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教學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A/1D/wKhkGGZQ1g2AN00kAAHD9AU8H64083.jpg)
![《周而不比》教學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A/1D/wKhkGGZQ1g2AN00kAAHD9AU8H640832.jpg)
![《周而不比》教學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A/1D/wKhkGGZQ1g2AN00kAAHD9AU8H640833.jpg)
![《周而不比》教學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A/1D/wKhkGGZQ1g2AN00kAAHD9AU8H640834.jpg)
![《周而不比》教學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3A/1D/wKhkGGZQ1g2AN00kAAHD9AU8H6408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課周而不比
自主?預習區(qū)自知常識梳理基礎
I)---知--識--鏈--接---
孔子人生哲學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十分注重從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中凸顯個
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對個人的人生行為規(guī)范、生命存在形態(tài)加以確認。盡管孔子的人生哲
學首先是一種為己之學,它所強調的首先是個人的道德修為與躬行踐履,但在孔子那里,人
是一種社會的存在物,是在君與臣(或曰上級與下級)、父與子、兄與弟、夫與婦以及友與友
的相互對待關系中而存在的。因此,人的自我道德修為事實上又是不能脫離與他人的關系而
獨立進行的,只有在社會關系的鏈條中按照禮、樂、仁、義的標準與要求不斷地陶冶、塑造
自己,才能逐漸成就理想人格,成為合格的君子、仁人乃至圣賢。而理想人格的成就又為社
會從“禮崩樂壞”之中向“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以及“大道之行”的大同之世的發(fā)展演進
奠定了基本的條件。只有當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能達到仁人志士之境,樂利安和、其樂融融的
太平之世才有可能實現(xiàn)。
n)基礎梳理
1.字音識記
⑴冷而不爭(jTn)(2)人焉鹿哉(s6u)
⑶便牌(bi)(4)便像(ning)
(5)事君數(shù)(shu6)
2.重要詞語
⑴君子周而不思:周,合群,團結,同周圍的人相處很好;比,本義是并列,挨著,這里是
貶義,為私情而勾結
(2)君子冷而不爭,群而不堂:矜,莊重自持:黨,結成團伙
(3)唯仁者能好人,能晉人:好,喜好:惡,厭惡
(4)人焉尊哉:隱藏
(5)友直,友遽,友多聞:誠信
(6)友像野,友善柔,友便年?:便辟,諂媚逢迎;便佞,巧言善辯
(7)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厚責,重責
(8)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舉,舉用;廢,廢棄
(9)事君數(shù),斯辱矣:W
3.通假字
忠告而善道之:通“導”,引導
4.詞類活用
⑴群而不黨:名詞用作動詞,結成團伙
(2)友直,友說:形容詞用作名詞,正直的人;誠信的人
(3)毋自辱焉:形容詞用作動詞,招致侮辱
5.古今異義
⑴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克
古義:結成團伙
今義:理堂
(2)唯仁者能好△①,能晉人②
①古義:喜歡人
今義:品行高尚的人
②古義:厭惡人
今義:品行低劣的人
(3)視其所以
古義:做的事情
今義:表示因果關系
(4)即后終日,言不及義
古義:一幫人聚在一起
今義:成群聚居
6.特殊句式
(1)人焉庾哉: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
(2)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介詞短語后置
(3)何以報德:介詞賓語前置
7.成語積累
(1)周而不比:關系密切團結但不互相勾結。
(2)言不及義:所說的話沒有一句說到正經(jīng)的道理。
(3)以德報怨:用恩惠來報答仇怨。
(4)以德報德:用恩惠來酬答恩惠。
(5)以直報怨:用公平正直來回報仇怨。
(6)以文會友:用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
(7)以人廢言:因發(fā)言人的品行、地位等問題而不采納別人的言論。
8.名句積累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⑷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互動?探究區(qū)交流互動探究疑難
I)文本探究
語段賞析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賞析孔子說:“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p>
君子在集體生活中,能莊重持己,然而又無乖戾之心;能與他人和睦相處,關系融洽,
為公共利益、為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團結,又恥于與少數(shù)人拉幫結派,相互勾結。為人處世,
矜益于爭,群益于黨,因此君子會嚴格把持自己,不為私利與人斤斤計較,不為小利結黨營
私。孔子的這種人格期待,無論于古于今,都是深含啟迪意義的。
2.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
賞析孔子說:“看他的行為,觀察他的經(jīng)歷,考察他的習慣興趣,一個人能躲到哪里
呢?一個人能躲到哪里呢?”
