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遼寧省葫蘆島市連山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考試

考試時間70分鐘滿分70分

考生注意:請在答題卡各題目規(guī)定答題區(qū)域內作答,答在本試卷上無效。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下列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

個選項符合題意,請?zhí)钔吭诖痤}卡上)

1.“我來自元謀,你來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小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边@首網絡上頗為流傳的詩句,讓

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蒙上了一層神秘而浪漫的薄紗。下列遠古人類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元謀人

2.以下哪一歷史文物,其腹內銘文記述了周武王牧野之戰(zhàn),后世稱之為利篁,該文物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3.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

A.實行禪讓制B.推行世襲制C.確立分封制D.依據(jù)血緣制

4.伴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全球興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如全球祭孔。孔子創(chuàng)立了儒家學派,其思想核心是

“仁”,與此相對應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無為而治”的思想

C.“兼愛”“非攻”的思想D.強調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

5.秦朝統(tǒng)一中國之后,社會上開始通用以下哪兩種文字()

,松麥蒲音邕銀孑七/

?炎

??衰?KMH?/?*?”

A.小篆(秦篆)與隸書B.甲骨文與金文

C.隸書、楷書、行草D.楷書、行書、草書

6.下列對陳勝、吳廣起義的表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A.起義爆發(fā)的地點是大澤鄉(xiāng)B.起義軍推翻了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

C.公元前209年“斬木為兵,揭竿為旗"D.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戰(zhàn)爭

7.中國古代秦漢時期有關''田賦"的敘述,下面說法都正確的組合是()

①在中國古代,田賦是農民向國家繳納的主要賦稅

②秦朝時期,向農民征收沉重的賦稅,農民階級飽受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③漢高祖采取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減輕賦稅,實行“什五稅一”

④漢文帝進一步減輕賦稅,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下列的“治世”與“亂世”中,哪一史實不是發(fā)生在漢代?()

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七國之亂”D.“安史之亂”

9.《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作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

史學家司馬遷,下列與他相關的典故內容有()

A.鞠躬盡瘁,死而后已B.聞雞起舞,擊楫中流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D.老驥伏楊,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10.請為下面的三則材料,尋找合適貼切的主題()

材料一:張騫出使西域(西漢)

1.公元前138年,張騫鑿空之行。張騫雖未完成使命,但對西域各國有所了解。

2.公元前H9年,張騫通西域,張騫帶領使團走訪了西域許多國家,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

友好往來。

材料二: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西漢)。

材料三:班超經營西域(東漢)

1.班超經營西域30多年,還派甘英出使大秦,到71歲時才回到中原,不久去世。

2.班超的兒子班勇繼承父業(yè),再次出使西域

A.歷史上的西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西域指今新疆的廣大地區(qū)

B.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一一兩漢時期對西域的管理

C.鑿空之行,異彩紛呈;“一帶一路”,大放光芒

D.我們眼中的古代新疆地區(qū)一一西域的發(fā)現(xiàn)

A.黃蓋詐降,火燒曹軍

2

C.許攸獻計,火燒烏巢D.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12.下圖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右圖漢代海上航線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請你找出與它們信息不符的選項

來()

圖1圖2

A.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貿易與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B.西域的核桃、佛教、樂器、歌舞、開渠、鑿井、鑄鐵等技術,傳入中原

C.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遠可以抵達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今斯里蘭卡)

D.絲綢之路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再轉運到更遠的歐洲

13.下列選項,歷史史事敘述不正確的是()

A.230年,孫權派將軍衛(wèi)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益州,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

B.西晉惠帝時,出現(xiàn)“八王之亂”,人民飽受痛苦,社會動亂,西晉從此衰落

C.東晉時,與前秦對決,避水之戰(zhàn),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zhàn)

D.420-589年,中國南方政權更迭頻繁,相繼出現(xiàn)宋、齊、梁、陳四個王朝,歷史上統(tǒng)稱“南朝”

14.《晉書?食貨志》記載東晉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yè),谷帛殷阜,幾乎家給

人足矣?!毕胍幌?,當時南方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原因是()

①北方多戰(zhàn)亂,北民南遷,為南方輸送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技術

②江南地區(qū)比較安定,統(tǒng)治階級也比較重視發(fā)展經濟

③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為其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④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shù)民族的內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下列有關兩晉南北朝時期書法、繪畫、雕塑的敘述,與史實不符的選項是()

3

A.西晉設置書博士,將書法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是東晉的王羲之

B.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是被后人譽為“書圣”王羲之的代表作

C.東晉顧愷之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D.南北朝時期,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40分)

二、材料解析題(包括16、17、18三道小題,16題16分;17題14分;18題10分)

16.正確的決策,恰當?shù)母母铮竽懙膭?chuàng)新,是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的前提和保證。閱讀下列材

