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黔南州甕安四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1頁
貴州省黔南州甕安四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2頁
貴州省黔南州甕安四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3頁
貴州省黔南州甕安四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4頁
貴州省黔南州甕安四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押題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黔南州甕安四中學2023-2024學年中考歷史押題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戈爾巴喬夫啟動政治改革后,蘇聯政治體制急劇變化,各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趨勢隨之加強,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其根本原因是A.高度集權的蘇聯模式的影響B(tài).戈爾巴喬夫改革放棄了蘇共的領導權C.東歐劇變的推動D.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蘇聯實行和平演變2.20世紀初,有“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之稱的是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紅軍長征C.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D.第一次國共合作3.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共同之處是()A.都是由林肯領導B.都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C.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D.都廢除了黑人奴隸制4.下圖中日本人已將“賠款二億兩”收入囊中,正在搶奪清朝官員手里“貿易的鑰匙”。下列條款能體現此意圖的是A.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B.開放沙市、重慶、杭州、蘇州為通商口岸C.割讓全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D.日本產品銷往中國內地免收關稅5.“它是新中國在國際上開展活動,冷美國孤立...主張世界各國在相處中相互監(jiān)督,實行對等的約束和自我約束,具有法律性和道義性?!毕铝姓f法正確的是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異”的方針B.表明中美關系開始正?;疌.“它”在萬隆會議時提出,促成會議圓滿成功D.文中的“它”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洪亮的聲音,全世界都聽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那勝利的旗帆,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人民揚起了頭顱,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對上述描述的歷史事件說法錯誤的是A.標志著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B.標志著我國從此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C.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D.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終結7.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對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在促進不同地區(qū)的文化交流中最先發(fā)揮作用的是A.造紙術 B.指南針 C.火藥 D.印刷術8.“我們從軍衛(wèi)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們雖然犧牲了,但可以壯國家的軍威。”鄧世昌用熱血和生命踐行這一誓言是在A.虎門戰(zhàn)役B.平壤戰(zhàn)役C.黃海海戰(zhàn)D.威海衛(wèi)戰(zhàn)役9.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因為他()A.在世界上首次研究雜交玉米成功 B.在導彈方面的突出貢獻C.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 D.在火箭方面的突出貢獻10.小明同學在暑期游學時,參觀一處原始聚落遺址博物館,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他參觀的是()A.元謀人博物館B.周口店遺址博物館C.西安半坡博物館D.河姆渡遺址博物館11.下列宗教中,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道教12.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zhàn)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zhàn)后則變?yōu)椤巴顿Y+特權”。下列各項對此變化的理解,正確的是甲午戰(zhàn)后()A.列強由商品輸出轉為資本輸出B.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C.列強占領的港口和城市增加D.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迅速崛起13.2017年3月17日,聯合國通過關于阿富汗問題的決議,呼吁國際社會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識,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qū)域經濟合作。決定成立聯合國的會議是()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C.開羅會議 D.雅爾塔會議14.幾乎在同一世紀的前后東西方分別展開了規(guī)模盛大的航海壯舉,與東方航海目的不同的是,伴隨著地理大發(fā)現,西方的一些國家走上了帶給別人痛苦的另一條道路,開啟了一場涉及幾大洲的犯罪貿易,并積累了西方發(fā)展工商業(yè)的原始資本。對此認識最為合理的是()A.東西方價值觀差距很大 B.東西方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C.近代西方的發(fā)展充滿血腥 D.東西方都非常重視航海事業(yè)15.梁啟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論》中指出:“文明之所以進,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總因也……我中國學界之光明,人物之偉大,莫盛于戰(zhàn)國,蓋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與“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①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轉型②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中國思想的解放、繁盛③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的基礎④百家爭鳴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農奴要獲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額的代價,當他們剛剛跳出牢籠.面臨的將是無形的枷鎖?!毕铝惺录线@一評價的是()A.美國南北戰(zhàn)爭 B.俄國彼得一世的改革C.日本明治維新 D.俄國1861年改革17.考古學家在商朝的多處遺址中,發(fā)現青銅器鑄造作坊中有較細的分工,有世代從事生產、擅長專精技藝的工匠。青銅器鑄造作坊生產規(guī)模大、技藝水平高,司(后)母戊鼎是典型代表。據材料推斷,商朝能夠鑄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條件有()①分工細致②技藝精湛③原料豐富④規(guī)模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花生殼,圓又長,兩頭相隔十幾丈,五百個人抬起來,我們坐上游東海?!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某一地區(qū)農民的勞動號子。如果將上述勞動號子作為史料,可以用來印證()A.“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 B.“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C.人民公社欣欣向榮的氣象 D.“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19.以下對應關系搭配正確是A.列夫·托爾斯泰——《復活》B.畢加索——《向日葵》C.達·芬奇——《最后的晚餐》D.莎士比亞——《哈姆雷特》20.西藏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時期,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的是A.伊犁將軍 B.駐藏大臣C.達賴 D.班禪21.下列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A.寺院建筑的中國化 B.佛教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C.文化傳播者的堅韌 D.雕塑藝術的古樸與精湛22.20世紀50年代的農業(yè)合作化運動其實是一場以實現農業(yè)現代化為目標的社會整合運動,這場運動成功實現了對小農經濟的有效整合,為農村經濟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前景。該“運動”的第二階段是(

