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苑B區(qū)綠建方案匯報_第1頁
采石苑B區(qū)綠建方案匯報_第2頁
采石苑B區(qū)綠建方案匯報_第3頁
采石苑B區(qū)綠建方案匯報_第4頁
采石苑B區(qū)綠建方案匯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采石苑B區(qū)A地塊建設單位:合肥創(chuàng)和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咨詢單位: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院設計單位: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院--綠色建筑設計方案審查匯報一、項目概況二、規(guī)劃設計三、建筑設計四、結構設計五、給排水設計六、暖通設計七、電氣設計目錄九、專項設計十、自評表八、景觀環(huán)境設計一、項目概況項目地塊位于瑤海區(qū),北至長臨路,東至和縣路,南至樂水路,西至采石路。地理位置:本案位置一、項目概況建設規(guī)模:規(guī)劃用地面積:82197.82m2總建筑面積:185777.8m2地上建筑面積:161734.8m2地下建筑面積:24043m2主要建設內容為住宅,配套有菜市場、超市、幼兒園、配電房、物業(yè)用房、文體活動室、社區(qū)服務用房。建設目標:

按照《關于加強新建民用建筑設計方案節(jié)能和綠色建筑管理工作的通知》(合規(guī)[2014]129號)的規(guī)定,結合《“合肥市合鋼采石苑B區(qū)”建筑節(jié)能和綠色建筑規(guī)劃設計意見書》(合行(規(guī))并審245號)意見,本項目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1)A地塊滿足一星級及以上的評價標準,按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4)一星級要求進行規(guī)劃設計,實現(xiàn)一星級綠色建筑目標;2)應優(yōu)先進行水綜合利用專項設計,并配套建設雨水利用工程;3)該項目住宅、幼兒園和酒店應同步規(guī)劃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新建建筑面積在1萬m2以上的公共建筑應當至少利用一種可再生能源。一、項目概況一、項目概況節(jié)水灌溉地下空間開發(fā)室外風環(huán)境優(yōu)化智能化系統(tǒng)雨水入滲場地綠化高強度高性能材料雨水回收利用節(jié)能設備用水計量可再生能源利用場地噪聲控制無障礙設計可再循環(huán)利用材料節(jié)水器具主要綠色建筑技術二、規(guī)劃設計場地安全A地塊用地屬于二類居住用地;項目建設前,已委托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本地塊進行土壤中氡濃度檢測,檢測結果符合規(guī)范要求。二、規(guī)劃設計用地功能布局采石苑B區(qū)由A、B兩個地塊組成。其中A地塊以住宅為主;B地塊為酒店和商業(yè)。二、規(guī)劃設計人均用地指標總用地面積(m2)人口數(shù)量(人)人均用地指標(m2/人)標準限值(m2/人)74856.03623412.0015

本項目綠地率為40%,公共綠地面積為9864m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58m2/人。

項目住宅建筑均為高層建筑,其中住宅建筑面積為145141.4m2,居住用地面積74856.03m2,總戶數(shù)1948戶,根據(jù)《城市居住區(qū)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GB50180-93(2002版)),居住區(qū)人口按每戶3.2人計算,總人口6234人。二、規(guī)劃設計公共服務設施此外,項目場地內也有幼兒園、衛(wèi)生服務站、老年活動站、菜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項目北邊100m有合肥新曹沖學校,東邊約1.2km處有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此外周邊還有菜市場、超市、銀行等相關配套設施,公共服務功能非常齊全。二、規(guī)劃設計交通組織項目主入口長臨路向西約200m處有123路公交站(合鋼影院站),次入口處有519路公交站(鋼北一村站),場地的北面約1km處還有2號地鐵線正在建設,周邊公共交通便利。三、建筑設計本項目建筑外立面使用少量的裝飾性構件,一切從功能出發(fā),簡約流暢,充分體現(xiàn)了建筑的實用性。建筑造型圍護結構節(jié)能設計三、建筑設計本項目住宅、幼兒園執(zhí)行《安徽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34/1466-2011,目標節(jié)能率≥50%。

