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內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內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內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內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內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國古典美學博大精深,內涵極其豐富。鮑照比較謝靈運的詩和顏延之的詩,謂謝詩如“初發(fā)芙蓉,自然可愛”,顏詩則是“鋪錦列繡,亦雕績滿眼”?!对娖贰罚骸皽菪菰唬骸x詩如芙蓉出水,顏詩如錯彩鏤金’。”鮑照所概括的這兩種詩歌風格,雖然是針對顏、謝詩歌提出的,卻也把握了中國美學的兩種文化大風格的內在邏輯。如宗白華先生所言,這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現(xiàn)在詩歌、繪畫、音樂、建筑、戲曲和工藝美術等各個方面,從而構成了中國古代美學的二元結構。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在中國美學史上有一個發(fā)展變化的歷程。先秦時期,“錯彩鏤金”的美很是流行。這種美學風格的極端代表作也許是阿房宮。這種追求“錯彩鏤金”之美的風氣,一方面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物質生產力的提高有極大關系,另一方面又與統(tǒng)治階級的審美趣味有關。當時美輪美奐的建筑,不僅為避風雨,而且追求使人贊嘆的華美,這股熱潮日益成為貴族的一種重要需要和興趣。當時,反對“錯彩鏤金”美學觀念的思想家大有人在。墨子提倡“非樂”思想,反對勞民傷財?shù)姆N種藝術和裝飾。更有影響的反對之聲來自道家。老子提出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的看法。莊子繼承了老子的傳統(tǒng),強調人生的“無己”“無功”和“無名”。從中我們大致可以窺見,道家美學對“錯彩鏤金”的美是持拒絕立場的,而他們主張的“自然”“無為”“淡乎其無味”的狀態(tài),倒是為另一種美——“初發(fā)芙蓉”——奠定了重要的哲學根基。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這兩種美感或美學的理想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貫穿下來,從古至今;另一方面,魏晉六朝是一個重要的轉變時期,這時中國人的美感走上了一個新的方向,表現(xiàn)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亦即逐漸形成了認為“初發(fā)芙蓉”之美高于“錯彩鏤金”之美的共識。為什么到了魏晉時期中國美學出現(xiàn)了這樣深刻的轉變?魏晉時期的美學風尚是崇尚自然,走向自然、回歸自然成為普遍追求,因此美學風格出現(xiàn)了巨大的變化。宗白華認為,魏晉時期雖然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的時期,但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時代,因而是一個最富于藝術精神的時代。到了唐代,這種“初發(fā)芙蓉”之美已成為中國美學和藝術的主導傾向。但是有兩點應加以注意。其一,這種美學觀念嚴格地說主要體現(xiàn)在文人化的藝術之中,亦即在諸如詩歌、繪畫、書法等相當文人化的藝術門類中,“初發(fā)芙蓉”之美成為普遍的追求,它塑造了中國藝術和美學的基本面貌。其二,在官方正統(tǒng)文化和民間文化中,相當程度上仍保存了“錯彩鏤金”之美的傳統(tǒng)。比如,在皇家建筑、服飾、器具和禮儀中,這種強調華美、規(guī)范、裝飾和外在人為功夫的傳統(tǒng)依然延續(xù)著。而在民間文化中,則以另一種形態(tài)留存著“錯彩鏤金”之美,比如艷麗的民間年畫和服飾,民間性的戲曲、節(jié)慶,以及相當多的民間工藝品。不過,這種民間性的“錯彩鏤金”與官方貴族文化的“錯彩鏤金”又有一些形態(tài)上的差別,它不那么講求規(guī)整、權威和外在儀式性,而是帶著民間文化自身質樸、淳厚的風格。(摘編自周憲《美學是什么》)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謝詩和顏詩風格各異,體現(xiàn)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構成中國古代美學二元結構。B.“初發(fā)芙蓉”與“錯彩鏤金”兩種審美觀念形成于先秦,影響了中國古代美學。C.作者認為,魏晉時期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的時期,也是最富于藝術精神的時代。D.從文化藝術門類看,“初發(fā)芙蓉”之美在唐代已占據(jù)中國美學和藝術的主流。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從鮑照對謝詩和顏詩的評價入手,引發(fā)對中國古代美學存在兩種美感的討論。B.第二段援引墨子等人的思想,論證了其為“初發(fā)芙蓉”之美奠定哲學根基的觀點。C.末段將官方與民間兩種文化對舉,論證“錯彩鏤金”之美的傳統(tǒng)仍被保存的觀點。D.