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雅禮中學高三3月歷史高考模擬試卷(答案詳解)_第1頁
2024年湖南雅禮中學高三3月歷史高考模擬試卷(答案詳解)_第2頁
2024年湖南雅禮中學高三3月歷史高考模擬試卷(答案詳解)_第3頁
2024年湖南雅禮中學高三3月歷史高考模擬試卷(答案詳解)_第4頁
2024年湖南雅禮中學高三3月歷史高考模擬試卷(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雅禮中學2024屆高三綜合自主測試(一)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左傳》記載,前676年,虢公、晉侯朝見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賜給二人玉五轂,馬三匹;前488年,根據吳國的要求,魯國以相當于侍奉周天子的規(guī)格百牢(即豬、羊各百頭)之禮招待前來會晤魯公的吳王夫差。據此可知(

)A.禮崩樂壞影響政局穩(wěn)定 B.社會治理秩序亟需重構C.禮制帶來沉重經濟負擔 D.政治經濟實力左右禮制2.秦漢時期,在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設置縣級地方政府,稱為“道”。秦漢通過這種特殊的統(tǒng)治制度,使一些不太適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縣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適應并接受了政府的統(tǒng)治。由此可知,秦漢的“道”制(

)A.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監(jiān)察權 B.防止了少數民族割據和叛亂C.有利于民族交融與國家統(tǒng)一 D.發(fā)展為漢初的郡國并行制度3.東漢末年曹操開始以戶為單位征收實物稅,名為戶調。西晉時期頒布法律規(guī)定,以官品之高低蔭庇親屬和佃客,一、二品的官可以蔭庇佃客五十戶,受蔭庇的佃戶可以免役調。這一現象A.體現了仁政民本的思想 B.反映了宗法血緣的關系C.增強了世家大族的實力 D.削弱了人身關系的依附4.唐朝前期,稅收由中央政府統(tǒng)一征收和分配支出。唐朝后期,中央政府根據大歷十四年(779年)的收成和人口,制定稅額,并分派給各地政府進行征收,地方政府征收上來的稅收,分為“上供、留使、留州”三個部分。這一變化(

)A.深受政局變動的影響 B.加重了農民經濟負擔C.保障了中央賦稅收入 D.有助于解決藩鎮(zhèn)割據5.明清時期,人口增長導致的人口頻繁流動、更深度的區(qū)域開發(fā)、城市的發(fā)展和區(qū)域性貿易活躍、國家制度與商業(yè)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及其調適、民間組織的興起、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等等,這些變化伴隨著危機。經濟、文化領域劇烈變化必然對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戰(zhàn)。以下對明清時期的變化與挑戰(zhàn)理解正確的是(

)A.新航路開辟直接導致明清時期的社會變化B.西方殖民者的東進是明清時期社會變化的根源C.明清時期的社會變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會的危機D.明清時期的社會變化與世界是同步的,構成后者的組成部分6.中國古代小說即使虛構,也要寫上真實的年代、真實的地點,甚至真實的人名。故事是虛構的,故事發(fā)生的空間與時間卻是真實的;人物是虛構的,人物的名字卻是真實的。中國小說的書名常冠以記、傳、志之類的字樣,如《石頭記《水滸傳》《東周列國志》等,記、傳、志本身就是史書體例的稱謂。由此推知,古代小說(

)A.與歷史著作具有同等史料價值 B.能夠準確記述歷史人物的事跡C.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史料運用 D.反映出時代對歷史敘述的影響7.1888年,葛士濬編撰《皇朝經世文續(xù)編》,在保留傳統(tǒng)“六目”的基礎上,“文學”目下新增了“算學”三卷。稍晚問世的《萬國分類時務大成》中同樣“(將)光學等統(tǒng)以算學,均分隸諸文學之末?!边@表明當時(

