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詩詞三首《長相思》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21古詩詞三首《長相思》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21古詩詞三首《長相思》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21古詩詞三首《長相思》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21古詩詞三首《長相思》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古詩詞三首《長相思》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五上21《古詩詞三首》

--《長相思》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正確認讀“榆、畔、聒"3個生字,“更”1個多音字,能夠流利地讀通句子,讀出詞的節(jié)奏。

2.通過借助注釋、插圖等方法,能正確理解并完整說出詞句的意思。

3.借助不同的媒介,有感情地朗讀詞,能想象并說出詞句描繪的景象,體會詞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感受納蘭性德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借助注釋、插圖等方法,能正確理解并完整說出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借助不同的媒介,有感情地朗讀詞,能想象并說出詞句描繪的景象,體會詞中的靜態(tài)描寫和動態(tài)描寫,感受納蘭性德的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同學們,第七單元帶領我們我們一起感自然之趣,品動靜之美。上節(jié)課我們欣賞了山雨過后的山居秋景,體會了閑適與歡悅之情;相處于夜半難眠的客船夜景,共情了詩人的愁怨之思。今天我們將一起欣賞邊塞雪景,體驗家國情懷。準備好上課了嗎?

一、解詩題,憶方法

1.詩詞引入

師:從古至今,思念,是詩人、詞人永恒的話題。

你們看,在李白的筆下,思念,是一輪皎潔的明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在王安石的筆下,思念,是一縷春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那么在納蘭性德的筆下,思念又是什么呢?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這首——長相思。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從課題來看,這是一種怎樣的相思?(指著長問)

師:這相思是長相思,思念是綿長的,你能讀出來嗎?一起讀。

2.回顧方法

師:學習之前,先讓我們回顧一下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吧!

(明體裁,知作者,曉背景;讀準音,讀節(jié)奏,讀詞韻;明詞意,想畫面,悟詩情。)

那我們就借助這些方法去學習今天的這首詞。

二、明體裁,知作者,曉背景

1.回顧體裁

師:《長相思》是一首詞,這種體裁,我們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接觸了,說說你對詞的了解。

教師引導:觀察《長相思》和前兩首詩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預設:《長相思》是一首詞,“長相思"是詞牌名,詞分上闋和下闋兩個部分,詞的句子有長有短。

師:長相思是一個詞牌名,它經(jīng)常用來表達離別之情,相思之苦。這首詞比較特殊,長相思既是它的詞牌名,又是它的題目。

2.了解作者和背景

師:首先讓我們走進作者納蘭性德,課前已經(jīng)讓同學們查閱了資料,說說你對他的了解吧!

總結:是啊,納蘭性德博學多才,他的詞寫景逼真?zhèn)魃?,寫情真摯濃烈。他的才學深受康熙皇帝賞識,授一等侍衛(wèi)銜,多次隨駕出巡。這首詞就是寫在他隨帝王出關祭祖的途中。

三、讀準音,有節(jié)奏,知詞韻

學習任務一:字正腔圓讀美詞

1.讀準音

師:讀詞和讀文章一樣,我們要先把字音讀準確。讓我們走進第一個學習任務:字正腔圓讀美詞。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長相思》,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可以多讀幾遍,開始吧。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一讀?請你來試試(找2個學生讀)

師:讀得非常流利,特別是文中標注出的四個讀音都讀準確了。再請一位同學來讀。

2.學習、感受“更"

師:讀得很準確,字正腔圓。同學們,看,本課有個多音字,在詞中它念?(一聲)

師:他還讀什么?請你組個詞。這里讀第一聲,代表什么意思呢?念一聲是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兩小時。

師:你還知道哪些含有“更”字的成語或詩句?(深更半夜、三更半夜、更改、子午更;更這個字在詩句中也出現(xiàn)過,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我們把更字帶進詩句再讀一讀,“風一更,雪一更"。

3.感受押韻,讀出節(jié)奏韻味

師:詞在古代是用來配樂吟唱的,所以詞句本身就有很強的韻律感。這要求我們在讀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它本身特有的節(jié)奏和韻味,哪位同學能讀一讀,試一試?

預設1:讀得好,讀出了節(jié)奏韻味。師生合作朗讀

預設2:讀出了節(jié)奏,但是速度太快。讀詞的時候要緩緩的讀,還要注意聲斷氣連,師范讀“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引導讀這一句讀得慢一些。(有進步)“風一更,雪一更"中間不要換氣。

師:無韻不成詩,詞也講究押韻,再輕聲讀一讀,讀著讀著你一定會有發(fā)現(xiàn)。這首詞押eng韻,讀起來音律和諧,這就是中國詩詞的獨特魅力,下面我們來合作朗讀,你們來讀藍色部分,老師讀紅色部分。

師:讀中要有思,思中明真意。下面我們一起來到第二個學習任務:知事議詞明詞意。

四、明詩意,想畫面,悟詩情

學習任務二:知事議詞明詞意

1.自主學習,理解詩意

師: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學過的理解古詩詞的方法有哪些?(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看插圖,查資料,抓關鍵詞,詢問他人……)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

下面請同學們自主學習,運用這些方法來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師:怎么樣,可以交流了嗎?