文章采用總分式論證結構,對兩種美學觀念在不同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作出了分析。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兩句,正是先秦時期追求“錯彩鏤金”之美的藝術體現(xiàn)。B.王維詩中“漠漠小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兩句,體現(xiàn)出“初發(fā)芙蓉”之美。C.陶淵明擺脫官場回歸田園的人生選擇,與魏晉時期崇尚自然的美學風尚不無關系。D.從對中國古代美學二元結構的闡釋中可以看出,作者更加崇尚“初發(fā)芙蓉”之美?!即鸢浮?.D2.B3.D〖解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構成中國古代美學二元結構”條件缺失,第一段說的是“表現(xiàn)在詩歌、繪畫、音樂、建筑、戲曲和工藝美術等各個方面,從而構成了中國古代美學的二元結構”,選項忽略了“表現(xiàn)在詩歌、繪畫、音樂、建筑、戲曲和工藝美術等各個方面”這一條件。B.“形成于先秦”于文無據(jù),第二段只是說“先秦時期,‘錯彩鏤金’的美很是流行”“從中我們大致可以窺見,道家美學對‘錯彩鏤金’的美是持拒絕立場的,而他們主張的……的狀態(tài),倒是為另一種美——‘初發(fā)芙蓉’——奠定了重要的哲學根基”,只是說當時“錯彩鏤金”的美流行,“初發(fā)芙蓉”奠定哲學根基。C.“作者認為……”張冠李戴。第三段說的是“宗白華認為,魏晉時期雖然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的時期……”,是宗白華的觀點?!?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以及論證的能力。B.“援引墨子等人的思想,論證了其為‘初發(fā)芙蓉’之美奠定哲學根基的觀點”錯誤,第二段的中心是第一句“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在中國美學史上有一個發(fā)展變化的歷程”,所以援引墨子等人的思想應是闡述“錯彩鏤金”“初發(fā)芙蓉”這兩種美感或美的理想在中國美學史上如何發(fā)展變化的?!?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運用文章觀點的能力。D.“作者更加崇尚‘初發(fā)芙蓉’之美”錯誤,從文中來看,作者分析了不同朝代、不同階層推崇“初發(fā)芙蓉”與“錯彩鏤金”這兩種美的原因,而且認為“這兩種美感或美學的理想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貫穿下來,從古至今”,不存在更加崇尚哪種美的說法。(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上世紀80年代,我國已經從國外引進了栽培技術,食用菌成為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yè)。當時在福建省,農民大量消耗木材生產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能種菌的樹都砍光了,“菌林矛盾”日益突出。能不能用草來代替木頭養(yǎng)菌呢?從事農林方面研究的林占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1983年,林占熺率領研究團隊利用閩西一些野生草本植物進行研究。當時,研究工作“白手起家”,困難重重,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在1986年獲得成功。作為“以草代木”的養(yǎng)菇技術,菌草從根本上解決了發(fā)展菌業(yè)需大量砍樹的“菌林矛盾”。(摘編自新華網《菌草技術是啥?為何“長期關心”?》)材料二:菌草技術研發(fā)之初,人們利用分布廣泛的芒萁、類蘆、斑茅、五節(jié)芒等野草作為培養(yǎng)和栽培食藥用菌。之后,經過30多年系統(tǒng)選育,已經篩選出高產優(yōu)質菌草草種49種,可栽培58種食藥用菌。菌草栽培食藥用菌周期短、效益高。菌草種植后3-6個月就可采收,3噸鮮草可以產1噸鮮平菇,成本比用木屑低10%-20%,而且栽培出來的食用菌營養(yǎng)豐富、品質好、風味佳,藥用菌有效藥用成分含量高。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菌草種質資源圃和數(shù)據(jù)庫,建立了巨菌草、綠洲系列組培快繁體系,收集篩選出適宜菌草栽培的食藥用菌菌株821株,篩選出358個菌草栽培食藥用菌配方,并研發(fā)出相應配套的栽培工藝技術及生產模式。使用菌草種植蘑菇時,需要先準備長勢良好且無霉變無病蟲害的菌草,再將其切碎,并放置在太陽下晾曬,等待菌草晾干后,即可將其鋪在干燥且向陽的土壤上,而且要先向土壤表面撒生石灰,為其消毒滅菌。種植蘑菇時,需要在月平均溫度10-15度的時候進行播種,而且要把25%的蘑菇菌種播撒在培養(yǎng)料的表面,75%的蘑菇菌種播撒至培養(yǎng)料的內部,并且要使用木棍將其混勻。養(yǎng)護蘑菇時,需要在菌絲長到1厘米時,向其噴水分,使土壤中的含水量達到17%左右,促進蘑菇快速結菇,而且一般要在環(huán)境溫度較低的早上或晚上進行,并且在蘑菇的菇蕾長到黃豆大小時,對其澆灌第二次水分。(摘編自人民日報《菌草——造福人類的“幸福草”》)材料三:菌草技術成功后,引起了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和糧農組織駐中國官員的關注。