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藝調(diào)研報告(苗族服飾)_第1頁
民間工藝調(diào)研報告(苗族服飾)_第2頁
民間工藝調(diào)研報告(苗族服飾)_第3頁
民間工藝調(diào)研報告(苗族服飾)_第4頁
民間工藝調(diào)研報告(苗族服飾)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苗族的調(diào)研報告目錄1前言2苗族簡介3苗族刺繡4苗族剪紙5苗族服飾6苗族銀飾7苗族蠟染8苗族舞蹈9總結(jié)10設(shè)計定位前沿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老國度,遼闊的土地,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注定了我國是一個多樣化,多民族的國度。我國現(xiàn)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占據(jù)了絕大局部人數(shù),其余55個民族統(tǒng)稱少數(shù)民族。對于少數(shù)民族我心中一直充滿了好奇,也許是我們一直都生活在身邊大都是漢人的環(huán)境下吧,也許是對未知事物的一種期盼,我一直都很想深入的了解一下少數(shù)民族尤其是苗族。盡管苗族可能不是我聽說過的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然而絕對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苗族對我來說即使熟悉也是陌生的,熟悉是因為我在書中看到過很多關(guān)于苗族的描述,陌生是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我從未接觸過苗族,他的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那么的神秘與虛幻同時又是那么的吸引我。所以我選擇了苗族作為我的調(diào)查對象。讓我們一起了解苗族的生活習俗,領(lǐng)略苗族刺繡,苗族剪紙,苗族服飾銀飾,苗族蠟染,苗族舞蹈等帶給我們的藝術(shù)美感。苗族簡介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布遼闊。苗族現(xiàn)在主要聚居于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廣西等省區(qū)的交界地帶。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guān)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這就是從黃河流域直到長江中游以南被稱為“南蠻”的氏族和部落。苗族“跳花節(jié)”。“跳花節(jié)”是以吹蘆笙伴歌舞為主要特色的文化盛會,同時也是苗族服飾精彩展示的大好時機。苗族有自己的語言,苗語屬漢藏語系苗瑫語族苗語支。分三大方言:湘西、黔東和川黔滇。1956年后,設(shè)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局部苗族兼通漢語并用漢文。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飛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蘆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苗族地區(qū)以農(nóng)業(yè)為主,以狩獵為輔。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shù)瑰麗多彩,著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苗族服飾多達一百三十多種,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服飾相媲美。苗族刺繡苗族刺繡簡介苗族刺繡代表了中國少數(shù)民族刺繡的最高水平。刺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手工藝術(shù),是苗族服飾主要的裝飾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居住著大量的苗族同胞,他們創(chuàng)造了不同樣式、風格的服飾。他們的服飾有便裝與盛裝之分,平日著便裝,節(jié)目或姑娘出嫁時著盛裝,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復雜,做工精細。苗族刺繡的題材選擇雖然豐富,但較為固定,有龍、鳥、魚、銅鼓、花卉、蝴蝶,還有反映苗族歷史的畫面。苗族刺繡十分美麗,技法有12類,即平繡、挑花、堆繡、鎖繡、貼布繡、打籽繡、破線繡、釘線繡、縐繡、辮繡、纏繡、馬尾繡、錫繡、蠶絲繡。這些技法中又分假設(shè)干的針法,如鎖繡就有雙針鎖和單針鎖,破線繡有破粗線和破細線。苗族刺繡圍腰,以白色為底色,上面滿繡有蝴蝶、蜈蚣龍,造型飛舞張揚。繡品以蜈蚣龍為主紋樣,下面三層另有蝴蝶、小蜈蚣龍等,為苗族繡品的傳統(tǒng)典型紋樣。苗族刺繡有一種極常見的人騎龍或騎水牯紋樣,表達了苗族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間藝術(shù)中的騎龍、馴龍、雙龍的各種圖案,再現(xiàn)了人們對龍敬而不畏的心理。苗族刺繡類別苗族刺繡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1、單色繡單色繡以青線為主,刺繡手法比擬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2、彩色繡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刺繡手法比擬復雜,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繡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苗族刺繡特色苗族刺繡特色是借助色彩的運用、圖案的搭配,到達視覺上的多維空間。挑花也稱數(shù)紗繡,是苗族特有的技藝,不事先取樣,利用布的經(jīng)緯線挑繡,反挑正取,形成各種幾何紋樣。挑花就是借助色彩和不規(guī)那么幾何紋樣的搭配,形成多視角的圖案,從而到達“那么看成嶺近成峰”的立體與平面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苗族刺繡具有傳承歷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刺繡的圖案上。幾乎每一個刺繡圖案紋樣都有一個來歷或傳說,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達,是苗族歷史與生活的展示。蝴蝶、龍、飛鳥、魚、圓點花、浮萍花等圖案都是《苗族古歌》傳唱的內(nèi)容,色彩鮮艷,構(gòu)圖明朗,樸實大方。刺繡是苗族婦女的特長,很多作品都具有技術(shù)高超,造型奇特,想象豐富,色調(diào)強烈,風格古樸的特點。苗族刺繡圖案色調(diào)多種多樣,松桃地區(qū)以花、鳥、蟲、魚為主,喜歡用粉紅、翠藍、紫等色,較為素凈。黔東南多以龍、魚、蝴蝶、石榴為圖案,喜歡紅、藍、粉紅、紫等顏色。黔中地帶喜歡用長條、長方、斜線等組成幾何圖案,喜歡大紅、大綠、滌藍等顏色。藝術(shù)大師劉海粟對苗族的工藝給予很高的評價:“縷云裁月,苗女巧奪天工”。古藏衣上刺繡的蝴蝶紋,是苗族紋飾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裝飾文化,除了蝴蝶紋絢麗的因素外,還與苗族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蝴蝶媽媽相關(guān)。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蝴蝶媽媽、大宇鹡鳥是苗族的始祖,是創(chuàng)業(yè)者,把這些蝴蝶、鳥紋繡在衣服上用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與崇拜。這些圖案還有明顯的陰陽結(jié)合、創(chuàng)造生命的寓意。表達了苗族祖先對自然、宇宙、對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認識。臺江苗族刺繡臺江苗族刺繡是苗族人民以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一門藝術(shù),堪稱"無字史書",其蘊含的文化內(nèi)含可折射出苗族的歷史和變遷過程,具有極高的文化品味。由于受到不同的社會歷史、自然地理、宗教信們和風俗習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各異,因而制作的刺繡造型風格也各異。就服飾而言〔服飾不同,其刺繡紋案也各異〕臺江苗族服飾可劃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個不同類別。刺繡手法主要有平繡、給練、辯繡、纏繡、破線繡、鎖繡、絞繡、馬尾繡等多種。有的憑對大自然事物的觀察和感受,不雖起草,信手繡出;有的在布面上畫好圖案再繡;有的用剪紙粘貼進行刺繡。刺繡紋樣造型多為夸張得體、風格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其中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圖案最為廣泛。苗繡不同于湘繡、蜀繡、蘇繡,它以其濃厚的民族風格;以構(gòu)圖的美觀和夸張;造型的獨特和豐富的色彩而民名于世。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繡作一套嫁妝。從繡作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繡品的完成,無不滲透姑娘的心血。