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試題(文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大學試題(文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大學試題(文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大學試題(文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大學試題(文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大學試題(文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觀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第1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基督教早在唐貞觀九年由波斯傳入中國,當時稱為景教。2.在文化的研究中,易被忽視的研究對象有()A、以口頭方式傳承下來的B、以風俗方式傳承下來的C、以物質方式傳承下來的D、以文字方式傳承下來的E、以著作方式傳承下來的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截止時間為()。A、1919年B、1912年C、1949年D、1840年4.簡要論述語言和文化的關系5.中國文化的形成經歷了哪幾個階段?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提出者為()A、孔子B、墨子C、孟子D、莊子7.簡述中華醫(yī)學文化特點。8.中國傳統(tǒng)的“和”的平衡機制是()。A、等距離B、偏執(zhí)C、執(zhí)中D、固執(zhí)于一點9.中國佛教與道教的思想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10.中國古代系統(tǒng)論有何特點?11.中國古代兩千年來,最高統(tǒng)治者是皇帝和皇后。12.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歷史背景和原因是()。A、秦朝完成大一統(tǒng)的格局B、廢分封,行郡縣C、百家爭鳴的局面阻礙了秦朝對六國在思想上的統(tǒng)一D、當時一些方士、儒生借古代圣賢的言論批評時政13.揭露科舉制度弊端和異化最為出色的古代長篇小說是()。A、《水滸傳》B、《聊齋志異》C、《儒林外史》D、《紅樓夢》14.述評儒家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人生哲學及其現代意義?15.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思想中“陰陽對立觀”在審美觀念層面的表現是()。A、中和為美B、中庸之道C、陰陽五行16.簡要論述神權法思想產生的根源17.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的有中國和()A、埃及B、希臘C、印度D、巴比倫18.清代在位最久的皇帝是()。A、康熙B、雍正C、乾隆D、嘉慶19.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是什么?20.征辟制是唐代選拔官吏的主要方式。21.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為之不懈奮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為公,世界大同B、以和為貴、親仁善鄰、協(xié)和萬邦、厚德載物C、互相學習、兼收并蓄D、反對侵略戰(zhàn)爭,維護祖國統(tǒng)一22.下列哪些選項講的是“致誠”的內涵意義?()A、反身而誠,樂莫大焉”B、性天之妙唯靜者知之”C、誠于忠而形于外”D、吾日三省吾身”E、以上都不對。23.有關理學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發(fā)展繼承孔孟學說,有兩個流派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B、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區(qū)別主要在于對“理”的來源的理解不同C、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是唯心主義思想D、陸王心學認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種消極反動的思想24.述評儒家的“窮獨達兼”的為人處世之道。25.先秦道家代表人物有()。A、莊子B、孟子C、嵇康D、老子26.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理念的合理性及其弊端在哪里?27.()二字來源于孟子的一句話,叫“存其心,養(yǎng)其性”。28.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29.試論中國古代小農經濟長期存在的原因。30.秦以前的宗族屬于()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則屬于()宗族。31.顧炎武倡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道德觀。32.杜牧的詩歌特點與他的性格有關,而且他還是想建功立業(yè)的。以下對杜牧詩歌特點描述正確的選項是()。A、俊爽B、輕快C、借故諷今D、豪橫E、苦呤33.簡述儒家之“儒”的本質含義。