本項目采用PKPM建筑節(jié)能設計分析軟件PBECA20121.00版對其進行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權衡判斷,以2#、8#住宅樓及幼兒園為例,計算分析結果如下:(1)外墻保溫:2#住宅、8#住宅及幼兒園外墻保溫材料均為40.0mm厚無機保溫砂漿,外墻加權平均傳熱系數(shù)分別為1.18W/(m2.K)、1.16W/(m2.K)、1.03W/(m2.K),小于1.5W/(m2.K),滿足《安徽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34/1466-2011的要求。(2)屋面保溫:

2#住宅、8#住宅及幼兒園屋頂保溫材料為60.0mm膨脹珍珠巖保溫板,屋頂傳熱系數(shù)分別為0.92W/(m2.K)、0.95W/(m2.K)、0.93W/(m2.K),小于1.0W/(m2.K),滿足《安徽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34/1466-2011的要求。(3)外窗及窗墻比:2#住宅、8#住宅和幼兒園外窗均采用塑鋼普通中空玻璃窗(5+9A+5),傳熱系數(shù)為2.80W/(m2.K),外窗傳熱系數(shù)均滿足《安徽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DB34/1466-2011的要求。三、建筑設計室外風環(huán)境分析(開窗面積計算)該項目以高層住宅為主,戶型主要有A,A1,A2,B四種戶型組成。B客廳+餐廳16.651.80.911%5%主臥8.534.321.851%21%次臥9.523.421.0536%11%廚房4.250.90.921%21%衛(wèi)生間3.061.350.67544%22%合計42.01-5.325-13%除B戶型的客廳和餐廳的通風開口面積與房間地板面積的比例為5%以外,其余均大于8%,建議B戶型采取戶門上方設通風窗、下方設通風百葉等措施,以保證起居室內良好自然通風條件。三、建筑設計室外風環(huán)境分析工況基本情況風向風速(m/s)主要評價內容工況1夏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E3.0自然通風工況2冬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NNW3.3防風節(jié)能工況3過渡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E3.2自然通風三、建筑設計工況1(夏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E;風速3.0m/s)項目建成前后周邊區(qū)域風速基本在0~3.2m/s之間。并且,項目建成后,周邊區(qū)域風速均有所減弱,幅度在0.44~0.87m/s之間,總體影響較小。建成前距地1.5m高度處風速云圖建成后距地1.5m高度處風速云圖三、建筑設計工況1(夏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E;風速3.0m/s)建成后參評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參評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建成前周邊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前周邊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周邊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周邊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參評建筑立面前后壓差基本都在3.75~16.8Pa以內,局部位置在16.8Pa以上,大于1.5Pa,有利于夏季室內自然通風;項目建成后,對其周邊建筑立面前后壓差影響很小。三、建筑設計工況2(冬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NNW;風速3.3m/s)建成前距地1.5m高度處風速云圖建成后距地1.5m高度處風速云圖項目建成前后周邊區(qū)域風速基本在0~4m/s之間。并且,項目建成后,其周邊風速均有所減弱,幅度在0.25~1.25m/s之間。三、建筑設計工況2(冬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NNW;風速3.3m/s)建成后參評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參評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前周邊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前周邊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周邊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周邊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參評建筑立面前后壓差基本都在13.25~25.5Pa以內,局部位置可達25.5Pa以上。并且項目建成后,對其周邊建筑立面前后壓差影響很小。三、建筑設計工況3(過渡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E;風速3.2m/s)項目建成前后周邊區(qū)域風速基本在0~3.5m/s之間。并且項目建成后,其周邊區(qū)域風速均有所減弱,幅度在0.27~0.52m/s以內。建成前距地1.5m高度處風速云圖建成后距地1.5m高度處風速云圖三、建筑設計工況3(過渡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E;風速3.2m/s)建成后參評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參評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建成前周邊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前周邊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周邊建筑迎風面風壓圖建成后周邊建筑背風面風壓圖參評建筑立面前后壓差基本都在11.3~22.5Pa以內,局部位置可達22.5Pa以上。并且,項目建成后,對其周邊建筑立面前后壓差影響很小。室內自然通風分析三、建筑設計

