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GBT 21431-2023 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21431—2015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2023-12-28發(fā)布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1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的檢測分類及項目、檢測要求和方法、定期檢測周期、檢測流本文件適用于建筑物雷電防護裝置的檢測。本文件不適用于:a)鐵路系統(tǒng);c)地下高壓管道;與建筑物不相連的管道、電力線和通信線。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802.11低壓電涌保護器(SPD)第11部分:低壓電源系統(tǒng)的電涌保護器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B/T32938—2016防雷裝置檢測服務規(guī)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952—2013:農(nóng)村民居雷電防護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1017—2014古建筑防雷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5024—2022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雷電防護裝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防雷裝置用來減小雷擊建筑物造成人身傷害和物理損害的整個系統(tǒng)。注:LPS由外部和內(nèi)部雷電防護裝置兩部分構成。雷電防護裝置檢測inspec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防雷裝置檢測為確定雷電防護裝置是否滿足標準要求而進行的檢查、測量及信息綜合分析處理全過程。1)本文件中的建筑物泛指建(構)筑物。2外部LPS的組成部分,用于攔截雷擊的金屬部件。外部LPS的組成部分,用于將雷電流從接閃器傳導至接地裝置的導體。外部LPS的組成部分,用于將雷電流傳導并散入大地的導體。磁屏蔽magneticshield將需要保護建筑物或其一部分包圍起來的閉合金屬格柵或連續(xù)型屏蔽體,用于減少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的失效。注:防雷電電磁脈沖的磁屏蔽包括格柵型空間屏蔽、引進的線路屏蔽、屏蔽板(網(wǎng))和屏蔽室(盒)等。將分開的諸金屬物體直接用連接導體或經(jīng)電涌保護器連接到防雷裝置上以減少雷電流引發(fā)的電位差。電涌保護器surgeprotectiondevice;SPD用于限制瞬態(tài)過電壓和泄放電涌電流的電器。注1:電涌保護器至少包含一個非線性的元件。注2:SPD具有適當?shù)倪B接裝置,是一個裝配完整的部件。復合波發(fā)生器的開路電壓combinationwavegeneratoropen-circuitvoltageUoc在復合波發(fā)生器連接試品端口處的開路電壓。電壓保護水平voltageprotectionlevelUp由于施加規(guī)定陡度的沖擊電壓和規(guī)定幅值及波形的沖擊電流而在SPD兩端之間預期出現(xiàn)的最大電壓。注:電壓保護水平由制造商提供,并不可低于按照如下方法確定的測量限制電壓:——對于Ⅱ類和/或I類試驗,由波前放電電壓(如適用)和對應于Ⅱ類和/或I類試驗中直到I。和/或Iimp幅值處的殘壓確定;3——對于Ⅲ類試驗,由復合波直到Uo的測量限制電壓確定。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ulsedischargecurrentforclassItestIimp流過SPD具有指定轉移電荷量Q和在指定時間內(nèi)具有指定比能量W/R的放電電流峰值。最大持續(xù)工作電壓maximumcontinuousoperatingvoltageU。可連續(xù)地施加在SPD保護模式上的最大交流電壓有效值或直流電壓。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nominaldischargecurrentforclassⅡtest流過SPD具有8/20波形電流的峰值。有效電壓保護水平effectivevoltageprotectionlevel電涌保護器連接導線和外置脫離器(如果有)感應電壓降△U與電涌保護器電壓保護水平(Up)的矢注:對于限壓型SPD,Up/r=Up+△U;對于電壓開關型SPD,Up為△U和Up中較高值。額定沖擊耐受電壓ratedimpulsewithstandvoltage由設備制造單位對設備或設備的一部分規(guī)定的沖擊耐受電壓,它代表了設備的絕緣耐受過電壓的能力。低壓電涌保護器專用保護裝置specificprotectivedevicesforlow-voltagesurgeprotectivedevices;SSD一種用于低壓電源系統(tǒng)的電涌保護器的外部脫離裝置,能夠承受被保護電涌保護器安裝處的預期電涌電流,并能夠分斷由于電涌保護器故障而產(chǎn)生的工頻過電流的裝置,且具有工頻小電流動作特點。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通過規(guī)定電流(通常為1mA)時在其兩端測得的4泄漏電流leakagecurrentI在并聯(lián)接入線路后通過的微安級電流。在測試中常用0.75倍的壓敏電壓進行。注:泄漏電流增量是限壓型SPD劣化程度的重要參數(shù)指標。4檢測分類及項目4.1.1檢測分為驗收檢測和定期檢測。其中:a)驗收檢測為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物防雷裝置投入使用前的檢測;b)定期檢測為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裝置按規(guī)定周期進行的檢測。4.1.2驗收檢測和定期檢測的檢測項目及包含的檢測子項應符合附錄A的規(guī)定。4.2檢測項目建筑物的防雷裝置檢測項目如下:a)接閃器;b)引下線;c)接地裝置;d)磁屏蔽;e)防雷等電位連接;f)電涌保護器(SPD)。5檢測要求和方法5.1基本要求5.1.1在對建筑物的防雷裝置進行檢測之前,應對其進行防雷分類。建筑物防雷分類首先需參照設計文件或竣工文件確定;無法獲取上述文件的正確、有效版本或建筑物使用現(xiàn)狀與上述文件不一致時,防雷分類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建筑物防雷分類符合GB50057—2010中第3章和4.5.1、4.5.2的規(guī)定,其中供電電壓不超過35kV的工業(yè)建筑與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含有電氣與智能化系統(tǒng))還應符合GB55024—2022中7.1.1的規(guī)定。b)農(nóng)村民居防雷分類符合GB50952—2013中第2章的規(guī)定。c)古建筑防雷分級符合GB51017—2014中第3章的規(guī)定。爆炸危險環(huán)境分區(qū)和防雷分類參考信息見附錄B。5.1.2當建筑物存在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時,應對其防雷區(qū)進行劃分,防雷區(qū)的劃分應符合GB50057—2010中6.2.1的規(guī)定。5.2作業(yè)要求現(xiàn)場作業(yè)的檢測人員不應少于2人,其中爆炸危險環(huán)境場所作業(yè)的檢測人員不應少于3人。檢測前,應先制定檢測方案,就現(xiàn)場作業(yè)方案與受檢單位做好溝通,并進行工作交底、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5現(xiàn)場作業(yè)的環(huán)境要求和安全要求應符合GB/T32938—2016中第7章和第8章的規(guī)定。5.3設備要求檢測設備應符合GB/T32938—2016中第9章的規(guī)定,常用檢測儀器的主要性能和參數(shù)指標見附5.4檢測方法檢查主要包括觀察檢查和查閱資料兩種方式,其中:a)觀察檢查指對防雷裝置的觀感質(zhì)量進行現(xiàn)場檢查,輸出為觀察結果;b)查閱資料指查閱防雷裝置的隱蔽工程記錄、施工記錄、設計圖紙、竣工圖紙、產(chǎn)品質(zhì)量文件、運行維護記錄或第三方報告等檔案資料來獲取相關信息,輸出為查閱結果。依據(jù)標準和規(guī)范,使用規(guī)定的儀器,在規(guī)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按照相應程序?qū)Ψ览籽b置的特性進行測試,其輸出為測量數(shù)據(jù)。5.5檢測項目的要求和方法5.5.1.1.1要求:建筑物接閃器的類型和方式符合下列規(guī)定。a)第一類防雷建筑物應裝設獨立接閃桿、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wǎng),當難以裝設獨立的外部防雷裝置時,可將接閃桿、接閃網(wǎng)或由其混合組成的接閃器直接裝在建筑物上。b)第二類、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宜采用裝設在建筑物上的接閃網(wǎng)、接閃帶或接閃桿,也可采用由接閃網(wǎng)、接閃帶或接閃桿混合組成的接閃器。c)符合GB50057—2010中3.0.3第2款~第4款、第9款、第10款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1)當其女兒墻以內(nèi)的屋頂鋼筋網(wǎng)以上的防水和混凝土層允許不保護時,宜利用屋頂鋼筋作為接閃器;2)當其為多層建筑物,且周圍很少有人停留時,宜利用女兒墻壓頂板內(nèi)或檐口內(nèi)的鋼筋作為接閃器。