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點25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感
蟆揪練*
35(-)概括詩歌內(nèi)容
一、(2022?新高考I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醉落魄?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注]
魏了翁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nóng)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舊俗以農(nóng)歷正月初七日為人日。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在人日約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
B.在人日這天吹打奏樂,祈盼農(nóng)桑豐收,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C.這首詞以樸實的筆觸描繪當時農(nóng)村的風俗景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D.詞人以議論入詞,能夠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論隨,全詞并無生硬之感。
2.詞人在下闋發(fā)表議論,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詞中談到哪些做人
的道理?請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
二、(2022?江蘇淮安?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早發(fā)金堤驛
王建
蟲聲四野合,月色滿城白。
家家閉戶眠,行人發(fā)孤驛。
離家尚苦熱,衣服唯輕絡。
時節(jié)忽復遷,秋風徹經(jīng)脈。
人睡落塹轍,馬驚入蘆荻。
慰遠時問程,驚昏忽搖策。
從軍豈云樂,憂患??M積。
唯愿在貧家,團圓過朝夕。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離家尚苦熱,衣服唯輕紹。時節(jié)忽復遷,秋風徹經(jīng)脈?!蓖ㄟ^對比,以時序變化表
達征人赴邊的遙遠。
氏“慰遠時間程,驚昏忽搖策?!蓖ㄟ^征人不停詢問和搖馬鞭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他希望赴邊
殺敵的急切渴望。
C.“從軍豈云樂,憂患??M積。唯愿在貧家,團圓過朝夕?!北磉_了從軍的痛苦和對與
家人團聚的渴望。
D.詩歌主要通過人物獨白,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xiàn)實,揭示矛盾。語言通
俗明晰而凝練精悍。
2.全詩沒有出現(xiàn)“早發(fā)”,但多處暗扣詩題中的“早發(fā)”。請簡要分析。
三、(2022?山東日照?三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惜黃花?菊
趙以夫
眾芳凋謝??皭厶?、老圃寒花幽野。照眼如畫。爛然滿地金錢,買斷金錢無價。古香逸
韻似高人,更野服、黃冠瀟灑。向霜夜。冷笑暖春,桃李天冶。
襟期間與誰同,記往昔、獨自徘徊籬下。采采盈把。此時一段風流,賴得白衣陶寫。而
今為米負初心,且細摘、輕浮三雅[注]。沈醉也。夢落故園茅舍。
[注]三雅:泛指酒器。
3.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深秋時節(jié),眾芳已經(jīng)凋謝,反襯出菊花凌霜綻放、金黃燦爛的風姿。
B.“照眼如畫”“滿地金錢”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菊花之美。
C.詞人著野服,戴黃冠,充滿古香逸韻,對暖春開放的桃李不屑一顧。
D.詞人憶往昔未入仕途的生活,怡然自得,有“采菊東籬下”的雅趣。
4.“故園茅舍”為什么讓詞人魂牽夢縈?請簡要分析。
四、(2021?海南?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因許八奉寄江寧旻上人①
杜甫
不見旻公三十年,封書寄與淚潺潑②。
舊來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詩誰與傳?
棋局動隨尋澗竹,袈裟憶上泛湖船。
聞君話我為官在,頭白昏昏只醉眠。
【注】①江寧曼上人是杜甫年輕時游吳越期間的好友,此詩為杜甫收到許八帶來的旻上
人的書信后的奉寄之作。②潺諼:水慢慢流動,形容流淚的樣子。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緊扣題目并交代了寫作目的,“三十年”突出了分別之久,“淚潺溪”則突出內(nèi)
心情緒的波動。
B.頷聯(lián)采用疑問句的形式,將年輕時交往之“好事”與現(xiàn)在新詩無人“傳”進行對比,
突出“三十年”的變遷。
C.頸聯(lián)借助想象,表達詩人希望未來能與老友對弈、泛舟的美好愿望,暗含詩人對現(xiàn)實
生活的不滿。
D.全詩語言樸索、平白如話,時間跨度雖近三十年,但以情感為線,詩句前后勾連,毫
無斷裂之感。
6.首聯(lián)中詩人為何“淚潺漫”?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概括詩歌內(nèi)容
'、
【答案】1.A
2.(1)人應當執(zhí)著地追求幸福和美好;(2)“人”的實踐和追求對于生活幸福至關(guān)重
要,勉勵人們追求不息生生不止;(3)要懂得長幼之序,懂得天理人倫等做人的道理。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A.“因年老體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錯。此句意思是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
去尋覓?!翱唷?,形容執(zhí)著地追求,表達出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的執(zhí)著。不是說詞人年老體
弱,感到此行會比較困難。
故選A0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詞的末三句“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是作者就此情此境所引發(fā)的
感想,是此詞的哲理所在,也正是作者的希望。
首先,作者由“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感悟到人應當執(zhí)著地追求幸福和美好?!盁o
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是說處處是春色,人們還要到南山去尋覓。詞中的“南山”,大
約指的是春光優(yōu)美之處。這里可以象征為幸福、美好?!翱唷弊直磉_岀了人們這種尋覓春色
的執(zhí)著??梢钥醋鋈藗儗π腋I畹膱?zhí)著追求。這是作者所肯定的。
其次,作者由人們在人日這一天的祈求豐收、追求幸福的實踐活動,提醒人們,“人”
的實踐和追求對于生活幸福至關(guān)重要,勉勵人們追求不息生生不止?!按宕濉比?,以及下
片“翁前”兩句,寫的是農(nóng)村“人日”這一天的熱鬧景象,是作者“覓”春所見?!捌睇溒?/p>
蠶”,就是祈求農(nóng)事豐收,點出“村村簫鼓家家笛”這項活動的目的。他們要用這盡情的簫
鼓和笛聲表達他們心中的祈求?!吧绦匈Z坐農(nóng)耕織”,這一組活動,由商、賈、農(nóng)三種行當?shù)?/p>
人物組成,而作者用“行”、“坐”、“耕織”三個詞,點明了三種行當人物的特征,語言簡練。
在古代,商人們分為行商和坐商兩種?!案棥眲t為“農(nóng)”的本業(yè)。當然,這里不一定實寫