選取建筑典型標準層進行模擬,選取的分別是1#樓標準層(A1、A2戶型組成),6#樓標準層(A、B戶型組成)。模擬工況:過渡季主導風向平均風速(風向:E;風速:3.2m/s)模擬參數(shù)設置:依據(jù)室外風環(huán)境模擬結果1#住宅標準層平面圖及物理模型圖三、建筑設計流場圖風速云圖空氣齡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過渡季主導風向下,1#樓標準層空氣流場分布均勻,平均風速0.19m/s,最大風速1.2m/s;平均空氣齡43s,最大空氣齡280s,室內換氣效果良好。6#住宅標準層在過渡季主導風向下,6#樓6層室內空氣流場分布均勻,平均風速0.20m/s,最大風速1.4m/s;平均空氣齡41s,最大空氣齡150s,室內換氣效果良好。三、建筑設計日照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幼兒園滿足冬至日3小時日照標準,住宅均滿足大寒日2小時日照標準。室內自然采光分析三、建筑設計建筑整體模型(效果圖)

選取2個建筑單體進行模擬,分別是1#樓、9#樓,其中1#樓包括A1、A2兩種戶型,9#樓包括A、B兩種戶型,均以建筑首層為標準層。同時對幼兒園部分以建筑首層為標準層進行模擬。三、建筑設計1#樓標準層平面布置及模型構造部位材料吸收系數(shù)反光系數(shù)可見光透射比備注頂棚水泥砂漿0.480.32--常規(guī)設置樓面水泥砂漿0.480.32--常規(guī)設置墻體水泥砂漿0.480.32--常規(guī)設置窗戶LOW-E雙層中空玻璃----0.4常規(guī)設置三、建筑設計1#樓Ⅳ級采光功能區(qū)采光效果圖1#樓標準層Ⅳ級采光功能區(qū)平均采光系數(shù)為3.67%,9#樓標準層Ⅳ級采光功能區(qū)平均采光系數(shù)為3.57%,大于2.2%;幼兒園III級采光要求功能空間平均采光系數(shù)為6.41%,大于3.3%。9#樓Ⅳ級采光功能區(qū)采光效果圖建議從圖中可以看出,9#樓B戶型起居室采光效果較差,建議采取以下幾點措施:○1建議在起居室與廚房相鄰處采用透光門,利用廚房采光間接改善客廳照度;○2在起居室側窗橫檔以上使用擴散光玻璃或指向性玻璃,可增加射向頂棚的光線,提高了房間深處的照度,室內采光效果可得到改善。幼兒園III級采光功能區(qū)采光效果圖三、建筑設計場地噪聲分析噪聲主要來源是道路交通噪聲以及本項目自身水泵房、配電設施等設備噪聲。依據(jù)《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聲適用區(qū)劃分技術規(guī)范》(GB/T15190-94)第4.3條規(guī)定,項目區(qū)域執(zhí)行1類標準。聲環(huán)境功能區(qū)類別晝間夜間1類55dB45dB三、建筑設計東南側晝間建筑立面聲壓級分布圖東南側夜間建筑立面聲壓級分布圖西北側晝間建筑立面聲壓級分布圖西北側夜間建筑立面聲壓級分布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與道路相鄰一側交通噪聲影響較大,晝間1.5m高度處建筑表面的環(huán)境噪聲值基本分布于52dB-58dB之間,其中位于項目西南角的3#樓4層位置噪聲值達到58dB;夜間1.5m高度處建筑表面的環(huán)境噪聲值基本分布于41dB-47dB之間,其中位于3#樓4層位置噪聲值達到47dB。經噪聲預測,局部噪聲值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為降低噪聲,減少噪聲對住戶的影響,建議采取降噪措施。三、建筑設計1)將鄰近道路側的住宅樓外窗安裝《隔聲窗隔聲性能分級》(HJ/T17-1996)中IV級(Rw≥30dB(A))以上的隔聲窗;2)充分利用建筑的退道路紅線距離建造稠密的喬、灌、草相結合的綠化林帶,其作用相當于聲屏帶,對交通噪聲可以起一定的遮擋作用,另外在選用高大喬木時應注意對日照產生的影響;3)對進出小區(qū)的車輛加強管理:a)在本小區(qū)主入口處設置醒目的導向標志,使進出車輛能有章可循,以減少剎車、啟動、倒車等引起的聲級增加值。b)對停車場加強管理,派專人指揮,禁止進出車輛在區(qū)內鳴笛,在用地內主要道路上設減速帶,使車輛減速慢行。4)水泵房、配電設施采用減振基座并設置獨立用房,水泵連接管道使用彈性支架,加固建筑物管道隔振,選用高效低噪聲設備。為了降低噪聲對住戶的影響,建議采取以下降噪措施:三、建筑設計地下空間開發(fā)地下車庫平面圖地下車庫位置