d)除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外,金屬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為接閃器;除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和GB50057—2010中4.3.2第1款的規(guī)定外,屋頂上永久性金屬物宜作為接閃器。e)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zhì)封閉氣罐(塔),當高度小于或等于60m、罐(塔)頂壁厚不小于4mm時,或當其高度大于60m、罐(塔)頂壁厚和側壁壁厚均不小于4mm時,可不裝設接閃器,但應接地。f)磚煙囪、鋼筋混凝土煙囪,宜在煙囪上裝設接閃桿或接閃環(huán)保護;當非金屬煙囪無法采用單支或雙支接閃桿保護時,應在煙囪口裝設環(huán)形接閃帶和接閃桿;金屬煙囪應利用其本身作為接閃器。g)糧、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當其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或等于0.05時,應采用獨立接閃桿或架空接閃線防直擊雷。6h)不應利用安裝在接收無線電視廣播天線桿頂上的接閃器保護建筑物。5.5.1.2.1要求:易燃材料構成的屋頂上不應直接安裝接閃器。接閃器不同敷設情況下的位置符合下列規(guī)定。a)建筑物上明敷專設的接閃網(wǎng)和接閃帶應按GB50057—2010中附錄B規(guī)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當符合下列情況時,首先應沿屋頂周邊敷設接閃帶,接閃帶應設在外墻外表面或屋檐邊垂直面上,也可設在外墻外表面或屋檐邊垂直面外。1)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高度超過30m。2)第二類防雷建筑物高度超過45m。3)第三類防雷建筑物高度超過60m。b)利用建筑物的鋼筋作為接閃器時,應符合5.5.1.1.1c)的規(guī)定。c)利用金屬屋面作為接閃器時,應符合5.5.1.1.1d)的規(guī)定。d)第三類防雷建筑物中的非金屬煙囪上宜裝設接閃桿或接閃環(huán)保護,多支接閃桿應連接在閉合環(huán)上;當非金屬煙囪無法采用單支或雙支接閃桿保護時,應在煙囪口裝設環(huán)形接閃帶,并對稱布置三支高出煙囪口不低于0.5m的接閃桿;金屬煙囪應利用其本身作為接閃器。5.5.1.2.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鋼筋檢測儀等設備檢查暗敷接閃器的情況;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1.3.1要求:接閃器的材料和規(guī)格應符合GB50057—2010中5.1.1、5.2和GB55024—2022中7.1.7第2款的規(guī)定;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zhì)封閉氣罐(塔)應符合GB50057—2010中4.3.10的規(guī)定。5.5.1.3.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尺或測厚儀等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1.4.1要求:接閃器應與專設或自然引下線焊接或卡接器連接。專用接閃桿位置應正確,焊接固定的焊縫應飽滿無遺漏,焊接部分防腐應完整。接閃網(wǎng)、帶位置應正確、平正順直、無急彎。焊接的焊縫應飽滿無遺漏,螺栓螺母固定的應有防松零件??扇疾牧蠘嫵傻奈蓓斏习惭b接閃器時,接閃器的支撐架與可燃材料之間應采用隔熱層隔離。利用金屬屋面作為接閃器時,板間的連接應持久電氣貫通,可采用銅a)鋼材與鋼材的搭接長度及焊接方法符合表1的規(guī)定。表1防雷裝置鋼材焊接時的搭接長度及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搭接長度焊接方法扁鋼與扁鋼不應小于扁鋼寬度的2倍兩個大面不應少于3個棱邊焊接圓鋼與圓鋼不應小于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圓鋼與扁鋼不應小于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7表1防雷裝置鋼材焊接時的搭接長度及焊接方法(續(xù))焊接材料搭接長度焊接方法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緊貼角鋼外側兩面或緊貼3/4鋼管表面,上、下兩側施焊,并焊以由扁鋼彎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扁鋼本身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b)銅材與銅材或銅材與鋼材焊接時,連接工藝采用放熱焊接,熔接接頭將被連接的導體完全包在接頭里,且連接牢固,接頭應無貫穿性的氣孔且表面平滑。a)不同類型的接閃器之間:全數(shù);b)相同類型的接閃器之間:不應少于連接處總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處。5.5.1.4.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長度測量設備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1.5.1要求:接閃器的截面銹蝕不應超過初始截面的1/3,且滿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規(guī)定。5.5.1.5.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尺或測厚儀等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1.6.1要求:接閃器固定支架應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裝平面)。5.5.1.6.2數(shù)量:不應少于固定支架總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處。5.5.1.6.3方法:使用拉力計等設備對接閃器的固定支架施加不小于49N的垂直拉力,觀察檢查其是否固定可靠。5.5.1.7.1要求:明敷接閃器固定支架的間距不宜大于表2的規(guī)定。固定支架高度(安裝平面至接閃帶頂部)不宜小于150mm。表2明敷接閃導體和引下線固定支架的間距布置方式扁形導體和絞線固定支架的間距mm單根圓形導體固定支架的間距mm安裝于水平面上的水平導體安裝于垂直面上的水平導體安裝于地面至高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導體安裝在高于20m垂直面上的垂直導體5.5.1.7.2數(shù)量:不應少于固定支架總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處。5.5.1.7.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長度測量設備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1.8.1要求:接閃網(wǎng)網(wǎng)格尺寸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8表3各類防雷建筑物的滾球半徑及接閃網(wǎng)網(wǎng)格尺寸單位為米建筑物防雷分類滾球半徑接閃網(wǎng)網(wǎng)格尺寸第一類≤5×5或≤6×4第二類*≤10×10或≤12×8第三類≤20×20或≤24×16供電電壓不超過35kV的工業(yè)建筑與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含有電氣與智能化系統(tǒng)),且高度超過250m或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0.42次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當采用接閃網(wǎng)格法保護時,接閃網(wǎng)格不應大于5m×5m或6m×4m;當采用滾球法保護時,滾球半徑不應大于30m。5.5.1.9.1要求:接閃器在建筑物伸縮縫處的跨接應符合GB50601—2010中6.1.2第5款的規(guī)定。5.5.1.10.1要求:建筑物外露的金屬物(處于LPZOA)應與建筑物頂部或外墻上的接閃器進行等電位連5.5.1.12.1要求:當?shù)谝活惙览捉ㄖ锊捎锚毩⒔娱W桿、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wǎng)作為接閃器時,接閃器與被保護建筑物、與其有關聯(lián)的放散管(阻火器)、通氣管(呼吸閥)、排風管(風帽)等之間的間隔距離應符合GB50057—2010中4.2.1第5款~第7款的規(guī)定。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接閃器與其保護范圍之外的樹木的凈距不應小于5m。5.5.1.13.1要求:各類防雷建筑物的防側擊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其中水平接閃器與引下線、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間的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0.2Ω。a)第一類符合GB50057—2010中4.2.4第7款的規(guī)定。