“人日”所見,而是作者由人們的祈求而聯(lián)想到的各種自食其力的人所從事的爭取豐收、幸
福的實踐活動。
第三,作者由“翁前子后孫扶掖",告訴我們要懂得長幼之序?!拔糖白雍髮O扶掖”正是
“來趁元正七”的老老少少,子子孫孫。從“翁”、“子”、“孫”的排列順序中我們可以看到
魏了翁對長幼之序極為重視。
二、
【答案】LB
2.①蟲聲四起、月色滿城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征人出發(fā)之早。②家家戶戶還在閉門憨覺,而征
人已從孤驛出發(fā),以此反襯征人早行。③征人因困倦睡著而掉入溝中,可看出起身之早,出
發(fā)之早。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B.“希望赴邊殺敵的急切渴望”錯,“慰遠”“驚昏”表達征人對遙遠的戍邊之途的憂
慮。
故選Bo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藝術(shù)構(gòu)思的能力
“蟲聲四野合,月色滿城白”這是一句寫景句,原野蟲聲鳴叫,滿城月色朦朧,透過“蟲
聲”“月色”可知,這是典型的夜色未盡的早晨,蟲聲四起、月色滿城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征人出
發(fā)之早。
“家家閉戶眠,行人發(fā)孤驛",家家戶戶還在閉門憨覺,而征人已從孤驛出發(fā),“家家”
與“行人”,“閉戶眠”與“發(fā)孤驛”,典型場景的對比,反襯征人早行.
“人睡落塹轍,馬驚入蘆荻”這是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一“人”一“馬”,一“落”一“驚”,
形象的描繪了因早起困倦而掉入溝中的場景,側(cè)面表現(xiàn)出發(fā)之早。
三、
【答案】3.C
4.5故園茅舍中菊的傲然高潔、充滿古香逸韻的品格讓詞人崇尚。②故園茅舍中往昔有
菊相伴的隱逸生活讓詞人懷念。③如今詞人離開故園茅舍,為生計辜負初心,只能在醉夢中
紓解無奈、遺憾之情。
【解析】
3.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C.“著野服,戴黃冠”的不是詞人,而是“似高人”的菊花。故選項說的內(nèi)容都是菊花。
故選Co
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詞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堪愛處、老圃寒花幽野……古香逸韻似高人,更野服、黃冠瀟灑。向霜夜。冷笑暖春,
桃李天冶",故園茅舍中菊花凌霜綻放、金黃燦爛,傲視曖春的桃李,傲然高潔、充滿古香
逸韻。其品格讓詞人崇尚。
“記往昔、獨自徘徊籬下。采采盈把”,詞人憶往昔未入仕途的生活,怡然自得,有“采
菊東籬下”的雅趣。故園茅舍中往昔有菊相伴的隱逸生活讓詞人懷念。
“而今為米負初心,且細摘、輕浮三雅。沈醉也。夢落故園茅舍”,如今詞人離開故園
茅舍,為生計辜負初心,只能借酒消愁,在醉夢中回到故園茅舍,紓解無奈、遺憾之情。
四、
【答案】5.c
6.(I)對分別已久的友人的無盡思念。詩人與友人分別已久,此時收到友人的來信,勾起
了對往日歲月的懷念而不禁潸然淚下。②無人能理解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年華老去,而今詩人
所作的詩文與心情難以傳達給友人,無人理解、無人傾訴,這份孤獨與苦悶只能深埋心間。
③對此時為官生涯的憤懣不平。此時詩人雖在朝為官,卻已頭發(fā)花白、“醉眠”度日、抱負
難展,內(nèi)心充滿了無奈與不平。
【解析】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C.“表達詩人希望未來能與老友對弈、泛舟的美好愿望”錯誤,頸聯(lián)是對過去美好生活
的回憶,而非對未來的期許。
故選Co
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首聯(lián)“不見旻公三十年,封書寄與淚潺?!弊髡叨嗄晡匆娢羧蘸糜褧F上人,特意借此次
許八回江寧之便寄詩給他?!叭辍蓖怀隽朔謩e之久,時光荏苒,久未見面,此時收到友
人的來信,表達了對分別已久的友人的無盡思念。
頷聯(lián)“舊來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詩誰與傳?”“好事”意為“令人快樂的事”,“誰與傳”
意為“誰人把他的詩傳給‘我'欣賞"。年華老去,而今詩人所作的詩文與心情難以傳達給
友人,表達了無人能理解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和苦悶。
尾聯(lián)“聞君話我為官在,頭白昏昏只醉眠”詩人叮囑許八若是對方問起我,就說我還當
著一個不起眼的小小官員,表達了對為官生涯的憤懣不平;頭發(fā)花白、“醉眠”度日,也有
詩人對自己處境的無奈。
(二)概括情感
一、(2022?安徽?合肥一六八中學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偶題三首
朱熹
【其一】
門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終日面崔嵬。
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②。
【其二】
擘開蒼峽吼奔雷,萬斛飛泉涌出來。
斷??蓍稛o泊處,一川寒碧自縈回。
【注】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絹一幅束發(fā),成為幅巾,為一種表示儒雅的裝束。②底處:
何處。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首中“堆”字,形象描繪出門外青山草木繁茂,綠紫相間,用詞生動傳神,蘊含
喜愛之意。
B.第一首中詩人終日閑游山前,自在之余卻也暗含厭倦讀書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
用的心理。
C.第二首中運用了比擬和比喻的修辭,傳神表達了萬斛飛泉奔涌而出的不可阻擋的氣勢
和魄力。
D.這兩首詩抒寫詩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見,著筆雖然不多,卻耐人尋味,能夠引導人們積
極的思考。
2.平凡的生活現(xiàn)象中往往蘊藏著做人治學的道理,詩人看云而有思,臨水而感懷。請分
析這兩首詩各自闡述的道理。
二、(2022?廣東?深圳市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鵑搗天①
陸游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斟殘玉澀②行穿竹,卷罷《黃庭》③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注]①乾道二年(1166),陸游四十二歲,以言官彈劾謂其“交結(jié)臺諫,鼓唱是非,力
說張浚用兵“,免隆興通判,始卜居鏡湖之三山。②玉添:美酒。③《黃庭》:道家經(jīng)典著
作,論養(yǎng)生之道。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二句“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描寫了居住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可以安心
過隱居的生活,有陶淵明《歸園田居》的味道。
B.上闋三、四句對仗工整,描寫了詩人飲酒、竹林漫步、讀書、臥榻看山等生活畫面,
表明了詩人不問世事、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
C.詞的最后兩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在語意上與上文相反,飽含深意,
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藝術(shù)效果,引人深思。
D.南宋辛派詞人劉克莊評價陸游詞的風格可以分為激昂慷慨、飄逸高妙和流麗綿密三類,
