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學習任務二)_第1頁
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學習任務二)_第2頁
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學習任務二)_第3頁
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學習任務二)_第4頁
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學習任務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

學習任務二:品鑒手法,欣賞說理藝術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閱讀,體會本單元文章多樣的敘事說理技巧。

2.體會諸子散文論事說理的不同風格,把握諸子散文不同發(fā)展時

期的文體特點。

教學重點

體會多樣的敘事說理技巧。

教學難點

理解比喻論證的作用。

學時安排

3學時

1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第5學時

課前準備

1.誦讀文章中的人物對話部分。

2.用簡要的語言點評文章中出現(xiàn)的人物,并與同學交流。

一、人物形象分析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是《論語》中少見的具有情節(jié)性的

段落,生動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征。《公輸》中墨子、公輸

盤、楚王的性格也各具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較閱讀,分析兩篇課文

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并完成下表。

人物性格文本依據(jù)描寫方法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

墨子

公輸盤

楚王

提示:描寫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分析諸子散文人物形象時,一要抓住諸子散文以簡練語言直述言行的特點,細致

分析具體場景下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二要與在場其他人物的言行

進行比較,找出人物的形象特點;三要注意寄寓于直述語言中的作者的褒貶之意。

比如,孔子的形象主要是通過語言塑造的:“以吾一日長乎爾”的話是主動

放低姿態(tài),不擺師尊;“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則縮短了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起

到了鼓勵發(fā)言的作用;“也”“哉”等語氣虛詞,營造了輕松的對話氛圍??鬃雍?/p>

藹、親切的形象通過語言描寫躍然紙上。再如,文章通過對曾皙言志前“鼓瑟”

“舍瑟”的動作描寫,塑造了其從容瀟灑的形象,“而作”強調他是站起來說話,

顯示了其謹慎的性格特點。

示例:

2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人物性格文本依據(jù)描寫方法

率爾而對曰神態(tài)描寫

子路有抱負,直率,自信,莽撞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語言描寫

知方矣

冉有謙虛謹慎,說話有分寸方六七十……以俟君子語言描寫

公西華謙恭有禮,嫻于辭令非曰能之……愿為小相焉語言描寫

鼓瑟?!嵘鲃幼髅鑼?/p>

曾皙從容、灑脫

莫春者……詠而歸語言描寫

以吾一日長乎爾……則何

孔子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語言描寫

以哉

聞之,起于齊

動作描寫

行十日十夜

墨子無私無畏,機智善辯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不

語言描寫

可謂知類

不說神態(tài)描寫

公輸盤狡詐,陰險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語言描寫

善哉!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語言描寫

楚王虛偽,不智必取宋

楚王問其故動作描寫

2.選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或《公輸》的某一片段,以“我

在(如問志、言志、評志、斗智等)現(xiàn)場”為題,展開合理想象,從第

三者的角度描寫在場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心理,還可適當加入場景描寫

等,以側面烘托人物。

提示:結合課文中人物描寫語句,合理想象,展開寫作。

二、課本小劇場

1.學生分組表演選定段落

2.出演的同學結合所學知識,評價自己所扮演的人物

3.其他同學對照原文相關內容及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對表演進行點評

3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4.教師進行整體評價

提示:教師指導學生客觀評價。教師通過學生評價關注其對課文理解是否存

在偏差之處,如有偏差,及時引導糾正。

評價標準:

一是情節(jié)完整,語言流暢清晰,動作自然大方。

二是依據(jù)文本塑造人物,人物個性鮮明。

三是表演有感染力,觀眾反響熱烈。

三、作業(yè)

從《寡人之于國也》《庖丁解?!穬善恼轮羞x擇一篇,分析其人物形象。

4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第6學時

課前準備

1.回顧論證方法的特點,再讀文章。

2.梳理《寡人之于國也》《勸學》《公輸》《庖丁解牛》中使用比喻論證之處。

一、“喻巧而理至”

《寡人之于國也》《勸學》《公輸》《庖丁解?!分卸歼\用了比喻論證,與同

學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

1.四篇文章各用了何種比喻,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些比喻和觀點有何內

在關系?