9b)第二類符合GB50057—2010中4.3.9、GB55024—2022中7.1.3第5款和7.1.4第5款的規(guī)定。c)第三類符合GB50057—2010中4.4.8和GB55024—2022中7.1.2第5款的規(guī)定。5.5.1.13.2數(shù)量:各類型金屬物不應少于該類型總數(shù)的5%,且均不少于1處。5.5.1.13.3方法:觀察檢查,并測量過渡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D進行。當無法觀察檢查及測量5.5.1.14.1要求:接閃器的保護范圍符合表3及下列規(guī)定。a)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采用獨立接閃器保護時,應處于獨立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b)當采用專設在建筑物上的接閃器進行保護時,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c)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管口外的下列空間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1)當有管帽時,按GB50057—2010中表4.2.1規(guī)定確定;2)當無管帽時,為管口外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3)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設在5.5.1.14.1c)的1)或2)規(guī)定的空間之外。d)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中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當其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度、長期點火燃燒、一排放就點火燃燒,以及發(fā)生事故時排放物才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安全閥,接閃器的保護范圍應保護到管帽,無管帽時應保護到管口。e)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中排放無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煙囪,1區(qū)、21區(qū)、2區(qū)和22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自然通風管,0區(qū)和20區(qū)爆炸危險場所的裝有阻火器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以及5.5.1.14.1d)所規(guī)定的管、閥及煤氣和天然氣放散管等,其防雷保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金屬物體可利用其本身作為接閃器。2)非金屬物體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f)第三類防雷建筑物中煙囪的接閃器保護范圍應符合5.5.1.2.1d)的規(guī)定。g)固定在建筑物上的節(jié)日彩燈、航空障礙信號燈及其他用電設備,其中無金屬外殼或保護網(wǎng)罩的用電設備應處于接閃器的保護范圍內(nèi)。h)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或等于0.05的糧、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應處于獨立接閃桿和架空接閃線的保護范圍內(nèi)。i)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屋頂上的物體符合GB50057—2010中4.5.7規(guī)定時,可不處于接閃器保護范圍內(nèi)。5.5.1.14.3方法:通過觀察檢查,必要時查閱資料或使用長度測量設備測量接閃器的高度、間距、與被保護物距離等相關數(shù)據(jù),根據(jù)表3中的滾球半徑和GB50057—2010附錄D的規(guī)定綜合分析確定保護范圍,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或等于0.05的糧、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場,滾球半徑可取100m。5.5.2.1.1要求:建筑物應利用其結構鋼筋或鋼結構柱作為自然引下線;當無結構鋼筋或鋼結構柱可利用時,應設置專設引下線。5.5.2.2.1要求:引下線應采取明敷、暗敷或兩種組合的敷設方式。引下線不應敷設在下水管道內(nèi),也不宜敷設在排水槽溝內(nèi)。5.5.2.2.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鋼筋檢測儀等設備檢查暗敷引下線的情況;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2.3.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尺或測厚儀等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5.5.2.4.1要求:引下線的安裝工藝和現(xiàn)狀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專設引下線之間、引下線與接地裝置之間應采用焊接或螺栓連接。當連接點埋設于地下、墻體內(nèi)或樓板內(nèi)時不應采用螺栓連接。b)建筑物采用鋼梁、鋼柱、消防梯等金屬構件或幕墻的金屬立柱作為引下線時,可采用銅鋅合金c)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建筑利用結構構件內(nèi)鋼筋做自然引下線時,符合下列規(guī)定。1)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引下線鋼筋應通過各自的附加連接導體與設于預制柱連接部位外側的接地連接板焊接或機械連接。2)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當利用現(xiàn)澆邊緣構件內(nèi)豎向鋼筋作為引下線時,應采用土建施工的綁扎法、焊接或機械連接;當利用垂直后澆段內(nèi)豎向鋼筋作為引下線時,應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3)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結構,預制柱內(nèi)引下線鋼筋互相連接的附加連接導體應平正順直。d)煙囪利用金屬爬梯作為引下線時,應采用螺栓或焊接與其連接。e)明敷的專設引下線應分段固定,并以最短路徑敷設到接地體,敷設應平正順直、無急彎。焊接固定的焊縫應飽滿無遺漏,螺栓螺母固定應有防松零件(墊圈),焊接部分的防腐應完整。f)當引下線的連接采用焊接時,鋼材、銅材的焊接要求應符合5.5.1.4.1中a)和b)的規(guī)定。5.5.2.4.2數(shù)量:不應少于連接點總量5%,且不應少于1處。5.5.2.5.1要求:引下線的截面銹蝕不應超過初始截面的1/3,且滿足GB50057—2010中表5.2.1的規(guī)定。5.5.2.5.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尺或測厚儀等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2.6.1要求:明敷引下線固定支架應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垂直于安裝平面)。5.5.2.6.2數(shù)量:不應少于固定支架總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處。5.5.2.6.3方法:使用拉力計等設備對引下線的固定支架施加不小于49N的垂直拉力,觀察檢查其是否固定可靠。5.5.2.7.1要求:明敷引下線固定支架的間距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5.5.2.7.2數(shù)量:不應少于固定支架總數(shù)的10%,且不少于1處。5.5.2.8斷接卡設置和保護措施5.5.2.8.1要求:引下線的斷接卡設置和保護措施符合下列規(guī)定。a)采用多根專設引下線時,應在各引下線上距地面0.3m~1.8m之間裝設斷接卡。b)當利用混凝土內(nèi)鋼筋、鋼柱作為自然引下線并同時采用基礎接地體時,可不設斷接卡,但利用鋼筋作引下線時應在室內(nèi)外的適當?shù)攸c設若干連接板。c)當僅利用鋼筋作引下線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體時,應在每根引下線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處設接地體連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體時應設斷接卡,其上端應與連接板或鋼柱焊接。連接板處宜有明顯標志。d)在易受機械損傷之處,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線應采用暗敷或采用鍍鋅角鋼、改性塑料管或橡膠管等加以保護,并在每一根引下線上距地面不低于0.3m處設置斷接卡連接。5.5.2.9防接觸電壓和旁側閃絡電壓措施5.5.2.9.1要求:建筑物應采取措施防止接觸電壓和旁側閃絡電壓對人員造成傷害,采取的措施根據(jù)建筑物的實際情況應符合GB50057—2010中4.5.6第1款或GB55024—2022中7.1.8第5款的規(guī)定。