)A.西學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 B.“中體西用”觀念影響書目編撰C.中西文化呈現融合發(fā)展趨勢 D.中國人尚未意識到西學的重要性8.如表為1919年英國、美國、日本及蘇俄四國對華貿易在各大區(qū)所占比重情況(單位:%;*代表不足0.05%;日本包括臺灣)。其中,乙國是東北華北華中華南全國進口出口進口出口進口出口進口出口進口出口甲1.13.55.01.118.317.8*0.79.59.1乙64.560.4一61.274.529.918.42.71.736.330.9丙13.66.116.98.322.830.52.0*16.216.2丁9.310.20.3一1.0一0.21.6一一2.13.4A.英國 B.日本 C.美國 D.蘇俄9.1957年,王蒙的作品《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因批評官僚主義而被劃為右派。1962年,毛澤東對此說:“反對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沒有這樣的官僚主義,中央還出過王明、出過陳獨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義?由此可見當時A.中央對“左”傾思想曾予以糾正B.“雙百”方針得到了全面落實C.黨的工作重心是反對官僚主義D.文藝領域徹底清算了“左”傾路線10."下表為1977--2019年全國勞模大會的會議概況。據此可知,我國時間會議名稱概況1977—1979年全國勞模大會(共五次)產生了2541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分別來自工業(yè)、科技、財貿、交通等領域1989—2019年全國勞模大會(共六次)產生了17531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一大批知識型、專家型、復合型先進人物受到表彰A.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已完成 B.勞模評選的標準保持不變C.改革開放不斷走向深化 D.科技人才占據勞模的多數11.《吉爾伽美什與阿伽》是古代兩河流域史詩中最短的一部。該史詩中沒有神靈,只有人類活動,記載的事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紀前期。史詩還透露了當時國王決策需要咨詢長老議會和人民大會,并且不能隨意推翻后兩者的意見等信息。據此可知古代兩河流域(

)A.沒有受到神學影響 B.深受印歐人遷徙影響C.專制王權尚未形成 D.最早確立了民主政治12.16世紀以前,西歐物價在數百年內一直是穩(wěn)定的,只是由于戰(zhàn)爭或歉收等原因才發(fā)生暫時的波動。從16世紀30年代起物價卻一直上升,到16世紀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價平均上漲了4倍多,法國、英國和德國則平均上漲2倍到2倍半。這一變化A.引起國力變化,鞏固西葡霸主地位B.造成社會動蕩,阻礙國際貿易交流C.促使社會分化,加速封建勢力衰落D.推高金銀價格,抑制商品經濟發(fā)展13.如表是近代幾位科學家的研究介紹。據此可知,近代科學革命(

)哥白尼以數的和諧運動觀為前提,以天體運行為研究對象,認為天體運行的法則服從于數學法則,數學是檢驗天體運行規(guī)律的工具開普勒以其長期天文實驗觀測的數據為材料,以演算、分析、論證為渠道,精確計算出行星運動三定律伽利略批判亞里士多德的以太學說,將自然的研究方向從亞里士多德主義中“質的判斷”向“量的確立”轉變A.運用實驗驗證運動規(guī)律 B.重視數學與實驗結合C.通過觀察歸納認識本質 D.注重具體數據的分析14.19世紀中期,一位美國官員做出如下預見:“一個時代將要到來,人類將成為一家人,我們盎格魯-凱爾特-諾曼的卓越血統(tǒng)將領導各國走向這一結果這一偉大的邦聯將最終環(huán)繞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边@反映了(

)A.邦聯制依然是美國人的政治追求 B.西方中心主義者的種族優(yōu)越感C.工業(yè)革命推動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D.世界政治經濟中心轉移至美國15.20世紀20年代中期,蘇聯對農產品價格的調整左右搖擺,時而向農民讓步,放松對價格的控制,時而打擊私人買賣活動,壓低農產品價格。這一現象反映出(

)A.蘇聯政府已經失去對農業(yè)的控制 B.新經濟政策與工業(yè)化方針的沖突C.經濟危機影響了農產品價格 D.新經濟政策的弊端日益顯露16.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已多次采用政府補貼或關稅壁壘等方式來扶持和保護國內特定的企業(yè)和產業(yè);但在面對很多發(fā)展中國家采取類似的做法時,他們卻高舉“貿易自由化”的大旗,罔顧世貿組織的規(guī)則和慣例,對這些行為大加斥責。發(fā)達國家的這些做法(