本章是孔子告訴我們觀察人的方法。真?zhèn)坞y測,“知人”不是易事。不論是交朋友還是
選拔人才,均面臨一個對人考察的問題。孔子識人有三法:“視其所以”,看他言論行為的
動機;“觀其所由”,觀察他的經(jīng)歷;“察其所安”,考察他的習慣興趣。選擇或選拔一個
人,要從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三個方面進行考察、考核。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也可以是自己,用這個方法來了解自己,進行自我反省,這
比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更完整深入
許多。
3.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損矣?!?/p>
賞析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跟正直的人交朋友,跟誠信
的人交朋友,跟博學多聞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了。跟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態(tài)度偽善的人
交朋友,跟夸夸其談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p>
從古至今,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無一人不需要朋友。結交“益者”,就會相互勉勵,共同
進步;結交“損者”,就會彼此相殘,吃盡苦頭??梢?,交朋友不可以不謹慎。同什么樣的
人交朋友有益呢?正直、誠實、見識廣博的人是具有美德的人,同這樣的人交朋友有益。同
什么樣的人交朋友有害呢?慣于逢迎諂媚的人,善于阿諛奉承的人,慣于花言巧語的人,耍
花招、違背道德的人,同這樣的人交朋友有害。
在廣交朋友的時候,同誰交往,不同誰交往,應該好好考慮和認真對待。
4.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p>
賞析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仇怨,怎么樣?”孔子說:“那用什么來回報恩德?應
該用正直來回報仇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p>
孔子不贊同“以德報怨”的做法,認為應當是“以直報怨”。這是說,不因有舊惡舊怨
而改變自己的公平正直,也就是堅持了正直?!耙灾眻笤埂睂τ趥€人道德修養(yǎng)極為重要。
重點研讀
1.《論語》由于文辭簡略,有時會給理解造成困難,往往需要聯(lián)系有關章節(jié)及《論語》以外
的材料加以判斷。如5.17"晏平仲善與人交”章,“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對象就
有兩說:一說指晏子,一說指晏子所交的人。請聯(lián)系4.26“事君數(shù)”章和12.23“子貢問友”
章,分析一下哪種說法更為合理。
答案“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講
的都是在與人交往中要保持適當距離,不可過分密切,否則就可能自取其辱,關系也不能持
久。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梢姡苁箘e人長時間保持對自己的敬意,是一
個人善于交往的表現(xiàn),其中包含著交往方法、技巧的問題。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
理解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原意。如果把“敬之”理解為尊敬別人,就成了交往態(tài)度問題,
原文中的“善”字就沒了著落。
2.結合實際,說說你認為“周而不比”都應該有哪些表現(xiàn)。
答案根據(jù)孔子關于交友的論述,主要表現(xiàn)在“群而不黨”“和而不同”,即交往應有一定
的原則,出于正當?shù)哪康?,“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而不是朋比為奸。又提出三種“益友”
與三種“損友”,為交友的標準,應該與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朋友交往,而不是與諂媚
逢迎、虛偽不一、夸夸其談的人相交。交友也應有度。對待朋友不“以言舉人”,也不“以
人廢言”。
3.《論語》中的格言,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敬鬼神而遠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三
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等,幾乎俯拾即是,它們很多至今仍保持著
強大的生命力。試從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兩個方面對這些格言的特點作簡要分析,并圍繞“交
友”這一話題(或大家感興趣的其他話題),每人擬5個格言式的句子,在壁報上交流。
答案提示:格言,就是含有勸誡和教育意義的固定的語句。內容上,它具有較強的教育意
義,可作為人們行為的準則;形式上,它沒有固定不變的格式,而是根據(jù)內容的需要;一般
較為精煉,言簡意賅。人們引用格言,目的主要在于對人提出規(guī)勸,以不斷提高個人修養(yǎng)。
正確地理解、運用格言,可以逐步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
合作探究
馬斯洛: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與少數(shù)人建立深厚的友誼。
誠然,一個人交什么樣的朋友,如何交朋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你用心想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
這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關于交友,《論語》中多有闡述。請以“聆聽先賢的教誨——交友”為主題,進行一次探究
活動。
提示交友不善誤入歧途者比比皆是??鬃咏挥训挠^點是中華民族的財富,在為人處世上永
遠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探究第一步,研讀《論語》,摘錄孔子有關“交友”的論述。
第二步,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補充。在此基礎上同學之間進行討論,探討孔子交友的目的,選
擇朋友的標準,與朋友交往的原則等,然后概括總結。
第三步,結合當今的社會,結合我們同學自身的發(fā)展,思考孔子的這些思想觀點對于我們的
交友有何重要啟示。
第四步,以“朋友”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闡述自己的探究所得。
nj考點鏈接
考點一形容詞活用
【命題規(guī)律】
不單獨設題,有時放在考查實詞的選擇題中考,有時放在翻譯題中考。
【例題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都是形容詞活用,對它們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夫事以近,則游者眾②則其好游者不能手也③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學秦④春風
又綠江南岸⑤登泰山而小天下⑥將軍身被堅執(zhí)跳⑦漁人甚異之⑧焚百家之言,以尊