5.5.2.11.1要求:專設引下線與電氣和電子線路敷設的最小距離,平行敷設時不應小于1.0m,交叉敷設時不應小于0.3m;專設引下線與可燃材料的墻壁或墻體保溫層間距應大于0.1m。當?shù)谝活惙览捉ㄖ锊捎锚毩⒔娱W桿、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wǎng)作為接閃器時,其引下線與被保護建筑物、與其有關聯(lián)的管道、電纜、風帽、放散管等之間的距離應符合GB50057—2010中4.2.1第5款的規(guī)定;為防止雷電流流經(jīng)引下線時產(chǎn)生的高電位對附近金屬物或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線路的反擊,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應符合GB50057—2010中4.3.8第1款~第3款和4.4.7第1款的規(guī)定。5.5.2.12.1要求:自然引下線和專設引下線上端應與接閃器可靠連接,下端應與接地裝置可靠連接。連接處兩端的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0.2Ω。鋼筋混凝土建筑物使用混凝土中的鋼筋作為自然引下線時,接閃器和接地裝置之間的整體電阻不應大于0.2Ω。5.5.2.12.2數(shù)量如下:b)自然引下線:不應少于1次。a)專設引下線:觀察檢查,并測量引下線上端與接閃器、引下線下端與接地裝置之間的過渡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D進行;b)自然引下線:觀察檢查,并測量接閃器與接地裝置之間的整體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D進行。5.5.2.13.1要求:建筑物的引下線數(shù)量和間距符合下列規(guī)定。a)建筑物易受雷擊的部位應設自然引下線或?qū)TO引下線,且不應少于2根。引下線應沿外輪廓均勻設置。b)各類防雷建筑物引下線的平均間距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引下線的數(shù)量、間距還應符合GB50057—2010中4.2.1第4款、4.2.2第1款、4.2.3第7款的規(guī)定。c)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zhì)封閉氣罐(塔)的接地點不應少于2處,兩接地點間距不宜大于30m;d)高度不超過40m的煙囪,可只設1根引下線,超過40m時應設2根引下線??衫寐菟ɑ蚝附舆B接的一座金屬爬梯作為2根引下線用。表4各類防雷建筑物引下線的平均間距單位為米建筑物的防雷分類間距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高度超過250m或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大于0.42次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自然引下線的間距不應大于12m。5.5.2.13.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環(huán)路電阻測試儀、鋼筋檢測儀等設備檢查引下線的數(shù)量;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長度測量設備測量引下線的間距。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3.1.1要求:接地裝置包括接地體和接地線,接地體可分為自然接地體和人工接地體,應確定建筑物接地體的類型。5.5.3.2.1要求:接地裝置布置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人工接地體應符合GB50057—2010中5.4.3和5.4.4的規(guī)定。表5接地裝置布置及沖擊接地電阻要求序號防雷分類防雷裝置類型接地裝置布置要求沖擊接地電阻要求1第一類獨立接閃桿、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wǎng)應設獨立的接地裝置在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qū),可適當增大沖擊接地電阻,但在大于30Ω2架空金屬管道在進出建筑物處,應與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相連。距離建筑物100m內(nèi)的管道,應每隔25m接地一次,其鋼筋混凝土基礎宜作為接地裝置不應大于30Ω3當難以裝設獨立的外部防雷裝置,接閃器專設在建筑物上外部防雷的接地裝置應圍繞建筑物敷設成環(huán)形接地體,和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等接地裝置及所有進入建筑物的金屬管道相連,此接地裝置可兼作防閃電感應接地之用4第二類建筑物外部防雷裝置外部防雷裝置的專設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筑物敷設成環(huán)形接地體。外部防雷裝置的接地應和防閃電感應、內(nèi)部防雷裝置、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等接地共用接地裝置,并與引入的金屬管線做等電位連接每根引下線不應大于10Ω'5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zhì)封閉氣罐(塔)接地點不應少于2處,兩接地點間距離不宜大于30m2每處接地點不應大于30Ω6第三類建筑物外部防雷裝置外部防雷裝置的專設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筑物敷設成環(huán)形接地體。防雷裝置的接地應與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等接地共用接地裝置,并與引入的金屬管線做等電位連接每根引下線不應大于30Ω°72010中4.4.5規(guī)定的煙囪宜利用鋼筋作為接地裝置d當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大于10Ω時,按照GB50057—2010中4.2.4第6款所列方法敷設外部防雷的環(huán)形接地體。敷設接地體以及環(huán)形接地體所包圍的面積的等效圓半徑大于或等于所規(guī)定的值時,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可不作規(guī)定?!惫灿媒拥匮b置的接地電阻按50Hz電氣裝置的接地電阻確定,不應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確定的接地電阻值。在土壤電阻率≤3000Ω·m時,外部防雷裝置的接地體符合GB50057—2010中4.3.6第1款~第6款規(guī)定之一以及環(huán)形接地體所包圍面積的等效圓半徑大于或等于所規(guī)定的值時,可不計沖擊接地電阻;當每根專設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Ω(表5序號5規(guī)定的氣罐或塔不大于34.3.6第1款和第2款的規(guī)定敷設接地體。在土壤電阻率≤3000Ω·m時,外部防雷裝置的接地體符合GB50057—2010中4.4.6第1款~第5款規(guī)定之一以及環(huán)形接地體所包圍面積的等效圓半徑大于或等于所規(guī)定的值時,可不計沖擊接地電阻;當每根專設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值不大于30Ω時,GB50057—2010GB50057—2010中4.4.6第1款規(guī)定敷設接地體。5.5.3.3.1要求:接地裝置的材料和規(guī)格應符合GB50057—20105.5.3.3.3方法:觀察檢查,必要時使用游標卡尺、千分尺或測厚儀等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3.4.1要求:接地線與接地體、接地體與接地體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并宜采用放熱焊接(熱劑焊)。當采用通用的焊接方法時,應在焊接處做防腐處理。鋼材、銅材的焊接應符合5.5.1.4.la)和b)的規(guī)定。a)焊接:不同的焊接方法不應少于該焊接方法總數(shù)的50%,且不少于1處。b)防腐:不應少于明敷接地線總數(shù)50%,且不少于1處。5.5.3.5.1要求:建筑物應采取措施防止跨步電壓對人員造成傷害,采取的措施根據(jù)建筑物的實際情況應符合GB50057—2010中4.5.6第2款或GB55024—2022中7.1.8第5款的規(guī)定。5.5.3.6.1要求:接地裝置的填土不應出現(xiàn)沉陷。人工接地體在土壤中的埋設深度不應小于0.5m,并宜敷設在當?shù)貎鐾翆右韵隆?.5.3.7.1要求:當?shù)谝活惙览捉ㄖ锊捎锚毩⒔娱W桿、架空接閃線或架空接閃網(wǎng)作為接閃器時,其接地裝置與被保護建筑物、與其有關聯(lián)的管道、電纜、風帽、放散管等之間的距離應符合GB50057—2010中4.2.1第5款、4.2.2第3款的規(guī)定。為防止雷電流經(jīng)接地裝置時產(chǎn)生的高電位對附近金屬物或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線路的反擊,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應分別符合GB50057—2010中4.3.8第1款~第3款和4.4.7第1款的規(guī)定。人工接地體距墻或建筑物基礎不宜小于1m。接地體宜遠離由于燒窯、煙道等高溫影響使土壤電阻率升高的地方。5.5.3.8.1要求:各類防雷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符合下列規(guī)定。