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學期開學檢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學期開學檢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學期開學檢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學期開學檢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學期開學檢測考試卷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九年級語文下學期開學檢測考試卷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長為120分鐘

一、積累(32分)

(一)詞語積累運用(16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6分)

登亭臺樓閣,觀湖光山色,游目騁懷,縱情山水,自然之美w?i為壯觀;誦古典詩歌,賞名篇佳作,

①遠流長,耐人尋味,文化之美各美其美。今天,“呦呦鹿鳴”詩歌社帶你一起漫步古詩yudn,

感受中國式浪漫。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wei為壯觀古詩yudn

(2)為文中①處選擇一個恰當的漢字。

①()A.淵B.源

(3)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游目騁懷()A.chengB.Cheng

2.古詩文里的四季都有獨特的色彩,請根據相應主題,填寫表格。(8分)

君子之志古詩文名句作者與出處

追憶前朝宮苑,感慨歷史滄桑鳥下綠蕪秦苑夕,許渾《咸陽城東樓》

達則兼濟天下,窮亦心系朝堂軋,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打破時空阻隔,發(fā)出美好祝愿③,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沖破萬重阻力,施展豪邁抱負⑤,⑥。李白《行路難》

剛正愈老彌堅,匡正義無反顧⑦,⑧。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語言表達

班主任王老師在離別之際為同學們創(chuàng)作了一副對聯作為寄語,請從以下選項中選出最合適的一副,

并根據對聯的基本特點,填寫到相應位置。(2分)

A.古道執(zhí)手,細品千遍比鄰情B.歧路揮手,莫做沾巾小兒女C.長卒送別,通望萬里天引路

(二)文言文閱讀(16分)

【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

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

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

守醉也。

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fā)之不顧。放逐流

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1

【乙】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復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于是仰天嘆曰:“以

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

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

便之?;騿枺骸盀檎捄啠虏怀趶U,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p>

(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改)

4.請根據表格中的提示方法,解釋加點詞。(4分)

文言詞句方法解釋

(1)晚更號六一居士組詞替換法:用現代漢語雙音詞替換單音詞

(2)互貶夷陵時成語推斷法:如夢方醒

字典查閱法:①派遣;②排遣,消除;③貶謫,

(3)無以自遣(填序號)

放逐;④使,讓。(《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4)因取舊案反復觀之課內遷移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5.用“/”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3分)

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6.用現代漢語翻譯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2)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

7.【甲】【乙】兩文都圍繞歐陽修在滁州為官的經歷展開,請結合選文,談談你對歐陽修在滁州

“為政寬簡”的認識。

二、綜合性學習。(13分)

學校決定以“書香滿校園,共享讀書樂”為主題開展一次讀書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

8.圖是有關機構公布的國民閱讀指標數據,請你認真讀圖,用一句話寫下你得出的結論。

為了解同學們的閱讀狀況,班里要開展一次個人問卷調查。班長小文負責問卷的設計,她決定

從讀書方式、時間、內容和數量四個方面來設計問題。請你根據要求幫她補充另外兩個問題。

國民圖書閱讀量指標

2

問題一:你喜歡紙質閱讀還是電子閱讀?

問題二:你平均每天花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是多少?

問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熊同學學習基礎不好,感覺學習很吃力,之前還在努力學,可是最近不愿意讀書了。他說:

“我看到好多人連高中都沒讀,就在淘寶賣貨、直播帶貨,都能賺大錢,可見讀書也沒有什么用?”

你將怎么勸他呢?

