就從黎陽推著獨輪小車在洛陽買藥,回去的時候路過趙國易陽,又裝上一塊青泥,到上谷送給鄧訓(xùn),鄧訓(xùn)就是這樣得人心。(鄧訓(xùn))任護烏桓校尉,官兵常患嚴重的瘧病,相互傳染有數(shù)千人。鄧訓(xùn)親自為他們煮湯藥,都能獲得痊愈,那些沒有妻子的官兵,為(他們)娶妻。(鄧訓(xùn))因私下與梁扈通書信犯罪,被免職歸鄉(xiāng)。燕人思慕他,為他作歌。(鄧訓(xùn))授職張掖太守,以身率下,河西改了風俗,鄰郡也隨之效法。(鄧訓(xùn))為護羌校尉,當時迷吾的兒子迷唐,另外和武威種羌合兵共一萬多騎,來到塞下,不敢攻打鄧訓(xùn),先想脅迫月氏胡人。鄧訓(xùn)加以保護阻礙,使雙方不能交戰(zhàn)。(鄧訓(xùn))征集湟中秦、胡羌兵四千多人,出邊塞在雁谷襲擊掩殺迷唐。羌人歷來以病死為恥,每當病重到了危急關(guān)頭,就用刀自殺。鄧訓(xùn)聽說有病重的人,就把他抓來綁好,不給他刀子,派醫(yī)生用藥治療,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沒有不感激高興的。鄧訓(xùn)(因病)去世,官吏百姓都敬重他,一天中從早到晚來吊唁的有幾千人,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殺死自己的狗、馬、牛、羊,說“鄧使君已死,我們也一起去死吧”,之前的烏桓官吏士兵都在道路急急奔走,以至于城郭都空了。家家為(鄧訓(xùn))設(shè)立祠堂,一旦家人有病,就向他祈禱求福。(節(jié)選自《東觀漢記·第三十五章》)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東煌學(xué)校2023-2024學(xué)年高一下學(xué)期3月月考語文試題(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上在道,民有獻瓜果者,上欲以散試官授之,訪于陸贄。贄上奏,以為:“爵位恒宜慎惜,不可輕用。起端雖微,流弊必大。獻瓜果者,止可賜以錢帛,不當酬以官?!鄙显唬骸霸嚬偬撁瑹o損于事?!辟椨稚献啵渎栽唬骸白员d以來,財賦不足以供賜,而職官之賞興焉;青朱雜沓于胥徒,金紫普施于輿皂。夫誘人之方惟名與利名近虛而于教為重利近實而于德為輕。專實利而不濟之以虛,則耗匱而物力不給;專虛名而不副之以實,則誕謾而人情不趨。今之員外、試官,頗同勛、散、爵號,雖則授無費祿,受不占員,然而突銛鋒、排患難者則以是賞之,竭筋力、展勞效者又以是酬之。若獻瓜果者亦授試官,則彼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此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視人如草木,誰復(fù)為用哉!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敦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則后之立功者,將曷用為賞哉!”贄在翰林,為上所親信,居艱難中,雖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與贄謀之,故當時謂之內(nèi)相,上行止必與之俱。然贄數(shù)直諫,忤上意,盧杞雖貶官,上心庇之。贄極言杞奸邪致亂,上雖貌從,心頗不悅。(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第二百三十卷)文本二:伏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xué)為帝師。論深切于事情,言不離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shù)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時。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shù),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至于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yīng)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數(shù)??芍^進苦口之樂石,針害身之膏肓。使德宗盡用其言,則貞觀可得而復(fù)。(節(jié)選自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yīng)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誘人A之方B惟名與利C名近虛D而于教E為重F利近實G而于德H為輕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字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訪于陸贄”與“徑造廬訪成”(《促織》)兩句中的“訪”字含義不同。B.內(nèi)相,唐德宗開始,雖朝廷有宰相主政,而翰林學(xué)士常值宿內(nèi)廷,向皇帝提出建議,參裁可否,故號稱內(nèi)相。明朝時內(nèi)相為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尊稱。C.“上雖貌從”與“貌恭而不心服”(《諫太宗十思疏》)兩句中的“貌”字活用情況相同。D.“貞觀”為唐高祖李淵的年號,出自“天地之道,貞觀者也”。他開創(chuàng)了政治清明、經(jīng)濟復(fù)蘇、文化繁榮的初唐局面,史稱“貞觀之治”。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贄不贊成用官位來酬報給唐德宗進獻瓜果的人,認為只能賜給他們錢帛,但是德宗覺得試官只有個虛名,對事情是沒有什么損害的。B.唐德宗非常信任器重陸贄,無論什么事,都與陸贄商量,無論到哪里去,都有陸贄伴隨,所以陸贄敢于直言諫諍,不懼違背德宗的意旨。C.蘇軾贊賞陸贄對上可以糾正皇帝的錯誤,對下能夠貫通天下人的心志。陸贄提出了很多方面的合理建議,像苦口良藥般可以醫(yī)治重病。D.唐德宗沒能完全按陸贄的進言去實行,貞觀之治的盛況難以再現(xiàn)。蘇軾進札子的目的是建議宋哲宗讀陸贄的奏議,從中學(xué)習治國之術(shù)。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今陛下既未有實利以敦勸,又不重虛名而濫施,人無藉焉。(2)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shù)不疏。14.文本一第一段中陸贄的奏議屬于文本二中提到的哪個方面的奏議?在這個方面陸贄的主要觀點是什么?10.BCF11.D12.B13.(1)現(xiàn)在陛下既沒有實際的利益來敦促勸勉人們,又不重視虛無的名譽而不加節(jié)制地施加于人,人們行事便無所依憑了。(2)智慧與子房(張良)相當而文才卻要勝過他,辯才與賈誼相當而方法卻不似他粗疏。14.(1)屬于“用人聽言之法”這個方面的奏議,屬于官職任用這一方面。(2)主要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