a)第一類應符合GB50057—2010中4.2.2第3款、4.2.4第5款的規(guī)定。b)第二類應符合GB50057—2010中4.3.4的規(guī)定。c)第三類應符合GB50057—2010中4.4.4的規(guī)定。5.5.3.9.1要求: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線路連通的互相鄰近的建筑物之間的接地裝置宜互相連接,可通過接地線、PE線、屏蔽層、穿線鋼管、電纜溝的鋼筋或金屬管道等連接,其間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1Ω。5.5.3.10.1要求:各類型防雷建筑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其他行業(yè)有關標準規(guī)定的設計要求值見表6。表6接地電阻(或沖擊接地電阻)允許值序號建筑物接地裝置的主體允許值Ω1氫站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電氣設備的工作接地、保護接地及信息系統(tǒng)的接地當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時2地上或管溝敷設的油品管道、LPG管道、LNG管道、CNG管道、氫氣管道和液氫管道防靜電和防閃電感應的共用接地裝置3石油庫接閃器的接地裝置4石油儲罐金屬儲罐的接地裝置、非金屬儲罐獨立接閃器的接地裝置5電子信息系統(tǒng)機房交流工作接地、交流保護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裝置按各類型接地中最小值6移動基站、微波站一般情況下的接地電阻”7天氣雷達站8土壤電阻率大于1000Ω·m時,可不對微波站的接地電阻予以限制,但地網(wǎng)等效半徑應大于10m,并根據(jù)地理情況在地網(wǎng)周邊加數(shù)條長度10m~20m的輻射型接地體。5.5.3.10.3方法:測量接地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E進行測量。當需要計算沖擊接地電阻時,應按照附錄F測量土壤電阻率,并根據(jù)附錄G計算。當與引下線連接的接地裝置為獨立接地體時,應打開斷接卡并確保引下線和接地線間絕緣后測量;當與引下線連接的接地裝置為環(huán)形接地體時,可不斷開斷接卡;當采用自然引下線時,應在測試卡(端子)處測量接地電阻。5.5.4.1.1要求:當建筑物存在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時,磁屏蔽的位置和要求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表7磁屏蔽位置和要求序號位置要求1建筑物的屋頂金屬表面、立面金屬表面、混凝土內(nèi)鋼筋和金屬門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屬件(第一類防雷建筑物采用獨立接閃器和接地裝置除外)應等電位連接在一起,并與防雷裝置相連2屏蔽電纜金屬屏蔽層屏蔽電纜的屏蔽層應至少在兩端,并宜在防雷區(qū)交界處做等電位連接;系統(tǒng)要求只在一端做等電位連接時,應采用兩層屏蔽或穿鋼管敷設,外層屏蔽或鋼管應至少在兩端,并宜在防雷區(qū)交界處做等電位連接3穿入由金屬物、金屬框架或鋼筋混凝土鋼筋等自然構件構成建筑物或房間的格柵形大空間屏蔽的導電金屬物就近與格柵形大空間屏蔽做等電位連接4通風導窗、屏蔽玻璃窗、屏蔽暗箱應符合工程設計文件的要求,并等電位連接在一起5分開的建筑物之間的連接線路若無屏蔽層,線路應敷設在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成格柵形的混凝土管道內(nèi),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格柵從一端到另一端應導電貫通,并在兩端分別連到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帶上;若有屏蔽層,屏蔽層的兩端應連到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帶上a)表7中序號1~序號3的各位置:不應少于該類型總數(shù)的10%,且均不少于1處。b)表7中序號4、序號5的各位置:全數(shù)。5.5.4.2等電位和電氣連接性能5.5.4.2.1要求:符合表7中序號1~序號4規(guī)定的等電位連接和電氣連接處,其間過渡電阻值不應大b)其他各類型金屬物、屏蔽電纜金屬屏蔽層等:不應少于該類型總數(shù)的10%,且均不少于1處。5.5.4.3.1要求:符合表7中序號5規(guī)定的金屬管、金屬格柵或鋼筋成格柵形的混凝土管道,兩端的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1Ω。5.5.4.4.1要求:建筑物利用鋼筋或?qū)iT設置的屏蔽網(wǎng)的屏蔽效果應符合被保護設備廠商的規(guī)定;當無法獲取該規(guī)定時,應符合附錄H的規(guī)定。a)第二類防雷建筑物中的數(shù)據(jù)機房或通信機房:全數(shù)。b)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屏蔽空間:全數(shù)。a)查閱資料或使用長度測量設備獲得格柵形屏蔽網(wǎng)格寬、格柵形屏蔽網(wǎng)格導體半徑和屏蔽空間內(nèi)被保護設備與屏蔽空間的距離等相關數(shù)據(jù)后,依據(jù)GB50057—2010中6.3.2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被保護設備在屏蔽空間內(nèi)的磁場強度。b)測量被保護設備在屏蔽空間內(nèi)的磁場強度,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H進行。5.5.5防雷等電位連接5.5.5.1.1要求:建筑物內(nèi)防雷等電位連接位置符合下列規(guī)定。a)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中,當長金屬物的彎頭、閥門、法蘭盤等連接處的過渡電阻大于0.03Ω時,連接處應用金屬線跨接。對有不少于5根螺栓連接的法蘭盤,在非腐蝕環(huán)境下,可不跨接。b)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以及符合GB50057—2010中3.0.3第5款、第6款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中,平行敷設的管道、構架和電纜金屬外皮等長金屬物,其凈距小于100mm時,應采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交叉凈距小于100mm時,其交叉處也應跨接。c)建筑物其他等電位連接位置應符合表8的規(guī)定。表8建筑物其他等電位連接位置和要求序號防雷分類位置要求1第一類建筑物內(nèi)的設備、管道、構架、電纜金屬外皮、鋼屋架、鋼窗等較大金屬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風管等金屬物應連接到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2等電位接地干線(如有)與防閃電感應接地裝置的連接不應少于2處3入戶處埋地敷設的室外低壓配電線路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應連接到等電位連接帶或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4架空敷設的室外低壓配電線路的SPD、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5電子系統(tǒng)的室外金屬導體線路兩端的屏蔽層、加強鋼線、鋼管等應等電位連接到入戶處終端箱體上6架空通信線路上SPD、電纜金屬外皮、鋼管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接在一起接地7進出建筑物處,架空金屬管道應與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相連8埋地或地溝內(nèi)的金屬管道應等電位連接到等電位連接帶或防閃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9當接閃器專設在建筑物上時,建筑物的金屬結構和金屬設備建筑物應裝設等電位連接環(huán),環(huán)間垂直距離不應大于12m,所有引下線、建筑物的金屬結構和金屬設備均應連到環(huán)上。等電位連接環(huán)可利用電氣設備的等電位連接干線環(huán)路GB/T21431—2023表8建筑物其他等電位連接位置和要求(續(xù))序號防雷分類位置要求第二類建筑物內(nèi)的設備、管道、構架等主要金屬物應就近接到防雷裝置或共用接地裝置上防閃電感應的接地干線應與接地裝置連接,不應少于2處建筑物外墻內(nèi)、外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頂端和底端,應與防雷裝置等電位連接;建筑物高度0m~100m區(qū)域內(nèi)在100m附近樓層與防雷裝置連接;在高度100m~250m區(qū)域內(nèi)每間隔不超過50m與防雷裝置連接一處;在高度250m以上區(qū)域每間隔不超過20m與防雷裝置連接一處結構圈梁鋼筋建筑物地下一層或地面層、頂層的結構圈梁鋼筋應連成閉合環(huán)路,中間層應在每間隔不超過20m的樓層連成閉合環(huán)路。250m及以上區(qū)域應每層連成閉合環(huán)路。閉合環(huán)路應與本樓層結構鋼筋和所有自然引下線連接第三類外墻內(nèi)、外豎直敷設的金屬管道及金屬物頂端和底端與防雷裝置的連接頂端和底端,應與防雷裝置等電位連接結構圈梁鋼筋建筑物地下一層或地面層、頂層的結構圈梁鋼筋應連成閉合環(huán)路,中間層應在每間隔不超過20m的樓層連成閉合環(huán)路。