心靈手巧的苗族姑娘也才能博得人們的贊許、愛慕和追求。苗族剪紙一、苗族剪紙一刺繡的孿生姐妹苗族是我國西南人口較多、分布地域?qū)拸V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貴州和與之毗連的湘西、滇東、川南、渝南、鄂西南、桂北等七省(市、自治區(qū)),有三萬多人分布在海南中南部。苗族多是生活在地理條件較差的大山區(qū),長期處于封閉的環(huán)境,社會開展緩慢,保持著許多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承。苗族一些支系在刺繡中使用的剪紙把戲,在藝術(shù)上與刺繡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由于它不是獨立的展示,外界人知之不多。苗族沒有漢族和北方少數(shù)民族剪窗花的習慣,除在宗教活動中偶用幾種圖案極簡單的剪紙外,只有刺繡才廣用剪紙,而且把戲繁多,因此人們所稱的苗族剪紙,指的就是繡花剪紙。苗族剪紙俗稱“苗花紙”、“剪花”、“繡花紙”,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施秉縣的苗族稱之為“西給港”、“西給榜”?!拔鳌奔礉h語“紙”之意,“給”即漢語“剪”之意,“港”目口漢語“蟲”之意,“榜”即漢語“花朵”之意。苗族所稱的“蟲”,有時是對動物的一種泛稱,非專指昆蟲,如虎稱為“大蟲”,蛇稱之為長蟲,蝶娥可稱蟲,蛹亦稱蟲,故“西給港”、“西給榜”翻成漢語,即分別為“動物剪紙”和“花朵剪紙”之意。苗族制作刺繡時,有些繡法,如挑花等幾種,是按織物經(jīng)緯線縱橫交叉點定針腳位,不需要畫底圖就能作出幾何點、線組成的規(guī)整圖案,其它如平繡、辮繡等一些繡法那么需先在繡面繪畫出底圖才能刺繡。直接在繡面上繪畫圖樣有些難度和缺陷:繡面要求非常干凈、整潔,直接繪畫不易修改,稍不留心就會弄污;二是費工,相同的圖樣也必須一一重復繪畫。使用剪紙就便利得多,相同的圖案通過一次疊剪便成,復雜的圖樣經(jīng)過反復修畫再剪,剪出來干干凈凈。同時,剪紙貼在繡面上比畫的圖醒目,并可作工藝上的提示,比方施洞型刺繡,需要鎖邊的線條就剪空,不鎖邊的線條只剪破。因而除少數(shù)人、少數(shù)地區(qū)因習慣仍沿用直接在繡面繪圖樣外,絕大多數(shù)人采用剪紙。苗族婦女們在刺繡中使用剪紙,歷史應(yīng)該是很悠久了,在黔東南一帶苗族中世代傳唱的《苗族古歌?跋山涉水》一節(jié)中就有剪紙的表達。歌中描述苗族先民遠古時期從“東方”(苗族早期生活的長江中下游)向“西方”(今湘西、貴州)大遷徙的情景,“姑姑叫嫂嫂,莫忘帶針線,嫂嫂叫姑姑,莫忘帶剪花?!泵缱鍤v史上的這次大遷徙,是民族性的集體大轉(zhuǎn)移,即使在這樣艱辛的環(huán)境,婦女們?nèi)园厌樉€、剪花當作十分重要的事項,可見剪紙(剪花)與刺繡早就成了一對孿生姐妹。刺繡是苗族婦女一生的主要工作之一,從小孩時就開始學習,一般都能自畫自剪,也有些畫得不太好或個別不會畫的人,就向別人討要。一些頭腦靈活、畫剪得好的人便剪些把戲子去賣,在剪紙流行地區(qū),幾乎每逢趕場天(即趕集市)都可見到市場上擺賣剪紙的攤子。這類賣剪紙的婦女,由于趨于專業(yè)化,剪藝好,刀法熟練,制作精致,對推動剪紙藝術(shù)的完善和開展起丁很大作用。苗族剪紙一般都是用刀口很尖細的小剪刀剪,用剪刀剪不能把紙層疊太厚,有些賣剪紙的藝人便改用刻刀刻,一次可多刻幾層剪紙。用刻刀刻時,紙下墊一塊木板,至今尚不知道使用比木板先進的蠟板。無論剪或刻,先把圖案在表層紙上畫好,不像剪窗花那樣隨意剪。所用的紙,舊時只有當?shù)赜诠ぷ鞣簧a(chǎn)的白皮紙、黃草紙,有些地區(qū)使用苗族家庭自制的絲綿紙。白皮紙用竹、構(gòu)皮等纖維漿制作,薄而韌性非常好,經(jīng)得搓揉。絲綿紙是將蠶放在木板上讓其吐絲結(jié)成的薄皮,既挺括又很柔和,是最好用的紙,它還可代替布料作繡面或染色作貼繡材料。20世紀60年代后,大量工廠化的現(xiàn)代機制紙輸入苗區(qū)。這些紙價格廉價,于是苗族婦女多采用28克以下的書寫紙,有白色的,也有紅、綠等帶顏色的。多層紙疊合剪刻時,苗族婦女們習慣用白皮紙捻或縫衣線將紙穿釘本錢子,一幅圖案視大小固定數(shù)個點,以保證剪刻中各層不錯移。白皮紙捻如小鐵釘,長約2厘米,—頭粗,一頭尖,剪刻完撕揭時不用去掉紙捻,以紙捻尖的那層紙揭起,要幾張,揭兒張,余剩的下層不松散,方便保管。苗族剪紙紋樣的母題和表述形式具有鮮明的集團性、地域性和相當穩(wěn)定的歷史承繼性,這是由其刺繡的社會功能和傳承特性所決定的。苗族刺繡至今仍然沒有脫離部落徽記藝術(shù)的范疇,它主要用于服飾裝飾,與服飾的款式及其它裝飾構(gòu)成不同支系成員的外形識別標志。同一支系是一個通婚團體,相同的語言,相同的服飾及發(fā)式,是取得同支系成員相耳認同的要素。各支系的刺繡紋樣有自己的傳統(tǒng),代代相襲,它的母題和表述形式是經(jīng)由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而固化,尤其是表述形式所形成的程式,它不僅僅表達山各支系的風格,更是一種思維定勢。因此苗族刺繡和剪紙的傳統(tǒng)紋樣,刻記了許多遠古文化和原始藝術(shù)的特征,它眾多夢想性的奇妙形象,蘊藏著神秘的思維寓意。苗族服飾苗族服飾簡介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族服飾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服飾種類最多、保存最好的區(qū)域,被稱為“苗族服飾博物館”。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tǒng)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jié)合,從而使這些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shù)特色。從內(nèi)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開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范例,歷史層級關(guān)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比照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gòu)圖上看,它并不強調(diào)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yīng)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盛裝,為節(jié)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美,集中表達苗族服飾的藝術(shù)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qū)差異。服飾詳細介紹黔東南境內(nèi)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樸。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lǐng)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對襟男上裝流行于境內(nèi)大局部苗族地區(qū),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局部組成。衣襟訂五至十一顆布扣,左襟為扣眼,右襟為扣子。上衣前擺平直,后擺呈弧形;左、右腋下擺開叉。對襟男上裝質(zhì)地一般為家織布、卡其布、織貢尼和士林布。色多為青、藏青、藍色與之匹配;下裝一般為家織布大褲腳長褲。近年來,青壯年多穿中山裝,局部青年喜著西裝。左衽男上衣流行于從江、榕江八開、臺江的巫腳、反排和劍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后片及雙袖組成,左襟與右襟相交于咽喉處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擺,訂有布扣五至七顆,前擺、后擺均平直。左、右腋下擺不開叉直桶形。左衽上裝布料一般為家織布或藏青織貢尼,顏色以青色為主。左衽長衫結(jié)構(gòu)與左衽上衣相同,差異僅在衣上至腳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裝。男便裝下裝一般為無直檔大褲腳桶褲,褲腳寬盈尺許,褲腳與褲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組成,制作簡便。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裝和無領(lǐng)胸前交叉式上裝兩類。右衽上裝結(jié)構(gòu)與男上裝中的左衽上裝大體一致,唯方向相反。無領(lǐng)胸前交叉式上裝稱"烏擺"(Edbad,意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傳統(tǒng)的苗族女裝,如"袈裟",無紐扣,以布帶束腰。苗族女便裝質(zhì)地一般為家織布、燈芯絨、平絨、織貢尼、士林布等,顏色一般為青、藍等色。雷山、凱里、臺江三縣交界地區(qū)苗族中青年婦女,一般穿淺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邊緣精繡花鳥、花草圖案花邊或購置現(xiàn)成花邊,圍圍腰,系銀質(zhì)圍腰練,下裝著西裝長褲,挽高髻于頂,著耳柱,中年婦女多包白毛巾頭巾,青年婦女多戴銀梳或插銀衣、塑料花等飾物。老年婦女上裝多穿右衽上衣或無領(lǐng)交叉式上衣,下穿長及腳踝青素百褶裙,系圍腰,圍與裙長。老年婦女上裝飾物一般為家織布或織貢尼。顏色喜尚青、藍色。