1994年,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將菌草技術列為援助發(fā)展中國家的技術培訓項目;1997年,林占熺攜帶菌草技術首次赴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示范推廣獲得成功。在斐濟,菌草技術被譽為“島國農業(yè)的新希望”;在萊索托,因短時間就有收獲,農民稱菌草栽培菌菇為“快錢”;在盧旺達,有3500多戶貧困農戶參與菌草生產,現(xiàn)在每戶每年收入增加了一到三倍。截止到目前,已經有106個國家派人來中國學習菌草技術,13個國家建立了菌草技術示范基地?;诰菁夹g帶來的經濟效益,2017年,這項技術被聯(lián)合國列為和平發(fā)展基金項目重點項目向全球推廣。如今,林占熺逐漸將目光投向了菌草在生態(tài)治理領域的應用。2018年3月開始,林占熺率領研究團隊在平潭長江奧濱海沙灘開展菌草種植治沙試驗??蒲袌F隊實踐至今,已較好地解決了沿黃河各地菌草生態(tài)屏障建設與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建立起優(yōu)良菌草草種育種的系列指標,并在黃河上、中、下游不同類型生態(tài)脆弱區(qū)建立了菌草生態(tài)治理和產業(yè)發(fā)展示范基地。(摘編自新華網《中國草全球種——菌草技術發(fā)明人林占熺》)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A.B.C.D.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林占熺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對一些野生草本植物進行研究,經反復試驗探索,成功研發(fā)出“以草代木”的養(yǎng)菇技術。B.菌草栽培食藥用菌周期短、效益高,食用菌營養(yǎng)豐富,藥用菌有效藥用成分高,這是菌草技術得以推廣的重要因素。C.菌草質量、月均溫度、菌種播撒的部位和比例等都直接影響著菌草栽培的最終效果,這是長期實踐得出的經驗總結。D.菌草技術被聯(lián)合國列為重點項目向全球推廣,很大程度上是因這項技術能解決世界范圍內許多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6.菌草技術的成功有什么意義?請根據(jù)材料進行概括?!即鸢浮?.B5.D6.①化解“菌林矛盾”,利于森林資源保護,助推菌業(yè)發(fā)展;②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利于脫貧致富,助力人類生活水平提升;③拓寬研究領域,利于生態(tài)治理,助力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梳理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B.“直接鋪在……”錯誤,材料二明確說明“要先向土壤表面撒生石灰,為其消毒滅菌”?!?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分析材料內容的能力。D.“很大程度上是因這項技術能解決世界范圍內許多國家的糧食短缺問題”錯誤,結合材料三“基于菌草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2017年,這項技術被聯(lián)合國列為和平發(fā)展基金項目重點項目向全球推廣”,應該是帶來的“經濟效益”?!?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當時在福建省,農民大量消耗木材生產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能種菌的樹都砍光了,‘菌林矛盾’日益突出”“作為‘以草代木’的養(yǎng)菇技術,菌草從根本上解決了發(fā)展菌業(yè)需大量砍樹的‘菌林矛盾’”和材料二“菌草栽培食藥用菌周期短、效益高?!杀颈扔媚拘嫉?0%-20%,而且栽培出來的食用菌營養(yǎng)豐富、品質好、風味佳,藥用菌有效藥用成分含量高”可知,菌草技術化解了“菌林矛盾”,利于森林資源的保護,同時能夠助推菌業(yè)發(fā)展。由材料三“短時間就有收獲,農民稱菌草栽培菌菇為‘快錢’”“有3500多戶貧困農戶參與菌草生產,現(xiàn)在每戶每年收入增加了一到三倍”“菌草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可知,菌草技術可以幫助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利于農民脫貧致富,助力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材料三“如今,林占熺逐漸將目光投向了菌草在生態(tài)治理領域的應用”“在平潭長江奧濱海沙灘開展菌草種植治沙試驗”“科研團隊實踐至今,已較好地解決了沿黃河各地菌草生態(tài)屏障建設與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技術難題,建立起優(yōu)良菌草草種育種的系列指標,并在黃河上、中、下游不同類型生態(tài)脆弱區(qū)建立了菌草生態(tài)治理和產業(yè)發(fā)展示范基地”可知,拓寬菌草技術的研究領域,利于生態(tài)的治理,可以助力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電梯記鮑爾吉·原野我堂兄朝克巴特爾生長在牧區(qū),我四五歲的時候去過他家——哲里木盟胡四臺村,這也是我父親的故鄉(xiāng)。