34.在《明夷待訪錄》中,黃宗羲第一次比較完整地提出了具有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民主主義精神的教育思想。35.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是()。A、偏重道德B、偏重知識C、偏重宗教D、偏重藝術36.為什么近代工業(yè)革命不會首先在中國發(fā)生?37.簡述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38.在元代,()并稱為“元白”。A、白樸B、元好問C、白居易D、元稹E、元明善39.依照中國傳統(tǒng)觀念,相對的雙方中,有一方起()作用,其與另一方只是()關系,而不是起()對方的作用。40.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實亡。41.西漢時,董仲舒因向朝廷進呈“天人三策”而有功于漢。42.文化傳統(tǒng)是指由歷史沿傳而來的()。A、文化特征B、文化現象C、精神文明D、物質文明43.簡述道家老子的為人處世之道。44.為什么說中國人沒有絕對的悲觀主義?45.傳統(tǒng)的凝聚作用是什么?46.建安時期是我國文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曹氏父子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家。47.孟子四端說,認為人之仁義禮智四德皆有其開端,其中()仁之端,()義之端,()禮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48.《秋興八首》的第一首詩的背景是杜甫經歷了“安史之亂”,所以整篇詩歌給人一種沉郁,甚至帶有一點哀傷的感覺。49.春秋以前,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原文化。50.道教的主要信仰是“道”,根本信仰是“德”。51.簡述道教產生的思想淵源。52.佛教傳入中國有()多年歷史。A、1000B、1500C、2000D、250053.當前在()領域存在一種全世界通行的符號系統(tǒng)。A、宗教B、哲學C、歷史D、交通54.科學對人性論的基礎就在于()A、滿足人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B、滿足人們對利益的追逐C、愛國主義D、奉獻精神55.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四個階層中,處于首位的是()。A、商B、士C、農D、工56.《長恨歌》寫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作者是()。A、李白B、杜甫C、杜牧D、白居易57.天下觀起源于()。A、先秦時期B、秦朝C、唐朝D、明朝58.視角文化是文化產業(yè)的主力軍,主要體現在()A、電視劇B、電影C、視頻游戲D、書籍E、音樂59.簡述中國古代科技的總體特征。60.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宗教鬼神觀特點是()。A、神本主義B、宗教觀念強烈C、無神論D、重人生輕鬼神61.下面屬于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歷史意義有()。A、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諸侯長期紛爭的局面B、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建C、促進了民族大融合D、使天下從此再無戰(zhàn)亂62.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念是怎樣體現的?63.莊子思想集中體現在()。A、《老子》B、《莊子》C、《周易》64.中國傳統(tǒng)道德對公共道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設的現代意義()A、傳統(tǒng)倫理道德作為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里自覺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原則,對社會風氣的好壞起著最直接的影響與制約作用B、職業(yè)除了技能與專業(yè)的要求外也還有道德方面的要求,這就是職業(yè)道德。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思想中關于職業(yè)道德的遺產也是非常豐富的C、中國傳統(tǒng)道德僅僅制約著公共道德D、由于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建立起來的宗法社會,家庭生活是社會的最基本的生活,所以,在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傳統(tǒng)中向來特別注重家庭道德的建設65.中國傳統(tǒng)文化現象的特征是()。A、智圓行方B、行規(guī)守矩C、極盡浪漫D、融匯貫通66.華夏文化圈是以()為精神支柱,以()為圖騰;鳥夷文化圈則是以()為精神支柱,以()為圖騰。67.中國藝術中的“以大觀小”指的是什么?68.民間游戲的分類標準有()A、年齡B、性別C、行為D、工具E、背景69.簡述中國古代文化系統(tǒng)內的動態(tài)性表現。70.北朝著名教育學家顏之撰寫的《顏氏家訓》中,主張家教的方法是以行為教、以學為教、以身為教。71.中國宗教問題主要包括那兩個方面問題()A、對宗教的全面否定B、宗教被邪教組織所綁架C、宗教組織規(guī)模小D、宗教數量少E、宗教發(fā)展政治化72.