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商鞅變法的內容

1.①,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

政治

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4.嚴明法度,禁止私斗

1.廢除井田制

經濟2.②,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統(tǒng)一度量衡

軍事③。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

材料二:下圖是商鞅銅方量,現(xiàn)館藏于上海博物館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及意義

措施意義

494年遷都④加強了與漢族的交往

遷都

促進了洛陽的繁榮

在朝廷中必須使用⑤,

禁用鮮卑語

減少了民族隔閡

以漢服代替鮮卑服

漢化措施促進了鮮卑人對漢族文化的認同

改鮮卑姓為漢姓

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

采用漢族政治制度、法律

材料四:下面三幅圖畫摹繪自敦煌莫高窟壁畫。這些原是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坐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引入內

地。

4

(1)請同學們將材料一、材料三表格中缺失內容補充完整(每點2分,共10分)

(2)材料二與材料一中的哪一項內容相印證?(2分)

(3)商鞅變法有何重大歷史意義?(2分)

(4)據(jù)材料四談一談,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對漢族的發(fā)展有何重大影響?(2分)

17.“秦磚漢瓦”“秦時明月漢時關”“秦皇漢武”等是對秦漢時期歷史史事的重要描述,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

立和鞏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請你解讀歷史,依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列表問

答。(14分)

材料一姓名:嬴政;生卒年(前259年一前210年);職業(yè):皇帝;簡介:秦始皇即嬴政,出生于趙國

首都邯鄲。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首

位完成華夏大一統(tǒng)的鐵腕政治人物,建造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

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創(chuàng)建皇帝制度,實施三公九卿,

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又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

百越,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溝通水系。還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tǒng)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chuàng)

了斷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

為“千古一帝”……

材料二姓名:劉徹;生卒年(公元前156年一前87年);職業(yè):西漢的第7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

略家、詩人。簡介;漢武帝劉徹,生于漢景帝前元年(公元前156年)。十六歲登基。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

立了中朝,在地方設置制史。開創(chuàng)察舉制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思令”,解決王國勢力,并

將鹽鐵和鑄幣權等經濟大權收歸中央。思想文化方面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文化上中

央設太學,地方建立學校。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

匈奴、東并朝鮮、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究,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首開絲綢之路、首創(chuàng)年號,興大學。

劉徹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在各個領域均有建樹,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晚年窮兵默武,又造成了

巫蠱之禍,征和四年劉知下罪已詔。公元前87年劉細崩于五杵宮,享年70歲,謚號教武皇帝,廟號世宗,葬

于茂陵。

——兩則材料均摘編自歷史學習官網

秦始皇開創(chuàng)中國大一統(tǒng)局面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

政治方面自稱始皇;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實施“_________

夫;地方_________

經濟方面統(tǒng)一度量衡;鹽鐵專賣;

統(tǒng)一_____________統(tǒng)一_____________

思想方面“焚書_";采用法家思想,建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

5

立中央集權專制統(tǒng)治為正統(tǒng)思想。罷黜百家,一

文化方面統(tǒng)一_________興辦_________

軍事方面

外交方面或工程方面工程:_夕卜交:__________

民族關系方面

18.大美中國,壯麗山河,科技璀璨,文化燦爛,歷史悠久,思想先進,文明古國,世界矚目。請同學們以下

列材料為線索,進行合理延伸,撰寫歷史小作文(10分)

撰寫歷史小作文要求:

①至少選取以下11幅圖片中的任意4幅,依據(jù)選取圖片,提取信息,自擬小作文題目

②在答題紙上撰寫,文字量不得少于150字,文字整潔,文筆流暢,以時間為序撰寫最為穩(wěn)妥

圖5圖6

6

圖7圖8祖沖之

圖9樓車圖10翻車圖11

連山區(qū)2023-2024(上)七年級歷史期末測試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

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符合題意的選項填涂在答題欄中。)

1-5CBCAA6-10BADCB11-15DBAAB

二、材料解析題(包括16、17、18三道小題,16題16分;17題14分;18題10分)

16.圖文材料解析,回答下列問題(16分)

(1)①確立縣制

②鼓勵耕織③獎勵軍功

④洛陽⑤漢語(①②③④⑤,每空2分)

(2)統(tǒng)一度量衡或材料一3(2分)

(3)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

為以后秦國統(tǒng)一全國奠定了基礎。(答其一,賦2分)

(4)北方地區(qū)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

文化和精神文化;并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答其一,賦2分)

17.材料解析,回答下列問題(14分)

秦始皇開創(chuàng)中國大一統(tǒng)局面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

政治方面自稱始皇;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實施“推恩令”

夫;地方推行郡縣制

經濟方面統(tǒng)一度量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