之后十年,朝克巴特爾像學者回訪那樣到我家赤峰市參觀學習。我爸交給我一項任務,領他上街。我領他走進一座樓房,入電梯。電梯門從兩邊合上,嚇他一跳。我伸出三個指頭,然后按“3”,“3”紅了,電梯微顫,門開,我?guī)鋈ァN艺f這是三樓,朝克不信,他剛還在樓下仰視巍峨的樓頂。我領他從步行梯下到一樓,說明我們剛才坐電梯的經歷,他還不信。我再次拉他進電梯,到三樓并從窗口往下看,馬路上的人渺小地行走,朝克大驚失色。于是對電梯極為崇拜,認為這個狹窄的金屬房子是神的房子,說什么也不敢坐它下樓。我對他進行啟蒙:電梯即電房子把人垂直拉到各樓,由電控制。朝克生氣地反駁我:電在電燈里面,不可能控制一個房子。今年春節(jié),朝克巴特爾扛一只凍得邦邦硬的羊來到我們家。他頭發(fā)全白了,對我說:他已經領悟到電或電池讓人在收音機里唱歌、在電視機里跳舞,但不足以讓房子騰升,那是另外的神秘力量。電,不過是冒火星的、小巧的、在膠皮線里亂竄的小玩意兒。我和朝克巴特爾均為獨生子。許多年前,當大伯告訴朝克我是他弟弟時,他在我身上也發(fā)現(xiàn)一些樂趣。那年,即我四五歲到胡四臺,被一只羊羔嚇哭了,以為是狗。朝克和堂姐們哈哈大笑,講解羊和狗的區(qū)別。我不信,以為他們騙我。見過狗,我以為是狼,越發(fā)大哭。朝克越發(fā)大笑,用腳踢“狼”。在胡四臺村,朝克巴特爾飛身躍上無鞍烈馬,奔馳至遠,讓我視為天人。朝克一家和當時的全國農民一樣窮,他的襯衫下擺和袖子都襤褸掉了,僅遮肩背。這件衣裳在我看來很神奇,在馬背上飛揚如幟。他穿這件衣服在葦草里發(fā)現(xiàn)野鴨蛋、找到酸甜可口的藍莓。朝克和我走在沙丘下面,他停下傾聽,快跑幾步,用手接住一只從上面滾下來的刺猬。在茫茫的沙漠上,朝克聰明健壯。他看我的笑容半是嘲笑半是愛。一個城里人在鄉(xiāng)下的土地上不怎么會走路、不怎么會吃飯喝水,給他們帶來歡樂。就像朝克在城里給我們帶來歡樂——他用顫抖的手慢慢摸電梯門,“嗖”地縮回來。我第一次到胡四臺,在堂兄家吃到野雞肉——肉絲雪白。我一人吃掉兩塊胸脯,余下的肉被我姐塔娜吃光。朝克和眾多的堂姐站著看,面帶笑容。大伯招待我們的佳肴還有一小碟葡萄干、一小碟紅糖。許多年后才知,野雞和那么少的葡萄干兒、紅糖是他們從供銷社賒來的——秋天用五十公斤玉米償還。事實上,大伯兩年之后才還上這筆債務,因為當年的玉米扣除口糧后不足五十公斤。平日,他們果腹之物是軋半碎、炒過的玉米。如果玉米碾成面,就不夠吃了。他們從未吃過野雞肉和葡萄干,連玉米面都未曾飽餐。在山上捉到或挖到的山禽與草藥,送到供銷社抵債,償還賒欠的紅茶、鹽和煤油。因此,回想當年他們那么沉靜地觀看我吃野雞肉仍帶有笑容,實在讓人感嘆。那個年代,他們家沒錢。他們有幸一睹鈔票是每月鄉(xiāng)郵員馳馬而至喊大伯名字并將其右手食指按向鮮紅印泥再拔出來按在一張紙上,而后交給他們十五元錢。這是我爸從1950年掙工資以來每月寄來的錢。這些錢隆重地積攢著,后來流入醫(yī)院收款處。伴隨窮人一生之物,除去饑餓,另一樣就是疾病。血緣是這樣一種東西,超越城鄉(xiāng)差距和所謂知識,在獨有的河流里交匯,彼此聽得見血流的聲音。大伯去世后,我爸悲痛不已,痛哭、獨語,幾個月緩不過來,我們并不勸他安靜。勸人節(jié)哀實為文化的虛偽中最虛偽的一種。人生連一場痛哭都不曾享用,靈魂何以自如呼吸?我爸經歷過戰(zhàn)爭,在“文革”中被打成重殘。自我曾祖母去世后,他從沒流過淚。他七十多歲了,從自己房間踉蹌而出,看著我們,說:“你大爺死了?!倍鬁I水蒙住他的眼睛,化為眼淚大滴落下。他本來想說許多話,但說出這一句就說不下去了,喉頭哽咽。因說不出話而全身顫抖,只站著,盯著我們,樣子很嚇人。我們報以沉默。少頃,他失望地走了,回自己房間。過一會兒,我爸還會走出來,告訴我們:“你大爺死了……”充沛的淚水滾滾而下。父親的正直,我早有感受。而他在失兄之痛中的純真情感讓我驚訝。那幾個月,他回憶了大伯的一生,并用淚水送走這些回憶。朝克巴特爾今年和我見面,我用笨拙的蒙古語和他對話并給他買一些東西,我爸很欣慰。在他的房間里,我爸拿出去年在現(xiàn)代文學館開會的照片,拿出記有他事跡的內蒙古騎兵典藏紀念冊,還有登他傳略的《蒙古人物志》向朝克巴特爾述說。我堂兄聽得很吃力,我爸講得很從容。我感覺,我爸其實是說給一個老牧民——即大伯聽……(鮑爾吉·原野《貞情六記》其一)文本二:……鄉(xiāng)下人沒有見過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樣應付汽車,那是知識問題,不是智力問題,正等于城里人到了鄉(xiāng)下,連狗都不會趕一般。如果我們不承認郊游的仕女們一聽見狗吠就變色是“白癡”,自然沒有理由說鄉(xiāng)下人不知道“靠左邊走”或“靠右邊走”等時常會因政令而改變的方向是因為他們“愚不可及”了?!坝蕖痹谑裁吹胤侥??其實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說鄉(xiāng)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們稱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這自然是事實。我決不敢反對文字下鄉(xiāng)的運動,可是如果說不識字就是愚,我心里總難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并非愚不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么的。我們是不是說鄉(xiāng)下人不但不識字,而且識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之《文字下鄉(xiāng)》節(jié)選)7.