三、閱讀(32分)

(一)古詩閱讀(6分)

n.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問題(6分)。

懷海池寄子瞻兄

蘇轍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嵋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雅馬但鳴嘶。

和子由海池懷舊

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①。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②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注釋】①成語“雪泥鴻爪”由“應似飛鴻踏雪泥”一句演化而來,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②懷壁:

指奉賢僧舍。

名詞解釋:酬和詩,一般為通過答詩的形式,對酬和對象在詩中提到的話題進行相應的關切,或寄

托勸勉鼓勵之情,或僅是朋友間情趣的表達。宋人洪邁說:“古人酬和詩,必答其來意?!贝碓?/p>

作有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

寫作背景:

嘉祐元年(1056)蘇軾與蘇轍赴京應試,路過淹池,止于奉閑僧舍。嘉祐六年蘇軾赴鳳翔簽判任,

再過港池,蘇轍作《懷海池寄子瞻兄》寄贈兄長,后蘇軾作詩相和。

(1)蘇軾以“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一聯回答蘇轍的“”,以“”一句回答蘇轍的

“無方雅馬但鳴嘶”,所謂酬和必答來意。(2分)

⑵蘇軾在首聯里以“應似飛鴻踏雪泥”回答蘇轍首聯里的“怕雪泥”,結合兩詩內容,借助“名

詞解釋”和“寫作背景”,簡析蘇軾的用意。(4分)

(二)名著閱讀(8分)

3

12.(1)《水滸傳》講述了南宋末年的故事,當時統治階級懦弱,世道混亂,百姓命如草芥。這

樣的時代,人民期待英雄,期待俠義豪氣。請根據圖片,分別概述《水滸傳》中兩位俠義之士在兩

“林”的故事。(2分)

圖片I圖片n

圖片I:.圖片II:.

⑵悲劇的價值崇高而恒久。小說人物的悲劇,往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請從下面的備選項中,選

擇其中一個人物,簡要分析造成人物悲劇的原因。(4分)

A.林沖(《水滸傳》)B.嬰寧(《聊齋志異》)

13.《艾青詩選》中選取一首能展現“君子之風”的作品。(2分)

備選資料

《向太陽》……《黎明的通知》...

我奔馳詩人啊,你起來吧

依舊乘著熱情的輪子而且請你告訴他們

太陽在我的頭上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

用不能再比這更強烈的光芒說我已踏著露水而來

燃灼著我的肉體已借著最后一顆星的照引而來

由于它的熱力的鼓舞我從東方來

我用嘶啞的聲音從洶涌著波濤的海上來

我將帶光明給世界

這時候將帶溫暖給人類

我對我所看見所聽見借你正直人的嘴

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寬懷與熱愛請帶去我的消息

我甚至想在這光明的際會中死去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

4

...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

請他們來歡迎我

推薦理由

我選擇_

(提示:可選意象、語言、背景等角度作為

推薦理由:_

切入點,要求有理有據)

(三)現代文閱讀(18分)

青年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

呂永祥

①讀書是陶冶情操、獲取知識、啟迪心智、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不僅體現在連通過去、觀照現在,

更能夠照亮奮斗之路、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當前,有些青年對讀書學習認識不足,認為讀書“不能當飯

吃”。

②最是書香能致遠,最美不過書香氣。書是人的精神食糧,青年就是要拿讀書“當飯吃”。在濃濃

墨香的滋潤下,汲取豐富養(yǎng)分,涵養(yǎng)蓬勃朝氣,補足精神之鈣,堅定前行方向,砥礪前行之力。

③以讀書“提神”,涵養(yǎng)蓬勃朝氣。腹有詩書氣自華。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而這精神就來自于讀

書學習。事實證明,青年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

會顯得“老氣橫秋”,與時代格格不入。其實,讀書是以認知的力量去探測世界的廣袤,借偉岸的

靈魂來陪伴心靈的成長。它是看不見的精神修煉,是為人生繪就底色的事業(yè)。只有時刻做到愛讀書、

讀好書、善讀書,在學習黨史和科學理論中滋養(yǎng)心靈,才能更好地克服精神空虛,提升精神修養(yǎng),

涵養(yǎng)積極向上的蓬勃朝氣。

④以讀書“壯骨”,補足精神之鈣。讀書,是秉心之燭火,去探訪古今智者仁人的精神空間。有書

相伴,生命便不會黯然失色;以書壯懷,靈魂便不會渺小孤寂。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

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在信息爆炸的時

代,讀書學習是青年最好的“壯骨藥",可以讓我們收獲超出自身閱歷的風景,領略更加遼闊的精

神世界,使我們補足精神之鈣,修煉“金剛不壞之身”,用知識增強身為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