這首詞語言流暢華美,應該歸于流麗綿密一類。
2.這首詞體現(xiàn)了詞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聯(lián)系具體詞句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二)概括情感
*、
【答案】LB
2.其一:無論修身處世還是治學力行,凡事都要追求根源,尋求根底。猶如人們看到云
騰致雨的現(xiàn)象,就應該去了解云何以形成。
其二:事業(yè)的成就,在于奮斗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猶如水在出山之前,盡管遇到
艱難險阻,它勇猛向前,終于擘開蒼崖巨峽,取得斗爭勝利。在注入平原以后,仍然奮斗不
息,一路前行。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B.“暗含厭倦讀書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于文無據(jù)。這首詩寫閑適的生
活而揭示做人治學的道理。
故選Bo
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nèi)容的能力。
第一首第三、四句"只看云斷成飛雨,不道云從底處來”意思是人們只知道雨是從云的
縫隙里落下,不知道云是哪里來的。其中“只看”“不道”反映出云騰致雨的現(xiàn)象人們經(jīng)常
可見,但雖是日常所見,卻很少有人去追究云從何處來,所以這首詩揭示了人們對日?,F(xiàn)象
習以為常,少有追根求源的現(xiàn)象?!霸茢喑娠w雨”是人們?nèi)粘K姷木跋?,“云從底處來”?/p>
云雨究竟從何而來是人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詩歌告訴我們?nèi)藗冎魂P(guān)注現(xiàn)象,卻不深究其背后
的實質(zhì),因此這首詩旨在告訴人們,無論修身處世還是治學力行,只有透過事物探究其根源
本質(zhì),才能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更深刻,人生才能有更大的收獲的道理。
第二首寫到?jīng)坝康娜_青翠的山巒呼嘯而出,飛流直下,斷枝枯木沒有任何存身之
處,直到?jīng)_到平原地區(qū),這泉水才變成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靜自在地緩緩流注。這里面通過
“擘開”“吼奔”寫出了泉水經(jīng)過的艱險,最后又運用了“自縈回”,寫出了經(jīng)過千難萬險的
泉水變成了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靜自在地緩緩流注。所以第二首詩啟示我們,事業(yè)的成就,
在于奮斗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修身處世方面講,要達到澄澈的境界,就要經(jīng)歷千難
萬險,即使遇到艱難險阻,也要沖破阻礙,一路向前。
——、
【答案】LD
2.(1)閑適之情。作者隱居“蒼煙落照”間,絲毫不理“塵事”,終日與美酒、經(jīng)書
相伴,以極寫隱居之閑適。
(2)無奈之情。“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貌似輕松灑脫,實際上是一種
無奈。
(3)悲憤之情。最后一句“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道出了詞人對統(tǒng)治
者徒使英雄垂暮、無所作為的滿腔悲憤。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D.”語言流暢華美,應該歸于流麗綿密一類”錯。從詞中看,詞人生活在蒼煙落照、無
塵事擾亂的環(huán)境里,天天有美酒相陪,然后可以自由地讀道家之書,可以在山林中行走,還
可以歌詠自得,這些都體現(xiàn)了飄逸高妙的特點,而不是流麗綿密。
故選Do
2.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的能力。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guān)”,詞人把自己所居住的環(huán)境寫得是如此的優(yōu)美而
又純凈。“蒼煙落照”四字點綴自己居處的環(huán)境,第二句中直接點明住在這里與塵事毫不相
關(guān),可以一塵不染,安心地過著隱居的生活。三四句寫自己喝完酒就散步穿過竹林,看完了
《黃庭》就躺下來觀賞山中美景,體現(xiàn)了作者愜意的生活,寫出自己生活的閑適。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詞人說自己貪戀這種曠達的生活情趣,任憑終
老田園,隨處都能見到使自己高興的事物,何不隨遇而安呢?這幾句看似曠達,實際上是一
種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這兩句可以說是對以上所寫的自己的處境作出了
解釋。詞人說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無情(他的心腸與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讓英雄衰老死去卻
等閑視之。怨天實際是抱怨南宋統(tǒng)治者無心恢復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此句道
出了詞人對統(tǒng)治者徒使英雄垂暮、無所作為的滿腔悲憤。
(三)評價觀點
一、(2022?山東省模擬預測)閱讀下番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蘇軾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①;云山摘錦,朝露津津①,
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qū)區(qū)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共客長安③,似二陸④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yōu)游卒歲,且斗尊前。
【注釋】①耿耿:明亮。②摘(chT):舒展,鋪陳。③溥溥(tuan):形容露水多。
④長安:代指宋都汴京。⑤二陸:指西晉詩人陸機、陸云兄弟。二人在年青時入洛陽,以文
章為當時士大夫所推重。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孤”“青”“野”“殘”四字,渲染了旅途中凄清孤寂的環(huán)境和心境。
B.“漸”字領(lǐng)起的十六字形成對仗,所描寫的早行景象宛然在目,極具畫面感。
C.“用舍”三句與“小舟從此逝,江海度余生”一樣都表達了詞人出世退避意念。
D.這首詞作集寫景、抒情、議論為一體,情感起伏跌宕,層次井然,文思連貫。
2.金代文學家元好問認為這首詞的作者并非蘇軾,但多數(shù)研究者并不認同這一觀點。請
結(jié)合具體詞句簡要闡述理由,反駁元好問的觀點。
二、(2022?河南?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節(jié)選)
杜甫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貧簍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②,海洞③不可掇④。
[注]①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甫與李白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
杜”。②終南,山名,終南山。③瀬洞,彌漫無際的樣子。④掇,收拾,引申為止息。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舍”字有割舍之意,其實詩人是難以割舍的,連鄰居都為之嗚咽,何況是做父親的
呢?