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者回訪”“參觀學習”“任務”等大詞小用,朝克對電梯的崇拜和我在牧區(qū)的狼狽等相關敘述,既富有情趣,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幽默、睿智與童心。B.我和姐姐在大伯家受到熱情招待的場面,隆重而溫馨,素樸且感人,簡潔的行文中流動濃濃的親情,也側面反映出大伯一家的善良、厚道和淳樸。C.父親痛哭、失語、反復訴說“你大爺死了”等一系列動作行為,反映出大伯去世給父親帶來的巨大觸動,以及我們的沉默與不解給他帶來的失望。D.鮑爾吉·原野描寫人間的美善,如圍爐夜話,似村婦敘舊,隨意自然,平實深沉,尋常文字寄寓深厚情感,總能令讀者感受到自然和人性的美好。8.結合上下文,解釋文本一中畫橫線語句的含意。9.這兩個有相近話題的文本文體不同,因而情感態(tài)度也有差異。請比較并簡要分析。〖答案〗7.C8.①痛哭,為失去寶貴的東西而傷悲流淚,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是對親情的珍視;②享用痛哭,有淚可流,證明擁有血濃于水的親情,是一種幸福的宣泄與表達;③能痛快地流淚,表達自己的悲傷,減輕內心痛苦,能收獲真正的釋懷與解脫。9.①文本一是散文,重在主觀抒情;文本二是學術論文,重在客觀說理;②文本一抒發(fā)對親情的珍視,是一種自我欣賞;文本二重在剖析事理,旨在自圓其說。③文本一貴在藝術抒情,偏于感性回憶與幽默再現(xiàn);文本二重在學術說理,偏于理性分析與冷靜陳述?!冀馕觥健?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C.“以及我們的……不解……”錯誤,結合“血緣是這樣一種東西,超越城鄉(xiāng)差距和所謂知識,在獨有的河流里交匯,彼此聽得見血流的聲音”可知,我們理解父親在大伯去世時的悲傷,沉默不是“不解”,而是不知該如何安慰父親,同時“我們并不勸他安靜。勸人節(jié)哀實為文化的虛偽中最虛偽的一種”,我們認為父親的表現(xiàn)是真實的情感流露?!?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的能力?!叭松B一場痛哭都不曾享用,靈魂何以自如呼吸?”,這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人生如果不能享用痛哭,靈魂就沒有辦法自如呼吸”,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肯定“痛哭”,認為要“享用痛哭”,“享用痛哭”的結果是“靈魂自如呼吸”。結合上文“血緣是這樣一種東西”“大伯去世后,我爸悲痛不已,痛哭……幾個月緩不過來”可知,這“痛哭”是為失去寶貴的東西而悲傷流淚,“痛哭”之中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是對親情的珍視;結合“自我曾祖母去世后,他從沒流過淚。他七十多歲了,從自己房間踉蹌而出,看著我們,說:“你大爺死了。而后淚水蒙住他的眼睛,化為眼淚大滴落下”“而他在失兄之痛中的純真情感讓我驚訝”可知,流淚痛哭是情感的宣泄,是親人之間濃濃親情的表現(xiàn);結合“我們并不勸他安靜。勸人節(jié)哀實為文化的虛偽中最虛偽的一種”“那幾個月,他回憶了大伯的一生,并用淚水送走這些回憶”可知,痛快流淚來表達悲傷,盡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能夠收獲真正的釋懷和解脫?!?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把握文體特征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結合兩個文本各自文體的特點來比較情感態(tài)度上的差異。文本一是敘事散文,自然側重主觀抒情,如“回想當年他們那么沉靜地觀看我吃野雞肉仍帶有笑容,實在讓人感嘆”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文本二是一篇學術論文,側重客觀說理,如“‘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并非愚不愚的標準”直接指出“識字不識字”不是“愚不愚”的標準,說明鄉(xiāng)下人不識字不是愚的表現(xiàn)。文本一通過寫父親和大伯、我和堂兄展現(xiàn)了親情的美好淳樸,如寫大伯去世,父親的痛哭、失語、反復訴說“你大爺死了”等一系列動作行為,體現(xiàn)對親情的珍視;文本二為了說明鄉(xiāng)下人不識字不是“愚”,用城里人進行類比,用郊游的仕女進行假設,通過一步步的剖析,最終自圓其說。文本一通過敘事來抒發(fā)情感,如寫我第一次到胡四臺吃野雞肉,“朝克和眾多的堂姐站著看,面帶笑容”,還吃到“一小碟葡萄干、一小碟紅糖”,作者說“許多年后才知,野雞和那么少的葡萄干兒、紅糖是他們從供銷社賒來的——秋天用五十公斤玉米償還。事實上,大伯兩年之后才還上這筆債務,因為當年的玉米扣除口糧后不足五十公斤”“回想當年他們那么沉靜地觀看我吃野雞肉仍帶有笑容,實在讓人感嘆”,樸實的文筆下是真情的流露;除此之外,還有幽默有趣的畫面,如“見過狗,我以為是狼,越發(fā)大哭。朝克越發(fā)大笑,用腳踢‘狼’”。而文本二則是重在學術說理,如“其實鄉(xiāng)村工作的朋友說鄉(xiāng)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們稱之曰‘文盲’”“智力是學習的能力”,都是理性的分析和冷靜的陳述。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晉畢陽之孫豫讓,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說,去而就知伯,知伯寵之。