氣。

⑤以讀書“明目”,堅定前進方向。“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而聞者彰?!弊x一本好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登高望遠,使我們眼界更遼闊。在這個知識信息迭

代交織、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讀書學習猶如我們在雨中行車時的“雨刮器”,每時每刻“刷

新”自己,看清前進道路。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民閱讀”一詞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青年正處于求知階段,更是要認真看書學習,不斷提升認知能力,鍛煉思維方式,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

堅定前進方向。

⑥以讀書“攢勁”,砥礪前行之力。讀書是長期而艱辛的歷程.需要充分利用零碎時間,日積月累,

以循序漸進之功,聚水滴石穿之力,使我們在面對新事物、新矛盾、新問題時,能以豐厚的知識積

淀,做到意志堅定不退縮,胸有成竹不迷茫,拼搏進取不懈怠。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青年要真正靜下心來,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學有所獲、

學有所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以自信從容的奮斗姿態(tài),砥礪篤定剛毅、雄渾強健的前行之力。

5

(選自《中國青年報》2021年6月4日,有刪改)

14.請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分)

15.選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6.選文第③段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4分)

17.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試分析其作用。(4分)

18.從選文內容看,作者為什么說“青年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4分)

四、作文(68分)

19.根據要求,完成寫話。(8分)

《初學記?鳥賦》:“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鄙嗉馍系拿牢对俣啵裁啦贿^哺育我們

成長的那個人,豐子愷用漫畫詮釋,請你借豐子愷的畫表達反哺之情。

要求:先用合理的順序介紹漫畫的內容,再提煉主旨,最后表達自己的情感,120字左右。

畫中文字:

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一一子愷畫

2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同學們即將畢業(yè),回首三年,縱情出發(fā),一路都是美景。請以“書包里再裝點出發(fā)”為題,寫一

篇文章。

要求:(1)先補充完整題目;(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作,文體不限;(3)文章不少于500

字,詩歌不少于15行;(4)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項目活動總結】

千百年來,中國人就是從這些意味無窮的詩章經典中得到滋養(yǎng),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我們要

努力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外延結合,靈活運用傳統文化中的豐富知識,主動傳承傳統文化中的先進思

想,做文化基因里的中國人。

6

答案

一、積累(32分)

(一)詞語積累運用(16分)

1.(1)蔚苑(2)B(3)A

【解析】(1)“w?i為壯觀”字形為蔚,意思是意思是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壯觀的景象。

注意不要寫成“慰”;

“古詩yuM”字形為苑,“苑”意思是養(yǎng)禽獸種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園)或(學術、文藝)

薈萃的地方,注意不要寫成“園”。

(2)源遠流長:主要是說事物的源頭,常比喻歷史悠久,根底深厚。源遠流長指時間長的事物。

淵遠流長:一般指事物的內在有很深的積孕。淵遠流長指“新”出現的新鮮事物。

本題語境是說“誦古典詩歌,賞名篇佳作”,都是歷史悠久,時間長的事物,因此應選用“源遠流

長”。

故選B。

(3)騁:拼音是ch3ng,游目騁懷指縱眼四望,心胸開闊?!膀G”不要誤讀為“ch6ng”。

故選Ao

2.古詩文里的四季都有獨特的色彩,請根據相應主題,填寫表格。(8分)

君子之志古詩文名句作者與出處

追憶前朝宮苑,感慨歷史滄桑鳥下綠蕪秦苑夕,①。許渾《咸陽城東樓》

達則兼濟天下,窮亦心系朝堂②,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打破時空阻隔,發(fā)出美好祝愿③,④。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沖破萬重阻力,施展豪邁抱負⑤,⑥。李白《行路難》

剛正愈老彌堅,匡正義無反顧⑦,⑧。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答案】蟬鳴黃葉漢宮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風破浪會

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解析】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

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本題易錯字有:憂、嬋、滄、弊、衰、

朽。

3.語言表達

班主任王老師在離別之際為同學們創(chuàng)作了一副對聯作為寄語,請從以下選項中選出最合適的一副,

并根據對聯的基本特點,填寫到相應位置。(2分)