閉合環(huán)路應與本樓層結構鋼筋和所有自然引下線連接第一類~第三類建筑物入戶處應做總等電位連接,建筑物等電位連接干線與接地裝置應有不少于2處的直接連接建筑物地下室或地面層處的建筑物金屬體、金屬裝置、建筑物內(nèi)系統(tǒng)和進出建筑物的金屬管線應與防雷裝置做防雷等電位連接進入建筑物的外來導電物應在LPZOA或LPZOg與LPZ1區(qū)的界面處做等電位連接穿過防雷區(qū)界面的所有導電物、電氣和電子系統(tǒng)的線路應在界面處做等電位連接架、設施管道、電纜橋架等大尺寸的內(nèi)部導電物應以最短路徑連到最近的等電位連接帶或其他已做了等電位連接的金屬物或等電位連接網(wǎng)絡,各導電物之間宜附加多次互相連接電子系統(tǒng)的所有外露導電物,參考位置如下:——配電柜(盤)內(nèi)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屬——UPS及電池柜金屬外殼;——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設備機架、金屬操作臺;——線纜的金屬屏蔽層;——光纜屏蔽層和金屬加強筋;——金屬線槽;——配線架;——防靜電地板支架;——金屬門、窗、隔斷等與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網(wǎng)絡做功能性等電位連接b)符合GB50057—2010中3.0.3第5款~第8款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全數(shù);c)表8序號21規(guī)定的位置:全數(shù);d)其他防雷建筑物:不應少于各類型位置總數(shù)的20%,且均不少于1處。a)5.5.5.1.1中a)規(guī)定的位置,測量過渡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D進行,根據(jù)測量結果觀察b)其他位置,觀察檢查;當無法觀察檢5.5.5.2.1要求:電子系統(tǒng)的所有外露導電物與建筑物的等電位連接網(wǎng)絡的功能性等電位連接結構應符合GB50057—2010中6.3.4第5款~第7款的規(guī)定。區(qū)的金屬物的等電位連接導體材料和規(guī)格應符合GB50057—2010中表5.2.1的規(guī)定,其余等電位連接導體的材料和規(guī)格應符合GB50057—2010中5.1.1和5.1.2的規(guī)定。b)符合GB50057—2010中3.0.3第5款~第8款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全數(shù);c)表8序號21規(guī)定的位置:全數(shù);d)其他防雷建筑物:不應少于各類型位置總數(shù)的20%,且均不少于1處。采用焊接時,鋼材、銅材的焊接要求應符合5.5.1.4.1中a)和b)的規(guī)定。建筑物入戶處和屋面金屬管入戶等電位連接應符合GB50601—2010中7.1.2第4款的規(guī)定。電氣設備或電氣線路的外露可導電部b)符合GB50057—2010中3.0.3第5款~第8款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全數(shù);c)表8序號21規(guī)定的位置:全數(shù);d)其他防雷建筑物,不應少于各類型位置總數(shù)的20%,且均不少于1處。5.5.5.6.1要求:建筑物中根據(jù)表8中規(guī)定采取等電位連接措施處,其間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0.2Ω。a)第一類防雷建筑物:全數(shù);b)符合GB50057—2010中3.0.3第5款~第8款規(guī)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全數(shù);c)表8序號21規(guī)定的位置:全數(shù);d)其他防雷建筑物,不應少于各類型位置總數(shù)的20%,且均不少于1處。5.5.5.7接地基準點(ERP)接地性能5.5.5.7.1要求:用作接地基準點(ERP)的等電位連接端子或金屬導體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建筑物各接地系統(tǒng)規(guī)定的最小值。5.5.5.7.3方法:測量接地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E進行測量。當需要計算沖擊接地電阻時,應按照附錄F測量土壤電阻率,并根據(jù)附錄G計算。當建筑物的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符合要求時,可測量接地基準點(ERP)與接地裝置間的過渡電阻,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D進行,其間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5.5.6.1.1要求:低壓電源系統(tǒng)SPD的接線形式應符合GB50057—2010中J.1.2的規(guī)定;電子系統(tǒng)SPD的接線應符合GB50057—2010中J.2.3的規(guī)定。低壓電源系統(tǒng)SPD、電子系統(tǒng)SPD等安裝布置應符合工程設計文件及下列規(guī)定。a)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室外低壓配電線路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應裝設戶外型電涌保護器;所裝設的電涌保護器應選用I類試驗產(chǎn)品,其電壓保護水平(Up)不應大于2.5kV,其每一保護模式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不應小于10kA;若無戶外型電涌保護器,應選用戶內(nèi)型電涌保護器,其使用溫度應滿足安裝處的環(huán)境溫度,并安裝在防護等級IP54的箱內(nèi);當電涌保護器的接線形式為GB50057—2010中表J.1.2中的接線形式2時,接在中性線和PE線間電涌保護器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當為三相系統(tǒng)時不應小于40kA,當為單相系統(tǒng)時不應小于20kA。b)當接閃器專設在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上時,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箱處電涌保護器的布置和參數(shù)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電源引入的總配電箱處應裝設I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Up)不應大于2.5kV。每一保護模式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當無法確定時,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不應小于12.5kA。2)電源總配電箱處所裝設的電涌保護器,其每一保護模式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當電源線路無屏蔽層時宜按公式(1)計算,當有屏蔽層時宜按公式(2)計算: (1) (2)式中:I——雷電流,單位為千安(kA),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分別取200kA、150kA和100kA;n地下和架空引入的外來金屬管道和線路的總數(shù);m——需要確定的回路內(nèi)導體芯線的總根數(shù);R、——屏蔽層或鋼管每公里的電阻,單位為歐姆每千米(Ω/km);R.——芯線每公里的電阻,單位為歐姆每千米(Ω/km)。c)輸送爆炸危險物質(zhì)的埋地金屬管道,其從室外進入戶內(nèi)處的絕緣段處(如有),應在絕緣段處跨接符合下列要求的開關型電涌保護器或隔離放電間隙:1)選用I類試驗的密封型電涌保護器;2)電涌保護器能承受的沖擊電流按公式(1)計算,取m=1;3)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Up)應小于絕緣段的耐沖擊電壓水平,無法確定時,應大于或等于1.5kV且小于或等于2.5kV;4)管道在進入建筑物處的防雷等電位連接,應在絕緣段之后管道進入室內(nèi)處進行,可將電涌保護器的上端頭接到等電位連接帶。d)具有陰極保護的埋地金屬管道,其從室外進入戶內(nèi)處的絕緣段處(如有),應在絕緣段處跨接符合下列要求的開關型電涌保護器或隔離放電間隙:1)選用I類試驗的密封型電涌保護器;2)電涌保護器能承受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按公式(1)計算,取m=1;3)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Up)應小于絕緣段的耐沖擊電壓水平,并大于陰極保護電源的最大端電壓;4)管道在進入建筑物處的防雷等電位連接,應在絕緣段之后管道進入室內(nèi)處進行,可將電涌保護器的上端頭接到等電位連接帶。e)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在電氣接地裝置與防雷接地裝置共用或相連的情況下,應在低壓電源線路引入的總配電箱、配電柜處裝設I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Up)不應大于2.5kV;每一保護模式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按公式(1)計算,當無法確定時不應小于12.5kA。