朱子讀書六法: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73.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現代化因素有哪些?74.中國地處亞洲東部及太平洋西岸,地勢走向總的趨勢是西高東低,依次遞降,呈現出三大階梯式的地形面貌。其中第一階梯為()A、青藏高原B、東北平原C、大興安嶺D、太行山脈75.古代認為,中國社會的活力的根源在于人。第2卷一.參考題庫(共75題)1.強調學校教育應成為整個教育事業(yè)的核心和國家教育投資的重點,提倡全面而實用的“取材”、“育材”標準,注重“實用”教育的是()A、王安石B、王守仁C、朱熹D、黃宗羲2.中國古代的酒神是()。A、陸羽B(yǎng)、魯班C、關羽D、杜康3.先秦法家集大成者是()。A、管仲B、李悝C、商鞅D、韓非4.中國傳統(tǒng)科學技術的總體特征包括()A、實用功利性B、辨證整體性C、科學實踐性D、經驗直觀性5.《白虎通德論》一書由()撰寫而成。A、班固B、王充C、董仲舒D、魯班6.物質民俗需要人的參與,或者是人的經歷體驗,獲得或傳遞的文化內容。7.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是指哪個時期?()A、秦漢B、原始社會C、春秋戰(zhàn)國D、隋唐E、魏晉南北朝8.以司馬遷的()為開端,形成了官修史書的傳統(tǒng),兩千多年從未間斷。A、《資治通鑒》B、《史記》C、《通典》D、《通志》9.柳永的詞以()為主要描寫對象。A、士大夫的雅致生活B、青樓歌妓C、朝廷盛典D、離人送別10.《趙氏孤兒》的悲劇性質為“意志悲劇”。11.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指()。A、《黃帝內經》B、《神農本草》C、《傷寒雜病論》D、《本草綱目》12.中國民間工藝美術有()。A、年畫B、剪紙C、皮影D、印花布E、泥塑13.衡量文明進步與否的指標包括()A、社會制度B、道德文明C、禮儀規(guī)范D、宗教繁榮E、科學進步14.中國傳統(tǒng)的“和”的功能是()。A、不變B、生變C、無形D、有形15.1998年,世界文化與發(fā)展委員會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文化政策促進發(fā)展”政府會議16.《竇娥冤》中竇娥不辭一死也要維護的是()A、國家尊嚴B、家庭倫理C、反封建的信念D、民族大義17.佛教漢化的一個重要成果是()。A、改變全部原來教義B、分化為大、小乘C、創(chuàng)立唯識宗D、創(chuàng)立禪宗18.中國古代文學最顯著的特征是文學成為政治教化的工具。19.宋明理學的學術淵源是()。A、儒家學說B、道家學說C、佛教學說D、法家學說20.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文學方面,()和詩經是杰出代表。A、楚辭B、尚書C、春秋D、甘石星經21.古代儒家發(fā)展的主要階段有()。A、先秦儒學B、漢代儒學C、宋明理學D、古文經學E、現代新儒家22.抓子游戲最早的記錄是從()代開始的。A、漢B、唐C、明D、清23.宣揚孝謹第一,正心誠意,少思寡欲,清凈無為是修道之本的道教教派是()。A、正一道B、全真道C、大道教D、方仙道24.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包括()A、講仁義B、重民本C、守誠信D、求大同E、崇正義25.中國古代“法治”形式的一個重要表現是考試選官,即()。A、科舉制B、文官制C、九品中正制D、分封制26.“內圣外王之道”中“外王”是指在外要稱王稱霸。27.“養(yǎng)人”和“服人”在本質上是一樣。28.“三皇五帝”正統(tǒng)的說法是指哪些人?29.簡述中國道教的特點。30.下面屬于我國古代戲劇家的有()。A、湯顯祖B、王實甫C、關漢卿D、曹雪芹31.白樸創(chuàng)作《梧桐雨》的動機和原因是()A、白居易的《長恨歌》的影響B(tài)、元好問的建議C、對唐朝歷史的喜愛D、國破家亡的境遇E、藝人天然秀的鼓勵32.凝化了的政治結構的特點是()A、不能流動B、可以流動C、視情況而定D、無法確定33.()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時代。A、李白B、曹操C、白居易D、屈原34.中國文化以漢為界,前為利用“()”拓疆期,后為利用“()”交流期。35.儒學是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而不是消極出世的,儒學要求人們在現世要有所作為。36.“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初的闡述者是()。A、孔子B、老子C、莊子D、孟子37.評劇的前身是浙江塖縣一帶流行的說唱藝術——落地唱書。38.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內容有三種:()、()、()。39.老子認為“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不做任何行動。40.孝廉是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41.國學概念大體可以理解為中國的學術和思想。42.當代中國社會占有組織資源、經濟資源、文化資源最多的階層是()。A、經理人員階層B、私營企業(yè)主階層C、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D、專業(yè)技術人員階層43.中國科學技術的總體特征包括實用的功利性、辯證的整體性和經驗的直觀性。44.社會教育嚴格說來是一種強制性的教育。45.為什么中國哲學談“善惡”問題較多,談“真?zhèn)巍眴栴}較少。46.中國傳統(tǒng)的“和”的主體結構是()。