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1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2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3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4頁
家庭教育的案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庭教育的案例案例1、一位母親買了塊金表,孩子小,不懂事,把表當成新鮮玩具弄壞了,母親揍了孩子,并把這件事告訴了孩子的老師,老師幽默的說:“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澳赣H不理解,老師說:“這是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表現(xiàn),你不該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從小有動手的機會。老師接著說:"可以把金表送到鐘表鋪,讓孩子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這樣鐘表鋪就成了課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學生,修理費成了學費,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滿足,說不定,他還可以學會修理呢~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半個世紀以前,故事中的老師就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像這樣的小故事,教育方式的不同,孩子受教育的結果也不同。案例2、一學生回家告訴家長,因作業(yè)沒完成,今天中午被留下,罰站在老師開在學校旁的店鋪門口達半小時多。感覺很沒面子,生氣地罵老師不道德,沒人性,不配當老師等等。該家長聽到后,也隨即大罵老師精神病,等等。分析:學生作業(yè)沒完成,所學知識就得不到鞏固,老師所采取的方法雖不妥。而家長幫罵老師,就會在孩子的心中助長怨恨老師的情緒,該老師所教這科的成績定會學不好。而有些學生是真的很頑皮,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多種方法教育無效。而學校家長又想要成績,家長又不懂管教,好幾人管一個獨生子女都管教不好,如老師不采取一些來厲的手段,怎能管好幾十個學生,怎能管得住“壞”學生。建議:在孩子的面前應與孩子分析原因,并同時教育孩子今后應好好學習,及時完成作業(yè)。家長事后才與老師溝通。案例3、一學生讀小學三年級時就偷竊成性。家長氣得毒打,無效。老師多次教育無效。后來,老師與家長多次溝通得知,該學生會成為慣偷是他的母親慣的。從小孩三歲開始,到鄰居家、朋友家、親戚家、商店、小攤上就喜歡拿東西,出現(xiàn)這種事,一般大人都不會與小孩計較,同意小孩拿點小東西。父親責罵時,母親就說,孩子還小,拿點小東西有什么要緊,長大自然懂事。沒想到長大成慣偷。建議:孩子應從小、從小事教育起,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案例4:有位媽媽正在廚房洗碗,忽然聽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聲音。媽媽問:“你干嘛呢?”孩子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家長朋友,如果孩子是您的,您會不會譏他“胡說八道”?會不會怪他“亂蹦亂跳”?您猜那位母親是咋說的?“好哇,但是你可別忘了回來呀!”那個沒被潑冷水的孩子名叫阿姆斯特郎,他后來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另一位小男孩,吞食安眠藥自殺未遂。咨詢時問他為什么自殺?回答居然是聽膩了父母“像大公雞似地叨叨叨”!是什么決定了兩個孩子天壤之別的命運?是父母的語言嗎?是父母的語言所代表的迥然不同的家庭教育。十幾年來,只要進入心理咨詢室,我耳朵里就會灌滿不同的父母對各自寶貝兒女幾乎相同的抱怨:“厭學、逆反、上網(wǎng)、早戀、出走……”是孩子們天生“有毛病”嗎?是現(xiàn)代社會必定造就“厭學的一代”嗎?幾乎所有來咨詢的父母最終都認同這樣的觀點:孩子是癥狀,家庭是病人。如果孩子是花蕾,母親是花土,父親是花盆,那么“花蕾”的問題一定與花土與花盆息息相關。案例5:鄭州某大酒店與來就餐的顧客發(fā)生了沖突,提醒女兒注意這個細節(jié)并且進行了探討——因為過錯我愿意接受懲罰,但任何人不能剝奪我的尊嚴,我有權選擇至少一位目擊者證實懲罰的過程是否傷害到了我的尊嚴。這次小瓊妮因為撒謊而挨了兩巴掌會不會傷害到她的尊嚴,必須有“監(jiān)刑官”證實。此事過后一個星期,道格拉斯因為工作一直忙到凌晨3點。早晨8點鬧鐘響時,他沒起來,過了半個小時,女兒穿戴整齊地來到他的床前,說再不起床就趕不上幼稚園的班車了。結果,他們遲到了。園長微笑地問瓊妮為什么遲到。道格拉斯找了個借口。瓊妮卻大叫是爸爸貪睡。道格拉斯很尷尬,向園長作了解釋后又對女兒道歉。女兒說:“我接受你的道歉,但是你因為撒謊也必須接受懲罰。你現(xiàn)在有兩個懲罰方式可以選擇:一是取消本周末與辛蒂小姐的約會(辛蒂小姐是道格拉斯剛認識的女友);二是接受肉刑。”道格拉斯說,芭芭拉出差去了,沒人當“監(jiān)刑官”。這時,幼稚園園長出面了,說她愿意出任本次肉刑的“監(jiān)刑官”。最后,道格拉斯向他的女兒——一個年僅5歲的美國女公民撅起了屁股……這個故事給了我們當教師的什么樣的啟示?我覺得,首先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關系。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正如道格拉斯最后表達的觀點,他和女兒之間的關系是兩個美國公民間的關系,他不能因為是父親,因為有學識,有社會地位就對女兒——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大呼小叫不尊重。實際上,家長、教師和學生作為公民在位址上是平等的,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名譽權、榮譽權都是一樣的。教師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可以在學生面前擺尊嚴,當然也不能因為學生是受教育者、被管理對象,就對他們大聲訓斥,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其次,家長、教師對學生的批評管教甚至懲戒,都是針對學生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尊嚴。教育者也會犯錯、犯法。犯錯、犯法就得接受懲罰甚至法律制裁。家長、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是行為,同樣學生受教育、被管理也是行為。有些家長、教師的批評、管教甚至懲戒學生,目的就是要觸及學生的自尊心。而有些學生對老師的批評不服,倒不是認為老師說得不對,而是覺得老師的批評讓他難堪、沒面子、下不了臺,他的潛意識里感到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了傷害。如果教師批評學生,像道格拉斯先生懲罰他的女兒那樣只對行為不對人,那么我們的學生也許會像小瓊妮那樣,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評。再次,家長、教師要研究對學生的批評、管教方法,讓學生選擇愿意接受的方式。我們不妨學學道格拉斯先生,先和學生就某些原則達成共識,然后要求大家都得遵守。一旦違反了原則,不管是誰都得接受懲罰,至于懲罰的方式,不妨多出幾種,讓學生自己選擇。當然任何一種方式都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傊高^這則“體面地接受肉刑”的故事,我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