凱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縣銅鼓、開發(fā)區(qū)白午及丹寨縣的南皋一帶苗族婦女便裝上裝,內(nèi)穿翻領(lǐng)對襟中長衣,外套大領(lǐng)對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鑲挑花花塊,銀鏈吊繡花圍腰,套挑花護腕;下著過膝寸許百褶裙,扎挑花鑲邊腳腿,外套織錦式粉紅色長襪。丹寨縣的揚武、長青、排調(diào)等地苗族女便裝上裝多穿右衽對襟上衣,前襟長及小腹,下著過膝中長褲,銀質(zhì)圍腰練吊與褲長圍腰,裹裹腿,中老年與青年服飾無異。上、下裝質(zhì)料多為家織斜紋布、平紋布、燈芯絨、平絨及織貢尼等,頭搭蠟染方帕或繡花頭巾。凱里市的爐山和黃平、施秉一帶苗族婦女上裝為無扣大領(lǐng)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帶束腰;下穿過膝青衣紅、白蠟花百褶裙,圍紫色圍裙片,質(zhì)料多為家織布,顏色以青色為主。雷山縣的桃江、橋港、年顯、略果,丹寨的排調(diào)、黨早、加配、羊巫,臺江縣的反排等地苗族女便裝,上裝為齊腰緊身青素右衽上裝,下著五至九寸長百褶裙,內(nèi)穿緊身長褲,裙前后各拴一塊二尺見方幾何圖案挑花圍裙片,肩披挑花披肩。上裝質(zhì)料一般為家織布、平絨布和燈芯絨,顏色素青,挑花工藝重紅、黃、白三色,少見刺繡工藝品。榕江縣八開,從江縣加鳩、宰便以及黎平縣的水口,丹寨縣雅灰等地苗族婦女便裝,上裝穿大開領(lǐng)對襟上衣,無扣,內(nèi)束挑花胸兜,婚前著齊膝素百褶裙或長褲,婚后著齊膝蠟花百褶裙,外以圍腰束之,上衣和圍腰及胸兜邊緣均鑲挑花花邊,衣袖大臂處鑲棱形臂章式花塊。苗族男裝盛裝為左衽長衫外套馬褂,外觀與便裝相同,質(zhì)地一般為綢緞、真絲等,顏色多為青、藍、紫色,各地無異。女盛裝一般下裝為百褶裙,上裝為綴滿銀片、銀泡、銀花的大領(lǐng)胸前交叉式"烏擺"或精鑲花邊的右衽上衣,外罩緞質(zhì)繡花或挑花圍裙?!盀鯏[”一般全身鑲挑花花塊,沿托肩處一般鑲棱形挑花花塊,無紐扣,以布帶、圍腰帶等束之。頭戴銀冠、銀花或銀角。盛裝顏色為紅、黃、綠等暖調(diào)色。苗族服飾分類苗族服飾有性別、年齡及盛裝與常裝之分,且有地區(qū)差異。據(jù)清代《百苗圖》所載,凡八十三種。另有考察資料稱百余種。紛繁復雜的苗族服飾分為湘西型、黔東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類別和假設(shè)干款式。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帶。古代男女蓄發(fā)椎髻的習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圓領(lǐng)大襟短衣,盤肩、袖口等處有少許繡花;寬腳褲,褲筒邊緣多飾花邊;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頭帕,戴銀飾。黔東型,流行于黔東南。男裝多為青色土布衣褲,包青頭帕。女裝以交領(lǐng)上衣和百褶裙為根本款式,以青土布為料,花飾滿身,圖案多為平繡的各種龍、鳳、鳥、魚及花卉。雷公山一帶女裝獨特,百初裙甚短,長者30厘米,短者缺乏20厘米,上衣花飾用彩線挑以各種幾何圖案。婦女盛裝銀飾繁多。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區(qū)講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區(qū)。女裝上為麻布衣,下為蠟染麻布花裙。色調(diào)較淺,花飾不多,銀飾亦少。黔西北和滇東北一帶,不管男女皆綴以織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黔中南型,流行于貴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處。女裝上衣多披領(lǐng)、背帕等,下裝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蠟染裙。以挑花為主,兼用蠟染。貴陽、安順、安龍等地的花溪式女裝,其披領(lǐng)酷似一面旗幟,俗稱「旗幟服」,花飾也多。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裝多為右偏襟青布長衫,蠟染布筒裙,花飾少。苗族的頭飾苗族男子頭飾除從江縣岜沙和劍河縣久敢擺尾等小局部地區(qū)局部成年人蓄發(fā)挽髻于頭頂外,境內(nèi)絕大局部地區(qū)青年留分頭,局部地區(qū)所包的頭帕直徑40厘米。近年來,大局部老年男子多戴上皮帽。苗族兒童頭飾多留頭頂左、右兩撮扎梳成兩根小辮或扎成兩把,如古代漢人之"總角"。婦女頭飾一般挽高髻于頂,別上銀針、銀簪及插上銀梳、塑料梳、木梳等梳子,雷山、凱里、臺江三縣交界地區(qū)包白毛巾頭帕,黃平一帶戴縮褶帽。凱里市舟溪、青曼及麻江銅鼓、開發(fā)區(qū)白午,丹寨縣南皋、新華等鄉(xiāng)鎮(zhèn)苗族婦女發(fā)式有已婚和未婚之別。未婚者,挽錐髻于頭頂,戴無底覆額帽,插銀梳或銀花;已婚者梳平髻于頭頂,將頭發(fā)盤成波浪狀覆蓋在前額,頭戴銀花或銀梳。凱里市的爐山和黃平、施秉兩縣苗族未婚女子從七、八歲起頭戴平頂縮褶帽,外纏自染的紫色或白色三角巾,已婚女子和老婦人將頭發(fā)盤纏于頭頂,戴上無底或半邊底的覆額縮褶帽,外扎紫色手帕,便裝無更多頭飾。丹寨縣揚武、排調(diào)、金鐘、長青、龍?zhí)恋鹊孛缱鍕D女未婚者挽高錐髻于頭頂,戴無底帽,已婚者挽平髻于頭頂,搭方帕或蠟染巾。雷山桃江、掌雷,丹寨黨早、羊巫、加配,臺江反排等地苗族婦女多用茶油或菜油將頭發(fā)浸濕,挽成高髻于頭頂。用毛線等物將頭發(fā)拴成一格一格狀,頭戴銀梳或木梳。臺江的臺拱、施洞,劍河柳川、革東等地苗族婦女頭飾與其他地區(qū)的無大異。苗族婦女比擬重視耳飾,絕大多數(shù)都佩戴耳環(huán)、耳墜、耳柱等飾物。耳環(huán)有實心銀耳環(huán)和空心銀耳環(huán)兩種。此外,還有耳墜、泡花耳環(huán)等。耳墜多附在耳環(huán)上,多為瓜子形飾物。耳柱是苗族婦女中最常見的耳飾,有如縫紉機的梭心卷線器,一頭大、一頭小,用線將耳柱與耳朵拴在起。苗族銀飾苗族銀飾簡介銀飾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在歷史上曾被許多民族青睞,成為多元文化交流的載體之一。在這一載體中,融合有來自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耳檔",起源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跳脫”,以及從古代飾物中沿襲而來的“步搖”、“五兵佩”和中國傳統(tǒng)的龍、鳳、鱗紋樣等等。進入苗族社會的銀飾決不單純表現(xiàn)為某個民族專有的藝術(shù)形態(tài),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混合體。苗族銀飾可分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盛裝飾和童帽飾等,都是由苗族男性銀鐵匠精心做成,據(jù)說已有400多年歷史。苗族銀飾以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藝,不僅向人們呈現(xiàn)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shù)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個有著豐富內(nèi)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銀飾的種類較多,從頭到腳,無處不飾。除頭飾、胸頸飾、手飾、衣飾、背飾、腰墜飾外,個別地方還有腳飾。苗族銀飾特征以大為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shù)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xiàn)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xiàn)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以重為美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當?shù)亓餍械膱A輪形耳環(huán),利用耳環(huán)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huán)過重,耳垂被拉豁。當?shù)囟h(huán)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以多為美苗族銀飾上呈現(xiàn)出的"多"的藝術(shù)特征,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qū)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耳環(huán)掛三四只,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shù)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shù)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xiàn)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qū)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表達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那么;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shù)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縛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值得一提的是,從貴州省博物館所藏不同時期的銀飾比擬情況看,苗族銀飾追求大、重、多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苗族銀飾的開展速度更為空前。