及三晉分知氏,趙襄子最怨知伯,而將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吾其報知氏之仇矣?!蹦俗冃彰瑸樾倘?,入宮涂廁,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zhí)問涂者,則豫讓也。左右欲殺之。趙襄子曰:“彼義士也,吾謹避之耳。且知伯已死,無后,而其臣至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之。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其友謂之曰:“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痹プ屇诵Χ鴳唬骸笆菫橄戎獔蠛笾?,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凡吾所謂為此者,以明君臣之義,非從易也?!本禹曋遄又翗蚨R驚。曰:“此必豫讓也?!笔谷藛栔プ?。于是趙襄子面數(shù)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知伯滅范、中行氏,而子不為報仇,反委質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獨何為報仇之深也?”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眾人遇臣,臣故眾人報之;知伯以國士遇臣,臣故國士報之?!毕遄幽肃叭粐@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使兵環(huán)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義,忠臣不愛死以成名。君前已寬舍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于是襄子義之,乃使使者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呼天擊之曰:“而可以報知伯矣。”遂伏劍而死。(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襄子乃喟然嘆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使兵環(huán)之/B.襄子乃喟然嘆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使兵環(huán)之/C.襄子乃喟然嘆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使兵環(huán)之/D.襄子乃喟然嘆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為計/寡人不舍/子使兵環(huán)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就,指投奔、投靠,與《荊軻刺秦王》“軻自知事不就”的“就”含義不同。B.刑人意思是接受刑罰的犯人,與《鴻門宴》“刑人如恐不勝”的“刑人”含義不同。C.眾人指普通人、一般人,與《逍遙游》“眾人匹之”的“眾人”含義相同。D.遇臣意為對待臣子,“遇”與《出師表》“蓋追先帝之殊遇”的“遇”含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豫讓給范氏、中行氏做家臣時不得志,后得知伯賞識。知伯被殺后豫讓感念其恩,欲為之報仇。B.豫讓更名改姓,變換身份,混入趙襄子宮中,伺機行刺未遂,事發(fā)后并未被殺,最終全身而退。C.豫讓為再次報仇,滿身涂漆,皮膚潰爛生瘡,又吞炭啞聲,剃須去眉,以至他的妻子也認不出。D.豫計兩次刺殺均告失敗,忠義之心令人動容;趙襄子最后允許豫計斬衣三躍,寬懷之舉令人敬佩。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為先知報后知,為故君賊新君,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矣。(2)今日之事,臣故伏誅,然愿請君之衣而擊之,雖死不恨?!即鸢浮?0.A11.D12.C13.(1)這是為了從前的知己來報復現(xiàn)在的知己,為了以前的君主來殺害現(xiàn)在的君主,極度敗壞君臣之義,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2)今天的事,我本來應該被處死,但是我(仍然)希望能拿您的衣服來讓我刺它,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冀馕觥健?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趙襄子于是慨嘆而又悲傷地說:“唉!豫讓啊!您對待知伯,名聲已經成就了;我饒恕您,也已經夠了。您自己考慮考慮吧,我不再放過您了。”于是,派兵把豫讓圍起來?!霸プ又疄橹?,“豫子”即“豫讓”,是主語,“為”是謂語,“知伯”是賓語,主謂賓俱全,結構完整,不可斷開,排除BC;“寡人不舍子”,“寡人”是“趙襄子”自稱,是主語,“不舍”意思是“不釋放”,是謂語,“子”是賓語,主謂賓俱全,不可斷開,排除D?!?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熬汀保侗?、投靠。/成功。句意:他就離開而投奔了知伯。/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B.正確?!靶倘恕保邮苄塘P的犯人。