)A.背離了經濟全球化趨勢 B.傳播了自由競爭的理念C.滿足了跨國公司的利益 D.推進了南北國家的合作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其中17題18分,18題16分,19題18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國藍”并不是現代中國人的獨創(chuàng),據出土的珠料和管料推測,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尚藍”已成為貴族審美的嗜好,并成為一種祥瑞的象征。古人不畏險阻從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采購青金石作為藍色顏料來裝飾佛像,以示對信仰的虔誠。唐代的窯工們,將“波斯藍”與中國“瓷”相融合而燒成青花瓷器,渾厚華滋。經歷了兩宋時期的沒落,青花瓷在蒙元時期得到迅速發(fā)展。燒制元青花瓷的高鐵低錳的鈷土礦(“蘇麻離青”)應該是來自伊朗等國。元朝政府于1278年在景德鎮(zhèn)設立了專門燒造貢瓷的“浮梁瓷局”,燒制出的青花瓷顏色穩(wěn)定、沉靜,而且在燒結瓷器的溫度、質地及裝飾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這并不意味著此時青花瓷這個品種已經完全成熟和有大規(guī)模的生產。從對波斯細密畫插圖本的考察來看,青花瓷的成熟可能在13世紀末期,其大規(guī)模對外出口貿易應當開始于14世紀上半葉。元明清三朝統(tǒng)治者皆因信仰對青藍色系青睞有加,元、清兩代因信仰薩滿教而崇尚天藍色,明代統(tǒng)治者因信奉道教而推崇青藍色系。幾經歷史淘洗,藍色終于長久駐留于國人的心中,最終成為華夏文化記憶與民族認同中的鮮明一筆?!幾脏u文兵、曾璐:《“中國藍”:色彩情感與品牌視覺形象實踐研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元朝青花瓷快速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藍”所蘊含的文化價值。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入黨為榮20世紀20年代,知識青年一躍崛起為時代發(fā)展的急先鋒。而青年學生每以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榮成為這一時期蔚為獨特的社會現象。這其中,許多知識青年是從國民黨轉入共產黨的。在1926年前后,由國民黨轉入共產黨的知識青年,約占共產黨員人數的3%。廣州作為當時國民黨的大本營,從國民黨轉入共產黨的知識青年,占廣州中共黨員總數的1/7,占知識分子黨員的3/4。而且,伴隨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轉入共產黨的知識青年越來越多。出現如此流動,與國民黨內部組織結構不嚴密、黨部運作低效率,使得"黨力"不彰成為一個嚴重的痼疾有關。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有著嚴密組織紀律的政黨,不僅對知識青年的入黨嚴格慎重,而且以鐵的紀律加以約束。其時,共產黨要求自己的黨員"吃苦的工作我們自己爭來做,占小便宜的事情讓給他們"。尤其是有"做官傾向"的黨員,被斥之為"腐敗墮落"的"機會主義傾向",共產黨要求"嚴厲取締"。這種鮮明反差引發(fā)了富有革命熱情的知識青年的強烈共鳴?!幾詶顤|《近代史上"入黨為榮"的社會現象回眸》談談你對20世紀20年代知識青年"入黨為榮"社會現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論有據,論述充分,邏輯清晰。)19.集市和交易所材料一具有全歐意義的香檳集市(香檳伯爵領地上四個城市中定期輪流舉行的集市)是當時最大的集市。它的繁榮期是在12至13世紀。香檳的領土同德意志、佛蘭德、法蘭西等國相毗鄰。香檳本身的政治條件也是有利的,因為香檳伯爵只是名義上依附于法蘭西國王,他們在自己不大的領土上建立了牢固的警察秩序。但香檳的主要優(yōu)越性在于:它位于中世紀商業(yè)河道的中心,東方的香料和奢侈品、佛蘭德的呢絨和法國的葡萄酒、家畜是香檳集市的典型商品。但香檳集市在14世紀失去了以往的意義。從1300年起,香檳歸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統(tǒng)治。法國封建主嚴重的財政政策使陸路貿易無利可圖。所以意大利以及其他各國的商人開始在大海上尋找出路。材料二