B.五、六句寫詩人無法面對孩子餓死的現(xiàn)實,“愧為人父”體現(xiàn)了詩人悔恨和悲憤的心
情。
C.七,八句寫今年的秋收還不錯,“登”即豐登,但是窮苦之人寧愿應征去做戍邊的士
卒。
D.這首詩綜合運用了記敘、議論和抒情的表達方式,詩人把個人遭遇和時代風云融入詩
中O
2.有評論說,“老杜,饑寒而憫人饑寒者也”。你是如何理解這一評論的呢?請結(jié)合這
首詩簡要分析。
三、(2022?廣東潮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這首元詩,完成下面小題。
渡白溝①
劉因②
薊門霜落水天愁,匹馬沖寒渡白溝。
燕趙山河分上鎮(zhèn),遼金風物異中州。
黃云古戍孤城晩,落日西風一雁秋。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劍獨誰投。
【注】①白溝:宋遼簽訂瀆淵之盟,以之為國界。②劉因:元初詩人,一直以南宋為故
國。③知名:抗元名士。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明了季節(jié)、地點和羈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國的蒼涼肅殺的氛圍。
B.頷聯(lián)緊扣所見燕趙遼金故地的山河風物,寄寓內(nèi)心深沉慨嘆,含蓄幽遠。
C.頸聯(lián)寫詩人騎在馬上遠望孤城,但見白溝落日秋風、黃云秋雁,百感交集。
D.全詩以景結(jié)情,意境高遠,呈現(xiàn)悲壯之美,頗有杜甫詩歌沉郁雄渾之風。
4.后人評價本詩“聯(lián)聯(lián)含情,一聯(lián)一愁”,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這首詩的“一聯(lián)一愁”?
參考答案
(三)評價觀點
*、
[答案]1.C
2.(J上闕“月華”“晨霜”“云山”“朝露”等意象所描寫的自然景物,意境明朗開
闊,其闊大的境界與蘇軾豪放詞的風格一致。
②下闕“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優(yōu)游卒歲,且斗尊前”等句,表現(xiàn)出作者面對人生的
不如意自我寬慰、優(yōu)游度日的豁達情懷,這正符合蘇軾曠達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
③下闕“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表現(xiàn)出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
遠大抱負,豪邁自信,正是蘇軾人生態(tài)度的寫照。
④整首詞多用鋪敘的手法表現(xiàn)早行的情景和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兼用二陸等典故,體現(xiàn)
了蘇軾“以詩為詞”甚至“以文為詞”的特點。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詞的理解和賞析能力。
C.“表達了詞人出世退避意念”錯誤?!坝蒙嵊蓵r,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意思
是“其實重用與否在于時勢,入世出世須由自己權(quán)衡,不妨閑處袖手看風云”。撫今追昔,
作者深感他們兄弟倆現(xiàn)實社會中都碰了壁,為了相互寬慰,作者將《論語》“用之則行,舍
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中的詩句化入詞中,并加以改造、發(fā)揮,以自開解。''用舍由時,
行臧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由往事回到現(xiàn)實,表明作者已從壯志難酬的苦悶中擺脫出來,
獲得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慰安。在議論中發(fā)表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人生態(tài)度,抒寫了沉郁惆悵的心
境??梢?,“出世退避意念”曲解文意。
故選Co
2.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思考創(chuàng)新性解讀、個性化理解的能力。
上闋“月華”四句意思是“曉月漸漸淡去了白絹似的皎潔,微亮的晨霜一片晶瑩;山上
云白如展開的錦緞,朝露點點與晨光輝映。人世間的行程沒個盡頭,有限的是這勞頓的人生。
似這般無足稱道的平庸,難得有歡愉的心境”,描寫的自然景物明朗開闊,其闊大的境界與
蘇軾豪放詞的風格一致。
下闋“用舍由時,行藏在我”“優(yōu)游卒歲,且斗尊前”等句意思是“幸有妙筆在手,文
思敏捷,詩書萬卷在胸,自以為鋪佐圣上使其成為堯舜,該是星月同輝,事業(yè)必成。其實重
用與否在于時勢,入世出世須由自己權(quán)衡。不妨閑處袖手看風云,少不得那分明哲與淡定。
好在你我身體康健,只須終年悠閑游樂,姑且杯中尋醉慰平生”,表現(xiàn)出作者自我寬慰、優(yōu)
游度日的豁達情懷,這正符合蘇軾曠達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
下闋“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意思是“幸有妙筆在手文思敏
捷,詩書萬卷在胸,自以為輔佐圣上使其成為堯舜,該是星月同輝,事業(yè)必成”,從而可以
看出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豪邁自信,這也正是蘇軾人生態(tài)度的寫照。
上闋一開篇,作者便以“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以及“漸月華收練,晨霜耿
耿;云山摘錦,朝露溥溥”數(shù)句,繪聲繪色地畫岀了一幅旅途早行圖。早行中,眼前月光、
山色、晨霜、朝露,別具一番景象。下闋作者追憶:他們兄弟倆,“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
初來俱少年”,運用了鋪敘的手法表現(xiàn)早行的情景和對過往生活的回憶,兼用二陸等典故,