)A.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

B.全行業(yè)公私合營

C.農業(yè)互助組

D.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23.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年—1965年)》一書中寫道“作為一項經濟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國耕地重新分配給約60%的農村人口?!恋馗母飳偟霓r業(yè)生產力的貢獻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仍可以爭論。總之,這個運動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弊髡咧荚谡f明土地改革A.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B.為抗美援朝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C.鞏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D.推動了農業(yè)合用化運動的順利進行24.學者在分析中國商業(yè)發(fā)展時說:“雄漢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說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趙宋王朝,中國的經濟特別是城市商業(yè),也還是世界上最繁榮的。”下列作品能夠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史記》 B.《齊民要術》 C.《清明上河圖》 D.《紅樓夢》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中醫(yī)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名醫(yī)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提出了“”理論,提倡預防疾病。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出《》這部規(guī)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在世界醫(y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藥學家領導科研團隊,經過數百次實驗,發(fā)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26.加速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的事件是。27.羅馬共和國的決策權掌握在貴族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里。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武帝從董仲舒請,罷黜百家,只立五經博士,為博士設立弟子員。額定五十人,一歲輒課,能通一經以上,得補吏。高第可以為郎中。自此漸漸有文學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幾藻X穆《國史大綱》材料二: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握孀凇秳顚W篇》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書大全》、《五經大全》,頒行天下,以此作為士子習業(yè)的經典著作、…明統(tǒng)治者還在科舉考試中發(fā)明了“八股”之法。——摘編自馮天瑜等《中圓文化史》請回答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經”是哪一學派的經典著作?材料一中董仲舒之所請,對于后世有何重大影響?據材料二結合所學,宋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來引導“重視讀書”的社會風氣?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舉考試方面采取的什么舉措?如何評價這一舉措的作用?從上述材料看,學習“五經”對于歷代“士子”而言有何共同作用?古代統(tǒng)治者倡導學習“五經”的共同意圖是什么?29.(6分)二十世紀以來,世界格局的變化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19年初,大大小小國家的政治家們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決辦法。雖然議事日程上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列入《凡爾賽和約》加以解決,但是有些問題到1923年仍為懸案。戰(zhàn)后歐洲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一系列民族國家出現;法國收回了阿爾薩斯—洛林,盟軍占領了萊茵蘭,英法肢解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德國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遠東,日本將山東歸還了中國,卻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島嶼群。在1921—1922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上,各國承認了太平洋和遠東地區(qū)的領土現狀,并同意根據相對標準來限制各自的作戰(zhàn)艦隊的規(guī)模,從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國的海軍軍備競賽。因此,20世紀20年代初,國際體系已趨于穩(wěn)定。所遺留的難題,現在都可以通過國際聯盟來解決,盡管美國沒有加入,國際聯盟仍定期地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幾?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材料二在過去的50年里,歐洲一直存在兩個聯盟,一個側重經濟領域,一個側重政治軍事領域,它們共同維系著歐洲的穩(wěn)定、和平和發(fā)展。在21世紀可預見的時間內,歐洲仍然是兩個聯盟共存的歐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紀兩個聯盟的主次關系將會發(fā)生變化?!獞椕鳌秶H關系與大國戰(zhàn)略》材料三……經濟一體化在全球范圍內達到普遍程度,出現前所未有的全球經濟長期增長;一大批發(fā)展中國家成長為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巴西等國更是從全球化進程的跟隨者轉變?yōu)橹匾耐苿诱?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國家之間普遍形成廣泛深入的相互依賴的經濟關系;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全球金融危機,動搖了二戰(zhàn)結束以來西方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主宰地位;以中印巴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經濟新機制中成為重要角色,世界多極格局開始形成。——崔立如《全球化時代與多極化世界》(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列強構建了哪一新的國際體系?簡要評價這一新的國際新秩序。(2)結合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側重政治軍事領域”的聯盟是指什么?它的建立標志著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3)根據材料三,分析冷戰(zhàn)結束后國際政治經濟演變的根源是什么?這一演變在政治方面呈現怎樣的發(fā)展特點?(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我國該如何應對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發(fā)展的趨勢?30.