f)當Yyn0型或Dyn11型接線的配電變壓器設在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內(nèi)或附設于外墻處時,在低壓側的配電屏上的母線上,當有線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獨自敷設接地裝置的配電裝置時,應在母線上裝設I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每一保護模式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按式(1)計算,當無法確定時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不應小于12.5kA,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Up)不應大于2.5kV;當無線路引出本建筑物時,應在母線上裝設Ⅱ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每一保護模式的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I)不應小于5kA,電涌保護器的電壓保護水平(Up)不應大于2.5kV。g)第一類防雷建筑物的通信線路采用鋼筋混凝土桿的架空線時,在電纜與架空線連接處應裝設戶外型電涌保護器。所裝設的電涌保護器應選用D1類高能量試驗的產(chǎn)品,其電壓保護水平和最大持續(xù)運行電壓值應按GB50057—2010中附錄J的規(guī)定確定,每臺電涌保護器的短路電流不應小于2kA;若無戶外型電涌保護器,可選用戶內(nèi)型電涌保護器,但其使用溫度應滿足安裝處的環(huán)境溫度,并安裝在防護等級IP54的箱內(nèi)。h)當接閃器專設在建筑物上時,電子系統(tǒng)的室外線路采用金屬線時,其引入的終端箱處應安裝D1類高能量試驗類型的電涌保護器,其短路電流當無屏蔽層時,宜按公式(1)計算,當有屏蔽層時宜按公式(2)計算;當無法確定時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應分別選用2kA、1.5kA和1.0kA。選取電涌保護器的其他參數(shù)應符合GB50057—2010中J.2的規(guī)定。i)當接閃器專設在建筑物上,電子系統(tǒng)的室外線路采用光纜時,其引入的終端箱處的電子系統(tǒng)側,當本建筑物無金屬線路引出本建筑物至其他有自己安裝有接地裝置的設備時,可安裝B2類慢上升率試驗類型的電涌保護器,其短路電流應按GB50057—2010中表J.2.1的規(guī)定確定,第一類、第二類和第三類防雷建筑物宜分別選用100A、75A和50A。j)固定在建筑物上的節(jié)日彩燈、航空障礙信號燈及其用電設備和線路,配電箱內(nèi)開關電源側裝設Ⅱ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其電壓保護水平(Up)不應大于2.5kV,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In)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k)其他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系統(tǒng)設備處,對電氣系統(tǒng)宜選用Ⅱ或Ⅲ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對電子系統(tǒng)宜按具體情況確定,并符合GB50057—2010的附錄J的規(guī)定;電涌保護器應與同一線路上游的電涌保護器在能量上配合,電涌保護器在能量上配合的資料應由制造商提供。若無此資料,Ⅱ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其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I)不應小于5kA;Ⅲ類試驗的電涌保護器,其復合波發(fā)生器的開路電壓(Uoc)不應小于6kV。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a)低壓電源系統(tǒng)SPD符合GB/T18802.11及下列規(guī)定:1)U.值應符合表9的規(guī)定;2)試驗類型、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或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I)、U。應符合3)SPD的有效電壓保護水平(Up/)應小于被保護設備的額定沖擊耐受電壓(Uw),在無法獲得設備額定沖擊耐受電壓(Uw)值時,按表10取值。有效電壓保護水平(Upr)應符合GB50057—2010中6.4.6和6.4.7的規(guī)定。b)電子系統(tǒng)SPD應符合5.5.6.1.1g)~5.5.6.1.li)和GB50057—2010中J.2的規(guī)定。表9SPD取決于系統(tǒng)特征所要求的最大持續(xù)運行電壓最小值SPD安裝位置低壓交流配電接地型式TN-C系統(tǒng)TN-S系統(tǒng)引出中性線的IT系統(tǒng)無中性線引出的IT系統(tǒng)每一相線和中性線間不適用不適用每一相線與PE線間不適用相間電壓中性線和PE線間U?不適用U?U?不適用每一相線和PEN線間不適用不適用不適用不適用注:U。指低壓系統(tǒng)相線對中性線的標稱電壓,即相電壓220V。表10建筑物內(nèi)220/380V配電系統(tǒng)中設備額定沖擊耐受電壓(Uw)設備位置電源處的設備配電線路和最后分支線路的設備用電設備特殊需要保護的設備耐沖擊過電壓的類別IN類Ⅲ類I類額定沖擊耐受電壓(Uw)/kV64注1:I類——需要瞬態(tài)過電壓限制到特定水平的設備,如含有電子電路的設備,計算機及含有計算機程序的用電設備。注2:Ⅱ類——如家用電器(不含計算機及含有計算機程序的家用電器)、手提工具、不間斷電源設備(UPS)、整流器或類似負荷。久接至固定裝置的固定安裝的電動機等的一些其他設備。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3連接導體的材料和規(guī)格5.5.6.3.1要求:低壓電源SPD連接導體的材料和規(guī)格應符合表11的規(guī)定,連線應短且直,總連線長度不宜大于0.5m,如有實際困難,可按GB50601—2010中圖D.0.7-2所示采用V型連接。天饋線路SPD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積不小于6mm2的銅芯導線就近連接到LPZOA或LPZOg與LPZ1交界處的等電位接地端子板上,信號線路電涌保護器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積不小于1mm2的銅芯導線與設備機房等電位連接網(wǎng)絡連接,接地線應短直。由SPD引出的連到接地體或等電位連接帶的導線,不宜靠近被保護的線路。SPD連接導體的色標:相線采用黃、綠、紅色,中性線用淺藍色,保護線用綠/黃雙色線。表11低壓電源SPD連接導體的材料及截面面積SPD安裝位置SPD類型連接導體材料導體截面面積SPD連接相線SPD接地端LPZO與LPZ1邊界I類銅其他Ⅲ類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3.3方法:觀察檢查(可通過比對法),必要時使用長度測量設備測量;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a)低壓配電系統(tǒng)中安裝的第一級SPD與被保護設備之間關系無法滿足下列條件時,應在靠近被保護設備的分配電盤或設備前端安裝第二級SPD:1)連接SPD的引線長度不超過50cm,SPD與設備之間的距離小于10m,且U。小于0.82)連接SPD的引線長度不超過50cm,SPD與設備之間的距離大于10m,但2×U,仍小于0.8×Uw;3)連接SPD的引線長度超過50cm,SPD與設備之間的距離小于10m,且Up小于Uw;4)連接SPD的引線長度超過50cm,SPD與設備之間的距離超過10m,但2×Up/r仍小5)在建筑物內(nèi)部不存在雷擊放電或內(nèi)部干擾源產(chǎn)生的電磁場干擾時。b)第二級SPD無法滿足5.5.6.6.1a)的條件時,應安裝第三級SPD。c)無明確的產(chǎn)品安裝指南時,開關型SPD與限壓型SPD之間的線路長度不宜小于10m,限壓型SPD之間的線路長度不宜小于5m,否則,應加裝退耦的電感(或電阻)元件。生產(chǎn)廠明確在其產(chǎn)品中已有能量配合的措施時,可不再接退耦元件。d)在電子信號網(wǎng)絡中安裝的第一級SPD應安裝在建筑物入戶處的配線架上,當傳輸電纜直接接至被保護設備的接口時,宜安裝在設備接口上。e)在電子信號網(wǎng)絡中安裝第二級、第三級SPD的方法應符合5.5.6.6.1a)~5.5.6.6.1c)的規(guī)定。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b)總配電箱: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6.3方法:觀察檢查,當無法觀察檢查時,應查閱資料。5.5.6.7外部脫離器(過電流保護)5.5.6.7.1要求:當采用外部脫離器對SPD進行過電流保護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設置在支路的SPD前端。b)電涌耐受能力與SPD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In)或復合波發(fā)生器的開路電壓(Uoc)參數(shù)相匹配:1)如外部脫離器為低壓電涌保護器專用保護裝置(SSD),其產(chǎn)品標志、標識或檢驗報告中的I類試驗的沖擊放電電流(Imp)、Ⅱ類試驗的標稱放電電流(Ia)或復合波發(fā)生器的開路電壓(Uoc)參數(shù),與被保護的SPD類別一致且不小于SPD的相應參數(shù);2)如外部脫離器為熔斷器或斷路器,其動作特性應與上一級的保護裝置相協(xié)調(diào),且與SPD生產(chǎn)廠標稱的類別和規(guī)格一致;3)當外部脫離器采用gG型熔斷器,且無法獲得SPD生產(chǎn)廠標稱的規(guī)格時,根據(jù)熔斷器標志、標識或產(chǎn)品資料中的額定電流,按表12確認對應的與SPD相匹配的電涌耐受值,該值不小于與其相連的被保護SPD的相應參數(shù)。