體現(xiàn)了蘇軾“以詩為詞”甚至“以文為詞”的特點。
—、
【答案】1.C
2.①節(jié)選部分描繪了一幅幼子餓死、舉家痛哭、四鄰皆悲的凄慘圖景。作為父親,詩人
強忍悲痛,感到自責和悔恨。②詩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痛,他推己及人,想到了遠不如自己
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平民和應征戍邊的士卒。③詩人從萬民的哀樂而想到國家的前途命運,體
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的能力。
C.“但是窮苦之人寧愿應征去做戍邊的士卒”錯誤,“貧簍有倉卒”詩意為“窮苦人家
仍然弄不到飯吃而導致意外的不幸”?!皞}卒”意為意料之外的。
故選Co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開篇六句,寫一進門,就聽見家人在號啕大哭,這是非常戲劇化的?!坝鬃羽I己卒”,“無
食致夭折",景況是凄慘的?!拔釋幧嵋话А?,這里的意思是:“我能夠勉強達觀自遣,但鄰
里且為之嗚咽,況做父親的人讓兒子生生的餓死,豈不慚愧。節(jié)選部分描繪了一幅幼子餓死、
舉家痛哭、四鄰皆悲的凄慘圖景。作為父親,詩人強忍悲痛,感到自責和悔恨。
后十句,時節(jié)過了秋收,糧食原不該缺乏,窮人可還不免有倉皇挨餓的。像自己這樣,
總算很苦的了?!痹娙水敃r不一定非常困苦,因為他大小總是個官兒,照例可以免租稅和兵
役的,但他尚且狼狽得如此,那么一般平民擾亂不安的情況,就要遠遠勝過他了。詩人想起
世上有很多失業(yè)之徒,久役不歸的兵士,那些武行腳色己都扎扮好了,只等上場鑼響,便要
真殺真砍,大亂的來臨已迫在眉睫,他的憂愁從中而來,不可斷絕,猶如與終南山齊高,與
大海一樣茫茫無際。詩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痛,他推己及人,想到了遠不如自己的那些失去
土地的平民和應征戍邊的士卒。
詩人“推己及人”,他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推想到社會群體;從萬民的哀樂,來推定一
國的興衰,句句都是真知灼見,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三、
【答案】3.D
4.①首聯(lián)表達了羈旅獨行之愁。詩人單人匹馬,冒著寒冷渡過宋遼分野的白溝河。
②頷聯(lián)表達了懷念故國之愁。眼前已是異域他鄉(xiāng)的風景,由遼金故地想到了宋朝的滅亡。
③頸聯(lián)表達了觸景悲秋之愁。詩人通過描寫黃云彌漫、孤零城堡、落日殘照、西風蕭索、
秋雁孤飛,生發(fā)了悲秋之愁。
④尾聯(lián)表達了知音難覓之愁。四海之內(nèi)的抗元名士,本是自己的知己,卻已半數(shù)亡故,
自己也不知道將要投奔何處。
【解析】
3.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D.“以景結(jié)情”錯。"天涯孤劍獨誰投”我孑然一身,書劍飄零天涯,縱然滿懷幽思忠
憤無處傾訴,無人知曉自己的心聲。這句不是寫景句,是抒情,并非“以景結(jié)情”。
故選Do
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聯(lián),“薊門霜落水天愁,匹馬沖寒渡白溝”,詩人由薊門返鄉(xiāng),只身單騎渡過白溝,正
值寒冷的落霜季節(jié)?!八E門”、“白溝”、“霜落"、''水天愁”、“匹馬”等意象,構(gòu)成了一種蒼
涼肅殺的境界、凝重壓抑的氛圍,更加突出詩人的羈旅獨行之愁。
頷聯(lián),“燕趙山河分上鎮(zhèn),遼金風物異中州”,“上鎮(zhèn)”,今易縣一帶,戰(zhàn)國時燕、趙疆域
以此界分;“中州”,中原,今黃河中、下游一帶。戰(zhàn)國時燕、趙疆域以此界分,自宋代與遼
金對峙,又是華夏漢族與遼金夷族在風俗文化方面的分水嶺。這兩句極為含蓄,但又高度概
括地透露出“水天愁”的原因所在:這里從戰(zhàn)國時的燕趙,到唐宋盛世,一直是北方軍事重
鎮(zhèn)??涩F(xiàn)在,華夏淪喪,蒙古入主中原,這里已成為元朝的畿輔腹地,華夷之大防不復存在
了,令詩人感到“水天愁”。面對此景,詩人頓生懷念故國之愁。
頸聯(lián),“黃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風一雁秋”,黃云滾滾彌漫天空,籠罩著古代邊戍之地,
孤零零的城堡、落日殘照、西風蕭索、孤雁南飛,面對此景,詩人難免不產(chǎn)生悲秋之愁。
尾聯(lián),“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劍獨誰投”,詩的尾聯(lián)寫的是,與自己相知及交游的朋
友,或逝或隱,多已離去,自己孑然一身,書劍飄零天涯,縱然滿懷幽思忠憤,亦無處傾訴,
無人知曉自己的心曲了?!暗蚵洹?、“孤獨”盡發(fā)悲涼凄愴之情、知音難覓之愁。
真題締7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題許道寧8畫
陳與義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
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
眾木俱含晩,孤云遂不還。
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guān)。
【注】①許道寧:北宋畫家。
1.(2019全國I,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題畫詩寫景兼抒情,并未刻意進行雕琢,卻能夠于簡淡中見新奇。
B.山水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特別是江水,占據(jù)了畫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詩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領(lǐng)略其表現(xiàn)的遼闊萬里之勢。