(7分)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得到實踐和推廣。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一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根據材料一指出無產者運用這一武器取得的第一次勝利。材料二:列寧說:“在戰(zhàn)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是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突破。——《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二中說俄國“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實施?依據材料說出“在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材料三:“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薄囆∑讲牧稀昂髞硖K聯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它形成的標志是什么?材料四:以五四愛國運動為起點,馬克思列寧主義開始在中國大地上以波瀾壯闊的規(guī)模廣泛傳播,已經有那么多先進分子奔集到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革命史上有何重要地位?在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是誰?材料五:有位領導人曾經說過:“毛澤東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找到的一條正確革命道路是什么?材料六:20世紀晚期,鄧小平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展開了創(chuàng)造性探索,他說:“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睋牧狭赋錾鐣髁x的本質是什么?鄧小平的創(chuàng)造性探索把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綜上述材料,談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呈現出怎樣的基本特點?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戈爾巴喬夫政治改革導致蘇聯由一黨制向總統(tǒng)制、多黨制轉変,國家權力分散,無政府主義狀態(tài)在全國迅速蔓延社會動蕩,各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趨勢加強,直接導致蘇聯的解體。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蘇聯解體的直接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所以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军c睛】抓住“根本原因”是解題的關鍵,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權的蘇聯模式使蘇聯出現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失敗,使蘇聯的局勢進一步激化,直接導致蘇聯解體。2、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黨史發(fā)展角度來看,是我黨從無到有的開始,因此具有開天辟地的歷史意義。A正確。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轉危為安的關鍵,B錯誤。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C錯誤。第一次國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D錯誤。綜上故選A。3、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華盛頓領導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摧毀了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實現了國家獨立,有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一場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林肯領導的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掃清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所以,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共同之處是都屬于資產階級革命,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都不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共同之處。故選C?!军c睛】解題的關鍵需熟悉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過程和影響。解題時,需把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南北戰(zhàn)爭一起進行考查,找出美國獨立戰(zhàn)爭與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共同點,美國獨立戰(zhàn)爭既是一場反抗殖民壓迫的民族解放運動,又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南北戰(zhàn)爭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可由此確定正確答案。4、A【解析】

依據圖中日本人已將“賠款二億兩”收入囊中,正在搶奪清朝官員手里“貿易的鑰匙”可知,日本人想要打開中國市場,攫取在中國貿易經商的權利。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簽訂《馬關條約》中,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便利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資本輸出,使得中國喪失了“貿易的鑰匙”,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A項符合題意;BC兩項屬于《馬關條約》的內容,但與圖片無關,不合題意;日本產品銷往中國內地免收關稅,這種說法是錯誤的,D項不合題意。B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擇A。5、D【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主張世界各國在相處中相互監(jiān)督,實行對等的約束和自我約束,具有法律性和道義性?!钡刃畔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文中的“它”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政府為打破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遏制,面對周邊國家對新中國的疑慮和不安,開展了積極的外交活動。1953年周恩來在會見印度訪華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逐步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6、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萬軍民齊集天安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所以ACD表述正確,不符合題意;B標志著我國從此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表述錯誤,這是在三大改造后的事情。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7、A【解析】