A、混雜B、混合C、不和D、和諧47.先秦諸子百家中,“儒家”和“墨家”當時被稱為顯學。48.理學的創(chuàng)立者是()。A、程頤B、程顥C、朱熹D、陸九淵49.名曲《廣陵散》與歷史人物()有關。A、劉伶B、嵇康C、聶政D、阮籍50.傳統(tǒng)哲學歷經漢代天人之學、魏晉玄學、隋唐中國化佛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等主要階段,其中朱熹的天人感應之學和董仲舒的理氣性命之學是兩個高峰。51.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李贄是對宋明理學發(fā)難的第一人。52.試簡述中國古代文字的發(fā)明過程53.中國傳統(tǒng)宗教有哪些特征()A、中國傳統(tǒng)宗教不發(fā)達性B、中國傳統(tǒng)宗教的實用性C、中國傳統(tǒng)宗教的兼容性D、中國傳統(tǒng)宗教的主觀性54.把世界本原當作哲學問題進行系統(tǒng)討論的起始者是北宋的()。55.()的新體散文對一切傳統(tǒng)古文是一次猛烈的沖擊,為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的白話文運動開辟了道路。A、梁啟超B、康有為C、譚嗣同D、秋瑾56.藝術作品和心靈之間存在共鳴和感應的關系,叫做()。57.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民族特色()A、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審美境界追求B、重言志,追求美善合一的審美旨趣C、圓融貫通的表現手法D、較強的功利性58.《百家姓》是由哪個朝代編輯刊印的?()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59.簡述中國書法的發(fā)展歷程與特色。60.道教產生于什么時代,創(chuàng)始人是誰?道教與道家有什么關系?61.()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題。A、荀子B、墨子C、莊子D、韓非子62.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特點()A、以人為本B、強大的延續(xù)力C、以和為貴D、重道德63.春秋時期哪個國家是文明而非富強的國家?64.在中國社會現代化的進程中,下列出現的口號或主張有()。A、師夷長技以制夷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C、中學為體,西學為用D、驅除韃虜,恢復中華E、民主與科學65.中國畫中“以大觀小”的含義是什么?66.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獨特標識包括()。A、修齊治平B、尊時守位C、開物成務D、知常達變E、建功立業(yè)67.什么叫“文化結構”?68.()是有郭守敬主持制定的。A、《農書》B、《內經》C、《金剛經》D、《授時歷》69.美國與歐洲對中國文化的不同理解是因為()A、認識文化的歷史節(jié)點不同B、國家的經濟力量不同C、文化交流的途徑不同D、文化活動的頻度不同70.“仁”德的核心是愛人,其根本是孝悌。71.《史記》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72.明代狀元羅明恩的故事,告訴我們()重要性極其真正實施起來的難度性。A、致誠B、慎獨C、主敬D、謹言73.名家學派以惠施和公孫龍為代表,在名辯思潮中,惠施提倡“離堅白”,公孫龍?zhí)岢昂贤悺薄?4.從公元841年西周共和執(zhí)政開始,中國有了自己的紀年。75.在西周時期,宗法制度發(fā)展完善,其主要內容可以概括以下幾個方面()A、嫡長子繼承制B、分封制度C、宗廟制度D、婚姻制度第1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正確2.參考答案:A,B3.參考答案:D4.參考答案: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對語言有制約作用。語言是文化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如果把文化作為一個包羅萬象的總體概念來看,則語言屬于人類總體文化,即大文化的范疇。但它在總體文化中的地位比較特殊,與總體文化中的其它成分(即)小文化的關系是相對應的。因此可以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與人交際的工具,也是使人與文化融合一體的媒介。它隨著人類的形成而形成,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變化而變化。語言和文化是同步發(fā)生的,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語言是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前提,文化的發(fā)展也促進了語言的豐富的發(fā)展。有了語言,人類就有了文化。5.參考答案:華夏文化形成,華夷文化融合,中亞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6.參考答案:C7.參考答案:特點:一、“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救死扶傷精神:醫(yī)德醫(yī)風的人道主義,正是儒家的“惻隱之心”,道家的“無欲無求”,墨家的“親愛”,佛家的“慈悲”等人文觀念的具體體現。 二、防重于治、未老養(yǎng)生的治未病思想:防病抗衰思想與中國文化中的憂患意識一脈相承三、天人合一、形神一體的整體觀:形神合一,以神統(tǒng)行的整體觀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統(tǒng)一的整體觀。