D.頸聯(lián)具體寫到蒼茫暮色中的樹木與浮云,也蘊含了欣賞者的主觀感受。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和表達技巧。A項,本詩首聯(lián)、頸聯(lián)寫景,頷聯(lián)、
尾聯(lián)抒情。語言淺顯直白,沒有華麗辭藻?!吧n然何郡山?”用疑問句式化虛為實,比正面
直接說畫中的山似真山婉曲有味,更見新奇,A項正確。B項,由第一句“滿眼長江水”可
知,畫作的主體是江水,“滿眼”說明它占據(jù)了畫作的大部分篇幅;第二句“蒼然何郡山”
表明山也是這幅畫的主要元素之一,B項正確。C項,“向來萬里意,今在一窗間”的意思
是一向廣闊遼遠的萬里江山,如今全然入畫,濃縮于窗子大小的畫框中。這句并非是說“詩
人透過一扇小窗遠距離欣賞這幅畫作",C項錯誤。D項,“眾木俱含晚,孤云遂不還”的
意思是樹木帶有夕陽晚照之意,云彩本來朝出暮歸,畫中的孤云卻靜止不動,不知歸還。這
是詩人欣賞畫中景色的主觀感受,D項正確。故答案為C項。
2.(2019全國I,6分)詩的尾聯(lián)有什么含意?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這幅畫有什么樣的
評價?
答案:畫中蘊含著詩意,但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3分)詩人認為這幅畫意境深遠,韻
致悠長,令人玩味不已。(3分)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解答本題,應先答出尾聯(lián)的含
意,再根據(jù)其含意去分析詩人對這幅畫的評價?!按酥杏屑丫洹币馑际沁@幅畫景色遼闊,意
蘊頗豐,意境悠遠,文人墨客可以據(jù)此生發(fā)感慨寫出名篇佳句;“吟斷不相關(guān)”意思是就算
把所有的佳句都說盡了,也無法全然道盡這幅畫的妙處和意境。足以看出畫家技藝的高超和
畫作意境幽遠,以致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梢娫娙私o予了這幅畫極高的評價,認為其意境
深遠、韻致悠長,值得不斷琢磨。
二、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3?4題。
【雙調(diào)】大德歌?冬景》
關(guān)漢卿
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
斜纜著釣魚腥氣
【注】①此曲寫于元朝大德年間。元朝推行重武輕文的政策,科舉中斷,讀書人地位極
低,不得不遠游謀生,過著漂泊的生活。②鏤(ch。):小船。
3.(2023新編,3分)下列對這首元曲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前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花的顏色和形態(tài)。
B.第三句意在表現(xiàn)雪下得很大,遮住了村莊稀稀落落的四五人家。
C.全曲色彩明快,畫面生機勃勃,飽含了作者對雪景的無限熱愛之情。
D.全曲描繪了傍晚郊野的雪景,表達了作者對安寧、穩(wěn)定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蔡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A項是對“雪粉華,舞
梨花”的解讀,這兩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雪花比作梨花,描寫出雪花的“粉華”顏
色和“舞梨花”般的形態(tài),A項正確。B項是對“再不見煙村四五家”的解讀,人煙稀少的
村莊在雪中隱沒不見,體現(xiàn)雪大,B項正確。C項,在大雪與烏鴉這一黑白畫面中,黃色的
蘆花為畫面增加了色彩,但荒涼沉寂仍是主要的意境特點,再結(jié)合注釋①中作者的處境可知
“色彩明快”“生機勃勃”理解錯誤,C項錯誤。D項,“煙村四五家”,歸巢的“晚鴉”
和漁夫歸去留下的“釣魚底”都象征安寧、穩(wěn)定的生活,再結(jié)合注釋①給岀的時代背景,可
知作者是借傍晚郊野雪景表達對安寧、穩(wěn)定生活的向往,D項正確。故答案為C項。
4.(2023新編,6分)作者用了哪些藝術(shù)手法來描寫冬景?請任選兩種,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
簡要分析。
答案:①比喻。"雪粉華,舞梨花”,把雪花比作飄舞的梨花,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花
的顏色和形態(tài)。②動靜結(jié)合。雪花飛舞,晚鴉鳴叫,是動景;煙村四五家,黃蘆、清江、釣
魚解,是靜景。動靜結(jié)合,描繪出一幅安寧、穩(wěn)定的生活圖景。③渲染。皚皚白雪、歸巢晚
鴉、江岸邊的黃蘆,色彩對比鮮明,渲染了空寂的意境。④遠近結(jié)合。大雪漫天飛舞,村莊
依稀難辨,是遠景;晚鴉、黃蘆、釣魚髏,是近景。遠近視角的變化讓畫面層次分明、生動
立體。(每點3分,答出兩點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答題時要注意表述規(guī)范,即分點作答,每點依次
指出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是如何使用的,有怎樣的表達效果。這首元曲中描寫冬景的手法
很多,如“雪粉華,舞梨花”是比喻。雪花飛舞,晚鴉鳴叫是動景;煙村四五家,黃蘆、清
江、釣魚腥是靜景,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大雪漫天飛舞,村莊依稀難辨是遠景;晚鴉、
黃蘆、釣魚髏是近景,運用了遠近結(jié)合的手法。皚皚白雪、歸巢晚鴉、江岸邊的黃蘆,色彩
對比鮮明,是渲染。選擇其中的兩種手法作答即可,注意結(jié)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
寄和州劉使君“
張籍
別離已久猶為郡,閑向春風倒酒瓶。
送客特過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曉來江氣連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
到此詩情應更遠,醉中高詠有誰聽?