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苗族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苗族銀飾分類〔一〕頭飾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發(fā)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wǎng)鏈、銀花梳、銀耳環(huán)、銀童帽飾。1·銀角落銀角分三種類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調(diào)型。西江型銀角兩角分叉,主紋通常為二龍戲珠形象,龍身、珠體均為凸花,高出底面約1厘米。西江型銀角因體積大而頗具恃色。其寬約85厘米,高約80厘米,飾件高度超過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稱一絕。姑娘們佩戴時還要在銀角兩端插上白雞羽,雞羽隨風搖曳,使銀角顯得更為高聳,巍峨壯觀中兼有輕盈瓢逸之美。西江型銀角造型簡樸,線條明快,最具古風。施洞型銀角又稱銀扇,因其在分叉的兩角間均勻分布四根銀片頗類扇骨而得名。銀角主紋亦為二龍戲珠,龍、珠皆單獨造型制作,用銀絲同主體焊連。兩角頂端為錢紋,四根銀片高過兩角。頂端為蝴蝶,蝶口銜瓜米垂穗。銀片間立六只鳳鳥,展翅欲飛。各型銀角中,施洞型銀角造型最繁綢奢華,制作亦最為精細。佩戴者行走時,銀角上龍鳳顫抖,躍然譬項。同為銀扇形的舟溪苗族銀角,兩角間數(shù)根扇片,無裝飾,薄而輕。排調(diào)型銀角同上述兩種銀角有所區(qū)別。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針,而是靠銀片緊裹頭帕起到固定作用。其二,銀角似角似羽。兩角一分為二,遠觀似角,近觀如羽。正中開出一支,頂端那么明顯為變形銀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雞羽。造型主題的含混沖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觀念中萬物有靈多元表現(xiàn)意識的物化。經(jīng)實地考察,排調(diào)亦為巫術(shù)興旺地區(qū),當?shù)鼐捶畹纳褊」?48種。2·銀帽銀帽分為三種類型,即重安江型、雷山型、革東型。銀帽為苗族盛裝頭飾,由眾多的銀花及各種造型的鳥、蝶、動物和銀鍵入銀鈴組成,給人以滿頭珠翠、雍容華貴的印象。重安江型銀帽為半珠形,全封頂,分內(nèi)外兩層。內(nèi)層用纏布鐵絲編成適于頂戴的帽圈,外層分三段,上段為帽頂,通冠由成百上干的銀花組成,簇簇擁擁,十分繁密。帽頂正中,銀扇高聳。銀扇四周,有數(shù)只鳳鳥、蝴蝶、螳螂高處花簇之上,或翔或踞,形態(tài)逼真。中段帽箍為壓花銀片,上有二龍戲珠紋樣,兩側(cè)有孩童嬉戲形象。下段沿帽箍垂下一排吊穗,皆以銀鏈相連,銀鈴叮當。冠后拖三組銀羽,共十二根,羽長及腰。重安江型銀帽的造型及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充分吸收了古代“步搖”之長。步搖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文字記載最早見于宋玉的《風賦》。其曰:“主人之女,垂珠步搖”?!夺屆め尠亠棥酚?“步搖,上有垂珠,步那么搖動也。”步搖具有兩個特征,一為垂珠,二為顫枝。重安江型銀帽凡銀花、銀鳳、銀蟲均用簧形銀絲與帽體相連,并作顫枝處埋。額前流蘇低垂,戴帽人舉手投足,那么銀花晃動,流蘇輕搖,整個銀帽頓時被注入生命活力。雷山型銀帽上大下小,無頂,通高約30厘米。其恃點是注重突出帽圍的平面裝飾,帽圍約10厘米高的銀片上布滿凸紋動物及花卉形象,帽圍前疊飾蝶、鳥等單體銀片,并以銀絲焊連,層次感極強。帽頂為顫枝銀花,銀光閃爍,花姿綽約。銀帽下部為齊眉流蘇,密勻整齊。革東型銀帽,半封頂,是銀圍帕和銀替的組合體,較為簡單。3·銀圍帕銀圍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將散件銀飾固定在頭帕上,另一種那么整體為銀制,內(nèi)襯布墊或直接固定在頭上。貴州都勻壩固苗族將五件銀帽飾綴在紅綠豎條相間的頭帕上,正中銀飾稍大,綴于額部,其余四件稍小,對稱綴于兩耳前后,均為鏤空銀花。該頭帕銀色閃爍,布彩絢麗,相得益彰,頗有特色。羅甸逢亭苗族在青色包頭帕上,橫排五個圓錐形銀飾,紋樣皆為銅鼓紋,并以兩根銀鏈相連。每個圓錐形皆垂吊有蝴蝶瓜米穗。雷山苗族把二十個渦紋銀帽飾分上下兩排對稱地釘在15厘米高的紅布上,排間綴長方形銀花片,紅白相襯,色彩比照鮮明。整體為銀制的以施洞苗族銀馬圍帕最為精致。其分三層,上層為二十九個芒紋圓形銀花;申層正中鑲嵌圓形鏡片,鏡片兩側(cè)各有十四位騎馬將士;下層為垂穗。銀馬圍帕以騎馬將士為主紋。兵士們披盔戴甲,隊列整齊;駿馬蹄踏銀鈴,威武雄壯。貴州凱里舟溪苗族的銀帕中間寬,兩端窄,系于額際,頗類古代首飾中的抹額。4·銀發(fā)簪苗族銀發(fā)簪式樣極多,題材以花、鳥、蝶為主。雖然同樣是花,但單瓣、復瓣,或束或簇,繁簡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風格而言,有的發(fā)簪纖巧細膩,靈秀生動,有的古拙樸實,渾厚凝重,各具特色。雷山西江苗族銀發(fā)簪數(shù)十朵連枝銀花呈扇形展開,綠、黃、紅、白四色料珠裝飾花蕊。扇心有五只銀風昂首欲鳴。其排列疏密有致。發(fā)簪平伸譬后,如雀尾般散開,很是美麗。凱里苗族的銀蝶發(fā)簪三支為一套,五花銀簪插在頭頂,雙花銀簪分插左有。施洞苗族銀鳳發(fā)簪造型生動,風頭冠雄嗓秀,鳳頸用銀絲編織,質(zhì)感極強。王司苗族銀鳳簪的造型那么手法夸張。銀鳳背上滿布銀花,翅腹密垂燈籠穗、葉片穗。整簪以鳥身為中心,輔飾的銀片、垂穗呈輻射狀向四周伸展,恰似一團錦繡花簇。苗族銀飾所顯示出的不同風格及特征,極大程度上同當?shù)胤b繡染紋飾緊密相關(guān)。如與壬司苗族屬同一文化地域的丹寨苗族,其蠟染紋飾中也常見鳥背生蔓、蔓頭長魚、魚口吐枝、枝頭綻花的形象,表達了當?shù)孛缱搴V信生命不滅、循環(huán)無窮的觀念。5·銀插針銀插針同屬銀發(fā)簪類,但通常造型簡單,因此單獨列類介紹。插針的類型很多,有葉形銀插針、挖耳銀插針、方柱形銀插針、錢紋鑲珠銀插針、幾何紋銀插針、壽字銀插針、六方珠丁銀插針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苗族插針的佩戴方式各有不同。龍里苗族銀插針為三個銀泡,每個銀泡上吊三個銀鈴,插于髻后。施洞苗族龍首插針大小不等,大的用于節(jié)日,小的為日常生活中所佩戴。其插法為橫向貫穿頂髻,留出一截簪桿斜出髻頂,格外惹眼奪目。黎平苗族寬花插針柄部為雙層桃形,中間高,四周薄,上部飾有單層花瓣,造型與眾不同。從江苗族的斗簽插針簪獨具特色,一式數(shù)支,團團圍住發(fā)髻,雖不能遮風避雨,卻艷艷生輝,別有一番情趣。貴陽苗族銀牛角簪造型如銀筷,十支一套。每支根部皆垂有吊穗,佩戴時自左向有插入發(fā)髻,橫成一排,遠觀猶如排炮。6·銀網(wǎng)鏈飾銀網(wǎng)鏈飾屬發(fā)簪類,都柳江流域較多見。典型的有墜魚五股網(wǎng)鏈飾,由插針穿環(huán)固定,五股銀鏈如網(wǎng)張開,罩在簪后。清水江流域流行的毛蟲形銀圍帶也屬銀網(wǎng)鏈飾。其為八棱空心圓條,以銀絲編織而成,用來裝飾腦后發(fā)髻。7·銀花梳銀花梳既可梳發(fā)、壓發(fā),又是裝飾品,通常內(nèi)為木質(zhì),外包銀皮,僅露梳齒,梳背上銀制各類形象以為裝飾。其造型有繁有簡。雷山西江苗族銀花梳梳背滿飾花、鳥、龍、鹿等形象,是花梳中的上乘之作。都柳江流域的銀花梳,往往在梳背上裝飾十數(shù)位菩薩形象或尖角狀物,并附有長長的銀鏈。戴上花梳后,銀鏈分五層或六層呈梯形自然垂下。而凱里爐山銀花梳只是在木梳外包上一層壓花銀片,制作較為簡單。8·銀耳環(huán)銀耳環(huán)是苗族銀飾家族中款式最多的一支,僅貴州博物館不完全的收藏,已近百種。耳環(huán)分懸吊型、環(huán)狀型、鉤狀型、圓輪型四種,以懸吊型、環(huán)狀型較多。其多樣的款式,一是得益于仿生設(shè)計的大量運用。苗族耳環(huán)造型除了常見的花、鳥、蝶、龍等題材外,其他形象亦多有出現(xiàn)。湘西苗族的茄子形耳環(huán),從對整體造型的把握,到茄柄、茄蒂等細節(jié)的處理,都忠于原型,力求逼真。流行于貴州都勻的蒜蔓耳環(huán),將蒜蔓桿設(shè)計為環(huán),一筆略過,著力喧染作為墜飾的蔓尖局部。整個耳環(huán)造型簡約,風格獨特。松塔形耳環(huán)以剝離后的松球為原型,自下而上,層層收斂,韻律感極強。塔尖處理成銅鼓紋圓頂,虛實結(jié)合,相得益彰。類似的設(shè)計還有牛角形耳環(huán)、釘螺墜耳環(huán)、催米蟲耳環(huán)、隋蜒耳環(huán)等等,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苗族銀匠師承自然、積極進取的創(chuàng)作精神。二是得益于相同題材不同的處理手法。如造型并不復雜的牛角形耳環(huán),即有四棱柱、刻花挖槽四棱柱、刻花扁平形、絲編圓柱形之分。題材相同的墜朵花耳環(huán),不同造型的更是不下數(shù)十種。另外,苗族銀匠還善于從生產(chǎn)、生活中捕捉靈感。都柳江流域水源充足,池塘、稻田養(yǎng)魚十分普及,流行黎平迫東一帶的墜魚罩籮耳環(huán)便是當?shù)夭稉品绞皆阢y飾上的反映。罩籮當?shù)亟袌A籮,無底,捕魚時先將魚罩在籮內(nèi),然后抓獲。墜魚罩籮耳環(huán)上段為籮,以銀絲編就,沿籮口為魚墜,魚頭朝籮,仿佛成群結(jié)隊的魚兒游迸罩籮,寓意芋收。按照文化生態(tài)學的觀點,文化形態(tài)首先是人類適應(yīng)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結(jié)果,作為銀飾,也離不開其獨特的地域性,并直接受到它的影響。