A.古道執(zhí)手,細品千遍比鄰情B.歧路揮手,莫做沾巾小兒女C.長卒送別,通望萬里天引

【答案】上聯:C下聯:A

7

【解析】考查對聯知識。對聯要求結構相同、詞性相對、內容相關、平仄和諧、上下聯字眼不宜重

復。

從平仄來看,A中最后一個字“情”是平聲,只能作為下聯;B中最后一個字“女”是仄聲,只能

作為上聯,C中最后一個字“路”是仄聲,只能作為上聯。

從內容來看,ABC都是關于分別的,都與題干中的“班主任王老師在離別之際為同學們創(chuàng)作了一副

對聯作為寄語”體現的離別之前相吻合,都可以作為對聯的內容。

從結構和詞性來看,ABC前半句結構、詞性都一致;下半句中,A中的“細品千遍”和C中的“通

望萬里”結構和詞性一致,B中的“莫做沾巾”與AC兩項中的相應內容的結構和詞性都不相符;

由此可知上聯應為C,下聯應為A。

4.更換剛②于是,就

5.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6.(1)老人彎著腰,小孩由大人抱著領著,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的出游啊。

(2)有人問:“為政寬簡,而政事并不松弛失誤,這是為什么呢?”

7.歐陽修的“寬簡”并不是對百姓一味的放縱,不加約束;而是在管理百姓時,不對百姓有過于

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過多煩擾百姓的事情,讓百姓能安居樂業(yè)。(意近即可)

【解析】4.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翻譯。

(1)句意:晚年更改號為六一居士。根據“組詞替換法:用現代漢語雙音詞替換單音詞”,更:

更改。

(2)句意:剛被貶到夷陵的時候。如夢初醒:像剛從夢中醒來。根據成語推斷法,方:剛剛。

(3)句意:沒有辦法來排遣時間。根據字典查閱法可知,遣:排遣。故選②。

(4)句意:就拿來以前的案件檔案反復察看。因曰:于是說。根據課內遷移法,因:于是,就。

5.本題考查劃分停頓。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

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意:以放

縱為寬容,以忽略為簡樸,那么政事就會荒廢,人民就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則”表示承接、假設、

轉折等關系時,“則”前常有停頓。故斷句為: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

6.本題考查句子翻譯。翻譯時,要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

翻譯文言語句還要抓住關鍵字詞。本題關鍵字詞:

(1)I區(qū)僂:腰彎背曲的樣子,這里指老年人。提攜:指攙扶著走的小孩子。

(2)或:有的人。寬簡:寬松簡易。弛廢:松弛失誤。

7.本題考查閱讀啟示,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文本中“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一句意義:我所謂寬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

事;簡者,是不做繁碎擾人的事罷了。【甲】文中"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觥籌交錯,起坐

而喧嘩者,眾賓歡也”都可以體現出歐陽修和百姓間的和諧關系,與民同樂。【乙】文中"不見治

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歐陽修的寬簡并不是對百姓毫無約束,而是不苛刻;要以“為民”

為核心,官府不過度干預百姓的生產生活秩序,同時要提高辦事效率,寬簡有度,張弛適宜,治國

安民,實為明智之舉。這也啟示我們,治國理政者應對人民不做苛刻的要求,不做繁碎擾人的事。

【點睛】參考譯文

8

【甲】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老人

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

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

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

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

的太守。

【乙】歐陽修開始在滁州任職,自號為醉翁,晚年更改為六一居士。他天性剛直不阿,見義勇為,

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無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頭。即使被貶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樣不

變。

(歐陽修)剛被貶到夷陵的時候,沒有什么事可以打發(fā)時間的,就拿來以前的案件檔案反復察看,

發(fā)現里邊冤假錯案不計其數,于是仰天長嘆說:“這是荒涼偏遠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況本