【注】①劉使君,指唐代詩人劉禹錫,時任和州刺史。詩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5.(2018江蘇,5分)根據(jù)前兩聯(lián),概括劉禹錫“閑”的表現(xiàn),并分析他如此表現(xiàn)的原
因。
答案:表現(xiàn):把酒當春,(1分)繞道送客,(1分)常去賞花。(1分)原因:長期得不到升
遷,懷才不遇;(1分)喜歡自然山水。(1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的內(nèi)容,可以從詩題和注釋入手,獲得相關(guān)
信息,進而把握整體內(nèi)容。本詩詩題為“寄和州劉使君”,表明本詩由身在外地的詩人張籍,
寫給身在和州的劉禹錫。詩的前三聯(lián)所寫之景都是詩人想象的畫面,屬于虛景。注釋中有“沙
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因此前兩聯(lián)中無論是“送客”還是“看花”,主語均為劉禹錫。
前兩聯(lián)的意思為劉禹錫與我分離多年,依舊在和州為官。此次和州任職,空閑之時他面對著
春風,欣賞著春景,痛快地飲酒。即使送客,也一定會特意繞道沙口堰、水心亭去看花。第
一問要求分析“閑”的表現(xiàn),抓住首聯(lián)中的“閑”字,概括二、三、四句的詩意,緊緊圍繞
“飲酒”“繞道送客”“看花”三件事,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問要求分析劉禹錫如此表現(xiàn)的原
因,可聯(lián)系劉禹錫的生平,再結(jié)合詩句分析。第一個原因可根據(jù)第一句得出,“別離已久猶
為郡”點岀了劉禹錫官職不得升遷,長期在外漂泊為官的現(xiàn)實。另一個原因需要從第二、三、
四句中挖掘,這三句詩中的“特過”表現(xiàn)出劉禹錫熱愛自然山水的本性。
6.(2018江蘇,6分)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答案:①對劉禹錫詩歌藝術(shù)的欽佩之情;(2分)②對劉禹錫目前境況的同情之感;(2分)③
對自己能感知對方心意的知音之許。(2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詩歌的思想情感?!皶詠斫瓪膺B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寫出了和
州的美景,聯(lián)系頸聯(lián)“到此詩情應更遠”意思為到這美麗的和州,你所寫的詩將會更好,一
個“更”字透露出詩人對劉禹錫詩歌藝術(shù)的欽佩之情?!白碇懈咴佊姓l聽?”意思為你在醉
酒之時所吟詠出來的佳句,誰能夠聽得到呢?本詩以問句結(jié)尾,意蘊豐富.其一,詩人明白
劉禹錫在和州無知音相伴的痛苦,他與劉禹錫互為知己,卻彼此天各一方,因此在這里表明
自己能感知對方心意。其二,要結(jié)合本詩首句,詩人能理解劉禹錫酒后無知音、醒后懷才不
遇的苦悶心情,一個反問,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劉禹錫深深的同情。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7?9題。
喜雨
楊萬里
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
風亂萬疇青錦褥,云摩千嶂翠瑤屏。
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
歲歲只愁炊與釀,今愁無甑更無瓶。
7.(2023新編,2分)“風亂萬疇青錦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案:描繪了雨中(后)萬畝莊稼郁郁蔥蔥,風吹過,綠浪翻滾的生機勃勃的畫面。(2分)
解析:本題考查描述畫面,鑒賞意境。解答此類題目,先鎖定答題區(qū)間,根據(jù)題干可知
要賞析的詩句在第二聯(lián)中。然后理解詩句大意:大風吹過,萬畝禾苗如同青色錦被,綠浪翻
滾。再找出詩句中的景物,“風”“青錦褥”,抓住景物特點,“風”是亂的,“青錦褥”指
的是莊稼綠油油得像一條褥子,突出其綠和廣闊。最后根據(jù)景物及其特點簡要概括畫面特質(zhì),
可用四字格或二字格進行概括。
8.(2023新編,6分)第三聯(lián)中“遙”“忽”二字富有情趣,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
答案:“遙”是遙遠的意思。(1分)描繪了雨后水漲河寬,兩岸相距更遠,但人們?nèi)耘f
隔河互語的情形?!斑b”字生動地描繪了雨后人們的興奮。(2分)“忽”,是忽然的意思。
(1分)描繪了雨后樹枝上積水增多,而鷺不知這一變化,仍習慣性地立于其上,終致樹枝折
斷,鷺驚懼而飛的情形?!昂觥弊中蜗蟮攸c明了雨后自然環(huán)境變化。(2分)
解析:本題考查煉字。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解釋該字或詞在句中的含義,還要考慮語
法現(xiàn)象和修辭手法等;然后把該字或詞代入原句,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想象,再現(xiàn)詩句表現(xiàn)
的圖景。最后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斑b”描繪了雨后水漲河寬
兩岸相距更遠,但人們?nèi)匀桓舭痘フZ的興奮?!昂觥笔切稳蔸橒B立于樹枝之上時,因樹枝折
斷忽然驚飛的情態(tài)。這兩個字從人、鷺兩個角度形象地描繪了“雨”的效果,照應了標題“喜
雨”。
9.(2023新編,6分)詩題為“喜雨”,尾聯(lián)卻寫“愁”情,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①以愁襯愁:往年愁沒有糧食和酒,這場雨帶來了豐收,今年將愁沒有儲糧、儲
酒之器。(2分)②以愁襯喜:今年愁沒有儲糧、儲酒之器,意思這是一個豐收之年,反襯出
對這場雨的“喜”。(2分)③出乎意料:開頭先寫“雨愜群情”的諸多情形,表達喜悅,結(jié)尾
轉(zhuǎn)寫愁情,形成對比,讓人出乎意料。結(jié)尾的“愁”實際是俏皮話,從反面來寫喜雨,使詩
歌跌宕起伏,增強可讀性。(2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首先根據(jù)尾聯(lián)“歲歲只愁”與“今愁”,將今年
之愁與往年之愁進行對比,突出今年之愁的不同,點明今年“愁”的內(nèi)容;通過“愁”的內(nèi)
容可知,這種“愁”恰恰是一種“喜”,照應標題“喜雨”;最后整體分析,點明如此表達饒
有諧趣,有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
五、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0題。
送王昌齡
李頑
漕水東去遠,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數(shù)千里,中無蒲稗生。
夕陽滿舟楫,但愛微波清。
舉酒林月上,解衣沙鳥鳴。
夜來蓮花界①,夢里金陵城。
嘆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