本項目地下建筑面積24043m2,其中地下非機動車庫建筑面積3273m2,住宅地下機動車庫14800m2,商業(yè)地下機動車庫5970m2;本項目總規(guī)劃用地面積為82197.82m2,地上建筑面積為161734.8m2。通過計算得出,地下空間利用面積占地上總建筑面積為14.87%。無障礙設計三、建筑設計無障礙通道無障礙電梯四、結構設計結構體系本項目住宅樓為20~32層不等,結構類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平面較規(guī)則,傳力明確,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三級。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本項目現(xiàn)場施工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高強度高性能材料本項目建筑結構體系中梁、板、柱等構件中受力鋼筋應采用HRB400級以上,使用量占受力鋼筋的比例不小于75%。豎向承重結構中,建議使用C40~C30混凝土,底部軸壓比不夠時,混凝土強度等級可提高到C40~C50。五、給排水設計給排水系統(tǒng)設計給水系統(tǒng):本項目采用豎向分區(qū),1~5層由市政直接供水,6層及其以上為加壓供水。生活泵房設在地下室。內設變頻加壓供水設備4套。各分區(qū)的最低部位設減壓措施,保證各用水點處供水壓力不大于0.2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壓力。排水系統(tǒng):本項目采用雨污分流系統(tǒng),雨水及化糞池處理后的污水分別排至市政雨污水管網。室內采用糞便污水與臉盆、洗浴等廢水合流排放的排水管道系統(tǒng)。室內地面層(±0.000m)以上的生活污水重力流排出;地面層(±0.000m)以下的污、廢水采用管道匯集至集水坑內,用潛水排污泵提升后分別排入室外污水、雨水管道。高層住宅衛(wèi)生間污水管道系統(tǒng)采用雙立管系統(tǒng),其余采用伸頂通氣單立管排水系統(tǒng)。節(jié)水措施五、給排水設計防滲漏:選用優(yōu)質的管材、管件及閥門;合理設計供水壓力,避免供水壓力持續(xù)高壓或壓力驟變;節(jié)水器具:本項目為毛坯房,交房時僅提供龍頭供業(yè)主測試出水情況,但會對甲方及業(yè)主提出后期裝修選用高效率的衛(wèi)生器具。用水計量:本項目按用途設置計量水表,對生活用水、綠化用水分別設置計量水表。同時按付費或管理單元,分別設置計量水表,住宅內部一戶一表。節(jié)水灌溉:項目場地綠化采用自動噴灌系統(tǒng)。五、給排水設計雨水回用(1)利用方案

屋面、道路、綠化收集的雨水通過初期徑流棄流后進入模塊池儲存,回用時,通過水泵讓雨水經過清洗、過濾、消毒裝置器處理后回用于綠化澆灌及水景補水。雨水收集區(qū)域經過計算,在滿足項目整個地塊的綠化澆灌及水景補水的前提下,僅收集項目東地塊的雨水(圖中綠色網格區(qū)域)。五、給排水設計(2)用水安全雨水回用