來可以知道了?!睆拇?,遇事不敢疏忽。有求學的人請求會見,歐陽修與他們交談,從來不談文章,

只說政事,說文章只能用來修身養(yǎng)性,政事才是根本。凡是他治理過的幾個郡,看不到嚴厲的措施,

也不求聲譽,寬容簡樸而不擾民,因此他來到的地方人民生活便利。有人問:“治理政事寬容簡樸,

而辦公沒有松懈,這是為什么呢?”回答說:“以放縱為寬容,以忽略為簡樸,那么政事就會荒廢,

人民就會受到不利的影響。我所說的寬容,是征稅的時候不急迫;(我所說的)簡樸,是去掉繁瑣

的形式?!?/p>

8.9--13歲未成年人的人均閱讀量明顯高于18--70歲的成年人。

9.問題三:你喜歡閱讀哪些類型的書?問題四:你每年大致會閱讀多少本書?

10.示例:小熊同學,你還是要讀書啊。讀書能培根鑄魂,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升

技能。你所說的“淘寶賣貨、直播帶貨,都能賺大錢"都只是短期的,而讀書的作用卻真正能讓你

受益一生,讓我們一起努力讀書吧。

【解析】8.本題考查圖表的理解與信息概括。解答此題注意抓住圖表的名稱去分析其中的數據,然

后得出結論。圖表表頭是“國民圖書閱讀量指標”圖,從2010年—2015年的人均閱讀量,9-13歲

未成年人和18-70歲成年人的變化趨勢的比對,可以看出9-13歲未成年人的人均閱讀量人遠遠高于

18-70歲的成年人的人均閱讀量??梢?-13歲未成年人比18-70歲的成年人更喜歡閱讀。

9..本題考查問題設計。問題一、二是和讀書方式、閱讀時間相關,問題三、四很自然應從閱讀內容

和閱讀數量兩個方面來設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下列圖書中,哪些是你會因為自己想要看而去看的?

②你每年一般能閱讀多少本書?

10.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能力。解答時,開頭應有稱呼,然后從學習是一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連高

中都沒讀能賺大錢只是個例的角度進行勸說。要注意語句連貫,語言得體。

示例:小熊,無論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高中沒讀,通過淘寶賣貨、直播帶貨賺大錢

的只是個別現象,只有通過學習掌握立足社會的能力才是根本。讓我們一起咱們踏踏實實認真讀書

吧!

11.(1)舊宿僧房壁共題路長人困蹇驢嘶

(2)示例1:蘇軾把人生看作漫漫征途,就像萬里飛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著又飛走,它不會

因為留下腳印而放棄飛翔,而是追求遠大前程,沒有地方會是終點。蘇軾以此勸解兄弟,雖然踏入

征途,只能任人擺布,方向不定,但因人生無常,更顯人生可貴,富有哲思,豁達明朗。

示例2:蘇軾以“雪泥鴻爪”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人生的遭遇既為偶然,當以順適自然的態(tài)度去

對待人生。蘇軾借此勸勉兄弟,我們無法從過去的腳印判斷如今的蹤跡,所以不必過于執(zhí)著往日,

9

即使“獨游"路上“佳味少”,但回想往昔艱難,也要珍重當下的每時每事,流露出蘇軾雖無奈又

豁達的心境。

【解析】(1)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第一空,《和子由海池懷舊》中“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意思是老僧奉閑已經去世,

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當時在上面題詩的那堵墻壁已經壞了,因此不能再見到舊

時題詩的墨跡了?!稇押3丶淖诱靶帧分小霸鵀榭h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意思是曾經做過

海池主簿百姓知否?還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題壁詩。根據詩文內容可知:蘇軾以“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一聯答蘇轍的“舊宿僧房壁共題”;

第二空,《懷濯池寄子瞻兄》中“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雅馬但鳴嘶”,意思是遙想兄臺獨行一定

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聽到雅馬嘶鳴。《和子由濯池懷舊》中“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

嘶”,意思是是否還記得當年趕考時的艱辛磨難,由于路途遙遠,人困馬乏,連那頭跛腳的驢都受

不了了。根據詩文內容可知:以“路長人困蹇驢嘶”一句答蘇轍的“無方雅馬但鳴嘶”。

(2)考查對詩文內容的理解。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意思是人的一生到處奔走像什么呢?應該像飛鴻踏在雪地