黔首⑨欲為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⑩秦孝公據(jù)靖函之凰
A.①⑥⑩/②⑨/③④⑧/⑤⑦
B.①⑥⑨/②⑩/③⑤⑧/④⑦
C.①⑨⑩/②③/④⑧/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⑥⑩形容詞用作名詞。②⑨形容詞用作動詞。③④⑧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⑤⑦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答案A
點撥形容詞如果在動詞或形容詞前后,可能就是活用為名詞。(因為這時的形容詞處于
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如果在代詞或名詞前,可能就是活用為動詞。(因為這時的形容詞處于
謂語的位置上),至于是活用為一般動詞,還是活用為使動、意動,就要根據(jù)句意來判斷。
【考點總結】
形容詞活用有以下幾個類型,理解和翻譯時也可依照相應的處理方法。
1.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
①欲聾千里目:看盡。
②牛困人饑日已商:升高。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①簞國罩兵:使……富裕,使……強大。
②芮其心志,芳其筋骨:使……苦,使……勞。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①不獨下問:以……為恥。
②恭五谷而照金玉:把……看得貴重,把……看得輕賤。
4.形容詞用作名詞
形容詞放于動詞之后,而動詞又起支配作用,此時,形容詞表示具有這個性質和特征的
事物。
①被軍執(zhí)跳:堅硬的鎧甲,鋒利的武器。
②曉看紅濕處:紅花。
【注意】形容詞的主要功能是作謂語、定語,如果一個形容詞作了主語或者賓語,這個形
容詞就可能活用為名詞了。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詞(名詞),而形容詞
作定語。如“將軍身被散執(zhí)線”,“堅”譯為“堅硬的鎧甲”,“銳”譯為“鋒利的武器”。
考點二“焉”字的用法
【命題規(guī)律】
(1)“焉”不???。
(2)“焉”的用法比較簡單,但作代詞和作兼詞的“焉”有時比較難區(qū)分。
【例題解析】
虛詞“焉”,可作代詞、副詞、助詞和句末語氣詞,請選出作代詞用的一組()
①萬鐘于我何加凈(《孟子?魚我所欲也》)②復駕言兮厚求(《歸去來兮辭》)③彭蠡
之口有石鐘山孰《石鐘山記》)④以俟夫觀人風者得帚(《捕蛇者說》)⑤盤盤罩,困困焉
(《阿房宮賦》)⑥未知生,帚知死(《論語》)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試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句末語氣詞。③兼詞,“于之”。⑤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答案D
點撥疑問句中,如果在動詞前,常屬前置賓語,“焉”為代詞。
【考點總結】
“焉”字用法歸類
1.助詞
(1)語氣助詞
①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例:于是余有嘆布。
②有時用于反詰語氣,可譯為“呢”。例:萬鐘于我何加申!
③用于句中,表示停頓。例:少萄,月出于東山之上。
(2)作詞尾,相當于“然”,譯為“……的樣子”“……地”。
例:①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碎碎帶。②盤盤凈,困困萄,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
萬落。
2.代詞
(1)相當于人稱代詞“之”。例: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簟。
(2)疑問代詞,可譯為“哪里”。例:帶足道邪!
3.兼詞
(1)相當于“于之”。例:積土成山,風雨興般。
(2)相當于“于何”。例:且布置土石?
課時對點練訓練反饋總結提升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君子周而不比比:以利合,可解釋為“勾結”
B.朋友數(shù),斯疏矣數(shù):多,指朋友數(shù)量多
C.好行小慧,難矣哉慧:聰明
D.君子以文會友文:文章學問
解析數(shù):shub,頻繁。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
人凈庾哉
A.
毋自辱焉
|君子周耐不比
君子矜加不爭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C1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何以報德
D1以友輔仁
解析A項“焉”:代詞,哪里/句末語氣詞。B項均為表轉折的連詞。C項均為“就”“那
么”。D項均為“用”。
3.下列各句加點的詞不屬于形容詞活用的一項是(C)
A.君子周而不比
B.友京,友諒
C.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宓
D.老者家之
解析A項形容詞用作動詞,“以義合”。B項形容詞用作名詞,“正直的人”。C項名詞
用作動詞,“結成團伙”。D項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安逸”。
4.下列各句句式屬于介詞結構后置的一項是(B)
A.君子不以言舉人
B.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C.人焉瘦哉
D.何以報德
解析B項“薄責于人”為“于人薄責”。A項為一般句式。C項為賓語前置句。D項為介
賓前置句。
5.名句填空。
⑴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p>
(2)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玄直,龍通,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切矣。
(3)或日:“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4)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二、閱讀鑒賞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瘦哉?”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佞,損矣?!?/p>
子目:“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p>
子游日:'‘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p>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D)
A.觀其所電由:原因
B.友直,友讒,友多聞,益矣諒:諒解
C.躬自厚而薄費于人責:責罰
D.不可則止可:認可,聽從
解析A項由:經(jīng)由,經(jīng)歷。B項諒:誠信。C項責:要求。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
[視其所以
A,
1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人焉庾戰(zhàn)
D,
1少帚,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I友直,友諒,友多聞,益裳
師道之不傳也久?