在模塊蓄水池內設有全自動自清洗過濾器和紫外線消毒器,保證水質達到《建筑與小區(qū)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400-2006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的要求;在雨水不足時,本項目通過設置清水池給系統(tǒng)提供自來水間接補給,防止污染。雨水管道與其它生活管道嚴格區(qū)分,回用水閥門、水表、取水栓均應懸掛“禁止飲用”標識,回用管道均用色漆噴涂“非飲用水”,防止誤接、誤用、誤飲。(3)平衡計算經年平衡和逐月平衡計算,本項目全年雨水收集總量為12651.32m3,全年雨水利用總量為7641.57m3。蓄水池位置考慮到地塊內的自然地勢和雨水規(guī)劃,同時避開建筑和地下室的位置,將蓄水池設于項目地塊的東南角五、給排水設計雨水回用(4)非傳統(tǒng)水源利用率計算本項目非傳統(tǒng)水源利用率為7641.57/390655.58=1.96%。用水種類年用水量m3生活用水量341311.5綠化噴灌用水量9206.16幼兒園用水量2936.7水景補水244.5地庫沖洗1442.58未預見水量(10%)35514.14年總用水量390655.58生活用水量包括居民、商業(yè)、幼兒園的用水量,依據(jù)《民用建筑節(jié)水設計標準》GB50555-2010,用水定額取中值。六、暖通設計空調系統(tǒng)設計建議本項目后期裝修選用節(jié)能型產品,其能效等級應滿足《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2021.3-2010和《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jié)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效率等級》GB21455-2013的節(jié)能評價值要求。通風系統(tǒng)設計地下車庫選用高效率、低能耗通風機,通風系統(tǒng)風機單位風量耗功率應小于0.32W/(m3/h)。所有通風機盡量采用低噪聲,節(jié)能型設備,并考慮消聲,隔振措施。為減少震動和降低噪聲,通風設備進出口均軟接,通風設備下設減振器,吊裝的風機箱均設彈簧減振吊架。燃氣設計本項目由長臨路接市政中壓燃氣管,由燃氣調壓站降壓后向居民提供燃氣。、負荷預測:居民用氣指標按3100兆焦/人?年,折合天然氣用氣量指標78立方米/人?年。七、電氣設計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本項目公共照明,應急照明,消防電梯,普通電梯,消防,航空障礙燈等為一級負荷,其余均為三級負荷。根據(jù)供電規(guī)劃,本項目10kV電源由附近10kV開閉所引來,10KV系統(tǒng)采用環(huán)網供電,項目設置兩座配電站。在供配電系統(tǒng)設計時,除了一般的電力負荷計算,應進行無功功率補償計算。照明系統(tǒng)設計高能效照明燈具:本項目選用高效節(jié)能的燈具,所有燈具均配置電子鎮(zhèn)流器,使其功率因數(shù)不低于0.90。住宅走道、樓梯間等位置采用LED紅外感應燈具。燈具效率均按《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的要求設計。照明節(jié)能控制:本項目住宅走道、樓梯間等位置采用紅外感應式節(jié)能開關控制,車庫采用智能控制器進行控制,對車道和車位分回路控制,平時只開車道燈,上下班高峰時打開車位燈。七、電氣設計節(jié)能設備選用本項目選用的變壓器、電梯、水泵、風機等設備均滿足相關國家標準的節(jié)能要求。用電計量本項目用電計量方法:分層設電表箱,一戶一表。智能化系統(tǒng)設計本項目執(zhí)行《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等相關技術標準,采用了以下幾種智能化系統(tǒng):1)信息網絡系統(tǒng)(有線電視系統(tǒng)、電話系統(tǒng)、寬帶系統(tǒng));2)安全防范系統(tǒng)(住宅報警系統(tǒng)、樓宇對講系統(tǒng)、閉路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停車管理系統(tǒng));3)管理與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車輛出入與停車管理系統(tǒng)、物業(yè)管理計算機系統(tǒng)、水電氣控制系統(tǒng))八、景觀環(huán)境設計景觀綠化本項目采用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綠化系統(tǒng),盡量選擇適合合肥氣候條件的鄉(xiāng)土植物。地面綠化面積32879.13m2。地下室頂板覆土深度應滿足各種植物類型最小栽植土厚度的要求。類型樹種喬木廣玉蘭、香樟、水杉、白玉蘭、紫玉蘭、銀杏、馬尾松、榔榆、樸樹、櫸樹、雪松、女貞、棕櫚、胡桃、垂柳、合歡、羅漢松、紫楠等小喬木龍爪柳、紅葉李、桂花、紫薇、銀薇、夾竹桃、枇杷、石楠、紅楓、垂葉海棠、梅、孝順竹、枇杷、鳳尾柏、紫丁香等灌木木槿、八爪金盤、紅葉石楠、金邊黃楊、毛杜鵑、冬青樹、龜甲冬青、紅花檵木、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珊瑚樹、紅葉石楠、南天竹等八、景觀環(huán)境設計透水地面植草磚示意圖透水磚示意圖本項目地面停車位為385個,植草磚鋪裝面積為385×15=5775m2,本項目綠地面積為32879.13m2,所以室外總透水地面面積為32879.13+5775=38654.13m2,室外地面總面積為82197.82-19954.73=64443.09m2。所以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為38654.13/64443.09=59.9%八、景觀環(huán)境設計景觀照明