吧。寫作背景:曾經借宿過的海池僧舍,如今已經成為一座收藏逝去老僧骨灰的新塔,再次路過海

池的蘇軾、蘇轍兄弟,再也無法查看曾經在僧舍里的題字了。人生動蕩漂泊,總是會讓人生出愁緒,

可是蘇軾在詩作《和子由海池懷舊》中,卻這樣勸勉弟弟,同時也撫慰世人。名詞解釋:“人生到

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人生旅程中的足跡像什么呢?應該就如飛來飛去的鴻鵠,隨機停歇,

在雪地上留下的泥爪印一樣。鴻鵠到處飛,從不確定目的地,落腳點本來就是偶然不確定的事情。

人生無常,順其自然,該來來,該去去,不必牢牢惦記,時時牽掛,便可少些煩惱。蘇軾以此勸解

兄弟,雖然踏入仕途,只能任人擺布,方向不定,但因人生無常,更顯人生的可貴。據此總結作答

即可。

示例:蘇軾用巧妙的比喻,把人生看作漫長的征途,所到之處,諸如曾在海池住宿、題壁之類,就

像萬里飛鴻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著就又飛走了;前程遠大,這里并非終點。人生的遭遇既為

偶然,則當以順適自然的態(tài)度去對待人生。果能如此,懷舊便可少些感傷,處世亦可少些煩惱。蘇

軾認為即使面對人生的“雪泥”也不用怕,可如飛鴻一般“踏”上去,以此鼓勵兄弟將人生諸事皆

可看作偶然與平常,樂觀對待,用追求前路來替代懷緬往事,以此來化解憂惱。

12.(1)武松為施恩奪回快活林,痛打蔣門神(武松醉打蔣門神)魯智深為救林沖,大鬧野豬林

(魯智深在野豬林教訓官差)

(2)【示例1]林沖的悲劇,“悲”在委屈求全的懦弱和隱忍。妻子被調戲,一忍再忍;朋友(陸謙)

再三算計,一再寬容。悲在社會的黑暗,高俅當權,林沖被陷害有冤無處伸,還有其他人助紂為虐。

林沖的悲劇,有社會根源,也要他自身的原因。

【示例2]嬰寧的悲劇,“悲”在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嬰寧天真爛漫,生來愛笑。經歷鄰居青年

不軌事件后,被婆婆訓斥說如果官府傳喚,會讓丈夫蒙羞,從此嬰寧天性喪失,這是封建禮教(婦

德婦言婦容婦功)摧殘的結果。嬰寧的悲劇,也悲在性格,因為嬰寧的順從,不敢反抗沒有緣由的

束縛,最終是悲劇收場。嬰寧的悲劇,既是封建時代造成的,也是嬰寧自己順從的結果。

【解析】(1)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識記及圖文轉換。

圖一有一人被綁在樹上,一位拿著禪杖的和尚追趕著兩人;據此可聯想到“魯智深為救林沖大鬧野

豬林”的情節(jié);具體情節(jié)為:林沖被押開封府,當案孔目孫定與府尹將林沖刺配滄州。陸虞候買通

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殺害林沖。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沖。在野豬林,薛霸、董超

將林沖綁在樹上,說明高太尉陸虞候指使他倆陷害林沖的根由。聽說林沖被發(fā)配滄州,魯智深一直

在暗地里跟著,兩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沖,后被魯智深所救。

10

圖二有一個寫有“快活林酒店”的招牌,有兩人爭斗的畫面;據此聯想到“武松為施恩奪回快活林,

痛打蔣門神”的情節(jié);具體情節(jié)為:武松發(fā)配至孟州牢營,管營施忠之子施恩,對武松禮遇有加。

施恩告訴武松與蔣門神爭奪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為施恩報仇,并與施恩結為兄弟。施恩的