苗族耳環(huán)的款式如此豐富多樣,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苗族分支眾多。同一分支內(nèi),往往男女耳環(huán)不同,婚前婚后有異,而且與其他大件銀飾相比,耳環(huán)較少受到經(jīng)濟因素的限制,因此,在所有苗族銀飾中以耳環(huán)分布最廣,款式最多。9·銀童帽飾由于苗族視銀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給兒童飾銀的習俗。銀飾通常釘在童帽上。傳統(tǒng)的童帽飾造型多見獅、魚、蝶等形象,還有受漢族文化影響的“福祿壽喜”、“長命富貴”等字樣及“六寶”等,構(gòu)思巧妙,造型別致。貴州施洞有一種專為嬰兒特制的銀菩薩帽飾,一套九枚,件小,片薄,份量輕,適于不堪重負的嬰幼兒佩戴。苗族銀頭飾還包括銀護頭花、銀頂花、銀瓢頭排等。苗族銀質(zhì)頭飾的貼力在于其特殊的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以及同頭帕相得益彰的搭配。這種組合方式非常傳統(tǒng),銀簪的位置、銀梳的方向、銀帕的圍法以及所有散件的佩戴,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不能隨心所欲。往往是由母親親手為尚不精通的女兒逐一插戴。頭飾的偏重位置亦因地而異,或髻頂,或額前,或髻側(cè),或腦后。有些地方并不把頭飾直接插于髻頂發(fā)間,而是以"青布蒙頭",把飾件固定在頭布上,展現(xiàn)出獨特的裝飾風格。(二)胸頸飾胸頸飾包括:銀項圈、銀壓領(lǐng)、銀胸牌、銀胸吊飾等。1·銀項圈苗族很重視對胸頸部位的裝飾,由此銀項圈成為銀飾中制作考究的一支。其可分為鏈型和圈型兩種。鏈型以鏈環(huán)相連,可活動變化;圈型那么用銀片或銀條制成圈形,定型后不可活動。少數(shù)亦有鏈圈合一的。此外,在貴州都柳江流域還流行一種銀排圈,即套圈,每套少那么幾個,多那么十兒個,由內(nèi)及外,圈徑遞次增大。屬于鏈型的有8字環(huán)形項鏈、金瓜項鏈、串珠型項鏈、四方形項鏈、響鈴項鏈等。屬于圈型的有扭索項圈、絞絲項圈、串戒指項圈、百葉項圈、簍花項圈、藤形項圈、銀龍項圈、方柱扭索項圈。鏈圈合一的有百家保鎖帶鏈項圈。串戒指項圈很奇特,是以簍花銀片為內(nèi)圈,用十四枚戒指串成的。為防止戒指重疊,以銀絲將戒指等距固定,戒面以蝶及瓜米為垂穗。絞絲項圈呈絞花狀,系用兩根銀條互相穿合,連續(xù)編圈制成,兩端用細銀絲扭索纏成圓柱形。其造型華美。銀龍項圈為雙層,以銀片拼合,里層扁平,表層呈半圓弧狀。其上為凸紋二龍戲珠圖,項圈下緣垂十一串銀吊,吊分四級,為蝶、蓮臺菩薩、銀鈴、葉片等形象。其造型芋滿,工藝復雜,是苗族銀項圈中的精品。藤形項圈制作工藝較簡單,但古枝扎藤的造型卻令人感受到山野清新的氣息。2·銀壓領(lǐng)銀壓領(lǐng)是流行于湘西和貴州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區(qū)的壓飾,因佩戴后可平貼衣襟而得名。銀壓領(lǐng)系從長命鎖演變而來。長命鎖的前身為"長命摟",始于漢代,是人們?yōu)楸懿幌?,端午?jié)時懸掛于門帽的五色絲線。至明代,演變成兒童專用頸飾,后逐漸開展成長命鎖。長命鎖在黔中和清水江流域的局部苗族地區(qū),還保持原始的長方形,鎖上簍有"長命富貴"等宇樣,往往同項圈連體或配套使用。銀壓領(lǐng)脫離原型較遠,為半圓形或腰子形,體積增大數(shù)倍,紋樣芋富,制作工藝復雜。湘西苗族的銀壓領(lǐng)為腰子形,外表鏤空二龍戲珠的紋樣,并垂十只蝴蝶,每蝶垂三根銀鏈葉片吊。長16厘米的銀吊如瀑布傾瀉,掩及肚腹。雷公山腳的銀壓領(lǐng)更是兼用圓雕、浮雕及透雕技術(shù),造型繁縛,工藝精美。壓領(lǐng)主紋為兩只圓雕銀腆磷,可活動的鏤空銀球居中,其上銀龍騰躍,其下銀花簇簇。3·銀胸牌銀胸牌系局部苗族地區(qū)流行的胸飾,通常為單層長方形或半圓形簍花銀片制成,形狀規(guī)整,佩戴位置較銀壓領(lǐng)、銀鎖靠上。同銀壓領(lǐng)一樣,銀胸牌也是由長命鎖演變而來,因此,這三種銀飾在同一苗族分支內(nèi)一般只使用其中一種,而不會兩種以上并存。有的銀胸牌為單片,體形小。也有的銀胸牌較大,且兩三片拼連,幾乎遮住佩戴者的整個胸腹,裝飾效果十分夸張。4·銀胸吊飾常見的銀胸吊飾有蝶形吊、鳥形吊、魚形吊、錢紋吊、騎馬人物吊等等,通常由銀鏈、吊牌、墜飾組成,多級,一級一形,遞次而下,多者可達四至五級。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蝶形吊體形最大,分五級,總長在85厘米以上。該地的鳥形吊造型原始粗擴、樸拙可愛,堪稱一絕。大局部地區(qū)的胸吊飾以精美取勝,玲攏剔透。其多以“五兵”為墜。以兵器為飾的"五兵佩",流行于漢代,是當時的避邪之物。苗族銀腑吊飾中常見的兵器有刀、槍、盾、餐、棍,以及苗鄉(xiāng)不見使甩的劍、哉、澗、矛、鏟等。苗族銀飾一方面保存了“五兵佩”的形制,另一方面又對其進行改造,參加牙簽、挖耳勺、大鏟、鑷子等墜飾,所以,"五兵佩"在苗鄉(xiāng)被稱為“牙簽吊”。其他銀飾,如壓領(lǐng)、腰吊飾也多有以五兵為墜的。(三)手飾手飾包括銀手鐲、銀戒指。1.銀手鐲手鐲亦稱手圈,是苗族銀飾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其造型不一,形式多樣。多數(shù)苗族分支的手鐲款式統(tǒng)一,婦孺老少皆然。苗族手鐲有空心筒狀型、絞絲型、編絲型、浮雕型、鏤空型、簍花型、焊花型等等。不同類型及風格的手鐲反映出苗族不同分支的審美差異。風格粗擴的手鐲光面無紋,碩太沉重;風格細膩的手鐲用極細的銀絲編織或焊成空花,工藝精致。浮雕型手鐲以連續(xù)花枝紋或龍紋居多。龍紋手鐲雙龍盤旋,龍眼凸出,生動夸張。焊花型手鐲以網(wǎng)狀銀絲為面,以梅花或乳釘為紋,極富民族色彩。雷山獨南苗族的乳釘紋筒狀手鐲造型最為特殊。其鐲面頗寬,類似同古代盔甲配套的護腕。苗族手鐲的佩戴方式也極具特色。貴州施洞苗族飾鐲不以一對為限,實際佩戴多達四五對。從江苗族那么以五對為套鐲,排列于腕肘之間。唐代盛行用金銀條盤制的狀如彈簧的"臂圳",又叫“跳脫”,系從北方傳來的少數(shù)民族婦女飾物。2·銀戒指苗族戒指的戒面較寬,幾乎遮住整個指根外表。戒面為浮雕花鳥或鏤空花朵及絞藤等。對于佩戴位置沒有明確規(guī)定。貴陽附近的苗族戴戒指,須戴八枚,拇指之外,每指一枚。同其他銀飾相比,傳統(tǒng)的銀戒指樣式最少,流行面最窄。(四)衣飾衣飾包括:銀衣片、銀圍腰鏈、銀扣等。1·銀衣片貴州清水江流域的苗族盛行穿著銀衣,銀衣片是銀衣的主要飾物。銀衣片分主片和配片。主片壓花,紋飾精美,用來裝飾衣擺、衣背等主要部位。配片稍小而簡單,用來裝飾衣袖、衣襟、衣擺邊等處,或者縫飾在主片排列的間隙中,起喧染及襯托作用。施洞苗族銀衣片主片有44件,分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種,外表浮雕獅、虎、膜磷、鳳凰、錦雞、龍、仙鶴、蝴蝶、花卉、羅漢、仙童等形象,三排為一組,上圓中長方下正方。帽式銀衣泡595個,同主片配套,為輔飾。蝴蝶鈴鐺吊60件,用于衣擺、袖口等部位,形成銀衣聲源。西江苗族銀衣主片24件,皆有垂吊。其中衣擺片11件,裝飾腰腹部位;衣背片13片,分五排布局,上下兩排各兩片,中間三層各為三片。中心片最大,內(nèi)圈為雀鳥花枝圖,第二圈為乳釘紋,第三圈為連續(xù)花草紋。配片為5件騙蛹紋三角形銀衣片,專為裝飾衣擺角而特制。蛹形銀鈴吊皿件,裝飾在腰帶上。銀衣片用法在同一地區(qū)根本相似,件數(shù)因家境不同可多可少,紋飾那么各有不同,題材多樣,保守估計也有數(shù)百種之多。2·銀圍腰鏈多數(shù)苗族地區(qū)盛行以圍腰作為主要衣飾,其中局部地區(qū)俗以銀鏈為圍腰帶。銀圍腰鏈多以梅花為鏈環(huán)造型,有單層、雙層兩種,兩端同圍腰的連接部為蝶、錢、球等形象的銀飾。3·銀扣銀扣主要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苗族地區(qū),男女皆用,分為帶鏈銀扣及銀扣兩種。帶鏈銀扣用于右大襟衣的前腳處,裝飾性較強;銀扣那么多用于對襟衣,扣形把戲較多,有梅花扣、金瓜扣、鈴擋扣、雙球扣等,亦有以銅扣、錫扣代替者。(五)背飾背飾包括銀背吊、銀背牌等。1·銀背吊銀背吊分為實用性及裝飾性兩種。實用性銀背吊又稱背扣,流行于貴州都柳江下游的苗侗地區(qū)。當?shù)毓媚锵泊┬貒?,銀背吊連接圍兜帶,懸于背部,既可調(diào)節(jié)兼作領(lǐng)口的腳圍口的高度,又可作為裝飾品。這種銀背吊或用筷子粗細的銀條盤成螺旋紋,或為方形,重者可達三百余克。裝飾性的銀背吊流行面較廠,尤以黔中一帶苗族為多,常見的有蝶形吊和葫蘆吊,大多用來裝飾婦女背小孩的背扇。2·銀背牌裝飾風格和效果頗類銀衣。不過,銀背牌是將組合銀片縫在恃制的長方形背布上,而非直接釘于衣背,穿卸比銀衣更為方便,卻缺少了幾分銀衣的雍容華貴。(六)腰墜飾腰墜飾包括銀腰帶、銀腰吊飾等。1·銀腰帶銀腰帶主要流行于貴州黃平苗族地區(qū),當?shù)亟秀y菩薩腰帶,即把數(shù)十或上百個銀菩薩分兩排或三排縫綴在布腰帶上。貴州省博物館藏銀腰帶一件,其上105個銀菩薩造型獨特,姿態(tài)各異,顯示出苗族銀匠高超的想像力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2·銀腰吊飾銀腰吊飾佩于腰部兩側(cè),以有側(cè)居多。由于佩戴位置不同,腰吊飾比腑吊飾要小,但是卻更精致,造型亦更加豐富。(七)腳飾貴州黎平個別苗族地區(qū)有戴腳飾的習俗,腳飾為扭絲狀,兒童佩戴用來避邪。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鍛制技藝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7年6月5日,經(jīng)國家文化部確定,貴州省雷山縣的楊光賓為該文化遺產(chǎn)工程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工程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苗族銀飾文化1.巫文化主宰了苗族銀飾的精神內(nèi)涵。在各種銀飾圖案中,寓含著巫術(shù)、信仰的圖像占據(jù)裝飾物的主要位置。