采用LED燈、小功率金屬鹵化物燈、細管徑熒光燈或緊湊型熒光燈,景觀照明需要滿足《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13和行業(yè)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guī)范》JGJ16-2008。景觀照明示意圖九、專項設計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設計(住宅)本項目塊住宅、幼兒園、酒店均有穩(wěn)定的熱水需求,住宅設計采用陽臺壁掛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幼兒園和酒店設計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建筑立面圖陽臺壁掛式太陽能熱水器運行原理圖本項目共有高層住宅12棟,全部設計安裝陽臺壁掛式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共1948臺。選用集熱器總面積為2m2、水箱容積為100L的太陽能熱水器,熱量不夠時可采用輔助電加熱補充。九、專項設計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設計(幼兒園)屋頂平面布置圖使用人數(shù)熱水平均日用水定額日用熱水量(m3)使用天數(shù)年用熱水量(m3)360人40L/兒童.d14.42513614.4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的平板型集熱器及水箱均置于屋頂,集熱器按照40°傾角安裝。熱量不足時,由空氣源熱水機組補充。本系統(tǒng)設計選用的集熱器單塊集熱面積為2.0m2,則需安裝165塊集熱器,總集熱面積為330m2。選用20噸的水箱,10噸的集熱水箱和10噸恒溫水箱。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運行原理圖九、專項設計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設計(酒店)使用人數(shù)或單位數(shù)熱水平均日用水定額日用熱水量(m3)使用天數(shù)年用熱水量(m3)108床125L/床位.d13.53654927.510人37.5L/人.d0.375365136.875合計/13.875/5064.375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的平板型集熱器及水箱均置于屋頂,集熱器按照40°傾角安裝。熱量不足時,由空氣源熱水機組補充。酒店集中式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屋頂平面布置圖本系統(tǒng)設計選用的集熱器單塊集熱面積為2.0m2,共安裝160塊,總集熱面積為320m2。選用20噸的水箱,10噸集熱水箱和10噸恒溫水箱。九、專項設計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設計太陽能電池種類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型號235P-60指標單位最大額定功率W尺寸mm電池類型mm電池排列方式/利用光伏電池發(fā)電用于超市地下車庫的照明。本項目擬將光伏組件設置于3#樓超市屋頂,光伏板的安裝傾角為30°,陣列間距為1.5m??紤]女兒墻和周邊建筑的日照遮擋,現(xiàn)對布置的光伏板以合肥市冬至日0:00-24:00時為一周期進行日照時數(shù)模擬,以保證光伏組件能達到較好的日照時數(shù)要求。冬至日日照時數(shù)圖1冬至日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