酒店被惡霸蔣門神霸占,武松聞之大怒,喝了許多酒,來到快活林,在“河陽風月”酒肆將蔣門神

夫人丟進酒缸。給蔣門神使了個玉環(huán)步,鴛鴦腳,打得蔣門神告饒,奪回酒店。

(2)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理解。

林沖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武藝高強。他的妻子因長得漂亮,被高俅的高衙內調戲。后來

林沖被心胸狹窄的高俅設計誤人白虎堂;蒙冤被發(fā)配滄州時,幸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在

山神廟時聽見陸謙等人談話,發(fā)現自己是被奸人陷害等人分明是想將自己置于死地,走投無路之下,

林沖殺掉三人后冒著風雪連夜上梁山。原本安分守己的林沖,在朝廷一步步的逼迫下,走上了“反

朝廷”的道路。林沖的悲劇在于他委曲求全,隱忍的性格,更在于黑暗的社會,高俅專權,使得林

沖遭到陷害無處伸冤,最后被迫走上了“反朝廷”的道路。

狐女嬰寧天真爛漫,生性愛笑,甚至在穿上盛裝行新婚媳婦的禮節(jié)時因笑得厲害直不起腰來行禮而

作罷。因為愛笑,鄰居青年被嬰寧的笑迷得神魂顛倒,嬰寧沒有回避還在笑,鄰居青年以為嬰寧對

自己有意,在夜晚要奸淫嬰寧,后來鄰居青年身亡,鄰居狀告嬰寧的丈夫(王生),縣官一向敬慕

王生的才學,深知他是個忠厚老實的書生,認為王生鄰居是誣告,要責打鄰居,王生給求情免除,

就釋放了鄰居回家,后來婆婆訓斥嬰寧說如果官府傳喚,會讓丈夫蒙羞,從此嬰寧便不在笑了。婆

婆的教育象征的是封建禮教,嬰寧的“悲”體現在男尊女卑封建社會的摧殘,也是在于她不敢反抗

沒有緣由的束縛(順從),體現了時代影響與個人性格對“悲劇”的促成。

13.示例1:我選擇《向太陽》推薦理由:詩歌選擇了“太陽”的意象,主人公“我”不畏燃

灼,拼命竭力追逐所向往的太陽一一光明,展現出的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精神力量是“君子”的

體現。

示例2:我選擇《黎明的通知》,推薦理由:詩歌選擇了“黎明”的意象,并將黎明擬人化,借黎

明黎明的口氣表示排除萬難、急切渴望將光明、溫暖等帶給人間,把人們的企盼道出,表達對光明

的迫切追求,這種積極進取、對理想的炙熱追求是“君子”的體現。

示例3:我選擇《向太陽》,此詩是艾青前期的作品,在詩歌中以“太陽”(光明)為主要意象,

不惜“肉體","用嘶啞的聲音”去追求光明,甚至寧愿殉身于光中,可見“我”的執(zhí)著追求,堅

定信念,如此進取追求是君子的體現。

【解析】本題考查現代詩歌主旨情感。

示例1:我選擇《向太陽》。推薦理由:《向太陽》創(chuàng)作于1938年春的武漢。武漢當時作為民族解

放戰(zhàn)爭的一個重鎮(zhèn),正轟轟烈烈地掀起保衛(wèi)大武漢的群眾性活動。艾青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這個顯

示著民族覺醒和戰(zhàn)斗決心的現實世界。心中鼓蕩著的激情和創(chuàng)作欲求,與現實結合的強度顯然達到

了燃燒的程度。全詩貫穿著一個總體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陽一一以太陽來象征中華民族的覺醒和

希望;從“我”一個飽經憂患的知識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

抒發(fā)抗戰(zhàn)高潮到來之時的激奮之情,歌頌了解放戰(zhàn)爭給民族帶來的新生,充分表現了詩人的高度熱

情和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和信心。充分體現了“君子之風”。

示例2:我選擇《黎明的通知》。推薦理由:《黎明的通知》是現代詩人艾青于1942年所作的一首

新詩。這首詩以黎明的口吻熱切地喚起一切事物來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來,充滿著樂觀向上的精神