(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解析A項所:代詞,用在動詞前構成“所”字結構,相當于“……的”。B項焉:代詞,
哪里/語氣助詞,不譯。C項語氣助詞,表陳述語氣,相當于"了7語氣助詞,表感嘆,相當于
“啊”。D項則:連詞,表承接,就/副詞,加強語氣,形成判斷,相當于“就是”。
8.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孔子交友的原則和方法的一組是(C)
①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②益者三友,損者三友③躬自厚而薄責于人④朋友
數(shù),斯疏矣⑤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⑥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A.??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④⑥
解析①說的是如何觀察判斷人,②說的是朋友的類別,⑥說的是交友的原則和目的,并且
這是曾子的觀點。
9.下列對原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
內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么這個人就沒有什么可以隱藏得了的。
B.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各種矛盾與糾紛。那么,為人處世應該多替別人考慮,從別人的角
度看待問題。責己嚴,待人寬,這正是孔子“孝弟”思想的反映。
C.朋友之間應講求“誠信”。但對待朋友的錯誤,要坦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
利害關系,如果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
D.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yǎng)仁德作
為結交朋友的目的。
解析B項中“責己嚴,待人寬”應是孔子“忠恕”的思想反映。
10.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譯文:跟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跟態(tài)度偽善的人交朋友,跟夸奪其談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2)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譯文:服事君主煩瑣無度,就會遭到羞辱;與朋友相交頻繁無度,就會遭到疏遠。
(二)高考.模擬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題。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保ā墩撜Z?里仁》)
材料二: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佞,損矣?!保ā墩撜Z?季氏》)
材料三: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p>
(《論語?學而》)
11.材料一中的“適”“莫”分別解釋為親厚、逃送。
12.有人解釋材料三“無友不如己者”一句中的“如”為“比得上”,認為本句所表達的意
思是“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你同意嗎?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說說理由。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材料一中,孔子強調與人交往要和義在一起,材料二則提出與正直、
誠信的人交朋友有益。從這兩則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交友注重的是朋友的人格和精神追求,
而非“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
(示例二)同意。“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強調不去結交忠信(德行)還不如自己的朋友,
這是對君子德行上潔身自好的要求。與材料一、材料二中孔子交友看重朋友重義、正直、誠
信等德行相符。
課后?拓展區(qū)積累素材延伸視野
爭與不爭,智慧其中
爭,是一切生物進化的動力和理由;不爭,是人對待生活的淡然態(tài)度。爭與不爭,蘊含
著人生的大智慧。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爭,似乎是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所有生物必備的能
力:植物要發(fā)芽、生長,就要與其他植物爭空氣、陽光、水分;動物要發(fā)展、壯大,就要與
其他動物爭領地、水源、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糧庫員工年終工作總結
- 員工感恩公司演講稿范文(7篇)
- 2025年軟件銷售中介服務合同樣本
- 2025年大型購物中心加盟合同模板
- 2025年防腐施工及后續(xù)保修合同示范文本
- 區(qū)域白酒代理業(yè)務2025年合作協(xié)議書
- 閥門產(chǎn)品購銷申請協(xié)議2025
- 2025年個人貸款購房合同
- 2025年網(wǎng)絡及通信協(xié)議處理軟件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特種用途鋼絲及鋼絲繩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河道清淤疏浚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護理部工作總結
- 2017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語文(有解析)
- 幼兒園數(shù)學《比較物體的大小》課件
- 住院證明模板
-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3
- DB37-T3953-2020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實施指南
- 工業(yè)機器人系統(tǒng)運維員(中級)課件全套 宋永昌 項目1-3 機械系統(tǒng)檢查與診斷-工業(yè)機器人運行維護與保養(yǎng)
- T-CSPSTC 111-2022 表層混凝土低滲透高密實化施工技術規(guī)程
- 醫(yī)院急救中心勞務外包采購項目評標辦法(評分細則表)
- 浩順一卡通軟件新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