隨著國際貿易范圍的擴大,商品價格(特別是殖民地商品的價格)依賴下列情況為轉移:歐洲和殖民地政治形勢;商業(yè)公司活動;海上天氣情況;海盜襲擊;遠方國家該種產品的收成以及其他難以預料的事變。這樣一來,商品價格的波動往往非常大,投機家取得了最廣泛的活動機會。在等待運載東方香料的新船隊的期間,里斯本、安特衛(wèi)普、里昂及歐洲其他商業(yè)中心都開始進行或跌價或漲價的投機活動。另一方面,歐洲商人開始運用放在遠處的大量商品、甚至經常是途中的商品進行交易,而商業(yè)合同的參加者事實上不可能看見這些商品,只能滿足于規(guī)定所買的商品樣品的質量。1531年安特衛(wèi)普產生了現代形式的商品與證券交易所——即期票、公債券、商品(主要是殖民地商品)和各國通貨的國際投機中心?!幾圆核够锻鈬洕贰芬罁牧喜⒔Y合所學,評析歐洲集市到交易所的變化。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1.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賜給二人玉五轂,馬三匹”“魯國以相當于侍奉周天子的規(guī)格百牢(即豬、羊各百頭)之禮招待前來會晤魯公的吳王夫差”可知,虢公、晉侯朝見周王,周王以諸侯之禮款待,吳王夫差去魯國,魯國卻以周王之禮招待,體現了當時不同的實力會晤時采用不同的禮儀,D項正確;吳王夫差使用周王之禮體現了禮崩樂壞,但材料未體現政局變化,排除A項;社會治理是一種導致公共理想的社會和經濟效果的治理模式,材料信息與此無關,排除B項;材料中招待不同人物的東西都不是特別貴重,并未產生經濟負擔,排除C項。故選D項。2.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漢時期(中國)。據材料信息可知,秦漢的“道”制“使一些不太適宜或不太愿意接受郡縣制的民族,一定程度上適應并接受了政府的統(tǒng)治”,這有利于緩和民族關系,促進民族交融和國家治理,C項正確;“道”屬于地方行政制度,不屬于監(jiān)察體制,排除A項;“道”制有利于對少數民族進行管理,但防止少數民族割據和叛亂說法絕對,排除B項;漢初郡國并行制度延續(xù)的是郡縣制和分封制,排除D項。故選C項。3.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空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漢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官員蔭庇的佃客不用向國家繳納賦稅,但需要向所蔭庇的官員提供更多的田租,西晉的這一規(guī)定顯然增強了世家大族的經濟實力,C項正確;免役調的只是官員大戶的蔭庇客,并不是針對所有百姓,因此體現不出仁政民本,排除A項;受蔭庇的也未必是親屬關系,排除B項;受蔭庇的佃客,實際上就是官員大戶們的依附民,所以依附關系不是削弱而是增強,排除D項。故選C項。4.A【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影響題,時空是唐朝時期。根據材料“唐朝前期,稅收由中央政府統(tǒng)一征收和分配支出?!⒎峙山o各地政府進行征收,地方政府征收上來的稅收,分為‘上供、留使、留州’三個部分?!奔八鶎W可知,唐朝前期,稅收由國家統(tǒng)一征收和分配。兩稅法后形成了上供、留州、送使三分的財稅管理體制。這主要是受到地方藩鎮(zhèn)割據勢力的影響,對中央集權造成了一定沖擊,A項正確;材料無法直接得出農民經濟負擔加重的結論,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中央賦稅收入得到保障的結論,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項;地方政府的稅收使用權得到擴大,不利于藩鎮(zhèn)割據問題的解決,排除D項。故選A項。5.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清時期(中國)。根據材料“人口增長導致的人口頻繁流動、更深度的區(qū)域開發(fā)、城市的發(fā)展和區(qū)域性貿易活躍”、“必然對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戰(zhàn)”,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時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思想界出現提倡個性自由和反對專制的傾向等一系列變化,沖擊了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是符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潮流的,因此明清時期的社會變化與世界是同步的,是構成后者的組成部分,D項正確;新航路開辟間接導致明清時期的社會變化,排除A項;生產力的發(fā)展是明清社會變化的根源,排除B項;完全一詞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6.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國古代。據材料可知,中國古代小說雖然內容是虛構的,但是有些東西是真實的,比如年代、地點、人物名字等,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古代小說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史料運用,有一定史料價值,C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小說雖說有一定史料價值,但明顯歷史著作史料價值更高,排除A項;B項說法錯誤,小說中人物的名字是真實的,但是具體的事跡有可能是杜撰的,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時代對歷史敘述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7.