和對新社會新生活的堅定信念。這首詩歌贊美了解放區(qū)朝氣蓬勃的美好生活,同時充滿了對未來的

美好期待。“我將帶光明給世界/又將帶溫暖給人類”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定信念),

表達出積極追求理想的“君子之風”。

11

14.青年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

15.①指出讀書的好處和重要性,引出關于讀書學習的論述。②指出當前部分青年對讀書學習認識

不足的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激發(fā)閱讀興趣。

16.第③段首先提出了本段的觀點:讀書可以“提神”,涵養(yǎng)人的蓬勃朝氣。接著從反面論述青年

不加強讀書學習的危害。然后從正面論述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好處。

17.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把讀書學習比作青年最好的“壯骨藥”,生動形象地論證了讀書學習

能夠“補足精神之鈣”的分論點,化抽象為具體,使論證更具有說服力。

18.①以讀書“提神”,可以涵養(yǎng)蓬勃朝氣;②以讀書“壯骨”,可以補足精神之鈣;③以讀書“明

目”,可以堅定前進方向;④以讀書“攢勁”,可以砥礪前行之力。

【解析】14.本題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議論文的主要觀點?!爸行恼擖c”是一篇議論文的靈魂,所以

讀懂一篇議論文,概括中心論點是考試常見的題型。分析中心論點,可以從文章的標題、開頭、結

尾,有時也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

閱讀全文可知,本文討論的是青年人的讀書學習問題,表明讀書學習與青年自身息息相關,題目“青

年要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從第⑥段中的總結句“青年要真正靜下

心來,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也可以概括出來。

15.此題考查議論文首段的作用。議論文的首段,通常是為了引出本文論點(或論題),激發(fā)讀者

的閱讀興趣。

閱讀第①段可知,作者用“讀書是陶冶情操、獲取知識、啟迪心智、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不僅體

現在連通過去、觀照現在,更能夠照亮奮斗之路、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指出讀書的益處,引出本文的

論題“讀書學習與青年自身息息相關”;從“當前,有些青年對讀書學習認識不足,認為讀書'不

能當飯吃'”可知,這里聯系生活實際,從當前部分青年的讀書現狀入手,指出當前部分青年對讀

書學習認識不足的問題,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吸引他們讀下去。

16.本題考查論證思路,論證思路就是指作者在論述某個觀點時的思維過程。

第③段首先提出本段的觀點:以讀書“提神”,涵養(yǎng)蓬勃朝氣,并以“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名言

從道理上闡述讀書可以涵養(yǎng)精神;從“青年如果不加強讀書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

能力就會退化,就會顯得‘老氣橫秋',與時代格格不入”可知,這是從反面論述青年不加強讀書

學習的危害;接著從正面分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好處,即“克服精神空虛,提升精神

修養(yǎng),涵養(yǎng)積極向上的蓬勃朝氣”,對本段內容進行了總結。

17.此題考查學生對論證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議論文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種,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這是必須要知道并要記準確的內容。其作用要根據具體的文章來

作答,一般運用論證方法的語句,證明其前面的觀點,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讀,去尋找。

從“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讀書學習是青年最好的‘壯骨藥'”可知,這里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

把“讀書學習”比作“壯骨藥”,生動形象地闡述了“讀書學習”對青年人的作用,聯系本段的論

點“以讀書‘壯骨’,補足精神之鈣”可知,這個句子論證了讀書可以補足精神之鈣,使精神更加強

大的道理,語言通俗易懂,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18.此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及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要統觀全文,注意提示性語言,

把握中心句。

閱讀全文,從③④⑤⑥段的首句“以讀書‘提神’,涵養(yǎng)蓬勃朝氣”“以讀書‘壯骨’,補足精神

之鈣”“以讀書‘明目’,堅定前進方向”“以讀書‘攢勁',砥礪前行之力”可以得出問題的答

案,注意分條進行概括。

12

19.示例:漫畫中畫著一個母親和一個孩子,母親坐在凳子上微笑著給兒子削瓜,兒子雙手拿著蒲

扇在一旁給母親扇風,漫畫的左上角寫著“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整幅漫畫母慈子孝、其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