/懲罰人。句意:裝扮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懲罰人惟恐不能用盡酷刑。C.正確?!氨娙恕倍贾钙胀ㄈ恕⒁话闳?。句意:他們把我當普通人對待./普通人若是和他比壽命。D.錯誤,含義不同?!坝觥?,動詞,對待,“遇臣”,對待臣子。/名詞,恩遇,禮遇,“殊遇”,優(yōu)待,厚待。句意:知伯把我當做國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又吞炭啞聲……以至他的妻子也認不出”錯誤,結合“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其妻不識,曰:‘狀貌不似吾夫,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為啞,變其音”可知,“又吞炭啞聲”是其妻認不出他之后。【1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是”,這;“為”,為了;“先知”,從前的知己;“報”,報復;“賊”,殺害;“亂”,攪亂,使……混亂;“無此”,沒有這樣的(無過于此/沒有比這嚴重的)。(2)“故”,本來;“伏誅”,被處死,含被動;“然”,但是,然而;“雖”,即使;“恨”,遺憾。參考譯文:晉國義士畢陽的孫子豫讓,最初為范氏、中行氏當差而不受喜歡,他就離開而投奔了知伯,知伯很賞識他。等到趙、魏、韓三家瓜分了知氏,趙襄子因最怨恨知伯,把知伯的頭拿來當作盛酒器皿。豫讓逃到山中,說:“我一定要替知伯復仇?!庇谑?,他改名換姓,裝扮成一個受過刑的人,來到趙襄子的宮中整修廁所,想借機刺殺趙襄子。襄子去廁所,心里恐慌,就將整修廁所的人抓來審問,發(fā)現(xiàn)竟然是豫讓。左右的人要殺掉他。趙襄子說:“他是義士,我小心點避開他算了。況且知伯已死,也沒有后代,他的臣下來為他報仇,這可是天下的賢人啊?!弊詈蟀阉帕恕Tプ層钟闷嵬可砩],剃掉須眉,毀傷自己的面容。他的妻子不認識,說:“這個人的樣子不像我的丈夫,可是聲音怎么這樣像我的丈夫呢?”豫讓又吞炭使嗓子變啞,以改變自己的聲音。他的朋友對他說:“憑您的才干,去竭力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信任您,您能親近襄子,就可以為所欲為?!痹プ屝α诵?,回答說:“這是為了從前的知己來報復現(xiàn)在的知己,為了以前的君主來殺害現(xiàn)在的君主,極度敗壞君臣之義,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我之所以這樣做(行刺),是為了彰明君臣之間的道義,并不是要拋棄君臣之義選取容易的道路?!边^了不久,趙襄子到了橋上而馬受驚。襄子說:這必定又是豫讓。派人一查問,果然是豫讓。于是趙襄子當面責備豫讓,說:“您不也曾給范氏、中行氏當過差嗎!知伯滅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不為他們報仇,反而投靠知伯。知伯已死,您為什么偏偏這樣拼命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給范氏、中行氏當差,他們把我當普通人對待,所以我也像普通人那樣去報答他;知伯把我當做國士,所以我像國士那樣報答他?!壁w襄子于是慨嘆而又悲傷地說:“唉!豫讓?。∧鷮Υ?,名聲已經成就了;我饒恕您,也已經夠了。您自己考慮考慮吧,我不再放過您了?!庇谑?,派兵把豫讓圍起來。豫讓說:“我聽說,明君不埋沒別人忠義,忠臣不惜以死成名。您以前已經寬恕了我,天下都稱贊您的賢能。今天的事,我本來應該被處死,但是我(仍然)希望能拿您的衣服來讓我刺它,即使死了也沒有遺憾。”趙襄子認為他很有義氣,就讓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三次跳起來,揮劍擊刺襄子的衣服,喊著:“天?。∵@樣,我可以報答知伯之恩了?!痹プ屨f完就自殺而死。(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秋懷①歐陽修節(jié)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紓渥ⅰ舰偎稳首趹c歷五年,“慶歷新政”失敗,歐陽修因為范仲淹等人辯護獲罪,降知滁州。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節(jié)物豈不好”用反問句引出詩人心緒,“秋懷何黯然”為全詩奠定感情基調。B.三、四句運用的意象疊加手法,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異曲同工。C.從五、六兩句看出,詩人為了擁有豐厚的官俸,只能含羞忍辱,以致兩鬢斑白。D.本詩語言質樸自然,不事雕琢,又含蓄雋永,耐人尋味,表現(xiàn)出較強的感染力。15.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即鸢浮?4.C15.①對秋日風物的喜愛;

②對自身處境的感傷;

③對朝政國事的擔憂;

④對無為受祿的愧疚;