四、注意調整陰陽的平衡觀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五、動靜結合的恒動觀8.參考答案:C9.參考答案:道教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健全了自己的思想體系。道教建立初期就曾利用佛教的某些教義編造道書,模仿佛教的某些戒規(guī)來制定道教的科儀。例如老君五戒,佛教有神通,道教有五通。 道教不僅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制度,而且吸收了佛教的某些理論。道教本身只講究不死,成仙,但是由于佛教“輪回轉生”能增強宗教力量對人們心靈的控制,對人們的丑惡行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道教學者就假托真人之口把佛教輪回轉生之說引入道教。10.參考答案: (1),著眼于整體穩(wěn)定、協(xié)調的對立互補,以及有別有序的陰陽交感的矛盾觀。 (2),著眼于整體的完善和連續(xù)的物極必反,生生不息的回圈運動觀。如陰陽雙方,有別有序。 (3),以應變?yōu)槟康模匀w用中為要點的實踐辯證法。11.參考答案:正確12.參考答案:A,B,C,D13.參考答案:C14.參考答案: 這種不顧個人安危,以天下為己任,赴湯蹈火,前仆后繼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能夠屹立于今天的脊梁。 現代意義: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15.參考答案:A16.參考答案: 中國的神權法思想形成于夏代,發(fā)展到殷商進入高峰。殷商的奴隸主以迷信鬼神著稱。中國古代的神權法思想是從屬與服務于奴隸制王權和封建皇權的,目的在于使王權和皇權神化。在原始社會,由于人們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無法控制自然力量,對自然界的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周圍世界存在著一種支配人類和自然的超人類、超自然的力量。我國古代奴隸主階級以宗教迷信為特征的神權法思想,就是他們用來束縛、統(tǒng)治人民的一種思想武器。17.參考答案:A,C,D18.參考答案:C19.參考答案:中-和?!爸小笔莻€性,是區(qū)別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場,是不變,是清高;“和”是圓融,是接納,是寬容,是變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與他人、事、物協(xié)調的品德。儒家講“中”,道家講“和”(庸),兩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里,兩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約的。20.參考答案:錯誤21.參考答案:A22.參考答案:A,C23.參考答案:D24.參考答案: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奉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5.參考答案:A,D26.參考答案: 合理性: 1.首先要認定哪個是天理,哪個是人欲 2.其次是復歸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即自我修養(yǎng),復歸于人的本心的道德范疇 3.最后這是一個循序漸進、自然而然的過程,然,在朱熹看來,“存理滅欲”并不是單純地通過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過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循序漸進,“自然純熟”。 朱熹“存天理、滅人欲”在理論上的缺陷,是把天理與人欲對立起來,所謂“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這就有可能把屬于社會倫理的“天理”看作獨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在社會還沒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來確立“天理”的內容時,而被任意賦予各種規(guī)定,從而造成如清代戴震所說的“以理殺人”。27.參考答案:養(yǎng)心28.參考答案:正確29.參考答案:漢武帝行“推恩令”,社會出現“多子分繼財產制”,土地不斷被兼并(中國早在戰(zhàn)國時即出現土地買賣,土地很快被兼并),又不斷被分割,出現“富不傳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現象。故小農經濟長期存在。30.參考答案:宗法;親情31.參考答案:正確32.參考答案:A,B,C,D,E33.參考答案:儒,含有不窮困、不為困難所嚇倒,不斷進取,積極向上的人之意。34.參考答案:正確35.參考答案:A36.參考答案: 1、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道德、輕“技器”,視新生事物為奇技淫巧,阻礙了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2、中國人長期形成的中華大國的傲慢思想使統(tǒng)治者及所有中國人輕視了別人的存在; 3、中國人善長的是靈感思維,能做出驚世駭俗的成果,如張衡的地動儀、越王勾踐的寶劍,但這些成果只能是單件生產,不能進行批量生產,不適應工業(yè)化; 4、政治上,受大國思想的影響,長期閉關鎖國,封閉了國際交流的大門。