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晚清中國。據材料,晚清一些書籍將自然科學的內容歸入文學,放在最末的位置,體現了對自然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尚未充分認識,D項正確;當時思想解放和國人覺醒不夠,西學在中國的傳播還不十分廣泛,排除A項;“中體西用”是洋務運動指導思想,材料所述書籍不是洋務派編撰,排除B項;材料體現西學東漸,“融合發(fā)展”說法不恰當,排除C項。故選D項。8.B【詳解】根據材料數據可知,各國對華貿易在各大區(qū)所占比重情況的排名是乙國、丙國、甲國、丁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zhàn)后初期,日本延續(xù)了一戰(zhàn)期間對華貿易優(yōu)勢,占據對華貿易的主導地位,故乙國是日本;一戰(zhàn)遠離美國本土,美國也加緊侵略中國,但尚無法撼動日本的地位,故丙國是美國;英國忙于一戰(zhàn),一戰(zhàn)結束后,需要戰(zhàn)后恢復和發(fā)展,其侵略中國的強度有所放松,故甲國是英國;丁國是蘇俄。故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項。【點睛】9.A【詳解】:從毛澤東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認為把王蒙劃為“右派”是錯誤的,是一種“左”的做法,這就說明當時中央對“左”傾思想曾予以糾正,因此選擇A項。材料反映了當時中央存在“左”的傾向,說明“雙百”方針得沒有到了全面落實,可排除B;C項在材料中無法體現;D項說法絕對化,是錯誤的。10.C【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各行各業(yè)的模范人物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è),模范人物從“來自工業(yè)、科技、財貿、交通等領域”到“知識型、專家型、復合型”的轉變,體現了改革開放不斷走向深化,C項正確;材料信息不能說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已完成,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模范人物從“來自工業(yè)、科技、財貿、交通等領域”到“知識型、專家型、復合型”的轉變,體現勞模評選的標準有發(fā)生變化,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勞模的具體概括,無法得知科技人才是否占據勞模的多數,排除D項。故選C項。11.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前3千紀前期(兩河流域)。據本題材料“史詩還透露了當時國王決策需要咨詢長老議會和人民大會,并且不能隨意推翻后兩者的意見等信息?!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國王不能隨意推翻長老議會和人民大會的意見,說明兩河流域政治多變的狀況,專制王權尚未形成,C項正確;據史實可知,古代兩河流域受到了神學影響,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印歐人遷徙影響古代兩河流域專制王權的相關論述,排除B項;僅憑材料無法得出“最早確立”民主政治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C項。12.C【詳解】材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引發(fā)價格革命,價格革命使封建勢力衰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C正確;西班牙、葡萄牙的價格革命并沒有鞏固西葡霸主地位,故A錯誤;價格革命與阻礙國際貿易交流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故B錯誤;價格革命的原因是金銀大量輸入歐洲,金銀價值下降,物價上漲,故D錯誤。故選C。13.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歐洲)。根據材料中的表格信息“認為天體運行的法則服從于數學法則,數學是檢驗天體運行規(guī)律的工具”“以演算、分析、論證為渠道,精確計算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將自然的研究方向從亞里士多德主義中‘質的判斷’向‘量的確立’轉變”并結合所學可知,近代科學家們相繼提出實驗歸納法和數學演繹法,強調真理須依靠數學的邏輯推理,倡導數學與實驗相結合的研究方法,B項正確;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自然科學研究重視數學與實驗的結合,A項和D項只強調一方面,表述片面,排除A、D項;材料中僅涉及開普勒的研究以其長期天文實驗觀測的數據為材料,注重觀察,不能完整包含整個材料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B項。14.B【詳解】根據材料“人類將成為一家人,我們盎格魯-凱爾特-諾曼的卓越血統(tǒng)將領導各國走向這一結果”可知,美國人歐美白人具有領導世界的天職,具有種族優(yōu)越感,B項正確;19世紀中期美國已經是聯邦制,材料中的邦聯強調對世界的統(tǒng)治,排除A項;20世紀初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排除C項;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中心才轉移至美國,排除D項。故選B項。15.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20年代中期(蘇聯)。