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_第1頁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_第2頁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_第3頁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_第4頁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藥理學概念: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品與機體(包含病原體)間相互作用學科。

藥品(drug):用于預防、診療、治療疾病及用于計劃生育化學物質(zhì)。

凡能影響機體器官生理功效及(或)細胞代謝活動化學物質(zhì)都屬于藥品范圍。一、藥理學性質(zhì)與任務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頁

藥品分類(作用對象):

第一類:以人體為作用對象

(1)天然存在于人體化學物質(zhì),如:各種激素和神經(jīng)遞質(zhì)等;(2)不存在于人體化學物質(zhì),如各種植物成份和人工合成化學物質(zhì)等。

第二類:以微生物、寄生蟲和腫瘤細胞為作用對象。如各類抗菌藥和抗惡性腫瘤藥。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2頁藥品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藥品與毒物

毒物:能損害人體健康化學物質(zhì),包含中毒量藥品。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3頁2、藥品學1.生藥學2.藥品化學3.植物化學4.藥劑學5.藥理學6.藥品治療學7.毒理學:毒物:能損害人體健康化學物質(zhì),包含中毒量藥品。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4頁3、藥理學任務:藥品

機體(病原體)

藥品效應動力學(pharmacodynamics,藥效學):研究藥物對機體作用及作用原理;藥品代謝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藥動學):研究藥品體內(nèi)過程,即機體怎樣對藥品進行處理。體內(nèi)過程治療作用及不良反應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5頁

①說明藥品作用及作用機制,幫助醫(yī)藥衛(wèi)生工作者正確地合理用藥,發(fā)揮藥品最正確治療效果,防治不良反應;②研究、開發(fā)和評定新藥,挖掘老藥新用途③為說明生物機體生物化學及生理學現(xiàn)象提供主要科學資料,為其它生命科學提供主要科學依據(jù)和研究方法。藥理學任務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6頁藥理學研究方法

1.

試驗藥理學方法:以健康動物和正常器官、組織、細胞、亞細胞和受體分子為對象,進行藥效學和藥代學研究2.

試驗治療學方法:是以病理模型動物或組織器官為對象,觀察藥品治療作用;

3.

臨床藥理學方法:以健康志愿者或病人為對象,研究藥品對人體藥效學、藥動學、不良反應、療效和安全性進行評價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7頁藥理學進展:

伴隨科學發(fā)展,藥理學向深度和廣度縱深發(fā)展。1.試驗藥理學:研究化學藥品對試驗動物影響;藥理學研究方法是試驗性,對于新藥必須先經(jīng)過動物試驗才能進入臨床試用。2.臨床藥理學:研究化學藥品與病人各功效系統(tǒng)之間相互作用;3.中藥藥理學:說明中藥療效藥理學基礎。我國專門記載藥品書籍稱為本草,如《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二、藥品與藥理學發(fā)展史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8頁(1)公元一世紀前、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藥典,記載了365種草藥。許多藥品作用和應用被當代醫(yī)學認可。(2)唐朝(公元659)《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頒發(fā)藥典,比西方最早《紐倫堡藥典》早883年。(3)1578年由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是一部科學巨著,歷時27載,全書52卷,190萬字。收載藥品1892種,插圖1160幀,藥方11000條,譯成英、法、德、日、俄、拉丁等七種文字,成為世界最主要藥品學文件之一。是藥品發(fā)展史上光芒一頁。

1.中醫(yī)中藥在藥理學中歷史地位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9頁2.當代藥理學發(fā)展

十八世紀,意大利生理學家Fontana(1720~1805)經(jīng)過動物試驗對千余種藥品進行了毒性測試,得出結(jié)論認為:天然藥品都有其活性成份,而且選擇性作用于機體某個部位而引發(fā)經(jīng)典反應。19世紀初,化學、生物學及生理學發(fā)展:

(1)德國Serturner(1804)從阿片中提出嗎啡,用狗試驗證實有鎮(zhèn)痛作用。

(2)法國Magendi(1819)和Bernald(1856),用青蛙做經(jīng)典試驗,分別確定了士寧作用于脊髓,筒箭毒堿作用于神經(jīng)肌肉接頭,說明了它們藥理特點,為藥理學發(fā)展提供了可靠試驗方法。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0頁(3)在此基礎上,德國Buchheim及其Schmiedberg(1832~1921)創(chuàng)建了試驗藥理學,用動物試驗方法,研究藥品對機體作用,分析藥品作用部位,從而對當代藥理學建立和發(fā)展作出了偉大貢獻。