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大意。

師:經(jīng)過你們的自主學習,不僅理解了詞意,還體會到了作者的情感。

學習任務三:情景交融抒真情

2.品讀上闋,想象畫面,感受路途遙遠

師:文字有溫度,詩詞知冷暖,那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的呢?讓我們一起完成第三個學習任務:情景交融抒真情。我們先來看上闋。請同學們默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并思考:詞人的“身”在哪里呢?

預設:身在前往山海關的路上/在山上、在船上/還在帳篷里

師:無論是崇山峻嶺還是山川河流,無論是在山海關還是在去往山海關的路上,這都說明納蘭,身在征途。【板書:身在征途】

師:你想象到了什么樣的山?什么樣的水?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山(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陡峭、巍峨);水(波濤滾滾、巨浪滔天、冰冷刺骨、洶涌湍急)我感受到了他們跋山涉水、路途艱險,非常辛苦,路程非常遙遠。

師:文中的哪個詞讓你感受到了路途的遙遠?(一程)

師:一程又一程,作者用了兩個一程寫出了山高水長。一座座的山,一道道的水,千山萬水,萬水千山,將士們跋山涉水,向哪里前進呢?(榆關/山海關)

師:古代交通不便,這一路到底有多遙遠、多艱辛呢?讓我們重走納蘭的行軍路線:1682年,康熙帝從北京出發(fā),這里是北京,在清朝,這里也是我們的首都,皇帝所在的地方,他們前往盛京祭告先祖,到達盛京以后,又繼續(xù)向東北方向走,最終到達吉林省。納蘭作為御前衛(wèi)士,陪同康熙一行七萬人,隊伍綿延20里,他們跨越了三個省,往返共80多個日日夜夜。同學們,這么多的人,這么遠的路,這么長的時間,該多艱難,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畫面?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在行軍的路上還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呢?

預設:將士們跋山涉水、路程艱辛、饑餓難耐、天氣惡劣,但是克服困難繼續(xù)前。(找兩個學生說,分別帶著感受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師:這是我們想象到的困難。和他同行的大臣高士奇在他的書中也記錄了那種艱辛。你們看,這是當時真實的情況,一起讀——

曉霧彌蒙,咫尺不辨,行亂山中?!呤科妗鹅鑿臇|巡日錄》

師:早晨大霧彌漫,眼前的東西都看不清楚,這樣的天氣,行走在亂山之間,行走在懸崖峭壁之上,多么的危險,多么的艱難。帶著你的理解,請你再來讀(指生。)

師:我覺得還不夠遙遠,不夠艱險。請你再來。(指生。)

師:長路漫漫,路程艱險,但是他們?nèi)匀辉趫猿郑覀円黄鹱x。(生齊讀)

師:白天,將士們跋山涉水,夜晚安營扎寨,又是怎樣的畫面呢?我們來看這幅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師:這樣的畫面,納蘭就用五個字概括——夜深千帳燈。

師:同學們,七萬人的營帳呀,看圖,這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營帳,你能讀出這種壯觀的感覺嗎?誰來?指名讀(1-2個)我們一起來讀。

師:此時,夜已深,我們輕輕走進將士們的營帳,你看到千帳燈下,他們可能在做些什么呢?

師:我想,也許他們奔波了一天,勞累不已,想著盡快休息,可就在入睡前脫下毛衣的瞬間,又想到了自己離家前母親千針萬線密密縫的場面,不禁潸然淚下。

戰(zhàn)士們還可能在干什么?誰來說?

生:他們應該在看家書,因為他們很思念家鄉(xiāng)

生:他們可能在看著自己妻子編制的手絹,孩子送給他們的禮物,睹物思人。

師:這么多的畫面,就在這五個字中蘊含著。

生讀(夜深千帳燈)

師:同學們,白天將士們跋山涉水,讀(身向榆關那畔行)

師:夜晚,安營扎寨,讀(夜深千帳燈)

師學法小結:白天的動與夜晚的靜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在上闋的學習中,我們通過抓山、水和千帳燈這幾個關鍵詞,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初步體會到了將士們豐富的情感。

3.品讀下闕,抓住關鍵字詞,感受思鄉(xiāng)之情

那下闕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接下來我們依然借助這樣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下闋。

師:讀了詞的下闕,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將士們很思念家鄉(xiāng)。

師:你從哪里感受到作者正在思念家鄉(xiāng)呢?從哪句話?或者哪個詞?