根據材料“20世紀20年代中期,蘇聯對農產品價格的調整左右搖擺,時而向農民讓步,放松對價格的控制,時而打擊私人買賣活動,壓低農產品價格。”可知,新經濟政策要求開放市場貿易,由市場來調節(jié)價格,而蘇聯工業(yè)化方針則要求擴大工農業(yè)剪刀差,壓低農產品價格,為工業(yè)化提供資金,由此可知,蘇聯對農產品價格調整左右搖擺,反映出20世紀20年代中期新經濟政策與工業(yè)化方針的沖突,B項正確;蘇聯政府已經失去對農業(yè)的控制,說法錯誤,排除A項;經濟危機是1929年發(fā)生的,且蘇聯未受經濟危機影響,排除C項;材料現象與新經濟政策是否有弊端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16.A【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推斷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1世紀以來的世界。據材料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英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已多次采用“政府補貼或關稅壁壘”等方式來扶持和保護國內特定的企業(yè)和產業(yè),并結合所學可知,這些做法背離了經濟全球化趨勢,A項正確;發(fā)達國家的雙標做法不利于自由競爭,排除B項;材料不體現“跨國公司”,而且用關稅壁壘的方式扶植本國企業(yè)不利于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發(fā)展,排除C項;材料發(fā)達國家對自己和發(fā)展中國家實行雙重標準的做法,不利于南北國家合作,排除D項。故選A項。17.(1)中國人自古對藍色的崇拜;中外交往增多;政府重視和管理;制瓷技術不斷發(fā)展;商品經濟發(fā)展,社會需求多;元朝海外貿易發(fā)達;宗教因素的影響;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2)“中國藍”的發(fā)展變化承載著華夏文化的集體記憶;“中國藍”是北方游牧文化與南方文人士大夫文化融合的結果,是民族認同的象征;“中國藍”是東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結果,體現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諧共生;“中國藍”蘊含的穩(wěn)定沉靜氣質符合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下國人的審美需求。【詳解】(1)本題是原因類材料分析題。根據材料“尚藍已成為貴族審美的嗜好,并成為一種祥瑞的象征”可以得出中國人自古對藍色的崇拜;根據材料“古人不畏險阻從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采購青金石作為藍色顏料來裝飾佛像,以示對信仰的虔誠”、“來自伊朗等國”可以得出中外交往增多;根據材料“元明清三朝統(tǒng)治者皆因信仰對青藍色系青睞有加”可以得出政府重視和管理;根據材料“在燒結瓷器的溫度、質地及裝飾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得出制瓷技術不斷發(fā)展;結合所學可知宋元時期我國商品經濟發(fā)展,社會需求多;根據材料“大規(guī)模對外出口貿易”可以得出元朝海外貿易發(fā)達;根據材料“元、清兩代因信仰薩滿教而崇尚天藍色,明代統(tǒng)治者因信奉道教而推崇青藍色系”可以得出宗教因素的影響;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有利于技術的進步,文化傳承。(2)本題是認識類材料分析題。根據材料“成為華夏文化記憶與民族認同中的鮮明一筆”可知“中國藍”的發(fā)展變化承載著華夏文化的集體記憶;元朝的南侵沖擊了南方文人士大夫的傳統(tǒng)文化,蒙古人崇尚白色,元代的樞府白瓷為成熟的元青花瓷提供了必備的條件,元朝疆域的擴展為在國外尋找到更適合生產青花瓷的青料提供了大的環(huán)境,青花瓷的產生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習俗與南方文人士大夫傳統(tǒng)文化碰撞和相容的結果,是東西方兩種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果;“中國藍”展現出中國人陰柔含蓄,親和冷靜的民族性格與審美觀念;18.作答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角度①結合時代背景進行論述。如:20世紀二十年代,北洋軍閥統(tǒng)治黑暗,帝國主義加緊侵略,民族危機嚴重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②結合對國共兩黨在組織建設與革命實踐中的對比進行論述。如:中共紀律嚴明,堅守艱苦創(chuàng)業(yè)、立黨為公的初心成立后積極投身工人運動,在北伐中組織領導工農運動并發(fā)揮了先模作用,為大革命做出重要貢獻大革命失敗后成為中國革命堅強的領導力量,發(fā)動系列武裝起義,開辟中國革命的新道路。國民黨組織不力、腐敗嚴重國民大革命后期,國民黨右派發(fā)動反革命政變,逐漸成為破壞革命的反動力量等。③以史鑒今,談自己的歷史認識與現實感悟。如:這是當年進步青年追尋理想信念、探索救亡道路的集中反映當代的知識青年更應當樹立偉大志向,奮發(fā)有為,積極承擔為民族謀復興的時代使命等?!驹斀狻坷斫猓菏紫龋鞔_題目要求,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找到“許多知識青年是從國民黨轉入共產黨的”“國民黨內部組織結構不嚴密、黨部運作低效率”“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有著嚴密組織紀律的政黨,不僅對知識青年的入黨嚴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