(4)德國Domagk(1935)發(fā)覺磺胺類可治療細菌感染。

(5)英國Florey(1940)在Fleming(1928)研究基礎上,從青霉菌培養(yǎng)液中分離出青霉素,并開始將抗生素應用于臨床,開辟了抗寄生蟲病和細菌感染藥品治療,促進了化學治療學(chemotherapy)發(fā)展。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1頁1.從只與生理學聯(lián)絡單一學科到與多學科親密聯(lián)絡一門綜合性學科2.藥理學對藥品作用機制研究從宏觀引入到微觀;從整體(系統(tǒng))器官水平深入到細胞、分子(受體)和量子水平3.伴隨藥理學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展,產(chǎn)生了許多分支:心血管藥理學、神經(jīng)精神藥理學、生化藥理學、分子藥理學、臨床藥理學、遺傳藥理學、免疫藥理學等。4.受體及其亞基克隆、分子生物學發(fā)展加深了對生命本質(zhì)認識,加深了藥品大分子與生物大分子之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認識,推進了藥理學及其它生命科學發(fā)展。當代藥理學特點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2頁

人類基因組計劃和基因組藥理學

20世紀90年代初開啟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結(jié)果提供了許多關于基因變異與藥品個體效應之間存在相互關系證據(jù)。許多與藥品作用相關基因已被克隆和判定,其臨床意義也逐步被說明。當前,國際合作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序工作已經(jīng)完成,后基因組(postgenome)研究將為基因與疾病關系說明以及基因治療(genetherapy)奠定基礎.基因多態(tài)性與藥品作用個體差異關系研究,正在形成一門新藥理學分支學科,即基因組藥理學(genomicpharmacology)。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3頁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4頁電子顯微鏡等應用,使對組織觀察深入到亞細胞水平;同位素技術如液閃計數(shù)、放射免疫測定等,使對物質(zhì)測定靈敏度到達10-12mol和10-15mol水平;離心、電泳、層析、低溫等技術突飛猛進使得分離、判別、保留藥品精細成份成為可能;單克隆技術、基因重組技術等使得基因解析、確證、創(chuàng)新成為現(xiàn)實當代藥理學發(fā)展達分子水平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5頁三、關于新藥研制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6頁新藥藥理學研究

新藥藥理學研究包含臨床前藥理研究和臨床藥理研究。新藥起源無非包含:①對已知化合物進行結(jié)構(gòu)修飾;②合成新型結(jié)構(gòu)藥品;③從天然物質(zhì)中提取、分離;④應用生物技術和基因重組方法制備。

不論從上述哪種路徑取得新產(chǎn)品,都必須經(jīng)過臨床前藥理試驗和臨床藥理研究,在確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基礎上,并經(jīng)過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嚴格審查、同意后方可上市。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7頁

新藥研制主要分新藥臨床前研究、新藥臨床研究和上市后藥品監(jiān)測三個階段。

新藥臨床前研究內(nèi)容藥品化學研究藥理學研究毒理學研究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8頁(一)臨床前藥理試驗臨床前藥理研究是新藥能否進入臨床試驗先決條件。是在動物上進行試驗,詳細內(nèi)容包含:1.藥效學研究是指與該新藥防治作用相關主要藥理作用研究。新藥主要藥效學作用應是針對臨床主要適應證,而應用體內(nèi)、體外兩種以上試驗方法,以證實受試品作用強度、特點以及與老藥相比優(yōu)點等。2.普通藥理學研究是指對新藥作用以外廣泛藥理作用研究。3.藥代動力學研究

4.新藥毒理學研究包含全身性用藥毒性試驗、局部用藥毒性試驗、特殊毒性試驗和藥品依賴性試驗。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19頁(二)臨床藥理試驗臨床藥理試驗:包含Ⅰ、Ⅱ、Ⅲ、Ⅳ期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

Ⅰ期臨床試驗對已經(jīng)過臨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評價新藥,在健康志愿者從安全初始劑量開始逐步增加劑量,以觀察人體對受試新藥耐受性,并進行人體藥動學研究,方便為Ⅱ期臨床試驗提供合理治療方案。其受試人數(shù)普通在20~30人。

Ⅱ期臨床試驗在選定適應證者,主要觀察新藥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在Ⅱ期臨床試驗,除了使用受試新藥外,通常還應有已知活性藥品(陽性對照)和無藥理活性撫慰劑進行對比試驗。其病例數(shù)普通在200~300人。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20頁Ⅲ期臨床試驗為新藥上市前擴大臨床試驗,其用藥方法類似常規(guī)藥品治療學方法,已深入確定新藥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國外,Ⅲ期臨床試驗是上市前研究,即申請新藥生產(chǎn)所必須呈報臨床試驗資料。在我國,在Ⅱ期臨床試驗后即可申請新藥生產(chǎn),在同意試生產(chǎn)期間,再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Ⅳ期臨床試驗在新藥同意上市后開始進行,經(jīng)過對大量患者實際應用,監(jiān)測新藥安全性。

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21頁合成篩選TheLongRoadtoaNewMedicineI期臨床試驗II期臨床試驗III期臨床試驗臨床前安全有效性藥品制劑候選化合物初步安全有效性研究設計申請證書上市ProcessofDrugDevelopment新版藥理學總論緒言第22頁FD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美國)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藥品生產(chǎn)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GSP:GoodSupplyingPractice藥品經(jīng)營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GLP:GoodLaboratoryPractice藥品非臨床研究質(zhì)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