⑤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⑥對歸而不得的無奈?!冀馕觥健?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C.“詩人為了擁有豐厚的官俸,只能含羞忍辱,以致兩鬢斑白”錯誤,頸聯(lián)是說“想到國事家事,愁得我雙鬢灰白;白白地耗費朝廷俸祿,我心中感到羞恥難當”?!?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從“節(jié)物豈不好”“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可知,作者先用反問句“誰說秋天的節(jié)令風物不好?”,強調了秋景無限好;然后濃墨重筆來寫節(jié)物之好“西風獵獵,市上的酒旗迎風招展;細雨濛濛,到處有金色的菊花怒放”,表達了作者對秋日風物的喜愛之情。從“秋懷何黯然!”可知,作者是說“我面對這滿眼秋色,卻禁不住黯然神傷”;再結合注釋①“歐陽修因為范仲淹等人辯護獲罪,降知滁州”可知,此時的作者正處于貶官期間,表達了對自身處境的感傷。從“感事悲雙鬢”可知,作者是說“想到國事家事,愁得我雙鬢灰白”,表達了作者對朝政國事的擔憂。從“包羞食萬錢”可知,作者是說“白白地耗費朝廷俸祿,我心中感到羞恥難當”,表達了作者對無為受祿的愧疚。從“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可知,作者是說“什么時候能滿足我的愿望——挽著鹿車,回到潁東,耕田植?!保M麛[脫世俗紛擾,表達了作者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從注釋①“歐陽修因為范仲淹等人辯護獲罪,降知滁州”可知,此時的作者正處于貶官期間,他的求歸有避禍的含義,表達了作者對歸而不得的無奈。(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離騷》中“______,______”兩句告訴我們,不應在意他人喜好,而應堅持把修養(yǎng)自身、涵養(yǎng)品德當作常態(tài)。(2)“少年心事當拏云”,當代青年應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兩句詩所展現(xiàn)出的蓬勃朝氣與雄心壯志。(3)“絲竹”是中國古代對管弦樂的代稱,古代詩文常常出現(xiàn)這一意象,如“______,______”?!即鸢浮剑?)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霸瓉砝C這瓔珞的也是個姑蘇女子,名喚慧娘。因她亦是書香宦門之家,她原精于書畫,不過偶然繡一①兩件針線作耍,并非市賣之物。凡這屏上所繡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②味濃艷匠工可比;每一③枝花側皆用古人題此花之舊句,或詩詞歌賦不一④,皆用黑絨繡出草字來……”這是《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的一段關于元宵宴席的描寫,曹雪芹不吝贊美地為蘇繡女子慧娘作傳,也令讀到此處的人都仿佛看到了蘇繡之美?!盎S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為了完成一幅精美的蘇繡作品,蘇繡藝術家需要將一根不足一毫米的絲線劈成一百二十八分之一,染色師需要將一種顏色染成深淺各二十個色級來保證色彩細膩。蘇繡技藝之精巧,心思之繁復,令人(甲)。在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蘇繡并沒有(乙),而是與時俱進。它似藤蔓般吸取每個時代的文化風俗精髓,從傳統(tǒng)蘇繡十指春風極盡天工之巧,到近代蘇繡西學東漸展現(xiàn)融合之美,再到現(xiàn)代蘇繡與時偕行描繪錦繡中華,蘇繡作品的題材(丙),文化內涵博大深厚。蘇繡,你是一幅畫,以針為筆,于萬千經緯中勾描古典的傳說,你是一首詩,以繡化墨,于縱橫交疊中氤氳萬物之靈。你在春秋戰(zhàn)國抖開的絲線,綿延千年歲月,終在新時代繡制出了錦繡江南。17.文中加序號的“一”的用法與含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A.①與④不同②與③相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C.①與③相同②與④不同 D.①與④相同②與③不同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對蘇繡的稱呼由“它”到“你”,這種人稱轉換有什么表達效果?請簡要說明?!即鸢浮?7.C18.甲:嘆為觀止/贊不絕口/拍案叫絕

乙:固步自封/安于現(xiàn)狀/停滯不前

丙:包羅萬象19.①“它”是第三人稱,代指敘述對象蘇繡,抒情靈活自由,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其特點;②“你”是第二人稱,將蘇繡擬人化,便于直接抒情,表達作者對蘇繡的贊美;③“它”到“你”的轉換,有利于逐漸強化作者情感?!冀馕觥健?7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內涵的能力。①與③處的“一”用在量詞“件”“枝”前,表示是最小的正整數(shù);②處的“一”與“味”合起來是“盲目,一個勁兒地”的意思;④處的“一”是“相同”的意思。所以①與③相同,②與④不同。【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成語的能力。甲處,此處是說蘇繡精巧的技藝、繁復的心思令人贊嘆,使用“嘆為觀止”或“贊不絕口”或“拍案叫絕”?!皣@為觀止”,指的是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贊不絕口”,贊美的話說個不停,形容對人或事物十分贊賞。“拍案叫絕”,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贊賞。乙處,結合后面“與時俱進”可知,此處是說蘇繡在幾千年的發(fā)展里程中并沒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