比方丹江苗族背部銀衣有一個“宗廟”的圖像造型,這是苗族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圖樣,其巫術(shù)的意義厚重,它具有統(tǒng)管全身銀衣片的地位。所以,每一件銀衣都少不了這個“宗廟”圖樣,且大體穩(wěn)定,不能隨意創(chuàng)造、變形。還有銀花頭圍上的騎馬武士和小孩銀帽上的神像,也都如此。苗族的圖騰崇拜,是銀飾的重要造型。苗族圖騰即與苗族有血緣關(guān)系的幾種圖像。在苗族古歌中,傳唱是楓木生出了蝴蝶媽媽(即妹榜妹略),蝴蝶媽媽生下了十二個蛋,由鵲宇鳥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這樣,與苗族始祖有關(guān)的有四種圖騰。水牛是苗族始祖姜央的兄弟。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的銀角是牛角的圖樣造型。水牛是稻作農(nóng)耕的主力,水牯牛又是祭祀祖先的犧牲。傳說苗族的先祖蚩尤就是頭有角的。據(jù)《述異記》記載:“秦漢間說,蚩尤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斗,以角觚人,人不能向o”苗族認為,水牛是具有神性的動物。雷山苗族常常會把牛稱為“牛媽牛爹”,逢年過節(jié)也不會忘了款待牛,要給牛吃酒肉和糯米飯。他們從銀匠那里取回新打制的銀角時,除了付給工錢外,還要送糯米飯等,以示感謝銀匠給自家制成了桔祥物。在把銀角拿回家里時要說:“把門敞開,拉牛來了!”并備酒肉慶賀。苗族認為,除天地外,楓樹是祖先之祖。楓樹也當然地在銀飾上有所表現(xiàn)。銀飾上的吊花,多為三角形的楓葉紋,它也作為連結(jié)其他圖樣的中介造型。苗族古歌當中提到了十余種鳥類,而幫助蝴蝶媽媽孵化十二個蛋的鵲宇鳥,有說是燕子的一種。它是由被砍伐的古楓樹梢變來的,所以也是被苗族作為圖騰來崇拜的。因而,銀燕雀是苗族銀飾中一種極為重要的圖樣造型。雷山丹江的主體由銀雀組成的銀簪中,有四只銀雀,中間的一只被做得很逼真,神態(tài)活靈活現(xiàn),連一片一片的羽毛紋理也清晰可見,小雀那么抽象簡略。都勻王司的銀雀發(fā)簪主體就是一只神態(tài)逼真的寫實的鳥,它展翅欲飛,身上的羽毛也一片片地微張,嘴里還銜著一個銀籠。蝴蝶的紋樣造型在銀圍帕、發(fā)簪、銀梳、耳環(huán)、衣帽飾、項圈、壓領(lǐng)、銀衣片、背帶、腰鏈、吊飾、手鐲、—戒指、煙盒、圍腰銀牌等幾乎所有的銀飾上都能看到,因為蝴蝶媽媽是傳說中苗族的母親。上述幾種圖騰的紋樣造型都是苗族銀飾不可或缺的。而期于的各種動物、花草圖案造型那么可以靈活搭配,給銀匠留下了廣闊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空間。2.苗族銀飾中的龍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龍。在《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中這樣寫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yīng)龍攻之冀州之野?!毕鄠黩坑仁敲缱宓淖嫦龋垍s是蚩尤的對手。所以,苗族在古歌《十二個蛋》當中,“水龍”只是其中的一個蛋,并沒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苗族的歷史文化中,有的地區(qū)有招龍、接龍的習俗,把龍視為至尊。但也有好些地區(qū)并沒有特殊的龍崇拜。施洞龍船節(jié)的傳說很能代表苗族與龍的關(guān)系:很久很久以前,小河口住著一位老人,名叫保公。一天,他帶著孫子九保下河打魚,老人先上岸。老人離開了一會兒之后,突然烏云翻卷,不見了孫子。這時,老人不顧風狂浪急,潛下水去找孫子。老人在水下見到一個老洞,他悄悄進去一看,龍正枕著孫子的尸體在睡覺。老人憤怒至極,但他沒有驚動龍,而是游回岸上,用火鐮、火草扎豬尿泡里,又潛回龍洞,放火把龍洞燒了。但是燒龍洞的煙霧卻彌漫著整個清水江的上空。一連七天七夜不見陽光,四下里漆黑一片。鳥不出窩,雞不打鳴,牛不犁田,人也沒法做活路。小孩位只有在屋檐的水口下用棒槌、包谷桿劃著玩。嘴里無意中喊道:“咚咚多!咚咚多!”如打鼓聲。這時,天竟然慢慢發(fā)亮,大家都興奮極了。不久,江面上飄起了一條四丈長、水桶一般粗、花花綠綠的龍尸。在施秉縣的勝秉寨,龍尸被撈了起來。各地的寨老被招呼去吃龍肉,后來各寨子的人都去搶著吃龍肉。不多久,就把整條龍都搶完了。勝秉寨分得龍頭,平寨分得龍頸,塘龍寨分得龍身,榕山寨分得龍腰,施洞的人去得晚了點,分得龍尾,楊家寨去得最晚,只分了點龍腸子。當人們把龍肉分走后,夜里,龍的魂靈便給大家托夢說:“我害了老人的孫子,自己也賠了命,你們?nèi)绻蒙紭渥龀晌业纳碜幽?,在清水江里劃上幾天,讓我又活起來,我就會保佑你們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庇谑?,施洞一帶便興起了劃龍船的習俗。基于這樣的文化背景,在施洞等地苗族服飾刺繡中,龍就是隨處可見的、有善有惡的、善惡互換的、可以與各種動物“嫁接”的一個符號。但銀飾比刺繡更多地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苗族銀飾中龍的圖樣,最多地是見于頭飾。特別是女性戴的銀角,大多為雙龍戲珠等桔祥圖樣。項圈上,龍紋圖案比擬普遍,而且與別的把戲、動物搭配特別豐富,在這里,龍只是動物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員,它可以和各種動植物平等共處于一個項圈之上。如貴州黃平、凱里一帶流行的:“龍鳳搶寶單層響鈴銀項圈”,它單面浮雕雙龍、雙鳳搶寶紋飾,中間是浮雕的龍紋圓盒,下部圈沿墜了貓、鹿、魚和龍紋響鈴吊飾。又如貴州施秉一帶流行的一種響鈴銀項鏈,它的鏈身吊墜鳳凰、蝙蝠、老虎、蟾蜍、雞、馬、魚、人及一串響鈴,項鏈正中墜一個圓盒,一面飾浮雕牛頭紋,一面飾葵花紋,盒下墜刀、劍、挖耳勺等吊飾,就是在實用的短劍上,也鏨有很簡單的龍紋。這龍紋,是在最下層最不起眼的地方。它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了龍在苗族心目中的尋常地位。苗族的龍有各種各樣的,諸如牛龍、蛇龍、魚龍、鳥龍、豬龍、羊龍、馬龍、蠶龍、蜈蚣龍、蚯蚓龍、螺螄龍、蝦身龍、雞頭龍、雙頭龍、饕餮龍、狃龍、麒麟龍、穿山甲龍等等。不過,施洞地區(qū)龍的這種“尋常性”也是有條件的,比方小孩佩戴的銀帽飾,就有菩薩、仙童以及獅、虎、麒麟珍稀猛獸,沒有龍的圖樣,這似乎又表達了龍的不尋常性。因為孩子年幼,還承受不起這尊貴的龍。3.苗族銀飾中獨特的遷徙文化。苗族的銀飾雖然出現(xiàn)較晚,但由于苗族口傳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漫長的遷徙和征戰(zhàn)的歷程在已經(jīng)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依然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他們依然銘記著祖先遷徙和征戰(zhàn)的千難萬險,回憶著遷徙途中的風物,崇拜著祖先的勇敢頑強。所以,他們銀飾上對苗族長期的征戰(zhàn)、遷徙歷程、遷徙文化多有反映。比方在臺江和雷山丹江和的銀花頭圍上,都有武士執(zhí)刀棍騎馬奔馳的造型。施洞婦女佩戴的一種制作精細的銀馬圍帕,中間是珠寶嵌鏡面,左右兩邊各7名剽悍的男子頭挽高髻手執(zhí)兵器立于馬背之上,相向而馳,造型生動。這都是先祖?zhèn)凂Y騁疆場不斷西遷的征戰(zhàn)場面,表現(xiàn)了施洞人對先祖的緬懷紀念。施洞苗族婦女的衣背飾物-銀衣片上,也有男子騎馬的紋樣。盧山還有一種兵器銀吊飾,將各種刀、劍、挖耳勺等掛在婦女的腰間,這都是當年征戰(zhàn)遷徙的印痕。另外,獅子這種猛獸和牡丹花卉在貴州苗族地區(qū)從未有過,但臺江、施洞一代的婦女胸飾掛牌、鏤刻有獅子和牡丹花的銀衣片,刻有牡丹獅紋的銀手鐲、小孩銀帽,花溪一帶未婚女子佩戴的銀鎖胸飾,黎平的雙龍雙獅銀飾吊牌……都離不了獅子,銀飾中也常有牡丹花紋,這可以看作是苗族先民在中原地區(qū)生活,并吸納了漢文化因子的寫照。魚是苗族東方江邊、海邊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食品。魚除了多子的生殖崇拜含義之外,《苗放古歌》中唱道:“榜生下來要吃魚……魚兒多著呢!穿枋般大的鯉魚。在這兒得魚給她吃,榜略好歡喜?!泵缱暹w徙到西部山區(qū)以后,不僅在水田里養(yǎng)魚延續(xù)了在東方吃魚的習慣,而且在銀飾上有充分的反映,魚是苗族從頭到腳各種銀飾少不了的紋樣和造型。苗族銀飾中還有一種獨特的飾物是響鈴,不管是項圈還是掛牌、吊牌、圍腰吊飾,都常常佩有響鈴,這也是一種遷徙的遺風。在響鈴聲中,人們走過了一道道山水,前呼手應(yīng),永不失散。4.苗族銀飾中可以透視出長期的封建社會中最為缺乏的平等觀念。苗族銀飾產(chǎn)生于明代以后的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明、清時代人們的衣著首飾都是有一定等級規(guī)那么的。這從明朝末年的重要畫家陳洪綬的《夔龍補袞圖》中可以看出。畫面共三個仕女,前面一個年事稍大的是穿著華美的貴婦,另外兩上年齡幼小,為宮女身份。貴婦的發(fā)髻之上還插有簪釵頭飾,宮女的據(jù)打扮那么一眼可見出差異。至了清朝,宮廷中上至皇太后,下至貴婦的正式官樣服裝的具體規(guī)定和配套的各種珠寶飾物,在《大清會典》圖卷和《大清通禮》卷中都有記載,任何人不得逾越。但同樣生活在明、清時代的苗族,在銀飾的佩戴上卻與服飾一樣,無等級區(qū)分的。不管你是寨老,理老,土司、鼓藏頭及其家屬還是普通百姓,只要在一個社區(qū)生活,人人都可穿著佩戴一樣的銀飾。比方前文提到的黃平苗族姑娘出嫁時的盛裝頭飾,極其雍容華貴,但它卻并非貴婦人的專有,那一帶的苗家姑娘出嫁時都可佩戴。西江苗族姑娘出嫁時必須佩戴銀角,如果家里沒有,可以去向親朋借用,人們都樂于相借。這也表達了古代苗族社會傳承下來的原始平等的民族精神。5.苗族銀飾具有一種展示性。漢族的首飾只是一種點綴,而且隨著社會的開展愈更簡化。大多數(shù)婦女在現(xiàn)代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不再佩戴首飾,更少佩戴銀飾。