生按照“我通過抓?。ㄠl(xiāng)心、故園、碎、聒等)這個字/詞,想象到了的畫面,體會到了詞人_____的思想感情。"有序交流。

師:為什么夢不成???請你用詞里的話來說一說。

預設:“風一更,雪一更”。這風雪聲讓納蘭性德感覺怎么樣?生:很嘈雜,嚴重影響休息。師:從哪里看出來很嘈雜?生:聒。

更字帶給你怎樣的感受?(風雪交加、下了一夜又一夜,風雪很大)請讀出你的感受。

這一路不僅跋山涉水,耳畔更響起了風雪交加的聲音【播放bgm】

師創(chuàng)設情境讀:

一更天了,狂風咆哮著、怒吼著,一陣比一陣猛烈,女生1讀。

三更天了,雪花飛舞著,搖曳著,似鵝毛般越下越大,男生1讀。

五更天了,風雪交加著,呻吟著,肆意蹂躪著,一起讀。

納蘭性德就是行走在這樣的風風雪雪中,一更一更又一更,相信你們又有了不一樣的體會,再來讀。【去掉bgm】

師:夜深人靜時,正是這風聲、雪聲,擾亂了將士們的心神,使得他們無法進入夢鄉(xiāng)。納蘭性德的身在征途,他的心又在哪里呢?(故園)

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作者心系故園的呢?(故園無此聲)北京真的沒有風雪聲嗎?(有)那他為什么說“故園無此聲呢"?

引導:詩人在家里聽到風雪交加的聲音和在塞外征途中聽到有什么不同?

(家里是溫暖舒適、寧靜祥和的。家鄉(xiāng)有親人、朋友相伴。不會覺得孤單冷清。但是在這塞外聽到的卻只有嘈雜的風雪聲)你體會到了什么?(詩人這個時候會格外思念家鄉(xiāng)。)是啊,因為他思念著自己的家鄉(xiāng),心系故園【板書:心系故園】

師:風雪交加夜,難以入眠時。在這個夜里,納蘭性德連一個回家的夢都做不成。請你想一想,這嘈雜的風雪聲擾亂的是作者怎樣的夢呢?

師師范:他夢到,那是一個春天的午后,他悠閑地坐在庭院里,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蕩秋千。微風吹過,滿院的花草飄來陣陣清香。

他夢到,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誰來說?(他和妻子在院子里的樹下乘涼、喝茶玩樂)(多么溫馨的畫面啊)

他夢到,那是一個秋天的早晨……(銀杏葉緩緩飄落下來,他和朋友們在院子里一起閑話家常、欣賞美景、吟詩作樂。)(多么愜意的生活?。?/p>

他夢到……

師:故園的生活其樂融融,所以納蘭性德沉浸其中,不忍夢醒。夢境正是作者真實生活的體現(xiàn)啊,他分明記得,傍晚,他的故鄉(xiāng)是這樣的【課件】

野色湖光兩不分,碧云萬頃變黃云。

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閑亭掛夕曛。

——納蘭性德《淥水亭》

他分明記得,雨后,他的故鄉(xiāng)是這樣的【課件】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蘭性德《南鄉(xiāng)子》

他分明記得,晴天,他的故鄉(xiāng)是這樣的---------

記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蘭性德《河傳·春淺》

師:故鄉(xiāng)熟悉的一切,都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一一閃現(xiàn)??墒?,風一更,雪一更,讓納蘭性德連一個回家的夢都做不成。睜開眼,這里沒有親人的絮絮關懷,沒有故鄉(xiāng)的鳥語花香,這里只有,女生讀。

這里沒有春花秋月,沒有和兒女依偎在一起的那份溫暖,這里只有,男生讀。

這里沒有郊外的踏青和牧童的短笛,沒有院子里被風吹動的秋千,這里只有,我們一起讀。

師:故園無此聲。面對此情此景,納蘭性德情不自禁在詞中寫下了這個觸動人心的“碎”字,同學們是什么碎了(生答)將士們的思鄉(xiāng)夢碎,思鄉(xiāng)心碎。

師:長相思,相思長,常常思念,思念長長,故園有多美好,關外就有多惡劣。納蘭的身體雖然早就已經(jīng)遠離故鄉(xiāng),可是他的心還留在了那里。誰能想象作者身、心分離的畫面,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呢?請你讀。此刻,你就是納蘭性德,誰還想再讀一讀。老師已經(jīng)被你的朗讀深深吸引了。

師:讀到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納蘭性德雖身在征途,卻心系故園,雖心系故園,卻又堅定地行走在征途上,保家衛(wèi)國。

師:同學們,詩詞語義隱晦,常常會有多元的解讀。納蘭性德一行去榆關祭祖,包括我們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便認為“故園”就是指的北京;而清朝是滿族統(tǒng)治的天下,榆關正是他們?nèi)腙P前的老家,所以也有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