表12與SPD相匹配的gG型熔斷器的電涌耐受能力熔斷器額定電流A與SPD相匹配的電涌耐受能力最大的I?(8/20μs)最大的Iimp(10/350μs)84.64.2表12與SPD相匹配的gG型熔斷器的電涌耐受能力(續(xù))熔斷器額定電流A與SPD相匹配的電涌耐受能力最大的In(8/20μs)最大的Iimp(10/350μs)c)短路電流分斷參數(shù)不小于其前端進線開關(熔斷器或斷路器)的分斷能力。d)分斷SPD內(nèi)部脫離器不能斷開的電流,若外部脫離器為低壓電涌保護器專用保護裝置(SSD),在0.1s內(nèi)分斷其聲稱的最小瞬時動作電流I;。5.5.6.7.2數(shù)量如下: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7.3方法:觀察檢查、查閱資料。若外部脫離器為低壓電涌保護器專用保護裝置(SSD),測量其最小瞬時動作電流I;下的分斷時間to,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I進行。接地端與等電位連接導體之間應電氣連接,其間過渡電阻值不應大于0.2Ω。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9.1要求:以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為限壓元件且無串并聯(lián)其他元件的低壓電源SPD,其Vy符合下列要求:a)首次測量Vy時:1)實測值不應小于表13中SPD的U。對應的Vv限值。2)如表13中無對應U。值時,交流SPD的Vv限值與U。的比值不應小于1.4,直流SPD的Vy限值與U。的比值不小于1.06。b)后續(xù)測量Vv時,除滿足5.5.6.9.1a)的要求外,實測值還不應小于首次測量值的90%。表13壓敏電壓V、和最大持續(xù)工作電壓(Uc)的對應關系表最大持續(xù)工作電壓(U)V壓敏電壓Vv限值V交流(r.m.s)直流421410459420480450475420440460480表13壓敏電壓V、和最大持續(xù)工作電壓(Ue)的對應關系表(續(xù))最大持續(xù)工作電壓(U)V壓敏電壓Vy限值V交流(r.m.s)直流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9.3方法:測量Vy,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J進行,后續(xù)測量還應查閱首次測量相關資料。5.5.6.10.1要求:以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MOV)為限壓元件且無串并聯(lián)其他元件的電源SPD,其I符合下列要求。a)首次測量I時:1)單片MOV構成的SPD,其I的實測值不應大于生產(chǎn)廠聲稱的最大值;如生產(chǎn)廠未聲稱2)多片MOV并聯(lián)的SPD,其I實測值不應大于生產(chǎn)廠聲稱的I最大值;如生產(chǎn)廠未聲稱I?時,實測值不應大于20μA乘以MOV閥片的數(shù)量;3)不能確定閥片數(shù)量時,SPD的實測值不應大于20μA。b)后續(xù)測量I時,單片MOV和多片MOV構成的SPD,其I的實測值應滿足下列要求之一:2)不應大于首次測量值的1倍。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10.3方法:查閱SPD出廠資料并測量I,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J進行,后續(xù)測量還應查閱首次測量相關資料。5.5.6.11.1要求:SPD所有帶電接線端和殼體之間的R;,不應小于50MΩ。a)采用架空線引入時,在電纜和架空線的連接處:全數(shù);c)需要防雷電電磁脈沖的電氣電子設備處:全數(shù);d)其他位置:不應少于總數(shù)的20%;當總數(shù)少于20處時,全數(shù)。5.5.6.11.3方法:測量R;,測量方法應按照附錄J進行。6定期檢測周期具有爆炸危險環(huán)境場所的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間隔時間為6個月,其他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間隔時間為12個月。7檢測流程檢測流程宜符合GB/T32938—2016中第5章的規(guī)定。8檢測記錄、結論判定及報告8.1檢測記錄8.1.1在現(xiàn)場將各項檢查結果和測量數(shù)據(jù)經(jīng)復核無誤后,如實記入原始記錄表,原始記錄表應有檢測人員和校核人員簽名。原始記錄表應作為用戶檔案保存不少于5年。8.1.2檢測時,應繪制建筑物防雷裝置示意圖。當檢測項目位置無法用文字溯源,宜通過示意圖標注。8.2結論判定將經(jīng)計算或整理的各項數(shù)據(jù)、結果與相應的技術要求進行比較,判定各檢測項目是否符合要求。檢測數(shù)值修約規(guī)則、極限數(shù)值表示和判定方法應符合附錄K的規(guī)定。8.3.1檢測報告依據(jù)8.1和8.2的內(nèi)容進行編制,檢測報告的參考格式見附錄L,經(jīng)檢測人員和校核人員簽字后,由授權簽字人簽發(fā),并加蓋檢測機構檢測專用章。(規(guī)范性)驗收檢測、定期檢測的檢測項目防雷裝置檢測前應先確定各檢測項目和檢測子項是否存在,如存在,應按照表A.1進行檢測。表A.1驗收檢測、定期檢測的項目檢測項目檢測子項驗收檢測定期檢測5.5.1接閃器5.5.1.1類型和方式●●5.5.1.2敷設和位置●●5.5.1.3材料和規(guī)格●○5.5.1.4安裝工藝和現(xiàn)狀●○5.5.1.5銹蝕5.5.1.6固定支架的垂直拉力●●5.5.1.7固定支架的間距和高度●5.5.1.8網(wǎng)格尺寸5.5.1.9伸縮縫處的跨接●●5.5.1.10等電位連接性能5.5.1.11附著5.5.1.12間隔距離5.5.1.13防側擊措施5.5.1.14保護范圍●●5.5.2引下線5.5.2.1類型●5.5.2.2敷設●●5.5.2.3材料和規(guī)格●O5.5.2.4安裝工藝和現(xiàn)狀5.5.2.5銹蝕〇〇5.5.2.6固定支架的垂直拉力●●5.5.2.7固定支架的間距5.5.2.8斷接卡設置和保護措施●●5.5.2.9防接觸電壓和旁側閃絡電壓措施●5.5.2.10附著●5.5.2.11間隔距離●●5.5.2.12電氣連接性能●●5.5.2.13數(shù)量和間距●●檢測項目檢測子項驗收檢測定期檢測5.5.3接地裝置5.5.3.1類型●5.5.3.2布置●●5.5.3.3材料和規(guī)格●○5.5.3.4焊接和防腐○5.5.3.5防跨步電壓措施●●5.5.3.6填土●●5.5.3.7間隔距離5.5.3.8共用接地●●5.5.3.9電氣貫通性能十十5.5.3.10接地電阻●5.5.4磁屏蔽5.5.4.1位置OO5.5.4.2等電位和電氣連接性能○O5.5.4.3電氣貫通性能十+5.5.4.4屏蔽效果○+5.5.5防雷等電位連接5.5.5.1位置●●5.5.5.2結構●〇5.5.5.3材料和規(guī)格O5.5.5.4連接工藝O5.5.5.5跨接性能5.5.5.6等電位連接性能5.5.5.7接地基準點(ERP)接地性能●5.5.6電涌保護器(SPD)5.5.6.1布置5.5.6.2主要性能參數(shù)5.5.6.3連接導體的材料和規(guī)格5.5.6.4連接工藝5.5.6.5外觀●5.5.6.6防護級數(shù)和級間配合5.5.6.7外部脫離器(過電流保護)OO5.5.6.8電氣連接性能●●5.5.6.9壓敏電壓(Vv)○〇5.5.6.10泄漏電流(I)OO5.5.6.11絕緣電阻(R;)○○注:●表示必檢項;○現(xiàn)場具備檢測條件的情況下必檢;+表示非強制性的,可附加選用。(資料性)爆炸危險環(huán)境分區(qū)和防雷分類B.1爆炸危險環(huán)境分區(qū)的定義和示例表B.1爆炸危險環(huán)境分區(qū)的定義和示例定義0區(qū)為連續(xù)出現(xiàn)或長期出現(xiàn)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huán)境示例石油庫:儲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固定頂油罐內(nèi)未充惰性氣體的油品表面以上空間;儲存易燃油品的地上臥式油罐內(nèi)未充惰性氣體的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易燃油品灌桶間中油桶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易燃油品灌桶棚或露天灌桶場所中油桶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鐵路、汽車油罐車灌裝易燃油品時油罐車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鐵路、汽車油罐車密閉灌裝易燃油品時油罐車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易燃油品人工洞石油庫油罐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有蓋板的易燃油品隔油池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含易燃油品的污水浮選罐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易燃油品覆土油罐內(nèi)液體表面以上的空間汽車加油加氣站:埋地臥式汽油儲罐內(nèi)部油品表面以上的空間;地面油罐和油罐車內(nèi)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