【注】①蓮花界:佛寺,詩中指洛陽白馬寺。
10.(2018浙江,6分)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用了點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
染手法。
答案:①“送君多暮情”一句,點出了作者的傷別之情。(2分)②“淹留野寺出”至“夢
里金陵城”,層層鋪寫暮景,滿篇幽淡惆悵,字字都是“暮情”,有力地烘托了離別之情。
(2分)③結(jié)尾“嘆息此離別”再次點明全詩主旨,“悠悠江海行”用江水流逝表達了對朋友
孤身遠去的不舍之情。(2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點,點明;染,渲染?!包c染”即先點岀自己的
思想情感,再借助景物、人物渲染該情感。答題時先指出作者是如何“點”出情感的,然后
結(jié)合全詩分析是如何一步步渲染這種情感的。本詩中詩人用“送君多暮情”直接點明離別,
然后用“野寺”“孤山”“夕陽”“微波”“月”等景物增添離別的惆悵,最后用“嘆息此
離別”再次點明離情,用遠遠而逝的流水烘托離別的傷感、不舍。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
寄江州白司馬3
楊巨源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②?
流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闕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⑨,青云依舊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馬:白居易。②惠遠:東晉高僧,居廬山東林寺.③莫謾:不要。雨
花社:指佛教講經(jīng)的集會。
11.(2021新高考I,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根據(jù)內(nèi)容分析,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與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帶水”的典故,表現(xiàn)出朋友之間“天涯若比鄰”之意。
C.第六句中的“病鶴”指的是白居易,他懷戀長安,時常遙望京城的宮闕。
D.詩人最后開解朋友,目前雖然身處貶謫之中,但未來的前途依然很遠大。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情感。A項,根據(jù)詩歌的題目、注釋①和
第三句的“溢浦”可知,此時白居易的身份為“江州司馬”,結(jié)合《琵琶行》中“江州司馬
青衫濕”一句,白居易以“江州司馬”自稱,由此判斷兩首詩的寫作時間應該較為接近,均
為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后。A項正確。B項,對應“溢浦曾聞似衣帶”,詩句中“曾聞”
與后句“見說”呼應,頷聯(lián)意在描寫作者聽聞的渝江與廬山的景致,“似衣帶”是形容溢江
蜿蜒如衣帶一般的形態(tài),沒有表現(xiàn)“天涯若比鄰”的情感。B項錯誤。C項,第六句中“闕”
原指皇宮門前兩側(cè)供瞭望的樓,這里代指京城;“望闕天遙”指距離京城遙遠。聯(lián)系《琵琶
行》中“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海陽城”等詩句可以推斷,“病鶴”指的是白居易。C
項正確。D項,對應尾聯(lián),意思是不要沉迷于聽佛誦經(jīng)被此拘束,未來仍舊有遠大的前途。
青云,代指高官顯爵。D項正確。故答案為B項。
12.(2021新高考I,6分)前人論此詩,認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勸告的意思,對這一觀
點應怎樣理解?請簡要分析。
答案:“勸誡”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在尾聯(lián)直接點明,勸說白居易不要沉迷于聽佛誦經(jīng),
消磨了志氣,要對人生充滿信心;(3分)詩歌的第二句在問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廟,為結(jié)尾正
式的勸誡進行鋪墊。(3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和情感。首先要審清題干,題干要求分析前人對本詩第
二句的觀點,即“委婉勸告”,然后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對題干所給詩論進行分析。尾聯(lián)兩句是作
者直接勸勉白居易不要流連空門,要對前途充滿信心,由此可知“勸告”的確是本詩貫串始
終的主題。首聯(lián)第一句詩人問候白居易后,忽然筆鋒一轉(zhuǎn),在第二句問起“惠遠東林”,則
是在為尾聯(lián)的直接勸諫進行鋪墊,以問句的形式委婉地表達了對白居易出入佛寺的關(guān)切,可
以理解為“委婉勸告”。
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租房協(xié)議書游戲
- 2025年度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合同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個人房產(chǎn)租賃押金返還融資協(xié)議4篇
- 2025年度鋼材貿(mào)易代理與結(jié)算服務合同
- 2025-2030全球單深位旋轉(zhuǎn)伸縮貨叉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奶酪凝乳酶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棉籽濃縮蛋白 (CPC)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4年軍隊文職人員招聘考試《教育學》模擬卷2
- 外教聘請中介合同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個人挖掘機租賃安全責任合同4篇
- 2024公路瀝青路面結(jié)構(gòu)內(nèi)部狀況三維探地雷達快速檢測規(guī)程
-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評估政治試題 含解析
- 2024年高考真題-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學試卷
- 初三科目綜合模擬卷
- 2024風力發(fā)電葉片維保作業(yè)技術(shù)規(guī)范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大綱
- 2024光儲充一體化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2024年全國高考新課標卷物理真題(含答案)
- 處理后事授權(quán)委托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