提示:比喻論證是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論證觀點,具有形式靈活、明

白易懂、行文生動的特點。學習時,首先梳理文章內容,找到使用比喻之處,聯(lián)

系上下文找出本體、喻體,明白其喻義,理解其與所表達觀點之間的聯(lián)系。

比喻論證的比喻與觀點之間的

文章表達的觀點

種類聯(lián)系

以戰(zhàn)設喻,用打仗

梁惠王的做法和鄰國沒有

《寡人之于國也》正面設喻來比喻治理國家,委

區(qū)別

婉表達批評

正面設喻學習可以改變并提高自己寓議于喻

《勸學》正反設喻學習要堅持,注重積累對比強調

博喻學習可以彌補不足強調學習的作用

以比喻性的類比和

《公輸》正反設喻楚國攻宋與“有竊疾”無異

對比闡述觀點

以解牛三重境界的

《庖丁解?!芬栽⒀詾橛黜槕匀?,順勢而為

喻意說明“養(yǎng)生之道”

2.梳理四篇文章具體運用比喻闡述觀點的思路,理解各自的作用。

《寡人之于國也》用比喻引出論述內容,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既指出“移民”

“移粟”跟鄰國統(tǒng)治者的治國不盡心沒有本質區(qū)別,又讓梁惠王說出了否定自己

觀點的話“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結尾針對梁惠王歸罪于歲的推諉,運用比

5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喻進行駁斥,得出為害百姓的是虐政的結論。比喻,在論說方法上起到引君入彀的

作用,并使說理婉曲有致、易于接受,在論說效果上顯示了孟子雄辯的語言特點。

《勸學》通篇寓議于喻,以比喻層層推進,形象地闡述了學習的作用、意義

和方法。如第2自然段用“青”勝于“藍”、“冰”寒于“水”,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

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再用“木”為“輪”,進一步說

明后天學習可以改變原有狀況;然后,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引出結論:

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

《公輸》第4自然段用了“文軒”與“敝輿”、“錦繡”與“短褐”、“粱肉”

與“糠糟”的比喻,在比喻和對比中,讓楚王痛快地回答說“必為有竊疾矣”。

如此引魚上鉤,先發(fā)制人,也順理成章地推出“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的論斷,使說理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垛叶〗馀!分小敖馀V馈比辰?,

以牛喻世事,以牛身之骨節(jié)筋肉交錯喻世事之紛繁復雜,以刀刃喻自然本真本性,

以宰牛之技喻養(yǎng)生之理,又以養(yǎng)生之理喻處世之道。以寓言為喻,形象地闡述了

“養(yǎng)生之道”。

3.你認為怎樣才能用好比喻論證?

提示:注意歸納比喻論證使用的方式、目的及與論證觀點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

使用比喻論證時,一是應盡量使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事理,二是喻體和本體之

間要有邏輯關聯(lián)。

二、論說之不足

提示:比喻論證具有說理形象直觀、行文富有文采的特點,但是就論證而言,

也存在缺乏分析論證過程(以喻代議)、邏輯不嚴密、缺乏實證等問題。日常寫

作或論說時,在比喻論證之后加上分析、評論的語句,則論說效果更佳。

三、作業(yè)

請用比喻論證的方式論證“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并將其發(fā)至班級群與同學

相互交流。

6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第7學時

課前準備

1.回顧所學內容。

2.搜集諸子散文相關知識,了解概貌。

一、簡要介紹諸子散文

諸子散文是以闡述政治主張、哲學思想為主的議論性散文,又稱“先秦諸子散

文”。諸子散文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末年到戰(zhàn)國初期,多采用

語錄體,如《論語》《墨子》;第二階段是戰(zhàn)國中期,多采用對話式論辯,如《孟子》

《莊子》;第三階段是戰(zhàn)國末期,多采用專題論文,如《荀子》《韓非子》。

諸子散文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有的平易簡樸,如《論語》;有的雄辯滔滔,

如《孟子》;有的情辭飛揚、汪洋恣肆,如《莊子》;有的說理形象、辭鋒犀利,

如《韓非子》;有的邏輯性強、論證有力,如《荀子》。這些優(yōu)秀作品具有較高的

藝術成就,為后世文學語言和風格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綜合比較

綜合比較本單元文章并填寫下表:

敘事說理敘事說理敘事說理

文章文體類型思想觀點

方式結構效果

《子路、曾皙、冉直述言行

語錄體

有、公西華侍坐》前后呼應

《寡人之于國也》對話式論辯氣勢充沛

比喻論證

《勸學》專題論文

對比論證

《公輸》語錄體邏輯嚴密

《庖丁解牛》對話式論辯語言生動

提示:本環(huán)節(jié)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活動,以表格形式比較閱讀,重在總結歸納

文章特點,整體把握諸子散文風貌。

明確:

7

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教學設計示例

敘事說理敘事說理敘事說理

文章文體類型思想觀點

方式結構效果

《子路、曾皙、

直述言行語言簡練

冉有、公西華語錄體禮治問志—言志—評志

前后呼應文約義豐

侍坐》

比喻論證

《寡人之于國引君入彀

對話式論辯仁政提出疑問—解答疑問氣勢充沛

也》層層推進

排偶

比喻論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勸學》專題論文學不可以已說理形象

對比論證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