而苗族在過節(jié)或婚嫁等人生的重要時刻,都要把銀飾佩戴起來盛裝相配,而且是以多為美。苗族民諺說:“無銀無花,不成姑娘。”有些人家在女兒年幼的時候就開始為她逐年打造銀飾,一年積一點,存放在專門的木箱里珍藏。等女兒長到十多歲了,在盛大節(jié)日和出嫁的喜日,姑娘就會裝扮起來,向同胞們展示。西江苗族要在全套銀飾備齊之后,才能制作銀角,而在節(jié)日期間有無銀角展示,那么能折射出姑娘的社會地位,沒有佩戴銀角的姑娘,跳蘆笙舞時只能排在佩戴銀角者的后面。雷山丹江的苗族銀花頭圍,要使佩戴者的整個額頭都有銀花環(huán)繞。施洞姑娘的一種藤形銀飾圈常常戴得把嘴都遮掩了,耳環(huán)也掛三四只的,最重的一只就有4兩。一件鏤空的銀衣由44枚銀片縫綴在衣裳的前身后背。黃平的一副銀鳳冠重達2公斤多。從江西山的一副13件銀排圈將近2公斤重。好些地方苗族女子全身的盛裝銀飾加起來有二三百兩重。這是一種美的展示、力量的展示、財富的展示。這種展示導致了銀飾藝術(shù)的交流,使得苗族的藝術(shù)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從而促進銀飾藝術(shù)的不斷繁榮。6.苗族銀飾特別注重與服飾的搭配。節(jié)日里和人生重大喜慶日子里著盛裝服飾,并搭配全套盛裝銀飾,有一種珠聯(lián)璧合的效果,更顯得雍容華貴,襯托了歡快熱烈的節(jié)日喜慶氣氛。日常生活中著便裝服飾搭配便裝銀飾,這樣方便、簡潔、大方,便于日常勞作。西江和丹江的苗族便裝,頭飾只用一支焊有四粒小銀珠的銀簪,既作裝飾也作固定發(fā)髻用。只要梳苗族發(fā)髻的以上兩地女子,都必用這種銀髻。還有圍腰牌和圍腰鏈,都不僅有裝飾作用,還用于固定圍腰。耳柱過去也配便裝,但現(xiàn)在日常佩戴耳柱的年輕女子比擬少。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對興旺的施洞地區(qū)還有次盛裝,于一些禮儀場合穿著,并搭配相應(yīng)的銀飾,這樣既莊重得體,又方便行動。另外,在銀飾自身的圖案搭配上,一般講究對稱。例如背部銀衣的銀片,各種動物圖樣都是一邊一只,小孩銀帽上的神像,也是左右對稱的。但在發(fā)簪上,也常常有不對稱的造型出現(xiàn),這種不對稱使銀飾顯得更加靈動、更加呈現(xiàn)出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苗族蠟染苗族是我國僅有的幾個人口超過500萬的少數(shù)民族,也是我國最為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要追溯到上古時代以蚩尤為代表的苗蠻集團,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苗族人民有著自己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間工藝美術(shù)技藝,其中的蠟染藝術(shù)作品和蠟染旅游工藝品在整個染織美術(shù)界久負盛名、獨放異彩。蠟染,古稱蠟纈,與絞纈〔扎染〕、夾纈〔鏤空印花〕并稱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中國的染織工藝早在西周時期(公元前l(fā)l世紀——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較大的開展。根據(jù)《禮記》等文獻記載,織物的染色當時設(shè)有一種叫“染人”的專官主管,楚國還設(shè)有專門主持生產(chǎn)靛藍的“藍尹”工官。足見當時的絲織、染色工藝已頗具規(guī)模。蠟染實際上應(yīng)該叫“蠟防染色”,它是用蠟把花紋點繪在麻、絲、棉、毛等天然纖維織物上,然后放入適宜在低溫條件下染色的靛藍染料缸中浸染,有蠟的地方染不上顏色,除去蠟即現(xiàn)出因蠟保護而產(chǎn)生的美麗的白花。如果僅僅是藍地白花也不算稀罕,那和藍印花布沒什么兩樣。蠟染的靈魂是“冰紋”,這是一種因蠟塊折疊迸裂而導致染料不均勻滲透所造成的染紋,是一種帶有抽象色彩的圖案紋理。蠟染作為我國古老的防染工藝,歷史已經(jīng)非常悠久。早在秦漢時代,西南地區(qū)的苗、瑤、布依等少數(shù)民族的先民〔南蠻集團各部落〕就已經(jīng)掌握了蠟染技術(shù),據(jù)《貴州通志》記載:“用蠟繪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蠟,那么花紋如繪”,這種蠟染布曾被稱為“闌干斑布”,又因為主要產(chǎn)于苗、瑤地區(qū),所以又稱為“傜斑布”〔瑤族在古代又曾被稱為謠、傜、搖、猺〕。采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鄉(xiāng)土氣息,是我國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shù)之花。苗族原本擅長紡麻織布,織好的布用蓼藍、紅花、梔子、五倍子等草藥就可以染成藍、紅、黃、黑各種顏色。苗族的蠟染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宋代五溪地區(qū)的“點蠟?!?蠟染)已很盛行。明、清時代,黔中一帶苗族也多服用蠟染衣料。在苗族地區(qū)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蠟染歌》〔古歌〕,代代傳唱表達著蠟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個聰明美麗的苗族姑娘并不滿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總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種各樣的花卉圖案來,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繪制實在太麻煩,但她一時又想不出什么好方法來,終日為此悶悶不樂。一天,姑娘又看著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久久發(fā)楞,方法沒想出來卻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朧中有一個衣著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帶到了一個百花園中,園里有無數(shù)的奇花異草,鳥語花香、蝶舞蜂忙。姑娘在花園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連蜜蜂爬滿了她的衣裙也渾然不知。等她醒來一看,才知道剛剛是睡著了,可是低頭再看:花叢中的蜜蜂真的剛剛飛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點點的蜜汁和蜂蠟,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著靛藍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試圖覆蓋掉蠟跡。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當姑娘從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時候,奇跡出現(xiàn)了:深藍色的衣裙上被蜂蠟沾過的地方出現(xiàn)了美麗的白花!姑娘心頭一動,立即找來蜂蠟,加熱熬化后用樹枝在白布上畫出了蠟花圖案,然后放到靛藍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蠟,布面上就現(xiàn)出了各種各樣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快樂地唱起了山歌。人們聽到了姑娘的歌聲,紛紛來到她家聽她講百花園里的夢境、觀看她染出的花裙、學習她描花繪圖的技藝,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著姑娘教給的方法,也都染出了把戲繁多的花布。從此,蠟染技術(shù)就在苗族及與之雜居的布依、瑤族等兄弟民族之間流傳開來了。既然蠟染能染出藍底白花的花布,那么為什么從來沒有人見過紅底白花、黃底白花、綠底白花的民間蠟染布呢〔現(xiàn)代染色工藝技術(shù)已經(jīng)完全可以做到這一步了〕?這是因為靛藍染色屬于氧化復原反響,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進行;而紅花素和梔子黃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較高溫度的熱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那么就很容易掉色。而在這種高溫下蜂蠟已經(jīng)融化,無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難做出其他顏色的蠟染花布來的。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蠟染技藝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冰紋也是蠟染的防偽標記,真正的蠟染冰紋是無規(guī)律,而假貨的冰紋那么有規(guī)可循。苗族舞蹈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區(qū)擁有和傳承著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chǎn),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的歌舞品種,表達著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簡介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的丹寨、臺江、黃平、雷山、凱里、大方、水城,以及廣西融水等地,在每年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喜慶節(jié)日,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六步、蹭步、跳步、點步以及左右旋轉(zhuǎn)等跳法。