中國古代科技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此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解題的基本思路是先確定四大發(fā)明中對促進不同地區(qū)文化交流起作用的選項,然后再確實時間先后順序,根據這一思想,先排除指南針和火藥,因為它們對地區(qū)文化交流沒什么關系,再根據時間,造紙術先于印刷術。故選A、8、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94年9月,中國北洋艦隊執(zhí)行護航任務,返航途中,在黃海大東溝,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了保護旗艦,迎戰(zhàn)敵艦,最后在黃海大戰(zhàn)中為國捐軀,C項符合題意;虎門戰(zhàn)役是鴉片戰(zhàn)爭中,關天培率領清軍與英軍搏斗,英勇犧牲,A項不符合題意;平壤戰(zhàn)役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的一場重要戰(zhàn)役,壯烈犧牲的回族愛國將領是左寶貴;威海衛(wèi)戰(zhàn)役中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9、C【解析】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獲得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因為他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故答案選C。10、C【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一是彩陶,圖片二是半地穴式房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時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AB項元謀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時期居住的是山洞,使用的是石器;D項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欄式房屋。所以ABD項與題意不符,C項符合題意,故選C。11、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的圣地。穆罕默德利用伊斯蘭教的宣傳,最終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因此,對維系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和促進阿拉伯國家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伊斯蘭教。故C符合題意;佛教源于古代印度,與阿拉伯無關,故A不符合題意;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地區(qū),與阿拉伯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與阿拉伯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2、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zhàn)爭前,列強侵略的主要目標是打開中國大門,開放通商口岸,通過傾銷工業(yè)產品、掠奪原材料的方式來侵華,即商品輸出;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根據條約,日本人可以在中國開辦工廠,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根據片面最惠國待遇,也可享受在中國進行投資的特權,這樣,甲午戰(zhàn)后,列強的侵華方式就由原來的商品輸出轉變?yōu)榱速Y本輸出。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能夠區(qū)分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1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協調盟國作戰(zhàn)以盡快打敗法西斯,1945年,在美、英、蘇三國主導下,召開了雅爾塔會議,作出了戰(zhàn)后成立聯合國的決定,因此D選項符合題意;巴黎和會的核心是對德問題,A選項排除;華盛頓會議主要解決的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的勢力劃分問題,B選項排除;開羅會議主要是商討反攻日本的戰(zhàn)略及戰(zhàn)后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zhàn)略及援華方案,C選項排除。14、C【解析】

根據材料“開啟了一場涉及幾大洲的犯罪貿易,并積累了西方發(fā)展工商業(yè)的原始資本”可知西歐的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性使西方的發(fā)展充滿了血腥,故C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東西方價值觀、也沒有涉及東西所走的道路不同,體現不出來東西方非常重視航海事業(yè)。故排除ABD項。故選C。15、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思想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④不符合題意,所以把包含④的選項ABC排除,①②③都是關于百家爭鳴的正確表述,符合題意。故選擇D。16、D【解析】根據題干“勞動者獲得法律上的自由,必須付出巨額代價”,聯系所學知識可知,為自由付出巨額代價是俄國1861年改革,其內容規(guī)定農奴在獲得自由,必須出錢贖買一塊高額的份地,這是對農奴的盤剝,所以說是剛跳出牢籠又將面臨無形的枷鎖,故D項正確;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解放黑人奴隸是沒有付出代價的;彼得一世改革沒有題干相關規(guī)定;日本明治維新改革內容也與題干不符。由此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17、B【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發(fā)現青銅器鑄造作坊中有較細的分工,有世代從事生產、擅長專精技藝的工匠;生產規(guī)模大、技藝水平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朝能夠鑄造出司(后)母戊鼎的條件有①分工細致、②技藝精湛、④規(guī)模宏大。選項B符合題意;③原料豐富與題干內容不符,可排除;因此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8、B【解析】材料中對花生的描述是一種虛報產量的行為,它是發(fā)生在1958年到1960年的大躍進運動中浮夸風的表現,故選B;一五計劃時間是1953年到1957年,奠定我國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初步基礎,排除A;文化大革命發(fā)生時間是1966年到1976年,時間不符,排除。點睛:本題要抓住材料文字的特點,由浮夸描述而聯想到大躍進運動,而時間“50年代”則堅定判斷B的信心。19、AC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復活》是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之一;《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著名作品之一;故ACD正確?!断蛉湛肥氰蟾叩淖髌?,故B錯誤。所以ACD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CD。20、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時期,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的機構,1727年(雍正帝時)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1、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東漢明帝提出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兩位西域僧人,求得佛經、佛像,一同回到洛陽。明帝下令修建寺廟,讓僧人譯經,因當時用白馬馱載經書和佛像,故該寺名為白馬寺。南北朝時期,統(tǒng)治階級為宣揚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這些石窟群里,雕刻著成千上萬的佛像。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法,由此可知,題干三幅圖片共同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故選B。22、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農業(yè)合作后運動先后經歷了由農業(yè)互助組、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到高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三個階段。因此該“運動”的第二階段是初級農業(yè)生產合作社。D符合題意,ABC排除。故選D。23、C【解析】