總之,中國的土壤不適合工業(yè)革命的孵化、孕育和誕生。 5、工業(yè)革命造成的后果已經越來越嚴重了,正是沒有首先從中國發(fā)生,我們不是始作俑者。這也充分說明傳統(tǒng)文化只講道德不講發(fā)展是有道理的。37.參考答案:廣義的“文化”指人類在生存、繁衍、發(fā)展和社會實踐的歷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它是人類在生活、生產、生存的實踐活動中創(chuàng)造的各種形態(tài)的事物所組成的有機復合體,它標志著一定社會區(qū)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特定的組織結構和生活方式。狹義的“文化”指社會意識形態(tài)(即政治、法律、知識、信仰、藝術、道德等)及與之相適應的各種社會制度和組織結構(如政府、政黨、社團、法庭和學校等)。38.參考答案:A,B39.參考答案:主導;協(xié)調;壓制40.參考答案:西周;秦41.參考答案:正確42.參考答案:A43.參考答案: 1、襲明:按道、常、規(guī)律辦事 2、處柔 3、“無為” 4、“寡欲” 5、不為天下先44.參考答案:這是中國人有機論的過程性思維方式帶來的結果。認為一個人不可能永處順境,也不可能總處逆境,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變化的。這抵消了絕對的悲觀主義,使中國人產生一種“樂感文化”。45.參考答案:是一種將民族成員、民族歷史結合起來,不使分散和中斷的能力所發(fā)揮的作用。46.參考答案:正確47.參考答案: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48.參考答案:正確49.參考答案:正確50.參考答案:錯誤51.參考答案: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中國古代特有宗教,產生于東漢中葉。道教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吸取西方仙道、黃老道以及經學、墨家等宗教或學派的某些觀點和方法逐漸形成的。道教與經學有一定文化淵源,經學對道教的影響貫穿于兩漢的始終,經學各派對道教的形成都有影響,許多今文經學家精通方術。52.參考答案:C53.參考答案:D54.參考答案:A55.參考答案:B56.參考答案:D57.參考答案:A58.參考答案:A,B,C59.參考答案: 1.實用功利性 2.辯證整體性 3.經驗直觀性60.參考答案:D61.參考答案:A,B,C62.參考答案:我國歷代醫(yī)家在防治疾病的實踐中,博取儒、佛、道諸家之長,并把養(yǎng)生方法納入中醫(yī)學的軌道,從而使養(yǎng)生學逐漸形成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的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學。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吐納導引術”等養(yǎng)生理論。 第二階段,宋代與清明時期,藥物食物養(yǎng)生與老年養(yǎng)生保健理論得以確立。通過表現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與特點體現出來: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救死扶傷精神。 2.防重于治、未老養(yǎng)生的治未病思想。 3.天人合一、形神一體的整體觀。 4.注意調整陰陽的平衡觀。 5.動靜結合的恒動觀。 舉例說明: 《黃帝內經》第一,《黃帝內經》吸取早期儒家關于天地人相協(xié)調的思想,提出了養(yǎng)生的整體觀念。 第二,《黃帝內經》吸取早期儒家“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提出了養(yǎng)生的辯證觀念。 第三,《黃帝內經》還吸取早期儒家重視心理健康的養(yǎng)生思想,提出了養(yǎng)生的主導觀念。63.參考答案:B64.參考答案:A,B,C,D65.參考答案:A66.參考答案:血緣關系;龍;原始宗教;鳳67.參考答案:創(chuàng)作者不是把圖形“畫”在紙上,而是身臨其境,親自去“造就”自然。68.參考答案:A,B,C,D,E69.參考答案: ⑴系統(tǒng)內的交互作用。 ⑵系統(tǒng)內的調節(jié)功能。 ⑶系統(tǒng)內的宇宙觀。70.參考答案:錯誤71.參考答案:A,B72.參考答案:正確73.參考答案: ⑴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整體性,研究協(xié)調與協(xié)和,可為現代智能理論提供啟示。 ⑵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倫理思想和人際協(xié)調理論對調節(jié)工業(yè)社會中各種人際關系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⑶中國儒學的管理思想越來越引起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的重視。74.參考答案:A75.參考答案:正確第2卷參考答案一.參考題庫1.參考答案:A2.參考答案:D3.參考答案:D4.參考答案:A,B,D5.參考答案:A6.參考答案:錯誤7.參考答案:C8.參考答案:B9.參考答案:B10.參考答案:正確11.參考答案:D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