苗族一級演員金歐領(lǐng)舞的“苗族青年舞”,1963年已攝成舞蹈藝術(shù)影片《彩蝶紛飛》,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上演,深受群眾喜愛。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苗族“鼓舞”在唐代《朝野僉載》上就有“五溪蠻,父母死,于村外閭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載,由此可見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分布地區(qū)及特征苗族的“鼓舞”主要種類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苗族舞《走苗山》黔東南的苗族“木鼓舞”,是過去每13年才舉行一次的“吃牯臟”大型祭祀活動時的“鼓舞”形式。節(jié)日時,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如醉如癡?!盎ü奈琛笔呛鲜▲P凰、保靖、花垣等縣苗族人民歡度農(nóng)歷“六月六”“八月八”“趕夏”“趕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必有的自娛性舞蹈。屆時,在舉行盛會的廣場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負責敲擊的大鼓。由兩人持雙槌敲擊鼓皮,一人持單鼓槌敲擊鼓梆,參加集體作舞的人們,沒有人數(shù)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擊鼓者用本民族語言歌頌創(chuàng)造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為對祖先的祭奠。然后,眾人便在鼓點的伴奏下圍鼓成圈翩躚起舞。這些作舞者的根本舞姿多來于各類生活動作的模擬,其中還參加一些武術(shù)成分,使舞蹈動作柔美而剛毅。《花鼓舞》的特點,是兩位擊鼓者在旋轉(zhuǎn)、翻身或跳躍下表演多種對稱性舞姿的同時,還能敲奏出和諧而統(tǒng)一的鼓樂。苗族民間舞蹈《猴兒鼓》,是以三人或多人模擬猴子各種習性與擊鼓姿態(tài)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時,由一名鼓手在鼓后擊鼓作樂,另一鼓面朝向穿猴裝、畫猴臉譜的舞者。舞蹈動作多為模擬猴子啃吃苞谷、蕩秋千、看鼓、試鼓、驚鼓、相互嬉戲等。扮演猴子的舞者可用拳擊鼓,也可以槌擊鼓。整個“鼓舞”不但幽默、熱烈、技藝性極強,而且具有一定的戲劇情節(jié)。苗族舞苗族民間自娛性的《踩鼓舞》,是年節(jié)、喜慶集會,尤其是農(nóng)歷三月“姊妹節(jié)”時,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舞蹈時,先由一名少女邊歌邊走入場內(nèi),然后繼續(xù)歌唱并擊鼓伴之。歌詞內(nèi)容根本為召喚,如姊妹們不要錯過時機,快來作舞等。隨后,眾多盛裝的苗族姐妹便聚攏在鼓架周圍,面對皮鼓踏節(jié)而舞。在舞蹈進入高潮時,外圍的男女老幼觀眾也可進入舞場,組成假設(shè)干層同心圓圈共同作舞。舞蹈動作自由、歡快,時有兩腿顫抖而帶動全身的特點。流行于黔東南的《反排木鼓舞》,現(xiàn)已成為苗族節(jié)日慶典以及出訪他國的代表性舞蹈,被鄰國友人譽之為“東方迪斯科”。新中國成立后,在苗族諸多種自娛性和表演性“鼓舞”的根底上,人們又創(chuàng)造出了由四人同時敲打作舞的《四面鼓舞》。這種“鼓舞”流傳在湘西的鳳凰縣和貴州省松桃縣苗族聚居的地方。該舞男女均可參加,四人分別站在鼓面前,雙手持槌擊鼓。在統(tǒng)一的節(jié)奏下邊擊鼓邊表演規(guī)定套路。每一套路動作完成后,大家按順時針方向換到下一鼓面位置,再進行其它套路的“鼓舞”表演,既有表演性又有娛樂性。苗族演奏蘆笙、以蘆笙伴舞的歷史,自宋代已有記載。清代刻本《廣輿勝覽》中的舞蹈形象與“每歲孟春,擇平地為月場,男吹蘆笙,女搖鈴,盤旋歌舞,謂之跳月”,清楚是對現(xiàn)在所謂《銅鈴舞》的記載。曾生活于洞庭湖畔的苗族先民,以鳥為圖騰,因而今日苗族婦女的頭飾銀冠與彩條長裙,仍充滿著錦雞羽毛的斑斕色彩和飛鳥圖案。至今貴州省黔南苗族,保存著一種源于古代祭祀的大型舞蹈《蘆笙堂》。表演時,由男子吹奏蘆笙,專人敲擊銅鼓,身著盛裝、頭戴銀冠的少女,微乍雙臂作鳥態(tài)款款起舞。這種情景與云南省開化出土的2000余年前銅鼓鼓面上的紋飾極為相似。此外,從云南省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形貯貝器上的“擊鼓歌唱圖”中,可進一步窺探到苗族與古代百越部族及銅鼓文化間的密切關(guān)系。在苗族的自娛性舞蹈中,還有頭戴銀冠、身著彩條長裙模仿錦雞動態(tài)的《錦雞舞》;頭戴羽冠、模仿雉雞相斗、跳躍、嬉戲,含有雜技技巧的男子雙人《蘆笙舞》和源于婦女刺繡、搓麻等家務(wù)勞動的《板凳舞》等。中國苗族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shù)量眾多、內(nèi)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除以上介紹者外,貴州省“花溪苗”的《蘆笙舞》、“紅粘苗”的《跳硐》、“花苗”的《花樹舞》、流傳在丹寨縣的《古瓢舞》、云南省苗族的《蘆笙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苗族的《芒哥舞》,以及《斗?!贰ⅰ稜垦颉?、《花棍舞》等,種類之多不勝枚舉。種類蘆笙舞——(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qū)。自娛性蘆笙——最為普及,因?qū)ξ枵吣挲g、性別不限、故參加人數(shù)甚眾,通常在草坪、河壩或山坡空地上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二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jié)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還有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lǐng)舞,眾人(多為女性)尾隨其后圍圈而舞。動作隨領(lǐng)舞者吹奏的曲調(diào)而變化。自娛性蘆笙舞,從動作特點上看,又可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并踏著節(jié)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后,下肢的顫抖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后一種柔和、瀟灑。習俗性蘆笙舞——第一種是每年過“花山節(jié)”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lián)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蘆笙舞,古時就稱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shè)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蘆笙舞尤以黔東南地區(qū)盛行的“討花帶”和黔中地區(qū)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第二種:在廣西融水一帶。舞時手挽手、身體前傾、順圈往前跳,動作比擬簡單。參加舞蹈的人數(shù)常見為十二人,隊形呈三人一橫排、四人一豎排的長方陣。表演性蘆笙舞——一般都在節(jié)日或集會中以競技或獻技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蘆笙隊為單位進行集體比賽,如黔東南的從江縣、傍洞一帶,每逢年節(jié),鄰近各村寨以百十人為隊同時吹跳比賽,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能吹奏樂曲的多寡、聲音是否優(yōu)美、諧和以及動作和步法是否豐富、舞蹈的時間是否持久定優(yōu)勝。有的地方那么以個人競技的方式進行。這種競技一般都不設(shè)規(guī)定動作,每個蘆笙手都有施展個人技藝的時機。這類蘆笙舞的動作以矮步、蹲踢、旋轉(zhuǎn)、騰躍等為多。競技者有的以動作的節(jié)奏多變,迅疾劇烈見長;有的那么以能完成較多的高難度動作取勝。表演性蘆笙舞內(nèi)容十分豐富。盛行于黔西地區(qū)的有“巧喝酒”、“蚯蚓滾沙”、“滾山珠”和“蘆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區(qū)的有“過門坎”、“猴子上樹”和“滾地龍”;盛行于黔東南地區(qū)的有“牛打架”、“斗雞”等多種。前兩地區(qū)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難技巧博取觀眾的喝采;后一地區(qū)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tài),以表現(xiàn)出生活的諧趣引人入勝。“蚯蚓滾沙”、“滾地龍”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頭頂?shù)貫檩S心,隨后挺起,邊吹奏蘆笙邊翻身舞動?!扒珊染啤笔窃陂L凳上置一盛滿米酒的杯子,然后,舞者圍著長凳邊吹、邊舞、邊下腰喝酒?!皾L山珠”是邊吹奏著蘆笙邊作向前和向后翻滾或倒立、疊羅漢等動作。“蘆笙拳”的形式獨具一格,這種舞蹈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