根據材料“這個運動的主要成就就是政治上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改革鞏固了新生的政權,故C正確。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故排除A項。土地改革是經濟角度,故排除B項。新中國的政權的穩(wěn)固為抗美援朝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題目考查的是政治角度,D項是經濟角度,故排除D項。故選C。24、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題考查的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涉及的相關史實是《清明上河圖》。根據題干內容“宋王朝,中國的經濟特別是城市商業(yè),也還是世界上最繁榮的”,選擇反映宋朝經濟發(fā)展的圖畫。結合課本所學,《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繁華景象。所以答案選C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1)治末病。(2)本草綱目。(3)屠呦呦?!窘馕觥?/p>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名醫(yī)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提出了“治末病”理論,提倡預防疾病。(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朝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這部規(guī)模空前的藥物學著作,在世界醫(y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經過數百次實驗,發(fā)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26、諾曼底登陸【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國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規(guī)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zhàn)行動。它的行動代號是霸王計劃。蘇軍也在東線對德軍發(fā)動更加猛烈的進攻,盟軍開始兩面夾擊德軍,使德軍面臨兩線作戰(zhàn),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27、元老院;【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國家統(tǒng)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里,兩個權力相等的執(zhí)政官主持日常政務,平民參加的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因此填寫元老院。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儒家學派從此,儒家學說被確立為歷代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在思想文化領域長期居于主導地位。(2)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度,增加錄取名額;提升文官地位,文官構成國家官僚隊伍的主干。(3)實行八股取士。使科舉制成為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脫離了社會發(fā)展大勢,阻礙了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進程。(4)作用:能夠入仕當官,參與國家政治。意圖: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君主專制?!窘馕觥?/p>

(1)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五經”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第二問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儒家學說被確立為歷代王朝的正統(tǒng)思想,在思想文化領域長期居于主導地位。(2)依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可知,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是黃袍加身的武將出身,因此對武將集團相當顧忌,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后世的趙氏王朝也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度,增加錄取名額;提升文官地位,文官構成國家官僚隊伍的主干;重文輕武政策的實行,在全國范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3)第一問依據材料信息“朱棣敕令纂修《四書大全》、《五經大全》,頒行天下,以此作為士子習業(yè)的經典著作?!鹘y(tǒng)治者還在科舉考試中發(fā)明了“八股”之法”可知,此內容反映了明代實行八股取士;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明代的八股取士,使科舉制成為鉗制人們思想的工具,脫離了社會發(fā)展大勢,阻礙了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進程。(4)第一問依據所學可知,學習“五經”對于歷代“士子”而言是他們能夠入仕當官,參與國家政治的途徑;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古代統(tǒng)治者倡導學習“五經”的共同意圖是加強思想控制,鞏固君主專制。29、(1)國際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評價:是建立在列強新的實力對比基礎上的秩序;一定程度上協調了帝國主義各國的矛盾;為二戰(zhàn)的爆發(fā)埋下了禍根。(2)聯盟:北約。世界格局: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3)根源: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特點:呈多極化趨勢。(4)提高綜合國力;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窘馕觥?/p>

(1)依據所學可知,一戰(zhàn)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